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多至和中草药远志博客的作用?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中药禁忌网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远志分蜜远志,炙远志,远志的功效是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远志的作用是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咳嗽痰多,乳房肿痛,痈疽发背,远志用药禁忌是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远志。
药名:远志
远志别名:葽绕、蕀蒬、棘菀、细草、小鸡腿、小鸡眼、小草根。 性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心经;肝经;脾经;肾经。 功效: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 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0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 药材基源:远志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和西伯利亚远志的的根。
1、远志:拣去杂质,切段,筛去灰屑。 2、蜜远志:以炼蜂蜜加入适量开水和匀,拌入炙远志,稍闷,微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100斤炙远志,用炼蜂蜜20斤) 3、炙远志:先取甘草煎汤,去甘草,加入拣去木心的远志,文火煮至甘草水吸尽,取出,晒干。(每远志100斤用甘草6斤4两)
1、《本草纲目》记载:远志治一切痈疽。 2、《本草汇言》记载:远志治气郁成鼓账,诸药不效者:远志肉四两(麸拌炒)。每日取五钱,加生姜三片煎服。 3、《神农本草经》记载:远志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4、《药品化义》记载: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魂自宁也。又取其辛能醒发脾气,治脾虚火困,思虑郁结,故归脾汤中用之。及精神短少,竟有虚痰作孽,亦须量用。若心血不足,以致神气虚怯,无痰涎可祛,即芎归味辛,尚宜忌用,况此大辛者乎。诸《本草》谓辛能润肾,用之益精强志,不知辛重暴悍,戟喉刺舌,与南星、半夏相类。《经》曰:肾恶燥,乌可入肾耶。 5、《日华子本草》记载:远志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6、王好古:远志治肾积奔豚。 7、《仁斋直指方》记载:远志治喉痹作痛: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 8、《本草汇言》记载:沈则施曰:远志同人参、茯苓、白术能补心;同黄芪、甘草、白术能补脾;同地黄、枸杞、山药能补肾;同白芍、当归、川芎能补肝;同人参、麦冬、沙参能补肺;同辰砂、金箔、琥珀、犀角能镇惊;同半夏、胆星、贝母、白芥子能消惊痰;同牙皂、钩藤、天竺黄能治急惊;同当归六黄汤能止阴虚盗汗;同黄芪四君子汤,能止阳虚自汗。独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气,心气不舒。独一味酿酒,能治痈疽肿毒,年久疮痍,从七情郁怒而得者,服之渐愈。 9、远志治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远志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如《仁斋直指方》治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 10、《三因方》远志酒 记载:远志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不问虚实寒热: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 11、《本草纲目》记载: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灵枢经》云,肾藏精,精合志,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又云,人之善忘者,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陈言《三因方》远志酒治痈疽,云有奇功,盖亦补肾之力尔。 12、《药性论》记载:远志治心神健忘,坚壮阳道,主梦邪。 13、《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远志,其酸也能翕,其辛也能辟,故其性善理肺,能使肺叶之翕辟纯任自然,而肺中之呼吸于以调,痰涎于以化,即咳嗽于以止矣。若以甘草辅之,诚为养肺要药。至其酸敛之力,入肝能敛辑肝火,入肾能固涩滑脱,入胃又能助生酸汁,使人多进饮食,和平纯粹之品,固无所不宜也。若用水煎取浓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浓若薄糊,以敷肿疼疮疡及乳痈甚效、若恐其日久发酵,每一两可加蓬砂二钱溶化其中。愚初次细嚼远志尝之,觉其味酸而实兼有矾味。后乃因用此药,若末服至二钱可作呕吐,乃知其中确含有矾味,是以愚用此药入汤剂时,未尝过二钱,恐多用之亦可作呕吐也。 14、《滇南本草》记载:远志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癎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15、《古今录验》定志小丸 记载:远志治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两。上四味,捣下筛,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 16、《圣济总录》远志汤 记载:远志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17、远志治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远志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远志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远志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18、远志治癫痫惊狂:远志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远志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远志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19、《朱氏集验医方》远志丸 记载:远志治小便赤浊:远志半斤(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枣汤送下。 20、《圣济总录》远志散 记载:远志治脑风头痛不可忍:远志(去心),捣罗为细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满口,即搐药入鼻中,仍揉痛处。 21、《本草正》记载: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以其气升,故同人参、甘草、枣仁,极能举陷摄精,交接水火。 22、远志治咳嗽痰多:远志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同用。 23、《本草再新》记载:远志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24、《陕西中草药》记载:远志治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多梦失眠:远志(研粉),每服一钱,每日二次,米汤冲服。 25、《名医别录》记载:远志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26、《本草经集注》记载:远志杀天雄、附子毒。 27、《袖珍方》记载:远志治吹乳:远志酒煎服,滓敷患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0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 远志补肾壮阳酒 配方:老条党参、熟地黄、枸杞子各20克。沙苑子、淫羊藿、公了香各15克,远志10克,广沉香6克,荔枝肉10个,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9味加工捣细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阴凉干燥处、经3昼夜后。打开口,盖一半,再置文火上煮数百沸,取下稍冷后加盖,再放入冷水中拔出火毒,密封后放干澡处,21日后开封,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以控为度。 功效:补肾壮阳、养肝填精、健脾和胃、延年益寿。 主治:肾虚阳痿、腰膝无力、血虚心悸、头晕眼花、遗精早泄、气虚乏力、面容萎黄、食欲不振及中虚呃逆、泄泻等症。 提示:老年阳气不足而无器质性病变时,经常适量饮用,可延年益寿。阴虚火旺者慎用。服用期禁服郁金。 来源:《美国雄狮》 远志琥珀养心丹 组成:琥珀(另研)6克 龙齿(煅,另研)30克 远志(黑豆、甘草同煮,去骨) 石菖蒲茯神人参 酸枣仁(炒)各15克 当归 生地黄各21克 黄连9克 柏子仁15克 朱砂(另研)9克 牛黄(另研)3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将牛黄、朱砂、琥珀、龙齿研极细,以猪心血为丸,如黍米大,金箔为衣。每次50丸,用灯心汤送下。 功效:主治心血亏虚,惊悸怔忡,夜卧不宁者。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远志内补汤 配方:干地黄4两,升麻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生姜5两(切),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大枣20枚(擘),远志(去心)2两,茯苓2两,大黄2两,黄芩2两,黄耆2两制作而成。 功效:治疗发背,虚热大盛,肿热侵进不住等症状。 来源:《千金翼方》卷二十二。 人参远志饮 做法:人参10克,远志30克,共杵为末。 用法:每包8克,每次1包,沸水冲泡代茶饮,连服7~10天。 功效:益气养心、益智明目。 辰砂远志丸 组成:石菖蒲(去须,洗) 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川芎 山芋 铁粉 麦门冬(用水湿润,去心) 天麻 半夏曲 南星(锉骰子大,麸炒黄) 白附子(生)各30克 细辛(去叶) 辰砂(水飞)各1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用生姜150克取汁,入水煮糊,丸如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晒干。每服30~50粒,夜卧时用生姜汤送下,小儿减丸服。 功效:消风化痰,镇心安神。治风痰上扰,惊悸眩晕。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二。 远志茶 材料:远志5g、花茶1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不用茶。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解郁。 主治:惊悸、健忘、失眠、梦遗;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远志大枣茶 材料:远志9克,大枣7枚。 做法:将上药放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沸15分钟,取汁,代茶饮。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5—10日见效。 功效:养血安神,益智开窍。适用于神经痛。
1、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远志。 2、《本草经集注》记载:远志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远志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 3、《药性论》记载:远志畏蛴螬。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2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3&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4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5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6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7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8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9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0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1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2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3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4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5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6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7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18
词条标签:远志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上一篇下一篇
提示: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超级管理员
最近编辑者
浏览次数: 2300 次当前位置: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中药远志的功效_副作用
目录远志的功效与作用远志的食用方法中药远志的药用价值远志的现代研究远志的副作用远志的炮制方法性温;味苦辛;归心、肾经。功效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咳嗽多痰,痈疽疮肿。禁忌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远志是养心安神的中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叶子互生,线形,总状花序,花绿白色,蒴果卵圆形。根入药,有安神、化痰的功效。又名小草。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残基及泥土,阴干或晒干。趁新鲜时,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揉。抽去木心,即为&远志筒&;较细的根用棒捶裂,除去木心,称&远志肉&;最细小的根不去木心,名&远志棍&。远志的性状远志筒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远志肉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远志棍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远志的功效与作用(一)远志的功效味苦、辛、性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二)远志的作用对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静、抗惊厥作用远志根皮、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对巴比妥类药物均有协同作用。(2)促进体力和智力的作用(3)抗痴呆和脑保护活性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远志具有祛痰作用,但由于实验方法不同,其祛痰效果差异较大。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实验,远志的祛痰作用较桔梗强,而用犬呼吸道分泌液测定法,其作用不如桔梗。另有学者研究报道,1g/kg远志煎剂给麻醉犬灌胃,无祛痰作用。研究发现远志根皮及根部木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远志木心的皂苷含量仅为根皮的4%,前者对小鼠祛痰的最小有效量为1.25g/kg,而后者用至50g/kg仍无祛痰作用,推测远志的祛痰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所含皂苷对胃豁膜的刺激作用,反射性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所致。采用氨水诱发咳嗽法和比色法观察了生远志以及各炮制品水煎液对小鼠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表明:生远志、蜜制远志、姜制远志、炙(甘草制)远志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生远志高剂量,蜜远志低剂量,炙远志高剂量组还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降压作用。对中枢降压的作用远志煎剂具有短暂的中枢降压作用。麻醉犬静注100%远志煎剂0.125g/kg,可使血压降至原水平的60-70%,麻醉兔静注0.5g/kg也可使血压下降至原水平的40-50,但作用短暂,在1-2分钟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重复给药未见快速耐受现象。对平滑肌和心肌的作用体内外实验表明,远志具有较强的子宫兴奋作用。远志水煎剂经乙醇沉淀处理制成的100%注射液对大鼠及小鼠离体未孕子宫有强烈的兴奋收缩作用。远志流浸膏可使离体及在位豚鼠、兔、猫、犬的己孕和未孕子宫强烈收缩,肌张力增加。6.6%远志煎剂3-6mL静注,对孕犬在位子宫也有明显兴奋作用。利尿作用远志根50%甲醇冷浸浓缩后制成的混悬液200mg/kg口服给予结扎两侧颈静脉引起的水肿大鼠,其利尿作用为8.01,1.11ml/l00kg体重,对充血性水肿发生的抑制率为100。远志皂苷有消除水肿和利尿作用,如与保泰松合用,其利尿作用将增强。抗氧化、抗衰老作用采用D一半乳糖致衰小鼠,观察远志水煎剂对衰老小鼠红细胞(RBC)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远志水煎剂可使衰老小鼠RBC中SOD、肝组织GSH-Px活性明显升高,提示远志水煎剂对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且最佳用药时间为30天。抗突变、抗癌作用Amse实验发现远志的水溶性提取物对黄曲霉B1诱发的回变菌落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TA9,菌株回变菌落数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对TAIo菌株无抑制效应。说明远志的水溶性提取物只有对抗碱基置换的突变因子。抗菌作用用纸片法测得1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而远志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酒精吸收和肝保护活性远志中的皂苷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酒精在体内的吸收。活血、抗炎作用远志根的水提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所致的小鼠结肠炎具有防治作用,对结肠炎小鼠远端结肠的多形核白细胞浸润、大肠的侵蚀性损伤的、结肠粘膜囊性脓肿和上皮再生、结肠增重的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能明显降低小肠上皮淋巴细胞中IFN-y和IL-4的含量,推测远志根对结肠炎的防治作用至少部分地归因于其对IFN-y和IL-4产生的调节。此外,远志根的水提液对P-物质和脂多糖(LPS)刺激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1(IL-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抗炎活性。溶血作用体外试管溶血表明远志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根皮为3926、全根为2585、根部木心为43、提纯皂苷为34031,研究发现,溶血作用的成分为皂苷,因此含有皂苷较多的根皮部分的溶血作用远较根部木心部分强。其他作用除了上述作用以外,远志还具有促进小肠运动,抑制醛酮还原酶,减少可卡因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抗眩晕、改善膜迷路积水所致听力损害的作用,抑制5-HT诱导的腹泻等作用。远志的食用方法做法指导(1)因惊恐而致惊悸不安者,多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配伍,以镇心安神。  (2)痰阻心窍所致癫痫昏仆,弃挛抽搐,口吐涎沫者,可与菖蒲、半夏、天麻、全蝎等配伍。(3)喉痹肿痛得,乃以该品为末吹之,以利咽散结消肿。  (4)痈疽发背疮毒者,可单用该品为末浸酒饮服,并以药滓调敷患处,以散瘀解毒消痈。药膳远志枣仁粥原料:远志肉、炒枣各10克,粳米50克。徽法:先将粳米投洗干净,放入锅内用清水煮粥。开锅后放入远志、枣仁,煮熟即可。此粥可在晚间作为夜宵食用。药膳功效:此粥宁心安神,对于心血不足、痰扰于神而引起的惊悸健忘、不寐多梦等症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远志酒原料:远志10克,白酒500克。做法:先将远志研成末状,浸入白酒。浸泡3日即可饮用,每日服用1小盅。药膳功效:此酒安神益智、消肿止痛,适用于治疗惊悸失眠、迷惑善忘、痈疽肿毒等症。远志汤远志10克,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主治惊悸失眠、梦遗等症。安心汤远志、甘草各10克,人参、茯神、当归、芍药各15克,麦冬50克,大枣20克,将诸药一同入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主治产后心悸、虚烦气短。远志丸远志、石菖蒲各30克,茯神、人参、龙齿、白茯苓各15克,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餐后用温开水送服,每用9克。有安神养心之功效。远志小米粥远志3克,小米50克,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远志鸡蛋汤远志5克,鸡蛋100克,葱花5克,水发木耳50克,食盐、味精各1克,香油3毫升,做汤佐餐。安神定志茶石菖蒲、远志各6克,茯苓、人参各3克,蜂蜜5克,将几味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中药远志的药用价值(一)药用价值交通心肾:本品入心、肾经。助阳上升,可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其不致过亢两益心阴。凡心肾不交之不寐,健忘、多梦、耳聋等症,皆可用本品交通心肾,使其水火相济。安神养心:远志入心经,心主神明,《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本品具养心安神之功,可用治心悸着惊,心阳不振,心血亏虚,心气虚损等证。水肿解毒:《本草汇言》:“远志…独一味酿酒,能治痈疽肿毒。”。远志辛行温通。消肿解毒,或用于痈肿,疮疽等证。祛痰止嗽:《本草正义》:“《本经》主咳逆则苦泄温通辛散,斯寒饮之咳逆自平,此远志又有消痰饮,止咳嗽之功。”风寒咳嗽,咳痰。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痹,咳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流涕,无汗恶寒,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远志散寒解表,祛痰止咳,能治风寒咳嗽及咳痰。解郁利膈:《本草再新》载远志可“行气散郁”。《本草汇言》云远志能“独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气,心气不舒”。情志不舒,肝郁抑脾,耗伤心气及气机郁滞而致郁证,其中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属心脾两虚者,可见思多善虚,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等。远志入心、脾经,补心血,其味辛尚能醒发脾气,补益心脾,行气解郁,乃为郁证属心脾两虚者之佳品。鉴别应用:远志祛痰作用大,但毒性亦大,故一般不作用内服。制远志补脾益气,散郁化痰,用于咳嗽多痰;朱远志补心益智,定惊安神,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健忘。(二)应用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远志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治疗癫痫惊狂。远志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治疗咳嗽痰多。远志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同用。  治疗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远志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浸酒或入丸、散。(四)宜忌配伍和合宜忌(1)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及蛴螬。《药性论》:“畏蛴螬。”《本草经集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2)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配伍应用(1)配石菖蒲石菖蒲味辛气温,芳香利窍,益气除痰,善于开通心窍。《重庆堂随笔》云:“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远志味苦而温。能祛痰开窍,安神益志,《药品化义》云:“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寒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通则神魂自宁也。”二药同入心经,均具祛痰开窍之功,然石菖薄偏于辛散以宣其痰湿,而远志偏于苦降以定上逆之痰湿。配伍同用,相济奏效,使气自顺而壅自开,气血不复上菀,痰浊消散不蒙清窍,神志可清明,最宜用于痰气上冲,心窍不开所致的神志不清,昏懵不语或癫狂惊痫及痰浊气郁影响神明的一系列症状。(2)配朱茯神朱茯神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安神益志。心阳下交于肾,肾阴上承于心,水火相济,则寐安脑健,神清志明。两药配伍,安神定志之功力倍增且一偏于安神宁心兼健脾渗湿,一偏安神益智兼散郁化痰,对神志不宁,心肾不交之惊悸,少气及失眠尤效。(3)配酸枣仁配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远志肉安神益智,养心助脾,交通心肾。阴血不足,以致“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可呈夜寐不安,时而惊悸胆怯。当治宜滋阴养血,使阴血充盈,心肝得养而神安惊止,阴阳济而睡眠宁。两药相伍,既滋阴养血,又交通心肾,善治肝血不足,心肾不交之失眠,惊悸,胆怯及妇人脏躁症。(4)配莲子心莲子心清泄心热而交通心肾,善治心火妄动,不能下交于肾之阴精失守,远志肉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而安神益智。两药合用,既清心热又能益肾志而交通心肾,颇宜用治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诸症。(5)配桔梗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经,宣肺祛痰且可排脓疗痈,古有桔梗“诸药舟辑,载之上浮”之说。远志味辛苦,微温,归心肺肾经,散郁化痰并能消肿止痛。两药伍同,理气解郁,宣肺祛痰力增,宜治肺热燥咳,痰多壅滞。(五)附方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两。上四味,捣下筛,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录验》定志小丸)治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多梦失眠:远志(研粉),每服一钱,每日二次,米汤冲服。(《陕西中草药》)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不问虚实寒热: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三因方》远志酒)治喉痹作痛: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仁斋直指方》)治脑风头痛不可忍:远志(去心),捣罗为细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满口,即搐药入鼻中,仍揉痛处。(《圣济总录》远志散)治气郁成鼓账,诸药不效者:远志肉四两(麸拌炒)。每日取五钱,加生姜三片煎服。(《本草汇言》)治小便赤浊:远志半斤(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枣汤送下。(《朱氏集验医方》远志丸)治吹乳:远志酒煎服,滓敷患处。(《袖珍方》)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备注此外,尚有一种宽叶远志的根,也作远志使用,习称&土远志&,《滇南本草》称之为&甜远志&,参见&甜远志&条。(六)古籍摘要《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王好古:“治肾积奔豚。”《纲目》:“治一切痈疽。”《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远志的现代研究化学成分远志含皂苷,水解后可分得远志皂苷元A和远志皂苷元B。还含远志酮、生物碱、糖及糖苷、远志醇、细叶远志定碱、脂肪油、树脂等。药理作用(1)远志含有植物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出现轻度恶心,因而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量增加,具有一定祛痰作用。鉴于此点,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慎用。提取物给狗口服,可促进支气管分泌,作用强度:美远志&桔梗&远志,若用酚红排泄法则为:美远志&桔梗&远志。但麻醉犬1:3服远志煎剂1克/公斤,并不能引起支气管分泌量的增加,此种情况可能系动物处于麻醉状态而其应激能力低下所致。(2)溶血作用:远志与桔梗相似,具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其强度为:远志&美远志&桔梗。其中远志肉比经远志木的溶血作用更为强烈。(3)抑菌作用:本品乙醇浸液在体外的对固紫染色阳性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中度敏感。1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4)兴奋子宫:增强各种动物的离体或在体子宫的收缩力及紧张度。我国西北的远志煎剂对离体豚鼠、家兔、猫犬之未孕及已孕子宫均有兴奋作用,静脉注射6.6%,煎剂3--6毫升(体重l6.5公斤)对孕狗在位子宫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临床研究据报道,用远志12g加60度白酒15ml浸泡片刻,再加清水一碗煮沸20分钟后顿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乳腺炎6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新医药通讯,)用远志、琥珀、石菖蒲、细辛、龙齿、桂枝六味药组成的远志琥珀散,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四川中医,)。另有用远志等治疗心肌炎、阑尾炎、小儿多动症、阴道滴虫等。远志的副作用(一)毒性远志根皮小鼠灌胃的LD50为10.03±1.98g/kg,远志全根的LD50为16.95±2.01g/kg,而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100%远志注射液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22.52g/kg。(二)不良反应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在性丘疹,停药后消失。另有1例,因工作中接触远志饮片导致过敏性哮喘。(三)用药禁忌(1)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2)《本草经集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3)《药性论》:畏蛴螬。远志的炮制方法一古代炮制法南齐时代就有“去心”(《鬼遗》)用法。至南北朝刘宋时代提出“用时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用熟甘草汤浸(《雷公》),此法沿用至今。此外宋代增加了炒黄甘草煮、生姜汁炒(《普本》)、酒浸(《鸡峰》)、焙制、酒洒蒸(《局方》)、姜汁淹、酒蒸炒(《心因》)等方法。明、清时代又增加了小麦炒、干姜汁蘸焙(《普济方》)、灯心煮(《奇效》)、甘草、黑豆水煮后姜汁炒(《入门》)、猪胆汁浸过,晒干,姜汁制(《回春》)、米泔浸、米泔煮(《准绳》)、微炒(《正宗》)、炙制(《金鉴》)、炒炭(《治裁》)等炮制方法。二近代炮制辑要远志的炮制方法,近代以来,全国各地尚有“蜜制”、“朱砂制”、“炒制”、“蒸制”、“制炭”、“生姜、甘草制”、“麸制”等制法。现行《药典》收载有远志和制远志两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远志的炮制作用,现代一般认为远志生品“戟人咽喉”,有解毒消痈之功效。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远志益智仁伸筋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