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历在北京能进互联网大佬的学历公司吗?

北京市不限工作经验初中学历最新招聘信息-首都人才网
企业答复率
没有查询到符合条件的信息
上传Word简历
邮箱/用户名: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只允许上传.DOC .XLS类型的文件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但已经有一份Word简历(不超过500K),那就直接上传您的简历来申请职位。
注意:如果您已经有了用户名就不建议您再上传了,否则多用户名会给管理简历带来麻烦。建议登录后使用上传附件简历功能。推荐到广播
38907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Creative Ones)
(夜黑杀人夜)
(Winniewuxx)
(HOME FUN)
第三方登录:从加班说互联网环境:为什么北京就是要比上海的那个什么
在上海多年,一直有听到一个言论,总说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比上海的多、北京的互联网机会更好于上海。但对于我所处的上海互联网周边环境来看,该加班的加班、有优秀产品的照样会出来,站在时尚的前沿,上海的互联网总能第一时间与国际接轨,所以我觉得上海的互联网环境应该不错才是。鉴于业内传闻(北京互联网比上海好)甚广,且鄙人没有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干过无法深刻认识北京互联网环境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所以对传闻一直保留意见。
但直到上周出差北京,在约见了几家互联网公司与自己的亲身体验后,算是彻底感受到了北京互联网环境可怕的现象与之所以可怕的原因。
一、三个公司的上班时间
A公司是一家有雄厚背景支持的创业型公司,虽然拥有着“富二代”的光环,但他们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创二代”“拼二代”。A公司目前员工2、300人,以技术和产品为主,而这一帮人的精神状态正成为A公司最大的精神财富。A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公司晚上8、9点还会有80%的人在加班,哪怕那天是周五也不例外,而且曾经有段时间更是没有工作日与周末之分。A公司的负责人建议我可以晚上去中关村看看,因为那里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的办公楼,是北京互联网公司一道极其代表性的美丽风景。
B公司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目前公司人数4、5000人,我约见的是该公司旗下一个新项目小组(未来会成为事业部)的小组Leader,L告诉我他们这个项目有十几个人,对于上班考核原则上是上足8个小时即可,但他们实际上往往都有超过9个小时。比如就拿她自己来说,早上10点钟到公司晚上7点就可以正常下班,但她一般都是在8点之后离开公司。
C公司是一家融了数百万美元风险投资的移动互联网小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多款的手机应用。公司团队里有清华北大的,也有普通学历的员工,公司四十多人里技术与产品是主力,市场部才成立不久总共只有三个。C公司的董事长告诉我,他们现在虽然还在商住两用的楼房里办公,但每个人都很拼,主动加班情绪高涨。
我通过这三个例子不外乎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加班的很厉害,但上海的互联网公司也同样存在着厉害加班的案例,只不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自愿的,而后者却倒是“被逼的”。这样截然不同的心态,让我感到可怕。
二、上海与北京的互联网公司
从据我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在上海的互联网公司里,加班的往往是由公司发起的被加班,所以上海的晚高峰齐刷刷地发生在每个工作日的五到七点就较好理解,再加上上海人事政府部门对劳动者的呵护有加,公司对于加班者往往是敬而远之。在上海,有一家较为大型的电商公司,为了遵守国家劳动法规,对于加班者要么调休要么给予1.5倍工资,后来实在是由于加班的“生意”太好而不得不官方发出禁止加班的通告,并且从那以后一下班就让保安给予清场,如果不走人家保安还会怀疑你想干嘛呢。
如果拿这么一两个加班案例就想说明北京的互联网环境比上海的好,显然过于牵强了。但我们可以试着从结果来倒推原因,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先来看看上海与北京的全国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在上海,在全国范围内还算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有盛大、土豆网、大众点评网、易趣、前程无忧、九城、新蛋、巨人网络、携程网、百姓网、篱笆网、VeryCD、一号店、易讯、安居客、若邻网等。盛大算是游戏公司估且也算他为互联网公司,但最近业绩下滑,可能还有收入的是盛大文学(云中书城);土豆网也是互联网界里的一朵奇葩,明晚就要上市了今天老板还跟老婆闹离婚;像九城、新蛋、易趣是同一类别的,都是属于不在沉默中爆发的那种……对于其它的也不再逐个点评。总而言之,源于上海的全国性互联网公司显然屈指可数。
再看看北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一抓一大把,百度、搜狐、新浪、当当、优酷、搜房、焦点房地产、雅虎中国、新华网、中华网、和讯网、天极网、人人网、硅谷动力、中国万网、慧聪网、拉手网、凡客诚品、豆瓣网、58同城网、赶集网、去哪儿网等等等等。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试着倒推出一个结论:之所以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比上海的来的多来的好,那是因为北京的互联网环境比上海的好,而在互联网环境里,其中包含着重要的一点就是北京的互联网劳动者更愿意主动自愿地加班。
(附:因为本文主要是讨论分析北京与上海的互联网环境,所以就不对网易、UC的发源地广州,腾讯、迅雷的发源地深圳,阿里巴巴电商圈的杭州,以及互联网基础性服务的厦门互联网环境做阐述。)
四、两个城市加班的猜想
在笔者看来,加班是影响到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互联网环境进而影响到两个城市互联网公司层次不同的重要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这将在下面的第五部分做补充分析。
这次去北京,在去天安门广场的路上不经意地拍了张警卫的照片却当即被现场的警察截住查看,生怕我是某个国外的间谍来华进行偷拍。而这个经历也一再验证了我对北京的看法:一个政治因素极强的城市。再举个例子吧,我一朋友告诉我,前个星期举行斯巴达的时候,在某个中心附近的手机都上不了网呢。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北京的互联网环境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的。北漂、蚁族给人们无形中赋予了奋斗拼搏的精神品质,再加上有着一只无形的政治之手时刻从侧面鞭策着北京的互联网工作者,以至于在北京这种春天沙尘暴、夏天特别热、秋天很短暂、冬天风干冷的鬼天气里,他们也能坚持得住早出晚归的职场磨砺。难道是因为北京的地铁全城仅需2块钱?难道是因为北京总共有六环?难道是因为北京有地下出租房?爱说笑。
跟北京的“帝都”、传统、文化相比,上海的是“魔都”、“国际化”“小资”,而“小资”似乎也一直在影响着上海的互联网环境。曾经有外地的互联网朋友想来上海,说上海的互联网机会多。我告诉他,机会多人才也多,但他们都很小资——哪怕是外地人一到上海也都很奇怪地跟着小资起来,如果你比他们拼努力,你的机会会更大。闭上眼睛想一下,当上海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正在跟别人一起挤着晚高峰的时候,北京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还在加班;当上海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正在家里玩Dota、把妹约会的时候,北京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也还在加班。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为什么公公的武功很高?因为当别人在打飞机的时候,公公还在练功。
从经济压力上来看,北京上海的CPI一直是走在国内所有城市的前沿,包含房价(也指租房)在内的各项生活成本也定是难分伯仲地名列前茅。那么,对于如此雷同的外在压力,生活在这两座城市的互联网一族也理应具有着类似的奋斗精神,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不同之余,反而在沪人更有一种对京派嗤之以鼻的优越感。
这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如果以上笔者的猜测属实并且有几分科学道理所在的话,那么从过去到现在,两个城市的互联网公司发展已见分晓;而从现在到未来,这两个城市的的互联网差距估计是会越拉越大、环境则会是越来越悬殊。这也难怪,以至于我老板会突发奇想,是否可以考虑把我们公司搬到北京去。嗯,这个想法够大胆!
五、影响北京上海互联网环境的原因分析
正如刚才所说,加班只是影响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互联网环境不同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因素。其它原因包括:
1、人才和资源。
北京与上海在人才和资源上比其它的城市更显优势。君不见清华北大复旦交大,风险投资、政府机构、政策照顾、社会设施、媒体资源等绝对是一流的,同时再加上好环境吸引好人才、同行业人才资源的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和马太效应,这让集群效果更好便于技术交流,所以说北京与上海已经是比国内的其它城市赢在起跑线上了。但相对来说,北京更优于上海。
2、精神面貌
去了北京,注定要迎接大风呼吸沙尘还要不时抖抖身上的落叶,所以在北京就更显得自己的落寞,再加上皇城脚下自己身影的卑微十足,一路上高官司子弟好车呼啸而过,你所能做的只有裹紧衣服加快脚步赶赴下一站。试问,你不努力,你行吗?!来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市场经济下的物欲横流,让人不由自主地抬高了自己的层次,眼高手低又显急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个人思想
在北京的人在政治的力量下变傻了,所以毫无思想拼命往前冲;在上海的人思路清晰追求ROI,在没看到现实照进理想的当下更懂的取舍。
所以,评估互联网环境的最好指标就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加权,无论天时还是地利,北京均占优势,再加几乎起决定性且具有主观能动性作用的人和因素,北京,北京,北京……
六、补充:北京的出租车司机
在北京的那几天,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北京的出租车服务那么烂!?
1、拒载极其严重。近的太近不想走,远的太远怕没有回程客,客人上车还要陪着笑脸不然人家就不载你,你陪了笑脸人家让你上了车但人家还是以你欠了他几十万块钱不还的脸色来对待你。上次好不容易说服了一个司机载我们,上车一聊才知道,一个上午到现在我们是他的第一个客人。
2、极其不懂礼貌。北京的司机有两种人,一种是很能侃的随便找个话题都能侃上个把小时的,另一种的是三锤打不出一个屁的你怎么主动跟他说话他就是在生气。还有,虽然可以理解北方人洗澡不方便,但至少不能让身上有味道肩上头皮屑洒的比车外下的雪花还频繁吧。
天子脚下服务业却如此之烂,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些高官完全没有机会私服微访,严重计划经济下的北京出租车费用,决定了司机们在出车的那一刻起就压着一肚子的火在开车,自然不会管那些乘客的感受了。而受市场经济影响更大的上海,坐他们的车可不要太热情了哦。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上海的互联网工作者,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北京的互联网工作者,两个城市,两种人。
声明:本人亦是一名生活工作在上海的互联网从业者,以上文字并无诽谤打击上海互联网行业及业内人士之意,仅以个人观点描述一个事实,通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进而唤起上海互联网行业对某些可能之现象的重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毕业是什么学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