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有多量女性尿液粘液丝偏高12.05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尿沉渣实验报告
尿沉渣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池锝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篇一:尿沉渣可行性报告 尿沉渣可行性报告 一、 购置该仪器的必要性。 尿液检查作为医学领域的常规检测,对全身性疾病特别是肾、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尿液的检查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测量方法是用干化学测量法,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并未解决尿液有形成分的计数和形态学的分析。 测定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都属于间接测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出现各种假阴性、假阳性报告。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的专家们起草了《尿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讨论稿)》,提出显微镜检查作为尿沉渣检查的“金标准”,强调“尿沉渣计数的标准化、规范化”、“尿沉渣形态学观察的必要性和要求”。定量法能帮助检验医生准确分析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所有形态学成分,为临床诊断提供非创伤性尿诊断结果。结果用单位体积报告方式(个/цl),使于临床动态观察患者病情、鉴别诊断疾病。因此,尿沉渣工作站越来越受到医疗机构的重视。 尿液的规范化定量检查将对临床提供更直接、更客观的定量指标和形态分析,更有利于对泌尿系统的一些病理性的变化进行区别和定位,将大大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尿沉渣检查作为常规性检查也会给医院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核算及效益 目前我们医院每天尿常规检查标本约60-80人份,效益情况分别见下表: 篇二:尿沉渣实验室检查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尿沉渣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尿沉渣;实验室检查;方法 1尿沉渣实验室检查方法 1.1直接镜检法将尿液充分混匀,取其中1滴尿直接涂于载玻片上,依据各种有形成分的形态特点,用显微镜观察作出报告。 1.2玻片画框法用标定好的滴管加混匀尿2滴涂满蜡笔画好的25.2mm×25.2mm框内,静止3min后累计20个高倍视野细胞数,结果以每微升细胞数报告。细胞数(μl)=t×a/20bv。式中t=细胞累计数,20=所观察的视野数,a=标本分布面积,b=高倍视野面积=π高倍视野半径2,v=标本用量(μl)。 1.3自然沉降法将尿液在室温下放置15~30min后,移去上层的尿液,保留底层大约0.2ml左右,然后混匀,取其中1滴沉淀于载玻片上,镜检同直接镜检法。 1.4离心沉淀法尿液10ml离心5min,相对离心力为400g离心5min,弃上清留沉渣尿量0.2ml,混匀后吸取20μl,滴在玻片上,用18mm×18mm盖片覆盖,先用10×10低倍镜观察全片,再用10×40高倍镜仔细观察,检查细胞至少10个视野,检查管型至少20个低倍视野,报告以高倍视野所见最低至最高数字表示。 1.5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取一定量(10ml)尿液置特制的离心管内,在规定离心时间和转速的条件下离心沉淀,移去上清尿液,保留一定量的尿沉淀物,取1滴滴入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然后换算成一定体积(1/μl)内尿有形成分的含量。篇三:尿沉渣镜检 尿沉渣镜检 尿沉渣镜检(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s),是将新鲜尿离心 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镜检尤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参考价值。但是,尿沉渣检查结果仍应与尿理学、化学检查结果相到参照,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1]。 一、尿沉渣检查历史
1千年前,波斯名医Ismail,已对尿液的颜色、粘稠度、透明度、尿量、臭味、泡沫及沉淀物作了观察。显微镜发明后,Bright于1827年首次发现肾炎患者蛋白尿中出现管型,此后Bird于1854年,Purdy于1900年,进一步证明尿沉渣检查的临床价值。Addis建立的尿沉渣物定量检查法,1948年用于肾脏疾病的病程观察[2]。近年来,Brody采用相差显微镜鉴别红细胞与脂肪滴等。Haber用干涉显微镜从三个方位仔细观察沉渣成分。Rutecki等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颗粒管型中的血浆蛋白。认为部分管型的颗粒是血浆多种蛋白的聚集。有些学者用偏光显微镜鉴别尿中结晶。Linder等结合免疫荧光技术,酸性磷酸酶染色及扫描电镜对颗粒管型进行分型。不少学者应用巴氏染色或Sternheimer-Malbin(SM)等染色观察尿管型、脱落细胞等。最近几年,流式细胞仪技术进入了无需离心检查的新时代[3]。 二、尿沉渣检查内容、方法及临床应用[4]
(一)尿沉渣检查内容 正常人尿沉渣中可见少量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粘液丝等,但罕见透明管型。在患者尿中还可见细菌、滴虫、肿瘤细胞、病毒包涵体等。尿异形红细胞常表明与肾性疾病有关,而正常形态红细胞主要见于非肾性疾病。尿白细胞中闪光细胞超过10%多考虑肾盂肾炎[5]。管型为病理尿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肾损害及损害程度的证据。根据管型的横径大小可将管型分为:①狭管型(为1~2个红细胞直径宽),②中等宽度管型(3~4个红细胞直径宽),③宽管型(5个红细胞直径宽)。宽管型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预后不佳[4]
二)尿沉渣检查方法[6,7] 目前主要可分为:
1、定性或半定量检查方法 ①按尿离心与否分为末离心尿直接涂片镜检法和离心尿沉渣涂片镜检法。②按显微镜类型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倒置显微镜法、相差显微镜法等。③按染色与否分为尿沉渣非染色检查法和染色检查法。④滤过膜细胞浓集检查法。 2、细胞及管型定量检查 ①Addis12h尿计数法。②1h细胞排泄率试验。③细胞计数池直接计数法(Fuchs-Rosenthal板)。④各种定量分析法。作者发现采用定量分析板法的变异系数(CV)最小(表2)。德国采用MD-Kova-System定量板法也注意到CV比传统法明显下降)。 (三)尿沉渣检查方法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1、染色法[3,5] SM染色法可提高白细胞及各种管型,特别是透明管型的鉴别力,对比度有助于防止漏检。巴氏染色法更易于识别各种上皮细胞、包涵体及肿瘤细胞,但操作繁琐。甲苯胺蓝活体染色法易于观察管型及细胞核的结构。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易于区别粒细胞及上皮细胞管型。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有助单核细胞的识别。过碘酸席夫染色(FAS)有助于含铁血黄素颗粒的鉴别。油红O或苏丹Ⅲ染色易于识别脂肪变红细胞、椭圆脂肪水平、脂肪管型等。酸性磷酸酶染色有助于肾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细胞的区别。吖啶橙荧光检查则易于确定幼稚细胞的RNA[9, 10]。1990年,作者曾报道96例颗粒管型的光镜及常用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组化染色可较好地进行颗粒管型分类(表3) 2、单克隆抗体法[13] Marngafu在1988年成功地将单克隆抗体检 查技术用于各种肾病尿中细胞和细胞管型识别(表4~5),有助于新月形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鉴别诊断。
三、尿沉渣检查与尿干化学检查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查法的 相关法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检查法两者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而较难找出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Alwall报告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约为干化学仪器法报告(白细胞数/μl)的11%,Loosyt等指出WBC/μl为WBC/HP的0.8倍,而国内丛玉隆等实验为8.7倍,目前认为干化学检查不能精确定量,仅作为健康筛选,因此决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丛玉隆等通过6349例常规尿液标本的干化学、湿化学和显微镜法比较发现:干化学白细胞阳性,亚硝酸盐阳性,尿蛋白&250mg/L,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白细胞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65.9%,假阳性为34.1%,假阴性为0.80%。如以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为红细胞的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76.6%。假阳性为30.9%,假阴性为0.13%。如白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尿蛋白结果&250mg/L及红细胞&10个/μl为标准其管型漏检率(假阴性)为0%。由此提出了以上述四项检查作为显微镜过筛的标准[11]。由于试带检查受试带质量、尿分析仪、操作手法等多因素影响,故认为此标准有其局限性。建议对肾疾病患者、以及凡临床医师提出必须用显微镜检查者仍须严格执行镜检以防漏检 [12]。周仲玲等实验证明亚硝酸盐、蛋白质与镜检不呈正相关,隐血试验受多因素干扰,故即使干化学全阴性也必须镜检[14]。FCM尿检识别细菌、真菌能力强,但还不能鉴别各种管型,上皮细胞、滴虫、脂肪滴。FCM欧洲小组提出男、女参比值有差别。最近Pardy报道,FCM的精密度明显高于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CV为1.3%~8.5%,白细胞CV为 2.4%~5.0%。作者提出了尿中各种颗粒在离心过程中不仅会破坏,也可能粘附在管壁上造成结果不精确[14]。作者还提出用FCM检查尿液,需镜检复查尿结晶的标本占12%,镜检复查微生物占5%,但认为使用FCM至少可避免70%的标本镜检复查。
四、尿沉渣检查评价
(一)总体评价 尽管尿沉渣检查方法有不少进展,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1、尿标本成分复杂 留取尿标本的方法不标准;尿沉渣成分易受食物、药物等多因素影响。
2、尿检查方法多种尚未达到标准化 目前有自然沉降检查法、离心检查法、定量板检查法、不染色检查法或染色检查法等。我国虽建立尿沉渣检查操作规程,并不断修改完善,但不少医院在工作中仍不能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15]。
3、尿沉渣检查报告方式不统一 有的以每视野中最低~最高数报告,有的以平均10~20视野中管型或细胞数报告,有的不以“+、++、+++、++++”的半定量方式报告。
4、尿沉渣参考值不一致 尤其缺乏老年人、儿童的参考值。
5、缺少能长期保存的尿沉渣质控物,因而难以开展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
6、尿沉渣检验开展结合临床科研较少,尿沉渣检验与临床联系不够,缺乏科学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对尿沉渣的临床价值,临床工作者有不同意见,如Free指出显微镜检查管型是唯一方法。Schreiner指出尿沉渣是临床实验室阳性率最高的项目。Ke 等认为用干化学证明尿中红、白细胞而无需再花较多时间检查尿沉渣。儿童、老年人有很多疾病是潜在的。Free夫妇提出对这些“健康人”应重视尿沉渣检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更认为,尿沉渣细胞学检查可能是发现早期膀胱癌、肾癌症的有效初筛试验。 (二)方法评价 尿沉渣检查混匀一滴尿法简便但不规范、阳性率低;离心法敏感,检测阳性率高,是目前建议的常规检查测法,但需标准化,用酶标板的倒置显微镜检查法,可避免离心倾倒上清液造成沉渣损失和沉淀物容量不一致的缺点,而且该法尿量少(仅需50μl,混浊尿仅需10μl)是一种操作简便、沉渣浓集不变形、阳性率和精确度高的改进方法。用相差显微镜法有助于识别正常和异形红细胞。用染色法使透明管型不易漏检,也有助于各种细胞成分结构的观察。必要时可采用组织化学、免疫化学、荧光染色等新技术识别尿沉渣中各种成分,还可与干化学检查结果对照,流式细胞术提高了尿沉渣各种成分识别能力。 总之,尿沉渣检查仍为目前实验室不可缺少的基本检查内容,期望不断出现新的改革以达到实验器材和操作规程的标准化,有符合质量保证要求的尿沉渣质控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篇四:尿液常规实验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教 案(续页) 实验五 尿液实验检查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尿液分析的相关,包括尿常规测定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1.掌握尿常规检查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技术 2.熟悉尿常规检查各个项目的临床意义 3.了解尿常规检查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尿液理学检验 一、实验内容 1、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正常颜色为深浅不同的黄色,多为淡黄色。 病理性改变例如:乳白色:可见于脂肪尿、乳糜尿; 红褐色: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等。 (2)、透明度:正常人的新鲜尿液多数清晰透明,或微混,报告按 肉眼观察记录如:透明、微混、浑浊等。 (3)、尿量:正常人一昼夜排出尿量为ml/24h,平均1500ml/24h。 24小时尿量&2500 ml为多尿,&400 ml为少尿,&100 ml为无尿。 2、 显微镜检查 (1)、尿液细胞成分检查: 1、上皮细胞 (1) 扁平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 (2) 大圆上皮细胞(膀胱上皮细胞) (3) 小圆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4)、移行上皮细胞(尾形上皮细胞) 2、红细胞 新鲜红细胞比白细胞小,正面呈圆盘状,侧面呈双凹形或单凹形,在高渗尿液中红细胞呈皱缩状,低渗尿液中红细胞呈影细胞,又称红细胞淡影。 参考值:正常人红细胞0~3个/HP,平均>3个/HP,称镜下血尿。 3、白细胞和脓细胞 [参考值]正常人不超过5个/ HP。 [临床意义]泌尿系统感染。 (2)、管型: 根据管型的形态学可分为下列几种: 1)、透明管型:正常人偶见 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较窄而两端钝圆,偶尔会有少许细颗粒,因其透明度大,易被忽略,应在弱光下观察。 2)、细胞管型: RBC管型:在管型基质中含有RBC超过1/3体积时; WBC管型:在管型基质中含有WBC超过1/3体积时; 上皮细胞管型:在管型基质中含有小圆上皮细胞超过1/3体积。 3)、颗粒管型: 细颗粒管型:由上皮细胞变性演变而来的,细颗粒在管型基质内其含量超过 1/3体积。 粗颗粒管型:由白细胞演变而来的,粗颗粒在管型基质内其含量超过1/3体积。 4)、脂肪管型:管型基质内含有脂肪滴,其含量超过1/3体积。 5)、肾衰竭管型:由受损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碎屑,在明显扩大的集合管内凝 集而形成宽大而长,不规则,易折断的颗粒管型。肾功能衰竭时出现。 6)、蜡样管型:由细胞颗粒管型继续碎化而来,呈蜡黄色,外形宽大,有折光性, 易断裂,边缘常有切口,有时呈扭曲状。 尿中出现管型是肾脏疾病的最重要症状之一,表明有肾实质损害。易被误认为管型的物体有:类圆柱体:形似透明管型;黏液丝;假管型:类似颗粒管型。 (3)、结晶 磺胺类结晶:其形状各异,有哑铃状,球形辐射状,长方形,薄板状等。服用磺胺药物时,如在新鲜尿中出现大量磺胺结晶并伴有RBC,则有可能发生泌尿道结石,导致少尿、无尿、血尿和肾绞痛。此外病理情况下还可见胱氨酸、酪氨酸等结晶。 二、试剂与材料: 1.光学显微镜 2.玻片
4.试管 三、实验操作:取新鲜混匀尿液10ml于离心管内,以1500r/min离心5min弃取 上清液,留取沉渣液0.2ml混匀后移取一滴涂于玻片上直接显微镜镜检。 四、报告方式:观察20个视野(低倍镜)和观察10个视野(高倍镜),按下列方式报告: 管型
最低值~最高值 个/LP(低倍镜)细胞
最低值~最高值 个/HP(高倍镜) 结晶
原则上见到后报告 五、注意事项: 1.尿液标本一定要新鲜。 2.若红细胞数量较多,可用冰醋酸破坏后观察其他有形成分。 尿干化学检查
一.方法:1.将试带浸入尿中3-5秒。 2.浸透后取出在容器边缘除去多余尿液。 3.60s后对照标准比色板进行比色,判断结果。或放入尿十项分 析仪进行检测。 二 四、注意事项 1) 标本必须新鲜,放置时间长可使胆红素测试结果出现假阳性; 2) 尿液比重测定:标本必须新鲜,不能含有强碱、强酸等物质(如奎宁、嘧啶等药物),3) 成年女性的经血常可引起尿潜血测试结果出现假阳性,因此应采取必要的采尿措施以减 少污染。 4) PH检测时尿标本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导致尿液PH改变。 5) 尿液分析试纸对于白蛋白的敏感度远远超过其它蛋白,因此,在尿液中含有其它种类的 蛋白时,干化学法的测试结果可能为阴性。 6) 分析试纸只与粒细胞浆内的酯酶起作用,因此分析试纸只能测定粒细胞,不能测定淋巴 细胞, 7) 试纸条必须干燥,使用时不能手触试剂垫部分。 思考题: 1. 尿外观有哪些常见改变及其病理意义? 2. 血尿的定义及分类? 3. 维生素C为什么可以干扰尿糖检测结果? 小结: 尿常规测定实际应用中基本上实现仪器自动化分析,包括尿干化学检查、尿沉渣自动分析,但沉渣显微镜还是非常重要的。篇五:浅谈尿沉渣镜检报告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浅谈尿沉渣镜检报告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薛永胜 贵州省毕节地区卫生学校
规范尿沉渣镜检的报告方法,避免同一有形成分用两种不同报告方式之间的混肴,为临床诊断提供明确的依据及疗效观察。 关键词
尿沉渣镜检
报告方法 随着尿液自动分析仪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人们对尿液自动分析仪的依赖越来越大,而对尿中有形成分的检查越来越疏远。在手工操作尿液检查时,尿液离心镜检是尿Rt检查的必须检查项目,但在尿液自动分析仪作为尿液检查的主要手段后,很多化验人员越来越忽视尿沉渣的镜检,导致一些检查项目出现假阳性、假阴性,若尿液自动分析仪检查出尿蛋白、隐血等项有阳性时,才进行尿沉渣镜检。因此,在《临床检验》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尿液中有形成份的学习及其报告方式,强化尿常规检查中必须镜检的意识,防止某些病理有形成份漏报、错报而延误患者诊断和治疗。某些检验人员忽视对尿沉渣报告方法,在某些地、市级医院出现报告方式不统一,并引起了很强烈的争议,现就其报告方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尿液中可以查到的有形成分如管型来自肾脏,主要在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疾病时出现,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实质有损害;红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则来自肾脏和尿路,其中红细胞增多者以慢性活动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白细胞增多以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常见,巨噬细胞出现的多少决定炎症的轻重程度;尿液中的各种结晶及某些药物结晶是随尿液pH值的变化从尿液中析出来的,亮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等结晶系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正常尿中不存在,只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如大量出现,可形成肾或膀胱结石,而其它如尿液中盐类结晶的出现与体内的盐类代谢、酸碱平衡及尿液的胶体状态有关,故没有特别的病理意义。检查尿沉渣类型和多少,是了解肾脏及尿路疾病的重要手段。尿沉渣镜检,既包括对这些有形成分的识别鉴定,又包括操作方法的标准化及正确的的报告方式,因此,我们应熟记尿内有形成分的形态、严格操作规程的同时,还要有统一的报告方式,使病人疾患得到迅速、准确的诊断。 当我们了解尿液各有形成分的出现及临床意义后,以此为参照,就容易根据化验报告的结果得出有力的诊断。但对尿沉渣的报告方式不统一时,会给临床上的诊断带来不便。如某某肾盂肾炎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作了两次尿Rt检查,治疗前白细胞:平均25个/高倍,治疗后白细胞(+)。虽然这两种报告方式都是正确的,但两者不好作比较,难以判断病人经过治疗后病情是否减轻,故对规范尿沉渣的报告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各类教科书及参考书所叙述的报告方式不尽相同,也是化验人员对尿沉渣报告方式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临床检验》教科书(中专教材)叙述尿沉渣报告方式为:按各视野中所见,报告其各视野所见沉淀物的最低数和最高数或报告平均数,对透明管型、红细胞、白细胞的报告,如数量过多时,要报告“大于××个或满视野”;如数量极少,可报告“极少或偶见”。结晶和盐类沉淀按“少许、+、++、+++、++++”报告。《临床实验诊断学》参考书中叙述的尿沉渣报告方式为:将尿沉渣中发现的各种有形成分,用“统一的方式”加以报告,对于观察病情变化帮助甚大。报告方式有两种(分数报告法和加号报告法),以分数报告法应用最广,加号报告标准列表如下: 显然,《临床检验》教科书对尿沉渣报告方式是把“细胞、管型”按分数报告方式,把“结晶、盐类”按加号报告方式区别报告。《临床实验诊断学》参考书所列的两种报告方式对尿中所有的有形成分都适用,但注明“以分数报告法应用最广”。 综上所述,对尿沉渣的两种报告方式的使用各有不同。对细胞、管型等形态比较规范的有形成分容易计数的,这两种报告方式都可以,但对结晶和盐类等形态不规范、不易计数的有形成分用加号报告方式较妥。为了有统一、规范的报告方式,笔者认为按《临床检验》教科书上对尿沉渣镜检的报告方式较合理,即细胞、管型等按分数报告法;结晶、盐类按加号报告法。但对尿沉渣中细胞、管型数量过多时,可以用悬滴镜检或按稀释倍数镜检,报告时注明“悬滴镜检”或 “稀释×倍镜检”字样,这样可避免同一有形成分用两种不同报告方式之间的混肴,同时为临床诊断疾病和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临床检验》,1988第三版,全国中等卫生学校
教材,张绍林主编; 2、《临床实验诊断学》1989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
社出版,叶应妩、李健斋、王玉琛主编。 姓名:薛永胜 单位:毕节地区卫生学校 手机:
办公室电话:相关热词搜索:
[尿沉渣实验报告]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实验报告】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池锝网 版权所有&&&&参见附件(249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 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Roche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联合检测尿中红、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60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晨尿标本,分别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Roche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进行检测,然后再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对尿中红、白细胞的检出率较一致WBC 94.6% 、 RBC 93.1% ,Roche 尿干化学分析仪法与显微镜镜检法对尿中红、白细胞的检出率差别较大WBC87.2% 、 RBC82.5%;结论 联合应用三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白细胞可以大大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率,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度。
&&&&[关键词] IQ200尿沉渣分析仪; Roche尿干化学分析仪; 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
&&&&[中图分类号] R446.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1)-04-300-01
&&&&尿液分析是用物理、化学、电子学的方法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泌尿、肝、胆、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进行诊断。随着科学及经济的发展,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流式技术沉渣分析仪也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Roche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三种方法在尿红、白细胞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美国IRIS公司IQ200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Roche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Olympus双目显微镜
&&&&1.2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2010年3月―12月我院门诊住院患者600例,采集新鲜晨尿,分别进行三种方法的检测。用一次性洁净的塑料杯收集新鲜晨尿,充分混匀后分为两管,每管10 ml,一管用于尿干化学法和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另一管用于常规沉渣显微镜镜检。
&&&&1.3 方法
&&&&每日工作前对IQ200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清洗、调焦并进行高低两种质控检测,确保其在控后进行标本检测。显微镜镜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操作规程操作,Roche尿干化学分析仪严格按照说明操作。全部标本必须在收到后2小时完成。
&&&&1.4 判断标准
&&&&IQ200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值:以RBC0-24个/mlWBC 0-12个/ml,超过此值均为阳性;Roche尿干化学法为RBC阴性、WBC阴性;显微镜镜检RBC 0-3个/HP 、WBC 0-5个/HP ,超过此值为阳性。
&&&&1.5 统计学方法 资料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白细胞检测结果
&&&&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基本上一致,阳性符合率为94.6%,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的阳性符合率为87.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IQ20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与显微镜检测白细胞结果
&&&&2.2 红细胞检测结果
&&&&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基本上一致,阳性符合率93.1%,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IQ200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
&&&&以显微镜镜检为金标准[2],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法对RBC、WBC检测结果都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现象。
&&&&3 讨论
&&&&IQ200尿沉渣分析仪组合了流式细胞分析仪和成像技术两种方法,通过尿液中有形成分的尺寸、外形、对比度及材料等特性对每种微粒成分进行分类,其具有简单、快速、自动进样、自动分析等优点,国外文献近几年对其性能及检测结果均有较高评价[3.4]。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因其方法简便,检测速度快,灵敏度较高,重复性较好,以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试剂垫的呈色反应和光学、电学相结合而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因而对有形成分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干扰物质,可导致检测结果呈假阴性或假阳性,故只适合临床的初筛工作[5]。
&&&&4 结果
&&&&4.1 白细胞: 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为阴性的显微镜镜检基本都是阴性;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为阳性的而显微镜镜检为阴性的,经人工镜检证实尿中存在大量结晶、大量红细胞、上皮细胞、有些是粘液丝、真菌等,被仪器误认为白细胞造成假阳性;干化学法测定阴性而显微镜镜检阳性的标本中,镜检证实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因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原理为试剂与粒细胞浆内的酯酶反应呈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酯酶的多少成正比关系,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含此类酶少,故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疾病可出现上面的情况。另外因注射大量先锋VI或庆大霉素药物[6]、尿胆红素>11.25mg/dl、尿蛋白>500mg/dl、糖尿均可引起干化学检测阴性而显微镜镜检阳性的结果;干化学检测阳性而显微镜镜检阴性,是由于尿PH值>8.0或黄胆尿引起,因PH值过高或放置时间过长,造成白细胞破碎,黄胆可造成干化学白细胞检测呈假阳性[7]。
&&&&4.2 红细胞: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为阴性的显微镜镜检基本都是阴性;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为阳性而显微镜镜检为阴性的,镜检证实尿中存在大量结晶、上皮细胞、有些是粘液丝、精子、酵母菌等被仪器误认为红细胞造成假阳性。干化学检测阳性而显微镜镜检阴性的标本,分别由于红细胞完全破碎至释放出血红蛋白,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心梗或心肌损伤时释放的肌红蛋白入尿和高胆红素尿,尿中有大量细菌,PH值>8.0或尿渗透压较低,导致红细胞溶解所致;干化学检测阴性而显微镜镜检阳性的标本是由于患者服用了大量Vc,导致尿中高浓度Vc的干扰。
&&&&综上所述: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能检测尿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弥补了干化学的不足,而干化学法对血红蛋白的检测既有助于溶血性疾病的诊断也弥补了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的不足。总之IQ200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都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将尿干化学法作为过筛实验,在与IQ200尿沉渣分析仪的结果相比较,结果不符的再进行显微镜镜检,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三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 李光亮,金晓东,陈广平.尿沉渣分析仪和干化学法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比较[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62.
&&&&[3] Hughes C, Roebuck M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液粘液丝偏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