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模:到底进供电局要多大关系才科学

  北极星配售电网讯:未来售电公司比拼的不仅仅是售电,更应该比拼全方位、综合性的能源服务。本文通过介绍东京电力公司以及美国OPower能源管理公司经营模式,以期为未来售电公司经营模式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明确了国家深化电力改革的重点和路径,即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  梳理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政策要求,有利于了解未来市场化售电公司的竞争业态。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从售电侧放开的内涵来看,其重点在于售电环节引入竞争,赋予用户自由选择权。包括放开用户自由选择权,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售电公司,以及培育多家售电主体,允许所有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逐步从事售电业务,形成多家售电格局。  从售电主体的构成来看,改革鼓励培育市场化售电公司,今后从事售电业务的主体包括六类企业,具体包括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资本,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发电企业等主体。  不同类型的企业有其自身特点,成立售电公司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电网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作为保底供电商继续从事售电业务的同时也探索从事市场化售电业务;发电企业对于进军售电市场意愿强烈,今后可能形成一定程度上发售一体化的地区性垄断。  产业园区则有转供电意愿,一些拥有自备电厂的园区,将自发自用外剩余电量转售意愿更强烈,今后可能形成发配售一体化企业,可能会在局部地区形成新垄断;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当前已具备一定的客户、人员优势,在为客户提供能效管理等增值服务方面具备较强潜力,今后可能形成集水、热、气、电综合一体的公共服务公司。  此外,社会资本趋利性强,主要受利益驱动,对市场商机敏感度高,今后可能随着政策利好变化情况调整其进入意愿。  从售电主体的业务范围来看,借鉴国外售电公司业务模式,主要包括核心业务与增值服务两类。核心业务,即购售电业务,即从批发市场或者发电企业和其他售电企业购电,向用户售电;增值业务,则包括向用户提供优化用电策略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以及将售电业务与其他供水、供热、供气业务打捆,向用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  售电公司可借鉴的经营模式  商业路径  随着这一轮电改的不断深入,未来电力市场的竞争即将揭开帷幕。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售电公司比拼的不仅仅是售电、更应该比拼全方位、综合性的能源服务。  外国经验  国外售电侧放开初期,价格是售电公司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随着售电侧市场竞争的深入,售电公司的竞争优势除了价格外,更多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服务,或产品和服务创新。  本文通过介绍东京电力公司以及美国OPower能源管理公司经营模式,以期为未来售电公司经营模式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经营模式  (1)根据用户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服务策略。将用户分为大客户和居民客户两类。针对大客户,东京电力公司首先明确大客户的需求,具体分为五大类:一是减少能源使用成本;二是进一步推进节能和环保;三是配备高可靠性的设施和设备;四是提高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效率;五是减少客户投资成本。同时,明确了自身向大客户提供服务时追求的目标,即减少能源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自身不必要的投资。  在明确客户需求和自身服务目标的基础上,东京电力公司提出了“为客户提供一步到位服务”的要求,服务内容包括:①为客户提供各种电价方案和电气设备方案的优化组合;②向客户提供电力、燃气、燃油最佳能源组合方案;③提供全方位的节能协助服务,帮助客户改进设备,实现节能目标;④兼顾包括通讯在内的建筑物设备设计、施工、维护等全方位设计服务。  针对居民客户,东京电力公司将其需求定位为:舒适性、节能、环保、安全、经济。为此,东京电力公司确定了对居民客户的营销策略,即推广IH炊具(一种高效的用电炊具)、节能热水器等高效电气产品构成的“全电气化住宅”。  (2)利用多种手段帮助用户节能。一方面为用户提供节能服务,提供包括节能诊断、解决方案、维护设备及运营管理等服务。另一方面引导用户错峰用电,通过智能电表、通讯网络与服务器建立智能用电系统,分析客户用电情况和习惯引导用户行为,实现用户家庭用电结构的智能优化调控和平衡;与工业用户签订用电计划调整合同,针对通过工厂生产调整、迎峰度夏等而调整的负荷水平实施电费打折,根据负荷预测提前3小时通知用户调整生产流程,对高峰期用电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3)注重技术研发,提高能源效率。公司设有技术开发研究所,对智能家居、建筑节能、电动汽车等开展研究。如在智能家居方面,东京电力公司研究将电动汽车接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根据系统供电负荷情况以及预设方案进行充电或放电。  此外,还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并通过储能和监控设备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电器用电情况及环境状态也将被纳入统一监控,以此实现家居用能的集中调节及优化。  美国OPower能源管理公司经营模式  OPower公司通过自己的软件,对公用事业企业的能源数据,以及其他各类第三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进而为用户提供一整套适合于其生活方式的节能建议。截至2015年10月,根据Opower网站上的动态信息,其已累计帮助用户节省了82.1亿千瓦时的电力,节省电费10.3亿美元,减排二氧化碳121.1亿磅,随着用户规模逐渐增大,这些数据均以加速度在增长。  (1)提供个性化的账单服务,清晰显示电量情况。OPower公司利用云平台,结合大数据和行为科学分析,对电力账单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一方面,具体针对用户家中制冷、采暖、基础负荷、其他各类用能等用电情况进行分类列示,通过柱状图实现电量信息当月与前期对比,用电信息一目了然;另一方面,提供相近区域用户耗能横向比较,对比相近区域内最节能的20%用户耗能数据,即开展邻里能耗比较。  此外,OPower的账单改变了普通账单以往单调、刻板的风格,在与用户沟通界面上印上“笑脸”或“愁容”的图标,对于有效节能的行为给出鼓励的态度。其与用户沟通的方式也十分丰富,通过最传统的纸质邮件,到短消息、电子邮件、在线平台等,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反馈。  (2)基于大数据与云平台,提供节能方案。OPower基于可扩展的Hadoop大数据分析平台搭建其家庭能耗数据分析平台,从所服务的公用电力公司取得海量的家庭能耗数据信息,依靠自身设计的独特算法,根据用户的每日用电读数,测算用户制冷、热水及其他用能的分配情况;公司最新推出了其自创立以来的第五代软件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用户各类用电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建立每个家庭的能耗档案,并在与用户邻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用户个性化的节能建议。  这种邻里能耗比较,充分借鉴了行为科学相关理论,将电力账单引入社交元素,与“微信运动”的模式十分类似,为用户提供了直观、冲击感较强的节能动力。  (3)构建各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虽然OPower的目标是为用户节电,但其自我定位是一家“公用事业云计算软件提供商”,其运营模式并不是B2C模式(企业对终端消费者),而是B2B模式(企业对企业)。电力企业选择OPower,购买相关软件,并免费提供给其用户使用。OPower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节能建议,同时也为公用电力公司提供需求侧数据,帮助电力公司分析用户电力消费行为,为电力公司改善营销服务提供决策依据等。  OPower的应运而生在于为电力公司、用户之间搭建了符合多方利益诉求的平台。其对能源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提供的个性化账单服务、基于云计算的家庭能耗节能建议,以及注重与用户的沟通反馈等做法,对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售电公司服务拓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售电公司未来发展建议  随着这一轮电改的不断深入,未来电力市场的竞争即将揭开帷幕。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售电公司比拼的不仅仅是售电,更应该比拼全方位、综合性的能源服务。应立足以下几点:  一是以购售电为核心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用电需求。售电公司从电力批发市场中购电,包括现货市场和金融市场交易,然后零售给终端用户赚取差价。通过合理预测购电需求和市场价格,制定现货、中长期、期货、差价合约等多种交易合同组合,优化购电策略和成本,对冲市场风险。细分客户群体特点及消费规律,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和套餐式电价服务,如提供季节性、时段性、定制式电价套餐等,通过丰富的价格套餐满足客户需求。  二是积极拓展增值服务,提供各种组合套餐。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例如,提供蓄热受托、能效管理、用能诊断、设备维护、整体供电方案等多元化服务,以及搭建多种生活产品交易平台,实现电力、自来水、燃气、热力的批发和零售,提供从电力、天然气到可再生能源供应等一系列的综合解决方案等。  三是利用能源互联网,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售电业务上游承载发电、输配电、分布式等供给端,下游承接工商业、居民、园区等多维度客户,未来,售电公司将是电力大数据资源的管理者与利用者。基于这些海量数据,利用云平台充分了解用户形式多样的能源诉求,有针对性地为用户定制创新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实现不同用户的节能减排和电能成本降低。也可进一步延伸拓展金融衍生业务,满足用户在电力使用过程中相关的金融服务需求。  阅读全文:.cn/html/214.shtml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电网规模多大才科学 _ 南度度节能服务网
> 电网规模多大才科学
电网规模多大才科学
来源:南方电网报
互联电网的覆盖范围是否需要或者能够继续扩大?未来,应该选择超级电网还是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这些问题由于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雾霾威胁等带来的挑战而被重新思考。在这些问题上,专家和业内有着众多不同的看法。
& & 互联电网的覆盖范围是否需要或者能够继续扩大?未来,应该选择超级电网还是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这些问题由于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雾霾威胁等带来的挑战而被重新思考。在这些问题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专家和业内也有着诸多不同看法。
& & 那么,电网是否存在最优规模?最近,美国一项研究认为,电网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相关科学家还根据实验得出了最优的规模大小,这个研究结果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有关电网规模的讨论。
& & 电网发展有没有边界?
& & 上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网完成了快速扩张,如俄罗斯电网与东欧、中亚、波罗的海国家电网保持同步联接。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被提上国际日程,电网被视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所在地远离负荷集中地问题的关键一环。通过扩大电网规模和覆盖范围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被不少国家纳入考虑,欧盟2010年发布的基础设施优先计划中,跨国天然气与电力超级传输网络(SuperGrid)的扩大是投资重点。
& & 在美国,电力企业各自为政,要在如今割裂式的电网格局下发展新能源,到底是通过实现大范围联网还是零散推行智能电网技术?曾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比尔˙理查森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美国电网格局无法支撑自己提出的新能源发展目标。&要想将美国的多元化能源生产,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的收益最大化,解决电网各自为政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举个例子,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威斯康星州,风电装机不断增长,要将风电输送到相邻的东部电网,就急需更强的跨区域能源输送能力&&尽管零散推行的&智能电网&技术将会获得一定成效,但美国的电网系统需要升级更新,实现全国范围的电网联网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 & 面对呼声和需求,电网这个大型人造系统是否适合不断扩大?
& & 卓尔德(北京)环境研究与咨询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认为,更大范围或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一定范围内不存在技术性障碍,更多的争论体现在必要性与可行性上。他分析,电力传输是损耗较高的能量传输方式。通过铁路运输,能耗在0.6%,若使用电力机车其能耗会小于0.2%。而目前的直流电力传输的线损率普遍在5%以上。扩大电网范围与规模,一方面,导致投资上升与损耗加大,以及日常维护与安全保障需要的增加;但另一方面,却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配出力特性存在互补可能的电源,节省装机与减少系统冗余。&所以,电网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随着边际成本的上升与边际收益的下降,这无疑存在最优规模的问题。&
& & 到底多大才是合适的?
& & 那到底多大的电网规模才是最优的?最近国外一组科学家围绕这个话题做了相关实验,并尝试用确切的数字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科学家认为,电网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 & 近期,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电力工程学教授伊安˙多布森以及物理学家戴维˙纽曼和本˙卡若拉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电网的最佳规模大小,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一本名为《Chaos》的科学期刊上。
& & 这组科学家通过电网建模来证明,频率稳定等电网优点会被大停电带来的影响所掩盖,电网规模变大,有可能成为更大范围级联停电的助推因素。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 卡若拉斯教授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结论,具有700-1000个节点的电网(每个节点由一系列发电厂、变电站、变压器等组成,美国西部电网就有约16000个节点),可以使互联电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使停电成本降到最低,可谓是最优的电网规模。研究人员认为,从这个结论可以推出,目前一些电网规模太大。
& & 目前,美国电网由超过9000个发电厂和30万英里输电线路组成,形成了东部、西部和德克萨斯三大联合电网,这三大联合电网之间仅由少数低容量的直流线路连接。
& & 此研究结果一出,立即引起媒体关注。NBC发表了一篇题为《有科学家建议削减电网规模》的文章,认为卡若拉斯等学者的研究是在呼吁拆分北美东部和西部两大电网。
& & 但作为研究者之一的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教授卡若拉斯,立即站出来澄清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并不是为了打破电网连接,事实上也做不到。&
& & 但卡若拉斯教授同时也强调,研究模型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电网。研究中仿真实验利用的是美国西部电网的模型,在这些模型里,每个节点平均代表的是真实电网里的10个节点。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物理学教授纽曼也认识到,刊登在《Chaos》上的这篇文章,在研究中使用的这种特定模型是理想化、同质化的系统,同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相比,还有很远的距离,并不能把理想化研究与现实等同。
& & 实际上,研究者们的目的是希望提醒电网设计者,在设计电网时多考虑成本和效益,以及激发更多避免停电的新思考和新手段。但他们的观点常常被解读成对于电网工程的攻击或者被认为并没有多大意义。
& & 但卡若拉斯教授坚持,这次的研究报告有助于树立一种理念:电网设计者考虑扩大互联电网规模的时候,应将停电风险纳入损益计算中。这种理念可以应用在发展中国家以及计划增加跨国联网规模的欧洲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扩大电网互联范围但不带来停电风险也是有可能的。纽曼教授指出,可以谨慎地考虑通过弱连接来限制地区电网中的停电风险。
转载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度度或南度度节能服务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南度度节能服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供电局要多大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