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fm200气体灭火系统统

气体灭火系统有哪些分类
核心提示: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介绍,按照5个不同的分类形式。  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
  1.按灭火剂输送途径分类
  (1)管网灭火系统
  灭火剂从贮存容器需经由管网(干管及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喷嘴)才能实施喷放的气体灭火系统。其中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只保护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为单元独立系统;而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两个及两个以上(&8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为组合分配系统。
  (2)柜式灭火装置
  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灭火剂贮存容器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计、组装成套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如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柜式三氟甲烷灭火装置。
  (3)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
  由灭火剂贮存容器、启动释放组件、悬挂支架(座)等组成可悬挂或壁挂式安装,能自动或手动(电气启动或机械应急启动)启动喷放气体灭火剂的灭火装置。
  2.按灭火剂品种分类
  (1)卤代烃类(化学灭火剂)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HFC-227ea)
  三氟甲烷灭火系统(HFC-23)(出于环保要求,现已停用)
  (2)卤代烷类(化学灭火剂)气体灭火系统: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我国已于2005年停止生产1211灭火剂)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我国承诺2010年停止生产1301灭火剂)
  (3)纯天然气体类灭火系统:
  IG-541(N2、Ar、CO2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100(N2)灭火系统
  IG-55(N2、Ar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01(Ar)灭火系统
  CO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3.按保护范围分类
  (1)全淹没灭火系统
  灭火剂在规定喷放时间内使整个防护区密闭空间达到设计灭火浓度。各类气体灭火剂均适用于此系统。
  (2)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以设计喷射率向具体保护对象喷放灭火剂,并持续一定时间。CO2是唯一可用于全淹没灭火系统也可用于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气体灭火剂。
  4.按灭火剂储存压力分类
  (1)高压系统
  灭火剂储存压力为15.0MPa、20.0MPa的气体灭火系统。如:IG-541、IG-100、IG-55、IG-01灭火系统等。由于20.0MPa的气体灭火系统设备成本过高,缺乏经济性,一般不采用。
  (2)中低压系统
  灭火剂储存压力为2.1MPa、2.5MPa、4.2MPa、5.6MPa、5.7MPa的气体灭火系统。如低压二氧化碳、七氟丙烷、高压二氧化碳等灭火系统。
  因为高压CO2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加压液化储存(20℃时储存压力为5.5MPa)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低压CO2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液态储存(-18℃时储存压力为2.1MPa)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所以它们二者均属于中低压气体灭火系统范围。
  5.按气体灭火剂输送压力的来源及形式分类
  (1)内贮压式灭火系统
  灭火剂在瓶组内采用驱动气体(一般为N2)进行加压贮存,系统动作时灭火剂靠瓶内的充压气体进行输送的系统。如常见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2)外贮压式灭火系统
  系统动作时灭火剂由专设的充压气体(一般为N2)瓶组按设计压力对其进行充压的系统。
  (3)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灭火剂无需充压而是依靠其自身饱和蒸汽压力进行输送的灭火系统。如三氟甲烷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IG-100灭火系统、IG-55灭火系统、IG-01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
  相关推荐:
&&& &&& &&&
扫描微信二维码,随时获取消防天下最新动态
消防天下客服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
& 什么叫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方式?
什么叫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方式?,
悬赏分:0 -
- 阅读次数:
什么叫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方式?
上一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
共 7 条答复
自动控制就是利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探测火灾并由消防控制室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启动灭火系统当宁消防网――最专业的消防报警设备销售服务平台销售热线:021- 七年来专注火灾报警系统 八大优势规范管理库存充足 快速响应 说到做到!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气体灭火控制器有手动控制方式和自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方式就是人发现火灾确认火灾然后人为在控制控制器上控制现场的联动设备,自动控制方式就是探测器探测到火灾,把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联动设备。[img]/skin/divcss/skinimg/toux/ggt.jpg[/img]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Xtralis ICAM IFT 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是仪表级的悬液计,它可以在360度的范围内接收激光照射到烟雾粒子上而产生的散射光。其实际灵敏度为0.001%obs/m,是传统探测器的2000倍。极高的灵敏度与先进的处理和过滤功能相结合,使得IFT系统成为很多世界上最具挑战的烟雾探测应用环境所选用的产品。参考资料: 真如电气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自动控制是气体灭火主机打在自动时,通过烟温感报警采集到启动信号,然后主机延时1-30秒喷洒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自动控制是气体灭火主机打在自动时,通过烟温感报警采集到启动信号,然后主机延时1-30秒喷洒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自动控制就是利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探测火灾并由消防控制室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启动灭火系统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简单地说,自动控制是指将火灾控制器打到自动控制按钮,当发生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收到探测器火灾报警信号后,引起一系列的联动动作,实施灭火的过程
回答者: -
- 提交时间:
我来回答:什么叫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控制方式?
回答即可得10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10分。
回答字数在 10字以上,19999 字以下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网址。
等你来回答
[ 14:43:00][ 14:41:00][ 10:59:00][ 20:40:00][ 15:47:00]
最专业的消防报警设备销售服务平台!全国服务热线:400-003-0119 总机:021-基本简介/气体灭火系统
CO2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并能在防护区空间内形成各方向均一的气体浓度,而且至少能保持该灭火浓度达到规范规定的浸渍时间,实现扑灭该防护区的空间、立体火灾。系统包括贮存容器、容器阀、选择阀、液体单向阀、喷嘴和阀驱动装置组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包括哈龙灭火剂在内的氯氟烃类物质在大气中的排放,将导致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1990年6月在英国伦敦由57个国家共同签定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决定逐步停止生产和逐步限制使用氟里昂、哈龙灭火剂。我国于1991年6月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缔约国行列,承诺2005年停止生产哈龙1211灭火剂,2010年停止生产哈龙1301灭火剂。并于1996年颁布实施《中国消防行业哈龙整体淘汰计划》。1996年以后,哈龙替代品及其替代技术研究迅速发展,短短几年,七氟丙烷、惰性混合气体(以下简称IG-541)、三氟甲烷等灭火系统相继出现,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了《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400-2002),对七氟丙烷、三氟甲烷、IG-541(又名烟烙尽,含52%氮气+40%氩气+8%二氧化碳)、 IG-55(氮气50%+氩气50%)、IG-01(纯氩气)、IG-100(纯氮气)等灭火系统的生产、检验作出明确的规定。
品种分类/气体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特点:七氟丙烷(HFC—227ea)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227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目前替代卤代烷最理想的替代品。混合气体自动特点: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这些气体都是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对大气臭氧层没有损耗,也不会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产生影响,而且混合气体无毒、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不导电,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产生反应,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环保型灭火剂。二氧化碳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特点: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毒性低、不污损设备、绝缘性能好、灭火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气体灭火产品,也是替代卤代烷的较理想型产品。一般在启动灭火系统时,控制系统会启动灭火程序经过30秒钟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当然在开始延时是会启动气体保护区内外的声光报警器,提示人员需要在30秒钟之内撤离。所以当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时,必须立即撤离气体保护区。如果气体保护区内确定并没有火灾发生时(控制系统误动作),可以立即按钮保护区外面(移动基站(房)的按钮都在保护区内)的紧急停止按钮撤销灭火程序。气溶胶自动特点:气溶胶灭火产品是一种有效具有最小影响的灭火剂,具有系统简单、造价低廉;无腐蚀、无污染、无毒无害、对臭氧层无损耗、残留物少、高速高效、全淹没全方位灭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已被众多专业人士认定为哈龙产品的理想替代品。气溶胶是指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相而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也就是固体或液体的微粒(直径为1üm左右)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溶胶。气溶胶与气体物质同样具有流动扩散特性及绕过障碍物淹没整个空间的能力,因而可以迅速地对被保护物进行全淹没方式防护。气溶胶的生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方法即采用将固体粉碎研磨成微粒再用气体予以分散形在气溶胶,另一种是化学方法;通过固体的燃烧反应,使反应产物中既有固体以有气体,气体分散固体微粒形成气溶胶。 它具有下列特点:(1)灭火效能高:单位体积灭火用量是卤代烷灭火剂(哈龙)的1/4~1/6,是CO2灭火剂的1/20。(2)灭火速度快:从气溶胶释放至达到灭火浓度的时间很短,1m3试验容器内灭汽油火小于10S。(3)对臭氧层的耗损能值(ODP)为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0,完全符合环保要求,属绿色环保产品。(4)无毒无害无污染,不改变保护区内氧气的含量,对人体无害。(5)气溶胶释放的气体不导电,低腐蚀对电子电力设备无影响(6)反应前的灭火剂为固态,不会泄漏,不会挥发,不会衰变,可在常温常压下存放,易储存保管。
适用范围/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1、电气火灾;2、固体表面火灾;3、液体火灾;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注除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外,K型和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其他电气火灾.气休灭火系统不适用干扑救下列火灾: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2、钾、镁、钠、钦、错、铀等活泼金属火灾;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设计流程要求/气体灭火系统
1.根据有关设计规范确定需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选定气体灭火剂类型。2.划分防护区及保护空间,选定系统形式,确认储瓶间位置。3.根据相关设计规范计算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确定灭火剂储瓶的数量。4.确定储瓶间内的瓶组布局,校核储瓶间大小是否合适。5.计算防护区灭火剂输送主管路的平均流量,初定主管路的管径及喷头数量。6.根据防护区实际间隔情况均匀布置喷头及管路走向,尽量设置为均衡系统,初定各管段管径。7.根据设计规范上的管网计算方法,校核并修正管网布置及各管段管径直至满足规范要求,确定各喷头的规格。8.根据设计方案统计系统设备材料。9.对设计方案综合评估,必要时作优化调整。10.机房出口通常配备钢质甲级防火门,其耐火时间为1.5h.
安装检查要求/气体灭火系统
1.贮存容器的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同一系统的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要一致,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2.贮存容器表面应标明编号,容器的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字迹明显清晰。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标明设备型号、储瓶规格、出厂日期;每个储存容器上应贴有瓶签,并标有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储存压力等;3.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小于贮存容器外径的1.5倍;4.容器阀上的压力表无明显机械损伤,在同一系统中的安装方向要一致,其正面朝向操作面。同一系统中容器阀上的压力表的安装高度差不宜超10mm,相差较大时,允许使用垫片调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要设检漏装置;5.灭火剂贮存容器的充装量和储存压力符合设计文件,且不超过设计充装量1.5%;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实际压力不低于相应温度下的贮存压力,且不超过该贮存压力的5%;贮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质量损失不大于10%;6.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采用挠性连接;7.灭火剂总量、每个防护分区的灭火剂量符合设计文件。组合分配的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保护5个及5个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在48h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要有备用量,其它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各防护区的灭火剂储量要符合设计文件。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1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53:53
贡献光荣榜小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  来源: 丽水市公安消防支队  |  作者: 吕将  |  责任编辑: 彭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体灭火系统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在博物馆、档案室、通讯机房、电子设备间等较为重要电子仪器场合,但在设置过程中有多处问题容易被设计或施工单位忽视,如防护区及隔断不合格、泄压口被忽略、防护区的门(窗)无法自动关闭、未设置配套装置、系统管网未能均衡分布、火灾后灭火装置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系统管网喷气试验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本人结合在丽水开发区日常监督检查、消防审批等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气体灭火系统设置问题,现就上述问题作如下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及方法以供探讨。
【关键词】气体 设计与施工 规范 建议 
1、启动控制装置
1.1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的相关设计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主要是对防护区相关辅助设施的控制,而对于气体灭火系统(或装置)的启动控制,没有明确规定。气体灭火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设置场所特别重要;其二,灭火成本很高,且部分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对人体尚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对于气体灭火的启动,不主张远距离手动或自动控制,而提倡现场手动操作。在具体气体设计使用规范中还提到了“自动控制应在接到两个系统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的规定,注意是“才能启动”,而非必须启动。也就是说,报警控制器接到两个独立系统的火灾信号,只是启动气体灭火系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消防部门对于气体灭火工程的设计审核意见书中,也常有“气体灭火系统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动作信息,应传至消防控制中心”的审核意见。因此,对于气体灭火系统或装置的控制,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1.2在工程设计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其一,采用多线制远距离启动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人员会采用用导线把启动和停止按钮引至控制室。这种做法既缺乏规范依据,又表明设计人员对所选用的产品性能不了解。气体灭火控制盘的启动按钮,是最高级的启动操作,其操作结果是无延时立即喷洒。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控制线路出现短路故障,便会导致气体喷洒,后果极其严重。导致产生这种错误设计思想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上述规范理解不深。从规范立意来看,对于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安全是第一位的,提倡现场确认火灾,根据现场火情判断,现场操作控制。其二,灭火控制盘设于防护区内。这种做法比较常见,规范要求“手动控制装置应设在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灭火控制盘是最重要的手动控制装置,把它设于防护区内,违反了规范规定。为了避免错误的发生,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说明中对气体联动关系予以明确,这样,施工单位在编程调试时就不会编入自动程序或设置远距离操作手动键。
2、泄压方面
2.1泄压口未设置 地方标准规范规定:“防护区当设有外开门弹性闭门器或弹簧门的防护区,其开口面积不小于泄压口计算面积的,不须另设泄压口”。实际施工或检查中经常会出现:“配电房的门为甲级防火门、档案馆门为防盗门”,均达不到自动泄压的功能。有些工程实际施工还会依据:“围护结构设有外开窗户,或门窗未设密封条的,可不设置泄压口”的说法,不计算泄压口面积,均以门窗缝隙作为泄压口进行泄压,防护区极有可能因压强过高而使围护结构遭到破坏,会使得气体防火区淹没浓度不足导致灭火失败。
2.2泄压口尺寸错误或用普通风口替代 每个防护区泄压孔面积或安装泄压口数量之和的总泄压面积,不得小于设计院计算的泄压面积。泄压口泄压面积应与防护区面积配套,若超出太大,压力不再升高,将造成灭火气体不必要的流失,影响灭火效果。IG-541混合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建议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泄压口,以确保防护区内围护结构建筑物的安全不受到破坏。
3、防护区未能封堵严实或及时自动关闭 防护区在灭火条件下(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应保持封闭,以及用于该防护区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气体灭火剂前应做到关闭,才能不影响灭火效率。防护区内有空调降温设备时,一定要配断电装置(要求空调总开关是带24V脱扣器),气体灭火时不能有新风。 实例一:如果是设置在地下室的配电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考虑通风排烟要求,均有送、排风管的接入,并设置相应的防火阀及百叶风口,灭火需要时应能联动关闭风管上的防火阀。 实例二:地下室配电房考虑与车库大空间进行通风换气,在机房侧墙底部设置固定百叶,上部设轴流排烟风机。如果设置气体灭火系统,就存在两个外开口。灭火时百叶及风机均不能自动关闭,会造成气体流失,影响灭火效果。
4、防护区内外未设置相关配套装置
4.1防护区内外未设置声光报警器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是: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然而实际设计或施工中经常性会忽略,或只设一种报警装置,或只在防护区内设置,然而在警告外面的人员“机房内发生火灾”的同时,也应警告机房里面的工作人员,无人机房也存在平时检修及维护的工作,也需要保证此时的在30S内人员安全疏散。最理想的办法是:在机房内同时设置警铃和声光报警器,其中警铃是用来告知机房区域有火情,即两种探测器中一种已经动作,而声光报警器响时告知火灾已经被系统确认并且处在延时喷放阶段。在出口外并联一个警铃,里外同时响,并且在门外设置“放气指示灯”。这样一来即警告了机房内的人又警告了机房外的人,使得火情发展进度被准确认知,有利于整个机房的灭火和人员疏散工作,“无人员场所可不设声光报警”。
4.2防护区外未设空气呼吸器
气体灭火系统其灭火机理主要是稀释氧气,起窒息作用。将燃烧区中的氧气替换或驱散,将物质燃烧所需的氧气降到可燃浓度以下,以熄灭燃烧。例如CO2对人体的致死浓度为20%,而最低灭火浓度却为34%(电子机房设计浓度≥40%)。尽管采取延时10s~60s(不应超过30s)来疏散防护区人员等措施,但仍有意外可能,国内亦有致死致残的事例。
因此气体灭火系统应用于有人环境时必须考虑人身安全防范问题。可在相应的防护区内设置空气呼吸器,并应设两套,且落实平时巡检瓶体供气气压制度。
4.3系统警示及提醒装置漏设
3.1灭火设计浓度大于无毒反应浓度,门口应设自动,手动转换装置,进口时改为手动,出来换手动。建议设置提醒装置。
3.2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置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应设静电接地。部分场所在验收中发现经常忽略设置。
3.3手动与应急操作应设有防止误操作警示标志与措施。
4.4未设置消防应急照明
实际工程中在设置疏散指示及应急照明系统的时候,主要考虑设置的消防通道上,房间或防护区内往往不会考虑。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在机房土建建设时的初步方案内就应该涉及到,并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机房的应急照明设置在图纸设计和审查时有遗漏也很正常,但在火灾情况下往往要求普通照明立即断电切换,特别是在人工确认火警时开始并无预警情况下环境一片漆黑,此时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就显得特别重要。主要用于延迟时间内人员安全疏散。
5、喷放后无有效的通风换气措施
5.1气体灭火系统采用的是全淹没灭火系统,灭火或误喷后档案馆、变配电房、机房应在完成灭火或修复后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不能因发生火灾后,使保护对象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水渍、粉尘等。气体灭火系统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七氟丙烷、IG541混合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三种。七氟丙烷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结合分解为有害的氢氟酸,人只能在防护区停留很短时间,喷射达到浸渍时间后应尽快通风。IG541混合气体对人体无害,有一点刺鼻酸味,短暂停留不会造成生理影响。二氧化碳灭火剂以物理灭火为主,必须通风后方能进人使用。
5.2防护区如果位于地下室或无外窗能够自然通风,必须设置相应的通风系统,或者与地下室排烟共用系统(需设相应能联动关闭的阀门)。灭火气体比空气重,排风口宜设在下部,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小时。
6、感烟探测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装
6.1规范要求:火灾探测器宜水平安装,感温探测器安装高度不得超过8m,感烟探测器安装高度不得超过12m。探测器周围0.5m以内不应有遮挡物,至梁、墙面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
6.2可根据实际情况局部或适时设置感烟。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内存放的可燃烧的重要和贵重物品是纸张、木质物品,属于A类固体火灾,酿成的火灾一般是表面固体火灾,火灾发生时间较长时,也可造成固体深位火灾,深位火灾灭火难度将增大。因此,应设置感烟探测器便于早期有效发现火警。
6.3目前在机房消防设计中一般都采用:吊顶内采用点型定温和点型感烟探测器。部分机房内的配置从探测速度上来讲,上述方法并不是最理想的。要考虑烟感的安装位置,数量,要考虑探测器本身的厚度(烟气向上),探测速度始终不如人意。实际工程中如果碰到有大的密封性比较好的机柜,可在机柜内应该布置感温、感烟探测器,探测速度和确认火灾速度是最快的。
6.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3.4条规定:“消防控制设备对管网气体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 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在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在延时阶段,应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空调系统,关闭有关部位防火阀;显示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报警、喷放及防火门(帘)、通风空调等设备的状态。”
7、维护结构的承压达不到要求
7.1规范规定:门窗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5h,承受内压的压强,不宜低于1.2kpa。释放灭火剂时,空间内的压强会迅速增加如果防护区构件承压能力较差,防护区就会遭到破坏,造成灭火剂流失,起不到灭火作用,要求围护构件的压强差不宜低于1.2kPa。
7.2玻璃在机房建设过程中经常用来做隔档或门和窗,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中要求保护区的围护结构不小于1.2kPa,所以消防设计人员和机房装修设计人员应该对所装的玻璃结构进行强度核准。就算玻璃附和强度要求,全淹没系统中泄压口的设计也必不可少。一些改建工程在玻璃强度附和规定要求时还应该用防火贴膜将玻璃的耐火能力提高,新建项目最好用防火玻璃。
8、气体灭火系统喷头安装错误。
8.1对于气体组合灭火系统,根据保护区距瓶站距离不同,喷头孔径有所不同,但施工过程中常会不同防护区的喷头张冠李戴,从而影响灭火效果。对于气体组合灭火系统, 根据保护区距瓶站距离不同, 喷头孔径应有所不同。但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防护区内喷头不论距瓶站远近都是同一口径的钢管,这必将对灭火药剂的喷放效果产生影响。
8.2没有考虑气体系统喷放时其高速喷出的气流对防静电地板的冲击,导致地板被掀开,影响地板下空间的密闭性,从而影响气体的喷放浓度;气体灭火系统喷放时压力高,喷放时间短,冲击力大,而一些在地板下的喷嘴向上安装,气体喷放时高压气体直接冲击静电地板,极易掀开地板。为稳妥计,应将喷嘴向下或平行于地面安装,且宜在喷嘴上安装大口的鸭嘴套管,缓解决出口处压力过大的问题; 结束语:气体灭火系统因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使用,相应的设计和施工中碰到的难题也会进一步增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需要不断完善。
版权与免责声明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g541气体灭火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