135胶片相机使用用英语怎么说

关注我们:&&&
重拾经典之135胶片相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PENTAX ME Super
10:33 作者:轻羽真叶来源:《咔啪》先锋摄影
&&&&&&& 原来我有一颗复古的心
&&&&&& 最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数码相机早已普及,于是听从了当时一位&专业&师兄的建议,购入了一款佳能的数码单反相机。在这之后,我的摄影生涯就在无尽的快门声中度过了半年的光景。一次和朋友们外拍,无意中发现其中一位宾得用户正在用胶片相机拍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借过了他手中的PENTAX ME Super。
&&&&&&& 那是在儿时接触过傻瓜机后再次接触到胶片机,握着这台年龄比自己还要老的&古董&,手指触及它之后所感受到的那种无法言表的感觉让我无法自拔。由于PENTAX ME Super有着不同于现代工业的古朴造型,这让看惯了当时造型几乎都是傻大黑粗的数码单反的我有些心动。现在回头看来,如今的富士、奥林巴斯以及最近的尼康Df都回归了复古的造型,不得不说是近年来胶片回暖的趋势所造成的,当然这样的复古潮流在2010年前还没有兴起。
&&&&&&& 总之,从那时候起,我被PENTAX ME Super迷住了。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50mm F2 / Fujifilm Superia 100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50mm F1.4 / Kodak ColorPlus 200
&&&&&&& 人生第一部胶片机&PENTAX ME Super
&&&&&&& 我的第一台PENTAX ME Super是在广州的盛贤二手市场淘到的,这台相机成色不差,银色的机身散发着浓重的复古气息。对于我这个银色机身控来说,这台相机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啊!最重要的是购买这台相机仅花了300元!之后我又花了350元为它配了一支smc PENTAX-M 50mm F2镜头。于是在花了650元之后,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胶片相机。
&&&&&&& 虽然我对这台银色的ME Super宠爱有加、呵护备至,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舍友不小心将它从六层楼上摔下,粉身碎骨了。后来我又从二手市场中淘回一台PENTAX ME Super,为了不再想起第一台胶片机的悲惨遭遇,这次我选择了一部黑色机身。
&&&&&&& 其实,就算现在去淘二手相机,700元左右还是可以找到成色不错的ME Super。要知道,一部战斗成色的美能达X700也要卖850元左右。如此看来,PENTAX ME Super的性价比在现在的二手市场中依旧是非常高的。因此,当有人向我询问购买哪款胶片相机时,在确定对方没有品牌情结的前提下,我一定会向他推荐MESuper。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50mm F1.4 / Fujifilm C200
&&&&&&& 令人又爱又恨的PENTAX
&&&&&&& 对于宾得这个品牌我实在是又爱又恨,因为PENTAX ME Super爱上了它,但又因为宾得一直不发布全画幅的数码单反而耿耿于怀,而囊中羞涩的我又实在没有勇气去染指那款高高在上的中画幅怪兽645D。于是我这个并不算忠实的宾得粉就只能一直混迹在宾得胶片机的范畴内,并只对宾得的胶片相机有爱了。
&&&&&&& 宾得的品牌与历史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日本135相机生产的黄金时代,不单是宾得,其他日本相机厂商的最经典机型也多是诞生于这一时期。PENTAX ME Super正是诞生于这个黄金时期,它隶属于宾得的M系列。宾得这一系列相机有ME Super、ME-F、ME、MG、MV、MV-1和MX,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外形小巧精致。
&&&&&&& 宾得M系列机型虽然体积小、重量轻,但由于采用金属机身,所以仍然足够结实耐用。另外,电子化的大趋势也已经在这些相机上明显地显露出来。M系列相机中,除MX以外,均采用了电子控制纵走叶片式快门。也许是宾得出于对电子化还不完全放心的原因,M系列的电子快门相机依然保留了机械快门(X挡、B挡)。这无疑让相机的可靠性增强了,至少让相机在没电时也不至于成为一块废铁。此后,&小巧轻便&便成为宾得公认的风格之一。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50mm F1.4 / Fujifilm X-TRA 400
&&&&&&& 瑕不掩瑜的性能与设计
&&&&&& &PENTAX ME Super诞生于1979年,是宾得M系列机型中的佼佼者。它的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2000秒,闪光同步速度为1/125秒,测光范围可以达到EV1~EV19,这些硬指标不但在当时算得上相当先进,就是在35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性能也不能算落后。
&&&&&&& 从机型名称上看,很多人会将ME Super与之前的ME联系起来,认为ME Super是ME的升级机型。但实际上,这两款机型除了外形相似之外就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了。ME Super更像是一个大胆的先行者,从机身上可以看出,它与之前的机型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取消了传统的快门速度转盘,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按键,分别起到将快门速度调快和调慢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一项创新的设计在一开始就会取得成功,虽然这项设计令机身布局更加简约精致,但只能从取景器中才能看到快门速度的读数实在是不太方便。另外,不能像速度转盘那样快速将快门速度调到想要的挡位。
&&&&&&& 客观地说,这项革新设计并不成功,甚至可以称之为败笔,但除此以外,ME Super似乎再没有什么其他可以挑剔之处了。而且,快门按键在习惯之后也能够让我接受,也许爱上一部相机和爱上一个人一样,都会无限地包容他们的缺点吧。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50mm F1.4 / Ferrania Solaris 100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50mm F2 / Kodak ColorPlus 200
&&&&&&& 淘宝时的注意事项
&&&&&& 选购二手ME Super时,首先应关注相机的成色。每个人可以接受的成色不同,但一定是成色约新价格越高,若发现成色新的价格反而低时,一定要关注相机其他功能是否有问题。
&&&&&&& 个人认为,选购二手ME Super时最应注意快门是否正常。由于我经历过美能达X700布帘电子快门的故障,因此对一切电子快门的二手相机都失去了安全感。ME Super采用的正是电子快门,所以选购时我会把曝光模式调至M挡,在不安装镜头的情况下,打开机身暗盒的后盖,对着光源检查各快门速度下快门幕帘是否都可正常打开,并注意不同快门速度下快门开启的时长是否有变化。在此要特别注意,很多二手ME Super由于放置太久,机油混合灰尘淤积后会使快门幕帘阻力变大,导致在1/1000秒和1/2000秒这两挡快门速度下,快门幕帘会出现不开启的问题。该故障虽然可以维修,但维修费用多在100元~200元之间,而一部机身也不过400元左右,所以选购时应多加注意,避免购入这类故障机型。
&&&&&&& 另外还应检查A挡下的测光是否准确,建议购买时携带一部数码机器或测光表与其测光数据进行对比。据使用过多款宾得胶片机的朋友说,宾得相机的测光算法比较保守,测得的数据会比其他品牌的相机低1挡曝光。我使用美能达X700与宾得ME Super进行对比,发现X700的测光确实比ME Super高了1挡。所以在选购时,如果ME Super与数码相机或测光表存在1挡的误差,应该属于正常现象,而且由于胶片宽容度大,1挡的曝光量几乎不会对照片亮度产生太大的影响,这一点上也可放心。
&&&&&&& 德味的原厂镜头
&&&&&&& 相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胶片相机的机身性能并不太多,更多是以暗盒的身份出现在摄影过程中,真正影响成像效果的主要是镜头。使用宾得的原厂镜头拍摄,照片基本都会呈现出一种偏蓝绿的色调,这也是宾得被誉为&最接近德系镜头的日系镜头&的原因。
&&&&&&& 我最初为ME Supe r 搭配的镜头是原厂的smc PENTAX-M 50mm F2,后来升级成smc PENTAX-M 50mm F1.4。但随后发现此头在F1.4光圈下的成像偏软,并且很难准确对焦,最后还是经常使用F2光圈拍摄。而smc PENTAX-M 50mm F2在全开光圈下的画面非常棒,成像素质并不比smc PENTAX-M 50mm F1.4差。如此看来,smc PENTAX-M 50mm F2的性价比更好。
&&&&&&& 除了以上两支标准镜头,我还购入了smc PENTAX-M 35mm F2与smc PENTAX-M 28mm F2.8两支M系列的手动老镜头。虽然本人并不太喜欢28mm这个焦段,不过用28mm F2.8这支镜头在F3.5及更小的光圈下拍摄时,画面的锐度与色彩都十分令人满意,无论是风光还是环境人像都能轻松应对。
&&&&&&& 由于对35mm焦段的偏爱,在购入标头后又购入了一支smc PENTAX-M 35mm F2,这支镜头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但这支镜头由于生产年代较早,成像没有那么细腻,色彩还原也相对较弱,与smc PENTAX-FA 35mm F2 AL镜头相比起来略有不如。smc PENTAX-FA 35mm F2 AL的成像更加鲜艳、细腻,色彩还原更优秀,高光区域还会呈现出一种淡蓝的色调。不过这支镜头属于自动对焦镜头,对焦行程较短且对焦环阻尼偏小,并不适合手动使用。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28mm F2.8 / Kodak ColorPlus 200
&&&&&& 那些最爱的胶片们
&&&&&&& 抛开环境的影响,镜头和胶片对照片成像效果的影响最大,而在多种多样的胶片中选择更是前期拍摄时的一种乐趣。经过多次的尝试与总结,宾得镜头与不同胶片搭配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照片效果。以目前我的使用感受与喜好来说,个人感觉富士的胶片更适合配合宾得原厂镜头使用,可以拍摄出相对偏冷的清新色调。当然我也很喜欢用柯达的暖色调与宾得原厂镜头的冷色调进行搭配,让照片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此推荐几款常用的胶片。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35mm F2 / Kodak Ektar 100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35mm F2 / Fujifilm Super HQ 200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35mm F2 / Mitsubishi MX200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35mm F2 / Kodak Gold 100
PENTAX ME Super / smc PENTAX-M 35mm F2 / Fujifilm Reala 100
&&&&&&& 如今我已经拥有了7台胶片机,其中不乏Rollei 2.8F、Mamiya C330这样的名机。我会根据拍摄题材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相机拍摄,PENTA X ME Super不再像以前那样是我唯一的选择。但我的背包中依旧随时携带着它,因为它是我的第一台胶片相机,在我心中它一直是令我踏入并让我深爱胶片摄影的引路者,我相信它会一直在胶片摄影的路上陪伴着我。
记住本站网址:
您可能还会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焦点访谈看到ME从六楼坠落的时候我睁大了双眼,楼主该多心疼啊!这才是真正的谢舍友不杀之恩!
&|&&|&投稿方式&&京ICP备号-5
京公网安备50&|&京&ICP证140520胶片单反相机
什么是单反相机_百度文库
什么是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即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SLR),按照感光器件可分为胶片单反相机(Film SLR,FSLR)和数码单反(Digital SLR,DSLR)相机两类,常见的感光元件画幅有... 更多&& 下载本
基于2个网页-
什么是单反相机_百度文库
什么是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即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SLR),按照感光器件可分为胶片单反相机(Film SLR,FSLR)和数码单反(Digital SLR,DSLR)相机两类,常见的感光元件画幅有... 更多&& 下载本
基于1个网页-
可用于任何类型的相机从胶片单反针孔到电影。
Can be used for any type of camera from film SLR to pinhole to cinematographic.
你们也许已经知道,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同时也是大多数的单反相机,不论数码或胶片)有个最快闪光同步速度。
As you probably know, most DSLR’s (and most any kind of SLR, digital or not) have a maximum flash sync speed.
在高端,可更换镜头提供图像清晰度和可编程类似传统35mm胶片式单反相机单镜头反光(或SLR)相机。
On the high end, single lens reflex (or SLR) cameras with interchangeable lens offer image sharpness and programmability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35mm film-type SLR cameras.
柯达于1935年正式推出135柯达彩色胶卷。所以,135的那个1是指有别于可重复使用暗盒的一次性暗盒,135胶卷的完整定义则为“采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胶片”。 135胶卷一般为一卷36张,120因机背不同分有6×6、6×7、6×9、6×10等画幅,所以120胶卷可以拍9-12张照片。4×5、8×10大画幅相机使用的是单张的页片,一次拍一张或两张胶片。
以上来源于: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因胶卷得名 漫谈120和135相机名称的由来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0)
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中,以120和135两种最为常见,广大摄影爱好者对它们的特点也比较熟悉。但这两种照相机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这样称呼,很多人却不大知道。为此,笔者根据—些资料分析整理,在这里作个简要介绍。&&& 一般说来,120照相机和135照相机是因使用120胶卷和135胶卷而得名。“120"、”135"是两种规格胶卷的商品编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编号的产生与使用是与照相机的发展紧密相联的。& 120照相机使用120胶卷,120胶卷又称布朗尼(Brownie)式胶卷,或B2-8型胶卷。& 1888年,美国柯达(Kodak)公司开始生产卷式胶片,并制出世界上第一架使用胶卷的照相机,当时照相机使用的胶卷很长,可拍照直径为65毫米的底片100张。顾客购买照相机,胶卷巳经事先装好,拍照后需要连同照相机一起送回柯达公司冲洗。新型感光材料的诞生,促进了摄影的发展,随后要求各种规格胶片的照相机相继研制出来。1900年,布朗尼(Frank A.Brownell)为柯这公司设计了一种小巧的箱式照相机,称布朗尼1号(Brownell No.1)。这种照相机使用编号为117的胶卷,胶卷附有护纸,能在白天进行装卸,一次可拍摄57×57mm的画面6张,操作相当简便。1901年,布朗尼又设计了布朗尼2号照相机, 其画面尺寸为57×83毫米,胶卷编为120号。这种类型的照相机,当时很受欢迎。布朗尼照相机几经改进,一直生产到1935年。
布朗尼1号(Brownell No.1)
&&& 新型照相机的出现,要求有新规格的胶片提供,柯达公司从号胶片开始,短短二十年间就有30个编号的胶片产品。但有些规格的胶片并不实用,很快在市场上悄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被人们遗忘了。&&& 德国是照相机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1928年,德国福朗柯·海德柯(Fronke Heidecke)公司研制了一种使用布朗尼式胶卷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性能相当完善,其摄影镜头最大口径为1:4.5,焦距75mm,配装康搬快门,速度有1~1/300秒。这就是著名的罗莱弗莱克斯(Rolleiflex)照相机。照相机制成后开始使用过时的117胶卷,一个胶卷只能拍照6×6厘米的画面6张。直到第二年,照相机所要求的拍照12张6×6厘米面面的胶卷才制作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120胶卷的开始.120胶卷还可拍照6×9毫米的画面8张, 因此这种规格的胶卷在德国也以型号B2-8制造和出售。
罗莱弗莱克斯(Rolleiflex)
& & 135照相机使用135胶卷。 135胶卷亦称35毫米胶卷,或徕卡(Leica)型胶卷。&&& 早在19世纪末,电影业已在欧美兴起,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电影胶片中,以35亳米的规格最为流行。1913年,德国入巴纳克(Barnack)制成了使用这种电影胶片的小型照相机-徕卡雏型,开辟了照相机,发展的新时代.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徕卡I型照相机到1925年才正式生产。I型照相机装备了著名的埃尔玛镜头,其口径为1:3.5、焦距离50毫米,快门采用帘幕式,其速度从1/20~1/500秒。
徕卡I型相机
&&& 徕卡照相机诞生的初期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当时的胶片粒子较粗,画面尺寸又较小,放大效果不是很好,另外,胶卷的安装也很不方便。那时使用的胶卷都是盒装的电影胶片,每一盒至少5米以上.使用时须要自己先在暗室里剪裁,然后转入照相机配带的专用暗盒。拍照后亦须在暗室中将胶片取出包好,再送去冲洗。尽管如此,徕卡照相机因其小巧、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仍然显示出了小型照相机的强大生命力。l932年,蔡司·伊康(Zeiss lkon)公司生产了康太克斯(Contax)I型照相机,使小型照相机出现了竟相发展的局面。&&& 1951年,美国柯达公司在德国开始制造瑞丁纳(Retina)照相机,并配套生产长度为1.6米的胶卷,胶卷编为135号。这种胶卷虽用通常的电影胶片,但其内部带有芯轴,外层包有一段护纸,可在白天装入徕卡式专用暗盒,使用要比以前方便。但拍照后仍需在暗室中打开暗盒取出胶卷,操作仍较麻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多年。1936年之后,随着黑白胶片质量提高,特别是彩色135胶卷在市场上出现,原来那种装片方式显然很不适应因此约从1938年起, 通用暗盒的135胶卷便应运而生了。这种胶卷采用35毫米的电影胶片(宽度为35毫米),因此又通称35毫米肢卷,又因这种胶卷从徕卡照相机开始应用,故又称作莱卡型胶卷。&&& 由于罗莱弗莱克斯和徕卡照相机的影响,使用120和135胶卷的照相机很快流行起来。以后凡是使用120胶卷的照相机统称120照相机,使用135胶卷的照相机统称135照相机了。"120"、"135"原为美国柯达胶卷的编号,胶卷为各国使用,当后来制订国际标准采用了这两个编号,两个编号便正式为各国所公认了。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常的叫法,并在群众中得到普及。但也有的国家,还有自己的叫法,至今保留着传统的习惯。
相关新闻& & &
   同意评论声明& & & & &
   发表评论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出乎我预料的奥林巴斯135半格胶片照相机(PEN-F)
前期,我一直在网上关注一款老照相机。这款照相机的上市时间与我的年龄相近,那就是“奥林巴斯
PEN-F”带“38/F1.8”的定焦镜头。
这款照相机,在09年07月时网上售价2800,现在时过5月已经3500了,且不说它的增值;对我是无所谓。它魂牵梦引了我两个月后,当我对它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我从一淘宝卖家那里搞回来了。现在实践论证它确实为我添加了拍摄的领域和视觉反映,带着它去街拍,还出乎预料地很拉风啊,我上周末在北京南锣鼓巷,满大街的数码拍手,唯我独尊(独怪);唯我一个半大老头,怀揣一头老机器,手持一个测光表。出手摄影时,很多回头率,招惹率很高。
待我终于拍完这卷135胶片时,我的初步感觉是它终于被我拍完了,因为36张的135胶卷,我可以拍72张呢。于是马上去隆福寺附近的祥升行冲洗扫描。出来的图片令我对这款相机刮目相看了。看来我的好好善待这款相机了,必须精心护养(护理保养)。
首先,这款相机是一款奥林巴斯的个性机,它出自于奥林巴斯过去的首席设计师的理念(人家没有的,我可以有)。最近出品的E-P1和E-P2都继承了PEN系列的血脉(基因)。我的PEN-F上市于,到我手里时它在世上已成活了40多年了吧;还是那么的新,只是测光表被磕碰了一下。这得谢谢以前的拥有者爱护。
这只照相机的历程,我打听了一下:在亚洲四小龙时代(75-85年吧),它出厂后销往台湾,有了第一个主人。待到亚洲四小龙年代后期,日本掀起了一股收购狂潮,连美国的帝国大厦都被收购了。日本人出现了一个理念(要把好东西带回日本或据为己有),于是它又被日本收藏家收购回本土(这种心态值得检讨啊)。随着数码照相机的日新月异的更新和替代,随着胶片市场和胶片使用者的萎缩,一些一般的胶片照相机就被遗忘;可大浪淘沙,令一些依然在时常使用或对胶片照相机有感情的玩家来讲,那些富有个性和技术蛮美的机器被成活下来,或被继续使用,或被收藏。这种聚聚散散的故事,令玩家称道。它又被国内的玩家收购带回中国大陆,据分析我的上家不会用也不好这口儿。
现在,它在我手里,令我珍爱。我决定护理它一辈子了。
它的特点:
1)个头小巧,但很有份量。据了解是铜镀锌。
2)机身崭新。拿出来把玩时,人家不相信有40多年了。
3)镜头是原来的配套镜头,38F1.8定焦。使用起来富有个性,我现在还没完全了解它的最佳状态(成像)。
4)充分体现了“多快好省”的精神,使得使用者可以拍到72张每卷(135)。
5)街拍和抓拍,使用可以;聚焦快出片成像效果好。移焦可以。
6)在一定的环境下,偶尔出片带有LOMO效果。这一点也是我感受深。
说了那么多,也表达不了我的感觉和幸喜。
要看照片。请去我的相册。谢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片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