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题 请用文化生活回答 是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6-2017第一学年度期末的卷子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共29题,约1030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政治2017.1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读数2016,感受经济脉动。
  1.关于图表中的数据,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网络零售交易的整体规模和增长率总体上有回落趋势
  ②服饰类、家居用品类、个护美妆类等实体店的经营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③网络零售市场走入“成熟期”,行业开始脱离早前的疯狂增长阶段
  ④生产会为消费创造动力,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母婴类产品的网购交易将继续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京津冀地区将新建24条城际铁路,总规模3400多公里,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至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至1小时交通圈,服务1.1亿多人口。初步估算近期投资约2470亿元,项目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①2470亿元的投资会促使经济“升温”,增加就业
  ②投入大、周期长、社会效益高,应由国家财政全部承担投资费用
  ③会促使经济资源的流动更加便捷,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均衡发展
  ④铁路基建、机车设备为主要受益行业,旅游、商贸行业不会有明显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资源存在稀缺性是经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关于资源稀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弹性大的商品更具有稀缺性,弹性小的商品稀缺性不明显
  B.资源稀缺主要说的应该是黄金、钻石、石油这一类商品
  C.如果资源不具有稀缺性,那我们就不需要买那么多的衣服和包了
  D.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会对进入到市中心的车辆征收拥堵费
  本币 汇率
  100欧元 734人民币
  100挪威克朗 77人民币
  100挪威克朗 11欧元
  4.一位中国游客在挪威购买了一件3000挪威克朗的衣服,可以享受挪威海关25%的出口退税的优惠(汇率如右表),游客既可以选择退税币种为挪威克朗,也可以选择为欧元。该游客的理性选择是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思路
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思路
学习啦【高三政治】 编辑:舒雯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思路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7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思路
  第1课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对社会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促进作用、阻碍作用)
  2、对经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决定文化,一定的文化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对政治: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政治决定文化,一定的文化会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更好的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相互影响强调三者之间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相互交融强调三者之间彼此 渗透、相互融合------即文化经济化;文化政治化。
  4、对综合国力: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文化力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重要因素。作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方向保证。
  第2课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1、来源: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即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方式)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即经年累月,难以抹去,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程度)
  4、作用: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从文化交流的意义看: 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从文化创新的意义看: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从民族精神的作用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从先进文化的作用看: 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主要表现在:
  ①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注意从三个角度切入回答原因:
  ①原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措施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论依据)。
  ①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则: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文化交流的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还有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四种形式:主要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
  2、三个特点: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传统文化的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优秀传统文化起促进作用-&&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落后的传统文化起阻碍作用&&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第5课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基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立足实践,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交流融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4、基本方向: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二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此外,
  5、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6、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 (个性)
  高频考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6课 中华文化的3个特点
  1、源远流长表现在&&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动态,表明有悠久的历史)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表现在&&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静态,表明有丰富的内涵)
  独特性: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不同);
  民族性:雕刻艺术、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民族文学、民族歌舞、宗教信仰和衣着服饰。
  3、具有包容性&&是原因,是体现;包容性两个方面的表现缺一不可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一是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二是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第7课 中华民族精神
  1、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为什么?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必要性: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怎样弘扬XXXX精神?---教材P81四个基本途径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
  1、怎样看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四喜之表现:①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三忧之表现: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②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 ③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
  2、如何区别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先进文化?
  落后文化指的是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腐朽文化指的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
  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如何应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不限定主体,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回答怎么做?)
  国家(文化管理者)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建设先进文化;
  企业(文化生产者如媒体)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个人(文化消费者)要提高眼力,防止污染,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国家角度)
  (1)(根本要求)&&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改造剔除落后文化,抵制取缔腐朽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关键
  (2)(价值观引领)&&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根本目标)&&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4)(中心环节)&&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途径)&&要立足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6)(主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此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点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武装头脑,教育人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凝聚力量)。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鼓舞斗志)。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精神基石。
  3、文化生活中强调教育重要性的知识点
  (1)P10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2)P35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3)P46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 特定功能。
  (4)P101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第10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1)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3)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 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 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具体要求:①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②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③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衔接。(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和特征)
  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个人角度 4要
  (1)(含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2)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文化生活中强调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知识点
  (1)P10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 P11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力、科技力是基础。
  (3) P45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 P67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5) P10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科学、鼓励创新。
  (6) P108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文化生活中强调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的知识点:
  P 37: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P 87: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我们能够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先进价值观,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P 94: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能够生动形象、快捷迅速地面向大众宣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文化主旋律。
2017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思路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思路]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286人看了觉得好
691人看了觉得好
671人看了觉得好
【高三政治】图文推荐北京市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数学(文科)试卷
资源简介:
共20道小题,约3080字。
  北京市西城区2016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数学(文科)2017.1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 ,那么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 的奇函数是
  (A) 、(B) 、(C) 、(D)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值为
  4.已知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是 ,则其渐近线的方程为
  (A) 、(B)
  (C) 、(D)
  5.实数 ,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设 是非零向量,且 .则“ ”是“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表面积是
  8.8名象棋选手进行单循环赛(即每两名选手比赛一场).规定两人对局胜者得2分,平局各得1分,负者得0分,并按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比赛结束后,8名选手的得分各不相同,且第二名的得分与最后四名选手得分之和相等.则第二名选手的得分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复数 ____.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 , ,则△ 的面积是____.
  11.已知圆 与抛物线 的准线相切,则 ____.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陕西省黄陵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普通班) Word版含答案(书利华教育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黄陵中学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普通班期末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每题2分,共30题60分)1、回顾改革开放的30年,人们经历了从摆地摊到下海经商当“老板”,从涉外婚姻到走出国门去留学等一系列变化,各种思想观念也因30年而不断碰撞而发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同步的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水平也会相应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金寨县考察时说,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③、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文化的汇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条捷径。这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D、文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表明( )A、薪火相传、海纳百川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中华文化推陈出新,批判继承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D、要继承就不应有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6、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7、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8、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培训;希望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等。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上述文化需求,需要( )①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②积极开展丰富...
亲!您可以或新用户?
网站特色导航
本站站长弟弟侯医生淘宝店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数理化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