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对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价格有什么量

佳境生态: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透水混凝土_新浪浙江_新浪网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在2012年的《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被提出,随后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做了明确的定义。
  “海绵城市”即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如今,已有近40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未来这些城市的建设将扭转传统的建设模式,减少依靠灌渠、泵站等设施排水,增加利用渗水砖、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措施组织排水。改变过去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为主的设计理念,实现以 “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为主设计理念。
  “慢排缓释”的重点就在于让雨水能有效的渗入地表,蓄养地下水。如何能让雨水有效的渗入地表,让城市出现真正“海绵体”呢?这不仅需要加强对原有海绵体——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更需要以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进行透水铺装。
  这种采用以骨料、水泥、水、增强剂搅拌形成的轻质混凝土进行的透水铺装,拥有较高的孔隙率,能让雨水迅速的被吸收,渗入地表,蓄养地下水。这种透水混凝土铺装不仅具有高透水性,还具有抗冻、耐用、高散热等特性,还可吸附城市污染物,减少扬尘污染。
  南京佳境生态是国内最早从事生态道路系统研发的企业,在海绵城市提出后,佳境生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集中精力研发透水混凝土铺装相关的产品,为众多大型施工项目提供了关于透水混凝土铺装的技术支持,意愿为海绵城市建设尽一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用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纠错请发信至:chenxin@.cn邮箱。
01-19 07:58|分享
01-18 17:20|分享
01-18 10:45|分享
01-18 10:42|分享
01-16 15:59|分享
11-03 15:01|分享
11-03 14:39|分享
11-02 11:46|分享
11-01 06:55|分享
10-31 19:23|分享
新浪地方站游客 您好,欢迎进入新浪地产网!
武汉:“吸水”混凝土助力“海绵城市”
提要:连续10分钟遭遇高强度“暴雨”,混凝土路面即便坑洼处也毫无积水,“雨停”水渍随即消失。据介绍,混凝土能“吸水”的奥秘在于炼钢矿渣自身坚硬而多孔,适合快速透水而不影响强度。雨水落到地面上,通过小孔迅速渗入到地下,经过蓄水井,最后通过排水管网排出。  来源:搜狐网  连续10分钟遭遇高强度“暴雨”,混凝土路面即便坑洼处也毫无积水,“雨停”水渍随即消失。近日,武汉市首次使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路面完成“试水”投入使用。生产这些能“吸水”的混凝土的原料,半数来源于炼钢生产废料。   传统混凝土为保障强度,材质密实,很难透水。因此大量使用混凝土的城市路面透水性差,遇到暴雨袭击就容易形成大面积渍水,引发“城市看海”现象。自2014年以来,全国启动“海绵城市”建设。武汉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在改善城市雨水渗透功能方面积极展开探索。   武汉首块能“吸水”的混凝土路面,位于青山区临江港湾小区路面停车场,面积500多平方米。“吸水”混凝土由武钢集团下属金资公司研制生产,原料超过50%都是使用炼钢后剩下的废渣等工业废料。   据介绍,混凝土能“吸水”的奥秘在于炼钢矿渣自身坚硬而多孔,适合快速透水而不影响强度。企业自主研发的胶凝材料,既能将混凝土凝结起来,又不会把小孔堵死,保留混凝土的透水性。雨水落到地面上,通过小孔迅速渗入到地下,经过蓄水井,最后通过排水管网排出。&延伸阅读
关键词:&&&&&&&&&&&&&&&&&&&&
防水相关的智库下载
防水相关的社区论坛
我要说两句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水性混凝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