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derbolt,USB Type-C 之间分别是什么没关系 是爱情啊

当前位置: &
> Thunderbolt 3将以USB Type-C的形态出现
Thunderbolt 3将以USB Type-C的形态出现
在Computex 2015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特尔(Intel)发布了最新一代的Thunderbolt 3标准。Thunderbolt 3标准线缆与接口直接采用与 Type-C接口相同的标准与设备相连。最高传输速度提升至40Gbps,是Thunderbolt 2的两倍,而Thunderbolt 1是10Gbps。Thunderbolt 3完整支持USB 3.1规格,包括支持最高100W电力传送。
据介绍,Thunderbolt 3所支持的传输协议数量,将比现有任何的 I/O 控制器都多。你可以用同一个 Thunderbolt 3 接口给自己的电脑充电,同时还能通过转接口来同步手机,以及输出视频:
● 电源:最高支持 100W 电力传输
● 网络:标准以太网
● 视频:支持 DisplayPort,一台电脑可以通过一个接口同时输出两个4K @60Hz视频,或者一个 5K 60Hz 视频(5K的像素数比4K多70%)
● 数据:支持第三代 PCI-E,支持 USB3、2、1 代等任何数据线标准。
在Computex 2015台北国际计算机展上,英特尔展示以一台笔记本通过Thunderbolt 3同时输出两个4K影片至两台计算机屏幕上顺畅播出。
英特尔表示,今年底将推出30款Thunderbolt 3控制芯片,搭载Thunderbolt 3的产品将在明年问世。据英特尔估计,到了2015年底全球将有1亿台计算机支持Thunderbolt技术,涵盖的计算机品牌包括了HP、华硕、联想、技嘉、苹果、Dell等,目前全球有超过250款通过Thunderbolt认证的装置。
分析称,这对于USB-C阵营以及Thunderbolt标准来说是一个共赢的策略。随着苹果、谷歌等大厂陆续开始在产品中启用USB-C接口,加上这一次英特尔Thunderbolt 3接口的推进,这象征着设备接口未来的方向。
你有必要了解的Thunderbolt技术简介
ThunderboltI/O技术由Intel公司开发,每个接口配备两个10Gbps全双工数据路径链路,要比Firewire800接口快达12倍。Thunderbolt采用64b/66b数据编码格式,而Intel开发的接口控制器可将PCI–Express和DisplayPort复用成为一个单数据流。Intel公司开发的第一代控制器代号为Light Ridge,随后的第二代、第三代控制器代号分别是Cactus Ridge和Redwood Ridge,而新一代(第四代)控制器的代号是Falcon Ridge。
在主机设备中,控制器从I/O控制器集线器中获取PCI–Express数据,从I/O控制器中的负信号或如图1所示的外部图形控制器中获取DisplayPort数据。接下来,该组合信号通过全双工差分信号发出。一般情况下,每个控制器配备两个端口,可进行菊花链方式的连接。
Thunderbolt采用的是已有的迷你DisplayPort,并已针对Thunderbolt信号的特点对该插槽进行了重新设计。Thunderbolt还可兼容标准DisplayPort连接。
表1中对比了映射到迷你DisplayPort连接器上的Thunderbolt信号和标准DisplayPort信号。线缆可以是电缆或光缆,但无论哪一种线缆都必须要保持活动状态以确保接收端信号的完整性。对于处于活动状态的铜缆,最大长度约为3m,而光缆的长度可扩展至数十米。外围系统会接收Thunderbolt信号,并将其送至另一控制器中,使其在终端提取PCIExpress与DisplayPort信号。
迷你DisplayPort连接器可在本地DisplayPort模式或Thunderbolt模式下工作,但由于使用的是同一引脚,这两种工作模式无法同时实现。如图2所示,控制器外部会设一个MUX(IC),用来控制Thunderbolt模式信号或DisplayPort模式信号的切换。
高速信号设计的挑战
对设计工程师来说,信号完整性是10Gbps以上数据速率传输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问题一般是由信号本身的电磁特性引起的,会导致EMI/信号衰减,进而缩短接收或终端侧的时间窗口并导致信号质量恶化。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必须特别注意反射噪声、电源噪声和串扰噪声的影响。通过板中残段(stub)产生的阻抗失配反射可使噪声随着不断增大的频率/距离而增强。因此,应避免在各层之间使用语音干扰分析装置(VIAS)。
在走线布线期间,应使10Gbps信号驻留在PCB的某一层上,而不要穿越其它层。所有线路都应避免90°的弯曲,理想状况是径向弯曲或大于135°的弯曲,如图3所示。在高频率信号设计中应设置至少4个PCB层:10Gbps信号层、数字逻辑控制信号层、电源层和接地层。
将终端置于接收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成的残段长度。在一个普通的电路线路布局中,生成的残段始于主要的差分信号对到终端连接器,且线路长度应为最短。最佳方法就是将Thunderbolt接口芯片置于距离连接器最近的地方。
使用契合阻抗差分线路。可使用紧密耦合的边缘耦合带状线或微带线,以确保接收器能够抑制共模噪声(如图4所示,s距离被最小化)。将10Gbps差分对视为一个独特的信号,通过抑制或缩小线路的倾斜度来保持平衡。
高速接口设备周边的供电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良好的供电设计是在电源和接地层中使用薄膜电介质(2mil~4mil,1mil=0.0254mm),从而为PCB电源电路创造一个平面,并将电源层和接地层用作旁路电源。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容易地增加额外的外部旁路,同时也可以节约BOM成本。剩余的外部旁路可使用小型(0603)X7R电容器,然后要密切留意这些电容器的共振频率,因为这有可能会导致旁路功能失效。
另外一个需要密切留意的参数就是抖动。这种信号失真形式会沿着数据路径累积,分随机性抖动(Rj)和定量性抖动(Dj)两种。所有的导电材料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信号衰减,因而会抑制抖动并缩小数据路径接收端的眼图开口度。使用再驱动器/中继器等信号完整性产品可恢复眼图质量并减小比特误码率(BER)。
由于时间窗口较小,10Gbps数据传输速率更易受抖动的影响。阻抗失配可以减少时间抖动容许量。配有适当滤波和旁路功能的清洁电源对于减少抖动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在有源IC的各个VCC引脚旁安装一个低ESR的0.1μF去耦电容器。
控制器与迷你DP连接器之间视频与非视频数据都会复用和路由至迷你DP连接器上,这是通向外部空间的一个主要Thunderbolt接口。Thunderbolt控制器配有一个内部处理器,可控制外部MUXIC的切换。连接器配有一个热插拔检测(HDP)引脚,可根据插入设备类型告知处理器切换到相应信号(如表2所示)。
针对Thunderbolt控制器与连接器之间的MUXIC,可从下载实际设计,供您做进一步参考。MUXIC中包含2个MUX。3:1MUX可在显示数据通道(DDC)、DisplayPortAUX数据与10GbpsThunderbolt接口接收数据之间切换。2:1MUX可在DisplayPort主链路1(ML1)与Thunderbolt低速控制器数据之间切换。
p位于Thunderbolt控制器、MUXIC与连接器之间的10Gbps差分对是十分关键的信号路径。一般会有两个10Gbps发送信号对(HS0TX与HX1TX)和两个10Gbps接收对(HS0RX与HS1RX)。HS1RX差分信号对通过3:1MUX进行切换,因此要确保MUX的动态特性参数(如差分插损、差分回损、串扰、隔离性及倾斜度)不会导致10Gbps信号恶化。所有的10Gbps信号必须位于同一PCB层上,不应穿过其它任何一层。这些信号应呈条状线或微带线分布,且应完美契合,以避免出现倾斜。
接口中有多个10Gbps差分信号对。使用微带线时,为了实现最佳的信号完整性,应确保两个差分信号对之间的距离(D)为差分信号间缺口距离的两倍以上,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个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当差分信号对离开MUXIC或控制器IC时,将差分线路(S)的长度设为3H,具体细节参考图5。
所有的高速及低速差分对都会AC耦合到Thunderbolt控制器中。根据Thunderbolt互联规范,10Gbps接收路径的AC耦合电容器值应介于0.34μF和0.6μF之间,发送路径的值应介于0.17μF~0.3μF之间。在该示例设计中,发送路径上使用的是0.22μF的电容器,而接收路径上使用的是0.47μF的电容器。此外,AC耦合电容器的大小应与微带线PCB线路的宽度相匹配,以减少信号丢失或阻抗失配。如图6所示,电容器应并行放置,且彼此之间不得相互抵消。更可取的做法是将电容器置于传输线对的终端。
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在控制器与连接器之间使用低成本ThunderboltMUX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组件的数量。这样一来,只要满足了所有高速电路板设计指南的要求,这一架构方案就可使速率高于10Gbps的信号以一种直接、可靠的方式进行路由。
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设计应用基于USB Type-C的Thunderbolt™ | Dell 中国
知识库
基于USB Type-C的Thunderbolt™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Thunderbolt(TM)和基于USB Type-C的Thunderbolt 3(TM) 、基于USB Type-C的Thunderbolt(TM)的主要功能并解答了一些常见问题。 目录:
Thunderbolt(TM)技术是什么?
Thunderbolt(TM)(以前称为Light Peak)是一个硬件接口,它将数据、视频、音频和电源结合到一个连接中。 Thunderbolt(TM)将PCI Express (PCIe)和DisplayPort(TM) (DP)结合到一个串行信号中,另外还提供直流电源,全部在一条电缆中。Thunderbolt(TM) 1和Thunderbolt(TM) 2使用与miniDP (DisplayPort)相同的连接器连接到外围设备,而Thunderbolt(TM) 3使用USB Type-C连接器(图1)。图1:Thunderbolt(TM)与Thunderbolt(TM) 3比较
Thunderbolt(TM) 1和Thunderbolt(TM) 2(使用miniDP连接器)
Thunderbolt(TM) 3(使用USB Type-C连接器)
基于USB Type-C的Thunderbolt(TM) 3是什么?
Thunderbolt(TM) 3让Thunderbolt(TM)踏入USB Type-C时代,速度高达40 Gbps,打造出功能全面的紧凑端口 – 可为任何坞站、显示器或数据服务(如外部硬盘驱动器)提供速度最快、最通用的连接。 Thunderbolt(TM) 3使用USB Type-C连接器/端口连接到支持的外围设备。
Thunderbolt(TM) 3使用USB Type-C连接器和电缆 - 它外形紧凑且可逆转。
Thunderbolt(TM) 3支持的最高速度可达40 Gbps。
DisplayPort(TM) 1.2 - 与现有DisplayPort显示器、设备和电缆兼容。
USB Power Delivery - 在受支持的计算机上,高达130瓦。
基于USB Type-C的Thunderbolt(TM) 3的主要功能
在单条电缆上支持Thunderbolt(TM)、USB、DisplayPort(TM)和基于USB Type-C的电源(*在不同的产品上功能有所不同)
USB Type-C连接器和电缆外形紧凑且可逆转
支持Thunderbolt网络(*不同的产品之间有所不同)
最多可支持两个4K显示器
最高速度可达40 Gbps注: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Thunderbolt(TM)支持哪些速度?
Thunderbolt(TM)当前有Thunderbolt(TM)、Thunderbolt(TM) 2和Thunderbolt(TM) 3规格。
Thunderbolt(TM)
Thunderbolt(TM) 2
Thunderbolt(TM) 3
最高10 Gbps
最高20 Gbps
最高40 Gbps
有哪些类型的Thunderbolt(TM)设备可用?
支持Thunderbolt(TM)的不同类型可用设备有:外部硬盘驱动器、音频/视频捕获设备、显示器和I/O集线器。
Thunderbolt(TM)使用哪种类型的物理连接?
Thunderbolt(TM)使用适合miniDP (DisplayPort(TM))端口或连接器的连接器。
电缆要求是什么?
Thunderbolt(TM)设备需要经过Thunderbolt(TM)认证的电缆以获得最佳性能。 经过Thunderbolt(TM)认证电缆有铜缆或光缆两种变体。 在连接器和端口上查找Thunderbolt(TM)徽标。虽然端口的外观在物理上与miniDP (DisplayPort(TM))相同,但是不能使用标准miniDP (DisplayPort(TM))电缆连接Thunderbolt(TM)设备。
如何知道我的计算机、显示器或电缆是否支持Thunderbolt(TM)功能?
该端口的外观在物理上与miniDP (DisplayPort(TM))相同。 要确认您的计算机、显示器或电缆上具有Thunderbolt(TM)端口,请检查端口或连接器上或附近是否有Thunderbolt(TM)符号。
可以将USB设备连接到Thunderbolt(TM) 3端口吗?
可以,Thunderbolt(TM) 3使用USB Type-C,它与USB设备和电缆完全兼容。 但是,您可能需要兼容适配器才能连接USB Type-A或其他USB连接器。
Thunderbolt(TM) 3与USB Type-C之间有何区别?
Thunderbolt(TM) 3是一个扩展集解决方案,它包括USB 3.1 (10Gbps),并在单个USB Type-C端口中增加了40Gbps Thunderbolt(TM)和DisplayPort(TM) 1.2。
文章ID: SLN296826
上次修改日期&#6/10/25 11:10
评价此文章
准确性
有用性
易理解性
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吗?
向我们发送反馈
反馈包含无效字符,不接受以下特殊字符:&&() \
请提供星级评级
请提供星级评级
请提供星级评级
请告知我们此信息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反馈包含无效字符,不接受以下特殊字符:&&() \
剩余字符数。
&中国&
浏览器不支持的功能
FireFox不支持为此功能使用安全连接(https)。要获得最佳体验,我们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或Chrome。新MacBook绝招:Type-C USB到底是什么_网易数码
新MacBook绝招:Type-C USB到底是什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1页:多功能正反插 苹果让大众认识Type-C“Type-C”这个名称随着苹果全新一代MacBook笔记本电脑的发布而变得人尽皆知,很多人都惊呼“哇!一个接口就可以充当USB、视频输出及电源如此多接口的作用,真是神了!”Type-C接口的出现似乎又把苹果推向了神坛,很多人认为这是苹果的壮举,殊不知在新Macbook发布之前Type-C接口就早已出现,而Type-C的标准当然也不是苹果指定的。在这里,笔者要为诺基亚N1平板默默的流个泪,因为N1所配备的Type-C接口明明要比新Macbook早出现了2个月。新MacBook携Type-C接口横空出世也让普通大众认识到了这种新型接口不得不承认,沾了苹果的光就可以迅速的被人熟知,而苹果也的确有能力将一个标准进一步推广,且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当然,悲催的雷电(Thunderbolt)接口除外,它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不过本次新MacBook应用Type-C接口真的是非常恰当,薄至极限的机身无法承载大量且体积不小的接口,而小巧的Type-C能够集充电、数据传输及视频输出于一身。作为行业的领导者,苹果的创新能力及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回到我们讨论的原点:那么Typc-C到底是什么?Type-C全称USB&Type-C接口,是一种全新的USB接口形式,它伴随最新的USB3.1标准横空出世,从发布至今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没错,真的是一年)。说到底,它就是一个USB接口(没错)。其实,Type-C对于新MacBook的价值甚至没有它作为一个单纯的USB接口大,因为它解决了自USB接口出现以来最令人头疼的世界性难题,那就是它“不再区分方向,正反都可插”。正反都可插的USB接口,这简直太爽了Type-C接口的出现可以说拯救了强迫症及处女座,也让诸如“吸引力法则”、“墨菲定律”等令人头疼的问题得以消失。好的,尽管知道了Type-C接口大概能实现什么功能以及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但可能很多人还会有一个疑问如鲠在喉,那就是“为什么叫Type-C?A和B都去哪了呢?”的确,A和B都去哪了呢?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另外,笔者也将深入的对USB历代标准及接口发展进行展开讨论,让大家明明白白。第2页:这一页让你搞清所有规格USB接口既然有Type-C,那一定就会有Type-A和Type-B。究竟Type-A和Type-B长得什么样子,看下面这张图各位就一目了然了:USB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标准Type-A接口、Type-B接口及Type-C接口看完图大家就应该恍然大悟了:原来Type-A接口就是我们平常用的最多的标准USB接口!也的确,Type-A接口的英文名称就是“Standard&Type-A&USB”,这说明它是标准的USB接口,而其它形状的USB接口都是它的衍生物。对于Type-B&USB接口,尽管它的出镜率远没有标准Type-A接口高,但想必大家对它也不会陌生,因为诸如打印机、显示器USB&HUB等诸多外部USB设备都采用了Type-B&USB接口。一般来说,PC上的USB接口均为标准Type-A,而外部设备则多采用Type-B。最后,就是全新出场的Type-C接口了。它拥有比Type-A及Type-B均小得多的体积,其大小甚至能与Mini-USB及Micro-USB相媲美,是最新的USB接口外形标准。另外,Type-C是一种既可以应用在PC(主设备)又可以应用在外部设备(从设备)的接口类型,这是划时代的。等等,刚才提到的Mini-USB和Micro-USB是否再可以详细讲一讲呢?没问题……●看完别晕:USB接口全家福在Type-C接口发布后,有朋友问到笔者:“是不是Mini-USB就叫Type-A,Micro-USB就叫Type-B,新出来的这个叫Type-C?”事实上笔者前文已经告诉大家并不是这么回事,那么看完下面这张USB接口的全家福,相信大家一定都会明白了。USB接口全家福(除Type-C)什么也比不上一张图直观。我们经常使用的Mini-USB及Micro-USB都是根据USB2.0传输协议诞生,神奇的是,它们也都分别分为Type-A和Type-B。到了USB3.0时代,由于传输速度的提升带来了针脚位的提升,因此仅有Type-A&USB3.0接口保持与以往形状一样,Type-B和Micro-USB都改变了外形(体积增大)。●Mini-USB2.0接口Mini-USB&2.0的A型及B型接口Mini-USB接口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接口,它被广泛应用在数码产品上,诸如MP3,数码相机以及移动硬盘等等。相较标准USB接口及Type-B&USB接口,它的体积大大缩小。可能大家见到的Mini-USB接口绝大多数都是Mini-B型,这是因为Mini-A型就接口的防呆性较差,因此才有了取代它的Mini-B型。不过不用担心,即使是较老的配备Mini-A接口的设备仍然可以通用Mini-B型的数据线。●Micro-USB2.0接口Micro-USB&2.0的A型及B型接口Mini-USB接口分A/B,Micro-USB也不例外。Micro-USB接口是Mini-USB接口的改良版,它再次缩小了体积,更适用于现在越来越轻薄的移动设备。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便携设备,绝大多数都采用了Micro-USB接口,Mini-USB已基本被淘汰。另外,欧盟也规定到2017年,所有在加盟国销售的手机必须采用Micro-USB接口,足见其成功及广大覆盖率。同样的,Micro-USB接口的Type-B型也是Type-A型的改良版,从图中大家不难看出Micro-A接口形状为矩形,这大大增加了误插率!要知道连标准USB接口还经常插错的我们,怎么可能玩得转如此之效的Micro-A?很快Micro-B出现,防呆设计优秀,Micro-A也就迅速的被淘汰了。●Micro-USB3.0接口Micro-USB&3.0的A型及B型接口由于USB3.0接口的传输速度相较USB2.0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它的针脚也发生了变化。这样一来,Micro-USB3.0接口不得不在外观上做出改变。Micro-USB3.0接口在高度上与Micro-USB2.0无异,但是长度明显增长了。同样的,A型和B型也在Micro-USB3.0上出现了……笔者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USB协会每次都要在小型的USB接口上搞个A和B,这里就不多吐槽了。我们接触最多的Micro-USB3.0接口设备就要数高速移动硬盘了,其中绝大多数均为Type-B类型。●USB&Type-B有点囧同样是Type-B接口,USB3.0(右)比USB2.0(左)增加了接口高度标准Type-A&USB接口由于体积较大,因此在发展到USB3.1的今天,它的外形也没有改变。但是Type-B&USB接口就稍微有些尴尬了,因为论体积它并不比标准Type-A&USB接口小多少,但是或许是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导致了增加的针脚无处放置。因此Type-B&USB3.0接口不得不改变了外观,较Type-B&USB2.0增加了高度。●USB3.1接口与Type-CUSB3.1接口与USB3.0接口仍然以颜色来区分在行业内,USB3.0接口被做成蓝色以便和USB2.0接口的黑色相区分。目前,华硕已经推出了配备标准Type-A&USB3.1接口的主板,其接口颜色为蓝绿色,与USB3.0相区分。尽管USB协会并未对USB3.1的颜色做出规定,但是以颜色来区分也将是必然。笔者再次重申,Type-C接口与USB3.1标准几乎同时推出,Type-C的规范也确实是按照USB3.1所制定,因此USB3.1当然可以制作为Type-C类型,但Type-C≠USB3.1:比如诺基亚N1平板就采用了USB2.0规范的Type-C接口,而华硕Z97-K/USB3.1就使用了标准Type-A的USB3.1接口。历代USB规格对比版本最大传输速率代号最大输出电流USB1.01.5MbpsLowSpeed500mAUSB1.112MbpsFullSpeed500mAUSB2.0480MbpsHighSpeed500mAUSB3.05GbpsSuperSpeed900mAUSB3.110GbpsSuperSpeed+900mA第3页:Micro-USB/Lightning/Type-C对比除苹果公司产品之外,先进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移动设备都采用了Micro-USB接口。而苹果自从iPhone&5开始也将之前的Dock口换为了体积更加小巧的Lightning接口,它与Micro-USB接口的大小相近。而现在,Type-C接口横空出世,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出现三足鼎立之势。从上到下依次为:Micro-USB-B/Lightning/Type-C上图为三款设备分别为采用Micro-USB接口的安卓手机、采用Lightning接口的iPhone&5S以及采用Type-C接口的诺基亚N1。其中,Micro-USB接口拥有防呆设计,只能单面插入。而Lightning接口及Type-C接口则均可以正反插,大大方便了用户平日的使用。不过在这里还是要说句题外话,那就是自从苹果采用Lightning接口后,算上购买手机附送的数据线,笔者已经更换了6、7条Lightning数据线,它们会在很快的时间坏掉,这可是Dock口时代笔者从未经历的事!或许Lightning接口的耐用度设计还有待完善。Type-C/Lightning/Micro-USB-B公头对比Type-C接口的尺寸为8.3mm×2.5mm,它的大小与Micro-USB及Lightning都较为相近,便携度毋庸置疑。●一些遐(瞎)想USB3.1规格拥有10Gbps的传输速率,是USB3.0&5Gbps的两倍之多,达到了雷电接口一样的速度。拥有超高带宽的同时它还支持高达100W的强悍电力传输功能,另外,Type-C接口还可作为视频输出接口。采用三种接口的主流设备目前HDMI&1.4规范的带宽为10.2Gbps,与USB3.1的10Gbps近乎于等速,加之新MacBook所采用的Type-C接口已经集成了DP、HDMI与D-Sub接口。多种功能的高集成度以及强力的性能,在未来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相信Type-C会成为取代诸多视频以及数据接口,成为统一众多接口的完美解决方案。另外,高冷的苹果总会与别人不一样,无论是之前的Dock口还是现在的Lightning口,都异于非苹果设备的Micro-USB接口。但是新MacBook采用了Type-C接口可以说给了大家以期盼:在未来苹果产品是否会统一采用Type-C呢?毕竟Type-C接口是通用标准,这样以后我们再也不用配备很多根数据线了。Type-C是一种既可以用在主设备又可用在从设备上的划时代接口(图片援引Intel&IDF官方资料)Type-C是革命性的出现,什么这么说?在前文当笔者放出那张USB接口全家福的时候,大家是否都会感觉太乱了呢?没错,主设备接口、从设备接口以及移动设备接口的形状全都不一样,而每类接口还又分为A/B等等……我们不禁发出一声感叹:为什么就不能统一呢?Type-C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不同于只在主设备使用的Type-A、只在从设备使用的Type-B以及只在移动设备使用的Mini&Micro-USB,它是一种既可以在主设备,又可以在从设备,还可以在移动设备使用的接口。不光USB接口规范众多(混乱),其它接口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图为HDMI接口的四种类型)
USB接口规范的混乱并不是个例,有很多接口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比如HDMI,我们常见的是标准HDMI(A)以及mini&HDMI(B),但还有Micro(D)以及体积庞大的D型,似乎后两者的出现也显得没有必要。不过Type-C这么强劲,在未来HDMI接口是否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呢?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Thunderbolt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Thunderbolt
Thunderbolt(雷电接口)是美国当地时间日英特尔发布的实验室产品代号为“Light Peak”的一种技术。该t技术由英特尔在2009年设计完成并定名为“Light Peak”(研发代号)。Thunderbolt的研发初衷是为了替代并统一目前电脑上数量繁多性能参差不齐的扩展接口,比如SCSI, SATA, USB, FireWire和 PCI Express。 Thunderbolt 是苹果与英特尔(Intel)的合作产物,由Intel开发,通过和苹果的技术合作推向市场。该技术主要用于连接PC和其他设备,融合了前两项成熟技术的PCI Express数据传输技术和DisplayPort显示技术,两条通道可同时传输这两种协议的数据,每条通道都提供双向10Gbps带宽。为了降低成本,目前Thunderbolt采用的是铜芯连接的方式而不是早前演示的光纤链接,理论上最高传输速率可达50Gbps,现在仅设定在10Gbps,发展空间较大。最新消息显示,Intel对外宣布今后将在CPU上集成雷电3的主控(并未透露在哪一代CPU中集成,可能会是酷睿8代),也就是说主板上不在需要额外的芯片即可支持该功能,降低成本的同时,他们还表示免费的技术授权。
Thunderbolt原理与性能
thunderbolt工作原理
Thunderbolt连接技术融合了PCI Express数据传输技术和DisplayPort显示技术,由一颗Intel专用控制芯片进行驱动,通过PCI Express x4、DisplayPort总线与系统芯片组相连。其中PCI Express用于数据传输,DisplayPort则用于显示信号传输,亦可通过直接连接英特尔集成图形核心进行DisplayPort显示输出。Thunderbolt的控制芯片,是系统中必不可
ThunderBolt超高速接口技术
少的。但英特尔表示,它的硬件不需要英特尔的处理器和芯片组配合使用。它更像一种微型,可以迅速地在两个双向通道的数据之间切换。
  Thunderbolt采用了专用接口。该接口的物理外观和原有Mini DsiplayPort接口相同,适用于各种轻型、小型各类设备,兼容的显示设备,Mini DP接口的显示器以及Mini DP至HDMI/DVI/VGA等接口的转接头都可以在Thunderbolt接口上正常使用,可传输1080p乃至超高清视频和最多八声道音频。
各接口传输速度比照
Thunderbolt能否向后或向前兼容取决于所使用的线缆。向后可以兼容的I/O控制系统,不过英特尔对USB 3.0没有置评。而向前兼容方面,自然就是越新越好啦,你可以发现Macbook Pro上的新端口已经为光纤传输做好了准备,这样也更符合成本效益。设备连接方面,Thunderbolt技术支持以Daisy-chain菊花链形式将7台设备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苹果所说的可串联6台外设,包括最多2个的全高清DisplayPort显示输出),不过要求DIsplayPort 1.1设备必须位于链路末端。
为了降低成本,Thunderbolt采用的是铜芯连接的方式而不是早前演示的光纤链接,铜线长度限制为3米。2014年晚些时候,还将推出光纤线缆产品。不过,铜线在未来依然还保留一项优势,那就是通过线缆提供10W供电,而光纤Thunderbolt不会提供供电功能。
Thunderbolt用途
在苹果发布带有Thunderbolt接口的新MacBook Pro的同时,就有不少品牌宣布将推出Thunderbolt的相关产品,其中包括Aja、Apogee、Avid和Blackmagic。第三方支持方面,英特尔称西数和LaCie都将提供兼容Thunderbolt接口的移动硬盘。其中,LaCie 已经展示了一个使用 Thunderbolt 的设备,双 SSD 做 Raid 的存储设备,当然,由于存储方面的限制,Thunderbolt 的战斗力实在是很难在家用中体现出来。
这样的速度对于家用来说已经是奢侈得过头了,三米的线路长度也极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我能想到的当前可能的应用有:
目前thunderbolt笔记本电脑使用铜线
* 多显示器支持,由于可以单端口连接 6 个设备,理论上,你可以组织7屏工作平台了。
* 超高速磁盘阵列,通过用 SSD 架设 Raid,配合 Thunderbolt 可以获得极为夸张的磁盘性能,这对于图形处理、影像渲染等专业工作会有好处。
当然,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普及,大量外设出现以后,Thunderbolt 超高传输速度与单接口多设备的能力会慢慢体现出它的优点。光纤连接出现以后,以单 Mac 机器为运算核心,配合大量相关外设,似乎可以布置出一个集中式的处理环境。[1]
ThunderboltThunderbolt3
Thunderbolt3兼容USB Type-C。
Thunderbolt和USB同样是数据端口。英特尔周二宣布,Thunderbolt 3将改变其形式与USB Type-C统一端口。将不再使用以前的方块式的接口,而是兼容USB3.1的标准,但是仍会保留标志性的闪电logo。[2]
Thunderbolt前瞻
苹果PC将在未来一年内,独享该技术专利权限,2015年才开始对更多的PC厂商开使支持。这既表示苹果在使用Thunderbolt技术上相比其他厂商有几个月到一年的优势。已经确认将推出Thunderbolt外设产品的包括Promise(Pegasus RAID)、LaCie(Little Big Disk)、西部数据等。其中Promise作为全球首家发售基于Thunderbolt外设产品的厂商,在RAID技术方面具有超过20年以上的经验。其产品Pegasus在影音处理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由于Thunderbolt传输速度是正在使用的数据接口速度的10到20倍,可能会对现有的一些接口,以及我们的使用习惯造成一定的变化。
下面为Thunderbolt有可能带来的变化:
-高达10Gbps,为的20倍。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讲,这意味着你可以在30秒内传输完一整张蓝光光盘,或者在几秒钟的时间内传输完2GB的视频。
- 它拥有上行和下行两个独立的传输通道,支持“菊花链”(daisy-chaining)多设备,所以可以同时在多个设备之间交换视频。
- 它将兼容大量设备:一个Thunderbolt接口既支持相对较新的DisplayPort显示器接口,也支持硬盘等设备所使用的PCI Express接口。支持PCI意味着可以非常容易地开发其他接口的适配器,例如Thunderbolt和以太网,或Thunderbolt和火线转换器等。
Thunderbolt将吸引媒体制作公司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包括专业音频和制造商Avid在内的众多企业都成为了首批支持这一技术的公司。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Thunderbolt并不能够给视频本身带来变革。影响视频效果的瓶颈还有很多,包括图形处理器和操作系统限制。一旦想要将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宽带速度也将成为一大问题。
但是回想一下MP3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时的情形:便携存储的音乐时间很短、音质很差、制作和播放软件效果不佳,而且当时也只能使用速度缓慢的拨号网络上传和下载音乐。
此后几年,苹果等企业逐渐对其进行改进,而带宽也开始增加。如今,几乎所有拥有电脑的人都会使用电脑来存储、转移并播放音乐。电脑音乐已经成为主流。
所以5年以后,很容易想象得到,当用户制作、拷贝和交换大量视频文件时,也将获得与音频文件同样的便利。Thunderbolt并非充分条件,但的确消除了一大瓶颈。
至少说Thunderbolt并不是一个必须的接口,因为几乎没有设备可以使用这个接口,但从长远来看,Thunderbolt在未来必然可以让用户减少不少烦恼,因为Thunderbolt几乎可以替代所有扩展接口。
Thunderbolt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厂商跟进Thunderbolt,Intel对外宣布今后将在CPU上集成雷电3的主控(并未透露在哪一代CPU中集成,应该会是酷睿8代),也就是说主板上不在需要额外的芯片即可支持该功能,降低成本的同时,他们还表示免费的技术授权。
Thunderbolt3被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加快了USB-C的普及,这个接口依托于Type-C,优点一大堆,比如带宽翻倍至40Gbps、支持5K视频输出、100W大功率充电等等。[3]
Thunderbolt攻击机
Thunderbolt:美国A—10“雷电”攻击机
A-10是美国费尔公司为美空军研制的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和战场上的活动目标及重要火力点,是美国空军的主要近距空中支援攻击机。1966年美国空军提出研制新型攻击机计划,1970年3月选中方案,原型机于1972年5月首次试飞。经与的A-9原型机及已服役的两次对比竞争试飞,至1974年底A-10才被批准投入生产。1975年生产型A-10A交付使用。A-10采用平直机翼-双垂尾布局。该飞机的低空亚音速性能好;生存力高,座舱周围有“澡盆”式厚度为3.8厘米的防弹装甲,机身腹部的装甲厚5厘米,全机装甲总重550千克,可承受23毫米炮弹的打击,此外还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活,短距起落等优点。在月的海湾战争中,有120架A-10参战,该机在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1984年3月A-10停产,费尔柴尔德公司共向美国空军交付707架。至1979年底,A-10的研制费为3.285亿美元,A-10A的单价为1250万美元。
动力装置 两台的TF34-GE-100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40.9千牛(4175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 平视显示器,战术突防设备,与激光目标识别器配合使用的武器投放设备,“幼畜”空对地导弹和“响尾蛇”空对对导弹发射设备,X波段应答器及主动和被动式电子对抗设备等。
武器 一门30毫米GAU-8/A7管速射机炮,备弹1350发,可击穿较厚的装甲,主要用于攻击坦克和装甲车辆。11个挂架,最大外挂载荷7250千克。典型的挂弹方案有28颗MK80炸弹;20颗“石眼”II集速炸弹,若干CBU-52/71/38/70子母弹箱;6枚和两枚IM-9E/J“响尾蛇”空对导空弹;4个火箭发射架等。
尺寸数据 翼展17.53米,机长16.26米,机高4.47米,机翼面积47.01平方米、展弦比6.54、相对厚度12%,主轮距5.25米,前主轮距5.40米。
重量数据 使用空重1132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268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0032千克,燃油量(机内)4853千克,(副油箱)3×2270升。
性能数据 限制飞行速度834公里/小时,作战飞行速度(高度1500米,带6颗MK82炸弹)713公里/小时,巡航速度(高度1525米,最大起飞重量)623公里/小时,实用升限米,近距支援活动半径463公里,纵深攻击活动半径1000公里,转场航程4850公里,起飞距离(最大总重)1372米、(前线机场起飞重量)422米,着陆距离(最大总重)762米、(前线机场起飞重量)325米。
Thunderbolt空壳乐队
歌曲Thunderbolt-空壳乐队
,Bodies Without Organs (BWO)是一支来自三人团体乐队.揉合动感欧陆舞曲、动人抒情曲风及畅快80风格。横扫九〇年代的瑞典怪趣流行舞曲团Army Of Lovers的主脑Alexander Bard领军欧陆超级流行团体。主要成员包括:马丁(主唱)、、玛莲娜。
Thunderbolt是BWO于号发行他们的第四张录音专辑Big Science的第9首歌曲。这首歌开头部分仿佛又回到他们前几张专辑的感受,氛围电子乐的开场,强劲的鼓点声,让人不自觉想起那首VOODO MAGIC,但这首歌较之VOODO MAGIC更好的将人声与各乐器之声完整融合,单从编曲方式来说,整张专辑已然超过前几张专辑的编曲方式.中间有段类似于轻唱的部分,马丁不再用尖利的声线唱出,而是用更接近自然的轻声附和出.和音依然是BWO特色的机械式和音。
Can you feel the fire in my blood
Don't you know my heart was torn apart
The sonic polluting the tough executing
The club is on fire the mood is on top
Tonight we go crazy the fire goes hazy
You share my desire the only way's up
We've got ammunition for our expedition
This is our volition we move to the front
We go meteoric the night is euphoric
We chase the historic hunt
Can you feel the fire in my blood
Can you see the thunderbolt
Don't you know my heart was torn apart
Can you see the thunderbolt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I'm counting a million I'm adding a billion
I'm counting a trillion expansions in space
We go meteoric the night is euphoric
We hunt the historic chase
Can you feel the fire in my blood
Can you see the thunderbolt
Don't you know my heart was torn apart
Can you see the thunderbolt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Can you feel the fire in my blood
Don't you know my heart was torn apart
Can you feel the fire in my blood
Can you see the thunderbolt
Don't you know my heart was torn apart
Can you see the thunderbolt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The sonic polluting the tough executing
The club is on fire the mood is on top
Tonight we go crazy the fire goes hazy
You share my desire the only way's up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Don't you ignore my warning thunderbolt
.腾讯.[引用日期]
.光谷科技金融网.[引用日期]
.中关村在线.[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