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知名度为什么财猫网没知名度很低

摘要:乔布斯创造了苹果,而“雷布斯”则捧红了小米。由此让各大手机厂商认为,手机命名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将世间的一切食物品牌化。
如果你曾经或正在接触五行八卦、紫薇斗数等算命方面的东西,我想你一定听过类似于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姓名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影响你的未来,决定你这一生的命运。”不管可信与否,至少还是有不少家庭在孩子起名问题上都十分慎重,查个字都要翻破家里好几本新华字典。哦,只是起那些诸如“狗蛋”、“铁柱”、“二妞”之类的小名除外,贱名好养嘛。
可是,这事儿换做国内的一些手机厂商,就让人感觉他们给自己“孩子”起名非常不走心,活脱脱的被人以为是后妈养的。早前,就有网友纷纷吐槽,自己自从买了某手机后,别人问他该手机具体品牌型号名称,由于其命名过于雷人,他一时之间竟无法开口。朋友之间聊个天而已,尴尬癌也是犯了又犯。
本来,手机品牌/产品叫什么名字是各家厂商的自由,消费者不应该去干涉。但是,一些国产厂商在命名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心情。面对一些天雷滚滚的命名,不要说买了,消费者连看都不想看。下面,我就举一些让你们无言以对的例子吧。
当手机品牌以食品命名,应该卖多少钱一斤?
乔布斯创造了苹果,而“雷布斯”则捧红了小米。由此让各大手机厂商认为,手机命名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将世间的一切食物品牌化。于是,近几年涌现出一批以食品名称命名的手机品牌,包括:小辣椒、大可乐、大米、青橙、笋尖、青葱、红高粱、红牛、乐檬、坚果等。这其中不乏即将或已经倒闭的小型公司,也有知名企业旗下品牌。
这类“吃货手机”,甫一发布就成为了手机行业的一道“另类”的风景线。不过根据网友的反应,大部分对这一命名方式持否定的态度。一些网友认为,盲目地以食品命名,使得品牌“山寨感”非常强。不过话说回来,手机命名都是吃的,那为啥不按斤来称呢?
当手机命名撞上网络流行语,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由于互联网在中国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了一种网络文化,而网络流行语正是这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些网络用语在网络上吐槽时使用,或者是用作自己的口头禅时是一回事,但如果用于手机品牌或产品命名就是另一回事了。
诸如节操、么么哒、大神之类的网络语言命名为手机后,一旦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就只能令人无语凝噎了。现在我以TCL在2014年发布的么么哒手机为例,相信下面这样的对话,应该在生活中不难见到吧——
A:“诶?你买了新手机啊,是TCL哪款的呀?”
B:“么么哒,刚出的。”
A:“……啥?”
B:“么么哒啊。”
试想一下,如果这种对话发生在情侣之间,可以说这人是在撩妹或者是撩汉子。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是呢?我就不多说了,这种迷之尴尬的气氛应该用不着我通过语言表达了。
当手机品牌名称交叉重叠,你还能分得清下面这些吗?
曾经有网友吐槽,现在国内手机厂商动不动就是起个英文名,产品名称是英文就算了,就连品牌也特么是英文。最近几年,国内手机行业就出现了不少以四个相似字母随机选取切换的品牌。
如果是vivo和oppo这两家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消费者还能够依稀辨认,那么要是再加上ivvi、iuni、vibe呢?之前我报道过一篇ivvi某新机发布的资讯,就发现评论里不少网友连公司都认错了,害得vivo无辜躺枪。
此外,Nokia(诺基亚)、中兴Nubia(努比亚)和天语Nibiru(尼比鲁),一眼看上去还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还有一些奇葩命名也让人抖三抖。例如去年发布的虫子手机,我想说叫这个名字真的是想卖么?TCL旗下的东东枪手机,应该会受到广场舞大妈的广泛欢迎吧?至于锤子这些我都觉得已经不算什么了,毕竟老罗要强调的是工匠精神,不叫锤子难道还叫扳手手机和起子手机?
那么手机厂商们为什么要这样起名呢?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理由,为了火呗。
不难发现,上面举得很大一部分例子是互联网品牌。由于互联网手机属于新兴产物,品牌号召力几乎为0,那么如何促进自家手机产品的销量呢,成功打出名气呢?他们选择了一个短期起效的方法——眼球经济。
正如微信公众号那些欲言又止的标题一样,为了博取关注度,如果起一个好听却平庸的名称,自然是没那么容易成功,那么干脆就简单粗暴的来吧。于是这些名称就应运而生了:从小米到大米,从vivo到iuni再到ivvi。把一个已经起来的品牌知名度,再迁移到另一个相似却不那么出名的品牌上,这是许多手机厂商起名的秘诀。
是否觉得这种命名方式很眼熟?那就对了。只要你见过类似于“粤利粤”、“康帅傅”、“牙百氏”、“李享”、“脉劫”等品牌,应该一不留神就买了吧?虽然这样的品牌更像是厂商为了短期利益而生,但不得不说这类品牌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此外,跟风效应也是厂商们的最爱。最近网上有句流行语,叫“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不过这些厂商们似乎更希望“将套路进行到底”。手机界出了一个苹果,各种能吃的都变成手机;网上火了流行语,于是某厂商下个新产品命名定为这一网络语言……这样的套路,想想也是挺无奈的。
其实,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应该能让消费者产生正面、积极的品牌联想,让消费者发自内心觉得这是一款值得用户信赖的品牌。正如美国著名品牌营销大师艾·里斯曾说的那样:
实际上被灌输到心目中的根本不是产品,而只是产品名称,它成了潜在顾客将属性挂在它上面的挂钩。
不得不说,也许厂商们本身就对“眼球经济”的理解造成了偏差。如果手机厂商们只顾追求短期利益,忽略了品牌深层次内涵的构建,指望诸如“大可乐”、“小辣椒”这样的品牌去获取长远的品牌价值,是不切实际的。毕竟,即使产品品质再好,没有一个像样的品牌名称,又怎么会赢得消费者的心呢?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单飞一周年,努比亚到底过得好不好?
作者:龚进辉
6月7日,努比亚在北京正式发布Z11 Max,售价1999元,大屏、续航加上传统拍照优势构成其主要卖点。作为面向大屏用户的主力机型,Z11 Max在续航上表现突出,加上平价销售,确实是一款良心之作。
不过,手机行业的竞争从来不是单一围绕产品展开,产品只是竞争的基本条件,品牌、渠道同样至关重要,Z11 Max在产品上已展现不俗实力,畅销与否取决于品牌和渠道能否发挥协同效应。当然,与其判定Z11 Max一款产品的市场前景,不如讨论努比亚破局的可能性。
去年6月,成立2年半的努比亚高调宣布脱离中兴体系,谋求独立发展,并制定3步走战略:2015年大力拓展全渠道,实现千万销售目标;2016年进军海外价值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2017年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如今,努比亚单飞已整整一周年,我们不妨来认真审视其发展现状,看看它到底过得好不好。
2015年线下渠道进展缓慢
独立之初,努比亚线上线下销量比例为7:3,线上线下差距较大。许久未露面的努比亚总裁里强表示,2015年努比亚将立足线上,加大线下渠道投入力度,重点加强直营、连锁店建设和社会渠道的各类合作,力争年底线上线下销量比例缩小至6:4。
回顾过去的2015年,努比亚顺利完成既定的1000万台销售目标,迎来单飞后的开门红。尽管其在2015年表现可圈可点,但并未明确透露线上线下销量占比,不禁让人猜测并未完成线上线下6:4这一目标。Z11 mini发布会结束后,新晋加盟的国内业务总经理曾国章曾表示,今年努比亚将采取线上线下战略协同的策略,除了与苏宁、天猫、京东继续保持深度合作,还将全面发力线下渠道,包括努比亚专卖店和苏宁等核心零售商,力求实现线上线下1+1>2。
在我看来,作为努比亚国内业务操盘手,曾国章试图以公布渠道布局计划来回避线上线下销量占比这一核心问题,他避而不答的态度,使我更加坚定2015年努比亚仍以线上铺货为主,线上线下6:4未达标。值得注意的是,曾国章曾初步预测Z11 mini线上线下销量占比为7:3或8:2,尽管一款产品不能完全体现努比亚的渠道比例分配,但也从侧面说明努比亚线上线下差距较大的事实。
当然,对于这一结果,我并不感到意外。努比亚诞生之初,就把电商当作主要销售渠道,线上优势明显,而线下渠道建设和上量均需要经历摸索、磨合阶段,形成优势并非朝夕之功。倪飞曾透露,今年努比亚要建设1000家专卖店和3000个以上销售网点,能否完成这一目标不好说,即便实现贡献销量如何也是未知数。考虑到线上线下6:4未达标,今年努比亚想要实现线上线下5:5,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总体来看,2015年努比亚表现比往年更为出色(2014年出货量仅为500万台),但在线下渠道布局上存在明显不足。所以,线下渠道仍是其今年努比亚发力重点,力求缩小线上线下销量差距,我认为实现线上线下5:5很悬,6:4倒是可以考虑一试。
傍上苏宁后,2016年发力全渠道
正如前文所言,线下渠道建设是一笔巨大开支,尽管背靠不差钱的大股东中兴,但其渠道优势主要集中在运营商,无法在拓展社会化渠道上给予努比亚实质性帮助,所以牵手国内一流零售商成为必然选择。去年8月,努比亚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将在覆盖全国苏宁线下门店建设300家努比亚专卖店,打通前端销售咨询、用户场景化体验、以及购买后的产品维修等一系列环节。
有前期合作基础在先,年底双方亲上加亲,苏宁19.3亿战略入股努比亚,后者主要用于品牌建设、线下渠道拓展和产品研发。在我看来,努比亚牵手互联网零售巨头苏宁是一步好棋,至少可以获得3大优势:一、更快更精准响应用户需求,苏宁有丰富的用户消费和行为数据,依托其海量零售大数据,努比亚可以更精准地了解用户购机需求,针对性研发更人性化产品,以快速抢占市场,努比亚曾与京东深度定制“国母手机”,市场好评如潮,与苏宁合作也同样会开花结果。
二、加速全渠道战略推进,苏宁O2O全渠道资源,可以优先用于努比亚市场推广,尤其是加快线下渠道建设和规模上量,缩小与线上销售的差距,成为其全渠道布局的加速器。三、PPTV内容支持,PPTV拥有海量的影视剧和体育赛事资源,努比亚通过打造定制机布局互联网生态建设,增强用户粘性。比如,Z11 Max包含PPTV一年会员权益。
除了投入重金布局线下渠道,今年努比亚在产品结构上也会有所调整。倪飞曾透露,努比亚坚持走中高端精品路线,2016年产品型号将比2015年更加丰富,至少有数款产品,这意味着Z11系列之外还有其他产品,以更完善的产品矩阵去抢占市场。
显然,傍上苏宁这座大靠山,单飞后的努比亚在市场推广上底气更足,前者一手经验有助于其在全渠道布局上少走弯路,更快触达消费者和吸引潜在消费者。接下来,努比亚线下渠道的重点应放在连锁店和零售网点上。
品牌突围:押宝体育营销
倪飞曾坦言,努比亚一直是小众品牌,有美誉度但知名度欠佳,2016年不会像2015年那么低调,将全面发力品牌推广和策划。考虑到今年是奥运年,诸多重磅比赛相继登场,努比亚选择押宝体育营销,先是1.5亿冠名苏宁足球俱乐部,后是签下足坛巨星C罗为品牌代言人,并着手策划欧洲杯营销活动。
当媒体问及签约C罗是否与布局海外市场有关,倪飞表示,C罗对努比亚的国际战略肯定有帮助,但并非只针对国际,“体育本身是无国界的,对大众的影响极其广泛,通过C罗的影响力和足球的魅力,使努比亚品牌与大众联系起来。”不难看出,无论是品牌推广力度还是营销策略清晰度,今年努比亚表现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突出。
不过,我对其试图通过体育营销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表示怀疑。欧美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相对成熟,C罗有助于努比亚在当地打开知名度,的确是上乘选择,与华为、OPPO、中兴在海外青睐体育营销打法雷同。而国内体育产业方兴未艾,纵观手机行业,只有努比亚一家押宝体育营销,即便是签约中国足协中国之队的金立,也并未在体育营销上一条道走到黑,而是选择与江苏卫视联手打造《战斗吧男神》。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重视娱乐营销,聘用明星代言人或冠名综艺节目是主流玩法,把其视为品牌推广的大杀器。OPPO、vivo是各大综艺节目的常客,荣耀、360、ivvi、ZUK、一加等玩家也快速跟进。在我看来,努比亚之所以弃用娱乐营销,与其去年重金冠名《前往世界的尽头》《出发吧爱情》却未达预期目标密切相关,两档节目在去年真人秀大战中表现并不抢眼。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随着文娱产业与体育产业的交集越来越多,努比亚另辟蹊径,选择押宝体育营销,实际效果如何有待时间检验,但想达到娱乐营销那般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难度着实不小。我认为,对于急需打响品牌的努比亚而言,押宝体育营销是个冒险举动,应该采取体育和娱乐并重的营销策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其中资金、资源向尚处于蓝海的体育营销倾斜。
要知道,努比亚的男女受众比例原本就已失衡,完全走体育营销路线,无疑将加剧这一态势。即便努比亚在后续产品中增加更多女性元素,与之不匹配的体育营销,也无法为其带来可观的女性用户,娱乐营销才是吸引女性屡试不爽的法宝。
2017年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基本没戏
独立之初,里强曾透露,2016年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努比亚将逐渐加大国际价值市场布局,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入海外,比如借助知名电商品牌和中兴已有的海外渠道。对于里强提到的价值市场,倪飞解释道,今年努比亚在东南亚、拉美和欧洲等重点国家进行渠道布局,实现品牌落地和影响力提升,为后续大规模上量做好铺垫。
综合二者表态,不难看出,2016年努比亚走向海外主要以试水为主,并未上升到战略高度,处于市场摸索阶段,其重心仍放在国内。倪飞表示,2016年努比亚预期销量同样定为千万台,与其说发展策略保守,不如说这是努比亚在竞争加剧的手机行业中明智、稳健之举。
在我看来,更丰富的产品组合、更强悍的全渠道布局、更清晰的品牌策略,2016年努比亚实现千万销售目标已成定局。不过,其在海外市场进展缓慢,将使其“2017年成为全球知名品牌”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要知道,拥有丰富海外市场经验的华为、联想,打拼多年才在国际上斩获一定的知名度,经验和资源相对薄弱的努比亚想要在短期内打响全球知名度,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努比亚竞争实力增强仍把目标定在千万台,真实反映出国内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这一尴尬现状也倒逼努比亚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努比亚终将大举进入海外价值市场,寻找中国之外的又一市场增量。至于能否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则取决于努比亚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前期表现,其具体表现将影响在其他市场的布局,如果表现好可以形成示范效应。
可以预见的是,努比亚国际化征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通往全球知名品牌之路任重道远,且行且珍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努比亚学习OPPO低配高价 或面临重重困难
(原标题:努比亚学习OPPO低配高价,或面临重重困难)
看到M2售价,我的第一印象是努比亚想钱想疯了。日前,努比亚在春季发布会上一口气发布M2、M2青春版、N2三款手机,最出彩的倒不是M2加入双摄阵营,而是价格。准确来说,以互联网手机起家的努比亚不再延续高性价比路线,而是像OPPO、vivo靠齐,以低配高价的方式为渠道商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寻求在线下市场破局。据悉,M2采用骁龙625处理器,售价2699元起;M2青春版、N2处理器均为MT6750,售价分别为1799元、1999元。事实上,搭载骁龙625和MT6750的手机不少,两款处理器常被拿来比较,前者性能更高。不过,二者均未达到高端处理器的水准,努比亚三款新品定价已超出汇率波动和元器件成本上升带来影响的范畴,过高显得诚意不足。搭载骁龙625的手机主要覆盖中低端市场,包括红米4高配版、OPPO R9s、 Z11 miniS等手机。且不说红米4高配版低于1000元,即便是努比亚去年10月发布的Z11 miniS,定价也不过1499元起,M2画风突变定价2699元起,难免给人留下过于激进的印象。对联发科芯片最钟情的手机厂商非魅族莫属,魅蓝3、3S、5、U10均搭载MT6750,售价普遍低于1000元,唯一例外的是魅蓝U10高配版定价1199元。除了魅族,OPPO、中兴也较为青睐MT6750。其中,售价最高的是OPPO A59/A59t,与M2青春版同为1799元。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努比亚在模仿OPPO定价策略,M2对标OPPO R9s,M2青春版、N2对标OPPO A59/A59t。无论努比亚官方是否承认,它的的确确在打法上向OPPO靠拢。当然,努比亚此举并不奇怪,也没什么好指责的,因为线下市场将是努比亚提升行业地位的关键所在。可以预见的是,在与天猫、、苏宁线上合作的基础上,今年努比亚将全面发力线下渠道。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努比亚将面临高端市场和布局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先说国际化,努比亚总裁里强将像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一样,遭遇曾经吹过的牛逼未能实现的尴尬。2015年6月,努比亚单飞之初,里强在制定3步走战略时信誓旦旦地表示,2017年努比亚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当时,里强透露,2016年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努比亚将逐渐加大国际价值市场布局,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入海外,比如借助知名电商品牌和中兴已有的海外渠道。对于里强提到的价值市场,努比亚总经理倪飞解释道,2016年努比亚在东南亚、拉美和欧洲等重点国家进行渠道布局,实现品牌落地和影响力提升,为后续大规模上量做好铺垫。综合二者表态,不难看出,2016年努比亚走向海外主要以试水为主,并未上升到战略高度,处于市场摸索阶段,其重心仍放在国内。换言之,受限于策略问题,努比亚国际化布局仍处于初期阶段,收效甚微。即便2016年努比亚All in国际化,想在短短1年内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几无可能。要知道,拥有丰富海外市场经验的、联想,经过多年打拼和高投入才在国际市场具备一定知名度,早期与努比亚同处互联网手机阵营的小米国际化3年来,除了风靡印度市场,全球知名度并不高。反观经验和资源相对薄弱的努比亚,放言在今年打响全球知名度,无异于痴人说梦,真实进展是努比亚今年将在国际重点地区有较大动作。再说高端市场,一般而言,线下渠道比电商更适合销售高端产品,近2年来,努比亚在线下渠道布局上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投入力度之大有目共睹,不仅结盟苏宁,而且大力建设专卖店和销售网点。不过,努比亚面临两大尴尬:线上线下销量占比并未明显缩小、高端产品销量不佳。前者症结在于努比亚中端产品线上销售胜过线下,去年努比亚发布Z11 mini、Z11 Max、Z11、Z11 miniS四款产品,除Z11之外的三款产品线上销量更为抢眼。在Z11 mini发布之初,努比亚国内业务总经理曾国章曾预测其线上线下销量占比为7:3或8:2,想要缩小线上线下销量差距难度不小。独立之初,努比亚线上线下销量占比为7:3,半年后即2015年底预计缩小至6:4,2016年目标是达到5:5。我曾在《单飞一周年,努比亚到底过得好不好?》一文中指出,2015年底努比亚线上线下6:4很有可能未达标,2016年实现线上线下5:5面临不小的挑战。后者症结既不是线下渠道不丰富,也不是产品不尖叫,而是品牌价值不给力。成立4年半以来,努比亚始终未摆脱小众品牌形象,有美誉度但知名度欠缺,导致Z9、Z11两款旗舰产品销量不佳。我隐隐觉得,努比亚并未形成清晰的品牌策略,起初十足的低调范,后来尝试娱乐营销,再后来押宝体育营销,但效果一直不佳。2016年是努比亚品牌塑造的拐点,当OPPO、vivo、荣耀、360等玩家纷纷发力娱乐营销时,努比亚转向体育营销,这并非出于差异化竞争的考量,而是2015年其重金冠名《前往世界的尽头》《出发吧爱情》栽了跟头,这两档不温不火的真人秀并未给Z9销量带来明显提升。随后,努比亚决定押宝体育营销,签约足球巨星C罗、赞助苏宁足球俱乐部,这种孤注一掷的举动更像是一场冒险,不禁让人担心其前景。一是体育营销受众主要以男性为主,努比亚的男女受众比例原本就已失衡,完全走体育营销路线,无疑将加剧这一态势,即便其在后续产品、营销中增加更多女性元素也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财猫网没知名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