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右心室高抚压逆钟向转位

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已经找不到了, 还有其他店铺销售此图书。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心电图实习与实践指导》 王无锡, 盛红专【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iPhone/iPad/Mac
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通知出版社:
没有Kindle设备?,或者下载免费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日)
平装: 31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25.8 x 18.6 x 1.6 cm
ASIN: B00L2QVYCO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图书商品里排第1,632,378名 ()
目录
上篇诊断实验图谱 一、正常心电图 1.窦性心律 二、窦性心律失常 2.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4.窦性心律不齐 5.游走心律 三、低电压、心脏转位 6.窦性心律、低电压 7.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 8.窦性心律、顺钟向转位 9.窦性心律、极度顺钟向转位 10.窦性心律、低电压、干扰 四、心房肥大 11.右心房肥大 12.左心房肥大 13.左心房肥大、心肌缺血 五、心室肥大 14.左心室肥大伴劳损 15.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一) 16.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二) 17.右心室肥大伴劳损 18.右心室肥大、波高尖 19.双心室肥大 六、心肌梗死 20.亚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1.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房颤动 22.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3.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 24.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 25.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26.亚急性下壁、前间壁心肌梗死 27.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8.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动过速 29.陈旧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七、期前收缩 30.室性期前收缩 31.室性期前收缩、左心室高电压 32.插人性室性期前收缩 33.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34.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 35.房性期前收缩(一) 36.房性期前收缩(二) 37.插入性房性期前收缩 38.房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39.偶发房性期前收缩 40.频发房性期前收缩(P’波负向) 41.频发房性期前收缩(P’波正向) 八、异位心动过速 4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43.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44.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4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九、心房扑动与颤动 47.心房扑动(2:1~3:1) 48.心房扑动(3:1~5:1) 49.心房扑动、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50.心房颤动 51.极快速心房颤动 十、临终前心电图 52.紊乱性加速性室性节律 53A.紊乱性室性心动过速 538.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十一、预激综合征、传导异常 54.A型预激综合征 55.B型预激综合征 56.变异型预激综合征(Mahaim纤维) 57.变异型预激综合征(James束) 58.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59.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呈3:2~5:4下传) 60.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呈3:2~14:13下传)
61.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一) 6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 6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4.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65.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十二、逸搏及逸搏心律 66.室性逸搏 67.室性逸搏心律 68.交界性逸搏心律 69.逸搏夺获二联律 十三、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70.低血钾 71.高血钾(一) 72.高血钾(二) 73.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 十四、导联错误连接 74.左右手导联错误连接 75.左右手导联正常连接 下篇临床实践图谱 一、房性心律失常合并其他异常心电图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不等比例传导 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右心室肥大 4.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左心房及双心室肥大 5.心房颤动,偶见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6.房性期前收缩、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 7.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8.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构成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9.窦房结至心房游走节律 10.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室内阻滞 11.心房扑动、右心室肥大 12.房性期前收缩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13.心房颤动、亚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4.心房颤动、B型预激综合征 15.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6.心房扑动、T波异常 17.心房扑动、ST段异常 18.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ST段异常 二、心肌炎 19.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20.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2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2.急性心肌损伤 23.房性心动过速 三、肺源性心脏病 24.右心房、右心室肥大 25.房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 …… 心电图心率及QT时间表 自Ⅰ、Ⅲ导联QRS测定心电轴表
目前还没有用户评论
查找其它相似商品
心电图实习与实践指导 [平装]
通常需要1-3周发货。
此商品可享受图书满59元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临床心电图病种诊断简易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临床心电图病种诊断简易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梁文慧 范惠平 沈小红 高燕(江苏大学附属昆山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 分析中晚期孕妇心电图表现,讨论其在孕期保健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孕孕13周~40周健康孕妇350例,以4周为组段分为7组,每组50人,收集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育龄期女性心电图35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妇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孕妇组,主要异常为窦性心动过速(26.86%),ST-T改变(12.00%),短P-R间期(8.86%),逆钟向转位(7.71%),电轴左偏(7.43%),室性早搏(5.74%),房性早搏(5.14%),低电压(3.14%),Tv1倒置(80.29%)。窦性心动过缓,电轴右偏发生率孕妇组低于非孕妇组。孕妇组内随孕周的增加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结论 孕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非孕人群,妊娠期心电图变化多为生理性改变,对症处理后可好转。
【关键词】孕妇 心电图检查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02
&&&&&&& 心电图检查是围生期保健常规检查之一,对于妊娠合并症心脏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将抽取2011年0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产前门诊检查孕13周~40周的孕妇心电图检查结果35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0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行产前保健孕妇350名,年龄26.65&5.15岁,孕13周~40周,以4孕周为组段分为7组,每组50人。入选孕妇既往体检,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及其他慢性心肺疾病,肝肾功能正常,血尿常规无异常发现。选取350名在我院行健康体检非妊娠期健康女性350名,年龄27.62&3.98岁。
&&&&&&& 1.2 方法:采用国产数创心电工作站,受检者均在安静状态下、平卧位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心电图诊断标准依据《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1](AHA/ACC/HRS2009)和郭继宏《心电图学》[2]。
&&&&&&&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率的差异显著性或趋势分析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对比
&&&&&&&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 表1 孕妇组与非孕妇组一般资料比较(x-&s)
&&&&&&& 数据显示,随孕周增加孕妇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心率逐渐增加,至孕晚期上述数值均高于非孕妇组。舒张压在孕中期略低于非孕妇组,至孕晚期则高于孕妇组。
&&&&&&& 2.2 心电图结果分析
&&&&&&& 孕妇组正常心电图167例(47.71%),异常心电图183例(52.29%),非孕妇组正常心电图334例(95.43%),异常心电图16例(4.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孕妇组以窦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ST-T改变,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电轴左偏,逆钟向转位,低电压,Tv1倒置高于非孕妇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低于非孕妇组。孕妇组与非孕妇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比见表2。
&&&&&&& 表2 孕妇组与非孕妇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 3 讨论
&&&&&&& 心电图检查是反映心血管疾病最常用检查,具有简便易行,无创,重复性高等特点,是孕期保健中常规检查项目,结合孕妇基本资料及心电图检查结果,产科医生能对孕妇循环系统进行客观评估,可及时发现孕妇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本组研究选取既往体健,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孕妇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非妊娠期健康女性为对照,观察不同孕周情况下心电图检查结果变化规律。研究数据显示:孕妇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孕妇组,主要异常为窦性心动过速(26.86%),ST-T改变(12.00%),短P-R间期(8.86%),逆钟向转位(7.71%),电轴左偏(7.43%),室性早搏(5.74%),房性早搏(5.14%),低电压(3.14%),Tv1倒置(80.29%)。窦性心动过缓,电轴右偏发生率孕妇组低于非孕妇组。孕妇组内随孕周的增加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 造成妊娠期心电图改变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为适应妊娠状态,在胎盘激素和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下孕妇体内各个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妊娠期母体与循环体统相关的变化有[3]: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加40%-45%,平均约增加1450ml,维持次水平至分娩。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逐渐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左侧卧位测量心排出量较未孕时增加30%,每博输出量约80ml,同样持续至分娩。妊娠后期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前方移位。心率于孕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雌激素,甲状腺素水平增高,孕晚期基础代谢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液稀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 窦性心动过速为孕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机理与妊娠期贫血,雌激素水平增高,基础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多为功能性改变,临床无需特殊处理。部分孕妇窦性心动过速是孕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症状,另有部分窦性心动过速是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当孕妇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时,需根据临床资料具体情况区别对待[4]。
&&&&&&& ST-T改变与孕妇交感神经兴奋,&-受体功能亢进;妊娠后期雌激素水平增高,新陈代谢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肌负荷增加,血液稀释及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心肌相对缺氧,从而产生心电图改变。本文观察发现妊娠期Tv1发生率高于非孕组,且随孕周增加而增加,有报告V1T波极性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多于男性,发生率约67%[5]。本文孕妇组Tv1倒置发生率80.29%,而非孕妇组发生率为66.29%,分析与心脏转位导致T环偏向左后投影在V1负侧,右心室负荷增加相关。
&&&&&&& 孕妇短P-R间期高于非孕人群。关于妊娠期短P-R间期心电现象,房室结的功能性改变为主要原因[6]。妊娠期心脏容量负荷增加,血流量增多,心肌需氧量增加,机体缺氧敏感性增加,高能磷酸键产生减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妊娠期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博出量降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缺氧,造成房室结部分组织缺氧,功能改变,导致P-R间期缩短。
&&&&&&& 妊娠期期逆钟向转位,电轴左偏发生较高与妊娠后期膈肌升高,心脏移位相关。
&&&&&&& 低电压与体重增加,增大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引起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钠潴留,营养过剩导致营养性肥胖,致使下肢甚至全身水肿所致[7]。
&&&&&&& 妊娠期早搏发生率增加与孕期循环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改变,心肌间质水肿,散在炎性细胞浸润累及传导系统,心肌细胞电稳定性下降相关[8]。
&&&&&&& 妊娠期心电图变化多为生理性改变,无器质性心脏病,无症状者追踪随访,休息,吸氧,去除诱因等对症处理后可好转。对于有症状,明显异常者则需积极寻找病因,需多次复查随访,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给予适当处理,预防更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婴儿病死率。
[1]郭继鸿,林治湖,刘仁光.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郭继宏.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刘晓黎,徐忠伟,刘星.中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改变412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58.
[5]罗红燕,翁凌云,郭雪隽.健康人群V1T波形态的性别差异分析[J].心电学杂志,1-242.
[6] 李安培,黄克朗,高晓欣.晚期孕妇短P-R间期心电图是否有引起心动过速诱发猝死潜在危险因素的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433-435.
[7] 卢秀兰,李雪宏,张淑贞.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79-80.
[8] 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