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只要是“楼”字开头的,无论是唐诗宋词经典导读还是宋词,无论

导读:唐诗宋词故事,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一、唐诗的发展历史以及主要成就: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据《全唐诗》存录,唐诗成就卓著,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
唐诗宋词故事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一、唐诗的发展历史以及主要成就: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历经六朝的蕴积,诗发展至初唐一方面格律上较为完备,形式上日趋成熟,一方面受齐梁余绪影响,内容上绮靡浮艳。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心中充满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面向广阔的时代生活和现实人生,创作出一系列气势壮大、慷慨悲凉的诗作,宫廷诗风终被突破。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其后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以复古求创新,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婉媚诗风,高倡建安文人的慷慨意气和人生理想。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怀才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正是由于“四杰”、杜审言、陈子昂等诗人的积极探索,使初唐的诗歌创作呈现出“风神初振”的景象,为“盛唐气象”新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初唐诗人张若虚,虽然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然而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全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兴象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几句更是成了千古绝唱,为后人一直所传诵。
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从玄宗开元元年到天宝末年,为唐诗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河岳英灵集序》),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诗,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诗汇而为一,诗人们写近体诗,能够表现慷慨情怀;写古体诗,能将声律、对仗、辞藻运入其中。达到了声律与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才子型的诗人群体代替了初唐以来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而主持诗坛,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及流派有张九龄、王之涣、李颀,以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王孟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豪放飘逸著称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悲慨深沉、含蓄蕴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名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
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
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犹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
“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用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一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入化。像《春望》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的非凡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派的诗人里,素有“诗鬼”之称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IT计算机、旅游景点、人文社科、专业文献、资格考试、计划方案、党团工作、文档下载以及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一列列车行驶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附近盛开的山桃花海中。
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准点前来,早出晚归,堪比上下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的一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火了,一个叫武亦殊的00后女孩火了,这台诗词大会最大的魅力在于让全国人民沉醉于中国传统文化,沉醉于中国古典诗词,在诗词中找到了中国古典诗词之美,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而我从中国诗词大会所想到的是:中国为什么历经劫难而没有亡?中华文明为什么传承5000年而没有亡?
  单音节、象形会意的方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粒种子,而大约产生于3000年前的《诗经》是中华文明的第二粒种子,汉字像一块块文化之砖,是构筑中华文明大厦的基石,而《诗经》是中华文明能够渊源流长的血脉。
  《诗经》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情感和精神的第一次汇聚和凝集。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从《诗经》的305首诗歌中触摸到数千年前我们祖先的生活形态和男女唱和的美好情感,是《诗经》让我们能够重回数千年前,站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河边,感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感,《诗经》这粒中国最早的文化种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是普通百姓在劳动生活中吟诵出来的诗,也是写普通百姓生活劳动的诗,《诗经》中的诗来源于生活,流传于民间,经由后世士大夫整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化经典,直到数千年之后依然闪耀着烁烁光华,受到广大诗词爱好者喜爱。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专设端午节纪念他,以一个全国性节日来纪念一个近3000年前的诗人不仅中国历史上没有过,在世界文化史上没有过。屈原的《离骚》以其宏大的意象和瑰丽的诗句,以其高远的精神和清奇的风骨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伟大诗人的人生抱负,他情感的沉郁苍凉、对宇宙和历史的追问,他不甘沉沦于浊世的独立精神都令后世文人高山仰止。可以说屈原不仅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思想家,他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之门,让我们能够遨游于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汉代是一个开疆拓土的伟大朝代,它开辟了影响千年中西文化商贸交流往来的丝绸之路,产生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伟大军事家和张骞这样伟大的政治家,还产生了汉“乐府”这种来自民间、以民歌为主的诗歌,汉“乐府”的最大特点是叙事,大量以叙述民生疾苦为内容的诗歌由此流传于世,《白头吟》、病妇行》、《孤儿行》,“每读一过,觉有悲风刺人毛骨。”这种诗风一直到唐代杜甫才承续其风骨。
  如果让我们今天来探讨诗歌的最大价值,以及后来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得失,我想最大的变化在于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无论是明清及民国时期的诗歌发展流变,都不再是百姓情怀的表达,所谓诗言志,自此以后的诗中之志皆为士大夫之胸臆,无论是写百姓生活还是写文人抱负,都是文人情怀,而不再是《诗经》和“乐府”中那样直接来自或直接展现百姓的生活和感情。
  从三国到魏晋,其诗歌主要是政治家和文人的情怀,产生了不少大家和名作。其帝王诗以曹操为代表,虽然只留下了20多首诗,但几乎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观沦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有《黾虽寿》:“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其毫无苍凉之感的宏大气势与英雄气慨此后千余年再无人超越,特别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性章句。
  魏晋时期的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在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崩割据时期,以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纷纷退隐山林,终日吟诗饮酒作乐,不思天下疾苦,倡导无为。而陶渊明则归居田园,其留下的散文《桃花源记》已成千古名篇,而他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更是中国文人追求的最佳心境,其影响至唐代达到最甚,王维承其衣钵,在终南山写出了开启另一气象的田园诗。陶渊明的诗文不事雕凿,崇尚情感的自由抒发和诗文的自然天成,达到了诗文的最高境界。
  正因为有《诗经》、屈宋(屈原宋玉)、“乐府诗”和魏晋时期诗歌的厚重积累,才有了唐代中国诗歌的集中爆发,形成中国诗歌的“盛唐气象”。许多人可能只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唐诗中的巨人有印象,其实唐诗绝不仅仅是李杜白三人,而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诗人群体,唐诗也绝不仅仅是《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而是规模宏大,仅《全唐诗》所收录的唐诗就达二万余首,唐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是一座高峰,而且唐诗“文化现象”也对中国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唐诗与《诗经》、屈原、魏晋诗歌乃至《史记》、《庄子》等共同组成了唐之前的中国人文精神和中国文化血脉。
  唐诗也有像唐太宗等人所写的帝王诗,但其气象已不复曹操的雄杰之气,唐诗的内容庞杂,几乎无所不包,但主要表现的还是士大夫的文人情怀,虽然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反映民间病苦和高适岑参等诗人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但大量的还是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或有宏大的篇章,却没有屈原那种纵横天地的大气象和瑰丽无比的华丽辞章,或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启是蓬蒿人”那样的狂放,但已没有了曹操那样的胸襟,在这一点上,唐诗一直没有走出文人的天地,没有了驰骋于宇宙间的那种空阔和高远,无论是王维的辋川集,还是高适的边塞诗,无论是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精雕细琢的章句,还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和白居易的《长恨歌》,无不在士大夫的文人情怀方面达到了极致。
  可以说,唐诗的“盛唐气象”是唐代文人情怀在诗歌中的体现,但这种文人情怀所达到的境界却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境界,是历史上最厚重的情怀,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屈指可数的几座后人无法逾越的文化高峰。
  唐诗中的那种无法形容的美妙与只能意会的情怀,交织与融合着诗人们内心的那种旷达、沉雄、细微、恬淡,他们或以廖廖二十字的五言绝句即成就天下之名,或以八行律诗而成就其历史地位,或以一系列咏史、咏怀诗而流传于世,或以百余行巨制而冠绝古今。无论后人在诗歌方面怎么发展,诗歌到了唐代即达到了顶峰,无法超越,此后的诗歌与唐诗相比也就是诗歌星空中的流星而已。
  诗歌发展到宋代又起了变化。宋代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即国家在强大外敌入侵形势下的分崩离析和文人士大夫在文学艺术方面所达到的非凡造诣,不仅在诗词方面,还有书画方面,乃至在工艺科技方面所达到的成就让后人惊艳叹绝。
  从唐诗到宋词一方面是表达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更是国破家亡对文人情感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宋词中格局最大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但其终究未能完成其抱负,仍然只是“空悲切”。
  还有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面看无比雄浑,细品味却只是空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如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只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最后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两位著名的豪放派诗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像陆游诗中所表达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苍凉心境。
  一直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花间词”,他写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李清照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词虽然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奇观,但其气象格局已无法与唐诗相比,宋词最大的特点是那种中国人积压于内心的沉郁情感无法渲泻,那种情感随着国破家亡的一步步加深而变得更加伤痛,那不仅是一个个诗人内心的痛苦,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凉,宋代词人不像唐代诗人那样是在享受诗歌,而是在诗词中遭受内心的煎熬,宋代诗词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杯杯人生的苦酒和种种人生的无奈。
  到了明清和民国,中国诗词便走下了神坛,虽然到元曲仍有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的曲作和清代纳兰性德的诗歌,或许在戏曲小说方面有更多传世经典产生,但从整体诗词成就来说,已完全无法与之前的唐诗宋词相类比,特别是民国推出新诗运动,一批诗人写出了如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红豆》等新诗经典,但已不属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范畴,因此,中国诗词的辉煌到宋代嘎然而止,至今未能复兴。
  中国诗词到底在中国文化史甚至中华文明史上有什么价值?我认为今天大家在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血脉的流动,那是从《诗经》中流淌出来的,是从屈原的《离骚》中流淌出来的,是从“乐府”民歌中流淌出来的,是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流淌出来的,是从唐诗的“盛唐气象”中流淌出来的,也是从岳飞、苏东坡、辛弃疾的宋词中流淌来出的。
  中国古典诗词有如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一样,孕育了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华丽精彩的部分。我们今天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在于阅读朗诵其作品,而且在于体察古人的生活,体会古人的情怀,感受古代文人的悲悯与旷达、沉雄与厚重、细腻与恬淡,这种情怀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魂魄,无论是屈原的投江,还是岳飞的悲愤,无论是曹操的气象还是杜甫的悲苦,无论是王维的冲淡还是陆游的执念,都是中华文化曾经体验过的心境,从“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再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是诗词中的三重境界,也是诗人们的三重境界,更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三重境界。
  读古典诗词绝不仅仅是读诗词本身,而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源流、发掘中华文明精髓的过程。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而不断绝不消亡,不是因为我们有坚固的万里长城,而是因为我们有延绵不绝的文化传承,中国能够在历经无数苦难之后依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是因为我们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有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者。文天祥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实留在丹青上的岂止是丹心,那是民族的魂魄和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被打垮、不被摧毁的强大凝聚力,中国虽然近代以来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蹂躏,但中国能够从灾难中崛起,从苦难中复兴,从破粹中重建,从贫弱中富强,就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文化精神和优秀的文明基因,中国的汉字和古典诗词就是这种强大文化精神和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裁体,当有人要用西方精神打垮中国精神,用欧洲文化取代中国文化,用西方文明战胜中华文明的时候,我们从中国古典诗词中能够感受到那种中华民族比其它文化和文明更加强大的精神支撑。
  当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是一句嘱托,而是一种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念,当中华民族深陷苦难的时候,我们也会像陆游一样对这个民族充满执念,只要中国文化在,只要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就不会亡,中华民族就不会亡,中华文明就不会亡,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留给我们的启示。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感情,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精神,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静生活,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坚定意志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温语关切,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杰之气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浓情蜜意,无不是中国人民的情感体观。无论是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还是3000余年的中国诗词史,都能告诉我们中国为什么不会亡,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会亡。
  也许那个诗词的“大唐盛世”不会再现了,那个风骨清奇的陶渊明不会再回来了,那个飘逸的李白也不会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随着中国的重新崛起,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文化必将重新被世界认识,中华文明也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精神支撑,因为中国古典诗词的血脉会从远古从大唐盛世流淌到现代,中国文化的精神会从远古的丝绸之路回归到今人的生活。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会火,是因为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血脉,永不会断绝,永不会消亡。
  当那个叫武亦殊的00后小姑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向未来传承的希望,也许那也是一条充满诗韵之路,沉雄、旷达、恬淡、瑰丽。让我们在撒满中国诗词的路上一路走下去,吟诵着诗词,享受着时光,传承着中华文明。
  文/李光满
  责任编辑/任佳溪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探索文化的本质,挖掘和延续东方文化的魂脉。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诗宋词精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