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换音响有一个喇叭不响喇叭引线?

5.1家庭影院布线之音响如何接线(图文教程)
我的图书馆
5.1家庭影院布线之音响如何接线(图文教程)
5.1家庭影院布线之音响如何接线(图文教程)_家庭影院十万个为什么_家庭影院网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满足于电视机的低劣音质,考虑另外购买家庭影院音响器材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会正确的连接家庭影院呢?之前我们的一篇文章曾经介绍过家庭影院如何布线:《》,今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家庭影院器材布线过程中音响器材到底如何连接。  1、首先是确定音箱的位置,家用5.1系统的话是分左、右主扩音箱,中置音箱,左、右环绕音箱,低音炮。左右主扩安装在电视机两侧一边一个;中置音箱放在中间,可以在电视机下面也可以挂在电视机上面;左右环绕在沙发后面左右两头,一边一个;低音炮位置无所谓,放到不碍事的地方就可以了  &  2、音箱位置确定好后,把音箱安装到位,然后连接音箱线材,左中右音箱和环绕音箱一般都是卡线,有些是接线端子,分清正负红正黑负,把线卡紧;有源低音炮是用莲花头的信号线直接连到功放上
  3、音箱端线接好后就要往功放上接线了,功放上有5个声道的功率输出,分别对应左中右,环绕5只音箱,有源低音输出对应低音炮  4、连接好后就要连接信号了,把高清电视盒,DVD,硬盘播放器等播放设备连到功放的HDMI输入上,从功放的HDMI输出连接到电视机上  5、这样基本上就完成了,当然了要把电视机的音量关掉,因为HDMI传输的有音频信号,不关掉电视也可能会出音了 呵呵。好了,大功告成,在家看电影吧  END、注意事项:音箱线材可以装修房子的时间走到墙里面,这样会美观不少,更多家庭影院组建知识敬请关注中国家庭影院网《》专题。
ONKYO这个品牌在届可是老大级别的。这种就是功能太多。我们公司的小弟干了3年了,拿个新机器都接不响,说明书有没有中文,我们都是上门培训的。有下列可能会导致不响:1.MUTE这个键是静音键,按下一般是不会响了。如果你的面板上有个红色的圈圈估计就是MUTE了。找到这个键,猛击!2.就是楼上说的INPUT输入的问题了。的INPUT都很复杂,一般有3中DIGITAL数字ANALOG模拟和5.1ch输入,如果你是接的模拟输入,按到DIGITAL或5.1上肯定不响。所以要确定是什么输入才能搞定。你顺着DVD的输出看练到功放上是什么线,如果是一条细细的线就是数字光纤输入。如果是一条略粗一些的两头有大一点插头的就是数码同轴输入。如果是2条和前面一样的就是模拟的。如果是5条和前面一样的就是5.1CH输入。选好输入模式后还要选择接入的端口,一般无非是DVD,CD,TV,VCR等等,看好后面插的是那个就选那个。3.音量旋钮开的不对。(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也太二了)4.SPEAKER A B开关,很多AV功放上都有这个开关如果你接的是SPEAKER A 但是按下去的是B,就不会想,如果有这个按钮就统统猛击。5.连接线掉了。这个好解决。&&&&&&&&&&&&&&&&DTS光纤同轴 安桥TX-SR501功放&&&&
新旧程度:9成新
实物拍图!!!内外成色新净,二个光纤,一个同轴.国???际..电压:.....220V; 原装安桥TX-SR501功放,马来西亚产,无任何修摩史,各功能完好!功放机用料足,带1组同轴,两组光纤输入。A,B两组主音箱切换,耳机输出等等。功放各个频段很平衡,低频不浑浊,中频有厚度,高频不飘,听音乐也非常有味道。具有丰富的使用功能,将高档…
实物拍图!!!内外成色新净,二个光纤,一个同轴.国???际..电压:.....220V; 原装安桥TX-SR501功放,马来西亚产,无任何修摩史,各功能完好!功放机用料足,带1组同轴,两组光纤输入。A,B两组主音箱切换,耳机输出等等。功放各个频段很平衡,低频不浑浊,中频有厚度,高频不飘,听音乐也非常有味道。具有丰富的使用功能,将高档机中的大部分技术、功能用于此机........它具有6路等功率的放大器,....12个大功率管;功率管在L/R声道采C,其它声道采用的是D,每声道输出为115W(6欧姆,EIAJ),滤波电容是两只56V/10000μF的制品。在播放CD、DVD时,TX-SR501采用CRYSTAL CS493292 DSP处理芯片,可以对dts-ES Discrete(直接)6.1、dts-ES Matrix(矩阵)6.1、dts NEO:6、Dolby Digital EX、PCM 96kHz/24bit和Dolby Pro logic II的节目源进行精确的解码,对各种数字音频信号都能自动识别,自动解码,解码后用96kHz/24bit规格的芯片进行的D/A转换。ONKYO 独有的Cinema Filter系统使到在家中的狭小空间也能也能恢复出在电影院才有的和谐声音。多声道模拟电路具有ONKYO独有的宽频放大技术(WRAT),能对应DVD-Audio和SACD的宽频重播。友好的用户设计也会让您倍感轻松。它包括一个彩色编码输入和输出,一个具逻辑排列的前面板卓越的品质,以新设计的变压器为驱动力,对应DolbyR Digital EX和DTSR -ES等格式为您提供无处不在的环绕音效,安桥独有的宽频放大技术(WRAT)和CinemaFILTER(影院滤化系统)使其在任何音量下都可传送出最平滑流畅的音质。115W/每声道,连续6Ω,1KHz,JEITADTSR - ES Discrete(声道分离)/Matrix(矩阵)6.1,DTSR Neo:6(新6声道),DolbyR Digital EX,DolbyR Pro Logic?II(杜比定向逻辑II)H.C.P.S.(大电流电源供应)巨型大电流变压器应用於音频DVD和超级音频CD的WRAT(宽频放大技术)CinemaFILTER(影院滤化系统)优化增益音量控制电路"易设定" 音箱配置是在TXSR500的基础上强化了解码能力,及将功放增加到6声道后的结果。 操作菜单只能司通过荧光屏调校,面板的按键在操作时非常容易,能直捌是供全面的设定需要;为获得最佳的低音效果,设有5个分频点(60112,80HZ,IOOHz,0112)供选择使用。带复合视频、SesVid仪〕视频、色差视恻言号切换。彩色的 它具有6路等功率的放大器,功率管在L/R声道采用e5198/A一941,其它声道采用的是D,每声道输出为115W(6欧姆,EIAJ),滤波电容是两只56V/10000 pF的制品,变压器稍为小了点,潜力有待发挥。在播放CD、fWD时,TXSR501采用CRYSTAL CS493292 DSP处理芯片,可以对dt。一ES Di:-erete(直接)6.1、dts一ES........分频点调节(60/80/100/120/150Hz)尺寸:宽43,深34,高13&&&&&&&&&&&&&&&&&&&&&&&&&&&&&&&&&解密安桥AV、HIFI功放什么型号音质好&&&&&&&&&&&&
安桥作为日系五大功放机之一,在国内市场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很多消费者的第一款功放都会选安桥,那么问题来了,安桥那么多型号的功放,哪一款好呢?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解开这个谜题。
  【高清时代 功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玩家庭影院的用户正变得越来越多。既然说到了家庭影院,那么我们不得不提功放,没有一款好的功放,再好的家庭影院设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安桥作为日系五大功放机之一,在国内市场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很多消费者的第一款功放都会选安桥,那么问题来了,安桥那么多型号的功放,哪一款好呢?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解开这个谜题。
安桥AV功放什么型号好
  1、安桥525  参考价格:2980元  声道数:5.2
  2、安桥535(推荐)  参考价格:3780元  声道数:5.2
  3、安桥558  参考价格:1988元  声道数:5.1
  4、安桥609  参考价格:4200元  声道数:7.2
  5、安桥626  参考价格:6880元  声道数:7.2
  6、安桥636(推荐)  参考价格:5380元  声道数:7.2
  7、安桥727  参考价格:6880元  声道数:7.2
  8、安桥737  参考价格:7180元  声道数:7.2
  9、安桥818  参考价格:5500元  声道数:7.2   10、安桥828  参考价格:5500元  声道数:7.2
  11、安桥838(推荐)  参考价格:8480元  声道数:7.2
  12、安桥929  参考价格:13000元  声道数:9.2
  13、安桥3030  参考价格:18800元  声道数:11.2   就目前整个功放机市场而言,安桥535、636、838这几个型号,颇受用户的欢迎,这和它们良好的音质表现以及性价比是分不开。安桥HIFI功放什么型号好  1、安桥A9070  参考价格:9280元 
  2、安桥A9030 参考价格:3180元  现在你知道安桥AV、HIFI功放什么型号好了吗?那还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
只需三步 图解安桥功放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安桥功放作为世界知名的功放品牌,其产品一直以可靠著称,但有时候我们在对其设置的时候会出错,就需要我们恢复出厂设置,那么,该如何去做呢?笔者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只需三步,轻松搞定安桥功放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高清时代 功放】安桥功放作为世界知名的功放品牌,其产品一直以可靠著称,但有时候我们在对其设置的时候会出错,就需要我们恢复出厂设置,那么,该如何去做呢?笔者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只需三步,轻松搞定安桥功放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注:在大部分安桥功放中恢复出厂设置都是相通的,都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步骤一:打开电源,按住VCR/DVR键同时按下ON/STANDBY键
步骤二:等待安桥功放显示屏出现clear标志,无需手动
步骤三:静待1-2分钟,安桥功放进入待机状态重置设置
功放交流声大是什么原因?详细解析处理办法
在许多功放爱好者和使用者使用功放都会遇到一种问题:功放出现交流声并且功放交流声较大。这样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的呢?笔者今天就功放交流声大的原因和处理办法进行解析
【高清时代 功放】在许多功放爱好者和使用者使用功放都会遇到一种问题:功放出现交流声并且功放交流声较大。这样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的呢?笔者今天就功放交流声大的原因和处理办法进行解析。
出现功放交流声大的原因:  原因一:地线的共阻抗干扰:凡是导线都有电阻,电流通过都有压降,  原因二: 电源的干扰,扩音机几乎全是用交流电供电,不管用怎样的滤波电容,波纹始终存在,好在现时很少用单端放大,而差分电路对电源的波纹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故这方面问题较少  原因三:电磁及空间干扰。导线间存在互感及线间电容,会对线路带来干扰,导线通过交变电流,附近必然产生交变电埸和磁场,导线在交变电埸和磁场中,亦会感应到电动势,当干扰源导线的电流越大,工作频率及交变电势幅度越高,被干扰的电路的阻抗越高,感应越张。功放交流声大的处理办法:  一、电源及接地点处理  很多功放滤波电容偏小,有四只有l0000μF左右,并在具两端并一只0.22μF的CBB电容,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功放在静态时的交流声,而且可以提高功放在大动态时的瞬态力度与高频解析力。有些功放即使经上述处理后仍有交流嗡嗡声,可能是接地点不当,一般接地点应选择在滤波电容附近,并采用“一点接地法”才好。  二、输出级  如果输出级的静态电位偏离零点,会产生极大的嗡嗡声,这时可能是调零电阻或输出对管有问题,可仔细调整功放机输出点电位,应在100mv以下,如调不到零点,应仔细检查功放部分元件如对管等是否有损坏。  三、前置放大部分  首先把前置放大部的输人端对地短路,看看噪声是否消失,如果噪音消失,可认定噪音来源于输入信号线,可将其换为三芯屏蔽线,注意屏蔽层只能一端接地。另外,耦合电容应选用漏电小的电容,如钽电容、MKP电容等,音量电位器外壳应接地。  这里网上还有些功放爱好者整理了一些不完全功放交流声大处理办法:1、加入负反馈是可以使交流声得到抑制。2、连上负反馈啸叫的话肯定是接成正反馈了。3、加负反馈啸叫可能是由于电路相移太大,可以将反馈电容去掉。4、反馈连线要用屏蔽线,在输入端一端接地,不然会啸叫。5、左声道的反馈接到右声道,会出现啸叫。6、推挽管不配对容易有交流声。7、反馈电阻接在输出端,然后用屏蔽线连接到阴极电阻上,这样反馈电阻本身就可以不用屏蔽了,噪声会较低。8、输入RCA地接机壳9、灯丝接平衡电阻,将栅阴电位降低一半,频率变成了100Hz,换言之,加平衡电阻能降低即交流声幅度,不能完全消除交流声。10、直热阴极交流供电作单端机,进行交流声补偿,交流声补偿,即想法取出要补偿的交流声信号,以相反的相位在功放的前级进行补偿,抵消功放级灯丝产生的交流11、灯丝用滤波电容20000微法,变成直流,或使用直流外电源供电。但声音却变得难听了,总比不了用交流的耐听!12、用正负直流电源对灯丝进行供电。这样音质才有交流时的味道。13、电子管或场效应延时稳压。14、设一个大接地铜板,所有需要接地的均就近接地。15、信号输入级单元接地一点接机壳。16、每一单元(或每只管)全部电路用铝盒屏蔽,铝盒接机壳。17、电源牛装硅钢外罩。18、灯丝电路除一点接地外其余悬空。19、信号线和回线用屏蔽线,并且接收干扰幅度相同,相位相反,抗共模干扰强。20、信号线屏蔽层单点接地。21、电源排插内部火线、零线通过电容接地线,排插地线真正接大地。22、功放使用三线插头,机壳真正接大地。23、整流管并小电容。24、布线不合理也会感染交流声,灯丝线要紧贴底版,不要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平行。电源部分不能和音频输入,反馈输出两根线或是电压放大部分太近。25、还有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的线圈绕响要相差90度(一个线圈立着一个躺着)这样是避免互感现象如果有变压器罩有良好的磁屏蔽应该也没有问题!26、变压器的固定螺栓要接地。27、前极阴极电阻并联一个电容28、还有就是变压器本身的问题!初级次级之间应该有一个屏蔽层! 连同它接地效果会好些!29、信号线的屏蔽层只能一点接地,这很重要,30、电位器外壳要接地。31、将电压放大栅漏电阻对地用一只电解短路,看交流声有无变化,交流声完全消失,说明电压放大管产生了交流声,如只是有变化,说明第一第二级都有交流声。32、垫高电压放大管灯丝电位可以防止阴丝之间击穿,也有利于降低灯丝与阴极漏电的交流声33、栅极的引线要尽可能短,并要用屏蔽线。34、屏极输出用屏蔽线,屏蔽层一端接地,最好是在输入端接地(el84c喜欢、但zhainm 版喜欢按信号走向在后端接地)35、还有把接地点设在RCA输入插座处。36、每颗管子的信号地在本管的阴级做为一个接地点,外围电阻电容用线分别连到这个点上,不要用母线.37、所有电源滤波退耦电容用线连到一个总接地点处,不要用母线。38、所有线路,电阻尽可能贴着底盘(顶板)固定39、把各管的信号地单独连到总接地点上40、输入RCA的地先进音量电位器的地,再连到第一级电压放大管的阴级地上41、灯丝没有抽头的话用两颗47欧电阻并出来接地.
馆藏&2643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汽车低音炮的音频输入是否可以喇叭处引出两条线接入?能否提供接线图?
可以接,,喇叭的的线也有正负极,,将喇叭正极与音频线中间线连接,,将负极与外圆连接,,可以想的。,,
能插排线的口是音频连接插座,同时可用左右音来作低音音源.当然可接两个喇叭,但是单声道,没有立体声了.其实车载低音炮上都有低音转换开关,用不着再接两个喇叭.
总保险盒子上有大线
这个问题要说清楚的话恐怕几百字是不够的.简单的说说吧.以金属导电的特性来说这两种线的确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可以传输电流.但音频的电流不同于50HZ的交流电流....
低音炮是大家的一个俗称或者简称,严格讲应该是:超重低音音箱。就人耳可闻的音频分析而言,由超重低音、低音、低中音、中音、中高音、高音、超高音等组成。简单讲,低频是...
哦是这样朋友不带这么玩儿地知道吗你这么弄不把低音炮弄坏那才怪了一般情况像电脑音响属于有源音频只要有音频信号就可以音箱只要接入即可不会产生冲突否则声音只不过乱套而...
答: 汽车没天窗可底挡现实有天窗怎么办。没做过任何改动,就是没天窗
EADO 最新款可不可以装防盗的???? 长安汽车
EADO 最新...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参赛--我的音响系统构建改造不完全过程(更新完毕)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之前提到,07年小孩出生后,听音室及影院器材闲置了6、7年,前年才重启。
闲置时间太长,很多地方都放出 ...
听音室重启的重头戏:电箱改造。
全屋强电、弱电是装修时我最为重视的项目。当时画好图纸给电工,可惜由于临时出差,未能监工,叫老父代看。老父不懂,随意与电工确认改动,电箱部分线路布线不够理想,做工也乱。好在入墙的电线我当时在场,都严格按我要求做了。
这次下决心改。
先看看之前的情况,虽然不影响正常使用,但布线一个乱:
09:54 上传
09:54 上传
咬牙全部拆出来,
重新布线:
再次后悔当时电箱买小了。。。
09:54 上传
绿色电工胶布是标记。
重新标记好每路线对应的供电对象:
09:54 上传
晚上,断电后的照明:
09:54 上传
09:54 上传
改造方案草图:
09:54 上传
搞了4个小时,全部搞定。
09:54 上传
09:54 上传
改造后的线路分布,备忘。
经改造,音响房、主人房、套房、大厅、厨房等均实现独立供电,互不干扰。
无论日常家用还是音响供电都能得到较为优质的分布。
09:54 上传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falling夜玫瑰 于
17:15 编辑
听音室重启的重头戏:电箱改造。
全屋强电、弱电是装修时我最为重视的项目。当时画好图纸给电工,可惜由 ...
再发一些重启附带的零星项目:
地毯网购到货。
加厚纯棉,材料、质地很满意:
17:41 上传
17:41 上传
17:41 上传
17:41 上传
我小孩可喜欢在这张毯子上玩耍了。
换以前是舍不得小孩及家人在这样的纯棉地毯上玩耍的,怕弄脏难清洗。
现在已明白,音乐、听音室,都是应该给她他们带来欢乐的。
很享受家人们安逸玩耍的时刻。这是音乐不能代替得了的。
10:45 上传
10:45 上传
10:45 上传
10:45 上传
10:54 上传
10:53 上传
10:45 上传
茶几到货,并组装完毕
15:25 上传
补几张年前换线的:
红色线为之前英国实力75线,用了10几年了:
15:33 上传
这是现在的:
15:33 上传
15:33 上传
15:33 上传
15:33 上传
这条线素质只能说凑合。控制力可以,但声音偏干硬。
煲到现在有一定改善,但并未达到我要求。几百元的东西,不适宜要求太高,先凑合用着。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这段时间在听为音室加装影院器材,昨晚为止已安装好投影及幕布,剩下布线及控制台安装
这几天购买的几批配件有3批都未能及时到货,拖了进程。
影院器材在大厅,几年前新装修时作为纯HIFI音乐室用的,没考虑AV的布线,改起来够折腾的。
提醒大家弄听音室时一定要预设影院器材线路。无论有没有可能用到,反正多不了几个钱。
这部分内容有空再更新。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30
签到天数: 2 天
猛贴必须收藏起来的!!!!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falling夜玫瑰 于
20:29 编辑
这段时间在听为音室加装影院器材,昨晚为止已安装好投影及幕布,剩下布线及控制台安装
这几天购买的几批配 ...
昨天为止音乐室加装影院器材全部搞好。
主要包括:
暗线加装投影插座
加装投影支架
视频信号线布设(明线,DVI转HDMI、VGA各1)
控制台安装
控制台到音频器材布线(同轴及USB各一路到解码器、模拟输出一路到临时多媒体小音箱)
投影幕布电动插座安装
幕布吊装。
安装后投影尺寸(观念距离约3.3米):
2.35:1投84寸
16:9投90寸
4:3投97寸
完成后,听音室投影与大厅家庭影院互补,主要是平时小孩上学时自己和朋友来访时用用,关门后不会影响家人。大厅投影由于观看距离大很多(约5.5米),2.35:1可投120寸,16:9投130寸左右。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falling夜玫瑰 于
18:00 编辑
上面加装影院器材的具体过程以后再述,先按顺序说说强电改造、音源与解码等。
去年趁小孩放假回乡下,再次进行强电改造。这次动的,是小区总电箱到入户这段。
一天跑步回来,看到小区管电工钥匙的人在,要了钥匙折腾电箱去。
其实这楼下总电箱,想动它狠久了。
(PS:后续内容强电危险,需要电工基础,且操作时必须断开供电,请勿模仿!!)
一楼总配电箱,三个问题:
1、用的普通拉合开闸刀开关+保险丝,供电效果肯定打折扣,严重影响我对音响表现的YY。
2、很奇怪,总电箱到各户入户之间,火线、地线都用10平方(目测地线似乎还要大些),但零线却全部用的6平方,到各户门口强电箱入户时再接驳成10平方。
3、地线到各户门口强电箱至少有10平方,这一点赞一下地线质量。但虎头蛇尾,入户时全部接驳成1.5平方了,K。门口强电箱到入户配电箱也就1、2米距离。就因为入户地铁缩水,电工将全屋地线都用了和入户一样的1.5或1平方,搞得我非常郁闷。
非常不解,从地线设计用料来看,这个小区的强电承包商应该比较严谨的,但为何零线不和火线一样用10平方?以为是三相入户?TNND。。。
解决方案:
1、在物色断路器,代替闸刀开关+保险。进入范围的有日本原产三菱100A,施耐德或西门100A。
三菱在国内有二家工厂,大连和厦门,能买到的都是国产的。所谓进口,网上搜索了两天,基本都是高仿。施耐德或西门子,也是国产的。请大家推荐品牌型号。
2、零线问题,由于是6平方单支线,虽然比不上火线10平方,但也够用了,暂不管。
3、买段6平方以上的线重新接地线拉进来。
中长期有个打算,之前装修听音室还剩下3、4十米荔湾线,看哪天直接从一楼总配电箱拉一路独立线路上来给听音室及家庭影院供电。住7楼,且不与总电箱同一边,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得看心情。
断路器使用100A2P。为什么使用100A?
6平方铜线明线长时间额定电流为48A,容许瞬间功率20KW左右(指足够空开反应的瞬间),公式后电流峰值粗略计算91A左右,考虑到这点其实我很想用国产施耐德三菱或西门子63A,可惜网上网下找了几天,这种塑壳的没货。
选100A一是考虑以后可能会将零线换成与火、地线一致的10平方,二是由于入户后还分别经过一个63A的漏电总开关及之后各组16-63A不等的空气开关,考虑保证大一点的触点面积,减少前端及后面的层层损耗,先用着看看,可能我考虑真有不足。
分析能力这个开关是25KV的,如果不是仿品,性能应该没问题。
另外针对火地线与零线截面不一致问题,今天重新观察了楼下总电箱。发现是将市电线路进来的三相相线平均分配给全部住户作单相入户相线的,然后零地线共用。这样从大处看来是多相平衡供电的应用,可能电工就用了少一号的零线。只是实际上三相是不可能平均分配的,因为各相的负载住户用电不可能均衡。说到底还是三线截面一致来得干净省心。
发几张1楼总电箱及布线铺设图:
上图不足是零线排没有作防锈处理,应该镀锌的。现在已经生锈了。后期若再加装零线就要除锈处理了。
下图右二拿掉下盖的是我的闸刀开关,保险丝规格40A先用着。
右侧还有一块较大的空间,以后可以装更大体积的器件:
明线入铁槽铺设,线槽都分段多点接地:
这布铺设方式散热、屏蔽效果好,后期维护方便。
二楼后入墙,但里面设置足够大的操作空间,长宽深约3米*2米*0.25米。
几张折腾电箱的PP:
地(绿黄)火(红)零(黄):
之前严重怀疑入户的这段10平方与6平方零线接线。拆开胶布看情况,用的线束夹,规范牢固,放心了。
地线入户之段是后期小区电工接的,很一般,拆了重接
线径也不统一,4平方单支是入邻居的,1.5多支才是我的,随意松散的缠在上面:
重接后效果:
本来已经买了10平方散线回来准备掉那段1.5入户地线。无奈入户强电管道被火线与零线占满,死活拉不动,先将原来这根认真接好将就用一段时间。哪天有心情了将强电线全部拉出来连上新地线重新拖进去。
不是吹,以前光纤入户我就这么干嘀,不过当时是弱电管。
强电改造折腾了这一段时间后,地线,空开等都已完成。折腾到现在就差断路器没装上了。
这段时间与电工时间总凑不到一起,东西就一起放车尾箱。
早上9点刚想回公司加班,楼上直接碰到电工伯伯,立即叫来安装哈。
其实只需要他在旁边协助就行了,全部都是自己操作。但安全与流程的关系,电工必须在场。
11:39 上传
最理想的方案当然是直接拧在接线罗丝上,不用线耳。
但火线10平方多支线,原来估计不能直接拧在接线罗丝上,准备了100A纯铜线耳,打算拧不上时用。没想过刚好能拧上,接上后接触面挺好的:
接下来由于要断电,为减少对其他住户影响,鸡手鸭脚的十来分钟做完了,过程没时间拍照哈。
下面是完工复电后的照片:
11:39 上传
相关讨论,见: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falling夜玫瑰 于
18:25 编辑
音乐室折腾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了,各项均已较为均衡。后面会介绍下音源方面的折腾。
音源方面,CD机已比较成熟,不需要太改,节省篇幅,一些小改动就不发上来了。会集中说说这两年所涉足的新领域--PC-HIFI、手机(Android)-HIFI.
这两个类型,之前我于兄弟论坛发过专题帖子,讨论也相当热烈,部分帖子点击量超过了10万次。这些帖子中的讨论(尤其是后面的回复)对于了解、深入安卓与PC-HIFI有抛砖引玉作用,大家若感兴趣可先行阅读。由于篇幅原因不再重发,具体可移步: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falling夜玫瑰 于
22:44 编辑
先写安卓(手机)-HIFI。
比较头痛这部分内容应该怎样写,因为实在太庞大--软件与架构装方面,我发在兄弟论坛的一张关于安卓架构及HIFI前景分析的文章,点击超过10万;硬件方面,我另一张关于安卓手机改装同轴音频输出的帖子,目前为止点击超过12万。并且帖子的回复中撞出的火花与新知识更多。要将这两个极为庞大的主题压缩放在一两个楼层里,实在难以做到。勉强压缩,也必然遗漏诸多内容......
试着整理下发过来吧,篇幅长,希望大家有心理准备。
PC-HIFI,手机HIFI(包括但不一定限于安卓、IOS),由于其他便利性及共享性,应该是以后的发展趋势。而具体安卓手机系统HIFI,面临问题主要有3方面:1、SRC;2、供电;3、机内各模块(尤其通信模块)之间干扰等。随着科技发展及厂商们的努力,这些问题正在不同程度的逐步解决或改善中。具体现状及前景分析的文章,请大家移步6楼链接吧,实在庞大,不转到这里了。
这里说说大家比较感兴趣的硬件改造。
先说说折腾手机HIFI的原因。不缺器材,也已有独立音乐室,为何还做这件事情?
1、目前还没有手机同轴输出HIFI系统的详细评测,有的只是功能测试性质,不全面不深入。
2、手机作数字转盘玩HIFI是一个前卫的音响玩法,有兴趣尝试。
3、魅族MX既然设置了同轴输出功能,不用岂不浪费?
购买MX前就留意到其S/PDIF接口(也就是同轴),烧友嘛,敏感。现在才折腾MX一方面手头上已有各类音响系统,另一方面没底座;最重要一个原因,由于小孩初成长,重心转移,大件音响电影器材,听音室都闲置了,今年转玩耳机系统,小孩睡下后就偶尔琢磨评测MX的同轴输出。无奈无独立解码器,又不想搬家庭院那台大件头功放过来,一边空想一边老实听CD。
最后把持不住,是一厂商送了一块解码板及一个USB小声卡过来让做评测,连电源都带了。。。(这就是本论坛所送的EA-23也。。。)
本想等MX2及底座DEMO板到手再动手的,因为一方面手头的卡片机S2500微距及环境光线不足时不好用,可以用MX2拍摄;另一方面,MX2不是解决了安桌底层代码SRC问题么?正好可以对比。
但MX2最快19号后才有货,那时工作会比较忙,并且是与弟弟在广州订的,他可能会用几天再快递过来。。。算了,直接拆机了,卡片机拍照应付着。
动手前先做功课。先搞清楚MX接口定义,才能找到同轴引脚。结果网上狂找N天无果。联系魅 族客服MM,美男计磨到一售后GG电话及QQ,初步回复却失望,告知无底座,无接口定义。倒是说网上有MY做底座。按指引看了下,功能倒全,OTG MHL S/PDIF 充电都全了,只是价格要2、3百多。我只需要一个同轴,太浪费。找到店主,苦求接头无果,唯有自己动手拆。
最后查得知一重要信息:同轴D+对地电阻约150-180欧!!!这对于原本打算逐个引脚通电接解码测试的我来说真乃令人极为鸡动嘀好消息。
OK,到外部接线的问题。最初的想法是直接引线出来算了,平时不用时藏在后盖里,需要是拆下后盖接线到解析器。但是这样不方便。于是想办法利用手机本身的接口或元件,免掉外部拉线。几种方案:耳机口;外壳卡扣;USB口;另外开孔,4选1。
先吃饭。过程曲折,余下详尽内容及海量拆机改装图片饭后再续。。。
先拆机找到同轴输出端再说,下一步再想外部接口问题。
拆机前普及一下OTG +MHL +S/PDIF接口的情况:
MX,以及市面上将OTG +MHL +S/PDIF接口集成在Micro USB接口输出的手机,其USB接口其实内有乾坤的:普通的Micro USB,只有5针一排接口,1-5PIN分别对应V+、D-、D+、ID、G;而MX集成接口,也有这一排5针接口,定义也一样。但这一排接口只是外层的部分,而里面还有一层接口12针,这一层同样通过Micro USB接口进行连接。只是这12针母头大出一圈,5针数据线插到外层5针接口后就被挡住插不进去了。
画了张模拟实物元件图:图中蓝色为常用Micro USB5针接口,红色则是同轴、HDMI多媒体功能扩展接口,由于在5针接口的后面,所以平时不认真观察是看不清楚的。对着光线认真看就能看到:
再借用之前机友两张实物图,
可更为直观的看到,12针接口明显偏大的:
我原来也一直以为OTG +MHL +S/PDIF的功能都是通过数据异步传输统一在普通5针接口输出的,只要外连一个识别模块(例如底座)就行分离出这些信号,但摸索了一圈后,才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需要要一条能插入这里层12针的公头数据线。然后这类数据线只是做成了在Micro USB的外形而已,其实从接口到数据传输,与Micro USB没有什么关系的。
传说中的底座接口,要么是直接插入里层的12针,这12针包括了OTG +MHL +S/PDIF+USB数据传输,要么设计成两层接口,同时接两层接口。这个接口比普通数据线要长几毫米,才能接入里层接口。如果共用地线,且OTG与S/PDIF只是1、2针D+就有可能第一种。不管它,弄引线。。。
工具。一个万用表,一盒多合一起子,剪刀,烙铁,线。
普通万用表指针相对于头发丝般的手机电路太粗,
解决方法:绑上两根缝衣针:
本来有一台德国WELLER防静电恒温焊台,被朋友借去,
没事,几元钱路边货照样上。。。不过表示烙铁头太粗,一把下去保准粘起来一片元件。。。
办法总比困难多,找来把生锈挫刀将头头挫尖。。。
自从有了折腾同轴输出这个想法开始,
我就无数的次的拆开后盖凝神着这下面两粒贴纸螺丝。。。
这次终于不用忍耐,,,上。。。
随着这粒贴纸螺丝的开苞,
MX保修期宣布提前结束。。。。
露出了充满诱惑的、神秘的下半身。。。。
下一步操作前,首先断开电池,,,
狠重要。。。
(否则本帖子将演变为MX变砖教程。。。)
拆天线。。。
拆排线屏蔽盖。。。
好奇害死猫。。。
索性拆了底部面板。。。
万用表出动
逐一量17PIN电阻。。。
晚上老婆上夜班,要做奶爸做饭+洗漱+哄睡。。。
儿子每晚喜欢拿MX玩会游戏才肯睡觉(以前是愤怒小鸟,现在改街头霸王了。。。),今晚也是一上床就叫“爸爸拿手机给我玩游戏。。。”
说坏了爸爸在维修呢,他马上兴奋快步过来拿上工具要修上一份儿,,,忙拿出手提开了动画片稳住他。。。
看完动画片,讲故事哄他睡下。。。起来继续折腾。。。
做个奶爸容易吗我,,,现在大家明白我开头为什么说音响电影器材都闲置了吧??
接上面量电阻。。。左起9PIN为152.3欧,就是它了!
引脚是找到了,但太细太密(有一条头发细吗?没有!有多大?两条头发那样吧!)。。。
引脚上直接焊接难度太大,即使焊上了,由于触点太细以后也容易脱落,且太密易短路。
同样小意思,慢慢爬电路,找出了左上那个小贴片电容与9PIN直通,焊接起来方便一些了(图片是放大N倍的,实际也就几条头发粗。。。唯一好处是距离稍大些。。。)
顺便爬出了Micro USB 4PIN,这个4PIN可堪大用。。。
先卖个关子,稍后再表。。。
仍然觉得9PIN那个电容接线不够理想,继续爬。。。终于发现排线直通!
如果在CPU附近的大元件引脚能找到直通点,那么引线就容易很多了!并且位置很理想,直接引出电池背面!
找是找到了。。。
不过结果不太好。。。这几个电阻比正面USB引脚好不了多少。。。
最后决定还是在USB接口插座左上角小电容焊接,引线出来。
于是线成了关键,元件太细了。
先找到进口特富龙镀银线,规格已经倒数第二细,相比之下仍然巨形无比。。。
苦逼之下。。。
找到一进口耳机无氧铜抗拉线,体积比镀银线少2倍,但仍然太大。。。
最后将8支绞合线抽掉4支,才算勉强能用:
另小看这段焊锡。。。
原装进口米国尼斯特,含银。。。十几年前的好东西。。。现在工艺找不回来了(我也只是剩下大半卷):
用那几元钱路边货巨型烙铁头焊接完毕。。。
胶布固定。。。
狠重要。。。
最后装机测试,一切正常。。。
不过有点小杯具,刚开始拆机赶时间要哄小孩睡,没来得及在手机下垫张布,现在手机贴膜及乳 头键磨花了。。。
本想通电测试,但弄完了已是凌晨1点多,先休息。
争取今晚通电测试。若通过,接下来进一步将引脚改到机身某个接口输出,免掉这苦逼的引线。。。
最后先上几张测试器材(为免影响家人,主要用耳机系统,同时测试厂家送来的8416+ES9023解码板及USB小声卡),更多后果,,,敬请留意。。。
------------------------------------第二部分:试音器材搭建及试音测试(12号更新完毕)--------------------------
昨晚下班回家,煮完菜,儿子吃完饭,开了动画给他看后继续折腾听音测试。解码板所有接插件都没有,MX也要做接头。。。折腾三个小时终于搞定。。。
首先,请允许我谨代表我,代表我自己,代表我和我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大家宣布:实践证明,之前所焊的9PIN,正是同轴+!!!目前听音报告已胜利通过!!!
时间有限,暂只使用解码板本身自带的耳机放大作了基本的测试,声音出来就放下了,暂未连接独立耳放作深入测试。稍为听了一耳朵,出来的声音还是可以的,较为宽松耐听。不过一切较为仓促,今晚以出声音为主要目的,器材、元件都是随手拿来质量参差,各方面还很不完善。
下一步,会将这个同轴+输出端跳线焊接到USB5针接口输出,这才真正爽呢。
这次测试要用的器材及配件:莲花母插、标准USB母转Micro USB公接头、胶箍、解码板、3.5耳机插座、同轴信号线、电源线、镀银线散线若干及耳机系统。
莲花插座焊两条线出来,接线需要:
胶箍的作用:
与USB转换头捆在一起。
千辛万苦引出来那条线非常脆弱,经不走折腾,捆在一起后一是可以固定,二是可以为手机充电。
OK,接线。
由于只是简单的声音输出测试,同轴正暂时拧在一起,连穿就算;负线容易,随便找个金属插着哈
嗯嗯,,,外壳卡扣灰常好插~~~
然后解码板登场。
祼板。。。电源线、输出插座都木有。。。
照例自已动手丰衣足食:
好宝贝出动。。。
传说中的米国特富龙镀银线(有魅友坚持说红棕色那捆是古河??不得而知了。。。):
平时偶灰常舍不得用嘀,,这次要不是MX,,,
焊好两个莲花插座,留待稍后输出声音到独立耳机放大。
莲花插座临时找条铁线弯两圈,用螺丝拧在线路板上:
焊电源线。。。
同样好宝贝。。。天龙发烧CD机DCD1610随机线。。。
以前拆下的,带磁环抗干扰。。。
找不到发烧的3.5耳机插座。。。
临时找个街边货将就。。。
连线也用随板鸡线将就。。。主要由于机箱未定型,也舍不得乱用镀银线,可怕浪费了。。。
最后看下整体效果:
最后打开手机同轴输出,声音顺利出来了哈。
同轴开启时,手机音乐模拟放大电路是停止工作的,可以看到音乐界面频谱是静止的。
听音报告打算作为独立一部分,在第五部分附上。
先简单说几句:用解码板所附的耳放推森海塞尔HD600、飞利蒲SHE3800听了一耳朵,初步印象是声音偏软,宽松耐听、中频自然的风格,细节解析力控制力不是强项,是安桌SRC,还是解码板问题?
另外在切歌,或某首歌曲播放完到下一首时有时会有那么1、2秒钟无声,问题待后续核查。
不过解码板耳放小功率,元件之间、器材之间的接线连线素质一般,以上仅为初步印象,具体声音表现需见未来的第五部分内容。
---------------------第三部分:USB跳线分析及焊接过程(更新中)--------------------------------------
这一部分需要从Micro USB接口定义说起。
先上一张临时画的定义图,重点,主角,是第4PIN--ID脚:
(先回家煮菜了,小孩等吃饭。。。下一步更新要等晚上哄他睡下以后了哈。。。海量图文敬请期待。。。)
晚上9点更新-------------小孩饭毕看动画片中。。。写几句。。。再帮他洗澡。。。
话说找这个Micro USB接口定义也真够呛,度娘半天,翻N篇文档,都是标准USB或MINI USB的定义。。。小数几篇提到一下,只是一句“Micro USB作为MINI USB的演生产品......”但是接口定义只字不提。狂晕。后来几经周折再勉强确定Micro USB与MINI USB定义是基本相同的。。。
觉得不可靠,索性拿起万用表自己量。经测试,1PIN 为Vcc+,2为D-,3为D+,4为ID,5为G。
然后测量到4PIN即ID脚,在平时的数据传输中是留空不用的。常用的USB接头,与电脑相连那边,只只到1、2、3、5PIN,第4PIN直接不用。
于是很直接一个想法:拆机找到ID对应引脚,断开电路,然后将同轴+跳到ID输出。。。怎样?是不是很简单哈。。。可惜高兴太早,手机里USB座17个引脚挤在不足0.7厘米宽度的电路板上,一个引脚比头发大不了多少,几乎无法看清楚。而我要做的第一步,是用烙铁融化第2PIN的焊锡,并将这个脚挑起、悬空。。。还不能伤到旁边的引脚与电路。。。
小孩叫帮洗澡,离开一会。。。
OK,哄他睡下了,再来(话说做奶爸真心不容易,只有奶过孩子的爸才知道)。。。
废话不多说,上图吧。。。话说论坛的图片上传及图文混排功能比较坑爹,,,要先一个个点击,点击完了再发帖子,然后等审核,审核完毕后才能进行图文混排,排完后又发帖,又等审核。。。
行,,,先上传,审核完再混排。。。
久违的维修中心,依稀记得年轻时第一份工作,新旧世纪交替那时的事了。。。
由于MX多番拆机,手上这台M8再次老马伏枥,担当起备用机重任。不单如此,话说拍微距时,1千多元的卡片机居然没它给力,于是再次担当起相机重任。当中不少微距都是它拍摄的,不容易呀。
虽然与MX相对它的效果差距明显,但却已好于卡片机了:
话说这个烙铁头比我昨晚磨的那个几元钱的路边货细不了多少,且还不粘锡:
带照明的放大镜。
实际使用效果不怎么好。灯光亮度也不足,比昨晚我的台灯差远了,害我眼神费的:
前晚折腾一整晚才焊上的同轴输出线,今天1秒钟就被废除了~~~~
短命呀~~~悲催中。。。不过它完成了同轴输出测试这个伟大使命,也没太大遗憾了哈:
重头戏来了:注意下面USB插座右边向左第2脚,有神马不同??是不是翘起来一点点?
就因为这翘起来的一点点,足足折腾了我1个多小时!!!原因是实际电路及引脚太细了,下图是放大十倍左右后的效果,同志们,比划一下,想像一下吧!
从这个角度再看看:
引脚悬空后,剩下的就是接线了。
问了下维修部师傅,期望能找到些好线,结果他只翻出个废旧变成器出来。。。
算了,还是前晚那条8股进口无氧铜线吧:
原来想用4股的,但引脚太细了,最多只能用两股,
割掉绝缘漆,上锡:
二话不说焊上去:
来同志们,,,
看看效果:
来张微距?
其实不好焊,第一次短路了旁边的引脚。
第二次才成功了
另一头也焊上,
下向上第二个贴片电容:
固定在USB插座上面:
这条曾经光芒四射的进口无氧铜线,最终完成使命:
同轴+到USB4PIN跳线完工。
开始第四部分内容前,先向这台仍然默默耕耘在第一线的M8致敬: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第四部分:USB接头改造(更新中)------------------------
搞到14号近凌晨3点,终于改造完USB接头,实现普通USB+同轴输出。
累。明天再上图。。。。
14号更新:
USB改造目的,是将标准同轴接头加到Micro USB公头上去,同步实现用USB数据读写、充电、数据音频同轴输出。
更新完余下图文。
主角,标准USB母头转MICRO USB公头、莲花插母头:
下面这个情景,是用铁锤+阳江匕首,
在阳台上硬砍出来的:
焊下MICRO头:
特富龙线现出动:
焊接好莲花插,
套上热缩管:
焊上USB头:
将这些线抽出来:
整理,焊好:
套上塑料套,
暂时用透明胶布粘好固定:
上机测试:
解码板测试,
测试通过,声音正常:
顺便测试一下CD-Walkman的光纤输出,后续准备与MX作数字转盘对比:
USB改造完毕,稍后几天会作全面试听,完成第五部分内容。
-----------------------第五部分:听音报告(待更新)-----------------------
听音报告打算作为独立一部分,随后会再发布。
先简单说几句:前几晚用解码板所附的耳放推森海塞尔HD600、飞利蒲SHE3800听了一耳朵,初步印象是声音偏软,宽松耐听、中频自然的风格。人声表现亮点,有穿透力,而无过多音染。
细节解析力控制力不是强项,低频散软。高频稍硬。是安桌SRC,还是解码板问题?
另外在切歌,或某首歌曲播放完到下一首时有时会有那么1、2秒钟无声,问题待后续核查。
不过解码板耳放小功率,元件之间、器材之间的接线连线素质一般,以上仅为初步印象,具体声音表现待手机改装完毕后,使用独立中端耳机,与台式CD、CD-WALKMAN等作数字转盘比较,深入评测。
19号更新:
前两晚评测奖品铁三角CKM500耳机到货,今晚拿来听了下。
器材:EA-23解码板(带耳放),魅族MX
对比耳机:森海塞尔HD600
对比器材:G&W T2.6F耳放,天龙DCD1610CD
话说真是一分钱一分货,CKM500在HD600面前真是体无完肤。音声,细节,解析力,通透度。。。距离太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499,一个2399,价格差得也不是一两倍哈。
说说两套器材区别。
EA-23+MX,出来声音张力、控制力、通透度均不及CD+耳放。
EA-23+MX的声音中软绵的,整个音色与频率好像被调低了一圈,比耳放CD出来音声要暗一些。低频松软,量较多,控制力一般。中频相对硬一些,高频稍干一些,细节,泛音要少一些。
播放过程的静噪,对杂音的过滤,也比CD差一些。
不过抛开对比,这套组合已基本能安心听音乐了。即使直推HD600也过得去,一般入门烧友,更是已能满足需要。
另外ES8416对不用采样率的音频信号有自动静噪功能,因此歌曲切换到下一首时,若采样率不同,会有一两秒的静音,以滤掉切换时的爆音。这也就解释了第一次试听时的问题。
这次的区别,既有MX与CD的关系,也有解码耳放与独立耳放的关系。
改天使用同一耳放,将MX+解码板组成音源,与天龙DCD1610全面比较,看看区别如何哈。
24号凌晨更新--搭配SXT-1SE前胆后石耳放+森海HD600:
得到远方朋友所送一台SXT-1SE,因存放几年轻微故障。前级俄罗斯6922EH电子管,前两天修复,这两天搭配MX同轴+EA-23解码试听,当是重新煲机。
耳放控制力、层次感、驱动力都比解码板所带耳放好很多。MX出来的音色中性偏亮一些,总体属于耐听类型。
有一个问题,播放女歌手美声歌曲,高频时有轻微破音,类似转盘或解码环节细节丢失。不知是安桌手机底层代码问题,还是解码问题?抑或耳放未煲透?另外手机为通信待机状态,射频信号估计有一定影响。待后续试听核查。
因接线较麻烦,暂未将MX与台式CD及CD随身听对比。等后续更新。
24号晚更新:
一、乐声CT790 CD-Walkman+EA23+SXT-1SE耳放+森海HD600,光纤输出
听的是张学友“活出生命”LIVE演唱会CD。这套组合听流行乐表现不错,层次感,解析力,细节都出来了。这场演唱会在室内乐厅举行,电声及交响小乐队伴奏。声学环境及录音都不错。这套系统没有浪费这个录音。歌手出场时观众的掌声叫声,层次感比较好,细节清晰。音乐也掌声的分离度、三频表现都过得去。
音色仍然重解析力,偏亮,不过适合这种现场型的编制不太大的音乐。
二、MX手机与CD-Walkman AB对比
这个环节取出手机SIM卡,杜绝高频通信信号干扰,确保其发挥。
唱片为FIM Audiophile Rrference,手机使用APE,为保公平,CD-Walkman使用同一APE记录出来的CD,使用几毛钱的廉价CDR。
1、控制力CD稍好。
2、音色,CD更为柔顺一些。
3、低频量感似乎手机更为多一些,而CD收得更为紧凑一些。
4、高频,手机稍硬一些。钢琴乐CD收得更为纤细一些,泛音更纯净通透一些。
5、人声、中频,相差还真不明显。。。一定要说的话CD厚一些暗一些,手机亮一些。
6、声底CD更为宁静一些,总体声音,CD也显得更为温润一些。
两者对动力态编制较大的音乐表现都比较吃力。
上述区别是竖起耳朵试听才听出来的,差别其实不大。这种情况,可能也符合它们的售价吧,CD当时1千元,手机3千元(摊到音乐部分也就千元内吧)。音色与总体风格的差别,在这里可能仅取决于各人喜好。
不过手机使用的中原版抓取的APE,而CD使用的是抓取下来后再刻录的CD,而且是几毛钱一张的数据盘。同时手机使用电池供电,CD因电池没电,采用廉价变压器出来直流电。这种情况下CD音色仍然比手机顺耳那么一点点,因此个人觉得CD似乎稍胜一筹。
另外手机用同轴,CD用光纤,有区别否?有待神人指出,呵呵。
因接线较麻烦,暂未将上述两者与台式CD对比,也未使用T2.6F耳放。等后续更新吧,看时间。
话说AB对比真心不是我喜欢的环节。。。各种全神贯注,各种指标比较,各种累。。。根本与音乐沾不了多少边。。。但不对比又不行。。。
精彩在后头,敬请期待。。。等有空使用T2.6F耳放及天龙1610CD机对比评测后,评测报告就算完成了。。。其实目前以MX的表现,与CD-Walkman光纤输出差别并不太大情况下(乐声CT790,02年1200元购入),基本已可确定MX同轴输出素质,一般烧友安心听音乐已足够。。。
OK,很久没上图片,更新几张前几天修复耳放及这次试听的图片:
12月30号更新:
年底岗位性质很忙,好瞎忙几天后,得已暂告一段落。
老婆带孩子回娘家玩,今晚终于有时间好好听听音乐。
之前一直使用MX同轴搭配解码及其所带耳放,之后修好朋友送的一台SXT-1SE,改用它收听。
耳机仍是HD600。
SXT-1SE风格偏解析力,驱动力也还算过得去,声音层次感及细节还是可以的,不过听感偏硬,三频弹性稍欠。
一直想对比一下自用的G&W T2.6F,之前没时间。两机前级驱动都是俄罗斯6922EH电子管,1SE使用1只,2.6使用2只。即使相同元件甚至线路,但调校不同往往出来声音千差万别,因此早就想比较两者区别。
刚才终于得已对比。同样MX同轴+解码板+HD600情况下,T2.6F声音更为宽松从容,更富有弹性。三频分离度、细节的交待更加清晰,音色温润厚暖。它的速度显得比1SE慢一些,但音乐更有韵味,基本表现出了电子管的音色。而1SE则是典型的矿石管的声音,速度解析OK,音色较硬。
总体而言,T2.6F音乐表现要高一个级别。但是价格也相差2倍,从这方面来看,它们的表现还是合理的。
两都机子都算是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如果你不是苛求器材指标与AB对比控,这两台机子都可以静听听音乐了。
不多说,上一张图,然后安心听音乐。。。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再将当时解答大家提的代表性问题转过来,供大家参考:
17PIN的话同轴应该就用了两PIN,普通USB用了5PIN,还有10PIN是做什么用的。。。再给他HOST用3PIN,也剩7PIN。。。。
MHL,也就是HDMI是大头
电视与功放的HDMI是19针的,15针数据4针控制。到了MHL后精简为5针,4针数据1针控制。
考虑共地,即同轴2+HOST2+MHL5+USB3,刚好12针。
第二排12PIN,集成了全部功能,包括USB数据传输。
特殊插头时用第二排12PIN,普通插头用第一排5PIN。
至于这12针的具体定义,我目前只知道同轴及地线哈,坐等高手解答。。。
原帖由 f4763016 于
08:30 发表
楼主,不对啊,我的老双核怎么看不但里面那排12pin的针? 都有的。比较深入一点的位置,对着光线看。
原帖由 慕容舟棠 于
02:57 发表
厉害,动手能力很强!发现这个区里隐藏不少高手,做底座,做无线充电等...会电子这个专业真有用。我有两对首爱的耳机,你能帮改成在mx2手机用吗 是否3.5的接头?如果果,只要互调一下负线及MIC+的接线位置就OK了。如果是早期专用接口,就要买个4节的3.5插头,剪线焊上去。
我可以免费帮你改,但一般的耳机也就几十元,回来的邮费也差不多了呵。
原帖由 bianbianzang 于
02:21 发表
求楼主推荐入门级电脑接的胆机 以及音响 要看你的预算及听音喜好。电脑用的话最好带USB解码,兼顾台式及手提使用。
其实一般的低价位胆机声音风格与晶体管相差不太大,胆机石声的多。入门而预算不多的话,可搜索一下老穷烧或者退休工程师,或其他烧友DIY的产品,性价比较高。
原帖由 linghw 于
19:55 发表
楼主把id脚给废了,以后不用otg功能了?
我觉得楼主不用拆机,直接去找魅族这种定制的12pin+5pin的usb接口就是了。我看了淘宝上面那种底座,他们的数据线据说是美国进口,淘宝实在找不到单卖的。看楼主这装备,应该有能力,有财力 ... 感谢,后来搞清楚了,4PIN的确是OTG功能控制脚。OTG功能暂不需要,即使要,随时可以焊回去,不担心。
联系后魅 族官方,没有这种线与底座。
淘宝也早就问过了,不给,要买整个底座买。
原帖由 yflyhlyfl 于
21:57 发表
高技术强贴啊。而且楼主动手能力很强。既然那么多手机接口都是含有后面12针的就应该生产些带12针的数据线供消费者买。
楼主把ID针用了就不能再用OTG功能了,不过这功能也不常用。我也一直想要搞条OTG线来,虽然5块钱能买 ... 是的。一是动手乐趣,二是作为煤油,,,是应该有点能耐嘀哈。。。
原帖由 第21个人 于
09:36 发表
支持,用烙铁搞MicroUSB脚针我以前也干过,着实很费时费力 普通MicroUSB脚针浮云了,就5个针脚。现在的USB是在原来5针的空间内硬生生挤下17针,想像一下吧。。。
足足给折腾了一上午,颈椎、肩周压力山大。。。现在还酸痛中。。。
原帖由 qiaopeng82 于
08:57 发表
楼主,你到底要干吗?给解释一下同轴输出吧 简单来说,同轴与光纤都是输出解码前的数字信号,传送到独立的解码器与功放中处理。由于不经解码、放大及音效处理,这个信号更为原始、保真,能符合对音质要求更高的朋友需要。
不过安桌手机SRC的底层代码问题,令到接口之间信号采样频率转换混乱,音质受影响是必然,希望有志之厂商能日渐解决这个问题。
回复到19页问题。余下有空逐步回复。
继续。。。刚才试了下,引用在同一楼里也算按引用的次数的,又提示回复超限。。。以下只有复制机友们问题过来,以FAQ形式回复了:
Q:楼主强悍,不过我的纠正一下,一红一白的是古河线吧,把所以线材换成音乐丝带吧。
A:不确定。买时说是特富龙。不重要,检查过是镀银的。
Q:你是高级工程师吧?这么说魅族MX2设计有问题了
A:之前考了中级资格,不过单位早不看职称了,没意义。
另外魅族设计没问题,这个17P接头也是国际通用标准。问题在于这个标准还没流行起来,所以配件少,熟悉的人也少。
楼主,有没有试过用MHL中的HDMI 把同轴接出来,HDMI的第14和17个脚针是同轴,14是+,17是地线
A:HDMI中的包括视频与音频信号,这两个信号是同时输出的。但是这个音频信号是视频文件中的音频信号,而不是音乐文件中的音频信号 ,与同轴输出是两回事。唯有音乐文件中的信号,才能通过同轴引脚输出。
另外同轴的D+是9PIN,与HDMI也是相互独立的。
全部看完了,包括回复,太给力了,之前媳妇的一台海尔手机USB充电口被掰断了,我试图重新焊好,都失败了,5个针脚而已。。。。真的佩服楼主的焊工。
A:MX的接口,是在普通5针的位置内,挤下17针。。。焊接那天我对比了一下5针,顿觉5针焊接太容易了。。。建议你拿个17针的看看,之后你信心就增强了。。。
661楼:牛爸~~~
A:最喜欢这个称呼。。。
昨天晚上用手机看到1点多,最近刚接触发烧,一直对MX2的同轴输出感兴趣。
今天我预定的MX2到手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MX2 USB 的配件。
有一些关于入门发烧的问题想咨询你,不知你是否方便。
A:不客气,欢迎交流。只要我懂的。
Q:牛!!!!敢问楼主那耳机是CKM77 还是55
A:CKM500。之前参加产品评测,第二名获奖所得。。。小小的显摆中。。。
Q:哥们,我有点恐惧。。别在一直提baby了,我明年结婚。。。。。
A:兄弟,家庭或许会给你从没经历过的压力与问题,但它所给你的欢乐,也会是前所未有的欢乐。
ID脚起到OTG模式切换功能,LZ这样一改就再读不出外部硬盘什么的了
OTG设备使用插头中的ID引脚来区分A/B Device,ID接地被称作为A-Device,充当USB Host,A-Device始终为总线 提供电力,ID悬空被称作为B-Device,充当USB Device
A:感谢说明。动手时考虑过,OTG功能我个人平时不怎么用到。近一年使用从未使用,因此决定改掉它。以后有接头后,再改回来。
Q:楼主你好,请问老双核同轴能否输出24bit/96khz信号到解码器上解码?音质如何?能否帮忙测试一下,急需!谢谢!
A:采样率的问题我找过一些人,包括魅 族售后技术人员。综合评测中的信号测试,MX2通过提高算法是改善了采样率的,已测试可以得到44.1及48K输出;MX部分机型优化,可能视你安装的固件而定,安装FLYME2.0后估计能达到MX2的水平。
我是老双核,2.35固件,据我实际的听感差别不算明显,单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能出到比较高质量的数字音频信号。不过如果你对细节要求很高,建议你关掉电话功能再播放同轴。
另外很重要一点,普通的USB不支持同轴输出,引脚不同。这也是我改装的原因,具体看帖子吧。
----------------------------------------------------------------------------
Q:可以参考苹果音乐基站,用激光管从耳机孔出。
A:估计要加元件进行光转换、飞线等。MX耳机本身密封,附近空间很小,DIY实用性不大。
提点改进意见:otg和同轴功能出发就是usb四线之外的一根触发的,我想搞个干簧管替代那个usb插头应该是可以的?还有同轴若信号能输出到耳机接口就完美了!???嘿嘿,本人略懂点电路,说的不靠谱请见谅。。。
1、OTG是通过4PIN触发的,具体原理上面说过了,不重复;2、同轴输出是通过菜单里一个虚拟功能开关控制的,不是某个引脚控制的(设置--&声音--&同轴输出)。3、同轴可以改到耳机口输出,但前提是你必须断开耳机与插座线路,然后加切换开关,操作难度更大。耳机本身密封且精细,DIY空间不大。
前提:低端器材同轴与光纤输出几无差别。。
优点:不增加外设,更加便携,不影响USB端口占用。。
缺点:成本多了5毛钱。。
疑惑:不知道手机关闭同轴后发光二极管是否继续发光耗电。。
1、同LZ把同轴找出来。。。
2、打开同轴输出。。接一个红光发光二极管。。。
一头接同轴。。一头接地。。看是否发光。。
标准的话应该是+5V方波,标准TTL电平够用了。。
如果想更专业的话就在第4步后砸个光纤发射头换里面专用的光纤发射管。。
3、关闭同轴后发光二极管是否继续发光耗电。。
如不再发光。。就继续:
4、打开同轴接解码器试输出。。
如输出完美。。就继续:
5、在耳机孔后面AB胶粘个贴片的发红光二极管。。。
6、在主板上找找看有没有同轴的检测点可以直接引线。。。
7、布线焊接。。
这样就方便多了。。
不错的想法。1、同轴输出可以直接接发光二极管?它输出的只是未压缩的数字音频信号(类似于PCM信号),而不是光纤二极管驱动信号,要改电路加独立元件的。2、就我所知,所有的光纤与同轴,输出电路是独立的,所谓的输出几无差别,是找输出的信号质量经DAC解码后的听音效果,而不是说它们的处理电路。否则,市面的上解码板也不会费力气设独立的同轴与光纤端子的,我也多次看过电路板元件,都是各自独立。
1,光纤输出用的就是发光二极管。。可能有特定波长上的差异。。
2,同轴和光纤输出是同源的。。。差别就是几个电阻和电容而已。。
3,输出的差别是因为光纤比同轴多经过两次光电转换。。但光纤不会引入地噪音,背景更干净。传输更远,电气阻隔,安全性好。。
4,解码板的光纤和同轴一般都在一起。。
不要简单的说光纤与同轴就几个元件,要做精细还是不容易的。不过即使不考虑精度的问题,你在紧凑的手机上,将同轴加元件转光纤,怎么加进去?布局?干扰?空间?焊接难度?都不容易解决。另外就算你做到了,那么效果会比同轴好(手机内如此的拼接)?
而我现在只需要两步工作:1、断开ID脚,同轴+跳线到4PIN,2、改装一下USB公头。但即使这样,由于焊接难度,仍然颇费时间与精力。即使专业的维修师傅,也是很难做得到的。
乐意等你的光纤输出成品。有时候纯为DIY乐趣,不计较成本与精力,那也没问题。
LZ这DIY看的真心蛋疼……我送给你一个专用的插头吧……
兄能找到专用的17USB插头?若有,转几个给我,向您买吧,方便以后做MX2的同轴评测。毕竟新机一时半会舍不得拆掉。
不是普通的配机插头,配机插头及市场上的都是5PIN(5个引脚)的,现在需要的是17脚的,具体我帖子有图片及说明的。
那个电路板是功放板吗,哪里可以买的到啊
EA-23解码板,有耳放模块,不过是监听性质的,不是独立大功率的,推动一般低阻易推耳机没问题。是一厂家新品上市前送的评测板,目前可能还没正式上市。
我这个板是使用ES方案的,网上有较多类似的产品,你搜索下就可以。如果只要电路板,这个素质的估计3-5百元吧。也可以选择一些2百元左右的电路板+2百元左右的机箱组件,总共5百左右就OK了。
( 闽ICP备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msenz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响喇叭线两根线接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