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发一些高考(全国卷)模拟的概率统计大题,要经典一些,不要密码过于简单单,最好电子版

高考全国卷难度 【范文十篇】
高考全国卷难度
范文一:把脉高考全国卷:难度适中
全国卷考什么?难度怎么样?命题和安徽卷有什么不同?距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对于再次面对全国卷的我省考生和老师来说,这些无疑都是最为关注的问题。4月16,17日,由合肥一中、六中、八中、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6 年第四届百鸣名校校长论坛在合肥一中举行,除了本省的名牌高中校长外,全国名校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中科院附属学校执行校长王金战等国内多位知名教育专家也分享了他们对于高考全国卷的看法。
  数学卷或现被弱化考点
  全国卷考什么?和我省考生熟悉的安徽卷差别在哪里?论坛上专家们也对一些重点学科进行了总结论证,认为数学科目差距最为明显。
  首先,考点分布上,全国卷数学文理科对几何概型都未涉及,但在安徽卷中却是常设考点;全国卷理科对正态分布、条件概率等时有涉及,而安徽卷理科则从未涉及;全国卷文理科对相关关系及相关系数时有涉及,而安徽卷文理科对相关系数则从未涉及。全国卷文理科解答题中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是常设考点,安徽卷文科解答题时有涉及,安徽卷理科解答题较少涉及。
  其次,在命题思路上也存在差异。在解答题情景材料呈现方面,全国卷文理科经常以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及散点图等图表作为情景材料呈现,而安徽卷文科时而有以频率分布表作为情景材料呈现,安徽卷理科较少涉及。全国卷文理科解答题背景材料经常是相近的,甚至是同题,安徽卷文理科试题背景材料基本不同。古典概型概率都是全国卷与安徽卷考查热点,但考查的题型不一样,全国卷对古典概型概率经常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安徽卷在选择、填空题中基本不考查,而是在解答题中考查。此外,全国卷注重知识交汇,而安徽卷则较少涉及。全国卷试题不拘泥于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对于看起来“边缘”知识的考查较为频繁,全国卷理科对相关系数、正态分布、条件概率等时有考查,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忽视阅读材料的教学、不能忽视所谓的“非主干知识”。而对超几何分布的考查,全国卷相对弱化。
  试题难度适中“不任性”
  对于我省考生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全国卷难不难,偏题、怪题多不多。而此次参加论坛的各位名校校长和专家也给我省考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认为全国卷不任性、没有偏怪题,但是题目难度会有梯度。
  以英语为例,全国卷的英语命题要求是“稳中求变、与时俱进、重在内容创新”,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中、难,总体难度控制在0.55~0.58 之间。所以考生在复习选题时,
不要选择偏题、怪题,以中档题为主,适当做些综合性较强的试卷。全国卷的学科试卷在时间安排上也有讲究,英语学科的阅读、七选五的时间建议给35 分钟,完形填空、语法填空时间为30 分钟,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时间为35 分钟。这样的时间安排从现在就需要开始训练,以便考场上能从容应对。
  数学因为容易拉分,加上难度变幻不定,可以说是我省考生最为害怕的一个学科,第一天下午开考的数学考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考生第二天的考试情绪。不过相对于安徽卷来说,全国卷近5 年来的难度都属于较为稳定的状态。选择、填空题会以基础题呈现,属于中等难度。选择题在前六题的位置,填空题在前二题的位置;解答题属于中等难度,且基本定位在前三题的位置。
  理综中的物理也是考生头疼的一个环节,而从近年来全国I 卷的表现来看,全国卷物理部分都比较中规中矩,不任性,几乎没有怪题。但这并不代表物理卷没有难度,全国卷的试卷比较成熟,题目设置上有梯度,实验题和力学题都是难度较大的题型。
“倒计时”促进法要慎用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搞倒计时,老师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时间了’,这种方法其实从学习效率上来说是最低的一种。”中科院附属学校执行校长王金战说。因为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增加紧迫感,倒计时被广泛运用,但这种在焦虑环境下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高。“有高一的学生就和我说,觉得距离高考只有两年多时间了,学习来不及了,这些都是焦虑情绪的过度反应。”
  现阶段很多老师会建议学生放弃难怪题,多抓基础题。王金战则建议,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此时要重视难题。因为基础题虽然占主流,但是要想拉开差距,还要靠难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做一些难题,全国卷的区分度较高,难题出现的可能性也较大。对于后期如何提高复习效率,他建议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有一本错题集,每次考试后不要过度关注考分本身,而是将错题整理出来,让每一次考试的失分都变得有价值和意义。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问题,以避免在下次犯同样的错。
  试题将体现多学科融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曾表示,全国卷的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而这样的原则会通过什么样的试题和形式呈现呢?研讨会上专家们通过具体例题,阐述了这一命题原则将会以何种形式呈现在试卷中。
  化学题目和文言文出现在一起,这是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全国卷中就曾不止一次出现类似的题目。或者利用文言文创设崭新情景,或者利用古今结合创设崭新
情景。例如: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这样的命题就把传统文化融合其中。
  还有利用诗词名句创设崭新情景。例如:“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A.玉是石灰石B.玉的硬度比河砂大C.玉的熔点较高。类似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其他几个学科中都有体现,这些将是全国卷的一大特色,考生在后期复习中可以加以留意。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张晓嵘
  □观点摘录
  ◎全国卷不任性、没有偏怪题,但是题目难度会有梯度。考生在复习时,不要选择偏题、怪题,以中档题为主,适当做些综合性较强的试卷。
  ◎ 全国卷英语学科的阅读、七选五的时间建议给35 分钟,完形填空、语法填空时间给30 分钟,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时间给35分钟。这样的时间安排从现在就需要开始训练。
  ◎近年来全国卷物理部分都比较中规中矩,几乎没有怪题。但这并不代表物理卷没有难度,实验题和力学题都是难度较大的题型。
  ◎全国卷数学科目和安徽卷差别最大,考生应特别注意。
  ◎高考倒计时策略不利于考生备考,在焦虑环境下的学习效率并不高。
  ◎现阶段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重视难题。全国卷的区分度较高,难题出现的可能性也较大。
  ◎每个同学都应该有本错题集,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问题,以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范文二:学生的投入和得分成反比,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也是历史成为学生最不喜欢学科的重要原因。由于高考试题与新课改设计相抵牾,对面上历史教学也造成负影响,增加了历史课业负担,导致了师生厌教厌学情绪。与命题者主观愿望相反,命题者加大难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
第三、对未来高考的影响。目前,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有扩大之势,来年将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过高难度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扩大,这迫使我们更要正视全国卷的难度问题。我国即将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将采取统考和选考的方式,除语数外,考生在其他学科中选取三门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可以试想一下,在目前历史高难度试题的影响下,学生能选择这种高付出低回报的历史学科吗?由于仅应对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二即会过早结束历史教学,大批教师将会退出高考指导行列,这会对广大历史教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身关广大历史教师切身利益的后果,理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第四、对分省试题的示范效应。考试中心掌控着分省命题的评价权,考试中心的命题者还担负着对分省命题者的培训责任。在此情况下,全国卷对分省命题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上行下效,分省命题的历史试卷难度也不断拔高,同样成为各学科中难度最高的学科。
这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难度过高,与相邻学科悬殊大,高难度和废题量比例大,试题设计难度与公认的标准差距大,可以说试题难度设计是失衡的,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导致历史高考试题难度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更与命题专家的命题思路、设计思想相关。
1、命题专家的组成方面。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历史命题队伍由高校和科研等部门的学科专家组成。由于我国高校从事历史课程研究的薄弱,从事教学法的老师,不仅鲜有人参与命题,也“没能在高校层面代表中学历史教师发出足够的声音。”【6】教研部门人员和中学教师更是难以涉足。目前高校历史学科和中学体系的背离,造成了命题专家与中学教学体系的相对隔绝,种种客观环境也限制了他们对中学教学实际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命题专家多是从高校历史学科体系、自身学术素养和命题技术等层面来从事命题的。尽管其学术素养深厚、命题技术娴熟,但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知却是缺位的。命题不是一般的学术活动,不是仅局限于学术圈内的,需要洞察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知悉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因为命题不仅凭借学术素养和命题技巧,还要符合学情、教材和考情。正如有人指出的:“命题就如同我们在摄制运动中的物体,质量的好坏既取决于摄影机的质量(命题技术),也取决于我们能否与运动的物质(学情)同步。” 【7】命题组成人员的局限性,致使其对课标和中学实际的认可度低,导致了命题与教学的脱节。
2、评价监督机制方面。高考与考生的命运前程、教师的社会地位、基础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理应由完备而健全的评价监督机制。“高考作为一种教育服务,其命题服务质量应由服务对象进行评价,但目前的评价属于内部评价而缺少服务对象的评价,是不完整的,因而难以回应社会的质疑。”【8】但由于高考命题过分强调其机密性和封闭性,忽视了开放性和服务性。过分强调考试的安全,断绝了命题者与服务对象的交流沟通,忽视了广大服务对象的反应和声音。每年的高考试题评价会,事关对该年试题的评价和来年命题的部署,是倾听基层反映、
质询的良好时机。但评价会都是在高度机密下召开,参加者和主导者是命题组的核心成员,所指定参加的极个别中学教师代表,多居从属地位,且更换频繁。
在评价会上,命题专家是“官方的化身,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他们不仅把持评价的话语权,还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并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来评判试卷。本来作为服务对象的“考生、中学、高校代表可以对高考命题提出质询,命题者也应及时对服务对象的质询进行答疑”。 【9】但服务对象却丧失了与命题者对话和质询的资格。在这种不健全的机制下,命题者不仅认识不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还孤芳自赏,自我评价,并且掌控着对分省试题的评价权。每年的评价报告,也不向社会公布,服务对象没有知情权。命题专家对媒体、基层的反映采取漠视态度,不理睬社会的反映,社会的反映不能上达,更形不成对命题者的监督。在这种机制下,还缺乏必要的问责,每年不断淘汰题题目的出现表明未形成纠错机制,在内部的评价报告中,对自身失误缺乏明确表达。现行的机制,与上世纪较通畅的对话机制相比是种倒退,与台湾地区每年召开探讨试题得失的研讨会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3、高考功能的认知方面。高考的功能体现在三方面:为高校选拔合格考生、引领中学教学、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从命题的实际来看,仅凸显了选拔功能,忽视了后面两项功能。仅从历史高考命题的依据来看,历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明确是考课标、考纲,而只强调考纲。个中原因是因考纲与课标体系的差异,命题者过多考虑命题操作性,忽视了对课标和教材的依托,强调了考纲的指导性。不少省份的相关评价资料,在命题依据中直接不提课标。
我们应看到,高考还肩负着促进历史学科和考生自身发展的重任。从命题者的初衷来看,通过命题扭转人们对历史的偏见,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是无疑的。由于其自身局限,“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应承载的职能和任务”,“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国民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历史学的专业教育。”【10】由于立足点的偏差,命题者过多从高校历史专业的角度定位高考,忽视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引领,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联系也渐行渐远,历史专业化的倾向也日趋强烈,难度提升也是自然的事了。
4、命题的专业化趋向方面。命题专家成分的单一,导致了命题专业化倾向的发展。长期以来,命题专家认为中学教材滞后,教学内容陈旧,高校需对升入高校的学生进行洗脑和格式化,力图用考试杠杆进行矫正。应该说,这种做法在上世纪“刘宗绪时代”是被认可的。但在新课程实施后,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师的理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命题者无视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固守着对中学教学的偏见,“热衷于把高校研究的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高考试题”,“其本质就是把历史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内容渗透到高考试题中。”【11】正因如此,他们弱化了对教材的依托,想当然地从自己专业知识中寻找命题点,大量学术前沿的素材成了高考命题素材,一些专业研究能力和要求渗透到了试题中。黄牧航教授曾有专文做过统计,其数据是惊人的。专业化趋向的发展,导致试题难度的拔高,“所谓难度,很大程度上就是拿大学历史专业的内容来为难考生”,“高考难度的研究生化成为当前中国见怪不怪的奇特现象。”【12】无怪乎有人惊乎,目前我国的高考与研究生考试发生了倒置,高考越来越像研究生考试。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和中学教师被试题难倒。愈演愈烈的专业化倾向,大大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5、试题设计方面。多年来,命题专家苦心孤诣、孜孜不倦地研究高考,但由于定位的错误和客观的限制,其努力的效果却与初衷是不一致的。他们热衷于试
题形式的翻新、历史材料的丰富、设问的乖巧,单从题型来看,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考试题型已经成熟,也得到了师生认可,应该定型了,但实际上,题型一直处于调整变化中。单从41题来看,自2010年面世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脸中,材料形式、作答要求等一年一个样,一直不定型。我们钦佩命题专家的自我否定精神,但质疑其动机,正如有人指出其“所以刻意追求试题形式,一是认为新形式就是考查能力;二是想通过新形式使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摸不清高考命题规律和特点,以达到控制试题难度的目的。”【13】题型与难度息息相关,题型的不断变化花样,必然影响考生的适应度,势必影响得分。把命题当成命题技术的“实验场”,把考生当成检验命题效果的“小白鼠”,在高考命题已经成熟的今天,真是难以让人认同。
围绕着考能力,选择题也是不断变换着。政治、地理一直保持的组合选择、否定选择题,因认为其思维含量低、难度小而被历史试题淘汰。而难度大、易产生歧意的最佳选择题却成了选择题的主体。最佳选择题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题型的选项与题干是程度关系,因备受争议而一度被淘汰。我们应看到,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历史认识中不可能排除主体的介入,所谓客观事实并不存在”“历史学家所做的只是依据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立场对事实进行不断的解释。”
【14】现在所谓的最佳选择题,表达的是命题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的解释,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客观性减弱,因而很容易产生歧意,更容易导致失分。最佳选择题往往不按规律出牌,出乎考生的设想,难度往往拔高,应该慎用。
在历史试题中,大量引用文言文材料,对考生设置了阅读障碍,在考查历史能力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双重学科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大了试题的难度。由于过分强调“新材料、新情境”,试卷的文字阅读量过大,试卷长度过长,试题偏离对教材的依托,考查了很多超范围的内容,引用了很多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这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试题的难度。2014年以来的试题似乎在这方面有一定改观,愿能持续下去。
无可否认,历史学科命题专家的敬业态度、学术素养、命题能力等堪称一流,命题难度过高的现状与其初衷也是相悖的,其命题动机和职业操守更是毋庸置疑,试题难度过高也是其不愿看到的。
我们并非否定这几年历史高考加强能力考查和素养考查的探索,历史高考难度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其责任也不能全由命题者承担。我们应该全方位地审视历史高考的难度问题,恳望命题专家换位思考,真正站在中学一线教师和万千学子角度,从有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角度正视这一问题,对高考命题的难度问题作深刻的审思与切实的改进。
【1】刘芃:《考试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82页。
【2】匡志林:《动机行为效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9期。
【3】【5】陈畅:《对高考历史命题的反思》,《历史教学》2009年第4期,第40页
【4】王后雄:《高考命题如何承载公平使命》,《湖北招生考试》2013年2月,第1页。
【6】【12】黄牧航:《论历史科高考命题的专业化倾向》,《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第9页。
【7】陈畅:《“历史解释”目标单项选择题的有效控制》,《历史教学》2009年第11期,第45页。
【8】陈畅:《顾客满意度视阈下高考命题质量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2月,第7页。
【9】陈畅:《高考命题的封闭与开放》,《历史教学》2013年第3期,第49页。
【10】【13】李晓风、成学江:《2014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评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9期,第25页。
【11】黄牧航:《历史科高考中运用新成果初探》,《历史教学》2014年第1期,第9页。
【14】顾春梅:《上海高考历史科命题理念的变革及其实践》,《历史教学》2102年第9期,第1页。
(作者地址∕ 袁兆桐: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北京大教育评价中心;马自玲: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
范文三:失衡与危言——评高考历史全国卷的难度
纵观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的难度,已大大超过了公认的指标。失衡的难度,对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反拨作用,对正在改革中的历史高考,更具有重要的潜影响。业内对居高不下的试题难度虽啧有烦言,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对历年的试题难度缺乏明晰的透析,也鲜有专文论及此事。我们对此作了专题探讨,以期引起相关方面的关注,对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有所助益。
难度是衡量试题难易程度的统计指标,通常情况下,难度=平均分∕满分值。高考试题的难度设计,既要符合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也要考虑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还应考虑与相关学科的平衡。难度具有敏感性,很容易被师生体察到。但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考试主管部门并未及时公布相关数据,这对我们把握难度造成了一定困难。我们依据考试中心公开出版的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代表性省份公布的高考试题分析,将有关数据整理如下。
近年新高考历史试题难度
说明:该表主要是依据使用全国课标Ⅰ卷基础教育较好的省区(2013年之前不分Ⅰ、Ⅱ卷),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等。
按照考试理论和考试测量学,高考难度值的确立原则应与录取率一致,“从理论上讲,难度值在0.5时分数的变异表现的最明显,其分布也趋于正态。”【1】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高考难度大都稳定在0.5左右。但是,当下我国高考早已跨入大众化阶段,多数省市的录取率达到90%,高考试题的难度理应调低。但考虑到高考竞争的现状,业内专家认为现在的试题难度应控制在0.55至0.65。但是以上数据表明,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不仅未降,反而越来越高,多数在0.4上下,大大低于上世纪录取率在20%时的难度。
河北省政治、地理、历史优秀率统计(年)
河北省毗邻北京、天津,经济文化水平居我国中上游,教育资源优厚,基础教育相对比较发达。该省自2012年启动新高考,省考试院每年都公布翔实的考试统计数据,其数据较有说服力,能整体代表我国历史高考水平。以上数据表明,历史高考的难度高于政治、地理,与两科是不平衡的,优秀率大大低于两科。历史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过低,属于薄弱学科。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历史教学的自身原因,但更与攀高的历史难度有关。河北如此,其他省份亦然。
历年新高考历史高难度试题统计(I卷)
根据考试学理论,难度在0.3以下的题目为难题,0.7以上为易题,0.4至0.6之间为中档题。作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其概率是0.25,选择题的难度值通常大于0.25,试题难度值低于0.25,其区分度不高,多为淘汰题。按以上标准衡量,每年难度高的题几乎占到总量的1/4,其中每年都有应被淘汰的废题。如湖南省2013年的试题中,24题的难度是0.20,28题是0.12,30题是0.21;有的老师在考后曾对学校做过调查,在湖南一所生源中游的学校,一些平时各科学习好的考生,历史选择题竟有5、6道出错【2】。河北省在2014年也有3道题低于0.25。在选择题中每年几乎有1/4的题目属于高难度的淘汰题。主观题的难度受人为阅卷影响大,在得分率较低的情况下往往会有放松标准的情况,尽管如此,40、41题的难度仍是很大的。如分的第三问“恩格斯历史前提”题,吉林省有26%的考生得0分;2013年41题,河北省有21.19%的考生的得0分,30.07%的考生得3分;2014年该题得0分者占32.5%,平均得分4.16分。每年历史高考试题中有如此多的高难度题和淘汰题,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历史高考试题难度的拔高是伴随着能力要求的加强而出现的,不可否认,这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突出了能力和素养考查,改变了面上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颠覆了人们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记,通过硬性背记就能应对高考的成见。但应看到,“在高考这样高利害考试条件下,一项好的考试技术并不意味着产生好的影响。”【3】眼下历史已成了高考中最难的学科,试题脱离了高考实际。矫枉不能过正,超出了正常的度,事物就会走向反面。人类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事与愿违、有悖初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试题难度过高所引发的负面作用。
第一、对考试公平性的影响。公平性应是高考命题追求的目标,畸高的难度势必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高考试卷难度、学科之间难度匹配、选择题难度等值设计不好,对高考公平性也会产生显著影响。”
【4】由于难度过高,降低了历史学科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这对历史学习优势的考生显然有失公平。根据面上反映,由于试题设计刁怪,往往导致思维活跃的考生误入歧途,造成失分。相反,平时学习投入小、思维单纯的考生,仅凭感觉答题则往往懵对。一些投入不足的艺考生和体育特长生与一般文科生没有差别。很多考生反映,决定历史选择题得分的关键是答题技巧,排除法成了应答选择题的诀窍。全国的文科考生,经过三年苦读,整体得分率往往不到0.4,他们因历史学科成绩低而影响了录取。这些情况表明,历史高考难度不当,对高考公平性影响是巨大的。
第二、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业内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服务于历史学科的发展应该成为历史高考命题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历史学科的健康发展才使历史学科考试、选拔历史人材才有意义。”【5】通过历史高考应吸引学生喜爱历史,提升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其相反,众多考生是以历史学习失败者身份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是不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过高的难度,学生
的投入和得分成反比,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也是历史成为学生最不喜欢学科的重要原因。由于高考试题与新课改设计相抵牾,对面上历史教学也造成负影响,增加了历史课业负担,导致了师生厌教厌学情绪。与命题者主观愿望相反,命题者加大难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
第三、对未来高考的影响。目前,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有扩大之势,来年将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过高难度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扩大,这迫使我们更要正视全国卷的难度问题。我国即将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将采取统考和选考的方式,除语数外,考生在其他学科中选取三门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可以试想一下,在目前历史高难度试题的影响下,学生能选择这种高付出低回报的历史学科吗?由于仅应对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二即会过早结束历史教学,大批教师将会退出高考指导行列,这会对广大历史教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身关广大历史教师切身利益的后果,理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第四、对分省试题的示范效应。考试中心掌控着分省命题的评价权,考试中心的命题者还担负着对分省命题者的培训责任。在此情况下,全国卷对分省命题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上行下效,分省命题的历史试卷难度也不断拔高,同样成为各学科中难度最高的学科。
这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难度过高,与相邻学科悬殊大,高难度和废题量比例大,试题设计难度与公认的标准差距大,可以说试题难度设计是失衡的,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导致历史高考试题难度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更与命题专家的命题思路、设计思想相关。
1、命题专家的组成方面。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历史命题队伍由高校和科研等部门的学科专家组成。由于我国高校从事历史课程研究的薄弱,从事教学法的老师,不仅鲜有人参与命题,也“没能在高校层面代表中学历史教师发出足够的声音。”【6】教研部门人员和中学教师更是难以涉足。目前高校历史学科和中学体系的背离,造成了命题专家与中学教学体系的相对隔绝,种种客观环境也限制了他们对中学教学实际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命题专家多是从高校历史学科体系、自身学术素养和命题技术等层面来从事命题的。尽管其学术素养深厚、命题技术娴熟,但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知却是缺位的。命题不是一般的学术活动,不是仅局限于学术圈内的,需要洞察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知悉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因为命题不仅凭借学术素养和命题技巧,还要符合学情、教材和考情。正如有人指出的:“命题就如同我们在摄制运动中的物体,质量的好坏既取决于摄影机的质量(命题技术),也取决于我们能否与运动的物质(学情)同步。” 【7】命题组成人员的局限性,致使其对课标和中学实际的认可度低,导致了命题与教学的脱节。
2、评价监督机制方面。高考与考生的命运前程、教师的社会地位、基础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理应由完备而健全的评价监督机制。“高考作为一种教育服务,其命题服务质量应由服务对象进行评价,但目前的评价属于内部评价而缺少服务对象的评价,是不完整的,因而难以回应社会的质疑。”【8】但由于高考命题过分强调其机密性和封闭性,忽视了开放性和服务性。过分强调考试的安全,断绝了命题者与服务对象的交流沟通,忽视了广大服务对象的反应和声音。每年的高考试题评价会,事关对该年
试题的评价和来年命题的部署,是倾听基层反映、质询的良好时机。但评价会都是在高度机密下召开,参加者和主导者是命题组的核心成员,所指定参加的极个别中学教师代表,多居从属地位,且更换频繁。
在评价会上,命题专家是“官方的化身,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他们不仅把持评价的话语权,还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并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来评判试卷。本来作为服务对象的“考生、中学、高校代表可以对高考命题提出质询,命题者也应及时对服务对象的质询进行答疑”。 【9】但服务对象却丧失了与命题者对话和质询的资格。在这种不健全的机制下,命题者不仅认识不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还孤芳自赏,自我评价,并且掌控着对分省试题的评价权。每年的评价报告,也不向社会公布,服务对象没有知情权。命题专家对媒体、基层的反映采取漠视态度,不理睬社会的反映,社会的反映不能上达,更形不成对命题者的监督。在这种机制下,还缺乏必要的问责,每年不断淘汰题题目的出现表明未形成纠错机制,在内部的评价报告中,对自身失误缺乏明确表达。现行的机制,与上世纪较通畅的对话机制相比是种倒退,与台湾地区每年召开探讨试题得失的研讨会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3、高考功能的认知方面。高考的功能体现在三方面:为高校选拔合格考生、引领中学教学、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从命题的实际来看,仅凸显了选拔功能,忽视了后面两项功能。仅从历史高考命题的依据来看,历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明确是考课标、考纲,而只强调考纲。个中原因是因考纲与课标体系的差异,命题者过多考虑命题操作性,忽视了对课标和教材的依托,强调了考纲的指导性。不少省份的相关评价资料,在命题依据中直接不提课标。
我们应看到,高考还肩负着促进历史学科和考生自身发展的重任。从命题者的初衷来看,通过命题扭转人们对历史的偏见,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是无疑的。由于其自身局限,“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应承载的职能和任务”,“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国民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历史学的专业教育。”【10】由于立足点的偏差,命题者过多从高校历史专业的角度定位高考,忽视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引领,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联系也渐行渐远,历史专业化的倾向也日趋强烈,难度提升也是自然的事了。
4、命题的专业化趋向方面。命题专家成分的单一,导致了命题专业化倾向的发展。长期以来,命题专家认为中学教材滞后,教学内容陈旧,高校需对升入高校的学生进行洗脑和格式化,力图用考试杠杆进行矫正。应该说,这种做法在上世纪“刘宗绪时代”是被认可的。但在新课程实施后,不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师的理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命题者无视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固守着对中学教学的偏见,“热衷于把高校研究的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高考试题”,“其本质就是把历史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内容渗透到高考试题中。”【11】正因如此,他们弱化了对教材的依托,想当然地从自己专业知识中寻找命题点,大量学术前沿的素材成了高考命题素材,一些专业研究能力和要求渗透到了试题中。黄牧航教授曾有专文做过统计,其数据是惊人的。专业化趋向的发展,导致试题难度的拔高,“所谓难度,很大程度上就是拿大学历史专业的内容来为难考生”,“高考难度的研究生化成为当前中国见怪不怪的奇特现象。”【12】无怪乎有人惊乎,目前我国的高考与研究生考试发生了倒置,高考越来越像研究生考试。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和中学教师被试题难倒。愈演愈烈的专业化倾向,大大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5、试题设计方面。多年来,命题专家苦心孤诣、孜孜不倦地研究高考,但由于定位的错误和客观
的限制,其努力的效果却与初衷是不一致的。他们热衷于试题形式的翻新、历史材料的丰富、设问的乖巧,单从题型来看,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考试题型已经成熟,也得到了师生认可,应该定型了,但实际上,题型一直处于调整变化中。单从41题来看,自2010年面世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脸中,材料形式、作答要求等一年一个样,一直不定型。我们钦佩命题专家的自我否定精神,但质疑其动机,正如有人指出其“所以刻意追求试题形式,一是认为新形式就是考查能力;二是想通过新形式使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摸不清高考命题规律和特点,以达到控制试题难度的目的。”【13】题型与难度息息相关,题型的不断变化花样,必然影响考生的适应度,势必影响得分。把命题当成命题技术的“实验场”,把考生当成检验命题效果的“小白鼠”,在高考命题已经成熟的今天,真是难以让人认同。
围绕着考能力,选择题也是不断变换着。政治、地理一直保持的组合选择、否定选择题,因认为其思维含量低、难度小而被历史试题淘汰。而难度大、易产生歧意的最佳选择题却成了选择题的主体。最佳选择题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题型的选项与题干是程度关系,因备受争议而一度被淘汰。我们应看到,随着历史学的发展,“历史认识中不可能排除主体的介入,所谓客观事实并不存在”“历史学家所做的只是依据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立场对事实进行不断的解释。”【14】现在所谓的最佳选择题,表达的是命题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的解释,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客观性减弱,因而很容易产生歧意,更容易导致失分。最佳选择题往往不按规律出牌,出乎考生的设想,难度往往拔高,应该慎用。
在历史试题中,大量引用文言文材料,对考生设置了阅读障碍,在考查历史能力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双重学科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大了试题的难度。由于过分强调“新材料、新情境”,试卷的文字阅读量过大,试卷长度过长,试题偏离对教材的依托,考查了很多超范围的内容,引用了很多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这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试题的难度。2014年以来的试题似乎在这方面有一定改观,愿能持续下去。
无可否认,历史学科命题专家的敬业态度、学术素养、命题能力等堪称一流,命题难度过高的现状与其初衷也是相悖的,其命题动机和职业操守更是毋庸置疑,试题难度过高也是其不愿看到的。
我们并非否定这几年历史高考加强能力考查和素养考查的探索,历史高考难度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其责任也不能全由命题者承担。我们应该全方位地审视历史高考的难度问题,恳望命题专家换位思考,真正站在中学一线教师和万千学子角度,从有利于历史学科整体发展的角度正视这一问题,对高考命题的难度问题作深刻的审思与切实的改进。
【1】刘芃:《考试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82页。
【2】匡志林:《动机行为效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9期。
【3】【5】陈畅:《对高考历史命题的反思》,《历史教学》2009年第4期,第40页
【4】王后雄:《高考命题如何承载公平使命》,《湖北招生考试》2013年2月,第1页。
【6】【12】黄牧航:《论历史科高考命题的专业化倾向》,《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第9页。
【7】陈畅:《“历史解释”目标单项选择题的有效控制》,《历史教学》2009年第11期,第45页。
【8】陈畅:《顾客满意度视阈下高考命题质量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2月,第7页。
【9】陈畅:《高考命题的封闭与开放》,《历史教学》2013年第3期,第49页。
【10】【13】李晓风、成学江:《2014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评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9期,第25页。
【11】黄牧航:《历史科高考中运用新成果初探》,《历史教学》2014年第1期,第9页。
【14】顾春梅:《上海高考历史科命题理念的变革及其实践》,《历史教学》2102年第9期,第1页。 (作者地址:袁兆桐: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北京大教育评价中心;马自玲: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 (说明: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第6期,略有改动)
全国有四套历史教材(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你使用的是哪种?
范文四:2016年,包括安徽在内的25个省份将在高考中使用全国卷。回归全国卷后,高考试题将会出现什么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和安徽卷相比到底有何不同呢?随着高三年级的开学,这些问题困扰了许多考生、家长以及老师们。【困扰】九学科课时都喊“紧”开学一个月了,肖骁将作息时间完全过渡到高三模式,但是晚上复习时,有时会陷入焦躁的情绪中。“选修的内容太多了,可是自己又不确定到底学什么,如果都学时间肯定来不及。”肖骁是2016年高考大军中的一员,自从去年下半年安徽将实施全国卷的消息传开后,迷茫的情绪总不时萦绕在心头。对于他来说,全国卷的启用让他不知道练习用什么试卷好,其次就是不知道学哪些内容才好,尤其是选修学科,没有人划“重点”,他和他的同学们找不准自己重点学什么。肖骁的焦虑,老师们感受更加深刻。“现在谁想多占一节课都不行,大家都在喊缺课时,都想多抠点时间给自己学科用。”曹老师今年带高三,这个暑假他和高三年级组的同事们没有休息几天,都在不停学习和研究全国卷改革的对策。和学生们的感受一样,目前高三老师最头痛的就是改革后课时紧张,原本只有划定的部分选修内容要学习,现在划定范围没了,变成从四个模块里选择,不知道选什么好,每个老师都喊自己的课时不够用,又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毕竟高三学生还要有时间来自主复习。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也给老师们带来很大压力。教学少了高考“指挥棒”除了复习时间紧张,如何复习也困扰着大家。据了解,以前安徽自主命题时,虽然考纲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大方向是不变的,有经验的高三老师可以驾轻就熟地指导学生系统复习。但是2016年实施全国卷,这对于不少高三老师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缺少了考纲指引,已经习惯围绕高考指挥棒行动的高三教学失去了方向。“安徽自主命题这么多年,真题卷都有很多套了,以前学生和老师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材料。现在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用什么真题和试卷好,也不敢贸然给学生推荐。”曹老师告诉记者,高三阶段一个重要的复习手段就是做练习,市场上也有大量的真题试卷,有些还是省内名师参与编注的,大家对本省命题的方向把握得比较准。但是实施全国卷后,市场上现有的真题卷已经不符合要求,不论是分值、题型、试卷考查的范围等,全国卷都发生了变化。老师上课缺少“指挥棒”,学生复习缺少了有针对的强化练习,这也是当前师生们感到最着急的一件事。【解读】高考试卷告别“徽风皖韵”“从大的方面来说,安徽卷和全国卷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统一指导下的教与学,学与考。但在试卷具体结构上,却又有一些差异。”这个暑假,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灿莉没有闲着,教研院里相关高考九个学科的教研员们也在不断分析、研判、讨论、交流。对于高考安徽卷和全国卷的区别,她认为主要是考试范围、题型和选修的考查方式不一样。首先是考试范围发生了变化。全国卷面向全国,覆盖面更广,而安徽卷相对来说范围要小一些。其次是试卷取材的背景不同。“以往我们的试卷强调徽风皖韵,注重安徽元素,但全国卷是尽量去地方色彩。”合肥一中校长助理方小培告诉记者,以地理为例,全国卷世界地理所占比例较大,而安徽卷则是侧重中国地理,这就需要教学时老师的视野更开阔,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做些调整。选修考查从“规定”到“自选”相对于考试范围来说,选修课考查方式的转变是全国卷给我省考生带来的较大变化,这也是目前师生们感到学习和教学时间不够,难以下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实施安徽卷时,我们对选修内容的考查是‘指定选考’,而全国卷是‘选修选考’。”李灿莉解释道,各个学科都有不同的选修模块,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安徽省的考试大纲会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指定部分模块或部分模块的某些内容作为复习迎考的内容。以历史学科为例,是在四个选修模块中指定两个选修模块中的部分内容做学习和考试要求,这样学生就重点学习这些“规定”内容,压力会小一些。然而,全国卷对选修内容的考查发生了很大变化。仍以历史学科为例,全国卷是在四个选修模块中各出一题,考生可以“四选一”,选择自己最擅长和拿手的一题作答。虽然看起来学生只要考一个模块,似乎轻松很多,但是教学中究竟选一个模块来学,还是所有的模块都学,这就是当前老师和学生有些头疼的问题了。因为高考试卷不同题目之间的难度系数不可能完全均等,如果只学一个模块,谁也无法预料自己所学的那个模块内容所对应的试题,是不是四道题目中难度系数较高的,万一恰巧遇到试题不擅长或者题目较难怎么办?在这种担忧的心理下,师生们都不敢轻易“押宝”放弃其他三个模块的学习,专攻某一个模块。但是如果每个模块都学习,一来贪多嚼不烂,更重要的是,教学时间和学生掌握的时间都会来不及,肖骁和他的同学们的焦虑就在于此。选修模块如何取舍,成了当下较为棘手的问题。题型变化导致难度加大全国卷和安徽卷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试卷题型有变化,而考试题型的变化也会带来考试难度的变化。以物理为例,以往安徽卷的物理学科只设单选题,但是全国卷的物理设多选题,仅这两个题型对于不少考生来说就是一个区别,无疑多选题的难度是要高于单选题的。不仅仅是物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他学科的题型多少也都有所区别。以英语(精品课)为例,安徽卷有“任务型读写”,而全国卷有“短文改错”,给定一篇文章让考生修改几处错误,这样的题型综合性强、易失分,在以往其他省份的全国卷使用中,该题型也是令一些考生比较头疼的。此外,全国卷在题型之间的分值分配、试题次序等都和安徽卷有所差异。对学生的考查也更加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更加有利于高端人才的选拔,区分度会更高。统一命题不等于都用一张卷由教育部按省份配试卷;业内人士预测,我省使用新课标一卷可能性较大全国卷是不是意味着全国考生都使用一张试卷?不同地域教学水平有差异,一张试卷能否考全国?有的省份只是部分学科试点全国卷,我省是否全部科目都使用全国卷?面对重回全国统一命题,一些疑问也萦绕在家长和考生的脑中。据了解,从2014年提出使用全国卷后,我省经过了多轮家长、学生、教师代表的讨论、征集意见,调研安徽究竟能否使用全国卷,最终确定2016年安徽省也启用全国卷。和部分省份2016年试点部分科目不同,我省明年是9个学科全部使用全国命题的试卷,不再由安徽自主命题。不过,全国统一命题后并不意味着全国用同一张试卷,而是强调“一纲多卷”,也就是说高考使用的全国卷在不同的省份试卷也有差别。据了解,现有统一命题的省份也不都是同一张卷子。教育部考试中心向这些省提供的是4套卷子。例如,2014年15个省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河南等地使用了新课标一卷,黑龙江等地使用了新课标二卷。使用哪套试卷,是由教育部根据省份情况敲定的。明年安徽究竟使用哪套试卷,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无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各省市自主命题,对所处教育环境基本一样的省内考生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于我省考生来说,占最大比例的必修模块学习内容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选修模块虽然考查形式有了一些改变,但是课程内容也没发生变化,考生只需要跟着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节奏即可。采访中,一些省示范高中负责人表示,目前使用全国新课标一卷的省份有河南、河北、山西,而使用全国新课标二卷的有青海、西藏、贵州等省份,所以从省份的分布来看,安徽省2016年使用全国新课标一卷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建议】教和学都要紧扣课标课本“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复习迎考,这是现在老师和学生共同焦虑的问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灿莉告诉记者,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省教科院就分学科组织教研员和骨干老师开展研讨,并举办不同类型的研讨会,由省级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做引领性、建设性发言,给出一些参考与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面对新改革,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课程标准开展复习和教学工作。和考试大纲每年都有微调不同,国家课程标准是相对保持稳定的,不会逐年变化,即使是安徽卷时期,教学也是紧紧围绕国家课程标准来进行的。“以前有的老师很盲目,把课程标准丢一边,就高考谈高考,在高考改革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李灿莉说。除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外,另一依据就是教材。到了高三阶段有些学校老师直接进入复习,认为不再需要课本,李灿莉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紧扣教材,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在抓住教材主线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的选择和调整。全国卷的区分度高,选拔性会体现得更明显,不论是教还是学,都应该充分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因材施教,并适度拓展和更新教学内容。跨学科综合类试题不容忽视对于老师和学生们来说,除了关注教材外,还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基本点和重点难点。“全国高考大纲这些年虽然有细微变化,但是总体保持稳定,既要研读考试大纲,又要研读近几年的试题,这样才能了解全国卷试卷的全貌和走势。”李灿莉认为,可以通过研究大纲和近几年的全国卷,分析了解全国卷的特点及对考生的基本要求,然后合理运用于教和学当中。以语文为例,语文全国卷曾有一道阅读题《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要求考生阅读完文章后,梳理出中国历代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和管理经验,然后引导学生来关注现实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一道语文题,要用到政治、法律、历史知识,它完全跳出了狭隘的语文范畴,是对学生依据事实、梳理知识点,分析、判断、思辨能力的综合考量。”如果考生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没有驾驭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就无法答好这道题。事实上,这样的跨学科、综合类试题在全国卷中很具有代表性,它们大多贴近社会、时代和考生的实际,然后又跳出学科本身,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如果不了解全国卷的这一特点,遇到此类试题时难免会惊慌、无奈。对选修课程可尝试走班教学“不要某某中学搞什么我就搞什么,别的同学学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和学都不能盲目跟风。”对于我省的学生和老师们来说,现在还处于选修模块教学的摸索阶段,很多学校在没有找准路径之前,模仿和跟风似乎成了一种必然。对此,李灿莉建议,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教学研判,准确定位后再选择精当的、适合的、贴切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选修课考查模式的改变让人头疼,此时“分层教学”“选课走班”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不建议学校押宝,只选一个选修模块让学生学习,这样风险太大,可以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走班选课。”学校在有师资、设施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将多个选修模块开齐,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有余力,那么他们可以选择多个选修模块进行学习,这样在高考中他们就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某个模块考题进行答题。而对于能力不足、成绩平平的学生,则需要对自我做出准确判断和定位,然后从多个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模块进行重点学习,高考时就选择自己专修的这个模块的题目答题。此外,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泛在化的、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的方式与路径,课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来提高学习效果,解决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相信“高考命题专家”安徽时隔多年后回归全国卷,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渴望获得更多关于考试的信息,这时社会上各种宣讲和真题、联考就会层出不穷,对全国卷一无所知的家长们,有时就会盲从和迷信。“现在有的活动打着命题专家的旗号,这是不可信、不能信的。”李灿莉告诉记者,她能理解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焦急的心情,但是全国卷的命题工作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由专家库的专家参与命题,还有丰富的试题库。猜题、押题很不现实,从这点上,考生和家长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命题教师都是要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的,他们是绝对不能以“高考命题教师”的身份参与任何地方相关高考命题和考试活动的,因此,社会上打着高考命题教师旗号活动的真实性可以想象。
2016年重庆高考将启用全国卷,难度适中
2015年4月的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会议上,市教委公开表示,2016年高考将正式启用全国卷。由于现在考生们正处于最后的高考复习冲刺阶段,那么,同学们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备战高考呢?100教育小编这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再过几个月,广大考生就该走上高考考场了。2016年高考,与以往变化最大的是什么?答案无疑是重庆市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2016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八省市不再自主命题,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绍,这也是重庆市自2004年采用自主命题以来,再次使用全国卷。
全国卷历来分为卷一、卷二,在不同的省份使用,重庆会使用哪一套试卷?业内人士表示,重庆极有可能采用全国卷二,因为卷二的难度要相对低一点,一方面更适应重庆的高考情况,另一方面也体现高考改革的平滑过渡。
一诊考试之后还需提高综合能力
1月21日至22日,重庆市2016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举行,这是重庆使用全国卷后第一次全市诊断性考试。那么,改用全国卷,大家感觉如何?老师又如何说?记者为此采访了重庆一中和11中的老师,请他们结合全国卷考试大纲,作一些解析和建议。
“试卷整体和全国考试大纲还是比较匹配的,题目基本是按照纲要来出的,整体难度一般,和全国卷的难度、题目风格都是比较接近的。”重庆一中语文老师周鹊虹表示。
不过不少学生表示,感觉稍难,做得很“纠结”。例如下面这道材料作文题:
“以前看课本,页标都标在每一页的下方,翻到了要阅读的那一页,还要把目光移到书的上方才能阅读,现在,翻开人教版的初中课本,页码印在每一页 的上方,翻开那页,无需把目光从下方移到上方,提高了阅读速度。以前查字典,通常按照部首、音序等编排方式去查找,费时费力,现在,字典的上面有个‘v’ 字形的黑色标识,标识的节点,也是按着字母表顺序标定的,从‘A’到‘Z’一个不少,这样,查字就方便了许多。”(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作文, 诗歌除外)这让不少同学觉得棘手:“感觉不好写,很不好立意。”;“能举的例子很少,也很容易写偏题。”,,,,
“这个材料同学们觉得难,难点就在于需要他们从现象中提炼出观点。如果学生的思维比较混乱,就难以提炼出一个具体的观点。”周鹊红分析,这个作 文题目体现了一个特点——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体验,淡化空洞的价值判断。对于这类题,周鹊红建议:首先,学生要多关注、联系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第 二,加强思维训练。第三,立意一定要有深度和人文性。
数学等科目则体现了运算要求更高、知识点更多的特点。“一诊总体题型符合全国卷考纲要求,选择题、填空题中的压轴题技巧要求比较高,但仍然是常 规题型。”重庆11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王建杰介绍,考题中出现了不少与时政相结合题目,如“西部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类方法中如何安排实习老师工 作”等题目。整套试卷运算量比较大,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英语(精品课)卷则依据现阶段全国卷的模式,分为听力、阅读、完形填空、词汇变形填空、短文改错和1篇作文。
对此,重庆一中高中外语教研组组长王晓颖建议考生要熟练运用上下文语境解题法。
考前淡化压力 夯实基础知识
2016年高考重庆市将采用全国卷,这对考生录取有什么影响吗?对此,记者采访了重庆市部分高中教师和市教育考试院。大多数教师认为考生没必要过分担心。
“最重要的是,从招生录取方面看,重庆市2016年普通高考虽采用全国卷,但仍然实行分省计划、分省录取的模式,不会与全国其他省市竞争名额。” 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强调,也就是说,无论采取何种试卷,录取时最主要的依据是重庆市“一分段表”(该表以一分的顺序差异对全市考生进行排名),无论试卷如何 变化,考生的排位最为关键。
100教育小编认为,即将高考的同学不必太担心,避免考前自乱阵脚,只要积极调整心态,专心备考复习,跟上老师的复习节奏,查缺补漏,夯实基础,高考时稳定发挥即可。
范文六:早在去年4月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会上,重庆市教委就发布消息称,2016年重庆将正式启用全国卷进行高考。目前考生们正处在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应对今年的高考?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解读下文吧!  再过几个月,广大考生就该走上高考考场了。2016年高考,与以往变化最大的是什么?答案无疑是我市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2016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八省市不再自主命题,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绍,这也是我市自2004年采用自主命题以来,再次使用全国卷。  全国卷历来分为卷一、卷二,在不同的省份使用,重庆会使用哪一套试卷?业内人士表示,重庆极有可能采用全国卷二,因为卷二的难度要相对低一点,一方面更适应重庆的高考情况,另一方面也体现高考改革的平滑过渡。  一诊考试之后还需提高综合能力  1月21日至22日,我市2016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举行,这是重庆使用全国卷后第一次全市诊断性考试。那么,改用全国卷,大家感觉如何?老师又如何说?记者为此采访了重庆一中和11中的老师,请他们结合全国卷考试大纲,作一些解析和建议。  “试卷整体和全国考试大纲还是比较匹配的,题目基本是按照纲要来出的,整体难度一般,和全国卷的难度、题目风格都是比较接近的。”重庆一中语文老师周鹊虹表示。  不过不少学生表示,感觉稍难,做得很“纠结”。例如下面这道材料作文题:  “以前看课本,页标都标在每一页的下方,翻到了要阅读的那一页,还要把目光移到书的上方才能阅读,现在,翻开人教版的初中课本,页码印在每一页的上方,翻开那页,无需把目光从下方移到上方,提高了阅读速度。以前查字典,通常按照部首、音序等编排方式去查找,费时费力,现在,字典的上面有个‘v’字形的黑色标识,标识的节点,也是按着字母表顺序标定的,从‘A’到‘Z’一个不少,这样,查字就方便了许多。”(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作文,诗歌除外)这让不少同学觉得棘手:“感觉不好写,很不好立意。”;“能举的例子很少,也很容易写偏题。”……  “这个材料同学们觉得难,难点就在于需要他们从现象中提炼出观点。如果学生的思维比较混乱,就难以提炼出一个具体的观点。”周鹊红分析,这个作文题目体现了一个特点——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体验,淡化空洞的价值判断。对于这类题,周鹊红建议:首先,学生要多关注、联系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第二,加强思维训练。第三,立意一定要有深度和人文性。  数学等科目则体现了运算要求更高、知识点更多的特点。“一诊总体题型符合全国卷考纲要求,选择题、填空题中的压轴题技巧要求比较高,但仍然是常规题型。”重庆11中高三数学备课组长王建杰介绍,考题中出现了不少与时政相结合题目,如“西部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类方法中如何安排实习老师工作”等题目。整套试卷运算量比较大,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英语卷则依据现阶段全国卷的模式,分为听力、阅读、完形填空、词汇变形填空、短文改错和1篇作文。  对此,重庆一中高中外语教研组组长王晓颖建议考生要熟练运用上下文语境解题法。  考前淡化压力 夯实基础知识  2016年高考我市将采用全国卷,这对考生录取有什么影响吗?对此,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高中教师和市教育考试院。大多数教师认为考生没必要过分担心。  “最重要的是,从招生录取方面看,我市2016年普通高考虽采用全国卷,但仍然实行分省计划、分省录取的模式,不会与全国其他省市竞争名额。”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强调,也就是说,无论采取何种试卷,录取时最主要的依据是我市“一分段表”(该表以一分的顺序差异对全市考生进行排名),无论试卷如何变化,考生的排位最为关键。  因此,考生不必为面对全国卷而自乱阵脚,要积极调整心态,把精力都专注到学习上,跟上复习节奏,提高能力,把基础知识夯实筑牢。
范文七:2015辽宁高考语数外用全国卷语英难度或提升
来源:《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5年第05期
2015年辽宁高考(课程)将采用全国卷。至此,辽宁高考语文、数学、外语(课程)结束11年的自主命题方式。
昨日记者从招考部门获悉,相关手续正在走程序。也就是说,今年高考,辽宁将在以往文综合、理综合采用国家统一命题的基础上,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也将采用全国试卷。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日前表示,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并不是指全国考[微博]生用同一张卷子,而是在同一套考试大纲下出多份卷子。
试题难度会增加吗?
语文英语(课程)难度或有提升
2015年辽宁省高考将采用“全国卷”,对于备考的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昨日,辽宁省资深报考专家姜海峰表示,采用全国统一卷对辽宁考生影响不会特别大,因为辽
2015年辽宁高考(课程)将采用全国卷。至此,辽宁高考语文、数学、外语(课程)结束11年的自主命题方式。
昨日记者从招考部门获悉,相关手续正在走程序。也就是说,今年高考,辽宁将在以往文综合、理综合采用国家统一命题的基础上,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也将采用全国试卷。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日前表示,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并不是指全国考[微博]生用同一张卷子,而是在同一套考试大纲下出多份卷子。
试题难度会增加吗?
语文英语(课程)难度或有提升
2015年辽宁省高考将采用“全国卷”,对于备考的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昨日,辽宁省资深报考专家姜海峰表示,采用全国统一卷对辽宁考生影响不会特别大,因为辽宁卷从2012年开始就参照全国考纲命题,不再自己单独出考纲,所以我们的命题特点基本和全国卷一致。全国卷与辽宁卷在试卷难度上没有太大差异,在命题思路上会有不同,在考核知识点、考核难度上会有一些差别,姜海峰提醒考生注意两点:
1. 要提前适应全国卷命题思路,多做全国卷的题,多练习。2.全国卷今年在命题上可能会发生变化,主要是指语文和英语,在难度上可能会有所提升,所以要做好有困难的准备。
高一高二学生怎么学?
别慌,跟着老师走就行
现在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要“何去何从”?姜海峰昨日表示:“没什么好慌的,今年变完了,明年就可以针对今年的高考试题形式进行复习准备,学校自然而然就会侧重到全国卷上,学生们跟着老师走就行。”
本报请名师解读各科变化 学生细看好备考
语文:衔接填空等题型以前很少接触
沈阳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于宝山昨日表示,语文题型会有一定变化,难度会略有增加。全国卷的语文卷有些题型是以前很少接触的。
主要变化有四个:
一是背诵,以前是给上句填下句,或者给下句填上句,现在要注意理解性背诵,注意情境;
二是衔接填空,以前很少做,辽宁卷也没有,更没有专题可以练习,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考的时候重点强调,考生也要有意识地练习。这种题型就是给一段话,中间抽出去几句,填的时候要联系到空句的前后是总结句,还是领起句或论据的一部分,另外还要注意标点;
第三是成语,以往考的是单个比较难的成语,现在变成理解相近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如给出一段话,选项为“相提并论”和“等量齐观”,考生要选出哪个成语用着更恰当,这就要注意成语之间的细微区别;
第四是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有可能要考到新闻和访谈,这就需要考生注意答题的术语。
此外,考生都非常关注作文会有大变化吗?
于老师表示,在作文方面全国卷和辽宁卷没有太大区别,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数学:全国卷最后一题没辽宁卷难
沈阳二中数学教师刘锐表示,数学改为全国卷题型不会有太大变化,难度差异也不大,因为去年考纲和今年的考纲是完全一样的。刘老师表示,他比较认同姜海峰老师的提法,数学总体难度差不多,辽宁卷后面压轴题一直难度较高,但基础性4道大题的难度要比全国卷低一些,全国卷难度相对均衡,基础性大题不会很简单,后面的大题也不是完全得不到分。
英语:词汇增加500个 全国卷会更难一些
省实验中学英语教师任雪平表示,全国卷与辽宁卷出题思路基本相同,但相较而言全国卷会更难一些。
沈阳同泽高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姚旭芳曾表示,今年高考英语词汇量由2014年的3000个增加到2015年的3500个。阅读部分,“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改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词义”。
(来源:日人民网)
范文八: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难度系数排名情况
编者按:可以一看,但不可全信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难度系数排名情况
第二十一青海
第二十二云南
第二十三西藏
第二十四内蒙古
第二十五新疆 上海 天津 北京
【附】分析稿
今年(2013年)高考试卷难度系数排名:
第一名是湖北
第二名安徽省(安徽省本次高考宗旨为以原创视角和新颖题目考察考生以达到区别与其他省市的大流趋向。安徽题目考察新题型较多考察内容同其他省市覆盖面更广,考察考生课外知识多。数学试卷普遍偏难拔高题占0.45左右而一般来说应占总题型0.71的基础题目在本次安徽卷中只达到了0.5左右。据调查本次安徽卷为安徽近十年来难度系数最大一次。不过据安徽教育厅发布消息安徽会大幅度降低各高校分数批次线
以面对此次试卷难度。)
第三名 福建
(本次福建试题出现一边倒趋势各科试卷难度同往年都有大幅度上升。对考生考察知识全面覆盖面广泛。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考仍设置必考和选考内容,其中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考点有些调整,其他学科总体保持稳定。与2012年比,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及难度变化较大。)
重庆(本次重庆较往年难度大考察视角新颖原创性强增大了考生的理解难度试题增大了学科内容的综合力度,知识点覆盖全面,设计巧妙,二卷试题层次分明,从易到难,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题构思巧妙,联系自然,全面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第五名陕西(本次陕西考试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数学英语方面。据称陕西会在2014年适当降低高考难度。)
第七名江苏省(本次江苏卷主要考察学生基础能力数学题目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来说比较容易。同时与往年相比整体难度有所提升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考点总数由99条变为98条,有增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
第六名湖南(湖南本次试卷语文试题难度下降。综合题型难度与2012年几乎相同,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掌握程度没有变化。主要考察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八名浙江(本次浙江卷文科难度与理科相当这有利于区分文科尖子生。同时本次试卷难度比往年加大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结合起来,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五个方面)
第九名辽宁(本次试题总体感觉难度适中、题型稳定,知识点考查与前几年相仿,覆盖比较全面,难度由浅至深,层次感分明。今年考试有些题目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但是该类考题难度不大,考生在仔细分析后,应该会很好解答。)
第十名河南(河南高考试卷以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今年也不例外,没有太偏太难的题目,总体比较“平和”。但是理综和数学难度较大考生考试状况不理想)
黑龙江(今年黑龙江新课标卷结构与去年整体变化不大知识覆盖面全几乎覆盖了整个高中重点内容选修部分有一定难度)
山东(山东省每年高考试卷都高于往年本年试卷难度同往年无太大变化总体较为平稳)
第十三名广西(根据考生的反映和专家的分析显示,今年高考理综试题难度比往年降低,文综依旧紧跟时事热点,“中国梦”成为文综试卷中的一道分值12分的论述题。此外,禽流感、雾霾、孩子减负等热点事件也都入围。)
第十四名 宁夏
(宁夏往年难度较为平稳
2013年高考试卷波动较大考察试卷审题和理解能力拔高题目适当增加另外本省本次批次招生分数有所下
降可见难度上升趋势)
第十五名 广东省
(广东今年来难度维持在0.7到0.75左右本次难度系数为0.78 难度主要集中在数学 英语上
语文难度不大)
第十六名江西(省高招办负责人分析本次本省高考试题难度系数加大不少考生反应试题难度较难尤其是数学和化学)
第十七名 河北 (据专家分析
本次河北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基础题目多 知识点多 分数易得)
山西(据学生电话反应此次试卷难度偏低)
第十九名 海南
(此次海南基础题目多 试卷简单易做这是媒体的评价)
第二十名 四川
(这个看看四川数学考完后同学们的反应就知道了)
第二十一名
第二十二名 云南
第二十三名
第二十四名
内蒙古自治区
第二十五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权地区省略。北京上海等。
范文九:2015年全国卷高考数学试卷答案点评和难度解析
相比2014课标全国I卷的数学试题,本次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变化不大,理科数学难度有所下降,考察内容方面注重基础的考察,知识覆盖全面,重点突出,传统高考中突出考察的“三角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六大板块依旧是考察的重点,且难度适当,依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基础中考察能力”的要求。与此同时,今年高考在考察方式上有所创新,理科数学第8题,第9题,第14题,第18题,第24题,文科数学第8题,第14题,第24题均运用了与历年课标全国卷考法有所区别的考法。
下面就部分较有特色的题目作个别分析。
理科数学第3题,文科数学第5题考察函数的奇偶性,非常的基础,回归课本,类似的题目在高考中出现过多次如2006年辽宁卷理科数学第2题,文科数学第3题等。
理科数学第8题,考察三角函数恒等变换,运用特殊值法令 α=π/3,β= π/6 可以秒杀。 理科数学第9题,将线性规划问题与简易逻辑结合在一起考察,难度不大但有新意。
理科数学第11题,文科数学第12题,考察函数的单调性,注意到函数图像的形状即可,考察方式非常传统,难度较历年选择压轴题有所下降。
理科数学第14题及文科数学第14题,考察逻辑推理,难度很小,在高考的考察方式中是一道新颖的小题。
理科数学第17题如我们所料在连续两年考察解三角形后考察了数列,题目形式较新,难度依然不大,通过作差可轻松得到答案。文科第17题考察错位相减法为数列的传统考法,注意计算准确即可。
理科数学第18题综合考察了统计与正态分布的知识,将正态分布的考察从选择填空转移到了解答题,但并没有增加难度,文科数学第18题综合考察了统计与统计案例,也是一道不错的考题。
在解析几何的考察上,文理科试卷都延续了减少计算量的趋势,且考查方式非常传统,理科数学第20题中出现的标志“三角形OPQ的面积”及文科数学第20题中出现的标志“三角形OPM的面积”几乎为高三考生平常训练中必做的题目类型。
理科数学第21题作为压轴题第一问考察基础的切线问题,第二问则是典型的不含参数恒成立问题的证明,在我们的课上曾经多次讲过对于不含参的恒成立问题,左边的最小值大于等于右边的最大值为一个有效的方法,本题经过变形将左边变为xlnx,再直接利用方法即可得到正确的证明。实际上本题脱胎自课本上xlnx的求导。
而同时,理科数学的压轴题与以下这道成题x∈(0,+∞)证明时, e^x lnx≥ 1-2e^x-1/x(e^x表示e的x次方)做简单的移项变形后可以说完全一样。总体而言,2015年的高考数学课标全国I卷难度适当,考察方式有所创新,内容与部分题型更加注重回归基础及传统,对考生而言,严格以“课本”与“真题”为材料进行复习,才是正途。
分析近五年的选择题,函数、几何、算法初步与框图、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这4个知识点年年必考,其中还有可能以综合题型的方式,结合多个知识点一起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其中,集合的概念及运算,命题及条件,复数的计算和程序框图基本每年必考,以函数及集合知识为重。从难度上来看,只要对基本知识点熟练掌握,计算细心不出错,基本上12题选择中有9题可以全部得到。一般最后一题难度最高,比较灵活,曾出现过函数体、数列求和、综合题等,这需要学生对于函数、数列等知识的熟练运用。在平时学习中,建议打牢基本功,并主动思考综合偏难的题目,注意总结几种常见的几何思路。
近五年的填空部分,主要涉及函数(其中,函数的极值问题几乎每年必考一题),几何等问题。考察的内容较为基础,胜在形式灵活,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切忌“想当然”,图形类、函数类的题目一定要画图,不画图空想做题是非常容易出错的!在填空题部分,数形结合的能力成了考察的重点。
3.解答题部分
3.1数列的运算一般都必考且均放在第17题(均为12分),题目形式较新,难度依然不大,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及对公式的记忆能力,这12分一定要得到,要注意要先化简再代入求值,在平常的练习中多加熟悉。
3.2.概率统计必考一题,主要考察的问题有这两类:一是是否合规问题,二是求概率。这一题分数12分,十分简单,也是必须要得到的。
3.3函数题也是必考的,对于函数问题的考察可能出现在综合题中以小题的方式出现。函数综合题难度中等或者中等偏上,如何将函数问题与几何有机结合往往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函数类题目是令学生头疼的问题,但其实在平常练习中勤奋做题,分析题目是注意分类讨论,分数也并不特别难得到。
3.4几何体,主要考察对学生基本几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一般考察线面的垂直、平行的证明并求体积。应灵活运用辅助线,这类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
3.5在解析几何的考察上,文理科试卷都延续了减少计算量的趋势,且考查方式非常传统,几乎为高三考生平常训练中必做的题目类型。
3.6选做题,固定的出三类知识点的内容:(1)几何证明选讲;(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3)不等式选讲。其实选做题就是送分题,三选一,选自己最有把握拿到全部分数的题目做,题目并不困难,而且一般固定考察几个知识点。如几何证明选讲一般都将三角形或四边形结合圆一起考察;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察学生对于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转换问题偶尔还会求最值;不等式选讲求解集求参数取值范围以及不等式证明。这10分的选做题是一定要拿下的。
(一)要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做到“会做=拿满分”
有不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题目读完后,发现类型、方法都与做过的某某题类似,就轻易跳过不去管了,殊不知,“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名普通学生和一名优秀学生的重要区别。因此在复习中,做题一定要彻底:推理过程严密、显示主要步骤,考虑问题全面,正确书写解题过程和答案,切不可走马观花,凭想当然去处理遇到的题目。
1.会而不对:做题时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这叫“会而不对”。
2.对而不全:做题思路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特殊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潜在假设、或以偏概全,这叫“对而不全”。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做“综合治理”: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全而优”。
切记:“不对=不会”。
(二)提高解三角题、数列题、立体几何题、概率统计题的准确率
进入高三后,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应该有个大致的定位,也就是一份高考[微博]水平的数学试卷,你打算做多少题,哪些题是必须拿分的,哪些题是可以放弃的。所谓“舍得”,有所舍弃才能有所得。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题的高考定位是“中低档难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在复习时,一定要把这些部分的题目做透。抓好这些题的满分率是提高总分的有效途径。其中:
1.三角函数:关键是抓三角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关注测量及三角应用题。
2.数列:关键是抓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基本量法”,关注数列应用题。
3.立体几何:关键是抓垂直与平行。垂直是解立体几何题的一个关键突破口。会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决空间中的角度问题,并能正确计算。
4.概率统计:关键是重视概率思想与统计思想,重视统计量及统计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注意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概率计算。重视排列组合在求概率中的应用,掌握几种特殊的分布(几何分布、二项分布等)。理解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实际含义和计算公式。
(三)对一些“小题”要有足够的重视
所谓的“小题”一般指那些只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不易同高中数学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的题目,比如线性回归问题、程序框图问题、正态分布问题、极坐标、参数方程、几何证明等,这些题目一般比较简单,只要把基本的知识掌握了,处理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要忘了,高考中在哪部分知识上得分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千万不能歧视或忽略这些“不重要”的“小题”所对应的知识点。
1.第一轮:夯实基础(2014年7月-2015年2月)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可以按照课本章节走,同时配合大量习题。复习时要把零碎与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编织网状结构,使各部分知识成体系化,也不容易忘记。一轮复习期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做题速度慢、准确率不高,不会审题,难题大多不会做,简单题容易马虎失分,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有意识、有目的地逐个解决。另外,答题时也要注意工整规范,不会的题争取得步骤分。
数学第一轮复习要重视培养数学思维方法,学会用多种思路解题,总结数学复习要掌握的能力、用到的数学方法、审题思路等。大家在审题时要思考出题人意图,思考还可能怎么问,举一反三,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个题目,而且不要就题论题,要注重探求解题规律。
2第二轮:突破专题(2015年3月-4月)
专题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重点数学知识点和章节也是常考题目,复习时可以参照去年考纲总结所有考点,参看近几年真题考点,尤其重视复习这两年还没考的重点知识,这样押中考点的机会大一些,但也不能不看考过的考点。另外,二轮复习也可以适当做些难题、偏题、怪题,使数学思维和解题模式不至于僵化固化。
第二轮复习数学知识模块专题
专题一:不等式
专题二:函数与导数
专题三:数列
专题四: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专题五:解析几何
专题六:立体几何
专题七: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专题八:高考中选择题的解法
专题九:高考中填空题的解法
专题十:高考中解答题的解法
二轮复习以突破各个专题模块为主,注重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要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节省很多做题时间。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比较高,好不容易做对一道难题,可别因一道简单题失分而白做了,所以复习时一定要杜绝马虎失分现象。
3第三轮:综合模拟(2015年5月-6月)
第三轮复习要回归课本,同时做一些综合套题,如做数学真题、模拟卷和冲刺卷,在做题中发现易错考点和错误思维定式,查缺补漏,通过不断改进提高解题能力。此时需调整好应试状态,训练一些考试技巧。
第三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2016年高考数学全年复习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要求也层层加深,因此,同学们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1.第一阶段,即第一轮复习,也称“知识篇”,大致就是高三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带领同学们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但这绝不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旧知识产生全新认识的重要过程。因为在高一、高二时,老师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你学的往往时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而在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的主线索是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侧重点在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到:①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建议大家在高三前的一个暑假里通读高一、高二教材)②注意所做题目使用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到老师选题的综合性在不断地加强。③明了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能提炼解题所用知识点,并说出其出处。④经常将使用最多的知识点总结起来,研究重点知识所在章节,并了解各章节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2.第二轮复习,通常称为“方法篇”。大约从第二学期开学到四月中旬结束。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应做到: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②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③从现在开始,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大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④适当选做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3.第三轮复习,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也称为“策略篇”。老师主要讲述“选择题的解发、填空题的解法、应用题的解法、探究性命题的解法、综合题的解法、创新性题的解法”,教给同学们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目的。同学们应做到:①解题时,会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减缩思维”的要求。②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③养成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的习惯,思考命题者是怎样将考查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有那些思想方法被复合在其中,对命题者想要考我什么,我应该会什么,做到心知肚明。
4.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也称为“备考篇”。在这一阶段,老师会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你自己。以前,学习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现在你要直接、主动的研读《考试说明》,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掌握高考信息、命题动向,并做到:①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措施(可请老师专门为你拎一拎);锁定重中之重,掌握最重要的知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②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③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④博览群书,博闻强记,使自己见多识广,注意那些背景新、方法新,知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⑤不做难题、偏题、怪题,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准备应考。
范文十:全国各省市高考难度排行
2015年高考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估分、报考志愿了。 神马?上大学也靠投胎?来看看全国各省市高考难度排行吧
在今年高考开考之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接到大量举报,称河北各级官员将孩子送往内蒙古参加高考,被举报的官员分布在河北各地的党委组织部、公安局、水利局等众多部门。而这些孩子也因为涉嫌“高考移民”被禁发准考证,无缘高考。
除了内蒙,新疆也表示,将严查利用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疆参加高考的政策伪造、空挂学籍、“投机报考”等舞弊现象,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坚决斩断高考移民背后的利益链条。 高考移民为何出现?为什么要去外省市高考?哪些省市考大学更容易?
为了上大学他们拼了
简而言之,“高考移民”就是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的目的,去上大学相对比较容易的省份参加高考。
大体而言,高考移民的移入地区分为三类,一是天津、北京等经济水平高而高考录取分数线低的直辖市,二是海南等经济水平低且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低的东部省份,三是海拔高、经济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的西部地区,比如新疆、内蒙、宁夏等。
为什么往这些省份参加高考?考大学难度无非决定于两个方面,教育水平和录取率。
教育水平决定了跟你竞争的对手是学霸多一点,还是学渣一点。高考是选拔,你能不能上大学要看对手水平。教育水平高低与考生平均分数成正比,教育水平高则学霸多,低则学渣多。而教育水平一般与经济水平相关。
而录取率更明显,直接决定多少人能上大学。录取率低的
地区,学霸也不一定能上大学;录取率高的地区,学渣也能上大学。
究竟哪里上大学更容易?
先看看全国大学录取率情况:(以2014年的一本录取率为例)
从录取率来看,上大学难度排行基本上分为四个档次:北京、天津和上海,一本录取率在20%以上;宁夏、青海和内蒙,15%以上;福建、浙江等11个省份,10%到15%;海南、广东、四川等14省市难度最高,不足10%。
再来看看分数线:(以2014年为例)
分数线排名,因为各省的高考题难度不一,不一定完全反
应各地的应试教育水平,但大体上符合各省的排名。
另外,海南、浙江、上海和江苏总分值不一,分列榜首榜尾,而从得分率来看,海南排名在中下游水准,而浙沪苏排名中游。
在录取率榜单上,排名越高的,考大学越容易;而在分数线榜单上,则是排名越低的越容易;综合来看,可以把中国考大学难度分为四个档次:
第一档:宁夏、青海、内蒙、新疆。录取率高,而分数线较低,学霸能上大学,运气好的学渣也能上;
第二档:天津、北京、上海、西藏、陕西、海南。北京上海虽然分数线高,但录取率也高,学霸虽然多但都能上大学;陕西分数线偏低,录取率较高,学霸考砸了也能上;西藏海南录取率低,但分数更低,学霸少,上大学妥妥的。
第三档:浙江、江苏、云南、福建、湖南、吉林、安徽、黑龙江、湖北、江西。这一档情况也不尽相同,江浙、福建地区录取率较高,但分数线也不低;云南、安徽、江西、黑龙江、吉林等分数线不高,但录取率也偏低;湖北、湖南录取率和分数线都居中等。总的来说,这一档省份考大学的形势不算乐观,学渣就别想上大学了,学霸要是运气不好,也可能有个别倒霉鬼掉下来。
第四档:这一档的考生最倒霉,分数线普遍偏高,但录取率却相当低,学霸多,竞争惨烈,每年都有一部分学霸成炮灰,学渣根本熬不到高考。这些省份有:四川、贵州、山东、河南、甘肃、广东、重庆、广西、河北、辽宁、山西。
基本上,所谓的高考移民目的地大多是第一档,尤其是第四档向第一档的移民。因为这两档之间差距非常大,移民的动机非常强烈,效果也很明显。第二三档省份向外移民的冲动不太明显,其中第二档还常常被当作移民的目的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全国卷难还是简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