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浩劫完整版在哪个大学放映,最后只剩下几个人了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浩劫》法国纪录片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浩劫》法国纪录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1|
上传日期: 05:19: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浩劫》法国纪录片
官方公共微信河南一村庄只有四位老人 大学生拍纪录片国际获奖_新浪南阳
河南一村庄只有四位老人 大学生拍纪录片国际获奖
大河报评论
  麦秸坪,位于偃师市府店镇海拔800多米高的山顶上,是偃师市海拔最高的村庄,因为交通不便,人口外迁,全村只剩4位老人。以该村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麦秸坪》,今年4月25日,在十一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节上,获得2014年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节提名奖,并在安徽大学等多个高校展播。
拍摄该片时,导演万方采访谭敏权老人。
  昨日,记者来到麦秸坪村,将获奖消息带给村民,并辗转联系该片导演万方与张婷婷,为您讲述这个正在消失的村庄。
  昔日120多位老邻居,眼下只剩4个老人
  昨日,记者从府店镇东南端的九龙角水库,沿着弯曲盘旋的山路,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山顶,59岁的村民乔进朝,连忙迎了过来。“你们来了。”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穿过村子里东倒西歪的瓦房,荒草丛生的院子,断落坍塌的土坯墙,四处散落的瓦片,处处都是荒废迹象。记者在一个装有青石栏杆的水池前驻足,水池很大,长宽至少有20米,水池底部是浅浅的清水,下面是厚厚的淤泥。“这个水池建成40年了,村民用这水洗衣服、饮牲口、浇地,刚建成那几年村里人多,最多的时候有120多口,快30户呢。”乔进朝说,大家嫌弃地势太高,交通非常不方便,能搬走的都搬走了,现在只有他和老伴谭敏权,61岁的裴花玉和63岁的乔套老两口,2户4口人长期居住在村里,59岁的乔虎和51岁的李素开,只在春耕秋收时节,搬回来住。
  村子东头,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他就是乔套,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去年还能勉强自己走动,今年无法单独活动,全靠老伴搀扶。“他不得劲,我很少下山,磨面、磨玉米糁,都是让他帮我们捎去,他家有拖拉机。”他指着老邻居乔进朝说。
  4位老人,4条狗,4头牛,十几只鸡,构成了麦秸坪的生态文明。乔虎说:“人一没有,这个村庄就结束了,就完了……”
  山下有人来游玩,老人感觉生活挺有意思
  昨日,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先后有两拨人来到麦秸坪,他们有来自偃师市翟镇的村民,有前来欣赏红叶的外地游客,裴花玉总是笑脸相迎:“渴不渴,我给你们烧茶喝。”然后,抓起院子里晾晒的核桃、红薯干、山楂,连忙分给大家吃。
  “去年,安徽来了俩大学生,在这儿呆了半个多月,天天扛着摄像机拍我们村。”裴花玉说,平时山上很冷清,有人上来陪他们说说话,感觉生活还挺有意思的,老伴乔套特别喜欢听人讲外面的事情。
  裴花玉回忆说,从1986年起,村里第一户搬下山后,老邻居们都开始搬走,闺女们都远嫁他乡,孩子们全部入赘山下人家,村里能说说话的人越来越少。
  昨日,记者联系上纪录片《麦秸坪》导演万方,他再三叮嘱“你们带着片子去吧,给叔叔阿姨们看看,告诉他们我们还会回去”。
  在裴花玉家的院子里,记者用电脑播放了纪录片《麦秸坪》,大家都看得格外认真,看到自己跟老伴顶嘴的镜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乔套,忍不住笑出声来。
  安徽俩大学生以该村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获奖
  据媒体披露,2000年到2010年,中国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也让安徽大学毕业生万方和张婷婷忧心。2013年,他们从安徽赶到偃师市,于9月12日抵达麦秸坪。
  “我俩都是在安徽农村长大,在安徽、江西很多地方,越来越多的村庄消失,让我们觉得很失落,一直想要拍个纪录片,呼吁大家关注这个现象,可是由于功课紧张,没办法早点着手做。”万方说,直到2013年,他们读大四时,专业课程结束后,有了大把时间,看到媒体报道麦秸坪,从几百年前繁衍至今,却面临消失,让他们触动很大,如今他俩已经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都在河北电视台工作,以后如果有机会,还将持续关注麦秸坪村,“要用镜头记录它,直到消失那一天。”
  据悉,从日至9月底,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共拍了20多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呈现作品时长15分钟,最终在今年4月份获得2014年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节提名奖。
  打电话只能到树下的特制“电话亭”
  张婷婷说,去年由于天气干旱,麦秸坪种的蔬菜几乎绝收,他们与村民天天吃南瓜,让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她很不习惯,有一次实在饿得难受,李素开阿姨拿出家里仅有的两个鸡蛋给她吃,让她心里很感动。中秋节当天,她和万方翻山越岭,跑到府店镇集市上,买了肉和蔬菜,给每户村民送了些,大家终于吃上了一顿饺子。
  村里有水有电,却没有手机信号,这让麦秸坪与外界联系更不方便。“你站到那里能打电话。”裴花玉指着院子东侧的一棵树说,把手机放到木盒子里,就能收到信号,这个盒子是3年前,还没搬走的乔虎家安装的,那时候,乔虎的儿女外出打工,不幸陷入传销组织,可是电话天天没有信号,乔虎发动全村6口人,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信号,便安装了木盒子,村里谁下地干活,就把手机放到盒子里,听到电话铃声响起,裴花玉就帮他们接电话。
  这个特制电话亭,也方便了张婷婷。“刚来的时候,手机没有信号,没办法跟家人通话,后来就在这儿跟我妈汇报情况,好让她放心。”影评:《浩劫》的每一次放映都像葬礼_网易娱乐
影评:《浩劫》的每一次放映都像葬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克罗德&朗兹曼的纪录片《浩劫》在这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现场为观众敲字幕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张献民教授。2004年该片首次来华作学术放映,中文字幕就是张老师翻译的。&第一次看到那么多观众,而且都坚持下来了,&张老师很欣慰。我却有些吃惊。八年多来,谁要说起这部片子我第一反应就是怀疑他是否真的看过了看完了。九个多小时的纪录片,一气看完,那经历简直&&我当时算忠诚的,左右扭动上下移位地坚持了下来,要佩服自己一下。
《浩劫》,原文SHOAH,希伯莱语,犹太教专有词,中文这么译也挺好,让人联想我们经历过的浩劫。看这部片子前要做功课的,比如先搞清楚&灭绝营&和&集中营&的区别。朗兹曼八年前在北京专门讲过,&集中营是关押犹太人的地方,灭绝营则是屠杀犹太人的。我们看到的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屠杀的资料中,绝大部分集中营的画面都是盟军进入德国境内时在集中营拍摄的。灭绝营则是一条专用的屠杀流水线,火车源源不断地将犹太人从集中营运来,只需两三个小时,一列火车的犹太人便可以被&处理&干净。纳粹集中营大都在德国,而五处灭绝营则全部位于纳粹占领的波兰境内:凯尔诺、贝泽克、特布林卡、索比堡和马尔达奈克。《浩劫》涉及了前四处灭绝营,然而无论哪一处,如今在物理意义上早已荡然无存。&
朗兹曼说,这部影片有关死亡的绝对性,与幸存者无关,&活下去是另一个故事&,怎么理解?八年多过去,回想起来如在眼前的倒不是对灭绝营的讲述,而是片中形形色色过来人在片中的表现,比如村庄里那几个波兰妇女在镜头前说起受凌辱的犹太女性时的嘲弄神态。这让我联想到一些人说起抗日或其它严肃话题时的轻浮和下作。
今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上,朗兹曼获终身成就奖,就凭一部《浩劫》他也够了。是的,电影有必要这么长吗?多年以后,在接触了众多同样主题、同样回溯和追寻的德国和以色列的纪录片后,我们该认真探讨这一部的得失了吧?还有,中国抗日救亡的历史也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了,我们作为纪录片人又做过什么和能做什么呢?纠结连连,此恨绵绵。朗兹曼说过,&我觉得每一次放映都像一次葬礼,我本人是充满内疚的。如果说浩劫本身有个结构,那一定是个陵墓的结构&&那些死去的人是没有陵墓的,这部影片就是他们的陵墓。&看完《浩劫》的人有没有重见天日的感觉?如果没有,还莫名兴奋,那肯定不是克罗德&朗兹曼所乐见的。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录片空中浩劫观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