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自闭症的人都很聪明是孩子为什么会得自闭症

从绝望到陪伴 三个自闭症孩子家庭的故事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从绝望到陪伴 三个自闭症孩子家庭的故事
扫描关注家长课堂微信
  这是三个自闭症孩子家庭的故事。从最初的绝望茫然,再慢慢到接受事实以及选择最终的陪伴,守护自己家里的“星星的孩子”,他们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煎熬。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据了解,全球有6700万人患有自闭症,而中国有超过160万自闭症患者。
  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这类儿童因为情感反应迟钝、语言表达障碍、行为刻板等特征,为家庭带来极大的困境。自闭症多发于婴幼儿期,目前病理成因无统一定律,除了有生物遗传原因,也与早期母婴相处的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人际交往阻碍、兴趣狭窄,这些儿童心理上极为孤独,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域,亲人的陪伴对他们极为重要。
  起初没耐心,“现在想想很无知”
  53岁的李建永远也忘不了女儿清清第一次被医院诊断为智障儿童时,自己和妻子遭受的沉重打击。那时,清清一岁多。一次,女儿重感冒去医院看病,医生把他叫到一边,在问了孩子一些情况后,医生告诉他:“你家孩子的智商可能发育迟缓。”李建说,现在想起来,医生就是想告诉他,“你家孩子脑子有问题”。后来,医院的诊断定性,清清属于自闭症儿童,那是李建夫妻第一次听说“自闭症”这种病症。
  那时的李建和妻子虽然对女儿的问题隐约感觉有些异常,但因女儿才一岁多,咬字不清、谈吐不顺畅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总以为那是孩子年龄还小的原因,等大一些可能就会好。那次诊断结束后,夫妻俩仍旧抱着“孩子也许问题并不大”的希望。但等到清清两岁多时,他们才真正敢于去面对这个问题。
  “没办法不面对了啊,”李建说,和周围的孩子一比较,他明显发现女儿的情况很严重,周围的孩子会跑、会跳,语言交流非常顺畅,但清清只能讲简单的词汇,句子也连贯不起来。而且,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清清两岁多才学会踉踉跄跄地走路”。
  清清与周围孩子的差异,也使得李建夫妇起初对孩子极度的没有耐心,“那个时候真的很无知,”李建说,每当孩子做事慢,在家里一生气就搞破坏时,他和妻子就非常的急躁,他们想像教育正常孩子那样来教育女儿,但发现很失败。愤怒的时候,他也动手打过孩子,因为清清是个女孩子,他认为,她可能会听话一些,但实际上孩子一点都不领情,对父母交代的事情基本上是没有反应的。
  “独立”的尝试失败后,选择了陪伴
  清清也上过幼儿园,但基本是断断续续,清清根本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清清8岁时,李建夫妻终于下定决心将孩子送入西安心心特教儿童中心,转眼间,清清今年已经21岁了。
  从起初不能够接受孩子的情况,到现在不得不接受,李建形容自己和妻子已经“身心俱疲”。清清20岁时,行为还像个孩子,“现在也是”。在心心特教儿童中心,清清刚开始是周托,夫妻俩一周接送孩子一次。起初,清清很不情愿去学校,后来才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但这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能顺畅地去学校”。李建说,每当周末快结束时,他和妻子都要格外照顾到清清的情绪,尽量不惹孩子生气,以保证在送她去学校时能高高兴兴地走。
  清清还有一个妹妹,每当妹妹买了新衣服时,清清都想要,所以,每次在给小女儿买衣服时,李建夫妻都要考虑给清清买一件。清清渐渐长大,“但看起来心智还停留在六七岁的状态”。清清还喜欢看动画片,热衷于玩智能手机,每次手机刷屏很慢时,清清就用手不停地搓屏幕,有时还用牙齿咬,内心极度的焦躁。每逢这时,李建就想上去阻止,但没用,“你一离开,她还这样做”。家里的电脑已经很久不用了,没事时,清清会坐在电脑主机前抠键盘,直到所有的键盘脱落。
  看着渐渐长大的清清,李建也心急,他和妻子也尝试让孩子独立。有一次,他带着清清去公园,为了考验清清,他故意躲起来,躲在能看见清清的地方,想看孩子接下来会做什么,他最终很失望,因为清清看不到他时,神情虽然很焦虑,但绝不主动和周围的人说一句话。
  那时的李建多希望清清能主动问周围的人一句话,但那样的情形并没有出现,最后李建不得不主动走出来。见面的刹那间,清清迎上去神情很喜悦,她说:“爸爸你去哪儿了,找见你了。”那个时刻,轻易不流泪的李建落泪了。
  现在,李建再也不做那样的实验了,他和妻子已经商量好了,等到小女儿考上大学后,他就和妻子带着清清去乡下生活。他们要陪着清清,直到有一天不能再陪孩子。想到未来时,李建只有这个打算。
  孩子也教会父母很多东西
  冰冰三岁之前,李妍也不相信儿子是个自闭症儿童,直到看到医院诊断书上的白纸黑字。
  70后的李妍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是一名中学教师,因为懂教育,所以起初两岁的冰冰还不能叫出“爸爸、妈妈”这些字眼时,李妍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孩子的发育并不都是一样的”。冰冰两岁半时,李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幼儿园,冰冰明显表现出不合群,整整哭了两周才愿意去,但去了之后却从不跟小朋友交流。后来,幼儿园的老师建议李妍,等冰冰大一些再送,就是在那样的情形下,李妍也没有把孩子和“自闭症”这三个字联系到一起。
  等到冰冰三岁时,李妍再送冰冰去幼儿园,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时候,她会偷偷观察孩子,她发现,到幼儿园后,冰冰基本上都是呆呆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周围人的互动一点知觉都没有”。再到后来,李妍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冰冰多动的症状似乎也越来越严重,基本坐不住,有时老师正上着课,他自己就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只关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为此,李妍很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她们很包容孩子的这种情况,才能让孩子上完正常的幼儿园”。在此期间,李妍和丈夫开始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当她看到诊断书上写着“自闭倾向”这几个字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背着孩子,她和爱人偷偷地流眼泪,过去孩子发育迟缓的假设现在一下子被击破了,有段时间她觉得很绝望,“为什么老天会给我这样一个孩子?”但冷静之后,“还得面对现实”。
  在冰冰上小学之前,李妍也试图让孩子上正常小学。冰冰四岁时,她陪着孩子上母子特教班,上了一年,“发现和正常孩子还是没法比,”最后,她只能放弃,最终为儿子选择上了特殊学校。她那样爱儿子,有时候她觉得儿子除了人际交往的问题,仿佛和别的孩子差异并不大,但当有些事情发生时,她又“不得不否定自己”。冰冰做事无法专注,到了九岁才能简单地写一些字,语言的表述就更是问题。比如,当冰冰想喝水时,他总是说:“妈妈你喝水吗?”一开始,她纠正孩子说“是我要喝水”,孩子照着做了,可等到下一次时,冰冰还是这样表达。李妍后来才明白,这是自闭症儿童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只能单调而机械地重复”。
  李妍比较庆幸的是,冰冰在情感上的问题并没有严重到他们无法接受的地步。孩子虽然在外面不愿交流,但回到家里却愿意和爸爸、妈妈交流,她能够感觉到孩子对他们夫妻俩的深深依恋,回想自己生孩子的经历,“剖腹产,没有母乳喂养过,”李妍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好好孕育一个孩子,亲自喂养”。
  冰冰对球有着特殊的热爱,他喜欢玩各式各样的球,李妍家附近有个大看台,没事时,李妍会陪着儿子一起去看台玩球,冰冰会爬上看台把球扔下去再捡上来,他重复着这个动作,只要妈妈在身边,他就一直玩,“一点不感到疲倦和厌烦”。
  如今,李妍已经习惯不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去做比较,“一点用都没有”,她说,从接受孩子现状的那一天起,她觉得孩子也教会了他们夫妻俩很多东西,“宽容看问题,耐心处事,为着这个鲜活的生命没什么不可以改变的”。自从冰冰在西安一家特教中心上学后,李妍坚持每天接送孩子,她觉得,儿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冰冰的特教学校,老师换得特别勤,“没办法”,作为母亲,李妍特别理解这种学校师资为何流动得这么快,“辛苦,收入低,能做下去的老师全凭一颗爱孩子的心”。身为特殊孩子的母亲,她很希望政府能够特别关注到这个教师群体,因为,“他们对孩子的付出要比正常学校的老师多得多”。
  尽管女儿有自闭倾向,但至今不敢去检测
  自从6岁的女儿嫣嫣一再被班主任告知“看起来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结论后,34岁的赵瑾背着丈夫和女儿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直到现在,她也不愿意领着女儿去做“是不是自闭症”的检测,她不敢朝那个方向想,家里的老人也不知道“自闭症”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孙女在学校老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小孙女不和同学说话,也不参加什么活动,对老师的发问总是一副没有回应的样子。
  女儿的情况,是语文老师最先察觉的。语文老师告诉赵瑾,自己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内向的孩子,嫣嫣一年级上半学期快要结束时,语文老师提醒赵瑾:“还是给孩子做个检测吧。”
  在这之前,赵瑾曾被语文老师叫去学校,问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因为家里有老人带,嫣嫣四岁才上幼儿园。虽然老师也反映过孩子内向的问题,但因为幼儿园老师是赵瑾的同学,所以,嫣嫣一直是被特殊照顾和呵护的,但等上了小学一年级,赵瑾和丈夫也发现嫣嫣过于“内向了”。
  有一次赵瑾去接嫣嫣,隔着玻璃,她发现,别的小朋友都能听老师的指令站队,但嫣嫣似乎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别的小朋友推她时她才知道挪动脚步。赵瑾不甘心,又连续观察了几天,发现女儿一直都是这样。最让赵瑾难过的是,老师还告诉赵瑾,课间上厕所,别的小朋友一窝蜂去蹲厕,嫣嫣也去,但走到厕所门口发现有人时,她又独自回来,或者站在厕所门口不进去也不说话。
  赵瑾频繁地被老师叫,当女儿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时,身为老师的丈夫先受不了了,对嫣嫣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嫣嫣根本完成不了家庭作业,爸爸就在一旁监督,孩子一紧张写得更慢,有几次,爸爸还伸手打嫣嫣的头。
  这些还都不是最要紧的。嫣嫣上课根本坐不住,目光也不在黑板上,尤其遇到自己没兴趣的课,老师正上着课,嫣嫣就站起来在教室里走动,旁若无人。
  赵瑾不得不重视语文老师的提醒,她上网一查,嫣嫣的症状太符合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了,她边查边流泪,丈夫更不能相信,像他们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孩子怎么可能是自闭症儿童呢”。
  嫣嫣现在越来越无法适应学习,她和爸爸妈妈还能够交流,但一句话总是重复好多遍。在家里,嫣嫣好动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她看起来很焦虑,不停地走来走去。她不喜欢玩具,看动画片还能安静一会儿。有段时间赵瑾心情很不好,嫣嫣就寸步不离赵瑾。她不怎么缠爸爸,对爸爸的感觉总是很疏远,一切迹象都表明,女儿嫣嫣是有自闭倾向的。
  这学期过了一大半了。“怎么办?”赵瑾明显感觉到和丈夫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丈夫比她还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一年级结束后,嫣嫣肯定不能再继续就读正常的学校了。学校已经和她谈过孩子休学的问题,她知道,一些特殊孩子都是这样被“劝退的”。
  糟糕的时候,她甚至想,如果丈夫不能接受女儿的现状,她会考虑离婚。“男人爱面子,但妈妈是永远也不会抛弃孩子的,无论她怎样。”赵瑾说。&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听说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是时候破除一些误解了
自闭症人数为何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首先 把自闭症当成&心理疾病&来理解是不准确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可以是偶发的,可恢复的,可治愈的,可复发的,道理类似感冒 ---- 可能突然就感冒了,过一周就恢复健康了,没准隔一个周又感冒了。而自闭症(全称自闭症光谱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脑部发育障碍所造成的疾病(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是先天性遗传疾病,不会后天突然得病,也不可能被完全治愈,只能经由漫长的恢复性训练过程,让一部分症状表现较轻的患者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社交技能,有点类似对唐氏综合症患者进行的恢复性训练,使其能够生活自理甚至胜任简单的职业工作。至于说自闭症患者很多都是天才这样的话,基本上是无稽之谈。事实上,自闭症患者能够恢复到具备基本生活技能的程度,不超过总患者数的 15%
其次,来解释问题中&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部分:刚才上面提到了,自闭症是先天性遗传疾病,且成因复杂,并非单项指征的诸如基因突变的原因可以解释,所以基本可以排除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突发病例的情况。而提问者&感觉&到的&上升趋势&,大半是由于现在舆论的发达,对于特殊人群的关注度提高(例如冰桶挑战之于渐冻人),这种疾病慢慢进入了普通人视野造成的。另外,公共卫生和医学研究的发展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现代医学不发达,生活水平低下的时代,带有疾病隐患的胎儿可能未面世就自然流产;更有居高不下的婴儿和儿童死亡率,患儿可能活不到疾病指征显现的阶段就夭折了;另外,误诊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早期的医生往往把自闭症当作精神分裂症或其他不同名目的精神疾病来下诊断,而直到今天,误诊仍旧不可避免,因为某些自闭症患儿的表现和症状,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精神分裂症等精神或心理疾病有一定程度的重合,等到最终确诊为自闭症,部分患儿已经错失了治疗的窗口期,导致恢复缓慢,甚至症状加剧。
对于以上答案的修订和补充:这几天都在考虑提问者问题描述中&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个说法,的确有数据能够显示这一趋势,但这其中是有原因的。但这恰好对答主的思路产生了一点启发&&自闭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与社会经济水平相关,故带有地区不平衡性。举个例子,美国政府在 2014 年修改了自闭症发病率的数据,从 2000 年的 1/150 到 2010 年的 1/68(数据来源: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USA, 2014)。这个数据乍一看很唬人,十年的时间,发病率怎么一下子上升这么多?单纯这样看来,与提问者说到的上升趋势恰好一致。而且,不单单在美国,加拿大(CTV News )中基于这个数据变化而被访问到的神经学家和自闭症研究者表示,这个数据的变化趋势与加拿大政府作出的统计是一致的。答主还尝试查阅了英国和香港地区的数据,趋势也是一致的。但是,研究者们对于这一趋势的反应也是相近的:民众无需恐慌,并不是自闭症的情况变坏了,而是国际上现有的诊断水平更高了。一些本来可能被误诊或者忽略的轻度自闭症也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被诊断了出来。据此,该恐慌的是中国的政府部门,自闭症学界,医疗体系甚至教育体系&&有多少患儿没能被诊断;有多少患儿被误诊;有多少患儿虽被诊断,但治疗和后续的恢复没有跟上;有多少患儿在消极等待中错过了宝贵的治疗窗口期,使得本来有机会恢复的机能没有得到恢复?
另外在这里突兀地补充很重要的一点,在其他回答中有知友提到的&为婴儿注射疫苗可能引起自闭症&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1998 年的一项研究主张麻风腮三联疫苗可能导致婴儿自闭症,但后来发现这项研究具有严重错误,发表该论文的杂志也对相关论文实行了撤回。另外,疫苗中含有水银,可能导致自闭症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含汞的有机化合物硫柳汞的确可以作为防腐剂添加到某些疫苗中,但硫柳汞不等于水银,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用量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信息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2013 年 4 月)。
诚然,公众对于自闭症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度提高有好的方面,但对于这类疾病的粉饰,误解,甚至于离奇的美化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文艺影视作品对于自闭症患者形象的塑造和症状的描绘也脱离了科学与现实,导致很多人以为自闭症患儿都是另类的天才,只要奉献爱心奉献耐心,自闭症患者就能不再&自闭&,实际上是非常片面武断的理解。这类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拥而上的宣传,也可能会造成&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原因的误判。
上文说到公众对于自闭症患者的形象和症状有一定误解,其实这正是问题中对于患者恢复、治疗手段方面的疑问的大伏笔。中国对于自闭症患儿常用的一个描述是&星星的孩子&,不可否认这个名称让公众有了一个对于自闭症的浅表性认识&&他们和我们有不同。但深究起来,这个名称掩盖了一些事实:第一,自闭症患儿在先天发育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包括语言,交流,情感方面(多数患儿在智力方面亦有缺陷)。是这些缺陷使得患儿缺乏正常人类所先天具有,以及后天掌握的技能。&缺陷儿不具备某些能力&和&正常儿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某些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所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误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用在这里就是扯犊子。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恰恰缺乏的就是对感情的感知、应对外来信息和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让感知不到感情的患儿拥有&内心幸福&无疑是强人所难;第二,自闭症患儿中有一部分(来自维基百科&&高功能自闭症患儿:IQ 在 70 以上的自闭症患儿)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与恢复,是可以跟正常人一起生活,就读,工作的。&星儿&这一说法对这一部分患儿来说类似一个标签,虽然并非出于恶意,但背后隐含的是偏见和歧视。用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刻意地把高功能患儿和普通儿童中间隔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对于这部分患儿和他们的亲友来说,是比自闭症本身更难面对的现实。
然后,尝试谈一下问题中社会努力方面的问题。个人意见,对于病因和治疗法的研究,应该和对于患儿的诊断、治疗与恢复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不可停滞。对于经过确诊与测试,有能力适应正常人生活的高功能患儿,应该在接受康复训练之后或同时,使其接受正常教育、适应社会(原因我前面提到过了,不能因为叫&星儿&就真把孩子当成外星人对待,孩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需要都决定了他们是地球人。是地球人,有潜力适应地球生活,就该设法锻炼出适应地球生活的能力,哪怕是有限的能力。就这一点来看,人人平等)。对于占患儿比例非常高的大多数中低功能患儿来说,应该把接受康复训练的目的保持在建立基本的自理能力上。比如:感到不舒服(比如痛感)的时候发出信号,感到有便意的时候发出信号,等等。因为自闭症患儿的治疗和训练场所并不是像普通幼儿园,家长早上送下午接,而是需要家长的全程陪护。因为很多特教老师和医疗人员能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毕竟短过朝夕相处的家长,很多家长能观察到的行为老师是很少有机会观察到的,所以陪护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字面,训练孩子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患儿家长跟患儿相处。另外,对于治疗康复机构(中国没有官方的自闭症医疗机构,现有的全是民营的),提供合乎科学的,合乎伦理的治疗手段是当务之急。有些机构提供的消极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患儿在注意力和情绪方面不正常的表征,但孩子无法在功能上有本质上的提高;更有甚者,某些精神类药物对于儿童的副作用可能被忽视了,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预料不到的问题。还有些机构,打着科学的旗号,提供给患儿刻板、落后、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治疗&(例子太多,电击,针灸,按摩,厌恶疗法等等),需要被逐渐淘汰或被问责。总之,因为现有科学的局限,社会服务资源的有限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还无法保证所有的治疗和训练都是完美的,这其中的确包含不人道的行为。但反过来看,对患儿放任自流,消极治疗,对本来有恢复机会的患儿不加关注,是不是也是一种不人道?更不用说患儿自身的缺陷并不只影响患儿本身,还辐射到家庭以及周围环境,如果因噎废食,是不是会伤害更多人的利益,造成更大的不人道?很遗憾答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把伦理学方面的问题讲透彻,但国际上现有的对于自闭症患儿治疗恢复的趋势,的确是以&帮助其具备基本社会能力&的目的为主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矛盾或者其他社会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坚持这种模式的正确性。中国在这条路上起步晚,发展慢,是很遗憾的现实,所以在这些方面有疑惑,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自闭症,我们能做的是:第一,端正态度&&自闭儿不是外星人,只是带有缺陷,试图与我们同行,但又走得比我们慢的同类。第二,非专业人士对于自闭儿的关注,最好保持在科普方面的外围,即:有基本知识及概念,不要有偏见与常识方面的误解,公共场合遇到患儿及其亲友能以起码的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对患儿抱有歧视的二五眼,以为单纯靠着爱心耐心就能解决问题的天真派,不分青红皂白捐款捐物的土豪(捐钱请考虑渠道,治疗机构鱼龙混杂,搞不对地方约等于助纣为虐;捐物请考虑患儿们的特殊需要,普通人认为有用的东西对于患儿可能是天方夜谭),和吱哇乱叫跑到社会机构去&做义工&拥抱自闭儿的圣母圣父,请默念&生人勿近&。能够真正在实质上帮到自闭症患儿的,除了专业知识,就是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用浪漫主义视角理解病人,不是无用功就是帮倒忙。需要直面自闭症以及自闭症患儿的问题,还是留待专业人士思考操作,普通人只要能不给科学添麻烦,已经很好了。
随着思考和讨论的继续,未来可能还会有更新。
虽然我觉得这答案远远没好到值得转载的地步,但仍旧多嘴一句,除知乎外,禁止转载,谢谢合作。查看: 3924|回复: 25
关于自闭症,我说一句
在线时间5258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论坛满版都是自闭症的帖子
谁是谁非,我这个局外人不敢妄做评论。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健康的成长,但是,摊上这件事,是一种无奈,算是命运吧。希望双方能冷静妥善的解决争议。
我想说的是,对于自闭症的孩子:
无论如何,大人就是有万难的事情,也不要带情绪对待孩子.
每一天,都要面带微笑对待孩子,即便是干粮粗饭.
不要让孩子生处在一个充满对抗的环境之中。
对自闭症的家庭来说,痛苦的其实不是自闭症者本人,而是他身边那些最亲爱的人。
对身边的同学造成的人身伤害该怎么理解?
量子膜,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膜
在线时间2788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说好要做鼻屎的天使呢
略有大成, 积分 310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56 积分
略有大成, 积分 310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56 积分
在线时间2886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傲视群雄, 积分 101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91 积分
傲视群雄, 积分 101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91 积分
特殊人,就应该有特殊学校接受,应该如此吧。
在线时间17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普普通通,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普普通通,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看着的人都很理性,毕竟事情不在自己身上,想起多年一起类似事件,一位家长说,很同情这样的同学,可以捐资可以帮助,但同情和这样的孩子和他的孩子做同学不能接受,很现实,很无奈,我们的理想总是那么丰满,而现实总是那么骨感,希望这自闭的孩子能有完满的结果
在线时间536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出类拔萃, 积分 7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4 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7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84 积分
这是一句话么& &这是一句话么&&这是一句话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走了 和来时一样匆忙
在线时间162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略知一二, 积分 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9 积分
略知一二, 积分 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9 积分
特殊人,就应该有特殊学校接受,应该如此吧。
你认为自闭症孩子要到哪个学校哦?我看你5班的家长,说这样的话,自闭症是从小缺少交流才会这样的,社会应该包容他,鼓励他,而不是隔离他,排斥他。
在线时间5258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你认为自闭症孩子要到哪个学校哦?我看你5班的家长,说这样的话,自闭症是从小缺少交流才会这样的,社会 ...
社会应该包容他,鼓励他,是应该的,但是在现状之下,还需要大多数人的意识跟努力。
作为当事者来说,在整个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的情况下,怎么样做,才是对孩子,对整个家庭最有利的,是需要智慧跟技巧的。
量子膜,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膜
在线时间653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略有小成, 积分 1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05 积分
略有小成, 积分 1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05 积分
现在的很多就是玻璃渣,有一次我送我儿子去学校,转身要回家,我儿子就踩着我的脚要我抱,示意我带他回家,我蹲下,脸板下来轻声训他,旁边的男孩子竟然嘴扁起来哭。。过去我们看见别的小孩被训,都是在在那乐的。
在线时间5258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现在的很多就是玻璃渣,有一次我送我儿子去学校,转身要回家,我儿子就踩着我的脚要我抱,示意我带他回家, ...
我觉得,要相信科学、
对于自闭症的孩子,要专业的训练,而不是百度,或者道听途说,或者自以为是的。
量子膜,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膜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瑞安论坛公益广告
在线时间982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驾轻就熟, 积分 30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60 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30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60 积分
楼主修车啦
在线时间1085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驾轻就熟, 积分 32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9 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32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9 积分
我们的社会应该要学会关怀别人,付出爱而不是太自私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瑞安论坛公益广告
在线时间5258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傲视群雄, 积分 16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98 积分
楼主修车啦
楼主不修车,卖鱼面了,
要纯温州的鱼面吗?联系我吧,亲
量子膜,世界上最好的太阳膜
保护环境,让我们共享蓝天绿地。--瑞安论坛公益广告
在线时间831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出类拔萃, 积分 6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84 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6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84 积分
楼主你好像是来做广告的....
夫妻同驶一条船,互帮互助到彼岸!--公益广告
在线时间831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出类拔萃, 积分 6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84 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69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84 积分
楼主不修车,卖鱼面了,
要纯温州的鱼面吗?联系我吧,亲
你店拆迁了,搬那里去了,有没有补偿款。
论坛答疑、热闻速递、互动话题、商业合作,请联系论坛客服微信私号:bbsruiancom
在线时间2886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傲视群雄, 积分 101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91 积分
傲视群雄, 积分 101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91 积分
本帖最后由 zcwgh 于
09:01 编辑
你认为自闭症孩子要到哪个学校哦?我看你5班的家长,说这样的话,自闭症是从小缺少交流才会这样的,社会 ...
你有没有脑子啊,乱喷,别为了喷而喷,很累人的。
另外说一句,你从哪方面知道,自闭症是缺乏交流造成的? 我觉得好搞笑,现在的网络文化把你们都影响成什么样子了。
最后补充下,我孩子不在隆山学校,最近这么多关于这件事的帖子,我从没任何言论,所以你别乱喷。
在线时间1682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出类拔萃, 积分 72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6 积分
出类拔萃, 积分 72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46 积分
听说楼主做的鱼面采用新鲜的近海美鱼制作的。绝非冷冻美鱼或外海的美鱼做的。。。我只想问句,什么时候请我们试吃啊,马上2016了啊。
在线时间982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驾轻就熟, 积分 30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60 积分
驾轻就熟, 积分 30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60 积分
光达美车道 发表于
楼主不修车,卖鱼面了,
要纯温州的鱼面吗?联系我吧,亲
那改ID光头美鱼面&&哈哈
在线时间836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申请试吃,还吃了给你打广告
在线时间490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略有小成, 积分 15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8 积分
略有小成, 积分 15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8 积分
看到这么多人站在道德高地无差别扫射,我开始相信那个自闭症家庭的强大。
在线时间620 小时
精华威望金钱
略有大成, 积分 254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513 积分
略有大成, 积分 254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513 积分
楼主说的在理
吹水泡泡版主推荐
下一个蛇年发放
售价3000论坛币
下一个马年发放
售价2015LTB,下一个羊年发放
威望大于100;等级高于略有小成。
万帖纪念章
发帖量达到10000以上;等级高于出类拔萃
等级高于略有大成;售价10000LTB。
售价2016LTB
李子社员勋章
仅供对应社团社员拥有
站长推荐 /1
全新论坛客户端,每天看一看,轻松获取周边资讯,共享美好生活。
Powered by
瑞安在线 瑞安论坛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为什么会有自闭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