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的建议

微信号:snatcm
国务院部门网站>>>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省政府部门网站>>>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省市区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信息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中医药网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新疆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省内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
02-0702-0602-0602-0602-0601-2901-2601-25
01-2401-1101-1101-1101-0901-0601-0312-27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路112号
邮编:710003
中文域名: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政务
Domain Name:www.您的位置:&&&&&&&&&&&&&&& > 正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政复议办公室”的通知 00:00
发文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日期:执行日期:生效日期: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现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政复议办公室”,归口管理我局的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负责拟定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负责受理和组织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并根据局务会决定起草复议决定书。
  (三)组织起草行政诉讼答辩状,受局委托直接出庭或协助其他诉讼代理人出庭应诉。
  (四)组织培训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人员,开展工作研究和经验交流。
  (五)办理诉讼代理人授权委托书。
  (六)筹办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与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有关的工作。
  “行政复议办公室”设在政策司。
司法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
2017年司法考试移动班,支持以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学习网络课程,每15-20分钟一个讲座,化繁为简。权威名师倾情打造,授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
《刑事诉讼法》
《刑法学》
《民事诉讼法》
电话:010-
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定制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智能交互课件,阶段测试点评。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个性化辅导方案,一对一跟踪教学。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大数据智能教学,私人订制服务。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Copyright & 2003 - 2017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电话:010-6500111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建议邮箱:&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层()
  /   京公网安备53 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湘潭市成立中医药管理局的用户评论
12345678910关于成立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的建议
&&&&最近云南省卫生厅、省民委 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药监局、省知识产权局等9部门等厅局联合发文,要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我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云南博大精深的民族医药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我省在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省级九部门联手合作,将全力推进民族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其中明确提出:以云南中医学院等为重要依托,大力加强和完善多层次的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民族医药的国民教育,加强、鼓励、扶持民族医药的传承。曾向云南中医学院提出成立民族医药学院的建议,现再次呼吁尽快成立民族医药学院。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为各民族生命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傣、彝、白、苗、藏、纳西、哈尼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形成以彝族、傣族医药等为主干,藏、苗、壮、白、纳西等民族医药为辅的的独特的云南民族医药体系,为各个民族人民生命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宝贵资源和财富。
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设立民族医药专业、开展民族医药学科建设,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加强民族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创办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医药等新兴学科。”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一个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现有民族医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举办高等民族医药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鼓励有条件的民族医药积极开展专业研究生教育。继续扶持建设藏医、蒙医、维药、傣医等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加强其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到2015年,民族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和民族药企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日在“云南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秦光荣省长指出:要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区域特点,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突出特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并能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服务的高水平大学。日云南省高峰副省长到云南中医学院视察指导工作时强调指出:必须加强民族医学学科建设,以此推动云南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扶持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是国家以及云南这样一个边疆民族省份医药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国家《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云南省“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云南省“十一五”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云南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成立民族药学院,这是国家和云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云南中医学院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必将对加快我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发展民族医药,人才是关键。云南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民族医药人才。当前云南民族医药的一个基本现状是名医消逝、名方流失、名药失传,发展迟缓。民族医药后继乏人、民族医药技术人员多数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级技术人员缺乏,技术人员可能出现断档;师承教育、带徒授业日益减少,一些民族医医独特疗法面临失传危险,民族医药产业发展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不足等等问题日益突击,已制约了我省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我省在民族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和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上已落后于西藏、新疆、内蒙、贵州、广西等省区。目前全国共有14所教育机构开展了藏、蒙、维、傣、朝、壮、苗等民族医药专业和中医专业民族医药方向教育,成立有西藏西医学、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等,在校生约1.7万人。青海藏医学院已在筹建之中,并已开始招收部分本科学生。成都、甘肃等中医药院校还开设了民族医系或民族医专业。如广西中医学院于2005年10月正式成立了壮医药学院,2002年就开始招收中医学壮医方向五年制本科生。现壮医药学院壮医药学科已形成了壮医基础理论研究、壮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壮药质量标准研究、壮药药效筛选研究、壮药新药开发研究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专兼职教师40余人、教研室5个、标本馆2个、资料室1个,承担着壮医学本科生、研究生200多人的教学任务。同时,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青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还分别开展了藏医、蒙医专业的博士学位教育。我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民族医药研究生培养工作,近年来,我省主要依托云南中医学院及西双版纳州政府在西双版纳州开展了傣医学中专及大专教育,云南中医学院自2006年招收了中医专业傣医方向的本科学生,并培养了一批民族医药硕士。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起步早,发展慢,作为一个民族大省,在民族医药研究及教学方面的发展是滞后的,至今民族医药本科及其以上高级人才培养体系仍不完善,已不能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大我省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强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学学科建设,成立民族医药学院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医药人才,是不仅必要而且也是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以上又居住在山区,边疆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丰富的云南民族医药资源,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唯一性及独特性。因此,传承建院以来的办学精神和积淀,坚持为基层、边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人才。坚持保持和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遵循民族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与时俱进,将客观存在的省情和资源优势内化为办学动因,使云南中医学院办出特色,建出优势,因此,成立民族医药学院积极培养能够扎根边疆基层,业务素质精良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专门人才,为改善云南边远农村、困难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作出贡献。彰显云南中医学院的本科办学的价值和作用。
一、成立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基本条件已成熟
1、民族医药学科建设基础积淀丰厚
云南中医学院在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方面基础扎实,积累丰厚,是最早提出和开展研究民族医药的大专院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育麟教授率先提出从民族药中寻找新药的学术理念,先后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并获得了世界民族医药研究的金奖;整理、主编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民族医药专著,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是编著了我国首部《中国民族药志》3卷,在学术界至今仍占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从而确立了在民族医药研究国内领先的地位。2000年学院组建了民族医药研究所;2003年为加快和提升民族医药的研发速度与水平,进一步整合院内外资源,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为民族医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医药研究发展中心现承担着民族医学学科的建设、学科项目管理、学科经费管理、学科梯队建设以及民族医药方向本科生、研究生的管理等工作。现已逐步成为我省民族医药的教育和研究基地。为民族医学学科建设、民族医药领域科学研究以及民族医药研究方向本、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综合管理平台,也民族医药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云南中医学院是最早培养民族医药硕士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世纪80年代与昆明植物研究所率先联合培养民族医药硕士。现已培养一定数量高质量的民族医药专门人才。近几年来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云南中医学院在民族医药科研、教学等方面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民族医学是学院院级和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云南省高校“云南民族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之中。经过2年多的建设,目前民族医学学科具有民族医学理论及文献整理研究、民族医学的临床研究、民族药开发研究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民族医药学院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和条件。
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云南中医学院先后与西双版纳、迪庆等地联合试办了民族医药教育,以民族医药大专或专升本等形式,培养一批民族医药人才,积累了经验。在民族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2005年以前是招收中医基础理论民族医药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云南中医学院获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作为二级学科的民族医学也相应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和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招收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2名,依托重点学科优势,培养民族医药高层次人才。2006年云南中医学院已招收了中医专业傣医方向本科生。2007年民族医学学科制订了中医学专业傣医方向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质量控制点,具体包括中医学专业傣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课程、教学进程、学分结构等;同时,制订了民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整合校内外资源,支持教师在重点学科领域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或脱产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安排,云南省卫生厅组织成立了全国傣医资格考试(试点)专家组,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学学科12名民族医药专家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傣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点)的笔试命题工作,受到云南省卫生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试中心的好评。为民族医药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累了经验。这不但标志着傣医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为云南中医学院培养傣医本科人才提供了条件和发展前景。
2007年经云南省有关部门批准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和云南省彝医医院(楚雄州中医院)成为云南中医学院的附属民族医院,这不但为民族医药的临床研究及民族药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条件,也为民族医药方向的学生提供了临床实习基地。同时,建设完成了学院民族医药陈列室的建设,云南中医学院在迎评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支撑作用。加深云南中医学院师生对我省民族医药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民族医学的兴趣,为民族医学类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民族医药教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民族医学学科申报和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十世纪傣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编写”项目,目前已完成《傣医药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傣药学》、《傣医方剂学》、《傣医经典选读》、《傣医药学史》、《傣医临床学》七部教材的编写工作并于2007年12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已经成为全国傣医资格考试(试点)的指定用书。傣医本科规划教材的出版发行,对建立和完善傣医药学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06年以来民族医学学科成员已经陆续编写出版《纳西东巴医药研究》、《中国纳西东巴医药学》、《云南彝医药》(上下卷)、《云南香格里拉民族医药图鉴》、《云南藏医药》等民族医药学专著近10部,民族医药教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专业设置已初具雏形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云南中医学院目前已有中医专业傣医方向本科生,民族医学专业民族医学理论及文献整理研究、民族医学的临床研究、民族药开发研究三个方向硕士研究生,拟建中医学傣医学、彝医学方向、中药学民族药开发研究方向本科专业。通过以上专业的设置,力求找出一条拓宽专业门类、优化专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形成几个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为突出云南中医学院在同行院校的特色及优势,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发挥作用。
5、师资队伍初步建立
民族医学学科现有教学及科研人员3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7人,其他2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2人,在读硕士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50岁以上5人,40-50岁20人,35-40岁3人,35岁以下6人。同时,聘请了一批院外民族医药专家担任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初步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学历结构完备的师资队伍,具备了承担民族医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条件和能力。
6、民族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民族医学学科具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别为民族医学理论及文献整理研究、民族医学的临床研究和民族药开发研究。现有民族医药研究相关实验室使用面积约850m2,有图书中文资料1.37万册,外文资料0.02万册,仪器设备150余(台、件),仪器设备值400多万元。有较好的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和能力。随着云南中医学院新校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面积将达2500m2,实验室的条件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在科学研究方面,以云南民族医药理论及文献整理研究为基础,民族医药有效验方的临床研究为切入点,从民族医药中筛选新药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以民族医药理论为指导,传统用药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民族药新药开发研究。现有在研课题32项,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合计&&
万元。其中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2007年学科组人员申报立项新增科研课题20项,发表学术论文61篇;出版教材、专著19部。
综上所述,民族医学虽是一个薄弱的新兴学科,但其有较好的成长性,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是能促进云南中医学院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并能紧密结合云南医药优势产业及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目前学科的综合发展基础已具备了成立民族医药学院的基本条件。
二、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的建设目标
确立“立足科研,服务教学,培养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研为先导,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民族医学本科、硕士研究生高层次民族医药研究型人才为重点,中医学傣医学和彝医学方向本科生为特色,培训民族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全科医师”为基础;以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为依托,以民族医药研究发展中心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和云南省彝医医院(楚雄州中医院)为载体,积极开展科研、教学、临床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拟将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教学体系较为完备,逐步建成中医学傣医学方向、中医学彝医学方向和中药学民族药开发研究方向三个专业,具备培养民族医药“四有人才”的能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及开放式民族医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研究、创新型的民族医药学院。建设和完善云南省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体系。
主要培养一批掌握民族传统医药基础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的人才,具备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技能的专门人才,能够为国家制定民族医药政策和法规提供依据的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提供管理型人才,具备独立研发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药物的高级专业复合型人才,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教育人才,以及培训以边疆民族地区为主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建成了教学、科研、医疗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一体化,具备聚集我省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培养造就领军人才的基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三)培养人才的社会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发展比较完整的民族医都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得比较好,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民族医药技术人员2000余人,贵州省经普查有民族民间医药人员30余万人之多。内蒙古还有蒙医学院、呼伦贝尔蒙医学院,西藏也有藏医学院,这是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民族医学院,它们的存在为蒙医、藏医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3000多名高素质的专业民族医药人才。
我省民族医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核心就是人才的问题。这其中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事民族医药工作的人数较少,其中包括祖传,跟师学艺者,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部份队伍正在逐渐萎缩。二是我省还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全省仅有一个傣医中专学校,在西双版纳的民族医学研究所中有职工一百多人,而从事傣医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三分之一,其它少数民族如彝、苗、白、纳西族等则基本上是分散存在,各自为阵。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从事民族医药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从这支队伍的构成来看,大多是祖传、跟师学艺的,他们虽然可能拥有一技之长,但未接受专业系统培训。因此,我省民族医药队伍存在的质和量问题。
我省对民族医药人才的需求,主要是民族医药研究、医疗机构和民族医药企业。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因此,培训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人员也是主要需求。结合云南省实际,开展多层次的民族医药教育,培养民族医药人才现阶段宜坚持“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走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的路子,实行定向定点招生,定向就业,为农村尤其是为民族地区乡村培养更多更好的医药人才。一是以培养本科、硕士为主,现阶段以中医学傣医学方向、中医学彝医学方向、中药学民族药开发研究方向本科、研究生培养为主。二是培训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人员。2009年国家已批准开展傣医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可解决傣医本科大学生和有一技之长的民族民间医生的合法执业问题。因此,可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举办民族医药高级研修班(非学历教育),每年招收在职人员参加培训,是完全可行的。
综上所述,成立民族医药学院不仅有必要,而且是可行的,当前是我国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机遇稍纵即逝,虽然也存在诸多的困难,但聚沙成塔,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今天,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紧紧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教学、科研的跨进式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设立国家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建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设立国家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建议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中医药管理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