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读初中,但是不知道要读什么读高中需要初中学籍吗将来能当心理咨询师

即将初中毕业的我真的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即将初中毕业的我真的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初中毕业作何选择201的我即将初中毕业该怎么办?咨询、报读联系方式报读电话:(熊老师) 咨询QQ:(注明咨询)咨询、报读
即将初中毕业的我真的不知道该作何选择&&初中毕业作何选择201的我即将初中毕业该怎么办?咨询、报读联系方式报读电话:(熊老师) 咨询QQ:(注明咨询)咨询、报读联系方式报读电话:(邵老师) 咨询QQ:(注明咨询)今年过节的时候,在广州工作的表姐回来过年,给我打了一个大红包,我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却不免心生感叹。说到表姐,她是和表哥同一年初中毕业的。可是因为是女孩,而且家里条件不太好,成绩好的表姐却只能在辍学和中专中做选择,而表哥却上了当地好的高中。2008年表姐毕业开始工作,2008年表哥考上了某知名大学,听妈妈说表哥大学四年的生活费都是表姐给的,而今表哥毕业也半年了,吃年饭的时候,听到大舅似乎在和表姐说请她给帮忙,把表哥也带下广州去……2015年即将初中毕业的我真的不知道该作何选择,以我目前的成绩上个三流的高中将来读个大专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看到去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的表哥依然在家当“坐家”我顿时心生迷茫。将要初中毕业的我该如何选择呢?真的是很难呀!部分招生专业:机电一体化定向班、富士康模具设计与制造定向班、海信集团数控技术定向班、机电一体化定向班、城市轨道专业,中国银行会计定向班,汽车维修与检测,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方向)、酒店管理、汽车服务营销定向班、市场营销(中国移动合作班)、汽车美容班、计算机网络应用,地铁轨道专业、电子商务定向班、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商务英语、学前教育、中专护理专业,五年制幼师(重点)、汽车美容专业(重点)等哎,想到这个6月,我即将面临人生的第1个大选择,我不知道初中毕业后该怎么办。我和表姐说出了我的苦恼,表姐说:“其实不能说读大学不好,但是还是看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吧,目前在沿海,我发现男孩子拥有数控技术很吃香,好就业,工资又很高,如果你不想上高中,到中专或直接上五年制大专学数控技术应用也是很不错的选的,我建议你去我的母校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内数控专业是很拨尖出名的,毕竟数控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技能,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实践中的总结与提升才是硬道理,而且毕业时你是可以拿到双证的即毕业zheng证+职业资格证,最重要的是工作,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是依托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它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心城市的1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只要你学有所成就不怕找不到工作。”看着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表姐说:“阿弟,姐这也只是建议,关键还在你自己,如果真想要大学wen凭的话,出来工作了还可以自己进修呀!”表姐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家现在也不容易,当初我选择我的母校是冲着3000多块的助学金去的,你自己考虑一下吧,这是国家对农村、县区及市区家庭困难的中专学生的资助。”一样的读书,一样的为了就业,看着年迈的双亲,听了表姐的一席话,我暗下决定,也许我会失去考上大学的风光,但是我也要要以表姐为目标,届时做一个行业的领头人,争取做大学生的老大。即将初中毕业的我真的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不喜欢(0)
免责声明 :
本站为免费网络服务提供商,为注册用户提供免费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网站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行发布并由用户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站不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修改及审核,不对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者信息违法的请你及时与本站联系进行删除以保障你的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还可以输入235个字
大家都在看
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粤ICP备号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心理咨询师二级20个案例文件筐集锦
案例一 一般资料:罗某,女,48 岁,公务员,收入稳定,经济状况良好。高中文化,已婚。 求助者主诉:突发性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失控感、出汗、濒死感、焦虑 不安近 6 个月,迫切希望求医。 求助者自述: 半年前, 由于机构改革, 单位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离岗退养, 自己在名单之中, 心情十分矛盾,不申请离岗退养又怕错失机会,申请离岗退养,自己尚且能跑能干,没有什 么朋友,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退养后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故时常情绪紧张,焦虑不安。继 而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突发性头晕、心悸、胸闷、压迫感、呼吸困难、窒息感、站立不稳、失 控感、手震、出汗、濒死感、极度恐慌。发作时间 5~ 20 分钟不定,通常一个月发作 3 次以 上。发作地点不定,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为多,也有发于坐车及就餐时。轻微发作时可自行缓 解,发作严重时需送往医院急诊,但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和消失。发作过后,终日提心吊 胆,担心再次发作,因而情绪紧张,忐忑不安,精神痛苦。由于发作频繁,也曾住院检查和 治疗,临床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亦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住院期间并未发作。以“神经官能 症”诊断出院。以后时常无明显诱因而发作,甚至不敢独自一人在家。不发作时一切生活如 常,并可以坚持工作。 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独自求诊,神志清楚、表情紧张,双眉紧锁。求助者幼年身体健 康,有兄姐弟五人,排行第四,兄妹间感情一般。求学期间成绩中等,与同伴关系一般。婚 姻关系稳定,与丈夫感情尚可,有一个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作经历平凡,没有 什么突出的业绩,也没有什么重大挫折。平时办事认真、刻板,说话直来直去,不会转弯抹 角,故与同事关系一般。人际交往较少,朋友不多。日常生活模式较刻板,以家――单位― ―市场――家为主轴。不会打扑克,很少听音乐,不喜欢体育活动。 医学检查及心理测量: 心电图、脑电图、肝胆 B 超、肺部 X 线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焦虑自评量表测量结果:SAS 粗分为 56,标准分为 70。 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10 分) 答: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如下整理: (1)童年生活经历:幼年身体健康,有兄姐弟五人,排行第四,兄妹间感情一般; (2)青少年期情况:求学期间成绩中等,与同伴关系一般; (3)成年期情况:婚姻关系稳定,与丈夫感情尚可,育有一女,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人 际交往较少,朋友不多。日常生活模式较刻板,以家――单位――市场――家为主轴。 2.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0 分) 答: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情绪紧张,忐忑不安,精神痛苦,焦虑不安、极度恐慌。 (2)生理状态:突发性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失控感、出汗、濒死感。 (3)社会功能状态:发作时需住院检查和治疗,不发作时一切如常,并可以坚持工作。求助 者不能正常学习和工作,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 分) 答: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突发性头晕、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失控感、出汗、 频死感、伴焦虑不安近半年。 4.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20 分) 答:(1)根据案例描述可知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焦虑性神经症。 (2)诊断的依据如下: ①根据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 排除精神病的诊断。 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自己也认为有心理问题而主动前来就诊,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 的,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从小性格较稳定, 并没有异常的变化,因此可排除重性精神病。 ②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半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无法正常 学习,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得分为 7 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②焦虑症是 “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的神经症” , 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 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 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根据案例描述可知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因此可以诊断为焦 虑性神经症。 5.对本案例如何进行病因分析?(15 分) 答:该求助者出现精神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1)生物原因 求助者为女性,48 岁,处于更年期;幼年身体健康,有兄姐弟五人,排行第四,兄妹间感 情一般。 (2)社会原因 ①半年前,由于机构改革,单位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离岗退养,自己在名单之中,心情十分 矛盾,不申请离岗退养又怕错失机会,申请离岗退养,自己尚且能跑能干,况且没有什么朋 友,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退养后不知如何打发时间,故时常情绪紧张,焦虑不安。 ②平素办事认真、刻板,说话直来直去,不会转弯抹角,故与同事关系一般。 ③人际交往较少,朋友不多。 ④缺乏家长、教师、同学等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帮助。 ⑤不会打扑克,很少听音乐,不喜欢体育活动。 (3)心理原因 ①平素办事认真、刻板的性格是其急性焦虑易感性的人格基础。 ②求助者存在内心冲突,既怕错失机会,又不甘心离岗退养。 6.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15 分) 答: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3 个月到 1 年为中程,评为 2 分。 (2)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为 2 分。 (3)社会功能:发作时需住院检查和治疗,不发作时一切如常,并可以坚持工作,评为 2 分。 总分为 7 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 3 个月,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7.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10 分) 答:根据本案例描述,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的原则如下: (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在确定首先解决的问题时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共同参与配 合。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 标。咨询目标的确立有时是一个过程,会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而有所改变。 8.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10 分) 答: 面质技术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促进求助者思考的一种技术在本案例中, 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在于: (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等深入地了解。 (2)激励该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该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 (4)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 优势。 促进该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 并善加利用。 (5)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该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 面质。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 案例二 一般情况:求助者,男性,43 岁,高中学历,公司经理,因不能控制的长时间洗手,过分 爱干净多年前来咨询。 求助者自述:我觉得自己得了一种“怪病”,老是觉得自己染上了病菌,可能会得癌症。因 此,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为此非常痛苦,别人也称我为“洗手狂”。我在 卫生清洁上对自己的要求很严, 别人都说我不像一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倒像是哪家熟食店 里的营业员。是的,我就像是绝对不允许将一点点细菌带进操作间里一样,不能容忍办公室 和家里有不洁之处。每天我上班时,首先就是把办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角角落落?? 打扫三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办公。而且必须是我亲自擦,清洁工阿姨擦我是不 放心的。总觉得别人擦的不干净。 我最恨的事情就是:三遍清洁尚未做完,就有部下进来和我商讨或请示工作。我认为这样的 话就前功尽弃了,我就会重新做三遍清洁。待到晚上要上床休息了,我的这双脚洗完之后是 绝对不能让它再落地的。怎么办呢,一般是坐在床上洗,洗完后拭干,然后赶紧钻入被窝睡 觉。如果半夜里我要上厕所,脚穿拖鞋落地后,那么这一双脚就必须重新洗过。我最烦的是 出差,哪怕是五星级宾馆我也嫌它脏!每逢出差在外,进了宾馆我先不管别的条件,首先考 察厕所干不干净。如果厕所干净,其他一律不管,马上洗漱解便。在使用抽水马桶之前,不 管它是否已消过毒,我自己必须“加工”好几道程序:首先要把坐垫圆圈用我自带的消毒手 纸擦上两遍, 然后用自带的酒精棉球擦两遍, 接着再用消毒手纸沿坐圈垫上一层, 这还没完, 我怕马桶内的水溅上来,还要往水面上漂上几张手纸,最后才安心地坐上去。 我任何时候都担心病菌侵袭,而且这种担心逐日加重。在路上远远见到穿孝服戴黑纱的人, 就想: 他们家中死了人, 他们身上必定有病菌, 而且已经把病菌传给我了。 我就会赶紧回家, 回家后不但反复洗手洗头,还要把外衣扔掉。渐渐地,我已经发展到不敢出门,不敢听别人 谈到癌症或死亡的事,不敢到医院去看病,因为医院有各种病菌。妻子和女儿都不理解我, 我们时常为此发生争吵,弄得家庭关系很紧张。几年来,两次住进本市的精神病院治疗,服 过中西药物,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家教比较严格,求助者对自己要求也严格,做事认 真负责。工作能力强,病前工作业绩突出。目前已不能上班,家庭关系也很紧张,求助者的 求助愿望十分强烈。求助者自述八年前,一位要好的同事死于癌症,当时他很悲痛。这位同 事在病死前半年曾在他家的床上睡过一次午觉, 于是担心自己也会传染上癌症, 当即把被褥 大洗一遍。以后还不放心,总觉得身上沾上了致癌的东西,每天要洗手多次。 经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最终克服了洁癖,已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家庭关系良好。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0 分) 答:(1)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 (2)对其做出诊断的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主、客观是不统一的,其对病菌的害怕超乎寻常,同时求 助者的知情意的协调一致性也丧失了, 对于自己的强迫行为, 虽明知不必要, 但却无法停止。 因此,求助者属于心理异常。 ②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无逻辑思维的混乱, 无感知觉的异常,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③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多年,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影 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的病程为 多年属于长程,记 3 分。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属于重度,记 3 分,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属于 重度受损,记 3 分。总分为 9 分,因此,神经症的诊断是成立的。 ④求助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强迫行为(强迫洗涤);求助者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 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强迫症状反复出现,求助者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 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 2.心理咨询对象应具备的一般特点是什么?(10 分) 答:心理咨询的对象应具备的一般特点如下: (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 求助者的智力一般需要在正常范围,因为他们需要能够叙述自己的问题以及其他相关情况, 要能理解咨询师的意思, 还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等。 所以, 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必须的, 否则, 咨询将相当困难。 (2)内容合适 并非任何与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较满意的解决。有些内容符合心理咨 询,而有的内容则不太适宜。一般来讲,心因性问题,尤其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各种适应 不良、情绪调节问题、心理教育与发展问题等更适合心理科学的领域。严重的神经症病人, 发作期、症状期的精神疾病求助者,由于与外界接触不良,缺乏自知、自制力,难以建立人 际关系,因此,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3)人格基本健全 求助者应无严重的人格障碍。 因为人格障碍不仅可阻碍咨询关系的建立, 也会影响咨询的进 行,而且人格的问题持久,需要深入的心理治疗才能奏效。 (4)动机合理 有无咨询的动机直接影响到咨询的效果。 那些缺乏咨询动机经咨询师反复做工作后仍缺乏动 机的求助者, 一般不适宜作心理咨询, 因为他没有改变自己状态的动机, 也就很难取得疗效。 咨询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达到双方密切配合,就越容易取得放果。 (5)有交流能力 那些能够较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顺利体会咨询师的话,并随之采取行动的人, 较为适合心理咨询。 (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 求助者越相信咨询是有效的,咨询师是优秀的,其理论和方法是先进的、实用的,就越有可 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反之,如果求助者对咨询及咨询师一直持怀疑观望的态度,则咨询 效果就差。 3.你认为造成求助者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 分) 答:求助者的问题是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学因素 求助者为男性,42 岁。 (2)社会学因素 ①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一位因患癌症去世的同事曾在自己的床上睡过午觉。 ②家庭教育因素,求助者的家教比较严格。 ③求助者身为公司的经理,工作比较繁忙。 ④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因素 ①存在明显的错误认知:过分害怕细菌,认为患癌症去世的同事在自己的床上睡午觉,也会 使自己感染。缺乏相应的医学常识。 ②个性追求完美,过于严格要求自己。 ③过分关注自己的强迫行为。 4.实施冲击疗法应当注意什么?(10 分) 答:冲击疗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像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 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 让恐惧自行降低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 实施冲击疗法需注意 的问题如下: (1)冲击疗法是一种较为剧烈的治疗方法,求助者应做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 心电图、脑电图等。必须排除以下情况:严重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瓣膜病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癫痫、脑血管病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 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疾病等;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各种精神 病性障碍。 (2)从伦理的角度来讲,要让求助者对冲击疗法有足够的了解,理解这种用于减轻焦虑的方 法在治疗过程中会引起焦虑。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此法。 (3)在冲击疗法实施过程中,求助者因无法忍受而提出中止治疗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咨询师 若有求必应则会一事无成。 治疗前的协议就是为了增加求助者的自我约束力, 从而保证治疗 进展顺利。尽管如此,如果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者是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 劝说无效时,治疗应立即停止。咨询师切不可以协议为凭,一意孤行。 (4)治疗中求助者若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一是通气过度综合症, 二是晕厥或休克。 5.简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共同特点和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15 分) 答: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 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 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的共同点 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②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④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2)有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观点 ①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 20 世纪 50 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它在许多著作中也被译作“理性情绪疗法”。 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 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 以帮助他解决 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 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 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②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基本前提都是一致的,即都 认为导致不适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 贝克理论所关心的是错误的 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观念, 而雷米的理论则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 在状态,即这些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 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 ③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疗法。 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关注的是 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 梅肯鲍姆认为一个人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与别人的陈述 一样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CBM 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感受的 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 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 6.如何评定心理咨询的远期疗效?(10 分) 答:评定心理咨询的远期疗效的方法有: (1)社会接纳程度评估 ①评估内容。 评估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 内 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者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 等。根据这些行为上的表现,可以综合地判断社会生活的适应程度,作为咨询效果的指标之 一。 ②评估方法。第一,家属或四周人的观察。咨询远期效果是否满意,可以依赖家人、配偶、 亲友、或者老师、领导等四周人的观察和评论。特别是家里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评审者。第 二,咨询师本身的审查。其优点是咨询师很清楚咨询的目标方向,可就咨询的期待而做专业 性的评审。 (2)自我接纳程度评估 ①评估内容。第一,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这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要看求助者接 受咨询后,本来所申诉的精神症状或者困扰的问题其严重程度是否减轻或得以消除。第二, 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整个人的性格是否变得比较稳定成熟, 是自我接纳程度的另一个衡量 指标。 ②评估方法。第一,求助者口头报告。到底咨询效果好不好,首先要依赖求助者本身的主观 报告。第二,量表评估。求助者咨询前后临床量表评估结果是否有显著的差异,可以作为较 为客观的疗效评估指标。 (3)随访调查 ①追踪回访。咨询结束后。视客观条件和双方的意愿可作 3―6 个月甚至更长的追踪研究。 ②常用回访方式。 追踪回访的方式包括直接以求助者为调查对象和以熟悉求助者的人士为访 问对象。以求助者本人为回访对象所采取的方式有:追踪卡、通讯、面谈、电话。 7.试述认知曲解的常见类型。(15 分) 答:认知曲解的常见类型包括: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 患者坚持一种不现实的标准,认为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失败。这种思考方式导致完美 主义, 害怕任何错误和缺点。 比如, 一位教师因为上课讲错一句话, 于是认为 “现在全完了” 、 “我已经一文不值”。 (2)任意推断 任意推断指缺乏事实根据,草率地下结论。 “我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他生我的气了?”实际 上, (3)选择性概括 如街上见一位同事匆匆走过,未打招呼,于是心里想这位同事心中有事,没有注意到他。 选择性概括仅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如某青年向女同 学提出一起去听音乐会的邀请,遭到婉言谢绝后,认定自己为女同学所讨厌,没有任何女青 年再会和他交往了。这是一种“以偏概全”。 (4)过度引申 过度引申指在一个小小失误的基础上, 做出关于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 如一位母亲不慎打碎 一只碗, 遂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 (5)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 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指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而贬低自己的成绩或优点。偶尔出 现的一次失误,如拍照时手抖了一下,一张照片拍坏了,就觉得不得了,别人要把她看成无 用的人了。当然这也是一种过度引申。而在做成一件事时,又觉得微不足道,纯属侥幸。 (6)个人化 个人化指患者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担责任。 将一切不幸、 事故或别人生病均归因于自 己的过失,引咎自责。如一位朋友生病去世,患者责备自己忙于个人的事务,未能照顾朋友 的健康状况,为此内疚不已。 (7)选择性消极注视 选择性消极注视指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方面,以致觉 得整个情境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 如一位学生考试时答错了几道题, 于是对这几道题念念不 忘,甚至想到学校可能要她退学。而事实上,她考试成绩优秀。正是由于这种消极的信息选 择倾向,使病人在某种情境中只让消极信息滤过,造成了不必要的烦恼。 (8)情绪推理 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如: “我觉得像一个失败的人,所以我是 一个失败的人。”“我觉得失望,所以我的问题不可能解决。”“我有内疚感,说明我一定 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这种“跟着感觉走”的情绪推理,阻碍了对事物真实情况的了解,使 人陷于认知曲解而不能自拔。 (9)“应该倾向” “应该倾向”指病人常用“应该”或“必须”等词,要求自己和别人,如“我应该做这个”, “我必须做那个”,这意味着对自己坚持一种标准,如果行为未达到这种标准,就会以“不 该”这样的字眼责难自己,产生内疚、悔恨。如果别人的所作所为不合自己的期待,就会觉 得失望或怨恨,认为“他不该那样”。 (10)乱贴标签 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形式,以为将自己的问题贴上一个标签就可以完事。例如: “我是一 个天生的失败者。”“我这样贪吃,丑恶可恨,简直像一头猪。”其实,这是将对整个人的 评价与别人的某些行为失误混同起来了,而“人不等于人的错误”。 上述 10 种类型的认知曲解是比较多见的,此外,还可以列出一些。应该指出的是,几种类 型的认知曲解可以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出现。 通过分析客观事实和负性自动想法的关系, 常常 可以将其中的逻辑错误揭示出来。 8.对该案例应该选择何种心理测验进行检查,并请说明理由。(10 分) 答: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MMPI 测验, 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 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EPQ 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CL - 90 测验,用来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 (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AS 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程度。 (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DS 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 案例三 一般资料:莫某,男性,高二学生,自己来咨询。 求助者自述:两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在看一部二战时期电影,看到日本士兵在一个孤岛 上杀当地居民并吃人肉。当时我心里感到非常恐怖,想不通人为什么会吃同类,不敢再看下 去就把电视机关了。可是那种镜头反复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很可怕,让我很难受。还有一次 我在街上走,无意中看到一张宣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图片,那个可怕的又黑又干的非洲 小孩的形象老是出现在我脑海里,我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厌恶感,努力不去想它但做不到。 从那以后,凡是恐怖的电视,图片或有杀人之类的报道我都不敢看。 我从小就受“与人为善”的家庭教育,平时我喜欢看一些孔子孟子的关于“仁义道德礼仪孝 顺”方面的书,做事严谨仔细,一丝不苟,每次考试要争第一,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有 一点杂念。 同时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看不惯, 但又感到社会现实与我的理想有太大的差距。 平时生活中经常听到别人谈一些有关性方面的事, 我会想这是不是人肉或人的心脏; 明明看 清楚了也知道是猪肉,但就是这样想。家里人烧的肉类我也不敢放心吃,怕吃的是人肉;这 些想法让我感到很痛苦。 其实,我的问题很多很多,要反复掰自己的手指关节,一定要掰响,一天要掰数十次,不掰 就难受;做作业要反复检查,特别是做选择题,心里明知选好了 A,但就是不放心,生怕选 的是 B,要反复核对,一门考试下来,人感到特别累,题目经常做不完。 看到刀剪也很紧张,但并不是怕刀剪本身,而是看到以后会突然产生一种“要拿刀剪砍人” 的冲动,站在高楼上时也会突然冒出一个“跳下水”的念头。我肯定不会真的那样做,但这 些想法太恐怖了,却无法控制它们。我曾想过一些办法但没有用。 我只有 17 岁,别人都没有这样的想法,活得很愉快,可我却有这么多的烦恼,人都快疯了, 有时真感到这样生活太累了,还不如死掉,但想想含辛茹苦的父母又于心不忍。希望医生你 能帮帮我。 心理测验: SCL - 90: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因子 因子分 1.9 3.5 2.8 3.2 4.0 1.5 2.6 1.5 1.4MMPI 报告:L F K Hs D Hy Pd Mf Pa Pt Sc Ma Si 粗分 6 13 18 19 45 29 26 33 17 35 22 17 45 T 分 63 76 56 97 102 69 74 64 75 106 72 51 75 咨询过程与效果评定:全面了解其情况后共同制定了具体的咨询方案,共进行了 8 次咨询, 首先咨询明确其心理紊乱的性质、程度、并进行了有关的心理测验。第二次咨询采用精神分 析理论对求助者心理紊乱形成的人格因素进行探讨,让其领悟到“超我”的力量过于强烈, 过分压制了“本我”的能量。告诉他可采取适当的发泄途径来进行“本我”能量的释放,同 时调整其认知评价系统,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面 5 次进行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布置 心理作业记录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想法和情绪体验。咨询结束时,SCL - 90 测验显示:强 迫分为 2.3 分,焦虑分为 2.4 分,其他因子为阴性。尽管求助者的上述症状表现尚未完全消 失,但对其学习、生活无明显影响,已取得了显著改善。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20 分) 答:(1)对本求助者的初步诊断为心理异常、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 (2)诊断的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判断。 求助者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求助者失去了心理活动的内在一 致性,求助者的认知与意志行动出现了不协调(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求助者的人格具有 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异常。 ②求助者的自知力完好,主动求医,因此,排除重性精神病。 ③求助者病程有两年,其社会功能受到损伤,求助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焦虑、抑郁、恐怖等, 有主动求医的愿望。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求助者的病程为 2 年,记 3 分,求助者的 精神痛苦程度为中度,记 2 分,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为中度,记 2 分,因此,求助者属 于神经症。 ④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为强迫。它包括:强迫回忆,如反复回想吃人镜头、反复回想艾滋病的 防治图片;强迫行为,如反复核对、掰手指;强迫意向,如要拿刀剪砍人的冲动、站在高楼 边跳下去的冲动。 因此,初步诊断求助者为心理异常、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 2.该求助者有哪些主要的临床症状?(15 分) 答:根据本案例提供的资料,求助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在: (1)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 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 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本案例中求助者对恐怖画面的反复回忆属于强 迫观念。 (2)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本案例中,求助者做作业反复核对,反复 掰手指都属于强迫行为。 (3)强迫意向 强迫意向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不符合当时情境的冲动。 本案例中, 求助者看到刀剪就产 生要拿刀剪砍人的冲动,以及站在高楼上就想跳下去的冲动都属于强迫意向。 (4)抑郁 抑郁即情绪低落,表现为求助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自诉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 过多)。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轻生的念头就属于情绪低落的表现。 (5)焦虑 患者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 紧张恐惧,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多方解劝也不能消除其焦虑。常 常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3.该求助者的诊断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15 分) 答:该求助者的诊断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与重性精神障碍相鉴别 求助者自知力完好、主动求医,因此排除重性精神障碍。 (2)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求助者虽有典型的抑郁症状,但是抑郁是由强迫所引起的,属于强迫的伴发症状,而不是主 导症状,因此,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 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焦虑症的焦 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 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 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4.请分析导致该求助者心理紊乱的原因?(10 分) 答:导致求助者心理紊乱的原因包括生物性原因、社会性原因和心理性原因。 (1)生物性原因 导致心理紊乱的生物性原因,主要指相关的躯体疾病、求助者年龄及性别。对于本案例,根 据案例的资料,未发现求助者有任何相关的躯体疾病,因此,排除躯体疾病致病的可能。求 助者的年龄为 17 岁,处在青春期,因此,其年龄可能是其心理紊乱产生的原因之一。 (2)社会性原因 导致心理紊乱的社会性原因, 主要指相关的生活事件、 人际关系以及生存环境。 对于本案例, 求助者两年前看的电影中人吃人的镜头,以及求助者在街上无意中看到的宣传“艾滋病”防 治的图片, 应该是与其心理紊乱产生直接相关的生活事件。 求助者的家庭教育也是导致其心 理紊乱的社会性原因。 (3)心理性原因 导致心理紊乱的心理性原因,主要是指求助者认知因素。对于本案例,求助者追求完美、做 事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是其强迫性神经症易感性的根源。 5.通常从哪几方面来判断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0 分) 答:同类心理问题,其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判断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通常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 (1)求助者的主诉。 求助者的主诉是最直接、 最有效的判断求助者心理紊乱严重程度的方法。 但是求助者的主诉往往带有主观情绪, 对症状可能有夸大或者不实, 同时求助者的主诉的可 信性,是建立在求助者有自知力的基础上,对于自知力受损的求助者其主诉的意义则不大。 因此,求助者的主诉并不是判断求助者心理紊乱严重程度的惟一依据。 (2)仔细观察求助者实际的情绪反应和社会适应表现。求助者实际的情绪反应和社会适应表 现是判断其心理紊乱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求助者的主诉受其情绪及自知力等因素的干扰, 但其实际的情绪反应和社会适应表现则相对客观。 (3)家人、同事、朋友的反映。求助者家人、同事、朋友的反映,也是判断求助者心理紊乱 程度的重要依据, 是求助者自述的有效补充, 同时可以与咨询师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料进行 相互验证,提高资料的可靠程度。 (4)参考心理测验等检测工具的评估结果。心理测验等检测工具的评估结果能对求助者心理 问题及症状进行定量描述, 咨询师可以将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定性资料与这些定量资料相互补 充,从而对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有个较全面的描述。 (5)还可以根据以下若干因素来分析,比如,导致心理问题的挫折源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 短,本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外界支持的多少,自身调节能力的强弱等,它们都会直接影 响到心理问题的发展程度。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若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点,那么问题的复杂程度就比较大,如,问题发 生的时间早,比如早在儿童时期有过精神创伤;根源埋得深,求助者已经遗忘;问题已经泛 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与性格结合在一起, 特别是偏内向、 易忧郁和焦虑、 过分敏感等性格。 这些求助者较没有这些特征的求助者所需的咨询时间将更长,难度更大。 6.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咨询效果的评估?(10 分) 答:咨询效果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进行: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比如, 求助者认为自己原来害怕的事物现在不再害怕了, 原来无法接受的现实现在开始正视了,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上升了等。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比如,开始正常上班、上学,与人交往、相 处状况得到改善,工作、学习效率提高了等。 (3)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比如,不再乱发 脾气、摔东西,与父母或孩子的沟通加强了。 (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试结果的比较。比如某些心理症状量表的分数得到改善。 (5)咨询员的评定。根据咨询员的观察,求助者在情绪、认知和独立性等方面有进步,自我 评价更积极,敢于面对困难了等。 评价的内容应以咨询目标为主,只有目标内容的改善,才是咨询的直接成效。 7.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0 分) 答: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接待、提问、倾听过程中,态度必须保持中性,咨询员的面部表情、 提问的语词、动作,均不可表达出对谈话的哪类内容感兴趣,不然可能有暗示和诱导因素介 入到摄人性谈话中,从而使求助者的报告产生偏离,丢失客观信息。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咨询员在摄人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人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8.该求助者的 MMPI 测验结果有哪几个异常高分点,是否符合神经症测图?(10 分) 答:(1)本案例求助者 MMPI 的测验异常高点依次为:Pt、D、Hs,除三个异常高点外,Hy、 Pd、Mf、Pa、Sc、Si 均在临界值(60)以上。求助者 MMPI 的效度量表分析:L 量表的原始分 小于 10,因此,测验有效。 (2)求助者的 3 个异常高分点为 1、2、7 符合焦虑性神经症的测图。神经症的测图形式为左 高右低,求助者的测图基本上符合神经症测图。 案例四 一般情况:求助者,女,20 岁,汉族,大学在校生,相貌出众,因害怕异性的身体接触前 来咨询。 求助者自述:我无法与男生交往,我害怕被男生拥抱,只要一提到要和我拥抱,我就全身发 抖、心跳加快、全身肌肉紧张。我也曾经暗下决心,不害怕,但是屡屡受挫。因而十分沮丧。 旷日持久,便自卑自怜,甚至看到电视或别人提到“拥抱”二字都会胆战心惊。去年考上某 大学,先后结识三位男友都是因为拒绝身体接触而分手。我已经到了结交男朋友的年龄,父 母也经常问起,我现在感觉对爱“无能”,没有过性生活经历。与异性相处时,通常感受到 压力。希望您能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表现的有礼貌,表情羞愧。喜欢白色、粉红色衣服。 喜欢结交心地善良、不会使小心眼并且助人为乐的朋友。 求助者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独生子女,她自幼懂事听话,不爱多讲话,只有少数女同学可以 谈心。母亲(3 年前去世)对她很严厉,也很爱她。高中以后,当有陌生人在聊天的场所, 感到很闷,几乎不出声,除非他们主动问她。和熟悉的人聊天,很健谈。 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过程了解到,在求助者 13 岁的一个夏天,求助者在学校窗台望景,当 时学校放假了,教室和校园里没有人,班里有个男孩子过来和她聊天,突然搂住她乱摸,强 行吻她,求助者为了逃脱就向他的喉结处狠狠的按下去,他顿时喘不过气来就放开了,上衣 已经被他解开了。她吓得浑身发抖,就奋力逃跑,当时学校微机室房开着,里面有学习的学 生,跑到那里,他才走掉。 后来那段时间无论是谁, 哪怕是爸爸拍她一下,她都吓得直哆嗦。 别人总说她是个“胆小鬼”。16 岁的一天观看电视剧中男生强吻女生的场景,吓的抖个不 停。 经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最终摆脱了对与异性身体接触的恐惧。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0 分) 答:(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 (2)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并不统一, 表现为求助者对本不该引起恐怖情 绪的事物的极度恐怖。因此,求助者属于心理异常。 ②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无逻辑思维的混乱, 无感知觉的异常,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③求助者的临床症状以恐惧为主, 对与异性身体接触有强烈恐惧, 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 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 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是突出症状;内容泛化,病程较长,社会 功能已受损,因此,求助者符合恐怖性神经症的诊断。 2.试分析造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5 分) 答: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学因素 求助者为 20 岁的女性。 (2)社会性因素 ①早年的创伤性事件:求助者 13 岁遭受的性骚扰对求助者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求助者 16 岁观看电视剧中男生强吻女生的情景,唤起了求助者之前的痛苦记忆,使她的心 灵又一次受到了伤害。 ②家庭教养方式:母亲对求助者很严厉。 ③求助者的朋友较少,无法得到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帮助。 (3)心理因素 求助者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陌生人沟通。 3.心理咨询个案应包括哪些内容?(15 分) 答:心理咨询个案应包括的各项内容如下: (1)-般背景资料,如性别、年龄、民族、职业、职务,、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联络 方式等。 (2)来访原因,如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婚恋问题、情绪问题、个性问题、人际关系、子女 教育、疾病困扰或求助者表达的其他重要问题。 (3)现主要症状,指当前问题或症状的程度、频率、发生时间及起因。 (4)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和社会支持体系。 (5)个人的情绪、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自我认识评价及常用的应对方式。 (6)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如注重可能有遗传或相互影响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或心身反应 特征。 (7)心理测试结果,如根据需要所做的智力、情绪、人格、适应性、心理健康状况、神经心 理等测试结果。 (8)咨询师的一般印象,包括外貌、仪表、情绪、注意水平、防御方式、语言表达、理解能 力、配合程度等。 (9)诊断与评价意见。 (10)处理意见与咨询方案。 ‘ (11)咨询各阶段及效果分析。 4.简述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10 分) 答: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 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 精神病患者。 (1)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许多问题,如婚姻家庭问题,择业求学问题,社会 适应问题,等等。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的选择,以便顺利地度过人 生的各个阶段;在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这类咨 询,称为发展性咨询。 (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 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平衡, 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尽管他们的精神 仍然是正常的, 但心理健康水平却下降许多, 出现了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 甚至达到 “可 疑神经症”的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称为心理健康咨询。 (3)经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的心理活动已经基本回复正常,转为正常的人,心理咨 询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社会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但是,对于临床治愈后的精神病人进行心 理咨询和治疗时,必须严格限制在一定条件之内。有时必须与精神科医生协同工作。 5.对本案例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10 分) 答:对本案例需要做的鉴别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求助者的自知力完好,有主动求治的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的异常,无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 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 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焦虑性神经症的焦虑为原发症状,本案例中,求助者 虽出现了一定的焦虑症状,但是焦虑是恐惧的继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抑郁性神经症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 为,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6.针对本案例,你认为应拟定的咨询目标是什么?(10 分) 答:心理咨询目标应该是从一般、普遍、宏观、远期的目标到特殊、具体、微观、近期的目 标这样一个连续体。 心理咨询的具体目标的着眼点是求助者状态的调整, 心理咨询的终极目 标的着眼点是求助者人格的完善。 (1)本案例应拟定的具体目标:①改变求助者对异性的恐惧心理。②改善求助者的人际交往 状况。 ③减轻负性生活事件对求助者的影响。 (2)本案例应拟定的终极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人格,帮助求助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 的适应生活。 7.试述有效的咨询目标的特点。(10 分) 答: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具体 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比如,消除初次约会的 焦虑,能正常入睡等。有时候,求助者的目标可能比较模糊或抽象,比如,希望更有能力。 这时,咨询师就应该和求助者共同讨论希望更有能力的标准是什么,现在哪些方面不足,有 哪些因素阻碍,需要发展哪些能力等。经过分析,使求助者模糊的目标逐渐清晰起来,通过 一个个具体的步骤来实施。 这也是大目标与小目标的关系, 大目标要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目 标,通过达成小目标而累积成大目标。所以,具体目标是应该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 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目标。 (2)可行 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如没有体育才能的人想成为体育明星),或现 有的可能水平(如不及格者想一下子达到优秀水平),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等, 则目标就很难达到。 此外, 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可行性的因素。 对于不可行的目标, 咨询师要帮助重新修订以符合实际,比如调整目标或把目标分解为可行的一个个具体目标。 对于由于咨询师的原因而难以达到目标, 也要同求助者讲清, 重新制定目标或中止咨询或转 介给合适的咨询师。 (3)积极 这一条容易被人们忽视,但意义很大,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积极的,是符合人们发展 需要的。有些目标虽能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但却是消极的,那就是不足取的。 (4)双方可以接受 一般来讲,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无论是求助者提出或咨询师确定的咨询目标,最 好是双方都可接受的。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交流来修正。若无法协调,应以 求助者的要求为主。若咨询师无法认可,也可中止咨询关系或转介给别的咨询师。 (5)属于心理学性质 对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心理咨询主要涉及心理障碍问题、 心理适应问题、心理发展问题。对于有躯体疾病又有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心理咨询的目标并 不是解决躯体疾病, 而是针对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不适, 或者针对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因素。 此时心理学的目标和医学的目标会有联系,但两者仍有明显差异。在医疗部门,虽然也会涉 及心理咨询的思想和方法,但本质上是医学模式的。而心理咨询中,虽然有时也需要药物或 其他医疗手段的辅助,但主要的和首要的是心理学的方法。 (6)可以评估 目标无法评估, 则不称其为目标。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 鼓舞双方信心, 可发现不足, 及时调整目标或措施。当然,咨询目标的达成,有些可直接表现为行动,有些则可能是观念 的转变,情感的调节,后者亦可用心理测验量表评定。 (7)多层次统一 咨询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目标,又有长远目标;既有特殊目标,又有一般目标;既有 局部目标,又有整体目标。有效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协调统一。只重视眼前的局部的 目标,虽可促进求助者的变化,但其改变可能是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的、甚至是暂时的。 只有把这些变化纳入到一个更庞大的发展系统中去,才能促进求助者发生本质的变化。 8.实施厌恶疗法应当注意什么?(10 分) 答: 厌恶疗法是用令人厌恶的刺激抑制或清除不良情绪反应及与之有关的适应不良行为的一 类行为治疗方法。实施厌恶疗法应当注意的事项主要有: (1)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 不可采用厌恶疗法。 厌恶刺激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 但是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它又必须是无害的,起码是安全的。所以厌恶疗法必须在严格控制 下使用。 (2)如果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例如一位酗酒成瘾者要求戒酒,尽管他同时还有吸烟等不良嗜 好,咨询师只选择饮酒行为作为靶症状,这称为症状单一。而且必须针对他最常饮用的某种 酒,即一定的酒精浓度和一定的量,这称为具体。另外,动作单一而具体,才便于培养和建 立条件反射。例如人们饮酒时常常边喝酒边吃菜,诒疗时要注意把非靶症状的行为剔除,只 让喝酒,不让吃菜。否则针对喝酒的厌恶治疗会株连到吃菜,以至于治疗后吃菜时也产生厌 恶反应。 (4)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但不是每种刺激都能立即产生厌恶体验的,时间要 控制准确。 案例五 一般资料:张某,男,47 岁,大学毕业,中学教师:未婚。 求助者主述:患者思考困难、疲劳、失眠,症状时轻时重近二十年之久。 求助者自述:自幼单纯、善良、心细,严于克己,勇于负责,乐于助人。大学毕业后在某中 学任教,一腔心血均倾注于教育事业,但因家庭出身有“问题”,总受冷遇。婚姻问题因此 迟迟未能解决。文革中被批斗打骂,受尽侮辱,曾有过轻生的念头。终因患者没有“重大” 问题,被从宽发落,调到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此后患者忍气吞声,任劳任怨。白天辛辛苦 苦,小小心心,夜里担惊受怕,辗转难眠,担心飞来横祸。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 脑子不太清晰, 读书撰文均不能持久。 后因落实政策调回某市中学, 并委以教研室主任之职。 虽踌躇满志,却力不从心。看到反映文革时期的伤痕文学,每每不禁泪下,很难自制。脑子 里思绪如云,剪不断,理还乱。有时紧张、着急,常叹自己报国无门,但又不甘拜下风,自 恃天生我才必有用。一遇到人际纠纷或工作紧张,脑内就左思右想,杂乱无章,而且不由自 主,想不想也不行,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白天则精力疲乏,哈欠不断,昏昏欲睡。自 诉“一拿起书就想睡,一上床就清醒起来”。又诉全身无力,一动就想停,一停就想坐,一 坐就想躺,躺下来又睡不着,很是难受。 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求助者顶部脱发较多,爱直抒己见,爱打抱不平,同事反映其方法 简单,易激动,易发怒;常常满腹牢骚,仿佛带有一种弥散性的敌意,瞧什么人都不顺眼, 遇什么事都不顺心。 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10 分) 答:对该求助者目前状态的资料整理如下: (1)心理及精神状态:思考困难、易激动、发怒、失眠、紧张;注意力不易集中,脑子不太 清晰。 (2)生理功能改变:头晕、疲劳、昏昏欲睡。 (3)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降低,脑子里思绪如云,剪不断,理还乱;社会交往很少,人 际交往紧张。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 分) 答: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思考困难、疲劳、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易激动、发怒。 3.对该案例如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20 分) 答:(1)对该案例的诊断 对该案例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其理由如下: 神经衰弱的症状可分三组: ①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②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 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③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 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根据案例描述可知本案例求助者符合神经衰弱的各种症状, 因此对该案例的诊断为非精神病 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 (2)对该案例的鉴别诊断 ①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精神分裂症早期也有神经衰弱的症状, 但常常伴有思维障碍和人格 改变,如孤僻、淡漠、行为怪异、幻觉、妄想等,无自知力和求医愿望,本案例无此典型症 状, 而且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该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知情意统一,主观和客观一致,逻辑思维清晰,无幻听、被害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的症状,个 性的相对稳定性。可排除精神病。 ②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虽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 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③与焦虑症相鉴别。 焦虑症的焦虑为原发症状, 本案例的焦虑为继发症状, 且以精神易兴奋、 易疲劳为特征,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4.对该案例应该选择何种量表进行检查?(10 分) 答:对该案例进行检查应该选择的量表有: (1)EPQ 测验,不但可以直观地判断出被试者的内外向性、精神质以及情绪稳定性,还可判 断其气质类型。本案例中也可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2) SCL - 90 测验,用来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在咨询门诊中常作为了 解就诊者或受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 (3) SDS 可以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 (4) SAS 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5.作为咨询师,需向求助者明确的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有哪些?(10 分) 答:作为咨询师,需向该求助者明确的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如下: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 . ①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 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②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 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 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③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 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①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 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②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 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③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 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6.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10 分) 答: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时,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本案例求助者的病程较长,有 20 年之久,评为 3 分。 (2)精神痛苦程度: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较重,但经自己调整可以得到缓解,评为 2 分。 (3)社会功能:求助者虽然受到情绪的影响,但是能坚持工作,只是工作有些力不从心,评 为 2 分。 总分为 7 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7.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15 分) 答:确定咨询目标的步骤如下: (1)首先应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问题 的来龙去脉,求助者的真实想法及其深层原因,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2)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时求助者 急于解决的问题不只一个,目标的确立就要分轻重缓急。一种是先解决主要的,再解决次要 的,首先解决的问题,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 (3)本案例的近期咨询目标主要有: ①改变该求助者认为自己报国无门、力不从心的错误认知评价。 ②改善该求助者注意力状况。 ③改变该求助者精神紧张的情绪。 ④改变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状况。 ⑤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考试大论坛 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 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达到人格完善的 终极目标。 8.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15 分) 答: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可进行如下评价: (1)改善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向、行为、社会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状态。 (3)从该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确定的咨询目标都是 可行的。 (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 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 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如可以使用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 来讲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 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 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 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工人,已婚,45 岁。 求助者主诉: 求助者近来总是怀疑自己打嗝、 胃胀是得了胃病, 担心自己会病死, 心情很坏, 想哭、胸闷、发脾气、彻夜不眠。 求助者自述: 由于工厂开始实行奖金制度, 两年以前, 求助者被指派负责审核工人的生产量, 以便于决定工资奖金的发放。有几个工人不满意病人的审核,认为有误,当面指责病人欠公 平。求助者虽找过领导,希望处理解决此纠纷,但无结果,因此忍气吞声。几天后,突然感 到胸部发堵,胃胀,后背痛,出不来气,气憋在心里好像球似地堵在喉部,心里很着急,看 中医用中药后胸闷较前稍减轻。 求助者在家想洗澡, 可是其母亲不放心, 说: “你不能见水, 否则会复发!”,这么一说,求助者马上手麻、抽动,同时心里更觉得烦躁,想摔东西,放 声大哭,家人觉得病情严重,立刻把求助者送到医院诊治,住院几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几天 后上班工作。可是上班后一看那几个辱骂她的工人,心里又受到刺激,又出现胸闷、打嗝等 现象,并感到胸口像有一个大球堵着似的,心烦意乱,没法上班。不巧,这时求助者有一亲 友患食管癌去世,求助者认为自己打嗝,胃胀,和这一亲友生前的情形一样,怀疑自己也患 了胃病,饭吃不下,一直担心自己死后孩子可怜,心情更坏、想哭、发脾气,彻夜不眠,经 内科医师全身检查,无异常。后求治于多家医院,经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求助者仍怀疑 是检查错误,多方求医,经人介绍来做心理咨询。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的症状已经消失,回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求助者心理、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 分) 答:(1)求助者心理方面的症状包括: ①认知方面:对自己的身体状态过分敏感,认为自己有病。 ②情绪方面:心烦意乱、心情不好、想哭、发脾气。 ③意志和行为方面:无法上班。 (2)求助者躯体方面的症状包括:打嗝、胃胀、手麻、抽动、胸闷。 2.该求助者的诊断及诊断理由是什么?(20 分) 答:(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2)诊断理由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求助者的生理检查证明求助者身体健康, 而求助者坚持认为自己患 胃病,说明求助者的主客观失去了统一性,因此,求助者属于心理异常。 ②求助者对症状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要求,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③求助者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 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应为 6 分以上。因此,求助者属 于神经症。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④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高度敏感、多疑,尽管其全身检查显示无异常,但仍坚持求医。有反 反复复的求医行为,有持久的内心痛苦不能自行解决,社会功能受损严重,因此,根据其临 床主导症状可诊断为疑病性神经症。 3.试述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所包括的方面。(20 分) 答:临床资料整理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理归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可参考以下提纲 ①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出生日期;.职业、收入、经济状况、 受教育状况;宗教、民族、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现住址、邻里关系、社区文化 状况(商业区、工业区、农村城乡结合部、文化区)、联系方式。 ②求助者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活动场所;生活方式和习惯;近期生活方式 有无重大改变。 ③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自由恋爱、他人介绍、包办、买卖婚姻),婚姻关系是否满意 (性生活、心理相容度);婚姻中有无重大事件发生,事件原因中有无道德和文化因素;家 庭组成成员,对家庭各成员的看法,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分工,自己在家庭中所起的作 用;家庭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原因,原因中有无道德、文化因素。 ④工作记录:对工作的态度、兴趣、满意程度;是否改变过职业,理由何在。 ⑤社会交往:社交网以及社交兴趣和社交活动的主要内容;与自己交往最多、最密切的人有 几个;能给予求助者帮助的人和求助者帮助过的人有几个;举例说明社交中的相互影响;社 交中互相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责任感;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如何。 ⑥娱乐活动:最令求助者感到愉快的活动;求助者对愉快情绪体验的描述是否恰当。 ⑦自我描述:描述自己长处、优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张或缩小;描述自己 缺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大或缩小。 ⑧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想像力、创造性、价值观(对生活享乐方面、社会责任 方面、追求精神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取向)、理想(已经付诸行动的理想)、对未来的看法。 在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2)按以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可列表填写) ①婴幼儿期:围产期、出生时的情况,包括母亲身体状况、服药情况、是否顺产。 ②童年生活:走路、开始说话的时间;与大多数儿童比较,有无重大特殊事件发生,现在对 当时情景的回忆是否完整;童年身体情况,是否患过严重疾病;童年家庭生活、父母情感是 否和谐;童年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情况,有无退缩或攻击行为。 ③少年期生活:少年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有无挫折发生;少年期最值得骄傲 的事和深感羞耻的事是什么;少年期性萌动时的体验和对待;少年期有无严重疾病发生;少 年期在与成人的关系中,有无不愉快事件发生,有无仇视、忌恨的事或人;少年期的兴趣何 在,有无充足时间做游戏,与同伴关系如何。 ④青年期:青年期最崇拜的人是谁;爱情生活状况(有无失恋等);最喜欢读的书籍;学习 (包括升学)有无挫折;就业有无挫折;婚姻是否受过挫折;有无最要好的朋友,朋友的状 况如何(包括职业、道德行为、法律意识)。 ⑤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3)按以下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①精神状态: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情绪、情感表现;意志行为(自控能力、 言行一致性等);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②身体状态:有无躯体异常感觉;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③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和考勤状况);社会交往 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4)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 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是指报告临床情况的人不是求助者自身,而是其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 由于亲友和中介人受专业知识、 职业特点的影响, 使他们对问题的客观性质不能按专业要求 做出评价,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去伪存真地审视这类资料。 ①整理资料时,来自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以附加说明后,方可 使用。 ②中介人若是心理咨询人员,其提供的某些资料,很可能包括一些初步诊断性的结论,对这 些结论性资料也应进一步核实,核实之后才能被视为可用资料。 (5)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在收集临床资料时,各类资料可能是互相交错的,如环境条件、个人情绪、表现、个人的看 法等,可能是混杂在一起的。面对相互交错和混杂的资料,往往给思考、判断带来不便,所 以,应按资料性质再加以整理,这样,可能使咨询人员更容易判断不同资料之间的纵向、横 向以及逻辑关系。 4.怎样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10 分) 答: 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用郭念峰教授提出的十个标准,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抵抗力,即心理活动强度,主要 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 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 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 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 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2)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也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慢 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 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 (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果一个人的心 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都可以认为他的心理健康水 平下降了。 (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因为注意水平的降 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 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 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 有时表 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6)康复能力。这是指从创伤刺激中回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 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 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 实现的。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 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8)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一个 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 (9)社会交往。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 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 (10)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 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5.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哪些?(10 分) 答: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以下几个: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求助者主动提出的问题,咨询人员可以就事论事地将其确 定为摄人性会谈的目标。与求助者交谈中,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收集有关资料。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依据求助者的情绪状态和含混的表达,求助者 可能有自己未意识到的深层心理问题, 此时应从了解求助者一般生活状况人手, 进行摄人性 会谈,把探索深层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的目标。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如 MMPI 的测评结果中抑郁分很 高,这时就要把摸清引发抑郁情绪的原因定为会谈目标,去了解与此相关的各类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弄清其中的关系,把问题分清前后、主次, 再依次提问,进行摄人性会谈。 6.引起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0 分) 答: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相应的躯体疾病,求助者的年龄及性别因素。 对于本案例,求助者为 45 岁的女性,因此,应考虑更年期的因素。 (2)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主要指相应的生活事件、 求助者的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环 境。对于本案例,相关的生活事件包括:工人的指责、母亲的话语以及亲友患食管癌去世。 (3)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因素 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因素,主要指求助者的认知因素。对于本案例,求助者可能存在 对疾病的错误认知。 7.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0 分) 答: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时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求助者中心疗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罗杰 斯本人提出不能把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作为一个固定的完整的疗法, 他希望别人把他的理论 作为与咨询治疗过程如何发展相关的一种试探而不是教条, 期望他的模型能够完善、 开放与 包容地发展。随着这一理论的发展,它的名称也几经变化,指导性的,求助者中心的,经验 的,一直到以人为中心的。尽管这一理论在今天已逐渐吸收了很多新的理论概念和技术,但 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并没有改变。 (2)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临着决定他们自己 的机会。咨询治疗总的目标就是共享经历,获取自我信任,发展内部评价资源,促进求助者 自我成长。咨询师不能把具体目标强加给求助者,应让求助者自己选择自我价值和目标。这 个理论目前的应用允许咨询师更广范围地表达他们的评价、反应以及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情 感,而且咨询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咨询关系中。 (3)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个潜在的局限是一些正在接受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战性 的求助者。由于对这种方法基本观念的错误理解,他们限制了自己的反应和咨询风格,只把 精力放在了反应和倾听上。 尽管真正的倾听求助者和做出反应并交流对求助者的理解是很有 价值的, 但是咨询的内容应不限于此。 可以将人本主义的基本态度作为咨询师形成必备的干 预技能的基础。 (4)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些治疗理论,已经整合到现代心理治疗中,它关于心理咨询关系的 理论,关于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共情、尊重、真诚的态度等已经变成了各种现代心理治疗方法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所强调的基本原理应当成为当代心理咨询师素质培 养的基础内容。 8.请简述寻找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的工作程序。(10 分) 答:寻找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的工作程序如下: (1)从个人心理发育史资料人手,查看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2)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3)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 (4)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5)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6)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 (7)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8)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钟友彬的认知一领悟疗法)。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18 岁,高二学生,肤色白净、体态正常,家中独女,父母为私营 企业主,父母均为初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 求助者主诉:马上又要考试了,不想读书,又怕父母失望;不想看书,也没什么精神,干什 么都没有兴趣,觉得自己没用。早上醒来时最难受,晚上好一点。总觉得压力很大,晚上睡 不着,早晨很早就醒了,吃东西也没什么胃口。 求助者自述:从小随父母生活,因其父母深感文化水平低,在社会上做事十分艰难,故对她 管教很严,对其学习成绩的要求甚高。因经济条件较好,物质生活十分优越。求助者从小表 现温顺乖巧,比较胆小,已经习惯按照父母指定的轨道来生活,很少自己拿主意。小学四年 级时,有一次数学考试不足 90 分,被父母责骂并撕毁了试卷。 进入初中以后,求助者开始了寄宿。刚开始生活极不适应,时常哭泣,但不敢向父母提起, 害怕受到责备, 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慢慢好转。 父母每逢周末来看望她, 总是提着大包、 小包的零食,但是除了学习,很少提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并且时常打电话给各位课任老师, 问其学习方面的情况。 初一学习成绩还不错, 初二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因受凉而感冒, 第二天拖着乏力 的身躯来到考场,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很熟练的知识也想不起来,当时心慌意乱,浑身 是汗,勉强交了卷,结果可想而知。事后父母知道她生病,也没怎么说她,但从此以后,只 要听老师说明天要考试,她就觉得心慌、焦急,到了晚上很难入睡,情况越来越差,成绩不 断下降,也因此不愿与同学交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初中毕业后勉强进入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成绩比录取分数线差不多低 20 分,父母出了好几 万块的赞助费),由于这一点,觉得很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没有什么朋友。她更觉得对 不起父母,暗暗下决心调整自己,刻苦学习,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由于重点学校高手云集, 加之基础不扎实,她的成绩一直上不去,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其他的事也提不起精神,情 绪低落。焦虑、恐惧的心情日益加重,经常思考“考不好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近来情况 越来越严重,离期中考试还有一个月,她就非常紧张,晚上要到 12 点以后才能勉强入睡, 早晨 3、4 点钟就醒了,觉得很痛苦。 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内向,忧郁,无精打采,交谈过程中时常哭泣,手在不停地绞动。 父母主诉: 在老师的建议下陪同女儿前来咨询, 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古怪, 在学校不愿与老师、 同学交流,回到家中,跟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学习没有兴趣,成绩 不断下降,不能问她学习的情况,一问就哭。 心理测验结果: 1.EPQ 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 40 分;P:57 分;N: 65 分。 2.SAS 测验结果:总分 60 3.SDS 测验结果:总分 75 4.SCL - 90:焦虑:2.8、抑郁:3.5、敌对:1.8、恐怖:2.2、偏执:1.6、躯体化:2.2、 人际敏感: 2.1、精神病性:1.4 经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求助者已摆脱了情绪低落, 能够以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对生活中的 问题。 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 分) 答: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晚上要到 12 点以后才能勉强入睡, 早晨 3、4 点钟就醒了。吃东西没有胃口。兴趣减退,自我评价低。昼重夜轻。 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0 分) 答:(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2)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是一致的,求助 者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 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的可能。 ②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精神痛苦无法自行摆脱,社会功能受损较严 重,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精神痛苦程度以及社会功能 受损程度的得分应为 7 分。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的处境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因 此,属于心理冲突的变形。因此,求助者属于神经症。 ③求助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自我评价低、失眠早醒、昼重夜轻。 符合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 ④求助者的 SAS 结果显示:求助者有中度焦虑,SDS 结果显示:求助者有重度的抑郁。SCL 90 结果显示: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抑郁,同时伴有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 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支持求助者属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 3.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15 分) 答: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包括:与精神病相鉴别、与双相情感障碍相鉴别、与焦虑性 神经症相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良好的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 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障碍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双相情感障碍相鉴别:双相情感障碍即躁郁症,其特点是躁狂状态与抑郁状态交替出 现。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期间,其症状与抑郁性神经症相同。本案例求助者的症状持续 时间较长,没有明显的躁狂发作,因此,可以排除双相情感障碍。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 症状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 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焦虑性神经症的焦虑为 原发症状,本案例中,求助者虽出现了一定的焦虑症状,但是焦虑是抑郁的继发症状,其主 导症状为抑郁。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的失眠早醒、昼重夜轻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4.本案例还需了解求助者的哪些情况?(10 分) 答:本案例还需了解的求助者的情况如下: (1)该求助者的恋爱情况; (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 (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10)该求助者目前的身体状况; (11)该求助者有无重大疾病史; (12)该求助者有无家族病史。 5.在咨询过程,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10 分) 答:在咨询过程中,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随意地交谈 咨询时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求助者形成暗示, 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 这对 所获资料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 (2)收集资料者与进行决策者的相互关系 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 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可是,如果一个人收集资料,另一个人去做决策,又往往发生对资料 的理解错误,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 (3)求助者的阻抗和自我保护倾向 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求助者都是有个性特点的人, 要求他们提供自己的生 活情境、生活历史和坦率说明自己的感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面对一位陌 生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坦白地暴露自己,那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咨询时必须考虑求 助者的这种处境,要根据情况,灵活地做出交谈计划,以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了解求 助者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是适宜的,什么时候这样做是有害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资料 收集工作十有八九要失败。 (4)早期印象的影响 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 假若处理不当, 会影响诊断与咨询。 在会见求助者时, 最初印象的形成是相当快速的,密尔在 1960 年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他让临床心理学家在每 次会见和治疗后,尽 4 陕地给求助者一个评定,以确定心理学家对求助者的印象。这一研究 发现, 第三次会见时便形成了很牢固的印象, 第一次见面时的初始印象和第三次以后说出的 印象相关甚高,非常接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早期的印象,特别是不好的印象是很 难改变的。这种早期印象的形成,受咨询师主观态度的影响很大,所以,如果更符合客观实 际的新资料与早期印象冲突时,咨询师必须尊重资料,不可固守自己的印象。咨询师应随时 准备依据事实资料修正和调整自己的看法。 6.咨询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10 分) 答: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内容: (1)咨询目标:应该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个要素。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①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 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 过程和原理;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 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咨询师, 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②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 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 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 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 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一般每周 1~2 次,每次 50 分钟左右。具体次数与时间安排视求 助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有特殊情况,应具体说明。 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不是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 7.试述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10 分) 答: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包括: (1)识别自动性思维 由于这些思维已构成求助者思维习惯的一部分, 多数求助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以前 会存在着这些思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帮助求助者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 动化的思维过程。更为具体的技术包括提问、指导求助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 (2)识别认知性错误 认知性错误即指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 典型的认知性错误有任意的推断, 过 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维更难于识别。因此,咨询师应 听取并记录求助者诉说的自动性思想, 以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 然后要求求助者归纳出一般 规律,找出其共性。 (3)真实性验证 真实性验证即将求助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 然后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 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通过这种方法, 让求助者认识到他原有的观念是 不符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4)去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读完初中如何读高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