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V,那怎么宝宝知道v5.1.2它的浓度是变小了还是变大了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浓度为什么变大??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边俯视容量瓶边加水啊。假设我要配100ML的试剂,平视时是100ML,俯视时只有95ML(实际还是100ML)这时我要定容到100ML(此时我依然俯视容量瓶),那肯定要继续加水啦,这样当我加到100ML时,实际体积肯定超过了100ML。(因为我还是在俯视)根据C=n/V得,n不变,V变大,浓度应该变小啊?为什么会是变大呢?
-影度回廊-
是根据C1·V1=C2·V2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因为俯视的结果是低头看,,,,水的实际量小于所要求的量,,,然而配出来的溶液浓度就小于所要求配置的溶液浓度,意思就是n不变,,v变小了,,浓度应该变大,,故变大应该是仰视时只有95毫升吧,,怎么可能俯视看到的结果小于平视的结果呢如果低头看的话 ,溶液就会比实际的偏小,不是就会觉得还没有到刻度线,简单实际已经到了,然后就会继续加水啊不是啦,,俯视的结果是眼睛看到的已经超过刻度线了,,所以就必须向外倒...
如果低头看的话 ,溶液就会比实际的偏小,不是就会觉得还没有到刻度线,简单实际已经到了,然后就会继续加水啊
不是啦,,俯视的结果是眼睛看到的已经超过刻度线了,,所以就必须向外倒部分出来,,然而本来的液体就少了,,所以,配置出来的溶液浓度就大了
所以溶剂少了,,溶质多了,,,,故溶液浓度就大了
边俯视边加水,俯视时视线看着刻渡线,,当水到达刻渡线下时,视线就觉得已经达到刻渡线了,此时停止加水,则最后加的容剂体积减少,但容质体积不变,所以v 变小。n 不变,则c 变大。。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范文一:物质的量浓度第4讲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1l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单位为: mol﹒l-12.表达式:cb=n/v(n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例1](XXo黄冈中学)用1000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5mol/kg的硫酸的密度是1.2894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a.3.56mol/l
b.5.23mol/l
c.4.33mol/l
d.5.00mol/l[解析]设溶剂的质量为1kg,则硫酸的体积为(5mol×98gomol–1+1000g)÷1.2894g/cm3×10–3 loml–1≈1.155l,故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5mol/1.155l≈4.33mol/l[答案]c特别提醒: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物理意义和相关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这里的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的特定组合,单位是mol;体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是l;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ol-1。2.明确溶液中溶质的化学成分。求物质的量浓度时,对一些特殊情况下溶液的溶质要掌握清楚,如nh3溶于水得nh3oh2o,但我们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为nh3;so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h2so4;na、na2o、na2o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cuso4o5h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溶质为cuso43.熟悉表示溶液组成的其他物理量。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除物质的量浓度外,还有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如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的关系为c=ρgoml-1×1000mlol-1×ω/mgomol-1。考点二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1)计算:如溶质为固体时,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如溶液是液体时,则计算所需液体的体积。(2)称量:用天平称出所需固体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出所需液体的体积。(3)溶解:把称量出的溶质放在烧杯中加少量的水溶解,边加水边震荡。(4)转移:把所得的溶解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5)洗涤: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棒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中。(6)定容:向容量瓶中缓缓注入蒸馏水至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然后将所配的溶液倒入指定试剂瓶并贴好标签。2.误差分析:根据c=n/v =m/mv来判断,看m、v是变大还是变小,然后确定c的变化。[例2](XXo广州七区联考)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原文地址:
范文二: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溶度的计算1.定义:以1L溶液里所含溶质B.符号为:cB;单位为: mol﹒L-12.表达式:cB=n(n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V注意:(1)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密度、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同。 下列溶液中Cl-1溶度最大的是:A、30 ml 3 mol﹒LNaCl
B、20ml 2mol﹒L BaCl2
C、40ml 1 mol﹒LAlCl3
将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到1L后Cl溶度最大的是:(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同。(3)、V是溶液体积,要和溶剂体积区分开0.5molNaCl溶于1L水中溶度为1 mol﹒L-1
(4)、液体体积不能直接相加。1L 1 mol﹒L-1NaCl溶液加1L水溶度变为0.5 mol﹒L-1 (5)、溶液的体积可以根据溶液的密度来求。将m gNa2CO3 溶于1L水中,得到溶液的密度为d g/ml,此溶液的溶度为?标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500体积的HC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2g/ml,求该溶液的浓度.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6)、溶液溶质的确定:a、物质溶于水后,发生反应的话,溶质为生成物。 将62克氧化钠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则此溶液的溶度为?标况时,分别将NO2 HCl 充入体积为V的烧瓶,然后倒扣在水槽中,形成溶液的溶度为?b、氨气通入水中,溶质依然是氨气,物质的量为通入前的物质的量标况下VL氨气溶在1L水中(水的密度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则溶度为?-1-1-1-1c、结晶水合物加入水中,溶质为没有结晶水的物质,结晶水增加到溶剂的水中 要配置500 ml 0.10 mol/L的硫酸铜溶液,则应称取明矾的质量为?将250克明矾加入1L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间的换算ρC=-1,基本公式:
(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ρ为溶液密度,M单位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求其物质的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密度为1.32g/cm的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2)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W=3S?100%100?S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 Sg水,此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mL,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二、溶液的配制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 烧杯 、 玻璃棒 、 容量瓶、胶头滴管
、 钥匙 1.容量瓶(1)构造(如图):容量瓶上标有、.(2)规格:常见的容量瓶有mL、mL、、、mL(3)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使用容量瓶第一步操作: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方法:打开瓶塞→加水→塞上瓶塞→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②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取合适规格的容量瓶.如配950 mL某浓度溶液应选用1000 mL的容量瓶.计算时应按1000 mL计算③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但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④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也不能作为反应器或长期贮存溶液. ⑤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因而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2. 溶液的配置步骤及主要仪器以配制95mL 1.0 mol/L的NaCl溶液为例. (1)计算: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 (2)称量:用NaCl固体。(3)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固体放入(4)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其目的是瓶中,以防止产生较大误差
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
注入容量瓶中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刻度线 ,滴加蒸馏水至
。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阅读详情:
范文三:物质的量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溶液里含有溶质的量B、用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多少来表示的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C、用1L溶液里含有溶质的量来表示的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 D、用1L水里含有溶质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E、用1L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来表示的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 2、4mol·L的KOH溶液100mL,取出5mL,这5mL溶液中K浓度为:
)A、4mol·L
B、0.2mol·L C、2 mol·L D、0.4 mol·L 3、1 mol·L NaCl溶液表示:
)A、溶液里含有1mol NaCl
B、1mol NaCl溶解于1L水中 C、58.5g NaCl溶于941.5g水
D、1L水溶液里有NaCl 58.5g 4、在5L Na2SO4溶液中含有Na离子4.6g,则溶液中SO4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mol·L
B、0.04 mol·L
C、0.08 mol·L
D、0.02mol·L5、100mL 0.3mol·LKCl溶液与300mL 0.2mol·L的AlCl3溶液中所含Cl的物质的量比为:
D、1:6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4g NaHCO3溶于1L水配得1 mol·L NaHCO3溶液B、在标准状况下,44.8LHCl溶于1L水配成2mol·L盐酸溶液 C、在标准状况下,22.4L NH3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是1 mol·L-1-1-1--1-1-1-1-1-1+2--1-1-1-1-1-1+液,则n为
D、415、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配成500mL溶液
二、填空题16、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取出10mL此溶液,其中含有NaOH______g。将取出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18、 已知在1LMgCl2溶液中含有0.02molCl,此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19、把1.12L(标准状况下)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20、在一定温度下,将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物质溶解于水,得到体积为VL的饱和溶液。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21、在一定温度下,某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物质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物质的量浓度为c,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2、欲配制2mol/L硫酸锌溶液250mL,需用无水ZnSO4的质量是_____; 需用皓矾(ZnSO4?7H2O)的质量是_____。 23、现有氨气(NH3)308L(标准状况):①若将该氨气308L溶于水制得1L氨水(ρ=0.9g/cm),则氨水的-3-;取出10m浓度也是1mol·L-1-1-1D、1mol·L的CaCl2溶液1L,取出100mL,含0.2mol Cl
7、下列溶液中与20mL 3mol·L的KCl溶液的氯离子浓度相同的是:
)A、30mL 1mol·L的NaCl
B、20mL 1.5mol·L的CaCl2 C、15mL 2mol·L的 AlCl3
D、30mL 1mol·L的AlCl3 8、 100mL 0.1mol·L的碳酸钠溶液所含碳酸钠的质量是:( )
D、106g 9、 配制2L 1.5mol/L Na2SO4溶液,需要固体Na2SO4
( ) A、213g
D、426g10、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 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
( )A、1∶3
D、15∶211、将30mL 0.5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0.04mol/L 12、5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35%、密度为1.24g/cm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44mol/L
B、0.44mol/L
C、4.4mol/L
D、44mol/L 13、分别用浓度都为0.1mol/L NaCl的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质量相等的氯化银沉淀。消耗这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A、1:2:3
B、3:2:1
C、2:3:6
D、6:3:2
14、10mL 0.8mol/LM的溶液,恰好能沉淀30mL0.4mol/LCO3的溶1n+2-3--1-1-1-1-1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②若将该氨气308L溶于1L水里,测得这种氨水密度为0.9g/cm,则这种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5、在50gHCl的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加入250g水后,得到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稀释后盐酸的密度为1.02g/cm,则稀释后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三、计算题26、正常人体中,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的质量分数约为0.1%,已知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设血液的密度为1g/cm,则血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7、怎样用密度为1.19g/cm、HCl的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1L1mol/L的稀盐酸?28、将25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的浓硫酸稀释到600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5g/cm,此时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33333阅读详情:
范文四:物质的量浓度(二)2010年高一化学教学案物质的量浓度(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学习目标】1.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2. 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知识回忆】A.1L水中溶解了58.5gNaCl,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从1L2mol/L的硫酸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1mol/LC.配制500ml 0.5mol/L的CuSO4溶液,需称量62.5g胆矾D.中和100ml 1mol/L 的硫酸溶液,需称量4gNaOH【问题探究1】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 g/ml,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用两种方法解决) 方法一:
方法二:【知识归纳】溶质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 g/ml,摩尔质量为M的某溶液中,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 :【典型例题】-31.市售浓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计算市售浓H2SO4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32. 现需配制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5 g/cm的盐酸,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若用240ml水配制,则应溶解HCl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1 /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高一化学教学案3.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mL,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情景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还往往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如喷洒农药时,须把市售农药稀释到一定浓度才能施用,实验室所用一定浓度的稀H2SO4也均由浓H2SO4稀释而来。【问题探究2】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变化?计算依据是什么?【归纳小结】溶液的稀释:1.
2.【典型例题】1.配制360 mL 1.0 mol ·L1 H2SO4溶液,需要18 mol ·L1 H2SO4溶液的体积--是
。2.在50 g 含HCl的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加入250 g水后,得到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问题探究3】1.0.5L 1mol·L的FeCl3溶液与0.3L 1mol·L的KCl溶液中,试计算混合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 将密度为1.8g/ml,浓度为60%的硫酸溶液和密度为1.2g/ml,浓度为4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1.47g/ml,则混合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2 / 4-1-1-阅读详情:
范文五:物质的量浓度的教案《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浓度》。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它同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2)能力与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b.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b.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教学难点: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二、学情、学法分析1、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 “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2、说学法、教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乏味感。三、教学程序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诸如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师] 我们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那么如何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呢?[生] 用浓度,在初中学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浓度。[师]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如何定义的,你能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吗?[生]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100% 溶液的质量[师]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吗?请举例说明。[生] 不同。例如100 g 20%的NaCl溶液中含有20 g NaCl,即含有0.342 mol NaCl,而同样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中含有20 g KNO3,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却为0.198 mol。师:在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有不便之处。例如:在科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在使用溶液时,一般都量取溶液的体积,而较少去称量其质量。此外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质量关系要简单多了。所以有必要学习另外一种表示浓度的方法。是用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的。本节就学习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板书] 物质的量浓度推进新课[师] 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生] 阅读P15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板书]1、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单位mol·L-1(或mol/L)。2、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cB=nBV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通过练习教师进行总结[师] 对于这个新概念,我们要注意其中的几个要点: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而不是用质量表示。2.是溶液的体积,并非溶剂的体积。3.单位:mol·L-1或mol/L。4.从某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师]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我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多媒体展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定义 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 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w)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mol)m溶质的质量(g)×100% =cB=B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L)V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特点 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质的质量不同 的量不相同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实例 在100 g溶液中,含有溶mol·L-1,指在1 L溶液中,质10 g 含有溶质10 mol板书: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C=ρ·ω·1000/M3、拓展升华成功的喜悦会再一次触及他们,此时,课本知识一定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物质的量浓度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4、当堂反馈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当堂反馈,巩固知识、技能目标。1. 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50mL0.5 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
B.450mL1.5 mol/L氯酸钾溶液C.50mL1.5 mol/L氯化钾溶液
D.50mL0.5 mol/L氯化铁溶液2. 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a mol/L, 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1000a/40ρ
B.40ρ/1000a
C.1000ρ/40a
D.40a/1000ρ5、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表达式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外,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6、作业 课后相应习题7、板书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2、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阅读详情:
范文六:《物质的量的浓度》教案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学会容量瓶的使用。??关于计算,教材中按照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具体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本节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法建议1. 本节引入方法(1)首先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特别着重复习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知识,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2)阅读课本55页,组织学生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之处?溶质的量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用好教材中的讨论,加深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避免有关常见的错误。例如:课本56页讨论题(1),如果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不清,容易出现错误。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避免错误的方法是在讲述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时,强调指出“单位体积溶液里”,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讨论题(2),帮助学生认识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就象一壶糖水倒出的两杯糖水一样甜,浓度与壶中均相等。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3.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根据学校的条件也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边实验边小结配制的步骤。4.在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之前,首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先检漏等注意的问题。例如:容量瓶上标有“250mL 20℃”,它的含义是: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讲清以上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原因。因为配制过程中是用容量瓶定容的,只有一个刻度线,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5.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演示,让后排学生也能看得清楚。6.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立足于有关概念的计算,要从概念出发分析解题思路。除例题的计算类型外,其它类型不宜过早涉及。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有关计算的教学时,要注意归纳方法,如: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n(浓)=n(稀) 即
c(浓)V(浓)=c(稀)V(稀)
(例题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阅读详情:
范文七:1-2物质的量浓度-试题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浓度一、选择题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A.将58.5 g NaCl溶解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C.将0.5 mol·L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2.实验中需用2.0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1+-1-1
)A.950 mL;201.4 g
B.1 000 mL;212.0 gC.100 mL;21.2 g
D.500 mL;100.7 g3.下图是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试剂应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并用橡胶塞塞紧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生成2 g 氢气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 mol/LD.向50 mL该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 于0.46 mol4.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 mol·L的500 mL 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 (
)- 1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D.4处5.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3+-1 -1
) A.0.4 mol·L
B.0.3 mol·LC.0.2 mol·L
D.0.1 mol·L6.某学生配制了10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 中一切操作都正确,结果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 mol/L。那么,在配制过程中,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1-1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容积为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 刻度线相切A.②③④
D.①②③④7.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那么a、b、c数值的关系是
D.c>a>b8.t ℃,将w g化合物A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制得y g饱和溶液,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饱和溶液密度为d g·cm,其质量分数a%,t ℃时,A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A.C.10da100wd-1-1mol·L mol·L mymwdada-1-1mol·L
mol·L ymm二、非选择题9.配制500 mL 0.25 mol·L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 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此时左边的托盘将________(填“高于”或“低 于”)右边的托盘。欲使天平平衡,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填“32.6 g”或“31.61 g”),请用“↓”表示在托盘上放上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砝码的称量过程,并在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 “△”表示)。-1(3)配制方法:某同学设计了四个操作步骤:①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②将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中。③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④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加盖摇匀。若按上述步骤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若无影响下面不用填写,若有影响,应在步骤________和步骤________之间,补充的操 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贮存溶液。计 算时要抓住溶质守恒。答案 (1)5.0 g(2)高于 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左旋移动,或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左旋,直至天平平衡 32.6 g- 3 -(3)500 mL容量瓶 偏低 ② ③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小心洗涤2~3次, 洗涤液也全部移入容量瓶10.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溶液与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3)在1 000 g水中需加入________mol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浓度相 等(保留1位小数)。11.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1-1(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填序号)。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下同)。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_ mL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1-1阅读详情:
范文八: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一、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1、说出c(NaCl)=1mol/L的含义。2、配制1mol/L NaCl溶液时,将1mol NaCl固体加入到1L水中,是否正确?3、1000ml 1mol/L的CuSO4溶液,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浓度是多少?剩下的溶液浓度是多少?二、溶质的判断1、气体溶于水——如NH3溶于水后得到氨水,氨水溶液的溶质是(
)2、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2O),溶液的溶质是(
)3、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于水——如Ca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1、离子浓度的计算例:100ml 1mol/L的NaCl溶液,c(Na+)=?0.5mol/L的Al2(SO4)3溶液,c(Al3+)=?
c(SO42-)=?提升:某溶液中只含Al3+、NO3-、SO42-、Na+、Cl-五种离子,已知c(NO3-)=0.2mol/L,c(Na+)=0.2mol/L,c(SO42-)=0.1mol/L,c(Cl-)=0.1mol/L,求c(Al3+)=?将1L 0.2mol/L的NaCl溶液和1L 0.2mol/L硫酸钠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变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为多少?2、气体溶于水时的浓度计算例:将标准状况下a L 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例: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4、稀释定律例:500mL 3mol/L 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5000ml,稀释后的浓度为多少?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5mol/L
D.2mol/L2、将30mL0.5mol/L NaCl溶液稀释到500mL,稀释后NaCl的物质量浓度为(
)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 0.04mol/L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 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A.500m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B.500mL溶液中含有0.1NA个K+C.1L溶液中K+离子浓度是0.2mol/L-D.2L溶液中SO42离子浓度是0.4mol/L-4、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B.200mL 0.25mol/L CaCl2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D.25ml 1mol/L HCl溶液5、0.12mol/L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各500mL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
B.无法比较C.依次为0.12mol/L、0.24mol/L、0.36mol/LD.依次为0.06mol/L、0.12mol/L、0.18mol/L二、填空题1. 1 mol/L的BaCl2溶液0.5L中,含有Ba2+的微粒是___________个。2. 28g KOH配成250m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________,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________。 -3. 100mL 1 mol/L Al2(SO4)3溶液含Al3+________mol,___________个, 含SO42_______mol,__________个。溶液配制练习题1、实验室欲配制100mL 1.4mol/L的NaNO3溶液,试回答:(1)用不到的仪器是:A.烧杯
B.500mL容量瓶
D.胶头滴管
F.100mL容量瓶(2)配制时应称取NaNO3g(3)实验开始时,需检查容量瓶(4)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A.冷却
G.转移(5)若用1.4 mol/L的NaNO3溶液润洗容量瓶,实验结果将
-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阅读详情:
范文九: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一、指导思想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二、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2.教学目标分析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能力 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情感 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三、学情、学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 "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四、教学程序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主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
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2.
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3.
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在他们享受成功喜悦之际,我随即会对他们抱以更高的期望。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我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相信他们很快就能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作出比较。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间转换关系的建立存在着较大难度。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密度为1.38 g/cm3的40%的NaOH溶液,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抽象的公式随即而生。拓展升华成功的喜悦会再一次触及他们,而课本知识此时一定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了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本节知识相关网站的提供,供学生课后进行延伸性学习,促使其萌发新的学习动机。当堂反馈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当堂反馈,巩固知识、技能目标。1. 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50mL0.5 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
B.450mL1.5 mol/L氯酸钾溶液C.50mL1.5 mol/L氯化钾溶液
D.50mL0.5 mol/L氯化铁溶液2. 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a mol/L, 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1000a/40ρ
B.40ρ/1000a
C.1000ρ/40a
D.40a/1000ρ3.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请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收集的各种溶液的标签,相互命题,将其它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一时间,同学们由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他们定会兴趣盎然,相互命题相互解答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充实感,又能提升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灵活运用程度。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为他们准备下列练习。(1)矿泉水中各元素的组成常用质量体积浓度来表达,其单位为mg/L。其中钙的含量为≥4.0,它表达什么含义?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枝江大曲的酒精度为450,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要将其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尚须哪些物理量?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的学生们,此时又带着化学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一周前,学生们经历了溶液标签的收集过程,都主动与我交流,他们这样说道:"原来我的家里就有这么多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物品呀!" "我带来的1:4的盐酸是什么意思?""我们什么时侯上这节课呢?"……课未始而思无尽,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我和我的学生们创造了一片共同学习的广阔天地阅读详情:
范文十: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1、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5mol/L
D.2mol/L2、将30mL 0.5mol/L NaCl溶液稀释到500mL,稀释后NaCl的物质量浓度为(
)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 0.04mol/L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 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A.500m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B.500mL溶液中含有0.1NA个K+离子C.1L溶液中K+离子浓度是0.2mol/LD.2L溶液中SO42-离子浓度是0.4mol/L4、取100mL 0.3mol/L和300mL 0.25mol/L的硫酸注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1mol/L B.0.42mol/L + C.0.56mol/L
D.0.26mol/L5.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B.200mL 0.25mol/L CaCl2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D.25ml 1mol/L HCl溶液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7.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8.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2:3
D.1:1:19.实验室用下列溶质配制一种混合溶液,溶液中〔K+〕=〔Cl-〕=1/2〔Na+〕=〔SO42-〕,则其溶质可能是
)A.KCl,Na2SO4
B.KCl,Na2SO4,NaCl1 -C.NaCl, K2SO4
D.KCl,K2SO4,Na2SO410.A 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B mol铝离子,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A mol / L
B. 2AB mol / L
C. B2A mol / L
D. A2B mol / L11.配制500 mL 0.1 mol / L硫酸铜溶液,需用胆矾
)A. 8.00 g
D. 12.5 g12.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质的量浓度是
)A.125a9V14V mo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042-的物mol/L
B.125a18Vmol/L
C.125a36Vmol/L
D.125a54Vmol/L13.100mL 1 mol·L-1Al2(SO4)3溶液中,含Al3+离子
个, 含SO42-离子
个.14.用质量分数为37?5%的浓盐酸?密度为1?16 g / cm3?配制成1 mol / L的稀盐酸。现实验室仅需要这种盐酸220 mL。试回答下列问题:?1? 配制稀盐酸时,应选用容量为mL的容量瓶; (2) 经计算需要mL浓盐酸,在量取时宜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A. 5 mL
D. 50 mL(3) 在量取浓盐酸后,进行了下列操作:① 等稀释的盐酸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②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标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的环形标线相切。③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几十毫升,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④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4) 在上述配制过程中,用刚刚洗涤洁净的量筒来量取浓盐酸,其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填“偏高”、“偏低”、“无影响”)。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稀盐酸浓度是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5) 配制完后,应将容量瓶中的稀盐酸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存放,盖好塞子并贴上标签。2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是什么浓度单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