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验算除以两位数的数是并验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材解读和处理策略
一.解读教材  
为了教好这部分知识,我认真翻阅了课标、教参和教案,对教材进行了解读。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又是小学生今后学习小数除法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这是学生在整数范围内学习的最后一次除法,其中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法则、试商方法和调商方法三部分。  
课标要求:(课标是指导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  
1.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2.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  
2.掌握试商方法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  
学情分析:  
对小学生来说,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中感觉最难的应该是除法,不过学生已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基础和整百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口算的基础,在这儿只要解决好试商问题就行了。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  
①第104页例一的教学,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学生可以借助口算的结果确定商的位置,在学习中发现并掌握商几位数的判定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②例2﹑例3﹑例4的教学,突出了基本的试商方法,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迁移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来。  
二.教学策略  
(一)、循序渐进地建构计算法则  
1、第100页的例题200÷40和840÷40的口算,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思考的问题。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三点:第一,学生结合问题情境,凭借已有的数感和经验,说出商“ 5” 和“ 21” 不难。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交流整理自己的思路,了解和借鉴别人的方法,体会得出商“ 5” 和”““ 21” 的过程,不必生硬地教给学生某种方法。“课堂活动”的习题,是几百或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和这个一位数扩大10倍的整十数,是学生最适宜练习的没有余数的口算题。学生练习后要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说出自己的发现,并总结出口算的规律,为下一节课学习估算作准备。教学除法的估算,要启发学生用学到的口算方法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变成口算来完成。教学 “议一议”的题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和算式,搞清楚算式中的数代表的是什么数量,让学生自己说出数量关系。102页的“课堂活动”,练习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说出自己获得的信息后,再用学过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通过练习,要让学生获得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第104页例1,180÷30和720÷30的商分别是一位数和两位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口算出每道题的商以后,再启发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让学生思考商是一位数该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商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该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再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同桌交流,教师可以让认真练习的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概括归纳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了。接着,再引导学生看板演,说一说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可能是几位数?重点要让学生说出商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原因。这样做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确定商的位置做一些铺垫。在学生掌握了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以后,为了及时巩固,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课堂活动”的习题了,通过练习可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教学105页的例2 :612÷34,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估计商大概是多少后,再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教师可以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提问:“你们觉得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过的例题一样吗?”接着再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等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试商了。把除数看成30后,先用被除数的哪部分除以30,商写在被除数哪一位上?商是多少?接着告诉学生因为除数是34,不是3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被除数的十位上轻轻地写上商“ 2” 然后与34相乘,看是否等于或小于61个十。商2大了,改商1.接着再用什么数除以30,商写在哪里?具体地说,在学生操作前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让学生体会这道题的商是十几,要分两步计算是关键的一步。如果学生估计商是十几有困难,可以为他们设置台阶:如果把612平均分成10份够吗?平均分成20份呢?引导学生得出商在10和20之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计算,使学生得到了锻炼。用61个十除以34商 “ 1” 要写在商的十位上”这一问题是例题的教学重点。应允许学生有各自的想法,可以是“61个十除以30,得1个 十” ,也可以联系“平均分成十几份”的估计作出解释,还可以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法则类比。让学生接着算下去,为学生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经验迁移过来提供机会。  
(二)、教学试商举一反三,体会试商方法的合理性  
第106和第109页教学内容也是除数是非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方法,教材编排了一道例题,说明除数17接近20,可以把17看作20试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接着在“课堂活动”里引导学生从例题里的“四舍”方法类推出“五入”的方法试商,并通过小组的交流,回顾上面两题的计算,初步获得试商的体验。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感受试商的合理性。第一,创设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在把比较复杂的除法转化成比较简单的除法的过程中,有意义地接受试商方法。第二,经过验算证实除法计算正确,说明试商方法是有效的。第三,例题的试商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可以应用于所有除数是非整十数的除法。随着计算经验的增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试商方法的合理性,增加对这一方法的认同感。  
1.试商的程序:  
(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  
(2)口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商。  
(3)把口算试得的商与非整十数的除数相乘,看刚才试得的商是否合适。  
教学例题要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否则就不是试商,而是猜商。经过一定练习,学生的试商会一气呵成。学生掌握试商方法的关键是能否熟练口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商。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口算的练习。  
2、教材用“XX 接近几 十” 这样的语言教学试商,没有讲“把除数个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的方法。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在认识百以内数时十分熟悉“ XX 最接近几 十” 的表达,已满足试商的需要。二是“四舍五入”的方法在本册第七单元中才正式出现,现在还不便于使用。所以,教学试商时要突出除数最接近几十,就把它看作几十试商。  
3、第106页“课堂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结合例题的反思,得出把它们的除数分别看作30和20试商。从26最接近的整十数是30,17最接近的整十数是20,获得把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体验。练习二十第3题可以再次让学生体验试商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调商方法及其规律  
1、凸现初商不合适的情况,使学生感到需要调商,并主动调商。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里,学生已经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还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的积不能比被除数大。这些都是教学调商的重要基础。  
2、初商过大或初商过小是有规律的。把除数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初商可能过大;把除数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数,初商可能过小。教材注意让学生通过比较逐渐理解这些规律,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学生经历两次不同的调商活动,对为什么要调商和怎样调商有了初步体验。组织学生及时回顾和反思这两题的计算,比较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于初次比较,学生虽然能找到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但很可能抓不住要点,要引导学生把结果梳理成两点:两题都把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初商都不合适。第104页例一初商过大,要调小些;另一第105页例二初商过小,要调大些。   
>> 相关信息
鄂ICP备号 公安备案号:09三位数乘两位数怎么验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怎么验算
10-03-04 &匿名提问
可以再算一遍或者用除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用他们的积除就可以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导读: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8页例5、“练一练”,能通过调商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的得数,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初商可能偏大――调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检查:第二组题计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第三组哪一题需要调商,突出试商、调商)第二小题怎样试商、调商的?,第8课时四舍调商[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8页例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8页例5、“练一练”,第20页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法试商后的调商方法,能通过调商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的得数。
2.使学生经历用四舍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大需要调小的探索过程,理解初商过大需要调商的原因和原理,提高除法笔算技能,发展除法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互动交流、生成新知、体验成功,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除数用四舍法试商的调商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调商原理。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除法口算。
出示:240÷60
比较: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口算:让学生口算得数并板书,要求注意商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比较:每组题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请大家比较商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出: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小,商反而变大。
2.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可以帮助理解今天的除法试商出现的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呈现例题,引入计算。
出示例5,让学生独立了解题意。
提问: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怎样列式?(板书:272÷34)
2.发现矛盾,探究方法。
引导:请大家先想想怎样试商,再用竖式计算,看看试商后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你有没有办法解决。如果能解决,自己解决并计算;如果不能解决,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交流:怎样试商的,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吗?(根据交流,板书竖式计算,呈现用30试商后不够减的竖式)这第一次试商的9,叫初商。(板书:初商)初商9和34相乘不够减说明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哪些同学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了?说说看。(指名学生说明初商偏大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明确试商时除数看小,初商偏大,需要调小)
追问:哪位同学来归纳一下,为什么初商偏大,问题怎样解决?
3.解决问题,获得方法。
引导:现在请大家在课本上计算一下,先试商再把初商调整,求出得数后验算一下,看这样算对不对。得数正确就在课本上填写得数和答句。学生按要
求计算;指名一人板演,在黑板竖式上调商,并验算。检查试商、调商及验算,确认计算正确。
二、回顾反思,交流收获。
引导:回顾上面的学习过程,想想今天遇到的什么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解决的,能说说你的收获和体会吗7
小结:用四舍法把34看作30试商,除数看小了,初商就可能偏大;解决的办法是把初商调小。(板书:除数看小,初商可能偏大――调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板书课题)
三、巩固内化
1.做“练一练”。
引导:请大家先独立比较试商竖式里的减数和被减数,想想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再想商应该是几,在题里把商调整。
交流:你能说说各题应该商几吗?(指名口答,结合第一、二小题让学生说说初商为什么偏大,应该调成几)为什么初商偏大,初商偏大怎样解决?
强调:把除数看小,会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这时需要把初商调小1。
2.做练习四第1题。
(1)做第一组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两道题都是怎样试商的,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2)做后两组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第二组题计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第三组哪一题需要调商,怎样调的?
(3)比较结果,深化认识。
提问:比较每组两道题,用四舍法试商,初商一定会偏大吗?怎样可以看
出初商偏大?初商偏大怎样调商?
指出:用四舍法试商,有时会出现初商偏大。如果竖式里商乘除数不够减,就说明初商大了,达时一般是把初商调小1。
3.思考、口答。
先想想下面各题试商时初商几,再说说商可能是几或几。
出示:53264
启发:第一小题试商几,如果要调商那调成几?你认为商可能是几或几?后两道题的商可能是几或几,各是怎样想的?
说明:我们可以先看试商是几,再想如果调商要调成几,这样就能估计商可能是几或几。
4.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独立改错,再交流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板书呈现判断、改正过程)
说明:当竖式里减数比被减数大的时候,说明初商偏大,这时可以调商――把初商调小1以后再计算。还要注意计算过程中每一步都要细心计算。
5.做练习四第3题前两道。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第一小题怎样计算的?(检查计算过程,突出试商、调商)
第二小题怎样试商、调商的?
通过这两道除法计算,你有什么经验要告诉大家吗?
四、总结收获,完成作业
1.总结交流。
交流: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体会或不懂的问题吗?
2.布置作业。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旅游景点、党团工作、文档下载、工作范文、word文档、IT计算机以及2014年最新的苏教版本《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案等内容。本文共21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