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电脑上的vga线拔了插到了显卡上面 可是屏幕是黑的 是要从哪里vga切换器吗 别人送的电脑 显卡用过的

查看: 3517|回复: 7
求一根VGA线,戴尔DELL E151FP VGA线,驱动板上是双排16针另一头是到显卡的VGA头
下载分127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9 次
上传次数18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双8VGA.jpg (34.12 KB, 下载次数: 63)
20:51 上传
戴尔DELL E151FP VGA线,驱动板上是双排16针另一头是到显卡的VGA头,因为接电脑主机那头蓝色的VGA头掉了,
要有人告诉我VGA线序也行.我自己做一个.
下载分127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9 次
上传次数18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讲一下里面的几根线,
红/绿/蓝 加屏蔽
还有一根灰的带屏蔽
白/黄/橙/黑/棕
下载分127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9 次
上传次数18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驱动板这头有两竖条的面朝上,左1是蓝屏蔽,左2是蓝芯,右2是红屏蔽右3是红芯
下载分30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1337 次
上传次数16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铜牌维客, 积分 1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重新接回去不就行了?要不就买个可焊接头测对应的线焊接上去就可以了不会这个都不懂的吧网上一搜一大把的。
下载分127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9 次
上传次数18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反复试过多遍都不行
下载分101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2 次
上传次数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小小白,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接我根线就OK了& & 红/绿/蓝三跟& &1314行行场& & 如果要刷程序的在接12和15& & 最后在接跟地线&&
下载分101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2 次
上传次数0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小小白,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是我接的话&&我直接这几跟& && && && && &红/绿/蓝三根& &&&1314行行场& & 如果要耍程序的话 就要接1215一根时间和地址线& &&&最后在接跟地线
下载分1272 分
原创币0 点
下载次数69 次
上传次数188 次
主题帖子积分
会员等级:
正式维客, 积分 1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地线怎么接,接外屏蔽呀,还是VGA的第5针
Powered by Discuz! X3.2 -ALicensed
& 2017 Comsenz Inc.电脑显卡4种接口类型:VGA、DVI、HDMI、DP
&& 电脑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显卡接口类型,主要包括VGA、dvi/HDMI、dp这四种比较常见的接口,当然还有其他的。
VGA接口是最常见,也就是我们通常的电脑显示器连接主机的那种,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分成三排,每排五个。并且VGA接口扩展性比较强,可以轻松与DVI接口进行转换,VGA接口介绍如下图:
通过上面介绍了VGA接口包括15个针脚,那么15个针脚都代表上面含义呢?功能是什么呢?如下图所示:
VGA接口管脚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与外部显示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模拟VGA接口连接,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经过D/A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VGA接口应用于CRT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连接液晶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
DVI接口:LCD显示器应运而生接口,DVI(Digital Video
Interface),即数字视频接口。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
DVI接口有3种类型5种规格,端子接口尺寸为39.5mm&15.13mm。三种类型包括DVI-A、DVI-D和DVI-I的接口形式。DVI-D只有数字接口,DVI-I有数字和模拟接口,目前应用主要以DVI-D为主,同时DVI-D和DVI-I又有单通道(Single
Link)和双通道(Dual
Link)之分,我们平时见到的都是单通道版的,双通道版的成本很高,因此只有部分专业设备才具备,普通消费者很难见到。DVI-A是一种模拟传输标准,往往在大屏幕专业CRT中能看见,不过由于和VGA没有本质区别,性能也不高,因此DVI-A事实上已经被废弃了。如图所示:
以上就是DVI的三种类型,采用来DVI接口的话,优点就是速度快,并且画面清晰。五种规格如图所示:
HDMI接口:高清输入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其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音信号,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HDMI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DCP),以防止具有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HDMI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p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如图所示:
&HDMI接口的优势HDMI不仅可以满足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  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与DVI相比HDMI接口的体积更小,DVI的线缆长度不能超过8米,否则将影响画面质量,而HDMI最远可传输15米。只要一条HDMI缆线,就可以取代最多13条模拟传输线,能有效解决家庭娱乐系统背后连线杂乱纠结的问题。以下是HDMI的接口参数及个版本功能的对比,如图所示:
DP接口:挑战HDMI的高清接口
Dp接口即DisplayPort
接口,一种高清晰音视频流的传输接口。DisplayPort的外接型接头有两种:一种是标准型,类似USB、HDMI等接头;另一种是低矮型,主要针对连接面积有限的应用,比如超薄笔记型电脑。两种接头的最长外接距离都可以达到15米,虽然这个距离比HDMI要逊色一些,不过接头和接线的相关规格已为日后升级做好了准备,即便未来DisplayPort采用新的2X速率标准(21.6Gbps),接头和接线也不必重新进行设计。除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外,DisplayPort还可用作设备内部的接口,甚至是芯片与芯片之间的数据接口。如图所示:
& &HDMI Forum
Inc.组织宣布,HDMI 2.0版标准规范已经制定完成并发布,大大增强了对4K超高清传输的支持,并在多个视频、音频技术上进行了改进。
HDMI 1.4已经可以支持4K了,但是受制于带宽,最高只能达到分辨率和30FPS帧率,HDMI
2.0则将带宽扩充到了18Gbps,可以支持分辨率和50FPS、60FPS帧率,同时在音频方面支持最多32个声道,以及最高1536kHz采样率。HDMI1.4当然能支持4K电视播放,但有点小问题,4K是1080P全高清的4倍,相比目前HDMI
1.4,要求更多的带宽。HDMI 1.4支持10.2 Gbps的带宽,只够支持24、25以及30Hz时的4K
()播放,以及全4K电视(4096 x 2160 )时24Hz时的播放。
同时在音频方面支持最多32个声道,以及最高1536kHz采样率。
HDMI 2.0其它主要改进:
- 可在同一屏幕上向多个用户同步传输双视频流
- 可向最多四位用户同步传输多个音频流
- 支持21:9超宽屏显示
- 视频和音频流动态同步
- CEC扩展可通过单个控制点更好地掌控消费电子设备
2.0并没有定义新的数据线和接头、接口,因此能保持对HDMI
1.x的完美向下兼容,现有的二类数据线可直接使用。至于现在的设备是否可以升级到HDMI
2.0,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动向,需要厂商对硬件、固件进行更新才行。
dp接口和HDMI接口的区别有哪些?
HDMI是个受HDMI组织和版权严格控制的标准。它不能成为专有的应用,而且所有的数据结构和可用的模块都是被定义好的。从技术角度来说,DisplayPort是更好的,且对于更长和更细的线缆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它可以很容易地、自由地降低制程。就计算机市场来说,它的开放性模式和可扩展性特点,对于更高带宽、多数据流和其他数据流是不二的首选。
四种常用的显卡接口就介绍完成了,现在对于显卡显示输入接口的几条选择要点如下:
1、VGA接口由于是模拟信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只适用于20吋以下的显示器使用;
2、若显示器采用以下分辨率,DVI-I,DVI-D,HDMI,DP接口均可,屏幕尺寸影响较小;
3、若显示器采用超高分辨率,比如或搭建多屏显示输出系统情况下,双通道DVI-D,HDMI,DP可以胜任;
4、若采用的是3D显示器,分辨率下,DVI-D、HDMI和DP没太大问题,若是以上最好选用HDMI和DP输出接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台式机有独立显卡,为什么VGA线接在集成显卡上时,显示器仍可以显示|电脑软硬派 - 数码之家
查看完整版本: [--
赞助商链接
如题,请问各位老师,台式机有独立显卡,为什么VGA线接在集成显卡上时,显示器仍可以显示图像?&&感谢各位老师的指点!我以前在一些书及论坛上看到说, 主板上的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不能同时显示图像,当使用独立显卡时,电脑会自动屏蔽集成显卡,可以在BIOS中设置是使用集成显卡还是使用独立显卡我见过,品牌台式机联想扬天T4900v-00台式机,有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但当把VGA线接在集成显卡上时,没有图像显示的。我遇到的这台电脑,有独立显卡,当VGA线接在集成显卡上时,显示器仍可以显示图像,是否说明这台电脑可以同时接2台显示器?2台显示器同时工作?这台电脑,我把VGA线接在集成显卡上时,显示器显示图像正常,当我把VGA线接在独立显卡上时,显示器显示图像的底色偏红,我先还以为是独立显卡坏了,我又把VGA线接在集成显卡上试,图像仍正常。 我再次把VGA线接在独立显卡上时,发现图像正常了。请问各位老师,显示图像的底色偏红,如何判断是显卡坏了,还是VGA的线出问题了?最简单的方法是换一台显示器吗?显示器的VGA线是三星 SAM0B3B S22D300 ( 21.7 英寸&&)随机附送的,我感觉三星显示器附送的VGA线质量不太好,不知道有没有老师遇到我一样的问题呢?品牌机的机箱上都没有重启按钮吗?我见过 联想扬天T4900v-00台式机和HP g3418cx台式机&&这2个品牌的机箱都没有重启按钮电脑配置为:电脑型号&&&&技嘉 B85M-D3V-A-SI 台式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 7 旗舰版 64位 SP1 ( DirectX 11 )处理器&&&&英特尔 Core i5-4460 @ 3.20GHz 四核主板&&&&技嘉 B85M-D3V-A-SI ( 英特尔 Haswell )内存&&&&8 GB ( 金士顿 DDR3 1600MHz )主硬盘&&&&西数 WDC WD10EZEX-00BN5A0 ( 1 TB / 7200 转/分 )显卡&&&&Nvidia GeForce GT 740 ( 2 GB / Nvidia )显示器&&&&三星 SAM0B3B S22D300 ( 21.7 英寸&&)声卡&&&&瑞昱 ALC887 @ 英特尔 Lynx Point&&高保真音频网卡&&&&瑞昱 RTL12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 / 技嘉
赞助商链接
可以设置的也可以同时工作
赞助商链接
集显和独显是可以同时工作的,当然一般应该是先设置bios,一般情况插入独显,集显就自动屏蔽了,可以bios打开。。。你这个是不是有人设置过了。。。我就是集显独显组的双屏使用。。。。第二个描述,显示器偏色,会不会你插入独显时候接触不好,或者vga线里面有的芯线藕断丝连了。。。。。关于重启键,这个真没注意,不过确实是有的主机没这个按键了,不过大部分还是有的,如果非想有,可以打开机箱看看主板有没有重启按钮的插针,有的话,可以自己diy一个重启键
现在新的板子在BIOS设置好可以多屏工作的 ,老的板不行
老主板不行,集显和独显有内存冲突,不能一起用,新主板一般都能一起用VGA偏色有可能是接口接触不良或者断线,R G B其中一组信号不通导致颜色丢失偏色
逻辑上是可以同时工作的。过去机器能力低处理不了过多的显示。
你的配置可以3屏哦,独显双屏,集显1屏,可以同时工作.以前的老的平台不可以
多屏工作很正常 显卡后面应该至少有四个口吧.四屏输出 可以单独显示 也可以一起显示.至少我的是这样的 一个HDMI 一个DP 两个DVI.
要是可以把四个屏幕合并成一个屏幕(两个在上两个在下,最好是同一批次的屏幕)就完美点。就是把四个屏幕的外壳都拆了然后diy个可以容纳下这四个屏幕的外壳。然后把四个屏幕固定,驱动电路固定在后盖电源电路固定在后盖下方,把原有的连接线换成长的,把视频接口和电源接口之间的跟电路的联系线也要延长都放在后盖底部。这样就是超级窄边框的四屏合一显示器就大功告成。在面板外壳下面可以做一个铭牌。
很多新主板可独显和集显同时使用的。(这也为组多屏带来了方便)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70204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ga切换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