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多大合适和机械硬盘一起用,多大的固态硬盘多大合适比较好

固态硬盘混合机械硬盘可以一起使用吗?_电脑网络问题_土巴兔问吧
固态硬盘混合机械硬盘可以一起使用吗?
输入手机号码,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3.&您家小区名称 :&&
请选择您家的装修时间
固态硬盘混合机械硬盘可以一起使用吗?
提问者:邬鹏翼|
浏览:1941|
时间: 15:27:32
已有3条答案
回答数:37589|被采纳数:40
成都馨居尚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所有回答:&37589
你好,当然可以一起使用的,不但如此,而且现在还有混合硬盘,就是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混合使用的。
回答数:33201|被采纳数:30
所有回答:&33201
你好,这是可以的,一般是固态硬盘(128g即可)用来装系统以及部分软件,以保证电脑的运行速度,机械硬盘只是用来存储一些资料,文档之类的,两个硬盘配合使用。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数:33093|被采纳数:11
所有回答:&33093
现在就是推荐这样用的,系统盘用固态,速度快,存储盘用机械,够便宜
固态硬盘安装到第一个SATA插口,机械硬盘安装到第三个SATA口。
固态硬盘分区时,要留意4K对齐(即分区分配的扇区是8扇区的整数倍,分区工具分区时有专门的这个选项),用WIN7以上系统分区时默认是对齐的。安装系统之前,要把BIOS中硬盘工作模式ACHI打开,再安装系统。系统和程序全部安装进固态硬盘,机械盘存放文档和影像资料。
机械硬盘到后,直接连接到第三个SATA口就行了。进系统后直接分区。
要特别注意一点,就算固态盘只分一区也要留意4K对齐,4K对齐与否,起始扇区是不同的。
用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普通机械盘作为其他应用软件盘,是可行的,
具体:单挂固态硬盘装系统,安装好后再挂机械盘认一遍即可,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4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位业主已在问吧找到答案
北欧简约、复古美式、大气欧式、清新地中海风,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万套装修案例配电脑 用固态硬盘好点还是机械硬盘好点吖。听说固态硬盘寿命还不如机械硬盘。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但是机械硬盘的维修率高。翻新率高
这帖子真心不错。我要推到微博啥的给小伙伴们看看: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我看成了固态硬盘寿命不如机械键盘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不是特别在意什么开机十秒程序秒开,HDD足够了
HDD那玩意儿先天体质看脸,后天看人的使用习惯,我的硬盘都是更新换代自然淘汰的,就没坏过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因为我买不起1T的SSD(笑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我想大家都等不到他们寿命到就换电脑了。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ssd买了不后悔啊·····
买个64的做系统盘真心不错··丢两个常玩游戏进去··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ssd买了不后悔啊·····
买个64的做系统盘真心不错··丢两个常玩游戏进去··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玩DNF不幸福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有多少人能让一块硬盘真正使用到寿终正寝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可用积分 点
APP积分 点
早知道当时买SDD的钱 我去买够32G内存{奸笑
这人还没添加签名啦。别再看她啦
Powered by
作者:八毛鱼
你有新的消息
弹出框标题
弹出框内容
弹出框标题
弹出框内容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你电脑提速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混合硬盘”使用注意
我的图书馆
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你电脑提速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混合硬盘”使用注意
开机提速篇随着安装的软件越来越多,开机启动项也随之越来越多,开机速度也越来越慢。不想白白耗费那么多等待时间?来加快电脑的开机速度吧!&1.优化开机启动项加载系统后直到成功加载桌面开始使用电脑,这其中影响开机速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启动项,因此要提高开机速度,我们就要根据自己需要对开机项目进行优化。同上进入系统后启动配置实用程序,切换到“启动”标签(Windows 8用户该组件转移到任务管理器中),然后按自己需要勾选不需要启动的项目即可。使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取消不必要的开机加载项不过使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只能对常规的启动项进行调整,除了这些外系统里还隐藏了很多启动项,比如不必要的驱动、系统右键菜单插件、通过系统任务计划运行的程序等。如果经过上述优化后电脑的启动速度仍然很慢,我们可以使用Autoruns(下载地址:)对系统所有启动项进行优化。启动程序后单击“选项→过滤选项”,勾选“隐藏微软项目”,接着单击“刷新”,待程序扫描完系统所有自启动项后,依次对“IE浏览器”、“边栏工具”、“资源管理器”下所有启动项目进行检查,删除所有不必要的启动项一般即可大大加快系统启动速度。使用Autoruns对系统所有启动项目进行全面优化&2.简化自检和菜单加载电脑从按下电源直到开始加载系统,这之前涉及到了电脑自检、开机菜单加载,因此要加快进入系统的速度,我们就要对上述两个项目进行优化。提高电脑自检速度主要是对BIOS里的各项硬件设置进行优化。比如现在很多品牌机开机都会出现LOGO;使用默认BIOS设置,则通电后都会对内存、硬盘进行检测(一些电脑在死机后也会动调用默认设置,从而导致对软驱的检测,需要按F1才能跳过)。如果你的电脑在自检后出现上述现象,我们就可以进入BIOS设置进行优化,具体设置参考自己主板说明进入设置即可。以技嘉主板UEFI设置为例,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后切换到“BIOS功能”,然后将“显示开机画面”选项设置为“关闭”即可屏蔽开机LOGO的出现,其他设置类似。在BIOS中关闭开机画面以提高自检速度开机菜单加载优化则主要针对双系统的多启动菜单进行优化,比如对于Windows 7+Windows 8用户,双系统等待时间是30S,并且默认使用Windows8图形化启动菜单,而且如果默认启动是Windows 8,那么选择Windows 7后需要重启一次才能进入系统引导。现在我们可以缩短等待时间,并且使用传统字符画面以提高启动速度。进入任意一个系统点击“运行”,输入“Msconfig”启动配置实用程序,切换到“引导”标签,按提示将超时时间改为5秒,并将自己最常用的系统设置为默认启动即可。使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更改默认等待时间继续以管理员身份启动命令提示符,按提示输入启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BCDEDIT /SET {Current} BootMenuPolicy Legacy”( 如果要恢复原来图形化界面,则输入“BCDEDIT /SET {Current} BootMenuPolicy Standard”),重启后即可使用黑底白字字符样式,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启动速度,而且无论设置哪个系统是默认系统都可以在选择后立刻开始加载。&3.优化固态硬盘工作模式前面提到了各种系统优化以提高开机速度,要加快开机速度的终极大招,那就非升级SSD莫属了。只是不少用户反映,平台上安装了SSD,但是开机速度的提升并不明显啊。其实平台升级SSD之后,也是需要优化的。加装了SSD开机速度还是不快,首先应该查看SSD的连接是否正确,别是是连接的接口这很重要。现在主流的SSD采用的都是SATA6Gbps接口,不排除部分较老的主板上SATA3Gbps和SATA 6Gbps并存的情况。我们知道SATA 3Gbps的最大理论传输速度是300MB/s,必然会成为瓶颈,造成SSD性能极大的浪费,开机速度自然也快不了。对于只有SATA 3Gbps接口的老主板,要想发挥出SSD的全部性能,只有升级平台一个途径了。即便是Z77这样主板上,依然是SATA 3Gbps和SATA 6Gbps接口并存,一不小心插错了,SSD的性能可就难以发挥出来了&其次,硬盘的工作模式对于SSD性能的发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老旧的IDE模式已经无法满足SSD的强劲性能需求。因此在SSD上安装系统之前,一定要现在BIOS的SATA设置中将磁盘读写模式修改为AHCI即可。如果你已经在IDE模式下安装了系统,要切换成AHCI模式之前要提前安装AHCI驱动,否则电脑重启时百分之百会蓝屏的哦。最后,如果要保证在一个较长时间之内开机速度不变慢,除了做好系统优化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让SSD性能不出现显著地降低。除了前面提到的设置为AHCI模式之外,还要开启NCQ(Native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功能,也能延长SSD寿命。一般来说,SATA接口SSD都支持NCQ功能,可以安装IntelRapid Storage Technology(简称RST)驱动,然后通过驱动附带的工具来开启NCQ或者检查是否已经开启了NCQ功能。接下来还可以使用各SSD品牌的优化工具,例如在闪迪的SSD Dashboard软件中,不仅能对SSD的健康进行监控,还可以进行自动Trim等操作,轻松实现对SSD的性能优化。&系统提速篇除了开机速度,系统速度变慢同样令人抓狂。是时候给“龟速”的系统减轻包袱,轻松奔跑了。&1.清理系统垃圾大家知道如果分区(特别是系统分区)可用空间充足,这样可以为系统读取和加载提速。但是电脑使用长了以后,系统会留下大量的垃圾文件,它们的存在不仅拖慢系统运行速度,而且占用我们宝贵的硬盘空间。垃圾文件的清理可以借助Cclean(下载地址:http://suo.im/29rgz)进行清理。启动程序后切换到“清洁器”,然后按提示勾选组要检测垃圾文件的组件,点击“分析”,这样Cclean会将本机所有垃圾文件全部分析出来,只要点击“运行清洁器”即可将这些垃圾文件全部删除。使用Cclean分析并清除垃圾文件&2.优化硬盘读写速度硬盘是存储整个操作系统的载体,它的性能和读写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我们需要对硬盘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以提高读写速度。首先需要定期对磁盘进行整理,使用系统自带的组件即可。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打开程序后点击“配置计划”,然后按自己的需要设置整理的计划(一般每月1次即可)。设置定时整理磁盘碎片其次可以对硬盘进行4KB对齐以提高读写速度。可以到http://suo.im/cy170下载“AlignmentTool”。程序运行可以看到左侧是你的硬盘,而右侧,则是说明,如果显示绿色,则是已经对齐4K,而显示黄色,则是可以对齐4K,但未对齐,而粉红色的,则是不支持高级格式化。点击下面的“AlignPartitons”会弹出一个简短的对齐进程窗口,完成后点击“Restart Align”,电脑会自动重启。重启后会跳转到DOS下进行对齐,对齐完成后自动重启。进入系统以看到,分区的图标已经变成了绿色,而后面有一个Succeeded成功的标识,则表明硬盘的4K就对齐了。使用Alignment Tool对硬盘进行4K无损对齐&3.精简系统服务系统服务是在后台运行的各种进程,一些不必要的服务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从而拖慢系统运行速度。因为Windows只是针对大部分用户进行系统服务配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服务的优化可以借助“Windows系统服务优化和终结者”(下载地址),它使用向导的方式对服务进行优化,我们只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比如很多家庭用户都没有使用打印机,那么就可以在向导中选择“否”,这样系统Print Spooler服务会被终止,其他服务优化类似。使用向导方式对系统服务进行优化&&上网提速篇上网久了,速度一样会变慢。给浏览器做个大扫除吧!&1.清理浏览器插件IE是很多朋友使用的浏览器,但是现在很多软件安装后都会在其中添加插件,插件多了以后会严重拖慢IE的浏览速度。对于浏览器插件的管理可以借助前面介绍的Autoruns进行管理。启动Autoruns后单击“选项”,勾选“验证数字签名”和“隐藏已签证的微软自启动项目”,单击“刷新”,待程序扫描完系统所有自启动项后单击“IE浏览器”,可以看到IE所有的自启动项,在Autoruns窗口依次右击然后选择“删除”,同时根据映像路径的提示删除所有不需要的流氓插件即可。使用Autoruns清除不必要的浏览器插件&2.换用更快的浏览器IE浏览器运行效率一直让人诟病,如果想要提高上网速度,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核心的浏览器。比如可以使用360极速浏览器,它使用的是Chrome37内核,它拥有比IE内核浏览器更快的浏览速度。经过测试,我们发现网页打开速度提高67%。360极速浏览器有更快的浏览速度&3.屏蔽网页小广告网页广告也是影响上网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家可以使用专业屏蔽工具加快浏览速度。比如搜狗浏览器用户可以使用ABP屏蔽大部分网页广告,其他浏览器用户则可以使用Adsafe,它可以有效拦截各种网页广告。Adsafe可以有效拦截各类广告&&4.自定义网卡IP地址对于ADSL用户都知道,每次我们进入系统桌面都会假死一会。其中的原因是由于本机网卡没有指定IP地址,这样每次进入桌面后系统会自动为网卡分配一个IP地址,导致桌面暂时假死。对于大部分开机就要上网的用户,我们可以手动为网卡指定一个IP地址即可。打开任务托盘本地连接图标,然后点击“详细信息”,在打开的窗口记住当前系统的IPV4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信息。接着打开“本地连接”,在打开的窗口点击“属性”,接着继续在打开的窗口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然后在“此连接使用下面项目”下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版本4”。最后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依次在IP地址栏、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输入上图获得的地址信息即可。手动为网卡分配IP地址、网关等信息以加快上网速度小提示:每个ISP服务商都有默认的DNS服务器,访问DNS服务器的快慢,直接影响网址的解析速度。我们可以到下载“彗星DNS优化器”,启动程序后,单击“操作→一键完成(推荐)”。这样程序会自动将测试最快的DNS写入网络连接里的设置。“混合”玩另类: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套装推荐 14:34:30类型:原创来源:电脑报报纸编辑:作者:【电脑报在线】固态硬盘以其出色的读写性能征服了很多用户,不少追求系统高速响应和游戏快速加载的用户都用上了固态硬盘。不过,固态硬盘快是快了,但大容量固态硬盘实在太昂贵,买一块2TB机械硬盘的钱只够买一块128GB的固态硬盘,为了平衡系统读写性能和系统的存储容量,很多用户都选择了一块固态硬盘加一块机械硬盘的搭配。  固态硬盘以其出色的读写性能征服了很多用户,不少追求系统高速响应和游戏快速加载的用户都用上了固态硬盘。不过,固态硬盘快是快了,但大容量固态硬盘实在太昂贵,买一块2TB机械硬盘的钱只够买一块128GB的固态硬盘,为了平衡系统读写性能和系统的存储容量,很多用户都选择了一块固态硬盘加一块机械硬盘的搭配。“混合硬盘”使用注意  同时选择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用户越来越多,但这种由用户自行拼凑的“混合硬盘”应该如何搭配呢。笔者的建议是固态硬盘不分区,安装操作系统的大型应用软件或游戏,机械硬盘存储文本、视频等相对重要的资料和数据,这样既保证了电脑启动和大型软件、游戏的快速响应,又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从读写性能上来说,固态硬盘确实高出机械硬盘一大截,尤其是现在日渐主流的120GB(128GB)以上的固态硬盘。不过从使用上来说,固态硬盘确实有很多和机械硬盘不同的地方,比如关闭系统恢复、关闭磁盘索引、关闭磁盘整理计划、开启Trim等等,这些应用大家需要在使用前进行了解。  除此之外,“混合硬盘”中的固态硬盘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操作系统安装在固态硬盘上,那么系统会频繁往临时文件夹写入大量零碎文件,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固态硬盘性能下降,因此最好将临时文件夹设定在机械硬盘上;由于固态硬盘存放数据的原理和机械硬盘不同,因此一旦固态硬盘损坏,就很难像机械硬盘那样通过更换电路板或取出盘片的方式挽救数据,所以最好不要将重要数据存放在固态硬盘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有开启Trim后,删除文件后,系统会自动将原来存放文件的数据块清除掉,也就导致固态硬盘上被删除的文件很难恢复,所以尽可能不要误删除有用的文件,或者准备删除时先移动到机械硬盘上。闪迪至尊高速128GB+希捷2TB ST参考价格:599元+579元适合人群:游戏玩家和发烧级用户  闪迪至尊高速系列固态硬盘的性能一向不错,这款128GB的当然也不例外,顺序读写最高速度超过280MB/s,确实能让系统的磁盘性能有一个飞跃。用于搭配这款固态硬盘的是7200转/分的希捷2TB ST,性能主流,容量也够大,存放其他程序和资料既不会明显拖慢系统的运行速度,又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这种搭配整体磁盘性能足够出色,适合游戏玩家和发烧级用户。  威刚SP600 128G+西部数据绿盘 2TB参考价格:499元+569元适合人群:普通游戏玩家和长时间下载的用户  威刚SP600 128G是一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固态硬盘,价格相对便宜,但性能并不差,顺序读取最高速度超过400MB/s,不过顺序写入速度稍差,只有150MB/s,但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了。用于搭配这款固态硬盘的是西部数据绿盘2TB,绿盘的转速为5400转/分,虽然性能没那么出色,但更节能、更静音、发热量更低,故障几率也会更低一些。这种搭配,系统性能同样出色,磁盘更适合长时间工作,适合普通游戏玩家和长时间下载的用户。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SSD到底比机械硬盘强多少?
SSD到底能提升多少?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试用
一直以来硬盘都是电脑整体性能的绊脚石,电脑中总线带宽和内存带宽一直在飞速发展,唯独硬盘速度裹足不前。尤其是进入intel的酷睿平台时代后,软件对电脑性能的需求不再那么饥渴,CPU、内存都开始出现性能过剩现象,但游戏、软件的体积越来越大,硬盘拖后腿的情况就更加突出了。性能优异的SSD固态硬盘就在这样的环境得到发展,这应该是近10年来对电脑性能整体提升最有效的配件了。
&&这次众测的是来自金士顿的高端产品HyperX
Savage 240GB
SSD,上图就是它的官方介绍。金士顿对我们这些90年代末就开始用电脑的人来说是个非常亲切的名字,尤其是他们的内存价格适中、性能稳定、兼容性极好,是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品牌。HyperX
是金士顿旗下高性能产品线,主要为顶级游戏玩家和超频玩家打造能承受极限条件的产品,在各种游戏大赛和超频大赛中很常见。
&&这次测试我不会涉及芯片、主控等方面的专业对比,别人的众测报告里已经很多了。我主要会针对SSD相对传统硬盘的优势进行介绍以及测试。
测试目录:
1、开箱和装机
2、性能测试
3、实战测试
4、SSD相对机械硬盘的优势分析
5、测试总结
1、开箱和装机
&&终于又见到久违的朕值到了胶带了,还有点小激动呢,张大妈给这硬盘提供了一个硕大的箱子。
&&箱子里面当然除了泡沫外就只有这个硬盘了,全新硬盘有热缩膜包裹,可避免二次开箱。
&&这款硬盘的包装盒较大,要远比我之前买过的SSD包装盒大得多,红色的印刷显得很拉轰。
&&拆箱过程做个动图简单带过,可以看到HyperX
Savage的附带说明、配件还是挺多的。
&&这几个才是主角:硬盘、2.5转3.5支架、7转9.5mm垫片,还有两包螺丝,一包是固定硬盘的细纹螺丝,一包是固定支架的粗纹螺丝。高端产品配件就是丰富,连硬盘支架上都印有HyperX标志。
&&这里先插入个我的SSD集体合影,以免后面出现其它硬盘显得太突兀。左上是我第一块SSD镁光M4
64G,多年在N台电脑上工作过,现在服役于我的HTPC;右上是Sandisk Ultra Plus 256G
SSD,这曾经是SanDisk的次旗舰型号,现服役在我的主力台式机;右下是东芝mSATA接口128GB
SSD,服役于我媳妇的笔记本电脑上。鉴于SSD容量越小性能越低的现状,这次性能对比对象是SanDisk这款。
Savege的外壳显得很豪华,黑色全金属外壳上再嵌入一片异形的红色铝合金片,上面的银白色HyperX标志及两边的箭头都是CNC出来的,质感十足。
&&但外观豪华附带的情况是Savage显得非常重,拿着沉甸甸的挺有手感。出于好奇我拿来了厨房秤,测量结果让我惊呆了,它居然要比Sandisk重了近两倍,甚至比机械硬盘更重一些。对于台式机来说重点无所谓,但对于便携笔记本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好的消息。
&&背面相对就比较简单,防撕的易碎贴纸盖住了其中一颗螺丝,以避免硬盘被拆开。
& &&与我另外两块硬盘对比下厚度,2.5寸硬盘现在分7mm和9.5mm两种主流规格,部分电脑会对厚度有要求,现在主流做法就是把SSD做成7mm厚度,再配送2.5mm的垫片。当然还有11mm的非主流规格,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都装不进去,主要用于大容量移动硬盘,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 &&下面准备装机,虽然没有HyperX的红色骇客神条,但我的芝奇大钢牙跟这块HyperX
Savage SSD搭配也是相当的和谐。
& &&把它装进我的主力电脑,准备开始性能测试。虽然我的机箱不是侧透,但也瞬间觉得绿盘好不和谐,是不是该考虑换块红盘呢?
& &&这里顺便说下SATA线的处理,把它这样绕在一根大约笔那么粗的细棍上,注意插头和绕线的方向要跟准备安装的位置匹配。
& &&拆下来SATA线就变成这样的弹簧状了,这会给理线带来极大的便利。
& &&就在准备测试新硬盘的这几天,我台式机系统刚好出了点状况,我就顺应天意把系统装到了新硬盘上。SSD配合优盘安装系统是非常爽的事,只需要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Windows7
64位旗舰版的安装了,当初在机械硬盘上动辄需要半小时乃至一小时,真的是不想装系统啊。
2、性能测试
& &&这部分测试主要运用一些测试软件对硬盘进行评分对比。
&&首先用CrystalDiskinfo来查看两块硬盘的基本信息,SanDisk硬盘已经用了挺长一段时间,Savege当然还是全新的,两块硬盘都工作在SATA-III的模式下。
Benchmark中显然HyderX的成绩要远高于SanDisk。但两块硬盘都没有达到标称的速度,难道是我打开方式不对?考虑SATA之间性能差异没那么明显,日常使用中难以感受的到,后面的测试重点都在比较SSD与机械硬盘之间的差距。当然主要是由于我的电脑只有2个SATA电源接口,而重要数据和测试软件都在WD绿盘里,没法把三块硬盘同时接在电脑上进行测试。
Vantage是个可以衡量PC的综合性能的专业测试软件,这里我只使用了它的硬盘测试部分。PCMark
Vantage的硬盘测试会模拟Windows
Defender、游戏、图像导入、系统启动、视频编辑、Office、Photoshop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会比较接近真实使用情况。可以看到结果的惊人差异: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拿到了43703的高分,而WD
2TB绿盘连零头都不到,仅有3185分。
& &&这是硬盘测试部分的细节,可以看到SSD的速度在所有测试项目上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3、实战测试
& &&跑分测试虽然能直观的看到分数对比,但很多时候实用中难以感受到差异,所以我加入了实战测试部分内容,这部分测试都是根据日常使用电脑的真实情况进行测试的。
& &&大文件拷贝速度对比是在HyperX
Savage和SanDisk之间对比的,拷贝的文件是一个23.2G的ISO文件。从SanDisk往HyperX
Savage复制可以达到450MB/s的平均速度,而反过来只有320MB/s的速度,可见HyperX
Savage的读取和写入速度都远高于SanDisk Ultra
Plus。至于绿盘的最高速度只有120多M,实在没有可比性。
& &&Photoshop文件导入速度在某些应用时会非常影响处理图片的效率,比如我下面的测试。这是一组180张照片,架在三脚架上的相机每隔1分钟自动拍摄一张,历时3小时完成。我要做的是把这180张分辨率的照片全部导入PS做成一段1080p的高清视频,要做的步骤很简单:在时间轴上导入这180张照片,转化为帧动画,调节图像尺寸宽度为1920,剪裁图像高度为1080,调节每帧播放时间为0.1秒,最后输出视频。
/v_show/id_XMTI3MTM5MDc1Mg==.html
& &&先来看看成果,不知道为啥优酷没给我转出1080p的高清画面,只给留了个标清的。。。
& &&PS中可以设置暂存盘保存位置,暂存盘就是PS的虚拟内存文件,以缓解内存不足的问题,暂存盘的速度直接取决于硬盘的速度。
& &&这次测试的仅仅是第一个步骤,也就是开始导入180张图片到PS界面显示出图片所需的时间,以上就是实测结果,从左到右分别设置如下:
& 左:暂存盘为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照片也存放在这块硬盘上
& 中:暂存盘为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照片存放在WD 2TB绿盘上
& 右:暂存盘为WD 2TB绿盘,照片也存放在WD
&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使用SSD做暂存盘对PS性能的提升是极为明显的,而照片存放位置对性能影响不大,那不到1秒的误差都可以理解为按停秒表的反应速度所致。
& &&这次测试的180张照片总共仅有660M,但做了上述操作后PS的暂存文件达到了21.6G,要远远大于原始文件,这也验证了暂存盘速度的重要性。
& &&游戏的导入速度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致命的,现在的游戏越做越大,比如我的魔兽世界安装目录已经达到了33G之巨。
& &&这次测试的是从点下战网界面“进入游戏”按钮,到出现角色画面所需的时间。这游戏已经多年没玩了,进去发现所有角色都变丑了好多。。。
& &&实际结果同样惊人,把游戏存放在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上进入游戏仅需10秒,而放在WD
2TB绿盘上需要30秒。单机游戏进游戏慢几秒无所谓,但对于网络对战游戏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因为只要提交了登陆命令,你的角色就已经出现在地图上,而你自己却看不到画面,就在读进度条的这几秒你的角色早就被干掉了。
4、SSD相对机械硬盘的优势分析
& &&硬盘测试就这样简单的结束了,最后我还整理下SSD相对机械硬盘的优势吧
& &&机械硬盘的数据存放在盘片上,盘片高速旋转,通过磁头读取数据,工作原理跟胶片唱机类似。这样的机械结构会带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反面正是SSD硬盘的优势。
& &&噪音:电机转动和磁头摆动必然会带来噪音,而SSD硬盘是全电子结构,没有任何机械构造,自然不会有噪音了。
& &&重量:机械硬盘的电机和盘片有不小的重量,为了保护电机和盘片又需要坚固的全金属外壳,所以整体重量都比较重,而SSD仅需一片电路板,外壳不过是为了兼容机械硬盘形状便于安装,因此在重量上既有优势。但显然这次测试的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是个例外。
& &&功耗和发热:机械结构的驱动需要更大的功耗,并且高速旋转的盘片与空气摩擦也会发热,机械硬盘的发热量也一直是个麻烦,长期高负荷运行的机械硬盘往往需要单独的散热设备,相对来说采用低功耗闪存的SSD要好多了。
& &&抗震:SSD天生不怕震,而机械硬盘在高速旋转中非常需要稳定性。
& &&启动速度:SSD没有磁头,直接从Flash颗粒上读取数据,所以不存在寻道时间这一概念;而机械硬盘启动时需要电机加速盘片到一定转速,磁头找到盘片上对应位置才能进行数据存储,两者启动速度差异巨大。
& &&速度稳定性:机械硬盘的转速是固定的,所以盘片内圈的线速度就要比外圈低得多,这必然造成硬盘不同区域存取速度也不同,如果要读取的数据放在盘片不同位置,磁头还要来回移动寻找,所以机械硬盘还经常需要优化以提高性能,也就是把经常读取的数据放到高速区域并连贯的放在一起,不常用的放到低速区域;显然SSD没有这样的问题,不管放在哪儿都是一样的速度。
5、测试总结
& &&SSD固态硬盘无疑已经是现在主流电脑的标配,容量/价格是它最后的制约因素。不过从前面测试中也可以看到,只要使用SSD做系统盘和暂存盘,就能为系统带来极大的性能提升,即便是中低端SSD硬盘也是远超机械硬盘的。240-256G的SSD无疑是现在最具实用性和性价比的容量,它足以装下系统、主流软件和游戏了。至于大容量存储需求还是只能依赖机械硬盘或外置NAS等网络存储设备,这对整体性能影响并不大。
& &&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有着固态硬盘中的最高颜值,性能也足以秒杀SanDisk曾经的次旗舰的Ultra
Plus,我已经很愉悦的把它用在我的主力电脑上了,换下的Ultra Plus回头给HTPC升下级吧。
此博文为木小偶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联系,微博@木小偶E
木小偶的QQ交流群:4949463
有装修、电器及生活百科等方面偏门问题欢迎交流
我的更多文章:
( 12:12:12)(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多大合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