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突然高血压长期服药的危害高180:130服药已三个小时了头还疼,吃脑宁可以吗

晚上头疼,但是白天不疼。有高血压这是怎么回事呢
晚上头疼,但是白天不疼。有高血压这是怎么...
晚上头疼,但是白天不疼。有高血压这是怎么回事呢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10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84678
问题分析: 头痛原因很多,如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高血压,脑血管病,颈椎病,中耳炎,饮酒和吸烟,意见建议:感冒都可能诱发.所以要找到原因指导下的治疗.平常注意防止精神紧张保证休息时间和质量,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等诱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33890
问题分析: 你好.考虑头痛最常见的症状,如感冒、鼻窦炎、脑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等.意见建议:所以要找到原因指导下的治疗.平常注意防止精神紧张保证休息时间和质量,注意生活规律,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等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主要主治;口疮,牙龈炎,口腔溃疡和口臭
&&已帮助用户:249040
问题分析: 你好,引起头疼的病有很多,常见的有高血压,低血压,贫血,鼻炎,颈椎病,脑血管疾病、休息不好等,意见建议:建议测一下血压看有无异常。如果血压正常,建议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再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用户:193401
问题分析: 你好:清淡饮食,禁烟酒,低盐低脂,少食糖,保持良好的情绪,饮食起居有规律,适度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有高血脂必须同时治疗。意见建议:降压可以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倍他乐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肠胃疾病
&&已帮助用户:32055
问题分析: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通常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上的疼痛,病因较复杂,可由颅内病变,颅外头颈部病变,头颈部以外躯体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引起..意见建议:建议 适当使用解热止痛剂如索米痛、米格来宁,或少量服用可待因、颅痛定等;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淋巴结炎,反复发作性头痛,维生素A缺乏神经病,浅表...
&&已帮助用户:47560
问题分析: 您好,如果频发头痛的现象的话,建议您要上医院做个核磁或者CT检查一下的.意见建议:建议:
同时可以适当服用调节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同时疼痛严重也可以用点芬必得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0189
问题分析: 你好, 原因很多,如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高血压,脑血管病, 饮酒和吸烟,感冒都可能诱发.所以要找到原因指导下的治疗.意见建议:平常注意防止精神紧张保证休息时间和质量,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等诱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心血管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4635
问题分析: 你好,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需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意见建议: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可以在常规服用药物的同时用一些中药泡茶喝,可以用生山楂,枸杞子,决明子,菊花每天泡茶喝,不仅对高血压有效,对高血脂和高血糖也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祝你健康。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63400
问题分析: 头痛原因很多,你这情况可能是神经性头痛!意见建议:这可考虑吃些调理脑神经功能的药物,可选择养血清脑颗粒,镇脑宁胶囊或正天丸,配合针灸治疗将会更好,注意生活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6380
问题分析: 头痛可能与睡觉体位有关系,导致脑部神经血管压力增大出现头痛意见建议:平常注意防止精神紧张保证休息时间和质量,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等诱因.
问每天晚上头疼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0
病情分析: 你好,头痛大多是由长期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脑力劳动过度,思虑过度,睡眠不好所引起的。建议您可以做口服安神补脑液、谷维素、刺五加进行调理治疗,同时注意休息,保持睡眠充足,如头痛持续存在的话那么应及早进行检查、治疗。
问白天不头疼晚上头疼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15885
头痛主要是由于头部的血管、神经、脑膜等对疼痛敏感的组织受到刺激引起的。由紧张、疲劳、饮酒等原因造成的头痛经过休息之后可自然消退。头痛即可作为神经系统原发病的一个早期症状或中、晚期症状,如脑肿瘤患者以头痛为主诉者更是普遍;头痛也可以是颈部疾病,肩部疾病及背部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全身疾病在头部的一个表现形式,如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时出现的头痛,正是由于引起头痛的原因多而复杂,因此其临床分类也十分复杂, 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
问白天不头疼晚上头疼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15885
头痛主要是由于头部的血管、神经、脑膜等对疼痛敏感的组织受到刺激引起的。由紧张、疲劳、饮酒等原因造成的头痛经过休息之后可自然消退。头痛即可作为神经系统原发病的一个早期症状或中、晚期症状,如脑肿瘤患者以头痛为主诉者更是普遍;头痛也可以是颈部疾病,肩部疾病及背部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全身疾病在头部的一个表现形式,如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时出现的头痛,正是由于引起头痛的原因多而复杂,因此其临床分类也十分复杂, 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
问总是神经性头疼、失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2945
问题分析:常见于神经性疼痛,可以针灸按摩理疗,镇脑宁胶囊口服,意见建议:正天丸口服,必要时神经阻滞治疗2.请坐头颅ct,排除脑内占位祝心情快乐
问我白天血压高,高压130,低压91。可是...
职称:医师
专长:盆腔积液,宫颈癌前病变,不孕不育,慢性宫颈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备孕,撤退性出血,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22301
意见建议:你好,你的血压基本正常,舒张压稍高一点,不服用药物可以降至正常范围,不需要用药,如果准备备孕,建议怀孕后定期检测血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祝你健康!
问高压150低压100.我该如何办晚上睡不好就白天就头痛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31375
病情分析: 考虑是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与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现已证明食盐过多,肥胖者更易得高血压,因此得了高血压病除了吃药外,还应调节生活方式意见建议: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卡托普利治疗,限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高血压相关标签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高血压误区集锦 - 心血管内科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3999|回复: 9
高血压误区集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一)认识误区
& & 1,防治高血压的常见认识误区
& && && && &  王寿臣
&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顼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对如何防治高血压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 & 误区一 :有人说高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马上减药 ,原因是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抗生素有耐药性 ,抗高血压药物没有。高血压是终身疾病 ,必须长期用药 ,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血压开始高 ,吃了一段时间的药血压降了下来 ,停药以后也不高了 ,这很可能是你重视饮食调理的原因 ,而且属于轻度高血压 ,没有心血管病的损害。也有的说 ,得了心梗血压不高了 ,可以不吃降压药了。绝对不行 ,心梗后血压下降是因为心脏收缩功能减弱 ,泵血的力量小了 ,但对血压的要求更严。因此 ,不要有侥幸心理 ,用两天药就停了 ,一定要坚持终身服药。定期和大夫联系 ,及时调整用药。还有人说 ,开始不能用好药 ,怕以后离不开这些药或病重了无药可治 ,这是没有道理的。
& & 误区二 :临床上有好多人不按循证医学治疗 ,不相信科学 ,搞偏方、验方治疗 ,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 ,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裤带之类。这些物品也许有一定的效果 ,但效果不确切 ,不是公认的。使用后不但不能治疗高血压 ,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这类降压物品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 ,多半是心理作用。心理安慰剂也可以降低血压 ,比如每天给患者吃一点淀粉药 ,告诉患者这是一种好药也会有一定效果。不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药物不要用。现实生活中这个认识误区非常大。
& & 还有一些人看说明书有降压作用的就用。药品选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不要看到“降压丸”就吃 ,凭主观判断吃药是不可取的。药品不同于其它商品 ,没有药理知识 ,随便服用很容易误事。
& & 误区三 :有些人一看到说明书就害怕 ,怎么这么多副作用 ?要知道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是非常低的。某种药物只要曾经出现过副作用 ,药品生产商都要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医生一旦发现有副作用苗头 ,会随时停药或减药 ,一般不会出现事故。假如某种药物使用后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 ,主管药品安全的监测机构随时都会进行公告。我们经常看到不同时期不同的药物被公告停止使用 ,就是因为有严重的副作用。2001年 ,曾经被全世界几百万人使用过的拜斯亭 ,就是因为有 50多例服用后造成死亡 ,才被停止使用的。越是说明书中详细标明副作用的药物 ,证明这种药比较科学 ,甚至更安全。药品说明书主要是给医生看的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是安全的。有好多狗皮膏药声称包治百病&&,无任何毒副作用 ,事实上 ,很可能也没有正面作用。药物都是经过化学合成的 ,肯定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 &&&误区四 :有人片面强调便宜 ,却不知道便宜有时也没好货。药品定价是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因素制订出来的。每一类药物都有便宜的和贵重的。对于药物的选择&&,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决定。如果经济承受能力很低 ,就应该给患者多开一点比较便宜 ,而且疗效也不错的国产药物。病情比较重 ,经济实力能够承担 ,不妨让患者多吃点价格比较贵的进口药。当然 ,病情稳定了 ,也可以再进行调整。一味地强调药物的便宜和贵重 ,都是不科学的。用药最重要的目标是合理。须知 ,贵重的药不一定是“好药” ,便宜的药不一定不是“好药” ,对疾病有效才是“好药”。
& & 误区五 :有病吃药就可以万事大吉 ,不懂得治疗和预防的结合。有的患者只讲究药物治疗 ,忽视了非药物治疗 ,认为只要将血压降下来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殊不知 ,治疗高血压的最终目标没有达到 ,尽管血压控制了 ,心脑血管并发症依然没有缓解 ,与没有治疗一样。临床上 ,有的患者 ,一边吃药 ,一边烟照吸、酒照喝 ,治疗效果不好 ,不从自身找原因 ,却埋怨药物没有效果。
& & 误区六 :许多人虽然经常吃药 ,但往往不按时服用 ,有遗漏现象 ,这种服药方式等于半途而废。
& & 高血压的疗效是防和治的结果 ,缺一不可。欧洲和美国每隔五六年都要颁布一次新的高血压标准指南。为什么我们的高血压控制率非常低呢 ?主要是防治结合得不好。治疗不彻底 ,只能是越治病人越多。目前 ,了解高血压的人群比例在中国很少 ,只能达到 30%至 40%。知道患有高血压以后 ,只有一半人接受治疗 ,而接受治疗的人当中 ,只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人得到有效的控制。曾经有统计资料表明 ,高血压控制率城市是 4.2% ,农村为 0.9 % ,平均 2.9 % ,现在也不过 10%左右。这个比率是相当低的。美国的高血压控制率是 34% ,70%的美国人能意识到高血压 ,59 %的人能及时接受药物治疗。
& &&&顼志敏最后强调 ,对于高血压这种多发病、常见病 ,要努力改善防治模式 ,要把它作为一个社会工程来抓 ,像计划生育一样&&,作为一项国策常抓不懈。高血压虽然不是传染病 ,但它比传染病发病率还要高。 40%的人死于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zhengfu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医务人员也要转变观念 ,既要有战术意识 ,还要有战略意识 ,不但要给病人看病 ,还要给潜在的危险人群查病&&,走出医院 ,走向社区 ,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扫文盲 ,七八十年代扫科技盲 ,9 0年代扫电脑盲,21世纪要扫健康盲。
& & 2, 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有误区
& && && && &  湘雅医院老年心内科  余国龙副教授
& & 据调查 ,我国有 1. 2亿高血压病患者 ,脑卒中、冠心病等高血压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等认识上存在误区。
& &&&高血压病由于早期症状多表现为头痛、头重、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手脚麻木 ,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不被患者重视 ,从而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也有患者偶测血压发现血压高,因没有明显不适症状 ,不愿接受正规治疗,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引起重视。实际上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是一个渐进过程。有证据显示收缩压每增加 10m m Hg , 10年内脑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5— 10倍 ,死亡率增高 3— 5倍。据我国 4项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表明 ,收缩压每降低&&9 m m H g和舒张压每降低 4m m H g ,脑卒中减少 36% ,冠心病减少 3% ,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 34%。
& & 目前任何一种非药物治疗都不能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即使是轻度高血压病患者 ,在认真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也往往需用降压药。大多数病人需终身服药 ,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后仍应坚持用药 ,降压药不会进一步降低正常血压&&,却可防止血压回升。有些患者感觉不舒服了才想起服药 ,没有症状就不服药 ,这种随意减药、停药常导致血压反跳 ,诱发脑中风、心肌梗塞等。
& & 在对药物的选择上 ,高血压病患者常有两个相反的倾向 ,一种是盲目要求开进口药、贵重药 ;另一种是由于经济原因要求廉价药。医生是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降压药物,如合并有糖尿病 ,宜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不宜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如合并冠心病心绞痛 ,宜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一般主张选择能使血压 24小时平稳降低、一日仅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
& & 常有部分患者及家属要求医生开药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为正常。殊不知血压降得过快 ,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使患者头晕、晕厥 ,还可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及脑卒中。除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需要紧急采取降压措施外 ,对持续性、缓慢进展性高血压一般宜首先选择 1— 2种降压药物 ,每 7— 10天观察降压效果 ,并根据疗效酌情增减药物 ,约 3— 4周将血压降至目标血压。降压的目标血压是&&:收缩压低于 135m m H g、舒张压低于85m m H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小于 60岁的患者收缩压应低于 120m m&&H g、舒张压应低于 70m m H g。
& &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血压 ,还在于降低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所以临床医生常选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与抗凝剂阿斯匹林或华法令、潘生丁联合治疗。
& & 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 ,患者要坚持按时服药 ,注意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患者及家属要学会测量血压 ,测血压最好选择水银柱血压计。家庭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最好不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宜 3— 6个月与医院的水银柱血压计校对 ,误差需控制在 10%以内。
(二)防治误区
& &&&1,&&防治高血压注意六误区
& &&&当前 ,脑血管病是我国城市和部分农村居民致死和致残的第一位病因 ,而高血压则是引起该种疾病的最危险因素之一 ,所以&&,控制好高血压是预防和减少脑血管发病的重要措施。但是 ,临床工作中 ,病人十有八九都不能严格遵守医嘱 ,病人和家属对待如何控制高血压存在着明显的误区 ,很有必要予以说明。
& &&&误区 1:年轻力壮不在乎
&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改善 ,高血压趋于年轻化 ,在笔者遇到的病人中 ,年龄最小者仅有 12岁。这部分病人平时大都无症状&&,偶有头晕、头涨、头痛 ,到医院就诊才发现已患高血压 ,因为平时无症状 ,自己年轻力壮 ,所以拒绝治疗。
& &&&误区 2:惧怕长期服药
& &&&惧怕长期服药 ,在已知高血压 ,而采取治疗的病人中占绝大多数。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些病人顾虑一旦用药 ,就得长期使用 ,久而久之 ,一是产生耐药性 ,二是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不愿意用药。不可否认 ,病人的担心有道理 ,上述两种情况谁都有可能发生 ,但不能不提醒病人的是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 ,都是经过反复验证后 ,才被推广使用 ,一般来说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 & 误区 3:没有效果就换药
& & 有的病人急性子 ,希望药到病除 ,服药一两天后 ,如果血压未降至正常 ,便要求换药 ,或另找医生、医院。考虑到个人体质差异 ,药物敏感度不一样 ,医生一般要求病人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从单药开始 ,所以 ,血中的药物浓度要达到有效维持降压时需要 1~ 3周。临床服药 4周后 ,如果无效才可考虑加量或换药。
& & 误区 4:血压降了就停药
& & 有些病人 ,开始也接受医生意见 ,服用降压药 ,但为时不长 ,发现血压下降了 ,便自主停药,不久又发现血压反弹了。有些如肾炎、肾动脉狭窄、精神紧张等引起的高血压 ,病因清楚 ,如果治疗措施恰当、去除病因后短时间服药,当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 ,可以停药。但是 ,大多数高血压病因并不清楚 ,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不能停药。为防止引起低血压 ,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减少服药次数或服药剂量。
& & 误区 5:治疗不遵医嘱
& & 有的病人对治疗高血压显得漫不经心 ,想起来的时候就服药 1~ 2次 ,忘记了就停药 1~2天。前面提到过,药物在血液中要积累到一定水平才具有降压作用。断断续续用药 ,血中药物浓度忽高忽低 ,则很难达到降压所需水平 ,也更谈不上维持降压作用。
& & 误区 6:控制血压靠药就行
& & 高血压的形成大多是综合因素所致 ,饮食偏咸、肥胖是常见的生活影响因素。有的病人虽然每天都服药 ,并连续数月 ,但是血压控制不满意。分析原因是生活习惯问题 ,例如嗜咸者讲究菜的味道 ,不愿清淡饮食 ;肥胖者为了不亏待自己的嘴巴 ,不愿节食。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提示 ,如果控制体重、限盐 ,这部分病人不服药也可能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 &&&2,高血压防治 6误区
& &&&对高血压概念认识模糊
& & 由于基层资料匮乏、信息闭塞 ,不少医生对高血压的概念仍很模糊。有的基层医生甚至向高血压患者作这样的解释 :你的年龄稍大&&,血压高点没关系 ,年龄每增加 10岁 ,血压 (收缩压 )可增加 10个毫米汞柱。有的还在沿用 19 79年郑州会议制定的高血压标准来判断血压水平 ,对高血压研究的进展知之甚少。由于概念模糊 ,使一些高血压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 &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血压水平分为 6类 ,将血压≥ 140/9 0mmHg列为高血压 ,将血压在 130─ 139 /85─ 89mmHg列为正常高值。2003年 5月公布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 ,又将血压在 120─ 139 /80─ 89mmHg列为高血压前期 ,更是将高血压预防的关口前移 ,以期达到医患双方重视高血压的目的。
& & 不按医嘱服药 ,随心所欲
& & 服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只有遵照医嘱服药 ,才能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但是有的高血压患者却不是这样 ,他们服药不遵医嘱 ,随心所欲 ,如应该早起 7点服的药 , 8、9点钟也下不了肚 ,要不就两次并作一次服 ,或者晚上闲下来 ,干脆把一天的药补服了了事,严重地背离了治疗高血压的“时辰用药法”。违背了血压在一天内变化的规律 ,会形成血压在升高的时候降不下 ,而不需要降时却一再下降&&,从而导致脑中风的发生。尤其是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危害就更大。
& & 用药不规律断续治疗
& & 高血压是终生疾病。目前对高血压 ,尚无彻底根治办法 ,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有的患者服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极不规律。断续治疗 :高高、吃吃、停停、又高高……使血压长期处于大幅度波动之中 ,长此下去 ,必然会对心脑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 ,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要持续用药 ,血压正常后继续服用维持量 ,防止血压反弹。
& &&&赶时髦 ,跟着广告按图索骥服药
& &&&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的降压药不断出现 ,这无疑是件好事 ,但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药品广告 ,却给一些高血压患者带来了影响。由于他们求医心切 ,医生给开的降压药他们认为没用 ,当看了某些新降压药广告后 ,就迫不及待地购买服用 ,有时还拿来向医生“咨询”。作为患者 ,求治心切可以理解 ,但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 ,购买服用新的降压药 ,切勿擅自购买服用 ,以免发生意外。
& & 不改变生活方式 ,过分依赖药物
& & 有的高血压患者 ,不仅遵医嘱服了药 ,而且视药如命。但是 ,却没有在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上下功夫 ,烟照吸、酒照喝 ,肥甘之品照吃不误 ,早睡晚起不运动。这样 ,病是看了 ,药也吃了 ,但血压还老是降不下来。
& & 盲目相信伪科学 ,最终铸成大错
& & 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 ,他们文化水平低 ,不相信科学却偏信伪科学及迷信 ,他们之中有人从众心理极强 ,“曾打过鸡血 ,吃过卤硷(681疗法 ),喝过凉水 ,甩过一阵子手” ,这些热闹过去了 ,虽无灵验 ,仍痴心不改。近年来又热衷于学周易、验血型、念咒语&&,相信特异功能、凭手相看病、请大师“发功” ,总企盼用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来强身祛病。也有不少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因病情缠绵 ,在一般治疗疗效欠佳时转为半信半疑 ,甚至笃信“神灵”。更有甚者 ,今天降压鞋 ,明天降压帽 ,后天降压袜 ,所谓各种降压仪器及健身器材&&,样样俱全 ,但总还是控制不了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仅凭念咒语、祈祷是不行的。
& && &3,高血压防治八误区
& & 担心血压降得过低
& & 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 ,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 ,即 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 ,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 ,甘心、脑、肾供血不利 ,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 ,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 ,既可减轻症状 ,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 & 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 & 按现代高血压控制标准 ,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 ,目标血压水平应降得过低 ,应在 130/80mmHg以下 ,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但目前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 ,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 ,因而心脑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
& & 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 & 高血压的防治应是以非药物疗法 ,如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作为防治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或目标水平。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而对非药物疗法不够重视 ,如边吸烟边降压者大有人在&&,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存在 ,所以 ,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非药物治疗。形成良好生活方式 ,克服不良习惯和增强运动锻炼。
& & 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 &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 ,使得血压反复波动 ,结果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 ,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 ,因而形成一种误识 ,即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了 ,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识极为有害 ,应当消除 ,要明确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坚持用药 ,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中断用药 ,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保持血压的理想水平。
& & 治病心切 ,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 & 高血压病为慢性经过疾病 ,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且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 ,应当是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但许多患者由于治疗心切 ,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 ,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 ,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血压形成波动和不稳定。另外 ,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 ,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 ,即便使用长效降压药 ,也要在先搭配短效降压药 ,以求所谓的保险及“先将血压降下来再说”。这些都是误区。其实 ,多年的高血压无需立即降至正常&&,应该缓慢、平稳降压 ,并能在全日 24小时平稳降压 ,对此 ,长效的缓释剂或控释剂降压药可达此目的&&,因而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量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
& & 不用药亦可降压
& & 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表、降压帽、鞋垫等的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 ,事实并非如此。且不说这些器具的疗效并不可靠&&,就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 ,降压药治疗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 ,不用药才是误区和不明智的。
& &&&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 &&&这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误识。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 ,品种很多 ,如何选用是有讲究的。其关键在于遵医嘱办事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道听途说 ,盲目追求新药、贵药 ,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意味着是“好药”。在医生指导患者用药时 ,应注意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尽可能为患者推荐服用方便、效果好、价廉的药物 ,使患者经济上承受得起 ,反对那种唯利是图的错误做法。
& &&&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
&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 ,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长期不监测自身血压变化 ,这也是一种误区。这是因为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 ,不是简单一句话 ,而是要做许多实际工作的 ,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地联合用药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上 ,同时有利于医生更为准确指导患者用药。所以&&,高血压病患者应学会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也可用电子血压计进行监测 ,作好记录 ,定期与主治医师联系 ,以使降压达标率得到提高和用药实现“个体化”。
& & 4,谈高血压病防治误区& && && && &
& && && && && && && &   杨元德
& &&&近年来 ,在专家门诊及会诊时看到许许多多的中风病人 ,当他们在昏迷中或抢救苏醒后,出现偏瘫、失语 ,还有一些病人发作一次&&,过个一年半载的 ,又发作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真是让人痛心 ,更有甚者 ,年仅四十几岁或刚刚 50岁左右就因脑出血而夺走宝贵的生命。
& &&&追忆 25年前 ,辽宁西部山区的一位乡党委书记 ,因为接到家属母病重的电话 ,匆匆骑了约 20公里的自行车 ,满身大汗回到家门口时 ,竟摔倒在地上。送到县医院没等抢救已经停止心跳 ,死因是高血压病引发的脑出血 ,享年仅 48岁。时至今日 ,人类进入 21世纪了,我们加入世界高血压联盟多年 ,可是人们对高血压这个无形的杀手仍然掉以轻心 ,实在令人叹息。
& &&&在世纪之交 ,据中国高血压联盟统计 ,我国高血压病患者人数已超过 1. 2亿。其中 ,仅有 5— 8%的人血压获得满意控制 ,不少病人在防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致使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误区。
& & 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这是普遍存在的误解。由于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不适 ,大多数人不测量血压&&,以致长期漏诊得不到治疗。这些病人多数是在查体或看其他病时才发现有高血压病。其实 ,当血压超过正常范围 ( 140/9 0m m H g&&)时就应进行降压治疗,其实无症状高血压比有头痛、头晕等症状的更可怕。当然在这段时间不一定要服药 ,只要注意生活方式 ,消除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因素 ,大多数人血压能恢复正常。
& & 误认为是“神经性的”有些人患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 ,血压每每是忽而高 ,忽而平稳 ,常常不引起病人及家属的重视。同时 ,还自以为是所谓神经性的 ,不碍大事 ,甚至幻想着自己压根就没啥病 ,更谈不到定期复查血压和注意生活方式了。因而&&,在用药治疗上也很不规律。最新科研资料证明 ,不规律的用药可致高血压诱发脑出血。
& &&&医生认为 ,由于高血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动脉硬化 ,一旦不按规律服药 ,可使血压在短期内上升 ,如果血压超过了安全阈,势必诱发脑出血。据此 ,他们提醒高血压患者 ,一定要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坚持正规治疗 ,按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
& &&&误认为收缩期血压值高些无妨不少群众乃至医生认为 ,老年人患高血压病若舒张压不高,对健康危害不大 ,而不做治疗。其实 ,&&80年代中期以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即收缩压高于 140毫米汞柱&&,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同样具有损害作用。接受正规治疗与不正规治疗相比 ,前者脑卒中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后者要低 40%左右。因此 ,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也应接受合理的降压治疗。
& &&&把降压药当作对症药来用有些高血压病人 ,平时不服药&&,当出现头晕、头痛或测血压又升高了才服降压药。一旦症状消失或测血压正常又不服降压药了。也有人认为现在就服好的降压药 ,等到病情加重时就无药可吃了。殊不知等到高血压引起心、脑、肾功能损害&&,或出现并发症后再来服药已为时太晚。有的人认为血压降至正常后再继续服药可降成低血压 ,临床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停服降压药后血压又会上升 ,这样血压反复波动更会加重心、脑、肾功能恶化。正确的做法是当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寻找一个维持量长期坚持用下去。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降压药。严重的病人应两种、三种降压药同时服用。
& & 轻信降压治疗仪的作用目前 ,市场上各种降压治疗仪的广告说得天花乱坠 ,有的病人信以为真 ,使用降压治疗仪后血压有所下降就停服降压药&&,这是很危险的。降压仪的降压作用至今未得到医学科学的验证 ,是否能有效地预防或降低高血压病所引起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还有待于证实。
& & 迷信偏方治大病有些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 ,特别是山区农村受经济条件限制及缺医少药的情况依然存在。当地人们迷信用偏方 ,诸如醋泡黄豆、醋泡花生、喝芹菜汁等食疗或偏方来治疗高血压 ,虽然有一定辅助效果 ,但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在正常值 ,因而对身体十分有害。
& & 相信中药治本有些人过分听信广告宣传 ,认为中药治本 ,只服中药。殊不知近年一些治高血压的中药胶囊制剂里均掺进了一定成分的西药,药停后 ,血压还会反跳的。中医中药应当是辨证施治的。高血压也应分型辨证治疗 ,才能有效。经中医治疗后 ,还应用西药降压来维持巩固疗效 ,才能防止出现并发症。
& & 世界卫生组织及全球高血压联盟的专家认为 ,高血压病是一种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的严重的心脑血管慢性疾病。只有坚持长期降压治疗&&,并结合非药物治疗措施 ,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而长期控制血压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控制症状 ,更重要的是为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免受损害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三)患者存在的误区
& & 1,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几个误区
&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 19 9 8年我国脑血管疾病居农村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而高血压是脑卒中&&(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 19 9 1年普查显示 ,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城市为 36. 3%,农村则为 13.&&7%;治疗率城市为17. 4%,农村仅为 5. 4%;控制率只有 2. 9 %。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患者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
& &&&一、高血压不能得到及早的治疗。调查显示 ,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不足高血压患者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人不能做到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发现高血压时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由于高血压不能在早期得到治疗 ,使得高血压的控制十分困难。
& & 二、很多患者只是在有头晕症状时才服药。事实上高血压是一个可以没有症状的疾病。其主要危害在于其造成的靶器官损害&&,如脑卒中、心肌梗塞、尿毒症等。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应该终生服药的。对于高血压患者 ,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那就是“宁忘一顿饭 ,不忘一顿药”。
& & 三、许多患者认为只要服了药 ,就达到治疗目的了 ,而不能认真监测血压变化。国外的临床实验显示 ,大约 70%的患者需要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 ,而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又常常在出现靶器官损害后才进行治疗 ,很难靠一种药物达到治疗的目标血压。因而&&,虽然有些患者服用了降压药物 ,却没有真正达到降压的目的。
& &&&四、没有合理地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有些患者认为价格越贵的药物越好 ,实际上最适合患者特点的药物才是最好的药物。如有些价格较高的药物只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而对重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却不理想。有些短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每天应该服用 3~ 4次 ,患者却每天只服用 1次 ,不能达到 24小时平稳降压。
& & 五、有些患者盲目地更换降压药物 ,使得血压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些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基本知识了解很少&&,认为服用了药物就应该很快把血压降下来 ,几天没有看到效果,就要求换用其他药物 ,使得血压不断起伏&&,不能有效控制。而实际上大多数抗高血压药物要在 4~ 6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因此 ,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和高血压病打持久战 ,并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
& & 六、一些患者服用了抗高血压药物 ,却忽视了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这些患者一边服药&&,一边继续吸烟、酗酒并摄入大量动物脂肪。生活方式的改善是一切药物治疗的基础 ,19 9 9年 10月公布的《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提出了减重限盐、减少脂肪摄入、适当体力活动、保持乐观心态以及戒烟限酒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是患者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的非药物措施。
& &&&2,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误区
& &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 ,往往由于对治疗的长期性和目的方法等缺乏正确的了解 ,以致事倍功半 ,延误治疗 ,其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
& & 一、只求减轻症状 ,忽视治疗“达标” :不少患者认为只要将头痛、头昏等常见症状控制便达到了目的而自行中止服药 ,到症状复发又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疗 ,这种“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随意服药方式 ,只会使血压大幅度波动&&,症状反复病情加重。特别提醒患者注意 ,高血压病的病因不明&&,长期坚持服药方能防止其恶化与发展。现医学要求达到“目标血压”为务必稳定且降至 135/85毫米汞柱以下 ,糖尿病人的高血压降至 120/80毫米汞柱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中风、冠心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的并发症。有的患者担心长期服药会产生“耐药性” ,增加副作用 ,更害怕一开始就用好药 ,以后病情恶化“无药可治”了。其实都是多余的顾虑 ,现在推荐应用的一线降压药物多达数十种 ,这些药物都能长期应用而保持良好效果 ;且每年还有许多新药问世 ,为病情不同的广大患者提供了战胜疾病的优良武器。
& & 二、未经医师诊治 ,自行随意用药 :高血压的治疗必需经医师诊断后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患者的用药方案。但有些患者单凭道听途说或他人经验&&,甚至盲目参照广告宣传自行购药,结果常因药物并不适合自己的病情或用药不当 ,反而延误治疗。
& & 三、单纯依靠药物 ,放弃综合治疗 :高血压的防治应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 ,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当休息和体育锻炼 ,禁烟戒酒&&,减肥限外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 6- 8克 ),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可是部分患者误以为服药后即可高枕无忧&&,照常烟酒不断、贪吃肥腻甘甜饮食、跳舞打牌无所节制 ,致使药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血压自然居高不下。
& & 四、缺乏康复信心 ,思想包袱沉重 :少数患者担心血压升高无法控制 ,害怕中风、急性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 ,终日惶恐不安 ,精神紧张 ,血压也就持续难降。高血压绝非“不治之症” ,经过积极科学的治疗 ,患者血压不但能平稳维持于理想水平&&,还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希望高血压患者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医师密切配合 ,坚持服药 ,走出各种治疗误区,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 &&&3,高血压患者————无症状不需治疗吗
& &&&有些高血压患者 ,尽管血压升高 ,病人却以没有症状为由而不积极地接受治疗 ,甚至反对治疗 ,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使人们了解高血压患者到底有什么症状 ,对病人接受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 &&&那么 ,血压升高都有哪些症状呢 ?无论是持续性血压升高 ,还是暂时血压升高 ,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各种继发性高血压 ,只要血压升高&&,都会使患者产生一些症状 ,如头昏、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易醒、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腰酸腿软、乏力、活动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等等。对于不同的病人 ,这些表现不一 ,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
& &&&1.绝大多数患者以身体的某一组症状为主 ,有的患者头昏、头痛 ,看神经内科发现高血压 ,也有的患者因心悸、胸闷 ,看心内科发现高血压。
& &&&2.少数患者上述症状几乎全有 ,这类病人症状多 ,非常痛苦 ,思想压力大 ,反复找医生 ,他们也很配合治疗 ,当然也会成为很安全的病人。
& &&&3.极少数患者尽管血压很高但却无任何不适 ,服降压药物后反而出现一些不适 ,他们因不理解而不配合治疗&&,或因不知道有高血压而没有及时诊治 ,直到出现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后 ,以并发症就诊才发现高血压。
& & 由于有上述各种情况 ,为了尽早发现高血压病人 ,要求医务人员为病人诊治或给人们体检时均测量一次血压&&,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这也说明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据是血压水平而不是症状的有无或轻重。
& & 3,&&高血压患者的三个误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 ,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患者往往在冬季比较重视自己的血压 ,而一到春暖花开的季节 ,以为危险期过去了 ,思想上就开始放松。结果 ,不少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血压波动 ,甚至有的在气候突然变化时 ,发生了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
& & 据门诊观察 ,不少高血压患者常常会走进以下三个误区。一是以症状代替血压。许多高血压患者只相信自我感觉 ,如没有头重、头晕等不适症状&&,就不去作血压检测。其实 ,血压高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症状 ,甚至发生中风时也不一定有感觉。二是一旦发现自己血压高就凭自己的经验乱吃药&&,甚至随意加大药量。三是自以为长期吃一种药不好 ,自作主张更换药品。这两种情况均易造成血压失控或血压降得太低而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
& & 在这多变的春季里 ,高血压患者除了要避免疲劳、要生活有规律、要注意平衡饮食、要适当运动外 ,还应注意两件事。一是要自己测量血压。有条件的在早上服药前和下午 2- 3时各测一次。二是一日发生血压异常 ,应请专科医生调整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这里需要特别关照的是 ,长效降压药的起效较慢 ,有的要一个月才起效 ,因此刚开始服此类药物的患者千万不要性急 ,有问题&&,应找医生解决 ,不要自行换药 ,出现头痛、头胀等副作用时 ,也应找医生解决。
& &&&4,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误区
& & 中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 1亿人。不少高血压患者虽然经常和降压药打交道 ,但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降压药却知之甚少&&,以下的诊治误区是经常见到的。
& & 误区之一 :目标不明都知道血压要降 ,但降到什么水平最合适却是心中无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19 9 9年发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及国际医学界的大规模防治研究结果 ,老年人的降压目标应达到小于 140/9 0(收缩压 /舒张压 )毫米汞柱,中青年应小于 135/85毫米汞柱 ,而对于糖尿病病人或伴有心、脑、肾损害的病人应降到小于 130/80毫米汞柱&&,才能明显地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 误区二 :忽略长效药多数病人常年使用短效制剂 ,一日三次 ,殊不知此类药只能管白天,不能管晚上 ,对于较重的高血压病人,就容易造成长期夜间血压过高或昼夜血压差过大的情况 ,比较容易引起心血管合并症或靶器官 (如心、脑、肾 )损害。近年来兴起的长效降压药日益增多 ,是高血压治疗的一大进步&&,其种类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每日只服一次 ,作用时间可长达 24小时以上 ,昼夜降压平稳 ,服用方便 ,易于耐受。
& & 误区三 :盲目加量 ,不懂联合用药有一病友 ,刚刚服用心痛定两三天 ,发现血压不降 ,就立即加大一倍剂量&&,引起面红、心悸、烦躁不安的副作用 ,医生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经减量并加用心得安 ,心悸消除 ,血压控制满意。联合用药&&,是达到目标血压的主要方法,多为两种 (少数为三种以上 )不同种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它的主要优点是用药量较小 ,其疗效明显增强&&,而副作用却可以相互减少或抵消。例如上述钙离子拮抗剂心痛定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就是一个例子。前者的常见副作用是面红、心悸&&,而后者既能阻滞心动过速 ,又可降低血压 ,两药联用 ,相得益彰。
& & 误区四 :人用我也用当今的降压药已有 6大类 50多种 ,它们的药效各不相同 ,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相关疾病、遗传基因也存在差异 ,这些就决定了不同患者间治疗上明显的个体差异 ,医学上称之为“个体化”。因此 ,认为“老张有效老李也有效”不但是错误的 ,而且可能是危险的。曾有一例高血压合并有支气管病史的患者 ,听朋友说β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好 ,也自行服用 ,结果引起哮喘发作。因此 ,应该服什么药 ,怎么服 ,都要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
& && && && &  广西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廖志云
& &&&5,降压误区知多少& && &陈福新
&&众所周知,长期患有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从而容易导致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故有人称高血压为“隐蔽的杀手”。其实,患有高血压并不可怕,有许多降压药都能把升高的血压降下来。然而,许多人长期服用降压药却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引出不少麻烦,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患者在治疗时步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之一:用药量不足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剂量不足,就像救火时水量不够一样,无法发挥药物正常的降压效果。
  误区之二:过量用药
  服药量太大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若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还容易使药物互相产生反应,从而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应科学地掌握用药剂量,尤其是患有肝、肾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更不能超量用药,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误区之三:用药单一
  据统计,大约有2/3的高血压患者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有1/5的患者需合用两种降压药,而另有10%左右的患者则需合用三种降压药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如果属手后两种情况,患者若服用一种降压药,其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即使合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如果药物配伍不恰当,也会出现不良后果。此外,有些非降压药与降压药合用也会削弱降压药的作用。一般来说,同一类或作用相似的降压药不宜合用。
  误区之四:间断用药
  不少高血压患者不能坚持用药。他们往往是在不舒服时,或自己估计血压可能升高时,就随意服用几种降压药,一旦感觉好一些便不再服药了。这样间断地服药,其结果就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根治原发性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终生服药。
  误区之五:用药教条
  由于目前还没有哪一种降压药普遍适用于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因此,任何高血压患者都不可搬用别人的治疗经验,更不可道听途说,随便用药。有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诊治。由于各种降压药的化学结构不同,降压机制不同,降压作用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根据自己的不同病情,由医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然后按照治疗方案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降压药,逐渐加大剂量,直至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四)高血压治疗误区
& && &&&1,高血压治疗的三大误区& && && &&& 陈继培
& &&&目前 ,大多数高血压病的患者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院外治疗。由于相当一部分对该病的认识存在误区 ,所以会出现以下错误做法。
& &&&盲目应用降压药
&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 ,是某些疾病的连带表现 ,如肾脏疾病 (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 ) ,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 ) ,大动脉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狭窄 ) ,妊娠中毒症 ,颅脑疾病等。有上述疾病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应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医生也应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必要的特殊检查加以鉴别&&,不能盲目给患者开出降压药就草草了事。
& &&&降压越快越好
&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达到减轻症状 ,延缓或防止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生。但是&&,除了“高血压现象”、“高血压脑病”、“急进型高血压”需要急降压外 ,大多数“缓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不宜降得过快 ,降至 18.67千帕 ( 140毫米汞柱 ) /12千帕 ( 9 0毫米汞柱 )左右即可。对于血压显著增高已达多年的患者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来说 ,血压不宜降得过低 ,降至 21.3千帕 ( 160毫米汞柱 ) /13.3千帕 ( 100毫米汞柱 )为宜 ,否则会引发较重的不适感 ,甚至会诱发脑血栓形成、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意外。
& & 血压降至正常就停药
& & 高血压病分“缓进型”及“急进型”两类 ,前者占绝大多数。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或医药知识欠缺 ,相当一部分患者一旦自感无症状或血压降至正常时就不再服药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缓进型”高血压病发展缓慢 ,病程常达 20-30年以上。患者如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及时、长期地坚持服药治疗 ,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能将血压经常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则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不易发生 ,患者可长期保持一定的劳动力。因此 ,高血压病人切不可凭有无自觉症状或一、两次血压正常就停止服药。要知道 :血压是动态变化的 ,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果患了高血压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监测血压 ,及时调整降压药的类型的剂量 ,切不可盲目乐观、擅自停药。
& &&&2,高血压治疗八大误区
& &&&误区一 :估计血压
&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关系。有的病人 ,特别是长期高血压病人 ,由于对高血压产生了“适应” ,即使血压明显升高 ,仍可不出现任何感觉不适 ,误认为只要没有不适感觉 ,血压就一定不高。高血压病人应主动定期测量血压 ,如 1周至 2周 ,至少测量血压 1次。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能“凭着感觉走”。
& & 误区二 :不求医、自行治疗
& & 目前 ,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多达几十种 ,各有其适应症和一定的副作用 ,不仅药物种类繁多 ,制剂复杂 ,降压机制等也各不相同。自行购药服用 ,带有一定盲目性、片面性 ,也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所以 ,应先经医生诊断 ,作必要的化验检查&&,然后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凭想像 ,或认为只要是降压药就能用 ,更不能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 ,或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
& & 误区三 :不按病情科学治疗
& & 有少数病人 ,把别人降压效果好的药物照搬过来为己所用 ,这是既不客观又不现实的。因为&&,同样是高血压的病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却是大不相同的。如某人用某药降压效果非常明显 ,而另外一人却效果不明显 ,甚至无效。再如服用短效硝苯地平时 ,有一小部分人会即刻发生心悸、脸红等不适症状 ,而多数人则感觉良好。因此应当根据病情 ,因人而异合理选用药物 ,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 & 误区四 :长期服用一类药、每日一次有的病人盲目长期服用一类降压药 ,服药只作为一种生活习惯 ,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会降低疗效 ,产生耐药性 ,并易产生药物副作用。同时 ,有不少病人的血压往往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才能有效地降低其血压。另外 ,不同的病人应根据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损害的有无以及程度等情况 ,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治疗,千篇一律或长期服用一类药物是不可取的。所以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按照病情需要及时选择和调整药物。
& & 误区五 :能降压的都是“好药”
& & 有不少高血压病病人以为只要能降低血压的都是“好药”。而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是 :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连续用药而不产生耐药性 ;副作用少 ;能降低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 ;降压效果持久 ;服用方便 ;药价适宜。
& & 误区六 :只顾服药、不顾效果
& & 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标是不仅要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小平 130/85毫米汞柱 ),而且要长期稳定 ,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的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如怕麻烦、出差 ),不定期测量血压 ,一味“坚持”服药 ,此为“盲目治疗” ,会使得血压忽高忽低 ,或者出现不适感 ,并且易产生耐药性或副反应。
& & 误区七 :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 & 有的高血压病病人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甚至认为降压应该是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 ,一般来讲除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 )外 ,其余高血压病病人均宜平稳而逐步降压。因为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 ,不但会使病人出现头晕 ,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的不适症状 (也称“脑贫血”),还极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甚至诱发脑出血 ,这种情况尤其在老年人为甚。因为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 ,此时偏高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的血液供应 ,如果一味要求降到正常水平 ,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 ,反而得不偿失。因此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 & 误区八 :单纯依赖药物 ,不做综合治疗
& & 有人认为 ,得了高血压只要坚持长期、规则地服药就准好 ,其实不然。因为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所以 ,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一般地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非药物治疗有 :一般治疗 (合理休息、适当镇静 )、饮食冶疗、运动等。早期、轻度高血压病人 ,在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治疗。 3~ 6个月后复查血压 ,如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可继续非药物治疗 ,并定期测血压 ;如症状明显 ,则应同时应用降压药物。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病人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 ,也要配合非药物治疗 ,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 & 3,高血压病治疗有哪些常见误区 ?&&
& &&&1 .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这种做法往往是不可靠的 ,特别是血压长期居高不下的患者 ,他们对高血压已产生了“适应”&&,所以即使是血压明显增高 ,病人仍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就可能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主动测量血压 ,如 1周至 2周至少须测量一次血压。家中应常备血压计 ,并熟悉操作。
& &&&2.用药不规则 ,断断续续服药 :病人有时服药 ,有时停药 ,不能持之以恒地治疗 ,导致血压不稳定 ,甚至一个时期内血压处于较高的水平。须知 ,持续高血压可造成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正确的做法是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 ,即信心、决心和恒心 ,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 &&&3.血压一下降 ,便立即停药 :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 ,即服药—停药—服药 ,结果导致血压出现升高—降低—升高的不稳定状态&&,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 ,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 :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 ,可采用维持量 ,继续服药 ,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 ,如增减药物品种或服药的剂量&&,而不要自作主张贸然停药 ,尽量使用基础降压药。
& &&&4.长时间服药而不定期复查血压 :由于种种原因 (如嫌麻烦、就诊困难、工作繁忙、出差等 ),不能定期测量血压 ,一味“坚持”服药 ,此即为“盲目治疗” ,也会使得血压忽高忽低 ,或者产生不适感 ,并且也易引起副作用和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是 :定期测量血压 ,按血压的高低与全身情况决定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
& & 5.单纯依赖降压药 ,不做综合性治疗 :高血压多属多因素造成 ,因此 ,治疗也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不能只依赖药物 ,否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 :治疗高血压 ,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 ,还要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清淡、少盐&&,避免紧张和情绪激动 ,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减轻体重等。
& & 6.认为降压药属于“对症药” ,服不服药没多大差别 :在高血压的病因中 ,除 5%左右的病人可通过手术等方法根治外 , 90%以上的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即原因不明的高血压 )。长期血压增高 ,其本身即可引起心、脑、肾损害 ,而将血压降到正常或近正常&&,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可以减少对器官的损害 ,延长寿命。正确的做法是 :认清降低血压的意义 ,积极控制高血压。
& & 7.盲目长期服用一种类型的降压药 :服药不讲究实效 ,只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不少药物长期服用都会降低疗效 ,产生耐药性&&,并易出现药物副作用。此外 ,不同的病人 ,须根据其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功能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果千篇一律或长期服用一类药物 ,血压仍处在增高的情况下 ,就是“无效治疗” ,将对病人带来危害。正确的做法是 :在医生的指导下 ,按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药物 ,并真正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 &&&8.不求医 ,自己购药治疗 :目前 ,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达几十种 ,都有它们的适应症和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高血压的合理治疗 ,须根据全身情况选择最佳药物 (理想药物应具备高效、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廉等特点 ),这些均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己购药服用 ,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也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正确的做法是 :先经医生诊断 ,做必要的器械和生化检查&&,主要包括心、肝、肾等功能的测定结果 ,然后进行合理的评估 ,确诊和治疗。
& & 9 .血压只是偏高 ,自认为不值得治疗 :一般来说 ,成年人的血压超过 120/9 0mmHg以上 ,即可认为患有高血压病 ,但部分早期高血压病患者 ,血压处在上述标准的边缘 ,因此往往不被重视。事实说明 ,这种轻度高血压同样会对机体产生危害。正确的做法是 :除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外 ,还应给予包括药物 (不一定是降压药 )在内的综合性治疗 ,当然选择何种药物是值得推敲的。
& &&&10.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降压太过 :老年人 (指 60岁以上者 ),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症&&,主要涉及到心、脑、肾。为此 ,适当偏高的血压 ,有利于这些脏器的血液供应 ,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内在情况&&,而一味要求将血压降到正常水平 (或者年轻人所具有的标准血压 ),势必影响到上述脏器的功能 ,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 :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所处的功能情况 (主要参考心、脑、肾 ),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 ,特别是老年人 ,不可过度降低血压&&,宜在临界血压微上水平 ,其次应缓慢降压 ,不可一蹴而就 ,造成对脏器的压力。
(五)老年误区
& && &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
& &&&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 ,家庭治疗虽然方便 ,但若步入误区 ,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高血压治疗误区 :
& & 误区之一 :凭自我感觉服药 :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平时感觉无不适时少服或不服&&,一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 ,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不测血压 ,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 ,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病患。
& & 误区之二 :间断服药 :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 ,即认为已“治愈” ,便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 ,再用药使血压下降后再停药 ,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这样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不仅促使病情恶化 ,而且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 & 误区之三 :无症状高血压不服药 :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 ,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 ,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 ,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 ,可使病情加重 ,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 & 误区之四 :降压过快 :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 ,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 ,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 ,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 & 误区之五 :睡前服药 :有些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 ,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在睡眠后 ,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 ,血压比白天下降 20%左右 ,如果睡前服药 ,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 ,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 ,阻塞脑血管 ,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 & 误区之六 :滥用乱用 :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 ,对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 ,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 ,不按医嘱服药 ,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 ,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 ,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 ,药不对病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 &&&因此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 ,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 ,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六)走出误区
& & 1,走出高血压病用药误区& && && && && && && && && && &&&  贾九玉
& &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需要规范治疗 ,但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用药时却采用一些错误的方法 ,那样将会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高血压病治疗的误区 :
& & 凭自我感觉服药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感觉无不适时少服或不服 ,一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加大药量。实际上血压不稳时&&,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另外还有些患者血压虽然很高 ,平时却无自觉症状 ,因此很少服药或不服药。这种不测血压地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稳定控制血压 ,还可使病情恶化 ,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 不坚持服药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一段时间 ,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后 ,便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而自行停药 ,结果时间不长血压又升高了 ,于是不得不再用药降压。这种血压降低 -升高 -再降低 -再升高的反复过程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不仅能促使病情恶化 ,而且还会导致机体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 & 降压过快有的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 ,常常擅自增加服药剂量或使用作用较强的降压药 ,以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但如果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并会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 & 睡前服药有些高血压患者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 ,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 ,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人在睡眠后&&,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 ,血压比白天下降 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 ,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效期 ,这样就会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 ,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 ,阻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 & 不按医嘱服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它器官的损害情况可分为三期 ,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都有所不同。有些人患高血压病后 ,不按医嘱服药 ,而是按照别的治疗高血压的处方用药 ,或者偏信广告中的一些药物。这样 ,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 &&&所以 ,为了有效地控制血压 ,减少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 ,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 &&&2,走出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 && && && && && && && &    王峰
& &&&高血压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慢性疾病 ,绝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在高血压患者中 ,治疗易 ,坚持难的现象十分严重 ,许多患者由于不能坚持科学治疗 ,而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血管病变 ,并最终导致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 &&&血压不能降得太快
& &&&常有一些高血压病人要求医生用好药或多用些药 ,希望把血压很快降下来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但这又是十分危险的举动。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专家沈潞华教授说 ,高血压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 ,血管壁弹性下降&&,病程长或年老的患者更为明显。为了要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必须有较高的血压才能维持。如营养心肌的冠动脉因硬化而阻力增高,血液流量储备有限 ,心脏所能获得的氧供应减少 ,一旦血压突然降低过多 ,心、脑、肾、肝等重要器官不能马上适应&&,何况这些器官原来就伴发有细小动脉硬化 ,于是就产生一系列的缺血、缺氧症状 ,医学上称为 :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出现如头昏、头痛、眼花、嗜睡、预项强直、上肢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值得警惕的是&&,这些症状与血压过高所引起的症状相类似 ,如未能及时测量血压 ,可被误认为血压高而急服降压药物 ,后果不堪设想。严重者可发生失明、半身不遂、心绞痛、严重的心率紊乱、肝细胞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同时 ,血液流动缓慢时易发生血栓 ,血栓易在最低的睡眠状态时脱落 ,所以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清晨 ;如当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发生脱落时&&,还可发生突发心肌梗塞而死亡。因此睡前切忌使用降压药物。尤其在冬季 ,由于气温低 ,血管呈收缩状态 ,血液流动缓慢&&,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治疗 ,以免发生意外。
& &&&擅自停药频繁换药
& & 高血压病人除极少数可能自然缓解外 ,绝大多数病人需终身治疗 ,并且不能停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盛琴惠女士提醒患者&&,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 ,高血压病人在降压治疗有效而停止服药后 ,几乎所有的病人血压又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甚至高于治疗前的水平 ,因此高血压病人切勿擅自停药 ,即使血压已经平稳。但是 ,如果病人的血压已经长期稳定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 ,在保证血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小心、逐步地减少服药次数或调整用药剂量 ,但千万不可血压下降即停药 ,上升再服药。盛博士警告说 ,血压的波动对高血压病人极为不利 ,甚至会对身体靶器官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 & 目前 ,降压药物品种繁多 ,对各种情况的高血压都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但是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禁忌症 ,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盛博士指出 ,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在用药时必须考虑患者靶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异常以及降压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切勿轻信广告 ,擅自换药 ,尤其是频繁地换药 ,因为每换一次药 ,都会引起血压波动 ,而血压波动会加重心、脑、肾和血管的损伤。
& & 用药时机不对
& & 高血压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但不能一发现高血压就马上服药。一般诊断高血压不能以一次血压为准 ,首次发现血压偏高后 ,应间隔 1~ 2周再量。如果多次血压高于 140/90m m H g ,就应考虑有高血压。有条件的话最好能作一次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以进一步了解 24小时内血压变化。确诊高血压后 ,如果发现血压已高达 180/100m m H g,并经多次测定证实 ,应马上服用降压药 ;若血压在 150/90m m Hg左右 ,且时高时低 ,可选择非药物治疗如减肥、控制体重、改善饮食、戒烟戒酒、体育锻炼等。如果通过 3~ 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良好 ,可继续维持。如无效 ,则应口服降压药物 ,不能因为年轻或无症状而不愿用药。
& &&&单纯依赖药物 ,忽视生活调节
&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生活调节在它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如高血压与吃盐过多、体格肥胖、烟酒嗜好、活动较少等因素有关 ,通过生活调节 ,去除上述不良因素 ,血压往往会降至正常 ,从而避免了长期服药。研究证明 ,即使已经开始服用降压药物的病人&&,进行正确生活调节者较不进行生活调节的人 ,一般来说 ,服药量要少 ,血压控制得也比较满意 ,所以 ,严格地进行生活调节 ,尽量减少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是高血压患者的明智选择。
& & 3,服用降压药 别让误区惹祸
& && && && && && && && && && && &&&张维君
 如今,“三高”(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又以高血压患者居多。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35~74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7.2%。这意味着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人,这一数字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受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而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为使病情尽快好转,擅自在市场上寻觅降压“偏方”,而不按照医生指导正确用药,结果反而加重病情。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过程中极易陷进误区,特别是在服用降压药时,由于错误的服药观念,从而给自身健康带来了伤害。
  误区1:血压高于正常值,但无任何症状(无任何不适),似乎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不用吃药。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这与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普及不够有关。事实上,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症状很多,血压也不一定很高。也就是说,血压的高低与症状并不成正比。因此,虽然没有头晕、失眠、手指麻木等高血压的症状,但发现血压高(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就一定要上正规医院去检查,并遵医嘱吃药。
  误区2:服用降压药时,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不了解血压波动的危险性。
  降压的原则是有效、平稳,尤其是平稳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起中风的诱因。如果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的平稳,就有可能导致心、脑、肾的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短效降压药不适用于合并有心、脑、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误区3:忽视降压药的副作用。
  事实上,降压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如甲基多巴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优降宁的不良反应更多,可出现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定向障碍等,恶性高血压及肾衰晚期、甲亢、精神病患者应忌用;卡托普利可出现咳嗽、皮疹等不良反应,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凡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误区4:血压降至正常即可立即停药。
  除了少数早期轻型高血压患者可通过消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减少食盐摄入量、戒烟限酒、消除焦虑和精神紧张来控制血压外,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能停药,否则或早或晚血压都会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并引起“停药综合征”或诱发严重的心、脑、肾、血管疾患。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待血压被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一年后,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的种类及剂量,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误区5:降压药吃得越多,血压降得越快;血压降得越快,病好得越早。
  “医生,我的药怎么才这么少,这能治病吗?”门诊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其实,药不是吃得越多效果越好,降压药亦然。服降压药的目的是降压。如果一种降压药一天只服一次就能平稳降压,原则上就不再加用第二种。患者如自作主张地增加药物剂量和种类,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此外,血压也不是降得越快越好,血压下降得太多,患者反而会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甚至出现不良的并发症。因此,一个有经验的医生通常是用最少的药、最小的量使患者达到最大的疗效。
  误区6:降压药越贵,降压效果越好。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药品的价格和效果不一定成正比。因为决定药品价格的因素很多,决非“降压效果”一项。一些廉价的大众降压药同样有不错的疗效,关键看服用是否得当。
  误区7:吃了降压药就万事大吉。
  患高血压主要是因为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抽烟酗酒、过量食盐、不运动、心理失衡……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高血压患者应该比健康人更重视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生活有规律等。使用利尿剂时还要记录排尿量的多少,若排尿多,则要多吃香蕉、海带、橄榄、梅子、莲子、榛子、核桃仁、豆类及豆制品、荞麦等含钾高的食物。还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患者千万不能一见血压升高就服药,迅速把升高的血压降至正常,血压波动太大,不利于健康。血压是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对管壁产生的压力,压力过高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就会增高,加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膜功能不好,这样用药极易造成动脉壁破裂出血。这就如同水管一样,若水管壁不结实,自来水就会冲破管壁后喷出。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降压效果。
  小贴士 降压药何时吃为好
  适合于空腹服用的有:培哚普利、赖诺普利、尼群地平等。
  适合于饭后服用的有: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塞利洛尔、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
&&4,高血压治疗的四原则
& && && &&&秦红群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如何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则成为所有高血压患者的共同心愿。临床证实,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上除了应遵循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外,还应遵循以下四项治疗原则:
  一、服药需终生。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高血压是在某种疾病(肾脏、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等)的基础上引发的,一旦病因被去除,患者的血压即可恢复正常,不需要终生服药。而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目前还无法被根治,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压接近正常后就擅自停药,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由于停药后患者的血压可重新升高,即使升得不是很高,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经数日多次测量血压高于150/95毫米汞柱的患者,或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上下,但有肥胖、血脂异常、患有糖尿病等情况的患者也要坚持终生服药。
  二、用药需择时。人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而是按着一定规律波动的。人在睡眠时,血压可大幅度下降。如果白天忘记服降压药,到了晚上临睡前才服药,则有可能使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因此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在致命的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中,约有40%的人与低血压有关。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宜在睡前服药。人在白天的血压升高与睡觉醒来和醒后的活动有关。许多研究表明,上午8~11时和下午3-5时左右人的血压最高,出血性脑中风的好发时间是上午10肘。一般的药物在进人人体半小时后才开始起效,2~3小时后药效最高。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是高血压患者服药的最佳时间。此外,患者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即起床后服药。如果中午不休息,则可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三、降压要达标。为使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处于稳定状态,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时最好使用长效制剂,即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均可(最好还是早晨起床后),但要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国外一些大规模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每降低10~14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每降低5~6毫米汞柱,可使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分别降低约40%和16%。我国的几项临床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每降低4毫米汞柱,可使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分别降低约36%和3%。因此,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更明确地说,目标血压是138/83毫米汞柱。若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患者就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加大药量、联合用药、更换药物等。
  四、血压要稳定。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受损,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保证血压稳定,最好选用能降低血压波动性的降压药,但至今这方面的研究尚很欠缺。目前,患者能做到的就是避免人为地造成血压不稳定,即应定期监测血压,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逐渐淘汰短效降压药,并根据自己血压的高低来调整药物的剂量。由于长效制剂的价格比较昂贵,不利于普及,一些价格便宜而药效较好的中效降压药(每日服1~2次),如尼群地平、安替洛尔等已受到了多数患者的青睐。这也是较好的选择。
& && && &5,走出高血压治疗的误区的几点意见
& && && && && && && && &&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者:吴清玉 
& &&&由于高血压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以毫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甚至有的病人一生无临床症状。所以许多病人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病。血压高了就服点降压药,稳定了就不再服药,这是错误的。其实血压的正常就是服了降压药治疗的结果。停药后血压必定又会增高,甚至更高。这种血压的明显波动,正是导致脑中风、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积极地治疗,以免重要靶器官受损,致残后而后悔莫及。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绝大多数病人需要坚持长期或长时间服药,甚至有的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所谓终身服药,就是(批)确认为高血压后,医生给病人以终身治疗。以药物治疗而言,病人就要吃一辈子的药。即使血压正常后,仍应使用合理有效的维持降压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稳定,切不可吃吃停停。正确的治疗原则应该是“长期服药,可以少吃,不可不吃”。因此有高血压病的病人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长期坚持服药,不仅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还可以保障重要器官不受损害。而间歇性服药,或频繁换药,会使血压波动更加明显,结果导致动脉硬化,使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最终形成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此点务必引起所有高血压病病人的高度重视。因此,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贵在持之以恒。
  走出防治高血压病中的一些误区
 走出轻视预防的误区,防患于未然,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一旦并发心脑肾等脏器严重损害,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而且给家庭、社会也带来了负担。应该指出:要想扼住高血压病这一人类“第一杀手”,其根本出路在于预防。所以,预防是首要的,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防重于治的思想意识,力争做到不等到发生高血压病后才开始治疗。为此,要大力普及高血压病的有关知识,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儿童时期血压偏高、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个体更要加强预防,而预防的主要手段,就是远离不良生活方式,也即一级预防(详见“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一旦患了高血压病则要积极、有效地加以治疗,要知道治疗高血压本身就是对心脑肾等并发症的最有力的预防(即二级预防)。
  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
 调查发现:有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无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长期不服药,使血压一直处于高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加之无明显症状而不服药。事实上,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一般可以没有特殊症状,即使有症状,大约1/3是心理压力所致,1/3是与服用降压药物的副反应有关,只有1/3与血压升高真正有关,且症状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有的人则认为自己血压只是偏高,血压处于边缘状态,不值得治疗,也未引起重视。事实说明,这种轻度高血压同样对人体会发生危害。还有的病人因长期适应了较高水平的血压,一旦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至一定水平反而不适应,则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则不再用药。岂不知,持续高血压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正确的做法是,不但要用药治疗,而且要坚持长期用药治疗。
  走出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
 这部分病人最多。一些病人虽然服药,但频繁地自己换药,使血压上下波动不能稳定;还有一些病人,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升高又服药;其中有人是怕高血压会降得过低或长期服药会产生药物副反应。其实一些新的降压药,特别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生产的药,使用说明书非常全面、详细,即使发生非常低的不良反应亦被详尽列出。某些药品说明书很简单,但副(剧)作用也未必比它少。更多的人以为不适症状已消失,甚至于还有的认为高血压已被“治愈”了,随时测血压又嫌麻烦,便掉以轻心地停止服药,殊不知这种“短期行为”实际上是有害的,也是错误的,它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要知道,服药一停药一服药,结果导致血压升高一—降低一—升高,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诱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等症,悔之已晚。大量的临床资料已证实,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美国曾经做过这样的观察,500名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为期5年的正规有效降压治疗,停药后发现其中1/2的病人在8个月后高血压又恢复原状,这足以证明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血压持续升高时,除非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一般不会自动恢复。所以,原则上应长期或终身治疗。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轻度高血压病人经治疗正常达半年以上,可试行停药观察,其(而)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可停用其中的一种药或减少药物的剂量,但仍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如果血压回升或升得更高时,则应恢复原用药剂量或调整为其他药物,并坚持长久用药。
 因此,对于高血压病病人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走出服不服药无多大差别的误区
 要知道,高血压病人中除5%左右(症状性高血压)可通过手术等方法得到根治外,其余90%以上的病人都是高血压病,这些病人是一种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有些人虽然已经发现高血压,但不在乎,甚至认为治疗不治疗均无所谓。甚至还有的朋友说:血压高点有什么了不起,不误吃,不误睡,什么也不影响,甚至会对苦口婆心劝他的医生产生一种“虚张声势”的感觉,仍然我行我素。持这种态度的人,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极端错误的,一定要予以避免。医学家认为,其服药与不服药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坚持长期用药者由于使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可以减少和推迟器官的损害,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而长期不服药者则由于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其本身可促进或加速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引起致残或死亡。因此,要认清降压治疗的重要意义,积极、有效、长期地控制血压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走出单纯依赖药物,不做综合治疗的误区
 有人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则地服药就准好,其实不然。因为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高血压病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除了血压升高外,尚有其他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医学上称为“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摄入食盐过多、体重超重、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缺乏运动和体育锻炼、性格暴躁等。所以,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故治疗高血压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特别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般地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非药物治疗有:一般治疗(合理休息、适当镇静)、饮食治疗、运动等。早期、轻度高血压病人,应在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复查血压,如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非药物治疗,并定期测血压;如症状明显,则应同时应用降压药物。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病人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配合非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走出以感觉估计高血压的误区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关系。有的病人,特别是长期高血压病人,由于对高血压产生了“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可不出现任何感觉不适。误认为只要没有不适感觉,血压就一定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病病人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血压很高也如此,但当血压下降后反感不适,此时只要使降压速度减慢些,坚持一段时间其不适感会逐渐消失。所以,有时血压降低也会出现头昏等不适,若不测量血压而盲目地加量,反而不利,为此可能延误治疗,而此种现象对病人的健康却潜在着严重的威胁,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为此,高血压病人应主动定期测量血压,如1周至2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凭着感觉走”。当然,最好是自己有个血压计,并学会自测血压,这样既方便又能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
  走出不按病情科学治疗的误区
 有少数病人,把别人降压效果好的药物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这是既不客观又不现实的。因为,同样是高血压的病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却是大不相同的。如某人用某药降压效果非常明显,则另外一人却效果不显,甚至无效。再如服用短效硝苯地平时,有一小部分人会即刻发生心悸、脸红等不适症状,而多数人则感觉良好。因此应当根据病情,因人而异,合理选用药物,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还有极少部分人则相信那些所谓毫无根据的道听途说:什么“保治保好”、什么“可以根除”等等骗局,或者轻信某些虚假广告和偏方。因为高血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这些都对坚持治疗有弊无利,以致失去合理的治疗机会,是不可取的。要知道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这是肯定的,也是无可非议的。欲走捷径绝对是不可能的,甚至酿成不良后果。 面对多种降压途径无所适从。当前社会上降压方法甚多,诸如降压鞋、降压帽、降压仪等,而国内外专家目前认定,只有降压药是可靠的降压途径,其他方法均处于试用阶段,目前只能作为辅助或精神安慰治疗。
  走出不求医、自行治疗的误区
 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各有其适应证和一定的副作用,不仅药物种类繁多,制剂复杂,降压机制等各不相同。其中有些已经过大规模临床应用其疗效予以肯定,而有些药物,尤其是新药的疗效则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证实。况且高血压的合理治疗,需要根据全身情况选择最佳药物,这些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行购药服用,带有一定盲目性、片面性,也有一定的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所以,应先经医生诊断,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及对心、脑、肾等功能的测定,然后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凭想象,或认为只要是降压药难能用,更不能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或认为价格越是贵的药越是“好药”。
  走出只顾服药、不顾效果的误区
 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标是不仅要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小于130/85毫米汞柱),而且要长期稳定,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如怕麻烦、出差),不定期测量血压,一味“坚持”服药,此为“盲目治疗”,会使得血压忽高忽低,或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易产生耐药性或副反应。初服药者,可三天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每1-2周测一次。以便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服药次数,将血压降至较理想的水平。还有更多的人,不仅不复查血压,更不去检查血、尿等化验,不讲究实效。全然不顾血压是否控制理想?靶器官有否损害?应该说,这种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是徒劳的,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的结局,即当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方感到后悔莫及。因此,必须予以纠正。
  走出长期服用一类药、每日一次的误区
 有的病人盲目长期服用一类降压药,服药只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会降低疗效,产生耐药性,并易产生药物副作用。同时,有不少病人的血压往往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降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要终身服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