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国石墨烯技术术是不是超过外国

股票/基金&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本报讯 (记者 崔彩凤)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由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南京科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华清材料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发起的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成立。据了解,该联盟是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支持下成立的。  石墨烯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韧性最好、重量最轻、透光率最高、导电性最佳的材料,在能源、生物技术、水资源、电子及网络技术、航天航空和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宽广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在石墨烯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十分突出。据悉,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发表的石墨烯论文数量已经超过,名列世界首位,专利数量也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在实现石墨烯产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模化生产能力不高,产品成本高;二是下游应用有待开拓。因此我国石墨烯行业既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又要尽快在产业化应用上实现突破。  目前开展石墨烯研究的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和少数中小企业,研究力量比较分散。要尽快实现石墨烯产业化,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协作,建立一条完整的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的全产业链,打造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测试平台,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共同突破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在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联盟成立大会上,原材料司副司长高云虎表示,由于编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在产品目录中并未作为重点,但随着石墨烯技术和应用的突破,下一步将统筹予以考虑。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有利于鼓励石墨烯相关的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加强国内外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展现石墨烯材料的神奇性能和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有利于实现创新资源的高度凝聚力,持续不断地改进制备技术和装备,快速提升我国石墨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实现在下游领域如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等方向的产业应用;有利于整合协调产业资源,规范行规,建立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及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平台;有利于推动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石墨烯产品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中国石墨烯产业方兴未艾 高端领域仍需发力
  新华社南宁8月23日电(记者王军伟、潘强、赵刚)石墨烯玻璃、石墨烯护腕、发热膜……“神奇材料”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进百姓生活。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2016石墨烯产业·技术高峰论坛”上,一些专家和企业家认为,中国石墨烯研究论文和专利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石墨烯产业方兴未艾,但是也呈现低端产品一哄而上、高端产品介入不够的隐忧。
  石墨烯正进入日常生活 市场前景巨大
  “传统护腰产品升温慢、温度低、不便携带,而添加石墨烯因子的新型产品由内衬层、石墨烯加热膜层和外敷层组成,仅10秒就可将温度加热至35摄氏度。”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冠平介绍说,石墨烯导电性好,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空间巨大。
  被誉为“神奇材料”的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目前自然界中,石墨烯最结实,导电性、防渗透性极好,在工业领域用途广泛。
  智能手机过去一长时间通话、玩游戏就会发烫,如今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常州市碳元科技公司近年来生产出石墨烯导热材料,迅速被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公司销售额在3年内从600万元爆发式增至2亿元以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说,材料科学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先导,历次科技革命都和材料技术密切相关。石墨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方面有望产生颠覆性的产业创新和变革,极大推动技术发展和换代。据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预计,未来5到10年,全球石墨烯年产能将达到千吨级,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因分离出石墨烯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说,新技术、新材料进入日常生活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夜醒来石墨烯材料就遍布我们的生活,但石墨烯终将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
  国际竞争激烈 中国有三大优势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石墨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逐渐实现石墨烯材料在部分工业产品和民生消费品上的产业化应用。
  欧盟从2013年开始实施石墨烯旗舰计划,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将石墨烯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在发展石墨烯产业上具有多重优势:一是中国石墨矿储量5500多万吨,占全世界的77%左右;二是中国有高水平的人才,论文、专利都排名第一;三是中国有市场优势,市场方资本量充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化学所教授刘忠范说,石墨烯产业有12年的历史,目前在产业化上走在最前沿的是中国,最热闹的也是中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十几家石墨烯产业园在建或者已经建成,国际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规模。
  “中国在石墨烯领域的专利数量占到全世界的40%左右,这是我们重视基础研究的结果。中国企业在储能、涂料、导电膜等领域已经研发出一系列应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康飞宇说。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认为,石墨烯打开了巨大的可能空间和机遇,将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物联网等领域,中国有着巨大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市场优势,这几者的结合,将使石墨烯产业在中国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隐忧:高端介入不够 低端“一哄而上”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尽管中国的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当前我国石墨烯行业发展也呈现高端产品介入不足、低端产品“一哄而上”的隐忧。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说,目前石墨烯产业技术门槛不高,在中国市场上主要作为添加剂使用,对传统产业进行修补,在关键技术上还没有突破。但是美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电器件、传感器、医药、环保材料等高端领域。
  “一方面,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投入还显不足;另一方面,在中国,介入石墨烯领域的多是中小企业,而欧美是很多跨国企业在进入,投入力量悬殊。”康飞宇说。
  此外,据介绍,这两年不少地方政府对石墨烯产业都非常重视,许多地方都在建平台、建基地。康飞宇说:“我认为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还是要冷静、理性对待,现在石墨烯的市场应用还处在非常初步的阶段,不要一哄而上。”
[责任编辑: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度工作总结及2016.PDF2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度工作总结及2016.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5 年度工作总结及 2016 年度工作要点 2015 年作为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元年,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
迅猛,关键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产业应用基本领跑
国际;上市公司表现抢眼,企业合作新立动作连连,产业格局初
具雏形;企业合力打通终端渠道,国内应用市场遍地开花,石墨
烯技术逐步“走近生活”;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系统规划明显加
速,产研合作贯通产业链条,品牌竞争格局即将形成。前不久,
恰逢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参观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Andre Geim 赴中国参加“2015’ 中国国际石
墨烯创新大会”(以下简称“石墨烯大会”)并在会上提出“中国
正引领石墨烯商业化”,使得石墨烯技术获得了业界及投资人的空
前关注,石墨烯产业发展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也让国内石墨
烯企业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但是,中国石墨烯产业目前
仍然面临着政策、资金、应用和虚火四大待解困局。 一、2015年联盟工作回顾 2015 年,在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
支持下,在广大成员单位的积极参与下,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
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围绕产业年度工作计划,以各工
作委员会和基地为依托,从职能出发、定位服务,对各项工作进
行了有效的推进。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
服务、为社会服务,发挥了良好的桥梁纽带作用,相关工作主要
围绕整合协调产业资源,提高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 1 / 21 力来开展。各成员单位也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成果扩散、产业改
造,积极探索构建产学研合作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墨烯光催化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