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失败父母应不应该打孩子该怎么做

孩子学习方法不当,父母需要做什么?
江苏招生考试网
【摘要】孩子学习方法不当,父母需要做什么?家长应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1、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学习方法的问题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不能操之过急。
2、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交谈时,父母应该表示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是难免的。还可以谈自己过去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孩子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孩子需要什么帮助吗?
3、应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所在。了解这些:孩子上课是否用心?孩子平时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没有受到什么消极影响?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
4、要有正确的奖惩标准。当时孩子考试失败时,对孩子大加指责埋怨,严加管教,往往使孩子恐惧考试,回避学习,不愿再做出努力。有的家长许诺孩子,如果考试得了多少分或得了第几名就给什么奖励,如果考不好就给什么惩罚。这容易让孩子过于追求表面的分数,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给孩子以表扬。
5、要有正确的分数观。家长对考试分数的种种不合理态度,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因此,要摆正考试分数的位子。考试分数固然很重要,但它毕竟是表面的东西,它只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
总之,家长应在孩子掌握并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时多加以表扬,不应该在孩子得好分数时过多地奖励,也不应在孩子考得不好时又过分指责打击。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账号(jszkwx)
加入江苏高考QQ群,为您高考答疑
2017高考文科家长群&&&&&&&&&
2017高考理科家长群&&&&&&&&&
江苏省自主招生交流群&&&&&&&
江苏自主招生交流群2群&&&&&
2017高考理科家长群2群&&&&
2017高考文科家长群2群&&&&
热门推荐:您当前的位置 :
中考失利后 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扫码阅读手机版
  很多人说,中考是小考,高考是大考,其实这真的是个误区,中考也是一种学业毕业考试,也和高考一样是选拔性考试,一个决定能上哪所高中,一个决定能上哪所大学。如果从结果看,或许是高考更重要些,可能很多家长觉得初中的孩子年纪还小,体会不到中考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家长的足够重视了,至少,有3个方面可以提现:
  1、中考成绩决定能进入普高还是进入职高,所以,这是孩子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点家长必须重视!
  2、就算进入了普通高中,好高中与差高中区别还是很大的,从升学率就可以看出来,基本上进了重点高中的高考都能考上好的大学,而进入了普通的高中,那百分之十几的一本率和百分之三十多的二本率,还有一大部分是上不了本科大学的。这个时候家长再来弥补,往往付出的代价就很大了。
  3、中考不能重来,因为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是不能复读的。即使现在有复读,但也只是有一定名额而已,从孩子而言,是其不愿意走的一条路。
  那么,如果确实孩子在中考中失利,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让孩子选择呢?面对孩子的中考失利,家长该做些什么?最近国际同步(深圳)教育华侨生全国联考基地就遇到不少家长咨询有关孩子中考失利的事情:“我孩子今年中考没考好,普通的高中不愿意去,你们的宣传上说,孩子可以出国读国际高中,归国可以参加华侨生全国联考,考取理想的大学,如果愿意送孩子出国读国际高中,我们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今天国际同步(深圳)教育华侨生全国联考基地招生办主任马兵主任(微信号heima5758)将为家长一一做出解答。
  什么是华侨生全国联考?
  华侨生联考又称“华侨港澳台联考”或“华侨港澳台联招”、其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是我国为了照顾生活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华侨生而专门设立的一项升学考试,是平行于全国“普通高考”(统考)的另一种升学形式。是我国为了照顾华侨港澳台的子女在国内的升学而定制的一项特殊教育政策;
  华侨生联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侨文发(2009)5号】针对华侨及港澳台地区的一种统战政策;以满足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内地读大学的机会。
  华侨生联考由教育部统一管理,教育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该办公室目前设在广东教育考试院。海外华侨港澳台联招考试可以报考全国超过200所大学,考试模式是参考内地高考所制定,但是海外华侨港澳台联招有独立制定的考核的科目及范围,考试由预报名、填报志愿,到录取程序,全部在网上进行。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可以直接升读内地大学成为大学本科或预科生,是一条让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直升中国名校的绿色快捷通道!
  怎样符合华侨生条件?
  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且最近4年(截至报名时间结束止)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报名时考生本人须持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取得在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公证书或认证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参加报名。
  华侨港澳台联考与国内高考的不同?1、考试科目的不同华侨港澳台联考文科生不考政治,理科生不考生物。2、考试内容不同国内高考注重能力的挖掘,华侨港澳台联考注重知识点的了解。3、参考人数不同2015年国内高考人数为942万人,华侨港澳台联考每年只有四千多人参加,2015年考生为4310人,比2014年减少366人,华侨身份考生仅有35人。4、录取率不同华侨港澳台联考大部分高校招不到人,基本过线就能录取,华侨港澳台高考的一本录取率高达90%。5、分数线不一样
  普通高考一批本科院校需要五、六百分以上,而华侨港澳台联考一批本科只需400分就能录取。二批本科院校只需300分,比普通高考平均低出将近270分。6、录取机会不同华侨生每年在5月下旬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华侨、港澳台联合招收考试,同时在五月上旬可以参加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组织的两校考试,以上两校考试分数不够的,可读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预科班。
  办理华侨生联考的流程1、办理护照(由家长及学生本人持户口簿及身份证前往户口所在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2、学生报名,签订菲律宾就学协议书。3、办理菲律宾移民身份。4、入境菲律宾申请退休移民,取得永久居留证(入境办理周期为十五个工作日,节假日除外),申请人汇往菲律宾退休署20100美元的汇款单原件。5、在菲律宾学习两年,取得华侨生资格。6、归国参加联考冲刺,报考。
  社会上办华侨生高考辅导班来实现参加《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这符合政策吗?
  首先,有资质的教育机构都可以举办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培训班。但并非意味着参加该培训班,就符合《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报考资格。相反,只有符合《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政策,参加该类培训班才有意义。
  其次,仅仅为了投机《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而在高考前夕临时办理国外的居留身份,肯定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报考资格。以前,很多人钻了这个空子,教育部已经做了规定,要求截止报考时间结束时,应该在外国实际居住满2年。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通过非法的方式购买外国的居住证明或者居留权证件,这不仅实现不了符合《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报考资格的目的,而且触犯了中国和有关外国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让孩子参加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我们家长要把握好哪些问题?
  家长想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这种心情为人父母的都能理解,但绝对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外国的永久居留权或长期居留权,必须通过合法的途径,并以合法的程序获得。否则,不仅违反有关外国法律,而且也违反中国的法律。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2、如何保障获得外国居留权的合法性?首要的是要看该国的移民法中是否有法定的移民项目,如果该国法律没有此类规定,那么就不能轻易听信他人的蛊惑而办理该国的移民申请。其次,办理的程序必须合法,不能有提供虚假信息、文件等行为。最后,重要的是,委托的中方代理机构,必须和目的国的移民律师等专业人士有业务合作关系。
  3、要符合《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的报考资格要求,还必须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4、一定不能急功近利的投机《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必须未雨绸缪,科学规划安排。
  如果不把握好这些问题,家长一旦急功急利,就会像东莞的一位吴家长一样,蒙受巨大的损失!
  这位吴家长是一位高三的学生家长,在孩子高三的第一学期估计孩子的成绩考理想的一本大学几乎无望了,所以到处打听其他的升学捷径,得知有华侨生全国联考的途径可以让400分以上的孩子考上一本,在不了解华侨生联考的政策的情况下,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结果让不法分子骗去40多万,所以,我们家长打算让孩子以华侨生身份去参加全国联考,一定要向专业的机构咨询清楚,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心理阴影。可以加微信号heima5758向专业人士咨询了解!
  什么时候办理华侨生全国联考入学最为合适?
  因为按照政策,学生要出国呆18个月以上才可以享受;高三的学生,不可能出国呆18个月了;高考落榜后再出去呆18个月的话,实际上是高5才能考大学,很多家长和孩子不会接受这种安排。
  高一的学生出国的话,实际上在国外呆一年半后,回国有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复习备考;高二的学生,相当于高四参加华侨生高考;本来就是成绩差不可能考上一本的学生,这个安排就给了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用3年或最多4年时间,考上了一本名校。
  当然,有些家长为孩子早作打算,孩子在初中毕业办理这个移民项目,为孩子储备着这个机会,是最有远见的选择!
  更多咨询信息可以加微信号heima5758向专业人士咨询了解!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