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带带大师兄事件问一件事,说缺席玩手机被缴要收钱的是谁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我的图书馆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1圣人的成长
有人说他是圣人有人说他是凡人。有人说他是仁爱之师有人说他是丧家之狗。有人说他成功有人说他失败。千百年来每人心中都有个孔子。那真实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一生都有哪些经历?而这些经历会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什么启迪?让我们跟随鲍鹏山老师一起透过圣人的光环听听孔子那些鲜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看看这个曾平凡的人如何成了最受中国人崇敬的偶像?今天我们来谈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很伟大的人物孔子。他是圣人是个非常伟大的人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所以他是圣人,但他同时又是凡人,他有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既然这样我们看孔子时需要带两颗心。哪两颗?第一恭敬心第二平常心。带着恭敬心去看孔子的伟大然后你会发现他可敬;带着平常心去看孔子的平凡然后你会觉得他可爱。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两样心走进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去近距离看孔子,看看他的可敬可爱,看看一个凡人如何成为圣人。在讲孔子前我们还得遵照一般规则先了解一下孔子的家世。假如孔子生活在当下一定会有一个这样的个人档案。姓名:孔丘;字:仲尼;尊称:孔子,英文名:Confucius;性别:男;国籍:春秋时期鲁国;出生地:鲁国陬(邹)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出生日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这样一位民族灵魂式的人物,他会有着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孔子的祖上又是做什么的?公元前479年也就是在鲁哀公十六年,阴历二月四号,73岁的孔子病势沉重,他的学生子贡听说老师病得很重赶紧来看他,到孔子家门口发现孔子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彷徨徘徊,孔子一看子贡来了很伤感,说端木赐啊,你怎么现在才来呀。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老师喊学生当然直呼其名了,端木赐啊,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啊?然后就告诉端木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什么呢?梦见自己坐在厅堂的两根柱子中间接受别人的祭奠。这个梦说明什么?孔子说这个梦说明我就是殷商之人,我就是以前商王的后代。因为按古代的礼制规定,夏族的人死了,棺材放在东边的台阶上;周族的人死了,棺材放在西边的台阶上;商族的人死了,棺材才放在两根柱子中间。他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中间接受别人的祭奠。所以这个第一说明他真的要死了,第二说明他是什么,商人,商人的后代。孔子最早的祖先就是商汤,商代的开国帝王,那是王族。后来周武王灭商,灭商之后纣王当然是被杀掉了死了,那商王那么多贵族怎么办?不能把他们都杀了,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最终把这些商朝的遗民贵族都分封在今河南商丘这个地方,这就是宋国,就是后来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宋国。孔子的家族随时代变迁而日渐衰落,从天子到诸侯,从诸侯到大夫,就这样一代代在宋国繁衍。但根据记载孔子是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难道说史籍记载有误还是背后另有隐情,接下来鲍鹏山老师为我们找到一个重要线索,一个叫孔父嘉的人。孔父嘉在孔子的家世里也是个标志性人物,他是孔子的六代祖了,在宋穆公和宋殇公两朝都做大司马,司马是什么官?是掌管军队的,相当于国防部长,是国家军队的最高长官。在宋殇公时代,宋殇公继位十年时宋国出了个大野心家华父督,他想篡权。但首先孔父嘉就是挡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障碍,而且孔父嘉的妻子非常漂亮。这个华父督不仅要把国家大权揽在自己手里,还要把孔父嘉美貌的妻子也要揽在自己怀里。《左传》上有两句话:目逆而送之 曰美而艳。目逆而送之这五个字真是太传神了,什么叫逆呢?迎着看过去。孔父嘉的妻子从远处走过来,他就一直直勾勾地盯着她看,然后一直走走走,走到身边从身边走过去还要送之,再偏着头一直看着她走远。这里有两个动词,一个是逆,就是迎着看;送呢,从背后一直看。看完之后说了三个字,美而艳。你看他那个馋涎欲滴的样子,所以这个美貌的妻子也算是给孔父嘉带来杀身之祸,打了11年的战争,本来老百姓就有怨言贵族们也很不满,然后华父督呢又想揽大权还想把美貌的女子占为己有,所以他就散布谣言,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打那么多仗呢?这都是孔父嘉,是这个大司马造成的。结果所有人都怨恨孔父嘉。华父督就利用别人的怨恨发动了一场政变把孔父嘉杀了,把他美貌的妻子真的就占为己有了。宋殇公表示不满,华父督一不做二不休把宋殇公也杀了,宋国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政治动荡,孔父嘉被杀后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在宋国就呆不下去了,怎么办?逃难到鲁国。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知道了孔子为什么是宋国人,为什么后来出生在鲁国,就是从孔父嘉这个事情开始,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逃难到鲁国。孔子的一家就在鲁国开始传宗接代了,那下面我们要讲的就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了,叫叔梁纥(和,隔),有的学者认为叔梁纥是这么称呼的,姓孔名纥,字叔梁。有这样的说法,此人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当时也是个很有名的人物,他曾做过陬(邹)邑宰,陬邑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尼山附近,这个地方有个小邑,大概相当于小乡吧,在这个地方做宰相当于乡长。大概孔子的父亲官做得最大也就相当今天的一个乡长,但他靠什么闻名呢?不是他做乡长做闻名的而是以勇力著称,非常勇猛体格健壮武功很高。孔子身材高大长九尺六寸跟他父亲的遗传有关。九尺六寸多高?两种算法,最少的一种算法也是1.90米以上,所以孔子当时就有个绰号‘长人’。那叔梁纥以勇力著称,凭什么以勇力著称呢?在叔梁纥55岁时,注意,55岁时还以勇力著称,在这一年发生了一次战争,晋国领头带领多国部队,就是诸侯军,围攻一个很小的一个小地方叫逼阳,一个小国,叔梁纥呢,随同鲁国军队也参与了这次多国部队的行动,在攻打逼阳城时,逼阳城守军采取了一个策略,把城门打开,放进去百八号攻城士兵,然后突然把城门放下,干什么?关门聚歼,城门一关,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没有外援出不去,然后在城里杀掉他们,就在城门快要落下时,也很巧,叔梁纥正好在城门旁边,他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把沉重的城门托起来了,让冲进去的人跑了出来,因为他救活了很多人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而且他是以自己一己之力把城门托起来了,充分显示了他的力量,还是在他55岁这个年龄段上。 叔梁纥的勇力不仅给他带来荣誉还带来了爱情,在他66岁时赢得了一个少女的芳心,那这个女孩子是谁呢?这个女孩子就是颜征在也就是孔子的母亲。叔梁纥为什么在这样的年纪还一定要娶这么年轻的一个少女呢?是因为叔梁纥有个人生遗憾,什么遗憾呢?他的正妻施氏给生了9个女儿竟然没生一个儿子,然后不得已娶了一房小妾,这个小妾终于给他生了个儿子,可生下来是残疾腿有病,也不知是不是小儿麻痹反正腿不好,你想这一个家族到今天,从天子到诸侯,到大夫,然后到了鲁国后大夫也不是了,变成什么了?士了,士是贵族统治阶层的最后一个阶层,士下面是什么?庶民百姓,就属于被统治阶级了。这个家族可以说已到了最低谷了,再往下跌那就没办法了,到了他叔梁纥时竟然连个健康的男孩都没生,他能甘心吗。叔梁纥和颜征在结合以后,‘祷於尼丘得孔子《史记 孔子世家》’两个人还到尼丘山上去祷告,你可看出叔梁纥这个不仅仅出自爱情,目的性很强,要生个儿子!所以结合之后他拉着这个小妻子到尼丘山上祷告,你一定要给我生个儿子啊,结果这个尼丘山倒是挺灵验的,当年秋天少女颜征在给他生下了一个长相有点怪,但很显然非常非常健康的男孩,这个男孩将要塑造一个民族,他就是孔子。9月28日,这是我们现在官方认定的孔子出生日期。孔子出生了,而且生下来还跟尼丘山长得有点像。‘生而首上圩(围,许)顶《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的脑袋长得挺怪的,一般人脑袋是中间高四周低,他的脑袋呢?中间低四周高。尼丘山山顶就是这个形状,所以就给孔子取名叫丘,孔子取这个名有两个原因,第一,祷於尼丘山,所以给他取名丘,是对尼丘山的一种信仰吧,然后形似尼丘,他的脑袋外形长得太像尼丘山了,所以叫孔丘。而且孔子的字叫什么?仲尼。仲是老二,孔子的哥哥是孟皮,老大,尼从哪来的?也是从尼丘山来的,所以孔子的名来自尼丘山的丘,孔子的字来自尼丘山的尼,结果是什么呢?孔子的名也有了字也有了,尼丘山反而不能叫尼丘山了,为什么?孔子成了圣人,你这个山名怎么能和圣人相同呢?相同不就犯讳了吗?所以后来这个尼丘山改为尼山了。古人讲避讳是避名不必避字的,孔子名丘这个要避,字尼,这个不需要避。我们说如果没有孔丘,尼丘山不必改名,但如果没有孔子尼丘山也不会成名。孔子出生时叔梁纥已66岁了,毕竟年纪大了,3年后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死了,叔梁纥死了给颜征在留下了一大家的负累,9个女儿,当然这女儿也有出嫁的,大哥孟皮,家里还有叔梁纥的一房小妾,这全是负担,全都是张着嘴要吃饭的,所以我们说叔梁纥一死真的是把一个天大的担子压在了一个18岁的少妇身上。 一个18岁的母亲带着一个3岁的儿子将如何生活下去,而这种单亲家庭环境对孔子的成长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现在已无法了解把叔梁纥安葬后这个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我们所知道的是这个家庭肯定最后是分崩离析了,颜征在带着3岁的孔子离开了这个家庭,孤儿寡母搬到曲阜城里,住进了一条叫阙里的小巷,他们必须自己来谋生,那如何谋生,我们大概也能想象得出来,你说一个小母亲能怎么谋生呢?大不了给别人缝缝补补,浆洗扫除,只能做这一点点手工,但是有一点,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她没有耽误孔子的学习。我说,再难再苦也不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是有这个传统的,从孔子的母亲到孟子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我们简单的讲孔子到底学了些什么?第一个层次,谋生之学,必须要谋生,没有经济来源啊,他首先要学会养活自己,孔子3岁当然不行了,但再长大一点,7岁8岁,肯定也会力所能及,零敲碎打,帮助母亲贴补家用,这是他肯定要做的。孔子讲了一句话,这句话讲得是有点辛酸的。‘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比)事《论语 子罕第九》’我年少的时候身份低贱,所以我也就学会了很多鄙事,鄙事就是下层人所从事的工作,孔子学会了很多下层人所要学的那些谋生的手段。圣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来纨绔少伟男,大英雄大豪杰往往是在艰苦中磨炼出来的,孔子后来对普通的下层人充满那么博大的同情,一再提倡‘泛爱众而亲人《论语 学而第一》’跟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有关,我们现在常讲一句话,教育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更不能娇生惯养,是很有道理的。那孔子就和他的母亲相濡以沫,相呴(许,吼,够)以湿,相依为命。艰难地在鲁国都城曲阜城一条小巷里谋生,我们想是这样,虽然苦也还是有温馨的,但更大的磨难马上就来了。虽然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但这种孤独而又苦涩的单亲家庭生活并没给孔子的童年成长留下阴影反而使年少的孔子更早懂得了生活的无奈也更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心。但偏偏命运弄人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到孔子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到了17岁他母亲去世了,颜征在也是个苦命的女人,丈夫早死,拉扯着一个3岁的儿子,拉扯到17岁,自己才32岁就撒手人寰了。17岁的孔子想把母亲和父亲合葬到一起,但他碰到一个难题,他不知道父亲的坟墓在哪里。《礼记 檀(谈)弓》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少孤 不知其墓’不知道他父亲的坟墓在哪!这很正常,孔子父亲死时他才3岁,即使是家人携带着他一起去送葬,3岁的孩子肯定也没什么记忆,长大以后肯定不知道他父亲葬在哪里,而且古人跟我们今天不一样,这一点钱穆讲得非常好,古人不墓祭,就是不到坟墓上去祭奠只是在自己家里对着排位行礼,不去坟墓,这是一点,同时呢,古人的坟墓跟今天又不一样,不封不树,什么叫不封?不堆土堆,我们今天的坟是坟起,高高的一个土堆一看就看到了,古人没有,平的。跟其它地方没什么区别。而且不种树,种树也是一个标志啊,又不种树所以无可辨认。这就太难找到了,孔子要把母亲与父亲合葬总不能随便挖个地方就葬了吧,一定要找到父亲原来的棺材的具体地点,两个棺材并行,并排放。于是孔子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母亲的棺材停放在一个叫吾父之衢的地方,衢是通衢大道的意思,就是摆放在十字路口旁边,干什么?希望有人能同情他,希望有知情的人来告诉他,我父亲的墓安葬在什么地方,我要把我的母亲和他合葬,孔子的这一个惊人举动所体现出的这一份孝心感动了一位老太太,这个老太太是什么人呢?这个老太太的儿子就是专业给别人做安葬工作的人,并且他亲自参加过叔梁纥的安葬。在这个老太太的指点下孔子终于找到了他父亲的准确墓穴,然后把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一起。孔子幼年丧夫少年丧母,这还没完,命运对圣人似乎更加苛刻,就在孔子还没完全从失去双亲的痛苦中走出来时又遇到一件事,这件事更是深深刺痛了孔子的心。孔子安葬了母亲,那母亲死了就要守3年的丧,就在这年鲁国的执政上卿季氏发了个通告,所有鲁国的士,在曲阜的士家族的子弟都到我家里来,我要办一次宴会宴请你们,季氏这也是一种收买人心的举动了,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自然要去,因为他毕竟是士嘛,他的家族是士,他的身份是士,而且这次还不得不去非去不可,一方面你季氏发了通告,那你发了通告我不去,反而可能会受到责备、受到批评,甚至受到惩罚,这是第一,第二,季氏在鲁国执政,相当于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开这次宴会那不是简单的吃吃饭,那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这次参加宴会的说白了就是国家的后备干部,候补官员,你不去以后没你的份了,你去你在那挂了号了,你就是后备干部,候补官员,孔子能不去吗,所以孔子虽还在守丧期但他还是穿着丧服就去了,到了季氏家门口碰到一个人,季氏家的家臣阳货也叫阳虎,此人跟孔子一辈子都有牵连,以后还会不断地讲到他,这也可以说是孔子和阳货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孔子兴冲冲地赶去到了季氏家门口,别人都进去了,宴席都摆好了,大家坐着那兴高采烈甚至有人吃了喝了,孔子赶到了,阳货站在门口把孔子拦住了,你来干什么?孔子说那不是有通告嘛。‘是啊,我们家的主人宴请的是士啊,没说要请你啊。’我们可以想一想这对孔子是多大的打击、又是多大的尴尬,多大的羞辱。打击在哪?我们说孔子的家族到孔子这一代已真是衰落到不能再衰落了,从天子到诸侯,从诸侯到大夫,从大夫到士,到了孔子这一代,士的身份别人都不大愿意承认了,我们家主人请的是士没请你,潜台词就是我们不承认你是士,这个打击太大了,一下子就把你打得万劫不复,那是个身份社会啊,你没这个身份就没从政的资格,17岁的孔子,一个小小少年,父亲早死了,母亲也去世了,谁来安慰他谁来擦去他的眼泪,在受到这样的打击和挫折时谁给他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没有。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退下来,一个人慢慢地回家。但我们说父母毕竟都去世了,这个家族是靠不住了只能靠自己,必须自己面对这个世界,必须自己为自己的一切做主。所以据《孔子世家》记载,到19岁,孔子离开鲁国到宋国去考察殷商之礼,为什么要去?我们说这是孔子奋发图强啊,你打击我你不承认我,行,我要通过我的努力来证明我。所以我们说庸人往往是一经打击就一蹶不振,真正的豪杰之士那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孔子就是这样的豪杰之士。打击可以毁灭庸人,但同样豪杰之士却在打击中可以百炼成钢。孔子在鲁国已经学到19岁了,现在他要到宋国再学殷商的文化传统,他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现在讲学习改变命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孔夫子,而且他到了宋国去以后还很有意思,在那个地方考察殷礼在那学习,他一定表现得很优秀,在当地还被人看重,和宋国的一个大家族亓(会,花卉)官氏结亲,娶了亓官氏家里的一个女儿,他在宋国结婚了。结婚以后他带着自己年轻的妻子又回鲁国来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那孔子回来后能不能爬起来?真爬起来了,因为他回来后第二年就生儿子了,生儿子就爬起来吗?那倒不是,生儿子时发生了一件事,这时孔子20岁啊,孔子生儿子消息传出去后鲁国国君鲁昭公马上派人给孔子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你说这件事是不是可以证明孔子爬起来了?3年以前17岁,一个小小的家臣一个家奴都可以侮辱他瞧不起他把他赶出去,3年后一国之君给他送来一条鲤鱼表示对他生子的祝贺,孔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敬,所以孔子也特别高兴也特别感激,马上决定给儿子取名,姓孔,名鲤,字伯鱼。名就是鲤,字就是鱼,合起来就是鲤鱼。为什么要这样起名?《孔子家语》讲‘荣君之贶(况)’什么叫荣君之贶?以国君给他赐鱼为荣耀,记住这一份恩情。鲁昭公这一举动,一个象征性的举动直接决定了孔子后面的道路,走得就很顺。那有一个问题,鲁昭公为什么要抬举孔子呢?孔子生子鲁昭公赐鱼祝贺,那鲁昭公为什么要对一个刚刚留学回来尚未出仕做官的年轻人如此恩宠和重视并给予他这么大的面子和荣耀呢?年纪轻轻的孔子凭借什么得到了堂堂一国之君的认可?这就是我们讲的孔子在20岁之前学习的第二方面的知识,谋仕之学。这个谋仕之学是什么?传统儒业所讲的所谓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周礼。礼就是那个时候人们的礼节,那个时候人们的礼仪,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礼数,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不同的礼仪,不同的礼数。很复杂,一般人搞不明白,能搞明白的就不错,就是专家,孔子搞明白了;乐:乐跟礼有关;射:射箭;贵族世族,你将来要代表国家上战场的,你不会射箭怎么可以呀;御:古代打仗要驾战车,所以还要会驾车,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啊,你得要有驾照;书:写字,这个书在这当动词讲,你要会写字;数,要会算数,要会计算,同时这个数里面还包括术数。礼乐射御书数,这个我们把它称之为小六艺,这小六艺说白了是什么?就是那个时代的公务员考试的6门课程,你不当公务员没关系,你自己开办企业没关系,你自己摆个小摊卖苹果都可以,但你要进入国家的政府机构当公务员必须考这六门试,礼乐射御书数,我们说孔子毕竟是士族人家的子弟,他小时候为谋生不得不不去学一些钉马掌补皮鞋的本事,可能会干这些,但他一定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学什么?学礼乐射御书数,他将来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要进入政府,要参与国家管理,这才是他这个身份的人最后必须要走的人生之路。所以20岁他就成了六艺专家,是国家最需要的那样一种人才,国家在关键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人,所以鲁昭公给孔子极大的抬举。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有条件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一定会有让别人尊敬的理由。那孔子在学习周礼的过程中,在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的过程中,他有哪些作为,历史上关于孔子这方面的学习又有哪些纪录,在这些纪录里面我们可看出孔子的哪些天赋秉行以及孔子的理想追求呢?请听下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2孔子的大学
孔子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专家,但六艺只是当时人的必修课,不可能仅因精通了六艺孔子就被后人尊奉为圣人,那学有所成的孔子又做了什么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呢?孔子在没成为圣人前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他的童年也和所有孩子一样是好玩的,《史记》上也的确记载了孔子的一个玩具,那孔子小时候的玩具究竟是什么,又凭什么说通过这样一个玩具就能看出孔子智商极高呢?上讲讲到孔子经过刻苦的努力学习终于成了六艺专家,礼乐射御书数,这实际上就是当时要进入政府、进入政界,进入体制,要为社会服务,你就必须要学这六方面的专业技能。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在他很小时就表现出对礼乐文化非常浓厚的兴趣。《史记》《孔子世家》里司马迁有这样一句话,他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祖)豆,设礼容’就是孔子在幼儿时期,自己玩游戏时经常怎样呢?陈俎豆,俎豆实际上就是一个祭器,礼器,自己把礼器摆在那然后自己在那个地方装模作样地拜,这就是他的游戏他的爱好。后来清代有个叫郑环的人写过一本书《孔子世家考》,说了这样一句话‘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圣母当然就是颜徵(征)在了,孔子是圣人,孔子的母亲就叫圣母,那这个母亲要给孔子买点玩具吧,买什么呢?买的是礼器,把礼器买回来让孔子做玩具,玩着玩着他就成了礼乐方面的专家,孔子成人后对礼乐文化的兴趣,对这种人类和平,和谐的这样一种追求跟他早年的游戏有很大关系。他后来在卫国,一次卫灵公问他一件事情,卫灵公说,孔先生啊,你能不能讲讲军队在前方战场上如何排兵布阵。孔子怎么回答?说如果你要问我俎豆之事我是学过的,你问我战阵之事,对不起我没学过我不懂。实际上孔子不是不懂是很巧妙很委婉地拒绝了跟卫灵公谈怎么打仗的事。他觉得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首先想的是维护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而不是穷兵黩武。这样的一种对礼乐文化和对和平的爱好跟他母亲早年的培养有关。孟子的母亲怎样教育孟子这个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孔子的母亲怎样教育孔子我们不大知道,但根据孔子后来的这种人格的健全的发展我们也可看出,颜徵在也是个很了不起的母亲,从孔子那么小就对这样的一种礼乐文化感兴趣,我们还可得出一个结论,什么结论?就是孔子这人早慧且智商极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个人对什么东西产生兴趣跟他的智商有很大关系。美国有个专门研究智商问题的专家叫查尔斯?麦瑞,他曾写过一本书叫《钟曲线――在美国社会中的智力和阶层》,从2007年开始他在华尔街日报上连续发表了3篇文章,其中讲到这样一个问题,他说越是水平高的学校,学生的兴趣就越抽象越没用,我经常碰到学生问我,老师你讲这个有用吗,我们学这个有用吗?我有时很生气,找不到原因呐,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老问这个问题,后来我就知道了,因为这是智商有限的表现,智商有限的人只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兴趣不会对抽象的东西感兴趣,智商有限的人不可能对柏拉图感兴趣不可能对孔子感兴趣,那我们如果从这个理论来看,孔子在他很小时就对礼仪这样的事情感兴趣,这个东西很抽象,能对这样抽象的意义发生兴趣一定是智商极高之人,所以我们说孔子最终能有这么大成就那也是有天赋的,确实天赋是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现在知道了孔子凭他自身的天赋及刻苦的学习精通了传统儒业的六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他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并且成绩极其优异,那时没考试,没考试也没关系,口碑,大家平时对他的观察都可来证明他在这方面已没什么问题了,他甚至得到鲁昭公的承认,鲁昭公给孔子送鱼了,我们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有了鲁昭公给孔子送鱼那接下来孔子要步入仕途就非常容易了。学有所成的孔子和当时‘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一样就要踏上他的仕途了,那初入官场的孔子究竟做了什么官,又干得怎么样?接下来是什么呢?鲁国的执政上卿季平子聘孔子到他家去做家臣了,要知道3年前季平子在家里举办宴会招待世族子弟,孔子去了可被赶出来了,现在3年后季平子聘请孔子到他家做家臣了,在大夫家里做家臣那是士做官的第一步。孔子在季氏家里做了什么官呢,也不大,第一个官是委吏,就是仓库保管员,大概一年后开始做乘(胜)田,就是畜牧管理员,管理牧场。孔子这两个职务都做得非常好。司马迁说孔子做委吏时‘料量平’,做乘田时‘蓄蕃息’。什么叫料量平?仓库总有进进出出吧,进进出出很公平,来往账目很清楚,都对得上,没有假账。然后管牧场时,牛羊的繁殖率比别人都高。孟子也讲过这样的话,孟子说孔子在做委吏时,会计当,他是用孔子自己的话说的,孔子讲做委吏会计当而已矣,什么叫会计当,就是我们讲的账做的很好。那做乘田又怎样呢,孔子又说了什么,他说牛羊茁壮长而已矣,牛羊都长的很茁壮也就行了。实际上无论做仓库保管员还是管理牧场都不是很高级的职务,但孔子都做得很好,大事做得好小事做得也好。汉语里有个特别好的词给我们糟蹋了,什么呢?眼高手低,我们都倾向看成贬义词,一个人高不成低不就时我们就说他眼高手低,实际上不是这个意思,它说的是一个人眼界要高做事情要脚踏实地,本来是这个意思。手低就是做事情脚踏实地,干好你的本分活,受人之禄你就要忠人之事,你此时此刻在这个岗位上就把这个活干好,别说我是大材,我这个岗位的活我不愿干,不愿干你可以走,在这个地方就一定要干好。人生总有个起点,每一步都做得好才能往上一个高度走,才能走上更高一级台阶。一出手时从最低做起而且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但同时你不要忘了你还有更高的目标,你不要做这个做上瘾了一直做下去了,不知道天地更大不知道有更高的境界,那也不行,所以还要眼高,眼高就是不为眼前的一切所局限,明白自己还有更大的追求。我特别喜欢眼高手低这个词。我们再来琢磨一下孟子讲孔子做这两个官职时说的话‘会计当而已矣 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孟子》’实际上这两句话都分两个层次,‘会计当,牛羊茁壮长’指的什么?手低;‘而已矣’什么意思?我做仓库保管员我就把财快做得好好的也就行了,我管理牧场我让牛羊茁壮成长也就行了,什么意思啊?我不在这个地方花更多精力不会用更多心思,为什么?我还有更高目标。孔子从来没想把自己变成一个专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有句名言叫‘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是从事具体的某一个专业方面的工作的。君子应有更高更大的境界。如果说孔子仅仅为了谋生仅仅为了谋仕那他已经做到了,他有官做,在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里面,凭着他的能力要一直做上去最终做到管家,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他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但如果这样下去他就不叫志于学了只能叫志于仕。既然如此那我们说志于学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要讲到孔子在30岁前他学习的第三个境界,志于学的‘学’既不是谋生之学也不是谋仕之学而是‘大学’,今天我们动不动就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这个地方的大学不是指这些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实体,是指一种学问。所谓的大学就是学大,学着让你大起来,你如果没学着让自己大起来那你就是小人,学着让你自己大起来你就是大人,大人就是君子,所以什么叫大学?简单说大人之学,君子之学就是大学。大学不是培养你专业的技术专业的技能,是培养你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孔子讲到的他的志于学实际上是指这样的学,孔子的‘志于学’也就是孔子的‘大学’之道,可这个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意义,孔子的大学之道对今天的我们又会有哪些启示?
中国古代有四本书特别重要,称之为四书,第一本就是《大学》,开头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所以大学之道是什么?不是就业不是成功而是成人、不是为了一己谋生是为天下人谋生,不是为谋得一己一生的安逸是要谋得天下的太平,要臻全人类的福祉。所以我理解大学至少应有这三个内容。大学应该是什么呢?将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将研究历史的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三句话就是大学之道。讲到这我想起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张横渠先生,他有非常著名的四句话被人称之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一个读书人我每读到这四句话都非常非常感动同时又非常非常惭愧。我们今天的读书人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胸怀,我们总是在想怎么样评职称,怎么样让自己级别更高一点,怎么样争项目然后拿到项目经费,我们总在想这个东西,可是我们的先人,我们这些读书人的祖宗,他们曾经是仁以为己任,曾经是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看作是他们至高无上的追求。所以人追求的境界的大小最终就决定了人的大小。那我又觉得张载这四句话里如再加一句就更好,因为这四句话里没讲到自我,实际上儒家是特别强调自我修养的,修身是儒家所有的学习目标最开头的基础工作,修身然后才能齐家,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再加一句,为自我臻至善。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自我臻至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加上这一句我觉得就更好了。讲到这我们要简单对孔子志于学三个字做个评价,我觉得这三个字改变了中国文化史。为什么这样讲?第一: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专门用来研究学问,说明什么?说明学术研究,道义探讨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终生事业,我们以前总是要找个职业,或做工或务农或行商或做官,人的最初就是这样的,但到孔子志于学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还有一种职业既不务农又不做工还不做官,干什么?就是志于学,就是进行学术研究进行道义探讨,这是以前没有的。所以从此以后学术就有了独立的价值和地位不再是体制的附庸,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我们现在讲孔子了不起孔子伟大。那不是随便说说的,他真的是改变了历史,这是第一点。第二:一个人可以不从事任何具体的职业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说明什么?知识独立了知识分子独立了。还有第三点:志于学以后知识分子也就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担当天下担当道义才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所以孔子带来了儒这个字内涵上的变化。我们现在讲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实际上儒这个字孔子之前早就有了,它是一个职业所以叫儒业。但孔子以后儒的概念发生变化了,这个变化怎么来的,儒从术士变成了六艺专家,公务员,再往下面变,变成什么?价值承担者。现在我们知道孔子的‘大学’比我们今天的大学实在是难多了,孔子的大学是要用一生来追求的,那在孔子眼里‘大’和‘小’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孔子日后被尊奉为圣人,那他成为圣人的秘诀又是什么?一次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了孔子一个问题,问的的确奇怪,而《论语》保留下来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樊迟按说也不算很笨,以前也问过老师很多好问题,曾经有一次老师还表演了他,善哉问,问的好啊。但这次确实问的很不好问的莫名其妙,什么问题呢?有一天他糊里糊涂莽莽撞撞地跑到孔子那问,老师,怎么种庄稼啊,孔子大概也给搞糊涂气糊涂了,冷冰冰地回答,我不如老农民,意思很明白,种庄稼你问我干什么,找老农民去嘛,樊迟还傻乎乎的,既然你不会种庄稼,那好,那怎么种白菜啊?孔子说,我不如老圃,老圃就是老菜农。樊迟之后就傻乎乎转身走了。他想老师不懂那我就去问老农老圃吧。樊迟这边一出门孔子在背后就说‘小人哉 樊须也《论语 子路第十三》’这个小人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坏人?不是,是什么,是没出息没境界。学的不是大学,学的是小学,学小学就成小人,学大学才成大人。后来老有人批评孔子,说你看孔子这段话,显然第一:轻视劳动人民;第二:轻视体力劳动。这都是不合逻辑的解释。你说你到孔子那去问学种庄稼学种菜,值得去问孔子嘛,去问老农民是最好最恰当的了,孔子办的又不是农业技术学校,办的什么学校?相当于青年干部政治学院,你跑到那去问种庄稼那不是傻问题吗?假如今天我们有学生糊里糊涂地跑到中科院去问一个博士生导师一个教授,怎么蒸馒头啊?那人家能不生气嘛,蒸馒头你找个小媳妇去问问就可以了。樊迟走了后孔子讲了3句话,牵扯到3个词 礼,义,信,这是什么?价值啊,所以我说到孔子以后,士,读书人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至少不仅仅是从事一些专业技术的工作 他的社会职责不是这个,他的最高使命是价值承担者,这才是把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终于给说了出来,所以我们说只有到了孔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真正独立的知识分子,这是孔子的伟大也是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一边谋生一边坚持学习,向着人生和学问的深度和高度掘进,一个思想的大师一个道德的圣人就要出现了,上面讲到孔子智商很高,但仅有智商行不行呢?我们说孔子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什么呢?好学。孔子一辈子都在讲,经常会跟别人讲我不是生而知之,就是好学,孔子60多岁时在楚国北方边境一个城市叫负函的地方碰到一个叫叶公的人,以前读叶(设)公,现在可以读叶公了。叶公问子路你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子路不知道怎么回答,孔子回来就埋怨子路,说你就告诉他,我这个人‘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述而第七》’发愤忘食就是发愤学习忘了吃饭。有一次孔子感慨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 公冶长第五》’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你要找到一个跟我一样很忠信的人能找得到,但很少能找得到像我这样好学的。也确实如此,我们到乡下一个小村落找老实人,淳朴的人,厚道的人,找得到吧,真能找得到,不要说乡下就在我们小区里也能找得到,老实人到处都有,但你到一个地方找好学的人找得到吗,真的很难说,这真是人性的弱点啊。孔子没有这个弱点他就好学,他有了这个优点,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跟我们拉开了距离,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庸人之所以为庸人,无它也,好学不好学。既然连孔子都说自己好学那孔子究竟如何好学,而对于不耻下问这个因孔子而闻名的成语孔子自己又有怎样一番特别的解释呢?一次子贡问了孔子一个问题,卫国有个执政上卿叫孔圉(宇),孔圉死了后政府给了他一个谥(是)号叫文,然后大家就把他称为孔文子。子贡就问老师,老师啊,这个孔圉死了后为什么政府要给他这个谥号把他称之为文呢?孔子回答了8个字‘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论语 公冶长第五》’。这8个字不容易做得到,为什么不容易做得到?聪明的人往往不好学,一个聪明的人而又好学,这就更难了。刚才说找好学的人不容易,那找一个聪明而又好学的人就更不容易了。如果你很聪明而后再好学,你一定会有所成就,孔文子敏而好学而且还不耻下问,不耻下问什么意思啊,也是很难做到的,地位高的人如果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专家向一般人请教,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但孔文子都做到了,聪明而又好学,地位高却又不耻于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这讲的是孔文子实际上说的也是孔子本人,他自己也是这样的,《论语》上有这样一条纪录很有意思。‘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进入鲁国的太庙,什么叫太庙,国家开国的国君叫太祖,太祖的庙就叫太庙,孔子进入这个太庙以后每一件事情都要问,到太庙去干什么?就是祭祀啊,那祭祀时有很多的礼仪礼节礼数,每到一个关节点孔子都要问是这样吗,应该这样做吗,应该怎么做啊,他这样的不断问旁边就有人翻他白眼了,出来以后就有人说,谁说那个鄹(邹)人之子知礼啊,入太庙每事问。你听这口气,对孔子很不屑很瞧不起。显然孔子在这个之前名声已经不小了而且是什么名声,知礼。他如果不知礼谁也不会请他到太庙里去当助祭,这也是个国家大典,因为他知礼才被请去的,所以他在这方面名声很大,但由于他进入太庙以后每事问所以别人就有疑问了,你们都说那个家伙知礼我看他就不知礼,为什么呢,他入了太庙每事问,都要问别人自己好像都不懂,而且还有个很贬低的口气,鄹人之子,鄹人是谁啊,孔子的父亲不就曾经在鄹那个地方做过地方官吗,鄹人之子就是鄹家那个小子。所以这句话,我们根据这个语气来判断,孔子这时年龄不大还没有自己的建树,所以人家一讲到他就是他是谁谁谁的儿子,但同时他已经有了知礼的名声,因为他每事问招致了别人的讽刺,然后有人把这个事告诉了孔子,孔子怎么说的呢?‘是礼也《论语 八佾第三》’每事问就是礼。因为在太庙里面在祭祀每一个环节都要非常谨慎,在做之前都要再确定一下,这就是礼。按说孔子已经以知礼的名声那么大了并且被政府请去到太庙里做助祭,但孔子真的是不耻下问。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既没那么多书籍可看也无法上网,今天的我们都很好奇孔子如此渊博的知识都是怎样获得的?孔子27岁时,鲁国有个附属小国叫郯(弹)国,郯国的国君叫郯子,这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到鲁国来朝见鲁国国君,鲁国国君鲁昭公就跟鲁国执政大臣叔孙昭子设宴招待他,在这个宴会上叔孙昭子问了郯子一个问题,说你们的祖先少皞氏(哨号),官名为什么都是以鸟来命名,郯子就跟他讲了一番,我们的祖先有鸟的崇拜,所以官名都跟鸟有关,当时孔子不在现场,后来这个事传出来,孔子一听很敏感,这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赶紧跑到国宾馆敲门当面讨教郯子,把这个东西全搞明白了,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能与人学习的机会有时甚至到有点过分的程度,比如孔子走在大街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歌,他觉得唱得很好就马上会追上去,你刚才唱得挺好能不能再唱一遍,一定要逼着别人再唱一遍然后他自己跟着就学,就哼,我们可想象假如今天大街上出现这样一个人,你唱得正高兴突然有个人说,你唱得好再唱一遍行不行,那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这就是孔子,也正因为他如此执着甚至都有点过分了才能成就他的学业。孔子还不仅仅待在自己的国家等着别人送教上门,他还出国,他曾到什么地方去过,宋国,从鲁国曲阜到宋国国都商丘有200多里,那可不像今天这么方便,19岁20岁的孔子背着行囊,那一路上穿过多少荆棘多少坎坷,有多少强人出没,有多少野兽横行,他去了,200多里路求学去了,这是第一次。第二次去郑国,向谁学习,郑国有个很有名的大臣子产,孔子听说哪个地方有名人有学问,一定会去学习,他到郑国去向子产学习,因为子产去世那年孔子30岁,所以孔子到郑国向子产请教一定在30岁前。他到了郑国以后和子产的关系有多好呢,《史记》上记载说是孔子到郑国以后与子产如兄弟。《史记》上对子产的介绍说子产这人‘为人仁 爱人’为人很仁德,能够爱人。所以后来有一次樊迟问他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仁者爱人。我们可看出子产对他的影响,孔子曾评价过子产说子产有君之子道四焉,有四种品行符合君之子道,哪四种?‘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论语 公冶长第五》’,自己做事很恭谨,谨慎的谨;对待上级对待国君很恭敬;爱护人民有恩惠给实惠;使唤人民那要看季节,不是随便地就安排老百姓今天去修陵墓明天去修长城,不是这样,使民也义。所以后来子产去世了,孔子30岁,听说子产去世仲尼闻之出涕曰,孔子哭了流眼泪了,说了一句话,古之遗爱也。子产这样的人啊,那是古代的那种伟大的文化培育出的一个仁爱之人啊。他向这样的人学习。所以我们说向什么样人学习很重要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能怀吗,这些都是孔子30岁前的事。通过这样的刻苦的求学游学,再加上自己极高的天赋孔子到30岁时终于可自豪地说,我三十而立了,那三十而立如何体现,三十而立表现在哪几方面?三十而立后的孔子又有些什么样更高的境界等着他去追求,请听下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3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对千千万万奋斗中的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今天我们都认为30岁的人应该能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并且已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孔子总结自己一生时也说自己三十而立,那我们今天理解的三十而立和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是一回事吗,年轻的孔子又是如何完成他的三十而立呢?
上讲讲到孔子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到30岁时他可很自豪地说,他自己三十而立了。这个立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一个人立起来了,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说话算数了有人听他的了。在孔子30岁时鲁国临近的一个大国齐国。齐国国君齐景公,齐国有名的大臣晏婴,晏子到鲁国访问,大国国家的君臣到鲁国来访问,这时孔子的身份实际上是个普通人,此时孔子早已辞官不做自己在办一个学校一个私学,这个等会要讲,他只不过是个私立学校校长但他竟能参与接见齐国君臣并在这次接见里还发了言。我们说这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证明他真的是立起来了。实际上在三年前孔子27岁时有个很小的国家郯(谈)国国君到鲁国来访孔子都没机会参加接见。孔子后来很想向郯国国君郯子求教,是自己跑到宾馆里去找郯子的,这种公开的官方场合是没有孔子的,所以我们可说三年前孔子都还不行三年后到30岁就行了,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这个数字是很准确的一定要到30岁。在这一次参与接见齐国国君齐景公和晏子的正式场合下齐景公还向孔子讨教了一个问题,要知道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大国国君来访,孔子作为一个学者的身份参与接见然后大国国君向他讨教一个问题,这表明孔子在鲁国甚至在国际上都是有声誉的。那齐景公问了孔子一个什么问题?齐景公此时很有野心,他的国家很大很富,齐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霸主齐桓公,所以他心中也有再称霸的想法,因此就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说以前秦国国家很小而且在偏僻遥远的西边,国家小位置又偏可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说秦国本来确实是西方一个很落后的国家,这个落后是全方位的,政治上落后,经济上落后,文化上尤其落后,那为什么通过秦穆公的努力秦国强大了并且做了霸主?秦穆公有人才优势,他别具一格地提拔各种人才,不是重用自己国家的贵族,别的国家的只要是人才他都用,其中最著名有两人,一个叫蹇(剪)叔一个叫百里奚,百里奚被秦穆公重用很有一个传奇色彩的故事,百里奚本来是虞国大夫,后来虞国被晋国国君晋献公给灭了,百里奚成了晋国的俘虏,后来晋献公把自己的姐姐嫁给秦穆公做夫人,百里奚被做了陪嫁的奴隶到了秦国。你说百里奚本来是一国大夫先做了俘虏又做了陪嫁的奴隶,心里当然不满意了所以趁机逃走,逃到什么地方去了,逃到了楚国被楚国人抓了起来,这时有人跟秦穆公说,那个晋国作为陪嫁的百里奚是个人才,可现在他跑到楚国去了,秦穆公说,既然这样我们花重金把他赎回来不就行了,不行,如果一旦花重金到楚国去赎人那楚国就会很警惕,这么一个普通的奴隶秦国为什么要花重金来赎,一旦意识到这人是个人才可能会扣住不放,所以秦穆公就想了一个点子,那行,那我们就拿五张羊皮把他换回来,于是派人带着五张羊皮到楚国去,说我们国家有个奴隶跑到你们国家来了,我们愿意拿五张羊皮把他换回去,楚国想五张羊皮换个奴隶也差不多就让他回去了,所以百里奚是秦国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来的,后来就把他称为五羖(谷)大夫。回来以后秦穆公找他谈话向他讨教,跟他谈了3天,谈完后秦穆公直接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国家的政事交给他。而此时的他已70多岁了,我们看,一个奴隶,秦穆公能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直接把他从奴隶的身份提拔为大夫,所以秦穆公用人确实是很有魄力很有眼光,这就是秦国的人才优势,我们说后来秦国为什么能统一中国而其它的国家为什么不行,跟这点有很大关系。秦国历代的丞相,尤其是到战国以后几乎都是外国人不是秦国人,这就是人才优势。这种人才优势从秦穆公就开始了。所以当齐景公问孔子秦穆公的时代国家又小又偏为什么能成霸业时,孔子对他的回答是什么,他说秦国国家虽然小但志向大,位置虽然偏但行为中正。接着孔子就提到百里奚这件事,他说百里奚是个奴隶,可秦穆公能把他从奴隶的身份提拔出来‘爵之大夫 授之国政’这样的魄力你们有吗?可是秦穆公有啊,所以孔子说,秦穆公能做到这点‘虽王(望)可也 其霸小矣’他即使称王也可以,称霸那还算是小的。齐景公听完以后表示很佩服,鲁国的这个孔子确实是很有见解。我们看孔子面对着大国国君的提问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这就是孔子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意见,不仅自己有了自己的意见而且别人还能够听他的意见,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表明孔子此时真的是立起来了,那三十而立的孔子还做了什么样的事业?我们说一个人说三十而立了,三十而立你有事业吗?有。三十而立的孔子最大的事业就是他创办了私学。在当时读书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做官了,因为这样既可养活自己还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三十而立的孔子怎么会在人生关键时刻放弃做官而想到去办私学了呢,孔子办私学难道能收到很多学费吗?孔子创办私学可说是中国教育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创办私学表明孔子首先自己在经济上立起来了,同时自己有了自己的事业,事业上也立起来了。我们说在此之前孔子经过多方求教和自己刻苦的学习在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上面已成为一个专家并且已有了自己的见解,他完全可以开班授徒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所以30岁之前孔子就退出仕途不做官了,为什么放弃了?因为孔子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学问越来越精进,他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去探讨,如果一边做官一边再来研究学问精力不够所以孔子毅然放弃了这些,但辞职以后有问题,孔子现在在季氏那辞职不干了,在家里关上门研究学问,那谁来养活你,经济问题怎么解决,所以孔子创办了私学,创办私学就可以解决经济问题同时还能成为自己的事业,不仅能有收入也不影响自己做学问甚至能促进自己做学问,为什么呢,教学相长嘛,所以我们说孔子的私学是收学费的,他不是公益学校是收学费的,他自己讲过一句话‘自行束脩(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 述而第七》’,自愿地给我拿来一束牛肉干,干牛肉,束就是一捆,脩就是干牛肉,一捆有多少,十条,十条一捆也不算多,这就是学费,这是最低标准,如果你钱很多可以多给一点,孔子有很多很富的学生,比如子贡这样的学生就很有钱,那他在孔子那就不是交学费了,几乎是赞助了,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出差,这种出国游学的费用基本上都是子贡包下来的。但你如果要来学习最低学费是要的,那就是一束脩,十条干牛肉,为什么这样,很简单嘛,如果我没收入自己都养活不了这个学校也就办不下去了,所以这很正常跟道德无关,你别说孔子是个圣人怎么办学还收费,这个想法就太简单了,圣人也要收钱也要生活嘛,况且收点学费可以检验求学者的诚心。孔子就靠此解决了他生活的费用问题,同时我们说他也找到了自己一条独特的人生道路,在孔子之前士阶层一生的人生道路很简单,要不往上走做公务员要不往下走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但孔子一创办私学给士找到另一条独特的人生道路,什么人生道路,通过办学,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介入政治,能够干预生活,能够推行主张,能够宣传思想,还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说这是自我实现的最好的一条道路而且还可保持自己人格和精神的独立。在孔子办私学时早已有了官学,那孔子的私学和官学比会有什么特殊之处,众多的学生又怎么会放弃堂堂官学而进入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孔子的私学呢?讲到这我们要比较一下孔子的私学和以前的官学有什么不同,在那个时候官学有两种,天子有官学然后各国的诸侯有官学,官方出钱办,官方有它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他的培养目标还有他的教学对象,那孔子的私学在这些诸多方面与官学有什么区别,我们先简单地看一看,官学的培养目标和孔子不一样,官学的培养目标很简单,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培养各级官员培养官场上需要的人才,就是培养公务员,这是官学的培养目标,可孔子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培养目标是什么?孔子的培养目标当然可以去做公务员可以去做官但不仅仅如此,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孔子的这个私学它培养的是价值的承担者,文化的传承者,社会的管理者。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非常了不起。后来孔子的一个学生曾子曾讲了一段话,讲得特别好,他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论语 泰伯第八》’翻译过来可以这样理解,首先曾子说,读书人知识分子一定要心胸开阔而又意志坚定,下面就是讲为什么要这样了,因为读书人任重而道远,他承担着最重的担子而且要走最远的路,那是什么担子这么重呢?仁以为己任,他承担的是什么?仁,仁义道德的仁,把‘仁’挑在肩上。所以我说孔子的这个私学培养的是什么?价值承担者,仁就是个价值嘛,我们说孔子的培养目标和官学不一样同时孔子的教学内容和官学也不一样,培养目标不一样教学内容肯定不一样了,官学的教学内容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也教这些,但孔子后来超越了这些东西,礼乐射御书数我们本来把它称为六艺,孔子超越了这些东西后又提出了另外六个概念,《诗》《书》《易》《礼》《乐》《春秋》。《诗经》《尚书》《礼记》《乐记》,其中的《春秋》是孔子自己写的一本书,因此原先的礼乐射御书数我们就把它称为小六艺,小六艺是培养技艺的,而孔子的这个大六艺是什么?是培养学问的,有了区别了,官学是技巧技术技艺,是专业,孔子的这些不是专业,是什么?是学问。我们做个简单比较,比如说《诗经》,以前的官学也教也是教材之一,但官学教《诗经》教什么?《诗经》里不是有‘颂’这样的诗歌吗,官学里面教《诗经》就专门讲这类诗,《诗经》里涉及到有关礼,有关祭祀方面的,给弟子们教一教,将来让它们怎样祭祀祖先,回忆祖先的丰功伟绩,然后在各种场合下怎样重视礼节,教这些东西。孔子也教《诗经》,教什么呢?侧重于讲《诗经》中的什么呢?首先讲《诗经》中的四个字,兴观群怨,兴就是把人培养成有情怀,有热情,有性情,有温度的人;观呢?就是把人培养成有观察力,有洞察力,有判断力的人;那什么是群?就是把人培养成有群体意识有公共意识的人,要能关心公共福祉而不仅仅关注自己一己之私,这是群,还有怨,怨是对群的一个补充,人在人群里面不可能没有怨,人有个性,所以怨就是把一个人培养成能坚持自己独立的见解,能对社会进行批判并且善于批判,在容易融入集体的同时又能保持一己独立的人。兴观群怨。所以《诗经》在孔子这变成什么教育?情感教育,理智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教育,同样的一个教材在孔子这不一样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既然孔子的私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和官学有着极大不同,那什么样的人会冒险放弃官学而选择来上孔子的私学呢,孔子真的是像《论语》上讲的那样‘有教无类’什么人都教吗?
孔子的私学教育对象和官学也不一样,官学的教育对象很简单了,全部是贵族子弟,那孔子学校里面呢?《论语》上有四个字:有教无类,什么叫有教无类,我开班了办学了,只要你拿一束脩(休)来,不管身份只要有学习愿望有学习能力,都来,打破了身份的局限,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特权阶层的特权,不是普通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所以孔子的私学首倡有教无类就是把教育推广到普遍大众,至少理论上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次观念上的大变革,所以孔子的学生很有意思,很杂,一天一个叫南郭惠子的人就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子贡先生啊,我怎么发现你老师门下这么杂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跟官学作比较,官学出来的一个一个都是贵族子弟,可孔子的私学里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有很富的像子贡,有很多贵族子弟,还有一些很贫寒的人,比如说孔子的学生原宪就很贫寒,原宪家的房子上面漏下面湿,四面的墙都是不完全的,不堵之室。而颜回几乎是穷死的,这样的学生都有,不仅有这样的学生甚至还有野人,这个野人有两种,一种说是城市之外的比较落后地区的人,子路就是个野人,所以他门下很杂,你说这个杂好不好,杂才好嘛,杂才会有不同立场,后来到孔子以后一直到战国出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谁给开创的,就是孔子,孔子用什么开创了百家争鸣?用私学,就是因为杂,正是因为他们出身不同才会导致他们立场不同,导致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同,他们都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表达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于是就形成了百家,互相不服气就开始争,这就是百家争鸣,所以孔子是开创百家争鸣时代的人。还有教学方法也不一样,这都是孔子对后世的伟大贡献,官学的教学方法很简单,既然官学是培养接班人那背标准答案就行了,教材的官方钦定的,教材怎么解释也是官方钦定的,问题是官方设定的,问题的答案也是官方定的,背答案就行了。但孔子这地方不一样,你读《论语》,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绝不一样,有多少人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的回答不一样,有多少人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的回答不一样,有多少人问孔子怎样搞政治,孔子的回答也全不一样,没有标准答案。为什么没标准答案?因为孔子的每个回答都是针对提问者,针对这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举个最明显的例子,一天子路问孔子,老师啊,闻斯行诸,我如果听到一个正确的道理,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就照着这个道理去做啊,子路性急‘子路有闻未之能行 唯恐有闻《论语 公冶长第五》’就是子路听到一件事,如果他还没实行就生怕再听到一个新的道理,这个道理我还没做下个道理又来了,他着急,就是这种个性,所以他就问老师,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孔子怎么回答,孔子说那怎么行,有父兄在嘛,一个人做事怎么能自作主张,要问问父亲问问大哥,他们都说行你再做,这是孔子对子路的回答。不久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去做啊,孔子说,那当然,你既然知道是正确的,毫不犹豫马上做。这两个答案完全针锋相对,照我们的想法要不这个对要不那个对,反正两者之间不可能都对,是吧。小师弟公西华比老师孔子小40来岁,这两次问答他都在场,所以就奇怪了,说老师啊,前两天大师兄子路来问你,你说不行,要听听父兄的意见,今天冉求师兄来问。你说马上就做,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答案不一样,这笔记没法做了。孔子说,子路这个人,间人,子路这人太莽撞,所以我要让他做事谨慎一点;而冉求这人做事太犹豫太小心,以至常常丧失机会,所以我让他果断一点。问题答案不一样叫什么?因材施教。宋代的朱熹对孔子的这个教育方法的概括就是,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孔子教人是各自根据他的才能来教的,这是因材施教,而且孔子是用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 不悱(匪)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第七》’这句话挺有意思,孔子一边讲有教无类什么人都教,可是呢,什么人都教是指身份有些人孔子还是不教的,什么人啊?没有强烈学习愿望的人不教,智商不够的人也不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雍也第六》’中人以上的我可以教他大道,中人以下教不了大道,孔子很客观很讲教育规律。不愤不启,如果你不是发愤的要学习我不来启发你,不悱不发,如果你没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也不会来教导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如果你不能举一反三,你的智力不够我也再不教你了。所以孔子讲有教无类讲诲人不倦那还是看对象的。后来孟子讲,人生的三大快乐其中一个快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快乐不是得天下人而教育之,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孔子做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我们说孔子做的教育是精英教育。看到这我们也许会有个疑问,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究竟还有没有和孔子抱有同样目标而选择创办私学的人,他们的私学和孔子的私学又有什么不同吗?我们讲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这话还不够准确,为什么呢?因为在孔子的同时代还有其它的人也在办私学,但不是孔子这个办法,我们可把孔子的私学与其他私学做个比较,比如说和孔子同时办私学的就有个叫邓析的人,在郑国也办了个私学,教什么呢?向人们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并且帮别人打官司,我们可把他这个私学叫什么学校,法律培训学校或律师培训学校,一个学校越是教技术教专业可能来学的人就越多,学了马上就能用嘛,所以邓析的学校一开始办的也是很红火。邓析自己常常帮人打官司,大的案件,打完后要送一件上衣,小的案件,送一件短袄或一条裤子。孔子是收吃的他是收穿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老百姓带着衣服到他这来交学费,你干脆教我们怎么去打官司吧,有多少呢,不可胜数,但邓析这个学校办到最后就办得不对了有问题了,怎么有问题?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他不讲原则不讲法律精神不讲规矩。所以他的私学教到最后是什么?把学生教得都不正派了,你是打官司我教你一些技巧,你犯了罪我教你怎么逃脱惩罚,变成这样了。有个典型的案子很有意思。《吕氏春秋》上记了这么一件事,说一天一个富人家的一个人掉到河里淹死了,死尸捞上来后,富人家找捞尸人讨要尸体,捞尸人就说了,我把你家人的尸体从水里捞上来总得给点报酬吧,这个没问题了,但他要得特别多,对方是个富人家嘛趁机敲一把,要得很高,富人觉得他要价太高不服气,怎么办呢?找邓析,这个人不是打官司很有名嘛。你给我想想办法,邓析说,办法不是太简单了嘛,他捞上来的这个尸体除了卖给你又不能卖给别人,你别着急,等着。这话有道理啊,除了死主的家里要,谁家要啊,所以你别着急,富家一听有道理,那好吧,我就沉住气在家等,果然捞尸人着急了,一看好几天怎么这家人不要尸了,这个尸首在家里腐烂了非常着急,他也来找邓析,邓析怎么说,别着急啊,他要的这个尸体只有从你这买呀,别的地方他也买不到,你也别着急,这就叫两可之辞。你看这个邓析不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比方说给双方找一个比较合理的途径,让大家都能皆大欢喜,把这个事给解决了,他给别人出的都是馊主意。因此邓析的这个私学办到最后是没有原则只有权术,玩弄聪明操作他人,结果是邓析把自己玩死了,他这个私立学校办到最后怎么样,把郑国风气全搞坏了,结果就是被杀掉。《左传》上的记载,邓析把郑国都搞乱了,郑国大乱 民口喧哗。然后郑国的执政姬驷歂(喘)就把邓析给杀了,我们看,邓析被杀时是鲁定公九年,正好是孔子出来做官的那年,孔子51岁,孔子30来岁就开始办学,到51岁办了20多年学,办到最后是出来做官,邓析办了多年的学最后是送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一个是成人之美一个是成人之恶。所以孔子讲‘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 颜渊第十二》’什么叫成人之美?帮别人做好事,成人之恶那就是帮别人做坏事,你看邓析办的这个学校不是帮别人做坏事嘛,帮着坏人逃避法律惩罚,这就是帮着别人做坏事,那结果就是下场很惨。孔子还有一句话,‘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 雍也第六》’他说,一个人的生存依赖于他的正直,可有那么多不正直的人为什么也活着啊,那是他幸免于祸,很侥幸地避免了灾祸。正直是生门,邪恶是死门,在死门中没有死你不要太得意,那是侥幸,所以做人要正派。当老师的尤其要这样,一定要教人走正道教人做正派人,这是一个底线。孔子说,‘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论语 宪问第十四》’君子往上走,小人往下走。那么作为老师也要教人上达而不能教人下达。孔子的私学和邓析的私学做个比较的话那是什么?就是孔子教人往上走,邓析教人往下走。所以结果是邓析自己被杀邓析的这个学校也就烟消云散了,邓析培养出什么学生来了吗,历史上不知道,孔子一生干出了伟大的事业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圣人,孔子的学生怎么样,一代又一代大师辈出,这就是走正道和走邪道的不同,前面讲孔子的学生很杂什么人都有。这里面还有两个贵族子弟很特殊,是鲁国最有名的三大家族,三桓家族里的孟孙氏家族的两个同胞兄弟,他两个也在孔子的私学里,那这两个孟氏大家族的同胞兄弟是怎么到孔子这来学习的,他们在孔子这地方学习对孔子的命运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请听下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4问学老子下海经办私学的孔子取得了初步成功并且还接受了两名贵族子弟入学,这不仅让孔子的私学名声大噪同时还让孔子有机会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问学天子脚下拜见绝世高人,问道老子。对于即将成为高人的孔子和已成为绝世高人老子的这次高峰论坛,后人向来是津津乐道认为他们的交流影响深远。那对年轻自信踌躇满志的孔子老子为什么要当头棒喝黄牌警告?而孔子的这段短暂的问学生涯又会让他学到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呢?上讲讲到孔子的私学里来了两个贵族弟子。兄弟两,岁数一样大可能是双胞胎,这个没法考证了。很可能就是双胞胎了。他们来自鲁国最显赫的家族孟氏家族。鲁国三大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那这两兄弟为什么要到孔子这来学习,这要提一提他父亲,他父亲叫孟僖(西)子,鲁国一位很有名的大夫。孟僖子在鲁国大夫里算是比较好学的人,谁有学问他马上向谁学习。孔子办私学孟僖子是给了很多赞助的。一开始办私学校舍不够,孔子不是也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吗,要有射箭的练习和比赛?当时办学条件不好没有专门的射箭比赛场,孟僖子都曾把自己家的一块地让他搞射箭比赛。孟僖子在临死前,这年孔子34岁,孔子大概在30岁之前就办私学到34岁这个私学也办了四五年,孟僖子临死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我死了你们一定要到孔子那向他学。这两个儿子一个是孟懿(意)子,孟僖子死了后他做了家长。还有一个是孟懿子的弟弟南宫敬叔,这一对兄弟就到孔子这拜师了。这两人到孔子这来我们说是有很重要意义的。首先表明孔子的私学已受到鲁国贵族的承认,你想,这两个弟子都来这学习了,梦僖子死后孟懿子作了大夫,就是大夫都到这学了,这个对孔子的私学宣传力度是很大的,所以后来报名的当然越来越多,但孔子此时在想着另一个问题,孔子也很好学也是听说那地方有高人就一定要去向他请教,孔子曾在郑国向子产学习,曾到宋国自己的祖先之国去学习过商礼,殷代之礼。他在鲁国主要学的是周礼,但周礼的大本营毕竟不在鲁,在什么地方呢?在周王朝啊,周王朝此时在哪?洛阳,洛邑啊,而且那个地方还有个高人,谁?老子。孔子早就听说有这么个高人在那个地方一直想去向他求教,可距离太远孔子没这个能力,没人赞助啊,不能自己步行啊,他一直找机会,现在贵族来了他有机会了,他就跟南宫敬叔说,我想到周去访问向老子请教,你能不能跟国君说一下让他给我们点赞助,南宫敬叔此时已做了孔子的学生了,好说,这个没问题,他是贵族嘛,跟鲁昭公说话很方便,他就找到鲁昭公,说国君啊,我现在在孔老师那学习呢,孔老师想到周去访问想向老子求教,可他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没能成行,因为得不到别人的赞助,你能不能帮个忙。鲁昭公说,行啊。鲁昭公给了孔子一匹马车,两匹马,还给他派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两个职责,除一路上照顾孔子外还给孔子做保镖,这一路危险啊。然后孔子就自己,再加上鲁昭公给他送的这么一个保镖兼生活助理,另又带了一个人,《史记》上说带的就是南宫敬叔,现在有人有不同看法,说南宫敬叔当时才14岁大概不太可能,可能是另一个学生,三个人出发了到周去向老子求教。所以我们说鲁昭公对孔子真的是非常好,他在孔子人生两个最关键时刻都帮了孔子,在孔子第一个关键时刻,就是前面讲过的孔子20岁生儿子时鲁昭公给他送了一条鲤鱼,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表明20岁的孔子受到鲁国国君的重视受到官方的承认,他的身份被官方承认了,这一点对孔子后来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孔子34岁私学办得正关键的时刻,孔子的学问到这一步也面临着一个更大的突破问题,鲁昭公再一次帮助了他,虽说鲁昭公实际上是一个很窝囊的国君,到最后,下面要讲到,他被别人赶出国在国外呆了7年死在外面的,但此人死后被谥为昭,‘昭’是什么意思?就是明白人的意思,跟什么有关,跟他帮助孔子有关,而孔子对鲁昭公也是非常感激的。贵族子弟的入学让孔子再次受到鲁国国君的重视,得到鲁昭公鼎力相助的孔子终于可以了却拜见老子的夙愿了,但他可能没想到对于他这样的青年才俊成功人士,老子为什么要让他装傻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到周去跟老子见面,在老子那个地方受到什么样的教益。老子比孔子大了,长辈了,孔子算是晚辈,年龄差距多大这个不好说因为老子多大我们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是两个辈分的人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且孔子到了周以后是执弟子礼。司马迁《史记》在《孔子世家》里面,《老子韩非列传》里面都讲到了孔子和老子之间的对话。我们先看在老子的传记里司马迁记述了老子怎么对孔子说的。孔子到了周就向老子请教,请教关于周礼等方面的问题,老子跟孔子说了这样一些话,首先跟孔子讲‘且君子得其时则驾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什么意思?就是君子如果时运好,得到明君的帮助,你就出来做官,就出来做一番事业,如果时运不济,没有明君都是昏君,那应怎么样,蓬累而行,也就是什么样呢?随波逐流,一切听之于命运。这是老子对孔子讲的第一句话,这一句话实际上对孔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34岁的孔子听老子讲这样的话,不啻是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因为那时的孔子我们可想象得出来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那一定是咄咄逼人,锐意精进,进取不息,百折不挠的,一定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那老子看到一个年轻人如此积极向上当然是好事了,但问题是你如果一意的锐意精进一意的百折不挠,不知退却不知迂回,可能未必能成功,所以老子在提醒孔子什么?人生不仅要懂得进还要懂得退,不仅要直行有时还要迂回,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愚拙,不仅要懂得坚持还要学会放弃,不仅要坚定有时还要灵活,这一点恰恰是此前的孔子没想到的,这很正常,孔子从小就在底层一直往上奋斗,能有今天的一切就是靠他那股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但到了这个境界就必须由老子这样的人来给他讲生活中的另一面,分币的另一面,所以这种教导对孔子来说是很有用处的,从此以后孔子的思想里就有很多很多老子的痕迹。读《论语》经常会读着读着就觉得这不是老子的思想吗?比如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现 无道则隐《论语 泰伯第八》’天下有道就出来干活出来做官,天下无道我就隐居,这不就是老子的话吗?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换一种说法意思完全一样。孔子还说‘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国家有道我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我就藏起自己的智慧隐居起来。‘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无道危行言孙(逊)《论语 宪问第十四》’,国家有道,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国家无道怎么办呢?做正直的事但说话就要小心了。孔子有一些很有弹性的地方,这些东西是老子教导的,老子下面接着就跟孔子讲‘良贾(古)深藏若虚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很多商人很有钱,但他把钱藏起来好像没钱;君子有很伟大的德行,但他的脸色他的表情看起来很愚拙,绝不卖弄聪明。你看,良贾深藏若虚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关键字两个,藏;愚。懂得藏,懂得装傻。孔子正需要这样的教诲啊,什么叫愚啊,愚也就是藏。把智慧藏起来不就像愚了嘛。所以孔子后来对颜回讲了一句话‘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论语 述而第七》’,就用了藏这个字。什么意思,用我我就干,不用我我就藏起来,把什么藏起来,不是把自己藏起来,不是把身体藏起来,是把智慧藏起来把才华藏起来,把理想藏起来把志向藏起来,韬光养晦,和光同尘。这是老子道家的智慧,孔子有没有?有。我们不能不说这跟老子有关。愚这个字在《道德经》里出现过3次全是褒义词,老子是赞扬愚的,所以《道德经》里三个愚都是褒义词;在《论语》里也有愚,7处9次,只有一处是褒义词,其它都是贬义词。从这我们也可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道家全面肯定愚儒家基本上否定愚,但在《论语》里就偏偏有一处孔子是赞扬这个愚的。他讲到卫国有个大夫叫宁武子,说宁武子这个人‘邦有道则智 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公冶长第五》’。宁武子这个人很有意思啊,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特别聪明;国家无道时他就显得特别傻。现在有个成语叫愚不可及,是骂人的话,比如说这个人愚不可及啊,实际上错了。《论语》里的愚不可及是指一种极高的境界,他的聪明我们能学得会,他的愚笨我们可是学不会的啊。《论语》9次出现愚就这个地方愚字是褒义词而且是很高的境界,愚不可及,你别看他愚,你做不到这个境界,这也是受老子的影响,所以孔子从老子那学到什么,除了锐意进取之外,老子告诉他,迂回,要知道进退,要知道藏智,要知道怎么样,显示出自己愚拙的一面,守拙。对于老子教导自己装傻的道理,孔子不但完全理解还认为装傻装到愚不可及的境界才是最高境界,但一切都还没完,老子又对孔子身上的骄气与意气出示了黄牌警告,这又是为什么?最后老子又教导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 态色与淫志 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什么东西呢?娇气,多欲。什么叫骄气,傲慢之气,孔子不是傲慢,这种骄气实际是什么?是自信是自负。30来岁学问那么好对天下了如指掌,他怎么能不自信怎么能不自负呢,甚至都有可能有点自大,对吧。但老子就从孔子的自信自负里看出另外一面,不好的倾向,所以你要把你心中的这种气质里的什么东西去掉,骄气,骄横之气,傲慢之气去掉。还有多欲,什么叫多欲,过多的过大的欲望,这个欲望实际上就是志向,30来岁的孔子学问做得那么好,以天下为己任,他当然有很多志向了,他觉得天下有太多太多的问题,这个问题由谁来解决,由我孔子来解决嘛,舍我其谁,仁以为己任嘛,这是优点啊,但他的另一面呢,老子就是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那一面,你要把这些去掉。还有态色,什么叫态色,傲慢之色,自信之色,自负之色,自大之色。淫志,过多的志向,这些东西都无益于你的身心不利于你的修养。我们从老子对孔子的教导中可看到什么?我们从反面来看,此时此刻30多岁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气质,30多岁的孔子的气质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志向远大,理想崇高,坚定自信,这是30多岁的孔子当时的气质。应该说一个人在这个年龄,三十而立的时候一定是这样的气质,这是很好的一种气质,但老子作为一个长辈,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人,作为一个对这个世道人心看透了看穿了的人,他觉得在这个优点背后也隐藏着一种危险,所以他适时地对孔子提出了警告,敲打敲打他,孔子到周向老子求教,真的是对孔子一生太重要了。一个人20来岁时,如果不是一个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人,注定不会有多大成就,但一个人到了30多岁后还仅仅是意气风发,没有理智而冷静的头脑,那他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这就是人生在不同阶段我们要攀升的不同的境界,老子此时就给孔子提出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你不仅要有志向要有意气,还得要有冷静的头脑及对世道人心的透彻了解,这都是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所以我们后来看到的孔子和孟子这样的纯粹的儒还是有不一样的区别的。孔子也提倡一种谦让的损之又损之道,损之又损那是老子的话,孔子也提倡,有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看到这个庙里有个很奇怪的东西倾斜在那个地方,孔子就问管庙的这是什么东西,管庙的人告诉孔子这是‘宥(又)坐之器’什么叫宥坐之器,就是国君座位右边放的一个东西,我们都知道有个座右铭,古代除座右铭外还有个座右器,座右铭是文字,通过文字来对我们进行提醒告诫。那座右器呢,是一种器具,通过这个器具来对我们进行一种告诫。这个宥坐之器是个什么样子呢?当看庙的人告诉孔子这是宥坐之器时,孔子是很有学问的人,孔子就说,既然是宥坐之器我就知道了,当它里面没有东西没装水时它是倾斜的,你把水装到装到一半装到正中间时它是端正的,你再装,装满时它就倾覆了,然后他就对弟子们讲,现在我们就试验一下,往里面装水,它本来不是倾斜的吗,好,装水,随着水装到一半这个宥坐之器怎么样,很快端端正正地立起来了。孔子说,再往里面装,等水满时这个宥坐之器一下就倒了,然后孔子就跟弟子们讲,小心啊,万物都是这样,一旦自满就一定要倾覆,一旦自满就一定要倒台。那子路就问孔子了,说老师啊,既然这样,我们如何能让人生完满啊。孔子说,你记住四句话‘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孔子家语 三恕》’。你很聪明但是你要用愚来守;你立下很大功劳用让来保住,你很勇敢,用什么样来保护你的勇敢,用胆怯,你很富,富有四海,用什么样守住财富,谦虚,孔子说,这就是损之又损之道。什么叫损,损失,减少。所以实际上是什么?这就告诉我们,人生要学会做减法,损就是减。我们总是想着把人生充满,做加法,实际上人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而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你说你有了什么就一定幸福吗?你有了别墅住有了小轿车坐就一定幸福吗,不一定,但有些东西只要你没有了你就会幸福,什么东西?过多的欲望,不良的欲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欲望,这些东西没了,没有很多庸俗的想法,心里达到一种平静,那可能真是幸福,所以我们说人生要学会做减法,这就是什么?损之又损之道,这是道家告诉我们的也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同时也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当孔子学会了人生的加减法,领悟到减法的奥妙后回家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因为他在鲁国的私学里还有不少学生等着他归来,在分手之际老子又会给孔子一些什么样的临别赠言呢?在《史记 孔子世家》里还记到了孔子最后和老子告别时老子对孔子的一番教导,孔子大概在周这个地方待了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差不多该回国了,临走前向老子辞别,老子给孔子送行然后就说了,我听说有钱的人就给别人送财产,仁德的人就给别人送教导,我没钱那我就冒充一下仁德的人送你几句话吧,他就给孔子送了几句话,司马迁把它记下来了,所以这也算老子送给我们所有人的话,他怎么讲的?他说‘聪明深查而近于死者 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而危其身者 发人之恶者也’,一个人聪明深查,很聪明,明察秋毫,优点吧,我们要费多少劲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明察秋毫的人,可老子说,聪明深查的人往往比那些笨人更容易招来杀身之祸,为什么,好议人嘛,你喜欢议论别人,你聪明你明察秋毫嘛,别人一点毛病你就看见了,看见了忍不住你还要说 说了你得罪人嘛,得罪人了人家就要来收拾你,你不很危险吗。老子看问题是不是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总是希望以肯定的方式去看人,老子以否定的方式来看人,我们往往看这一面,老子总是绕到背面,人生需要有这样的教导,韩愈说‘圣人无常师’,孔子有这么多高人教导他。也是成为圣人的原因吧。博辩广大危其身,一个人知识广博,能言善辨,胸襟开广,知识丰富,好啊,老子说,不好,危其身,它会让你经常处于危险之中,为什么?因为这种人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啊。我们看老子对孔子的这个临别赠言,聪明深查博辩广大,这8个字讲谁,就是讲孔子嘛,我们可以说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而立,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人,聪明深查博辩广大的人,所以我们说人生有这么几个过程,首先你要让自己聪明起来,接着什么,你要让自己善于把这个聪明藏起来,30岁以前孔子就是让自己做成了8个字,聪明深查博辩广大,然后到这时老子告诉他,做到这点很了不起很不错但要注意它背后隐藏的危险,你聪明深查了,好,千万不要议论别人,你博辩广大了,很好,千万不要揭发别人的隐私。接着老子又对孔子讲‘为人子者毋以有己 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史记 孔子世家》’,做儿子的不要太坚持自己,要学会听老子的,做臣子也不要太坚持自己,要学会听国君的,你不要老显得你最聪明,功高震主我们知道肯定不好,在家里,每件事都显得比老子还聪明,老子也不喜欢这样的儿子吧。这都是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孔子后来也把同样的话讲给他的弟子,孔子手下有个学生子贡就特别聪明,老子看到的孔子是聪明深查的人,孔子看到的子贡也是一个聪明深查的人,子贡就有这个毛病,好议人。‘子贡方人 子曰 赐也贤乎哉 夫我则不暇《论语 宪问第十四》’,这只是把一个历史场景换了一个地方,人也换了,老子当时用这种话来教训孔子,孔子又用这个话教训他的学生。你子贡,你端木赐,你就这么聪明,然后你就天天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这个人有这个弱点那个人有那个弱点,孔子说,你就那么好吗?夫我则不暇,我呀,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事没有时间去盯住别人的弱点,我自己改正自己的弱点还来不及呢!这是孔子对子贡的教导。我们从中可看到老子的影子。所以后来的孔子只在乎修养自己,对别人的缺点,个人的私德,一般来说不做过分的批评。公德要批评的啊,一个人公德有问题我们一定要批评,但个人的私德我们一定要宽容。比如孔子讲过这样的话‘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里仁第四》’看到比我强的人,我在想着跟他一样,向他学;看见比我差的有毛病的人怎么样?不是去指责他,是内自省,赶紧反省自己。呦,他有这么大的毛病,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毛病呀,把矛头对自己不对别人。老子也讲过类似的话‘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什么意思?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那不善人是什么呢?不善人不是我们批评的对象,是我们用来照的镜子,在镜子中你看到的是谁,不是他,是自己。将近半年的求学问道让孔子学到很多东西悟到很多道理,对于多次给自己出示黄牌的长者老子,年轻的孔子会怎样评价,学成归来后孔子的私学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孔子离开老子以后深有感触。他的学生问他,老师,您这次见了老子,您觉得老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孔子没直接回答,他说,天上的鸟我知道它会飞;地上的兽我知道它会跑,水中的鱼我知道它会游,飞的鸟我知道怎么办,用箭射;水中的鱼我也知道怎么办,用鱼钩去钓;陆地上的野兽我也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制服它,我用网。可是对老子啊我真的是没办法,因为他既不是天上的飞鸟,又不是地上的走兽,还不是水中的游鱼,他是什么呢?是一条龙。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评价,老子是一条龙。而且司马迁还很有意思,写完这次对话后他说,孔子从老子那个地方学完归来以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弟子稍益进焉’他的私学就办得更好了报名的人就更多了。说明什么?说明孔子学问提高了境界也高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留学回来了,镀了金了嘛,他跟老子学完回来了,所以他的名声更大了嘛,因此私学规模也大了。那孔子34岁到周然后回来,本来很高兴,可回到鲁国以后呢就不高兴了,为什么?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直接跟孔子特别亲近的人鲁昭公有关,鲁国的政治前面也提到过,鲁国的政治,大权不在鲁国国君手里而在三桓手中,三桓里面最厉害又是谁?季氏家族,此时掌管着鲁国大权的是季氏的季平子。孔子跟季平子,跟这个家族的关系也是很有意思的。不妨来看看,到这时孔子跟这个家族的关系可说已有4个阶段了,一开始17岁时,季平子招待鲁国的氏族子弟,孔子去赴宴被赶出来,这是他和季平子家族发生的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接触不是亲密的接触是留下了很多心理阴影的这么一个耻辱性的接触, 被赶出来,这是第一次。第二次,20岁以后孔子生儿子鲁国国君给他送鲤鱼,接着的就是季平子开始怎么样,也对孔子另眼相看了,让孔子到他家做家臣,从事一些比较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两者关系走近了;然后接下来,在季平子的支持下孔子很可能从事一些比较高层次的祭祀相礼之类的工作,国君在祭祀的时候,那是很有身份的人才能在场的。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国家大事,两个,一个就是祭祀一个就是战争,所以祭祀的场合能让你在场那就不是一般的身份了,而孔子能做到这一点能到太祖的庙里去助祭,一定是季平子支持甚至可能是季平子推荐的,所以两者的关系就更近了。但到孔子30岁以后,孔子创办私学,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学问,需要有更独立的精神更自由的思想来研究学问,因此辞去了在季氏那个地方的工作单干了,这是他和季氏季平子到今天为止形成的这样的关系。那鲁昭公二十五年也就是孔子35岁刚从周回来的时候,鲁国就发生了让孔子非常愤怒又非常悲哀的大事,这个大事偏偏就和季平子有关又和鲁昭公有关,什么样的事呢?这个事情对孔子又有什么样的影响,请听下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5流亡齐国问道归来的孔子从绝世高人老子那学到不少人生智慧,可他刚回到鲁国不久一场君臣斗争就把他卷到漩涡之中,正直的孔子因自己的一句话就得罪了连国君都不敢得罪的权臣,由此可见对于老子教他的懂得装傻的理论,孔子还是没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因此孔子那已经声名远扬的私学当然也就办不下去了,他被迫离开鲁国,那究竟是怎样一句话让孔子不得不走上出国流亡的道路呢?上次讲到孔子从周回来回到了鲁国,这时孔子35岁,此时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在这年鲁昭公要祭祖了。古代这些诸侯每年都要祭祖。鲁昭公要祭祖是个大事。《左传》上面记载‘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战争,战争不是每年都发生可祭祀是每年都要做的,尤其是祭祖祭天,所以这是国之大事是非常严肃的事情。祭祖是有规格的,天子祭祖有天子祭祖的规格诸侯祭祖有诸侯祭祖的规格,然后下面是大夫然后下面是士,一般是分成这四个不同等级。那这种祭祖祭完以后还要跳一个舞,这个舞叫万舞。那这个跳舞的乐队,它的规模就是根据不同级别而定的,天子祭祖跳万舞的乐队规模是所谓八佾,什么叫八佾?八行八列,八八六十四人的乐队,就是天子祭祖后六十四个人组成的乐队跳舞。到诸侯降俩佾,六佾,八行六列,六八四十八人,到大夫再降二佾变四佾,四八三十二人,到士,比如孔子这样的就算士,他要祭自己的祖先,二佾,二八十六人,这是周礼严格规定的,如下面的人超越了那就叫僭(箭)越,僭越在古代是严重的罪行。那诸侯要祭祖大夫也要祭祖,两人冲突了怎么办?有规定,“君祭孟月 臣祭仲月”,什么叫孟月?每一个季节头一个月叫孟月,一月叫孟月,4,7,10月都叫孟月。仲月就是第二个月。那国君祭祀在第一个月大夫祭祀在第二个月就不冲突了,国君祭祀,大夫要在旁边陪祭,这是规矩,按这个规矩走大家都就没问题了。可这次鲁昭公祭祖,可是不一样了,鲁昭公祭祖时首先这些大夫没来。为什么?这些大夫们,季平子,三桓,季孙氏,孟孙氏,书孙氏啊,他们也在自己家里祭祖,他们把祭祖的时间和鲁昭公祭祖的时间放在同一个月,这本来就让鲁昭公很没面子,你说国君祭祖身边几个大夫都不在,孤家寡人,这还不算完,到鲁昭公祭祖到一定程度要跳万舞了,把乐队招来,鲁昭公是诸侯啊,乐队规模六佾,六八四十八人,鲁国公室专门养着这个乐队,平时一天到晚在那操练每年就来跳这个舞。鲁昭公说现在跳舞了把乐队招来,48人变成16人,六佾变二佾了,人哪去了?被季平子调到他自己家里去了,季平子不是大夫嘛,大夫在家祭祖按规矩是四佾,季平子家里也养着一个乐队,这个乐队就是四佾,四八三十二人,但他今年祭祖是别出心裁,用32个人祭祖不过瘾,最好用天子的规模,用八佾来祭才过瘾。他自己的乐队本来只有32人只有四佾,那怎么办呢?好办,鲁国公室不是有六佾吗,调来四佾,四加四变成八了,他在家里祭祖的规模,跳舞乐队的规模是八佾的规模,八佾是什么规模,什么样身份的人才能享受,天子,他一个大夫在家里用天子的规格来祭自己的祖先,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犯罪啊。你自己这么干了也就算了,还把鲁昭公公室的乐队调走了四佾给他只剩下二佾了,鲁昭公祭祖时只剩下16个人在那跳,你家里变成64人在那跳,季平子把自己连升两级的同时还把鲁昭公连降二级,他自己由大夫变天子,鲁昭公由诸侯变成了士。你说这种事鲁昭公能忍受吗?太没面子了丢死人了!本来他就有积怨,你季平子平时大权都握在你手里,鲁昭公就很有意见了,这些事情再出鲁昭公忍无可忍,忍无可忍怎么办?发兵攻打季平子,这次我跟你一刀两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身边也有些人帮助鲁昭公的,因为这个季平子在家里祭祀用这种办法,那也是得罪了鲁国很多大夫,因为鲁昭公祭的祖先是这些大夫共同祖先,所以鲁昭公身边也还是有一帮大夫支持他的,然后他就带着公室的军队就攻打到季平子家里去了,季平子这次倒是猝不及防,没想到鲁昭公这个平时这么软弱好欺负的人,这一次怎么真的派兵来了,兔子急了也咬人嘛,你老欺负老实人,老实人不急就算了,老实人一急那也了不得,所以我们有个教训,千万不要欺负老实人。这个季平子就一直欺负这个老实人,老实人今天急眼了。那季平子一看鲁昭公军队来了那就是要杀头了要他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苗疆道事大师兄结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