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与富士康是什么性质的一个厂?和富士康一样的代工厂吗?还是可以自己做研发的科技公司?

A9处理器台积电完爆三星?苹果:别闹,都一样
6S A9处理器上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出自,而另外一个是,前者基于16nm制程,而后者则是14nm制程,由于工艺上的不同,导致它们性能、续航上有了不同。
A9处理器的不同,让iPhone 6S的表现也不一样,如果性能上的差距还能忍受的话,那么续航上的不同,则是用户最难受的,毕竟这是硬伤。
不少国外网友纷纷在Reddit上晒出的自己的实测成绩,即同样设置、使用情况下,搭载台积电A9的iPhone 6S续航要比三星A9长近两个小时。
对于这件事,终于做出回应了。今天早些时候,苹果对外宣称,来自民间的电池跑分测试并不能真正反应出手机的实际使用情况。他们测试后得出的结论是,两个版本续航有2%-3%差距属于正常范围。
最后,苹果还奉劝果粉,不要太纠结处理器的不同,因为两者的构造完全一样。
PS:真的不用太纠结,因为都是随机的,看人品吧...
本文来源:驱动之家MyDrivers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一名富士康员工自述:不怕机器人换人 要做机器的主人|富士康|郭台铭|机器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一名富士康员工自述:不怕机器人换人 要做机器的主人
  一名富士康员工的自述——机器人换人?不!我要做它的“主人”
  ■IT时报记者 吴雨欣
  早上7点40,深圳富士康观澜厂区人头攒动,川流不息,冯柯(化名)在食堂匆匆吃完早饭往车间赶,大家心里有数,富士康是的主要代工厂,iPhone 7 Plus亮黑色要在11月底大规模供货,现在是工厂最忙的时候。
  长时间从事简单劳动,对每个人都是挑战,几年来,冯柯一直活跃在iPhone手机外壳金属加工生产线上。岁月的洪流,卷走了青春,也留下了被岁月刻下印痕的生活轨迹。一方面,他亲历富士康身陷“连环跳”“血汗工厂”风波,另一方面,他也见证着富士康跳跃式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用自己和工友每年的工资收入丈量着苹果每款智能手机的表现,但真正让他产生危机感的,是车间里日益增多的机器人,富士康正以每年一万台机器人的速度来替代工人。
  据外媒报道,富士康已经在中国各大生产基地安装了4万台机器人,以减少公司雇佣员工的数量,受此影响,富士康昆山园区员工数量在过去六七年间自然减少了6万人。
  这个数字远远不够,按照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5年前的设想,是将部署100万台机器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9台,同比增长21.7%,今年1至8月份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产量达到45439台,同比增长33.1%,比2015年全年增长率高出11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近日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连续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iPhone 7车间:机器人比工人多
  举起、转身、放下??每天,冯柯所在的车间里,机器人日夜不断地重复着类似动作,从2012年第一台机器人进入这个车间,4年间,工人的数量从1000减少到300,而机器人从1台增加到180多台。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这个生产车间每天要完成16000个iPhone7 Plus亮黑色手机外壳金属加工,这些半成品大部分会被送往位于郑州的富士康工厂进行组装,而后从新郑综合保税区口岸作业区出货,送往世界各地。
  2011年,富士康CEO郭台铭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计划投入100万台机器人到生产线上,此前富士康自主研发的“FOXBOT”机器人开始在山西晋城批量制造,正式成为富士康的一员。如今,5年过去了,根据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不久前宣布的数据,超过4万台机器人被部署在富士康各个生产流程环节当中。
  A720、A728、S600、A700??这就是冯柯车间里180多台“FOXBOT”的名字,分别从事堆栈、上下料取放、小负载搬运等工作,对于这些“机器人工友”,冯柯的心情是复杂的,“现在,机器人只能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可以将工人从一些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但很多时候,比如外观检测等工作上,机器换人还不现实。”但看着身边的工人越来人少,机器人逐渐替代了原来工人总量的三分之二时,冯柯和同伴们意识到了危机。
  在这个车间,机器人已经事实上超过了工人的数量。尽管还有300名工人,但一天要分作两班,每班只有150人,比同期“工作”的机器人少了30多个。
  年终奖:iPhone4S 已是最高峰
  全球最大的代工帝国富士康,近几年来一直面临“中年危机”。中国的劳动力红利正在如潮水般退去,尤其是深圳、昆山等南方城市,而最主要的客户——苹果,正在用其它代工厂逐渐分流订单,以此压低代工价格保证利润率。此前有消息指出,纬创可能作为第三家制造商,与富士康和硕联合一起代工生产苹果iPhone 7。
  富士康的焦虑,直观地体现在工人们的工资单上。最近几个月,由于iPhone 7/7 Plus正在大批量赶工,在观澜厂区的iPhone 7相关车间里,老员工每个月可以拿到6000多元,新员工也有4600多元。但到了11月底,iPhone 7 Plus交货之后,由于无班可加,收入将直线下降,大批员工会陆续离职。
  年底的年终奖,则是当年富士康苹果订单的“晴雨表”。李晓(化名)在富士康工作多年,2011年底,苹果颠覆性产品iPhone4/4S曾为他带来4800元的年终奖,但此后,工资单上的年终奖再未超过这个数字。
  郭台铭希望用机器人来抵抗危机。尽管投入使用的机器人总量还不够多,但郭台铭在2015年度大会上,明确宣布将于2020年实现30%自动化。
  富士康对于自动化制造的目标,建立在逐渐成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和手机厂商对于产品越来越精细化的要求之上。
  2015年,各路机器人展览会异常红火,其中6-7自由度的柔性机器人是最被关注的焦点,它主要适用于布局紧凑、精准度高的柔性化生产线,自由度与人手自由扭转的能力已基本持平。
  手机厂商激烈的竞争也让产品制作工艺的难度不断加大。此前媒体曾报道,在iPhone 5的生产中有一种只有1.5毫米大小的螺母,肉眼和人手无法处理向其打进螺丝的工作,只能由机器人来完成。
  转型:从生产线工人到机器人的“主人”
  冯柯并不知道自己的大老板到底最终想做的是什么,他只想知道,再过几年自己还能在富士康工作吗?
  迄今为止,180多台机器人给冯柯和工友们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乐观的。原先有的工作一站就是10小时,连弯腰捡起一颗掉落的螺丝钉都是一种享受,现在机器人把部分工人从流水线上解放出来,承担了更多重复、繁重的工作,而人则从事机动灵活的工作,机器加人便是一条半自动化生产线。
  工作环境也变好了。因为金属加工需要冷却,车间内油雾很重,冯柯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车间时,地面湿滑,要小心翼翼地行走,每次环境稽查组来检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因为“油雾会腐蚀机器人电脑主板,增加机器人的报修率,所以现在的环境指标要求很高。”车间里甚至养起了花草。
  然而,如果富士康实现30%的自动化,工人数量的锐减将不可避免。 “就算机器人介入生产无法替代人类,但数量比人多是趋势。”最近两年,领导讲话中反复提到的“自动化升级”“制造业智能化”等字眼,让冯柯下定决心要自我转型,做机器人的主人。
  冯柯的榜样是车间里的另一位工友,这位“成功转型的工友”在经过机器人培训后成功转岗,底薪从2000多元提升至4000多元。
  不管机器人是否能替换人,显而易见的是,自动化程度提高后的工厂内,一定会出现操作工减少、技术工增多的新生态,工人结构将从金字塔形向梯形转变。
  从2011年宣布投入“百万机器人”开始,富士康有意识培养员工转型。冯柯告诉《IT时报》记者,深圳观澜厂区引入机器人后,大专学历的员工可以自愿报名,在江苏南通精密模具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培训,这些课程主要是关于自动化操作。考虑到流水线工人学历普遍不高,富士康允许员工先报考富士康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的IE学院,拿到大专学历后再参加培训,“课程深造的费用是工厂与员工各出一半,比如要拿到武汉理工大学的大专学历,两年学费16000元,工厂会补助员工8000元。”
  即便如此,富士康机器人换人的速度与技术人才数量、质量的储备依然难成正比,这也是企业升级智能制造面临的共同问题。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增速很快,传统制造企业在自动化改造过程中,文化层次较低的产业工人淘汰后,人才质量和数量上确实没有跟上,企业需要更多的途径来培养专业化人才。”
  专家解读
  机器人换人,至少仍需5-10年
  “富士康是最早引入机器人应用在苹果生产线的企业,自动化生产多用两轴和四轴机器人,但类似手机等高精细产品,全面应用机器人不现实。”在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看来,人工生产的手机并不一定比机器人产的差,但自动化工作站的概念意味着能够拿到更多订单,此前富士康曾释放很多华为和苹果的订单给二级、三级供应商,可二级、三级供应商根本无力负担引入机器人的成本,订单逐渐减少,甚至倒闭。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也告诉《IT时报》记者,机器人逐渐替代人类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批量引入机器人一要建立在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基础上,二是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经济实力。
  目前,昂贵的机器人由于欠缺灵活性与精度,依然在从事较为简单、繁复的工作,也许机器人无法替代人类,但裹挟在机器人浪潮中的工人不得不承认,更多的工作机会正被机器人蚕食。
  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据《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5.6万台,连续2年行业增速在50%以上。“以此数据为基础来看,富士康一年1万台机器人的产量可见其自动化改造的速度。”罗军说。
  罗军坦言,智能制造在国内目前还是起步阶段,传统制造企业升级智能制造预计5年内会有一个大的调整,10年内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5至10年间,传统制造业基本完成工业化改造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将整体进入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个别企业进入中高级阶段。
  相关新闻
  “机器人上岗 昆山富士康裁员6万”真相:
  订单减少 生产线“喂不饱”
  国庆假期刚刚过去,富士康突然被曝出“机器换人”计划加速,每年有上万台机器人投入使用,其江苏昆山工厂已裁减6万员工。10月10日,《IT时报》记者亲赴昆山,实地调查后发现,此说法并不准确,最近几年,昆山富士康工厂的员工数量确实从最高峰11万人缩减到目前不足5万人,但“罪魁祸首”并非是机器人,而是逐渐减少的订单量和向中西部迁移的生产线。
  昆山富士康两个工厂的对外招聘一直未曾中断。有员工告诉记者,每天招聘100多人,同时离职100多人,是富士康的常态,官方从未主动裁员。但近几年来,昆山工厂订单量下降是事实,由于基础工资较低,代工厂工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加班费,但现在加班并不容易,且时间限制在每天2-3小时,直接导致收入下降,不少工人因此主动离职。
  况且,6万人的数量缩减,并非今年突发,而是这几年中自然形成。昆山富士康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及其配件,这几年,随着电脑整体市场萎缩,订单量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考虑到昆山劳动人力成本等问题,昆山的一些生产线及订单开始往中西部转移。昆山富士康的员工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昆山富士康两个厂区的员工宿舍均住不满,一间八人的宿舍有时仅有四名工人入住,城北富士康为此关闭了不少员工宿舍。
  虽然机器人并非昆山富士康自然减员6万人的主因,但富士康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战略也注定着昆山工厂将会引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据悉,富士康在中国地区已部署4万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分派到富士康郑州的生产基地,成都的平板工厂、昆山和嘉山的电脑/外设工厂。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作为专车行业的先驱,易到如何从老大被...
从来就没有什么95后的用户,而只有95的学生。
在内容创业红利期渐渐远去时,自己的微信公号如何通过真实的内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武汉新芯是一场骗局还是真正的有核心技术的芯片开发?
在线时间 小时
武汉新芯就是最能代表武汉勇于承担精神的典型范例,十年前湖北省及武汉市就以不一般的高度和眼光,敢于巨资发展芯片产业,,即使年年巨亏,不管别人冷嘲热讽也好幸灾乐祸也罢,武汉一直在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终于现在国家认识到了芯片产业对一个国家而言的不可替代性,认识到了集成电路产业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所以,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又再一次的眷顾了武汉且也只可能是武汉!
今日热点丨
在线时间 小时
仅从中国的工业化起始至辛亥革命乃至当下,在数次关键的节点时期,,武汉都担当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的角色,为什么历史总会选择武汉来委以重任??因为凭的是武汉的实力和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在线时间 小时
仅从中国的工业化起始至辛亥革命乃至当下,在数次关键的节点时期,,武汉都担当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的角色,为什么历史总会选择武汉来委以重任??因为凭的是武汉的实力和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在线时间 小时
仅从中国的工业化起始至辛亥革命乃至当下,在数次关键的节点时期,,武汉都担当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的角色 ...
湖北鄂狗的不要脸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有点像日本本土的日本国籍的慰安妇精神:
为了大日本皇军的圣战胜利,愿意付出肉体和精神的牺牲,来当慰安妇。。。
湖北人不要脸的境界显然跟日本慰安妇有的一比:试问&&INTEL 为何不被收购,SAMSUNG 三星为何不被收购,威盛电子&&为何不被收购?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市场的强者,只有垃圾弱者,缺乏核心技术才会被人吃掉,还乐滋滋曰“献身”&&,我呸!!! 不要脸的湖北鄂狗。。。
在线时间 小时
仅从中国的工业化起始至辛亥革命乃至当下,在数次关键的节点时期,,武汉都担当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的角色 ...
湖北人真的是一群傻逼
精神病院的疯子出来的,让人笑话
第一:武汉猩猩的工艺设备都是靠别人提供的 ,自己没有任何工艺设备的研发能力 ,生产能力,所有设备都掐死在美国和韩国手里,人家说让你死,你就的死,关键地方毫无自己的核心工艺设备;
第二:武汉猩猩在芯片设计,研发方面没有任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团队,都是靠的飞索等美国公司的团队研发,都是别人的技术,毫无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团队,人家会把技术给你?我怀疑这些吹嘘武汉猩猩这一个垃圾公司的湖北人都是精神病院出来的精神病人
一个即没有自己的工艺设备研发能力,也没有芯片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和研发核心团队的垃圾公司说要成为世界存储器第一,只能让人感觉湖北这些人是精神病院出来的一群疯子!!!
也许,还有个目的,之所以这么疯狂的,不顾真实和实际情况在那乱吹,只是为了忽悠到傻子和关系户进来用国家的钱买单,找到了傻逼买单,自然后面就不担心了,最后做个代工厂像富士康那样赞点辛苦费还是可以的。湖北人,别吹了,再吹只会让人觉得你们是精神病院放出来的病人!!!
在线时间 小时
仅从中国的工业化起始至辛亥革命乃至当下,在数次关键的节点时期,,武汉都担当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的角色 ...
恭喜你们找到傻逼买单了 ,明白人一看就知道
在线时间 小时
仅从中国的工业化起始至辛亥革命乃至当下,在数次关键的节点时期,,武汉都担当了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的角色 ...
一群湖北人在那集体意淫武汉猩猩要做全球存储器老大,大家不妨把武汉猩猩的内裤给趴了:
一个啥都没有,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厂房,里面放了些韩国,日本买来的设备,无自主核心技术的空壳公司说要做存储老大,真他妈是疯了!!!
关键是湖北人意淫还能有高潮,还说是为国家献身。。。湖北鄂狗式的意淫高潮
在线时间 小时
湖北从来就不把承担国家使命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要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利湖北就敢勇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这就是湖北与南邻省最大的不同!!!
在线时间 小时
湖北从来就不把承担国家使命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要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利湖北就敢勇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这就是湖北与南邻省最大的不同!!!
在线时间 小时
湖北从来就不把承担国家使命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要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利湖北就敢勇于打破体制、机 ...
你们湖北鄂狗买通了这里的版主,经常珊我的帖子,鄂狗手段果然就是:&&卖身&&
收买& &&&啊
在线时间 小时
高楼838米 发表于
湖北从来就不把承担国家使命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要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利湖北就敢勇于打破体制、机 ...
还承担国家使命?武汉新芯06年到现在一直亏损,从来没盈利过!
现在新芯还在垂死挣扎,就大言承担国家使命,真是臭不要脸啊!
如果以后真正能与国外竞争,占有一席之地,那才是扬眉吐气咯,那我们也会刮目相看的。
在线时间 小时
豪威入股搁浅 武汉新芯持续亏损
导语:中芯国际回购计划“失约”,武汉新芯这一湖北、武汉两级政府耗资百亿但仍不见盈利的项目,陡然成为“烫手的山芋”。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程久龙 对于期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来拯救武汉新芯于“亏损泥潭”的武汉政府而言,希望再度落空。
5月21日下午,经济观察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备受中国半导体业界关注的美国豪威半导体(OmniVi-sion)入股武汉新芯一事,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武汉新芯还是由国资的省科投(指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100%控股,没有任何变化。”5月21日下午,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一位高层这样告诉经济观察报。
武汉新芯项目始建于2006年,是华中地区唯一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该项目是在地方政府不遗余力支持招商引资的背景下,采取与中芯国际“代管合作”模式投建。即由地方政府出资,并承担投资风险,中芯国际仅做技术和管理输出,待时机成熟后,中芯国际再择机回购。
然而中芯国际回购计划“失约”,这个湖北、武汉两级政府耗资百亿但仍不见盈利的项目,陡然成为“烫手的山芋”。在此背景下,2012年上半年,武汉政府开始洽谈引进美国豪威半导体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这一度被业界看做为武汉新芯的救赎迎来曙光。
事实上,在豪威半导体入股一事“搁浅”后,武汉新芯已开始一场自我救赎,由原豪威半导体顾问杨士宁出任首席执行官并组建管理团队,彻底结束了“代管模式”,而豪威半导体也开始转入与武汉新芯的代工业务合作。但就目前产能而言,武汉新芯高层透露企业年内扭亏可能性不大。
早在2012年上半年,美国豪威半导体就开始与武汉新芯洽谈入股事宜。“双方的接触已近半年,目前合作的框架已经基本敲定,就差最后的流程环节。”2012年8月,一位跟武汉新芯有着长期业务合作的核心高层人士曾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
合作的初步框架是,豪威半导体与武汉新芯目前的投资方武汉东湖高新区旗下的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中,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公司将作为第一大股东,豪威半导体股份比例次之。但在公司管理层面,豪威半导体将取代中芯国际,“操盘”武汉新芯的运营。
为了缓解武汉新芯面临的资金压力,按照最初的计划,合资公司成立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公司、豪威半导体还将对武汉新芯追加投资。“湖北科投的追加投资额,将大于豪威半导体。”前述知情者透露。此外,按当时规划武汉新芯将逐渐转换为豪威半导体加工厂,甚至退出代工业务。“当时双方基本上是谈得差不多了,但最后还是没有进展。”5月21日下午,一位熟悉此次交易的知情者透露,按照计划豪威半导体承诺对武汉新芯的投资,迟迟没有到位。
事实上,无论是豪威半导体还是武汉国资,对于此项入股事宜,双方在内部均有不同的声音。
“豪威半导体入股武汉新芯,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近年图像传感器芯片产能十分紧张。”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经济观察报分析。以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为例,其28nm和40nm工艺订单已排到2013年第三季度末。而台积电正是豪威半导体最大的代工合作伙伴。
因此,在豪威半导体与武汉新芯的入股合作中,台积电的态度显得非常微妙。“豪威半导体希望通过入股武汉新芯,来缓解产能不足的风险。但台积电显然也不愿意失去这个客户。”前述熟悉此次交易的知情者透露,不止于此,台积电与豪威还有相应的专利技术保密协议,这些也将成为豪威入股武汉新芯的一大障碍:“作为目前豪威半导体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对豪威入股竞争对手武汉新芯,有着相当大的制约能力。”
而武汉国资也有另一层的顾虑。根据最初的合作协议,豪威半导体一旦入股,武汉新芯有可能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芯片代工基地,沦为豪威半导体单一的代工厂。
“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武汉政府是希望将武汉新芯做成一个平台性的芯片制造基地,还是仅仅做某个客户的代工厂。”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分析,武汉政府当初与中芯国际合作引进12英寸芯片项目,其出发点是希望借此打造华中地区的半导体产业集群,而不仅是一个单一的代工厂。
“双方在内部都存在一些分歧,这是豪威入股迟迟未获进展的重要原因。”前述熟悉此次交易的知情者透露。
豪威半导体暂停入股后,令武汉新芯扭亏的计划再度陷入困局。
经济观察报从武汉东湖开发区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2012年武汉新芯实现销售收入1.62亿美元,但仍旧处于亏损状态。据悉,目前武汉新芯的月产能在12000片左右,而其盈亏平衡点大约在月产能30000片左右,显然差距不小。“如果要扩充产能,就需要进一步的巨额资金投入。”在顾文军看来,武汉新芯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
不止于此,这项总投资超过百亿的项目,还面临巨额的债务压力。来自湖北省发改委获得一份资料显示,2007年5月,国开行湖北分行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芯签署首笔68亿元贷款协议,该笔贷款期限为8年,还有两年到期。对于武汉新芯的债务规模,范梦迪回复经济观察报称:“由于我们并非上市公司,不会对外披露财政细节。”“武汉政府原本希望通过引进豪威半导体,来分摊部分后续投资的压力。”前述熟悉此项交易的人士透露,但豪威方面的资金迟迟未能到位。
事实上,在豪威半导体入股一事“搁浅”后,武汉新芯已开始一场自我救赎。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早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原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杨士宁,已经在武汉新芯悄然主持工作。彼时,杨士宁的另一个身份,还是豪威半导体顾问。今年1月,武汉新芯正式对外发布了杨士宁出任首席执行官的消息。“目前,杨士宁已经辞去了豪威半导体顾问的职务,专职武汉新芯的工作。”前述武汉新芯高层人士透露,杨士宁还引进了大量原来中芯国际的“旧部”:“有超过10名核心的管理人员,都是来自以前杨士宁在中芯国际的团队。”
区别于此前中芯国际的“代管模式”,目前的管理团队已经跟中芯国际完全脱离干系,这意味着武汉新芯的“代管时代”已然终结。武汉新芯还对外发布全新的英文简称——XMC。
在杨士宁执掌武汉新芯的运营后,其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也做了相应调整。此前,武汉新芯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兆易创新等价格偏低的存储器产品。目前,武汉新芯开始尝试将代工产品结构向高端延伸。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豪威半导体在暂停入股后,开始转入与武汉新芯的代工业务合作。武汉新芯将代工其高端的图像传感器芯片,其利润相对偏高。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图像传感器芯片尽管市场需求较大,但对产品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武汉新芯最终的产品成熟度还待观望。“目前,豪威的产品还在试产阶段,预计今年四季度才能量产。”前述武汉新芯高层告诉经济观察报:“豪威的产品量产后,月产量大约在5000片左右,加上目前12000片,今年底月产能也就在17000片左右,年内扭亏可能性不大。”
这意味着武汉新芯在短期内,依然难见盈利的曙光。事实上,这个总投资超过百亿元、湖北省历史上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已令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对于武汉新芯是否还有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计划,武汉新芯公司媒体事务负责人范梦迪回复称:“目前不对此做任何推测。”
在线时间 小时
还承担国家使命?武汉新芯06年到现在一直亏损,从来没盈利过!
现在新芯还在垂死挣扎,就大言承担国家使 ...
承担国家使命的企业不一定都赚钱,你要搞清楚。不要以赚钱与否来衡量这个企业是否承担国家使命!你的眼界还是太低了!!!
在线时间 小时
你们湖北鄂狗买通了这里的版主,经常珊我的帖子,鄂狗手段果然就是:&&卖身&&
收买& &&&啊
湖北从来就不把承担国家使命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要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利湖北就敢勇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这就是湖北与南邻省最大的不同!!!
另,骂人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暴露广北省网民的个人素质!或许,你还不知个人素质为何物???
在线时间 小时
广北省网民把企业赚钱与否作为衡量企业是否承担国家使命的标准,乃脑残!
要按此标准房地产企业承担了国家使命,以后中国跟世界的竞争就靠房地产企业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广北省网民把企业赚钱与否作为衡量企业是否承担国家使命的标准,乃脑残!
要按此标准房地产企业承担了国家使命,以后中国跟世界的竞争就靠房地产企业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广北省网民把企业赚钱与否作为衡量企业是否承担国家使命的标准,乃脑残!
要按此标准房地产企业承担了国家使命,以后中国跟世界的竞争就靠房地产企业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湖北从来就不把承担国家使命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要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利湖北就敢勇于打破体制、 ...
什么样子的人会卖身,那就是这个市场的婊子和妓女,他们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能,无法盈利和谋生,只能靠出卖身体,出卖肉体攒钱,或者认个干爹做二奶,三奶
武汉丑猩猩对自身的丑陋认识不够,肤浅,优质,TOO 羊 TOO 三婆 ,为国卖身,那只是日本籍的慰安团的说法
一个无核心技术,无核心团队,无盈利能力的猩猩,只能是卖肉,卖身体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广北省网民把企业赚钱与否作为衡量企业是否承担国家使命的标准,乃脑残!
要按此标准房地产企业承担 ...
什么样子的人会卖身,那就是这个市场的biao子和妓女,他们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能,无法盈利和谋生,只能靠出卖身体,出卖肉体攒钱,或者认个干爹做二奶,三奶
武汉丑猩猩对自身的丑陋认识不够,肤浅,优质,TOO 羊 TOO 三婆 ,为国卖身,那只是
日本籍的慰安团的说法
一个无核心技术,无核心团队,无盈利能力的猩猩,只能是卖肉,卖身体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蓝极JJJ 于
11:43 编辑
广北省网民把企业赚钱与否作为衡量企业是否承担国家使命的标准,乃脑残!
要按此标准房地产企业承担 ...
什么样子的人会卖身,那就是这个市场的biao子和ji女,他们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能,无法盈利和谋生,只能靠出卖身体,出卖肉体攒钱,或者认个干爹做二奶,三奶
武汉丑猩猩对自身的丑陋认识不够,肤浅,优质,TOO 羊 TOO 三婆 ,为国卖身,那只是
日本籍的慰安团的说法
一个无核心技术,无核心团队,无盈利能力的猩猩,只能是卖肉,卖身体了
可以预见:湖北企业逐步日本化,慰安化,卖身化,二奶化将会成为常态
因为湖北网民其思潮已经完全日本化和二奶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积电和富士康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