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是最好的教育,英国早教孩子怎样在玩中学习

英国人: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导读:家长抱怨家里小孩太过顽皮?乖乖的、安静的孩子似乎比较好教养,但在英国家长眼里,顽皮的孩子才有个性、思想独立。英国人教育孩子有着他们的一套传统方式,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花钱“培养”孩子顽皮吧!
1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从来不出去乱跑的孩子作为榜样来教育我们。要乖,要听话,不捣蛋的孩子似乎更赢得父母的赞赏。可是在英国,父母们却有意地&钱&培养孩子顽皮。每个周末都会为孩子活动,不是到某个吃饭(往往是全家出动),就是去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踢球。总之,英国家长很少让孩子呆在家里看电视。  除此以外,英国父母的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图片来源于华盖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个中国人到国外去做家教,当他想要按照国内的做法准备教孩子的时,主人却明确告诉他:只需带孩子到附近的一个游乐场去玩就行。孩子的告诉他:&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在游乐场,小男孩尽情地玩,而且还动手做各种环保工具,如环保餐具、环保包装袋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问很多专业的问题,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小男孩的安全和回答他的提问。  我们想要孩子学知识懂道理,说教或者填鸭式的教学似乎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教育手段。这样做短期来看似乎长进很快,但枯燥无味的教学只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而玩乐是孩子的天性,陪玩这种家教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很多做人的道理和有用的知识在这个寓教于乐过程中被孩子掌握。所以与其让孩子正襟危坐地听讲,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或者玩玩游戏来得更有效。2英国式兴趣小组图片来源于华盖&&& 英国爸妈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参加活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俱乐部中,长都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大多是免费的,而且没有强制的教学计划,参加这个小组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玩乐中结识,同时培养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 、独立,娱乐为主是英式&兴趣班&重要特点,孩子在这些兴趣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家长也是全力支持。一些社区活动的表演会,兴趣班的成果展等活动,家长都是郑重其事地参与其中,因为英国家长认为,多活动的&顽皮&孩子更聪明!所以他们往往很乐意为孩子的顽皮活动&埋单&。&&& 英国中的这种兴趣小组其实和们的兴趣班、早教班很类似。但是我们家长对孩子往往有着更大的期望,自己出去的钱是可以看到成果,获得回报的,因此从最初抱着&让孩子玩一玩&到&学有所成&,家长的初衷逐渐变味,孩子因为背负着家长期盼的压力,最初的浓厚兴趣也逐渐消减,变得逃避了。&&& 所以家长不妨学学英国父母,减少对孩子兴趣班的功利意识,让真正从兴趣出发参加活动,抱着&玩&的心态,相信更能让你获得更意想不到的效果。3道德不靠教导图片来源于华盖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公平、、守信,是英国人的核心道德观。英国长普遍认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英国学校还普遍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活动,培养孩子的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一些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反观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在学校我们都一直强调遵守纪律、守则,往往将行为规范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孩子们更多是以一种&灌输&的去获得这些道德观念,甚至是以考试的形式去死记硬背。这些道德的意义难以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中。  家长想要孩子学会自律,学会公平、诚实、守信,首先家长做好示范,&不以善小而不为&,事事躬亲,同时也鼓励孩子多动手去尝试,主动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懂得和理解道德的意义。4餐桌教育图片来源于华盖  英国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英国家长很少&插手&喂孩子吃东西,他们认为孩子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  杜绝、挑食。英国家长认为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迁就造成的,因而如果宝宝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还会使孩子养成、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一些家长缺少这种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意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格同时缺少锻炼自理的机会。们不妨多学学英国家长的餐桌教育,在宝宝年幼的时候就开始让他自己进食,尽管宝宝弄得饭桌&鸡飞狗跳&也不要&看不过眼&出手帮忙。对于挑食的宝宝,除了英国式方法,你还可以试试转变烹调方式,或者将他不吃的和爱吃的搭配一起,弄点小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5孩子不是白纸图片来源于华盖  大普遍以为小孩子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他人和自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宝宝都有着他自己的脾气、性格基础,所以在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纵观现代家长普遍注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补课班、兴趣班等琳琅满目的特色教育似乎是为孩子锦上添,其实增加了孩子负担的同时也没有真正达到教育效果,最终只是在孩子的&白纸&上。&&& 我是说小编,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邮箱.cn方式联系我,孩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来信方式:成长说+宝宝年龄+遇到的问题。如:成长说+宝宝2岁半+孩子被打怎么办。&精彩推荐:
与相关的文章
妈妈经验分享
查看相关知识点
你想清楚地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情况吗?你想知道宝……
下期预告:
PCbaby特地为准妈们准备了孕妈暖心大礼包赠送活动,……
4033人关注你家孩子上早教了吗?|早教|教育方式_新浪育儿_新浪网
你家孩子上早教了吗?
华声在线-家庭导报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接受“早教”的观念,到早教机构学习,并不是简单带孩子来玩。那么,如何学习正确的早教理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再教给自己的孩子呢?
  亲子课、音乐课、手工课……时下,各种针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培训机构和课程名目种类繁多,各类广告也让人应接不暇。为了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都不惜花重金来培养孩子,甚至将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也送进课堂。那么,宝宝有必要上早教吗?早教的内容都涵盖了哪些?这么小的孩子上早教能否真正学到东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州城的早教市场进行了探访。
  早教,上还是不上?
  对大部分年轻父母来说,首先关注的问题,是到底要不要让孩子上早教班。
  近日,记者分别走访了州城的滨江花园民艺幼儿园亲子坊、南方贝贝恩施早期教育中心、恩施亿婴天使早教中心等几家早教机构。记者发现,来这些早教机构上课的孩子不少,每家都有一百多人,还有很多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上体验课,以决定是否选择让孩子来上早教。
  据了解,这些早教机构的收费并不便宜,一节课的时间为45分钟,单次课收费40—80元不等。面对市场上众多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很多家长对于是否要让孩子上早教班,看法也各不相同。
  家长曾先生表示:“我觉得早教对孩子还是有些益处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一些,让孩子到早教班去锻炼锻炼,早些适应课堂对他们以后上幼儿园和上学都会有好处。
  家长王女士则认为:“0—3岁的宝宝在早教机构学到的东西,在家也可以教,没有必要强制孩子去上课,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比较好。”
  也有的家长把早教看成是“托儿所”,带孩子到早教机构玩玩游戏就回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居多,把孩子放在家里会让孩子觉得孤独寂寞,不如让孩子在早教机构与别的孩子玩。
  对于有没有必要上孩子接受早教的问题,记者在采访恩施职院外语系主任、幼教专业教师赖声雁时,赖老师的观点是肯定的,他说:“人的成长历程可以用“3366”来界定。即3年婴儿期,3年幼儿期,6年少年期,6年青年期。早教指的是婴儿期的教育,其实早教应该把学前教育——也就是婴、幼儿教育全部涵盖。选择让孩子上早教没有错,但不能在这个阶段把孩子完全交给早教机构或者长辈甚至保姆,父母应尽可能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接受教育。0—3岁孩子的教育应该围绕‘我是谁’来展开,他们需要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来逐步证明自己的存在,需要父母的声音、气味和温暖的怀抱,特别是母亲的乳香,否则,孩子会没有安全感。”
  早教,孩子能学到什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各个早教机构来上课的孩子中,最小的只有不到半岁。
  那么,这么小的孩子,还不会坐、不会爬,就送去“上课”,能学到什么呢?靠谱吗?
  在滨江花园民艺幼儿园亲子坊,记者了解到,早教的课堂内容分为“打招呼”、“自我介绍”、工作、音乐、儿歌、游戏、律动等环节。其中,打招呼和自我介绍都是一套随音乐的动作;2岁左右的孩子就以手部的精细动作为主,有时会进行美术或手工。
  负责人谭雨告诉记者,课程设置是按照孩子的年龄段划分的,主要以游戏为载体。“针对0—3岁的孩子,每个月的变化都很大,需要有相应的引导和带动。我们以4个月为一个年龄段对3个月到一岁的孩子进行分班,实行“小班制”,即每个班最多8个孩子,由家长陪伴参与。”谭雨在介绍分班情况时说。
  而在某早期教育中心,该中心的负责人之一杨慧解释说:“我们的早教需要家长的全程陪同,所有课程以教育和心理科学为依据,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指导与帮助。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自己接受我们所授的知识,其实更多是教给家长,让他们学会怎样教育孩子。”
  在该中心工作了1年多的教师蒋佳丽担任着多个班的早教课,她介绍:“我们授课是按月龄设置的,例如6—12个月的孩子,我们会在‘两指捏’、‘三指捏’和‘五指握’方面进行强化练习,并要求双手交替进行;针对1—2岁的孩子,则更注重‘勺子舀’、‘线串珠’等精细练习。”
  带孩子参加早教的范女士在课程结束之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我也走访过多家早教中心,都各有特点。孩子上早教后,还是有很大的变化,很容易融入社交,对每次的早教课充满了期待,并且喜欢重复在早教课上学到的东西,对模仿充满了兴趣。我的孩子已经2岁多了,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希望他可以平稳适应这种转换。”
  早教,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接受“早教”的观念,到早教机构学习,并不是简单带孩子来玩。那么,如何学习正确的早教理念,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再教给自己的孩子呢?
  恩施职院外语系主任、幼教专业教师赖声雁表示:“对于早教,部分家长存在的最大误区是找一家好的早教机构后,便万事大吉,其实,早教最好的机构还是家庭,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任何一家早教机构能代替父母对孩子那种贴心贴意的教育,但问题是父母都不是早教专家,因此,我推崇亲子教育,也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接受教育,父母需要找到的是‘态度和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
  他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早教还是之后的教育始终应该以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个性发展为宗旨。这看上去好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不是父母都要成为教育专家才能实现呢?其实不然,当父母的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例如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踏实工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家庭的担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特别是0—3岁阶段是孩子身心成长、个性发展的起跑线,如果父母每天沉迷于麻将、电脑,或抱怨社会,或家庭不和,或把孩子的教育推给长辈等等,都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赖老师还表示,早教的授课老师也都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教师应具备学前教育专业中专及以上文凭和取得幼师资格证。而对于早教机构,则必须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培养孩子的智商与情商从学会如何陪孩子玩儿开始!
文:大卫吉娜
“玩儿”是一件非常放松而享受的事情,但是对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来说却是一件非常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因为玩儿不仅仅是乐趣,更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法。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一个探险家,他们通过玩儿来感知这个世界。当他们沉浸在玩耍的欢乐中,尤其是全身心投入时,他们在思考,在实践,在分析解决问题,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当他们与大人或者同伴互动的时候,他们在学习语言,情感及社会技能;而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及户外的活动都在帮助他们身体的发展。欢迎关注微信公号《奥利和查理的欧式时尚生活》,阅读玩儿”是最好的教育,解析英国早教孩子是怎样在玩儿中学习的?一文。
孩子在0-5岁期间可以说是与家人相处时间最多的阶段,在中国0-3岁的孩子基本是由母亲或者是祖父母陪伴照顾,3岁以上进入幼儿园。英国孩子虽然出生后就可以送nursery, 但是大多孩子在上学以前不会full time入园,所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也是非常多的。孩子在0-5岁(英国早期教育年龄段)的学习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或者是祖父母在这个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与孩子玩儿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2016年第一季度,吉娜妈咪完成了《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系列课程的学习,较为深度地研究了孩子早期发展的心理情感等特点,本文提取精华,总结一下,家长应该怎样与孩子玩儿才能够让孩子在认知,语言,性格,心理等多方面健康地发展。(本文针对年龄段主要为1.5岁-5岁)。
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吧!你平时与孩子玩儿吗?你是让孩子带着你走还是你带着他走?你总是在试图教孩子什么吗?你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玩儿吗?
1. 孩子在自行领导的玩耍中会学到最多,不要总以为“教了”孩子才能学会
很多很负责的妈妈包括我自己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总是喜欢帮助孩子选择不同种类的玩具来玩儿,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还喜欢给孩子做示范,这样我们觉得是在教他们,事实上对于幼儿或者是学龄前儿童来说,如果他对一件事情没有兴趣,你再怎么教也是没有用的,他的心早就会跑到他想要去的地方了。有的时候孩子本来是喜欢玩一种玩具的,但是由于你总是指手画脚,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逻辑来玩,最后弄得孩子也不想玩儿了。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让孩子自己选择要玩儿什么,然后自己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让他们的好主意与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要试图去教他们怎么做。相反,跟着孩子走,模仿他们的做法,做他们让你做的事(当然都是在安全范围内)。你会惊奇地发现,当你给孩子机会自己摸索实践的时候,他们就会玩儿得很投入,非常兴致勃勃。这种给予孩子权利的陪玩方式不但培养了孩子玩儿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表扬和鼓励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批评不复合逻辑的结果
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探索,几个月大的婴儿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两三岁的孩子喜欢用涂料乱写乱画。有的时候,孩子的想象与创造不是很合逻辑,例如他们让小车飞了起来,农场里的动物玩具都会说话,给长颈鹿涂上了蓝色,拿着碗当帽子等,我们担心孩子认知上的错误,不断地纠正他们。在这个纠正的过程中,我们只是看到了结果,却忽略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小就这样不断地告诉孩子怎么怎么错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为他们生怕犯错不敢尝试了,好奇心甚至也会消失,却而代之的是按照父母所谓的对与错行事。
孩子失去好奇心与创造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不要太在意结果的对与错,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创造和实践的过程,如果孩子给长颈鹿涂上了蓝色,可以说:“啊!长颈鹿变成了蓝色,好神奇!” 只要是孩子动脑筋动手,不管怎样的想象与创造,都应该鼓励孩子的努力,至于结果怎样,并不是我们陪着一个两三岁孩子玩儿时要解决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阅历的积累,孩子是会认识到长颈鹿不是蓝色的,关键是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想象力与创造力!
3 . 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做到耐心不打断不急功近利但却关注
孩子的专注力也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两三岁的孩子会听不到大人说话,他们的投入程度以及身心状态都是非常愉悦健康的,这是再好不过的状态,这样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探索,思考,创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也许会寻求大人的帮助,这样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当看到孩子非常专注地在玩一个玩具或者一个活动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打扰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需要你的陪伴,他们还是需要大人关注的,所以大人在一旁观看即可。
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重复,所以你会看到那么会一遍又一遍把东西从瓶子里拿出来再放回去,重复的过程是孩子演练和实践的过程,一个孩子只有一个事情做很多遍才会觉得自己是真的掌握了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重复做一件事情学不到什么东西,或者自己对重复多次的东西厌倦了,就愿意强行让孩子进行下一个活动或玩不同的玩具。当一个孩子很专注地玩一个玩具的时候,即便是重复,对他来讲也是有意义的,除非有急事,家长没有必要打断孩子,不要急功近利,要有耐心。
专注力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保护出来的。
4. 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信,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权利与影响力
孩子自出生以来由自己掌控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基本的生活依赖于父母,家里的规则与制度都是由父母来定的,只有玩儿的时候,只要父母放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孩子是能够行使主权并影响大人的。所以陪伴孩子玩耍是培养孩子独立与自信的最好时机。如果一个孩子在和父母或者祖父母玩儿耍的时候体会到自己的主权与影响力,他就会更加自信,同时也会信任别人。因为他体会到他们可以为玩儿或者是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主,并且可以积极快乐地影响别人,不会受到大人的控制。
所以让孩子自行领导自己的玩耍,大人跟着孩子走,并对孩子的创造与实践给予肯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就会建立起孩子的自信。
5. 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鼓励过家家/角色扮演
很多的家长非常鼓励孩子玩儿益智游戏,觉得开发智力非常重要,所以也给孩子买很多像乐高一样的可以开发智力与动手能力的玩具。事实上角色扮演,也就是过家家这种要通过想象力,生活经验或童话故事玩儿的游戏对于培养孩子人文的认知,情感与社会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当一个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时候,他们会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这让他们理解别人也是有感受的,也许会与自己的不一样,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家长不要嫌乱,如果孩子要用纸箱子做道具或者拿被单和椅子搭房子都是应该给予支持与帮助的。还可以购置一些像厨房一样的玩具,英国的dress-up玩,也就是像消防员,警察,公主等孩子过家家用的玩具服也非常普遍,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的角色扮演玩儿法。如果孩子要求家长一起玩儿,那就最好不过,是孩子学习情感与交流的绝好时机。
6. 帮助孩子的语言发展,多运用描述性的语句
在陪伴孩子玩儿的时候,不断的提问或者是指手画脚,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沟通的障碍,这样就很难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要在玩儿中与孩子交流是完全可以的,关键是选对时机。当孩子全神贯注玩儿得起劲的时候,去描述他正在做的事情,例如“啊!你把绿色的方块放在了小筐里,筐里还有3只鸭子!”,这样孩子会觉得你是在关注他,有时他反而会模仿你说的话,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增强了语言表达。当孩子模仿的时候给予鼓励,然后大人再接着描述孩子做的事情,由于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他就更有兴趣模仿家长,或者是加入自己的评论。还有的时候,孩子玩儿着玩儿着就和你讨论起来,这个时候加入他的讨论,此时提出一些有趣的或者有印发思考的问题,孩子就会很喜欢与你沟通。
案例分析:4岁奥利和查理玩儿汽车,妈妈陪玩儿
1. 奥利和查理要求妈妈帮忙把汽车轨道从架子上拿下来;
2. 妈妈帮忙,然后坐在一旁看孩子们玩儿
3. 哥俩把汽车轨道搭好,然后把另外一个不匹配的轨道拉过来,想要搭建一个更大的轨道,衔接他们要妈妈帮忙用胶带纸粘上。
4. 妈妈帮忙,然后回到座位上继续观看。
5. 哥俩开始尝试让不同形状与重量的小汽车从高处下来,有的卡在中间,有的下来太快冲出轨道,有的很好地到达了底层轨道,两个人每个小车试过来,玩儿的非常专注和开心,一边还不断评论。然后查理看了看妈妈说:“妈妈,好玩儿吗?”
6. 妈妈回答:“太好玩儿了”,于是开始描述:“那个红色的消防车太高了,所以给卡住了,那个绿色的送货车太重了,下来时太快了,所以冲出了轨道。” 奥利和查理一边再实验,一边重复妈妈的话。
7. 妈妈表现出兴奋的样子说:“现在快数数,有几辆车顺利地到达了下层轨道?” 哥俩立马去数,妈妈表扬了他们。
分析:整个过程都是孩子在玩,他们在引领自己要玩什么,妈妈在一边看并且给予帮助,孩子知道妈妈在关注他们。孩子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种类的车在通过轨道时的表现不一样,妈妈在找到沟通时机的时候,立即跟上,具体描述发生的事情,并且引导孩子去数数,既锻炼语言也练习数学。整个过程孩子感觉到充分的自主权,发挥了很大的创造力,并且不断实践,在得到妈妈的回应后积极与妈妈交流,表现了充分的自信与乐于学习的热情。
其实学会怎样陪孩子玩儿也不只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建立和谐美好的亲子关系,这样理性而有爱的家庭生活才会更美好!
—The End—
Reference:
英国早期教育EYFS
英国&亲子关系与情感-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课程
版权声明:本文为大卫吉娜原创作品,版权归本人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使用。
欢迎关注微信公共平台-“奥利和查理的欧式时尚生活”(微信号:OllieandCharlieUK),吉娜英国微课,一线式学习原滋原味的英国育儿,早期教育及家庭教育。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长时间离别会让孩子得“内伤”,最好的教育就是爸妈在身边,爸妈在身边的段子-雪蓝快讯
长时间离别会让孩子得“内伤”,最好的教育就是爸妈在身边
长时间离别会让孩子得“内伤”,最好的教育就是爸妈在身边
点击:4101
摘要:长时间离别会让孩子得“内伤”,最好的教育就是爸妈在身边
要出一趟远门,没人照看谷谷,于是把他送回老家。4月15日送,5月5日接,正好20天。这是谷谷离开妈妈时间最长的一次。
一开门,谷谷黑黑的小脸像刚打过锅底,我差点没认出来。他正在和他的韩宇姐姐倒腾水管,一扭头看到妈妈,谷谷扑过来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你回来了。”还不错,没有哭。晚上去白洋淀放河灯,我说:“…
要出一趟远门,没人照看谷谷,于是把他送回老家。4月15日送,5月5日接,正好20天。这是谷谷离开妈妈时间最长的一次。一开门,谷谷黑黑的小脸像刚打过锅底,我差点没认出来。他正在和他的韩宇姐姐倒腾水管,一扭头看到妈妈,谷谷扑过来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你回来了。”还不错,没有哭。晚上去白洋淀放河灯,我说:“谷谷,许个愿吧,你的愿望会实现的。”谷谷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放在小嘴边嘟囔着:“我再也不要离开妈妈了。”我当时立刻傻了,因为他这次的愿望不是“我要吃冰激凌”“我要买新玩具,会动的玩具”了。我这才知道原来他那么在意这件事,他在电话里不是说“不用打电话了,真是麻烦,我正要去玩”吗?我还以为他玩得很好,一点儿也没有想着妈妈。下午回家的路上,谷谷不睡觉,我说:“谷谷,你睡觉吧。”谷谷扭过头,突然撇起小嘴,要哭的样子,说:“妈妈,我可乖呢,我听你的话。我以后再也不要离开你了。”我把谷谷揽到怀里说:“谷谷,妈妈答应你,再也不让你离开妈妈了。”孩子永远不会适应别离。小小的别离,创可贴就可以,或者晒晒妈妈的阳光就可以了。但是长时间的别离,会给孩子造成内伤。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压力很大,两个人都要上班,于是没人照看孩子,有一些爸爸妈妈就把孩子送回老家去,隔一段时间去看一下。身边的妈妈就有好几位。“那样不好,会对小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妈妈说:“没事,他跟我很亲。”但是亲爱的妈妈们,他那个时候不亲,什么时候亲呢?他希望一直和你亲,希望永远在你身边。他现在还不能说,但是等他能了,他已经长大了,要如何弥补呢?要用一辈子弥补。一个28岁的女孩儿,她告诉我她很苦恼的一件事情:她不知道该怎样与别人交流。她胆小,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而且对家人的脾气很坏,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个女孩儿9岁的时候被送到了舅舅家,她说她非常自律,除了一些事找姥姥帮忙,一般不会麻烦舅舅和舅妈。18岁以后她考上了大学,每次放假的时候就回自己的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你该会有多么的心痛。也许那是历史的错误,也许是观念的错误。但是一个小孩就这样在“自律”中度过了9年,又在彷徨中到了28岁。请把宝贝留在你的身边吧,用爱填满他的记忆,而不是等待。现在看到一些妈妈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小孩,于是把他送进寄宿学校,小孩周一至周五在学校,周末回家。这样看起来是两全其美,小孩受到了完备的教育,大人也可以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对于小孩来说,最珍贵的童年、最宝贵的东西是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的爱,它们比昂贵的外教课、舞蹈课和那些华丽的玩具、衣服要珍贵得多。童年期间,天天和父母在一起,是他们人生起步的基石,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童年的一年分离会给小孩造成无比深的黑洞,他会在成人之后觉醒,因此他对别人的爱的索取是无边无际的。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父母在身边,多么贫穷都可以用父母的爱来弥补。父母之爱,是小孩童年最奢侈的记忆、最永恒的财富。每个人都会有记忆的黑洞。黑洞形成于童年早期,通常在一个人成年以后它才会被觉知,父母与子女的疏离是记忆黑洞最明显的表现。因此,千万不要把小孩丢到寄宿学校,无论你多么忙,无论那所寄宿学校多么好。千万不要把孩子丢到上一代老人那里去,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理由。既然你把他带到世界上来,就应该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本文选自《布谷鸟唤醒春天——发现0~6岁儿童内心的秘密》韩天霓著。此书以大量实实在在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日常故事为切入点,用浅显的语言解读了他们的心理诉求。同时,给出了独特而新颖的解决办法。父母可以对症下药,开启科学、有效的育儿之路。 特别声明:所有内容均获南方出版社授权连载,其他平台及个人不得转载。
1云浅月教谢芳华开车。谢芳华:“浅月我好紧张啊!”浅月:“你紧张个屁!该紧张的是走路的人。你看到前面的秦铮了吗?”芳华:“看到了。”
这女人,太逗了!1、白头妈妈对女儿说:“你要听话,你每惹妈妈生气一次,妈妈就长一根白头发。”女儿茅塞顿开:“哦,怪不得姥姥的头发全白了,全是你惹她生气来。”2、爬到顶峰甲:“我可…
↑ 点击上方“爆笑奇葩短片”关注我们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联系邮箱: 版权所有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