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能治愈吗的预后好吗

子宫内膜癌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子宫内膜腺癌。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多见于老年妇女。但是,最近几年,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的。子宫内膜癌这种恶性肿瘤疾病,具体切确的病因还是不知道的,与很多的因素都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比如,长期雌激素的刺激,高血压,糖尿病等体质因素,遗传史等等。
步骤/方法:
1子宫内膜癌这种疾病比较的特殊,发病时,我很多的特点的。这种疾病发病的时间比较的长,发病的速度比较的慢,一般都是在晚期才会被转移的。一般都是通过淋巴转移或者是直接转移的。当然,该患者会有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增加,腰部疼痛等其他症状。
2子宫内膜癌这种疾病,在某一程度上是可以治愈的。比如,子宫内膜癌早期的患者,如果选择手术治疗的话,绝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手术后五年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并且复发率也是比较的小的。
3如果该患者的病情比较的严重的话,是三期或者是四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治疗就有一定的难度。根本就是不可能彻底治愈这种疾病的。并且,该疾病晚期的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
注意事项:
子宫内膜癌这种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以免诱发其他的疾病。并且,该患者要多摄入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子宫内膜癌热门相关
子宫内膜癌精彩推荐
子宫内膜癌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1.乳腺癌...
参考价格:¥0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1.乳腺癌...
参考价格:¥14
咨询实录推荐当前位置:肿瘤科 >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好吗 > 正文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好吗
来源:寻医问药网
时间: 16:02:51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上皮性恶性疾病,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人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存在着一些疑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的问题。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好吗?专家分析如下:
一般认为,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
其实子宫内膜癌多数是可以得到不错的预后的,子宫内膜癌早期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更何况,目前医疗技术已使癌症预后效果大幅提高,关键是要在早期及时发现,才能有效治疗。对于早期患者而言,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和中医药疗法都是早期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另外,子宫内膜癌术后有复发的可能。子宫内膜癌的复发有两种,一种是局部复发,如子宫切除后,在阴道、盆腔又出现了癌肿;另一种是全身的,即治疗后任何部位发现的肿瘤。阴道的复发是常见的部位,所以相对来说,该病的预后还是不错的。
由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后还是会复发的,因此,术后的定期随访是非常必要的。患者也应该重视自身健康的建设,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就能够及时做好防止复发转移的措施。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马上与专家通话,解决相关问题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擅长:处理泌尿外科疾病[第131期] [第115期] [第097期] [第089期]→ 子宫内膜癌预后怎样,谢谢
子宫内膜癌预后怎样,谢谢
女 | 54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前出现阴道流血 ,已绝经5年。有时小腹阵痛,就诊于山东惠民县机关医院,行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做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弥漫型中—低分化腺鳞癌,累及宫颈管,侵犯子宫肌壁全层达外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术后恢复良好,进食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治疗?恢复情况如何?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胃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肠癌等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543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你好,术后可以考虑放疗加服用抗肿痛中药治疗,进一步巩固疗效,在杀瘤的基础上,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复发转移。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擅长: 中医治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556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你好,建议术后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进行治疗,服用中药消除肿瘤,杀死体内残余癌细胞,扶正祛邪,软坚散结,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患者体质,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标本兼治,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潘树生诊室会员
擅长: 中晚期癌症的中药治疗
帮助网友:64374称赞:633
&&&&&&手术的后续治疗很重要,手术只可以切除病灶,但不可以杀死所有的癌细胞,所以术后配合祁澳牌红豆杉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还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痛苦。&&&&&& &&&&&&以上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怎样,谢谢”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王医生诊室会员
擅长: 各种原发性及转移性中晚期癌症的中医诊治
帮助网友:7307称赞:216
&&&&&&子宫内膜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很好的。但是仅仅手术化放疗治疗是不够的,手术化疗不能改变产生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机,只有手术后通过中医来改变病因病机才不会复发。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草药(金羚妇癌胶囊)联合可以替代化疗的现代中药新疗法治疗,这一疗法对治疗子宫内膜癌有特殊疗效,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只需短时间服药就能看到效果。主要通过软坚散结,扶正祛邪,解毒抗癌来抑杀癌细胞,缩小肿块,降低异常肿瘤标志物,控制肿瘤进一步转移,从而达到临床治愈&&&&&&
擅长: 肿瘤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475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这种情况考虑恶性程度偏高且为局部晚期,术后一般应当常规进行化疗,同时也可以考虑服用一些抗癌中药治疗。另外也可以考虑应用一些内分泌药物。&&&&&&虽然是局部晚期,如果治疗得当,大部分仍是有治愈机会的。
提供、推荐服务有(就诊服务、义诊服务)
帮助网友:381395称赞:25
&&&&&&术后考虑配合放化疗中药治疗,主要根据身体情况看,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三分治、七分养&。治疗加调养是治疗肿瘤的最合理手段。中医治疗如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对病人来说,不仅抑制肿瘤细胞癌变,巩固治疗,提高生命质量。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提取自人参,含量达16.2%时最易被人体吸收。A2&&&&&&
更多人在找的人参皂苷Rh2产品
今幸胶囊----人参皂苷Rh2成分含量:每100g含人参皂苷 Rh2 16.2g查看详情
疾病百科| 子宫内膜癌
挂号科室:妇科
温馨提示: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子宫内膜癌远低于子宫颈癌,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本病高于子宫颈癌,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高...
好发人群: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
常见症状:带血性分泌物 、宫腔积脓、 阴道转移、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10
参考价格:178
参考价格:11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1.乳腺癌﹑子宫内膜癌...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本品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1.乳腺癌﹑子宫内膜癌...
参考价格:¥1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的症状,治疗_子宫内膜癌能治好吗_太平洋亲子网健康库
您现在的位置: &
(别名:子宫体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
阴道分泌物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活检
子宫内膜癌概述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又称为子宫体癌(carcinoma of the corpus uteri),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子宫内膜癌远低于子宫颈癌,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本病高于子宫颈癌,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与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等体质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
  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其危险因素有:
  1、肥胖 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以及增加血浆中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这种游离的具有活性雌酮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或促癌因子。
  2、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
  3、高血压 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4、月经失调 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5、初潮早与绝经迟 12岁以前比12岁以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宫内膜癌的绝轻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6、孕产次 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7、多囊卵巢综合征 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8、卵巢肿瘤 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9、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可为内膜癌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10、外源性雌激素 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古几年。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雌激素中雌三醇(E3)不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而E2、E1、乙炔雌二醇或结合雌激素则易促使内膜增生,有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危险。
&  一、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1、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3、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4、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发生年龄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但文献曾有个别合并妊娠或输卵管妊娠的病例报道。
  二、体征
  1、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贫血而发生于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病人晚期因癌肿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2、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3、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早期一般妇科检查多无所发现,子宫体不大,宫颈光滑,附件也无异常。疾病的晚期则子宫大于相应年龄,有的双合诊后指套沾有血性白带或附有腐崩的癌组织;有的则在宫颈口已可见到突出的息肉状肿物。但子宫内膜癌可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所以子宫过大者不一定为晚期子宫内膜癌。
  1、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阴道细胞学检查诊率比宫颈 癌低,其原因:①柱状上皮细胞不经常脱落;②脱落细胞通过颈管到达阴道时往往已溶解,变性,不易首席认;③有时颈管狭窄闭锁,,脱落细胞难于达到阴道。为了提高阳性诊断率,不少学者对采取标本的部位、方法进行了改进,加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子宫呐膜癌的阳性诊断率也大大提高。
  2、B超检查
  子宫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在宫腔大小、位置、肌层浸润程度、肿瘤是否穿破子宫浆膜或是否累及宫颈管等有一定意义,其诊断符合率达79.3~81.82%。有报道,对45岁以上病人检查,并与宫腔镜检及活检对照,超声的准确率约为87%。另外,谢阳桂等行B超检查参照UICC分期方法,根据肿瘤部位、肌浸、宫旁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与手术探查和病理对照,其分期符合率达92.9%。B超为检查对患者无创作性及放射性损害,故它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之一。尤其在了解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3、诊断性刮宫
  刮宫检查为确诊不可缺少的方法。不仅要明确是否为癌,还应明确癌的生长部位。如果为宫颈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而按一般子宫切除处理,显然不妥;若为子宫内膜癌而误作子宫颈腺癌处理,也非所宜。但镜检并不能区别子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因此需要作分段诊刮。先用小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组织,再进入喧嚣腔刮取子宫两侧角及宫体前后壁组织,分别瓶装标明,送作病理检查。如内口遇害有阻力时可稍事扩张宫颈至5号。分段刮宫常在刮颈管时稍过深,将宫腔内容物误认为是宫颈管癌者;或子宫内膜癌垂入颈管,误认为是颈管癌或子宫体癌累及颈管;或原为宫颈管癌,癌组织过多,当小刮匙进入宫腔时,带入一点宫颈癌组织而误认宫颈癌变已达宫腔。各种情况皆表示病变已较晚,皆应按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为妥。
  4、宫腔镜检查
  由于纤维光源的应用及膨宫剂的改时,这种很早停滞的技术近年再度发展。CO2气体膨宫,视野清晰,要备有流量计装置下,使用很安全。宫腔镜不仅可观察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镜的应用,观察能更加细致。而近年研制的接触性宫腔镜,不需膨宫使检查更加简便和安全。宫腔镜下既可观察癌肿部位、大小、界限是局限性或弥散性,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宫腔镜检查诊断内膜癌的准确性为94%,子宫内膜上皮瘤为92%。如果采用直接活检则准确率呆达100%。镜检时注意防止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5、腹膜后淋巴造影
  可明确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有否转移,以利于决定治疗方案。Ⅰ、Ⅱ期,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0.6%和36.5%。
  6、CT扫描图象与磁共振成象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象(MRI)CT对内膜癌诊断有一定价值,CT扫描图象清晰,组织细微结构可准确描出,对肿瘤大小、范围,CT可准确测出,子宫壁肿瘤局限者83%能确定病变阶段。CT还可确定子宫肿瘤向周围结缔组织、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盆壁、腹膜转移结节等。尤其对肥胖妇女的检查优于超声检查。NRI是三维扫描,优于CT*二维扫描),对Ⅰa期内膜癌可描出。且可描出病灶从内膜向肌层浸润的广度,即表现为呈不规则的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增厚区,向子宫肌层之间的连接区的低信号的消失。MRI诊断总的准确率为88%,它能准确判断肌层受侵程度(放疗后者不准),从而较准确估计肿瘤分期。对盆腔较小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MRI诊断尚不理想。
  CT与MRI在内膜癌诊断方面独具一定特点,但诊断准确率并不比B超高,而且费用均较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一般而言,通过细胞学、B超检查,而后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绝大多数患者可双得到明确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临床分期、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周身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因为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其他药物等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Bickenbach(1967)已有定论,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其5年治愈率,手术治疗比放疗高出20%。据国内张惜阴等对内膜癌远期随访516例观察单纯手术的健存率为72%,术前放疗加手术者为60%。观察5、10、15、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9%~88.8%、82.5%~85.8%、81.4%~84.8%及77.3%~81.7%。显示了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可明确病灶范围,正确进行临床分期,以正确决定手术范围。以往,按1982年FIGO分期,Ⅰ期者通常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者则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Ⅲ、Ⅳ期者,凡有手术可能则先手术,尽量切除病灶,缩小瘤体,术后辅以放疗或孕激素治疗。否则,宜先行孕激素、放疗或/及化疗待有手术可能时再手术。术后仍需辅以其他治疗。
  1988年FIGO的新临床分期,提示临床医师,对Ⅰ期癌中Ⅰa者,行传统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阴道宜切2cm,是适宜的手术范围。而对有肌层浸润者,尤深肌层浸润者,扩大手术范围,按传统的Ⅱ期手术,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控查主动脉有否肿大的淋巴结,有则行主动旁淋巴结活检,抑/或常规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Ⅱ期及Ⅲ期也应按前述手术范围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及/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Ⅳ期也要尽量行肿瘤减灭术。1972年Milton比较全子宫切除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不清扫淋巴)的5年生存率,前者为75.7%,后者为91.4%。提示扩大子宫切除范围(至少为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率。另需注意:
  1、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查找癌细胞;切开腹膜后,对有腹水者即取之行离心沉淀查找癌细胞。无腹水者,则向腹腔注入200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出冲洗液离心沉淀 找癌细胞。凡找到癌细胞者(文献报道,Ⅰ期癌为11.4%,随肿瘤的分组升高而明显增加,如Ⅲ级者为18.1%)。除手术外,还应加其他辅助治疗。
  2、术时判断肌层浸润:对于子宫小于正常大小的Ⅰ期癌,患者因某些原因限定手术时间等,可先行子宫附件切除,切除子宫标本剖视确定有否肌层浸润。当然,有时标本难以判断者,镜下可注意以下微细改变:
  (1)癌肌层浸润的腺体为锯齿状,形状不规则,而基底层的腺体是圆而无角的;
  (2)癌浸润的腺体周围无子宫内膜间质,而基底层腺体常有内膜间质包绕;
  (3)癌浸润灶周围水肿明显。
  大体标本见癌位于子宫下段者,宜按Ⅱ期手术范围进行。
  3、未准备淋巴结清扫者:常规探查盆腔及腹腔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肿大者至少应做活检,有技术条件而病人也允许时,可行淋巴结清扫术。
  二、放射治疗
  腺癌对放疗敏感度不高,单纯放疗效果不佳。但对老年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内科疾患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或禁忌手术时,放疗仍不失为一种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放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两种。腔内照射,目前多采用137CS、60CO等,镭已基本废弃。体外照射多用60CO直线加速器等。据国内伍毓珍等报告,腔内放疗常用子宫填塞法,其术前填塞并发症低,为1%。体外放疗可按原发灶及浸润范围,个别具体对待,如宫旁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灶,可按宫颈癌术前放疗。
  三、放疗加手术治疗
  放疗与手术合并治疗,是历年来争论很多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术前加放疗能提高5年生存率,也有持否定意见者。术前加用放疗的好处是:
  1、可使肿瘤的体积缩小,利于手术;
  2、灭活癌细胞,减少手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
  3、减少感染的机会。故能提高手术治愈率。因此,如有放疗投机倒把者,可考虑选用。对于癌已深浸肌层、细胞分化不良者,术前腔内放疗,术后还应加用体外照射。鉴于上述优点,对有放疗条件者,需术前放疗者仍以放疗加手术为宜。
  对治疗后阴道转移、复发的防治问题尚有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放疗后再手术或手术后进行阴道放疗可降低阴道复发率。
  四、孕激素治疗
  多用于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的病例,也用于腺癌分化好、早期、年轻、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孕激类药物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推荐。孕激素还可降低术后阴道复发率,故还可广泛地应用手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目前认为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其从恶性向正常子宫内膜转化,抑制癌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减少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繁殖,最后肿瘤被增生或萎缩的内膜所代替。
  常用药物有:醋酸甲孕酮(medroxy progesterone acetate)、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17-羟已酸孕酮(17-OH progesterone caproate)、和18-甲基炔诺酮(norgestrel)等。
  甲孕酮:又名安宫黄体酮。短效可供口服;长效(depo-provera)用于注射,200~400mg,肌注,每周2次,用3~6个月,或用至12周后改维持量200mg/d。口服较少应用,通常为开始5~6周,每周至少口服3mg,以后400mg/d,长期服用。
  甲地孕酮:商品名妇宁片,40~160mg/d,口服12周后,改维持量500mg,每周2次。
  已酸孕酮:500mg/d,肌注,每日1次,12周后改500mg,1周2次,共6个月。
  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内膜癌的客观疗效在30~35%,持续缓解以至痊愈约90%。
  孕激素类药物为非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性高,而毒性很少。常见的副反应有轻度水钠潴留和消化道反应,其他可有高血压、痤疮、乳腺痛等,0.6%可有过敏反应,但无1例造成死亡。对心、肝、肾功能有损害者宜慎用。
  五、抗雌激素药物治疗
  三苯氧胺(tamoxifen)为一种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本身有轻微雄激素作用。它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ER),占据受体而起抗雌激素的作用。服本药后,肿瘤内PR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疗。通常用晚期病例、术后复发或转移者。可单用(孕激素治疗无效)或怀孕激素,或与化疗药物合并应用。
  剂量20mg/d,口服,数周后效果不显,可加倍应用。有报道,首次应用的负荷量为80mg/d。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疹、潮热、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阴道流血、高血钙等。
  六、化疗
  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有条件能进行癌组织PR、ER测定者,当受体阳性时首选孕激素治疗;当受体阴性时,则更多采用化疗。无条件测定受体时,癌细胞分化良好,应选用孕激素,分化不付款不远千里选化疗。
  1、单一药物化疗:5-FU与CTX应用较多,疗效较肯定。
  2、联合药物化疗多药联合化疗取代单一化疗是近代抗癌治疗的趋势。内膜癌联合化疗方案有:
  (1)ADR(37.5mg/m2)与CTX(500mg/m2)静脉,疗程间隔21天,客观有效率62.5%(Muggia等,1977)。
  (2)DDP(60mg/m2)、ADR(50mg/m2)和CTX(600mg/m2),疗程间隔28天,客观有效率57.1%(Koretz等,1980)。
  (3)VCR(长春新碱1.5mg )、ADR(40mg/m2)、CTX(500mg/m2)静脉,加5-FU500mg/m2静注2天,疗程间隔21天,客观有效率50%(Kauppila等,1980)。
  联合化疗方案,更多倾向于和孕激素类药物同时应用。
  一、因病因不明,目前尚不能预防其发生,对可疑患者应做全面细致的检查。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对绝经后出血,更年期月经紊乱应注意排除癌病的可能,对年轻妇女月经过多而治疗2~3个月无效者,应做细胞学检查及子宫内膜和颈管内膜检查,广泛开展防癌普查工作。尤对有高危因素者,普查更有意义。已证实为内膜腺瘤样增生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者,根据患者情况宜行全子宫切除术。
  二、严格掌握雌激素的适应症,并合理使用。对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更应慎用。应爰时间不宜过长,量不宜大;并应严密观察反应。不要盲目使用外源性雌激素。运用雌激素时,应合用孕激素,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三、对已婚妇女,进行常规防癌检查,特别应将B超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必要内容。B超中应特别注意子宫内膜情况。
  四、手术治疗中应注意防止癌细胞扩散或直接种植,以致未能治愈,促使复发。应采取的预防措施,详见前病理、转移途径直接蔓延项。
  五、子宫内膜癌的处理,应在专科医院及专科医师下处理为好。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是治疗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有经验和知识的专科医师才能更好地承担这方面的工作。
  六、治疗后应定期随诊。
  七、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控。高危病人包括下述妇女:
  (1) 早来经,晚绝经;
  (2) 长期月经不调史;
  (3) 晚婚、不育;
  (4) 有用雌激素及三苯氧胺史;
  (5)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北京妇产医院肿瘤科孔为民
  (6) 肿瘤家族史;
  (7) 接受放疗史。
  相关阅读: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可描述病情等情况,跟其它妈妈分享更多的治疗经验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匿名发表:
您可以对问题设定匿名,但您需要付出积分10分
回答提醒:
如果您的提问有回答后,系统会自动发邮件通知
选择提问人群:
向好友求助
向同龄宝宝父母求助
向同城父母求助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请稍候……
症  状:
治疗费用:500元以上
发表时间: 21:38:27
健康公开课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您浏览过的疾病
您暂时没有浏览任何疾病或COOKIE未正确使用
·您还没有通行证,请先使用通行证登录
如果还没有太平洋网络通行证,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宫内膜癌预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