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医生的报告把孩子医死了,怎么告写给医生的报告

已注册用户直接登录
一月免登录
孩子,如果你要学医……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作者:田晓青
& & & 导语:近年来,持续紧张的,不断恶化的医疗环境,医生的过度疲劳,医生的职业尊严等问题不仅让医护从业者感到焦虑,同时这种焦虑也漫延到医护人员子女的就业问题上——“医二代”是否从医,如何让医二代步入医途成为媒体和一些行业组织热议的话题。
  2014年夏季高考后,西部某省一位高三女生志愿学习临床医学遭到从事教师职业的父亲强烈反对,其激烈程度甚至以“断绝父女关系”相要挟,后来在一位“大V”医生的劝解和帮助下,女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此事平息不久,在网上又出现了一位医生父亲要给自己学医的孩子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报道。纵观这份“知情同意书”,共有21条,其内容大约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当医生很辛苦,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二是医生在社会上不被尊重,医疗环境恶劣;三是医疗行业是个风险极大的行业,你的付出与收获完全不能对等。从这21条中,我看出这位父亲从事的是一份他并不喜欢的职业,他在工作中或许没有感受到尊严和成就。
  上述两位父亲阻止孩子学医应该各有缘由,但有两点是共同的,其一,学医、当医生很辛苦;其二,中国现在的医疗环境很恶劣。如果把这种阻止和反对只当成是个体行为似乎不太符合现实——中国医师协会在2011年的调查显示,有约78%的医务人员不赞成自己的孩子学医;但如果只是将一些个体的行为放大到会对未来医学进步有影响或对未来国家命运有影响,也未免有点夸张。
  反思一下,在中国,父母为孩子选择或推荐职业的依据是什么?是依据孩子的志趣所在?还是自己的功利之心?还是只为了一个饭碗?再反思一下,医二代一定要学医吗?我们为医二代未来学医做了什么?我们培养了他们对医学的兴趣了吗?我们让他们感受到治病救人的崇高和神圣了吗?
  近一、二年来,国内不少医院为了让“医二代”了解父母的工作,也为了培养孩子对医学的兴趣,在寒暑假期间组织了各种体验营活动及志愿者活动,一些孩子参与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甚至有的面临高考的孩子已经决定未来要学医。
  前不久,笔者读了一本书——《孩子,如果你要学医——医生妈妈写给儿子的10封信》,作者佩里&克拉斯(Perri Klass)是一位美国儿科医生,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是纽约大学儿科和新闻系教授。她在该书的《前言》中说:“我为我的儿子选择这个职业感到既自豪又兴奋。当然,作为父母,我非常想引导他绕开那些从医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帮助他发现医疗服务中的乐趣所在,点燃他身为白衣天使的激情。同时,也要提醒他为这条路的复杂严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位医生母亲,通过自己亲历的一些案例,循循善诱,她“不光要告诉他作为医生光鲜亮丽的一面,也要让他明白光影背后的辛酸。”
& & & 十封信娓娓道来
  佩里&克拉斯通过10封信,分别从学医、行医及如何对待病人三大方面进行讲述。
& & & 儿子向医学院递交申请,母亲“欣喜若狂”
  这位母亲非常喜欢这个职业,她自己的体会是,医生不仅收入可观、是一群社会地位很高的人,而且“还可以与最尖端的科技为伍,与他人的生命为伴”。但她并没有强求自己的孩子学医,她不将自己的兴趣强加于孩子。当她的儿子选择了学医后,她建议孩子“慎重选择你的医学领域”,她说:“如果你真的能够找到最适合的那个领域,将是你毕生的幸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不单纯是找到适合的专业,还包括你能够在那里游刃有余地展开工作,同时有能力塑造自己的生活。”
& & & 行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扰,但要勇敢地面对
  当医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进入临床成为医生后,“看着疾病一点一点地退去,总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但也会面临很多困扰,如“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总结的经验和意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变得不那么有用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很难以言表的”。
  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临床工作中要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她说,“循证医学并非代表了一切,医生是人,病人也是人。性格、运气、常识、舒适感等都在临床诊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她建议孩子在临床上要勇敢地面对医疗事故,虽然“你会有难以言喻的羞耻感,也会从心底产生深深的自责。”但也必须看到“悲剧问题不以我们医生、病人、家庭、医院的意志为转移。作为医生,必须能够用专业的态度来正确看待这种结果,客观地评价自己,同时接受别人的评价。”作者建议,在医学院学习期间,就能够积累一些系统解决医疗疏忽的办法,比如,可以通过电脑建立一套自己的复查系统等。
& & & 公平、友善地对待每一位病患
  作者通过3封信告诉她的儿子,在临床上如何照顾病人,倾听他们的故事和秘密,如何给病人临终关怀。
  作者给儿子传授如何敲开患者的心门,她说:“当你和一位真正的病人坐在诊室里,向他提出问题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允许你进入的、甚至是请求你进入的领域,去做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做的事”。当你与病人面谈时,“每一位病人都在提醒我们,他们所传递的信息都超乎科学的范畴,超乎每一个科学难题。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触碰他们的生命”。为此,她告诉儿子,要为病人守密。了解病人的故事和秘密,有时可以采取更合理地措施解决病人的医学问题,而面对病人的如此信任,医生要做的只有一条,为他们保密。当然,有些故事会让你受到很大的震动,如果你实在要想倾诉,那就写在你的日记里吧。
  在医院工作,面对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是每个人的人生故事的一部分。当医学无法对抗死亡之时,医生应该能向神父学习,陪伴好病人及其家属,尽可能的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帮助。作者甚至建议儿子,“如果你要为你的医学事业做出规划,那么你就要去参加几次葬礼。因为你去参加葬礼,就意味着你与病人的家庭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达到很多科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 & & 医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作者告诉儿子作为医生“工作与生活难以兼得”,即使如此,你也可以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的少受影响,比如尽可能的找到自己实在无法割舍的爱好并加以保持;尽可能的信任同事,以减少自己的工作压力;尽可能的培养自己对周围人的移情能力,关心、照顾、感谢身边的人甚至病人。
  在中国,人们对特权的情感是复杂的,可以用“羡慕、嫉妒、恨”来概括。在《孩子,如果你要学医》的结尾,作者这样描述医生工作的意义:“这是一个有特权的工作,其最大的特权就在于你掌握了他人的性命安危,有权利了解很多人心底的秘密,有机会去教和学,去给他人提供帮助,去治愈他人的创伤。”这样的“特权”你喜欢吗?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400-1199330)
共有14人参与讨论
(来自:掌上医讯App)
&发表于: 17:58
学医,搞笑吧,那是个找死的行业,还学,想让孩子死的不明不白的都学医吧,不被人家打死也得累死,还得应付各项检查,学医我孩子学医我宁可死也不看着他受罪,当医生就是把自己当畜牲使,医院把医生当畜牲随时可以出卖,死了,医院还偷偷乐呢,又少一个吃饭的,死了赶紧埋了,患者把医生当畜牲,呼来喝去,想打打想骂骂,不像打骂了就砍死的了,反正砍死也白砍的,最多说我是神经病,反正法院也不会去查犯人是不是神经病,人家说是就是呗,反正砍死的是医生,社会把医生当畜牲,死个医生大家拍手叫好,和杀猪杀狗没有区别的,反响没有,死了赶紧埋了,有的还要求医生高尚点捐了器官吧,死无全尸,上有老下有小就这么死了,下一步老婆改嫁了孩子没人管了老人露宿街头了,这个社会应该有这个职业吗?医生,奉劝大家不像孩子死最好别学医
(来自:掌上医讯App)
&发表于: 01:56
今天有个急性喉炎的孩子伴有呼吸困难来急诊,血常规提示急性感染,我建议输液激素治疗,家属拒绝,我告知其可能会有喉梗阻的危险后他说我吓唬他胡说,仍拒绝,不愿输液不愿留观,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我要他签拒绝治疗,他立马火了,要打我,保安劝阻后脾气更大,威胁我说他孙子有任何事情就灭我全家
(来自:掌上医讯App)
&发表于: 15:59
我是不会让自己孩子学医的
联系我们:400-1199330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男孩在儿童医院补牙时猝死 家属疑其因窒息死亡
昨天,鹏鹏父母来到医院找涉事医生。京华时报记者 郑羽佳 摄昨天在法庭上,鹏鹏的母亲悲痛欲绝。京华时报记者 陶冉 摄3岁男童鹏鹏(化名)在顺义区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口腔科治疗过程中猝死,事后第八天医院出具死亡证明,称鹏鹏是心脏骤停,但死亡原因不明。鹏鹏父母将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医院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并赔礼道歉。昨天下午,该案在顺义法院开庭审理。因尸检结果尚未得出,此案未当庭宣判。□事件回放男童补牙时被抱走急救前天,记者见到了鹏鹏的父母,夫妻俩尚未走出丧子之痛的阴影,两人精神恍惚。谈起那天的遭遇,鹏鹏的妈妈邢女士多次哽咽。今年10月9日,邢女士带鹏鹏到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口腔科看牙。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鹏鹏牙龈化脓,需要在牙龈处割个口,把脓挤出来。一周后,鹏鹏到医院换药,医生表示脓已经排出。邢女士说,因鹏鹏的槽牙上有两个窟窿,10月23日上午9点左右,她再次带孩子到该医院补牙。孩子与前两次一样,哭闹不止,拽着她的手不愿进治疗室。妈妈想陪孩子进治疗室,遭到医生拒绝。邢女士称,5分钟后,她听到鹏鹏大声喊叫“阿姨,快放开我”。她出于担心便冲进了室内,看到孩子被四五名护士按着胳膊和腿,医生又将她推出门外。“又过了5分钟,孩子大叫‘妈妈,我怕’,这句话竟成了鹏鹏遗言。”邢女士回忆,她再次冲进屋内但仍被赶出。此后便再没有孩子的声音传出。几分钟后,旁边一名家长说看见医生抱着一个男孩从后门跑出去了。邢女士赶紧推开治疗室的门,已不见孩子的踪影。邢女士说,在她多次追问下才得知,孩子被送进急救室抢救。邢女士跑到急救室,医生告知“孩子活的希望不大,正在抢救”,邢女士当时就瘫倒在急救室门口哭喊。11点10分,医生告知邢女士,孩子已离世。昨天中午,记者跟随鹏鹏父母来到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在口腔科治疗室外,记者看到有两个门,距离在10米左右。邢女士用手指着其中一个门告诉记者,看病那天,患者都从这个门进出,后门是关闭的,“我当时坐在正门旁的凳子上等待,是旁边的家长告诉我医生抱着孩子从后门跑出去了”。当记者问及涉事的口腔科医生时,一名医生表示,“他请假了,已经有两个月没见过了”。医院说不清死亡原因邢女士一家是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人,鹏鹏还有两个姐姐。两年前,邢女士带着鹏鹏从老家来北京打工,事发前是一名保洁员。鹏鹏的爸爸孙先生近20年来一直在北京各大工地干活。事发当天,孙先生正在老家收割玉米。孙先生称,11点多他接到妻子的电话,妻子有些慌张地告诉他,鹏鹏脑袋里长了个东西需要住院,希望他赶回北京。几分钟后,妻子再次打来电话,大哭说第一次是骗人的,其实孩子在看牙中去世了。孙先生急忙联系村里的亲戚朋友,开车赶到北京。当天下午两点多,孙先生一行人来到医院,见到了躺在急救室病床上的孩子。邢女士称,她进入急救室时,孩子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体冰凉,“我问了所有的护士和医生,孩子到底怎么回事,没有人告诉我死亡的原因”。邢女士说,她一直守候在病床前一夜,夜间,护士过来几次给鹏鹏换冰块。第二天的下午3点,鹏鹏被送到顺义区殡仪馆。前天上午,孙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去世后第八天,医院开出了死亡证明,死亡原因一栏写着“心脏骤停”,“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医院一直没给出回应”。□庭审现场涉事主治医生未出庭昨天下午两点,该案在顺义法院14法庭公开审理,鹏鹏的父母均出庭。庭审中,邢女士仍不时失声痛哭。李桥儿童医院医务处主任及代理人出庭,因涉案的主治医生没有到场,邢女士情绪激动地质问对方“3次给鹏鹏看病的主治医生为什么不出庭?我想让他亲口告诉我,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鹏鹏父母的代理人认为,鹏鹏在医院补牙时死亡,医院诊疗行为存在重大过错。此外,医院发现幼儿呼吸停止后没有第一时间送急救室抢救,而是在没有抢救设备的口腔科治疗室处理,由不具备抢救经验的口腔科医生抢救十多分钟,导致丧失最佳抢救时间。李桥儿童医院表示,孩子在医院的死亡是事实,院方对家属的遭遇深表同情和惋惜。事发后,医院及时报警,向主管机关通报。孩子突然死亡是意外事故,“家属一开始不愿意做尸检,所以死亡原因还不清楚,如果检验后确定是医院责任,医院愿意承担赔偿责任”。该案休庭等尸检结果对于当初为何不愿意为孩子做尸检,邢女士称,“医院没有告诉死亡原因,到底应该在孩子哪个部位动刀子呢?孩子已经躺在殡仪馆两个月了,没有办法了,只能通过委屈孩子身体得到死因了”。12月4日,鹏鹏家属同意尸检并提交了申请书,但尚未进行尸检。庭后,主审法官朱建娜表示,院方表示不知道死因,只能通过尸检确认死因,“但尸检的最佳时间应在48个小时内,孩子现死亡两个月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朱建娜称,只有尸检结果出来后,才能进行医疗过错鉴定。“我们起诉医院不是为了要赔偿,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我的儿子。”邢女士对记者说,“我只想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死的。医院不给死亡原因,只有通过尸检了。我现在很后悔带他去看牙,要不也不至于丢了性命。”由于尸检结果尚未得出,此案没有当庭宣判。□家属质疑医生为何没有及时告知家属孩子病情?邢女士说,事发时她坐在口腔科治疗室门口等待,10多分钟内,孩子由哭闹变为安静,当时以为是孩子打了麻药才安静下来。当听到旁边人说“有医生抱着孩子从后门跑出去了”后,仍没有任何人告知发生的情况。“如果不是我推门进去,根本没有人告诉我孩子已经被抱走了。”邢女士告诉记者,医院没有人告诉她孩子已经病危,她连孩子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是她再三追问,护士才告诉她孩子被送到急救室了。孩子死后面色发青是否曾遭粗暴治疗?邢女士称,孩子没有任何疾病,治疗中孩子哭闹,口腔科医护人员按着孩子,孩子突然呼吸停止,病历本写有吸痰等情况,因此家属怀疑是医生粗暴治疗中掉入口腔的器物或呕吐物被孩子误吸造成窒息,进而导致心跳停止死亡。此外,邢女士还称,孩子进入急救室一个小时后,医生告知已经死亡。她走进急救室,看到孩子躺在病床上,脸部及耳朵均为青色,手指甲内也是紫色的,因此怀疑孩子是被憋死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ntony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曾经做过人流,产检和生孩子时能不能不告诉医生?到底怎么办?__宝宝树
1共7页 直接到页
曾经做过人流,产检和生孩子时能不能不告诉医生?到底怎么办?
六年前做过两次人流,现在怀孕20周了,产检和生孩子时能不能不告诉医生?有没有什么影响?
你最好告诉大夫
为了自己的身体 还是告诉大夫
为什么要告诉大夫,只要正常怀孕正常流产就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
哎,纠结,以前人流是曾经的前男朋友的,现在结婚了,没告诉过老公,怕他知道啊
回复 &小羊喵喵喵&
21:52:20发表的
为了自己的身体 还是告诉大夫
如果是剖腹产就必须告知大夫,你可以给医生说不想让丈夫知道,她们会理解的。我和老公不想让婆婆知道,剖腹产都是我俩签字,没让他们知道。
但生孩子的时候老公肯定在,肯定也的要他签字,这真是太痛苦了,好纠结,我到底该不该跟老公说
回复 &我们出门骑骆驼&
22:14:01发表的
如果是剖腹产就必须告知大夫,你可以给医生说不想让丈夫知道,她们会理解的。我和老公不想让婆婆知道,剖腹产都是我俩签字,没让他们知道。
建卡的时候医生会问,去生孩子的时候医生也会问,因为人流做多了,生小孩的时候胎盘会粘连,万一胎盘粘连就要人工清出来,反正就是说会有大出血的危险,要签名什么的!
有这么恐怖吗?难道签字上面还要写人流过?
不知道这边医院会不会核对信息,在北京我同学生完会和亲人核对信息,包括产妇流产史
大夫会和亲属说清危险程度 就会列举 因人流 所以可能导致什么什么
回复 &臣妾没空-05-26 11:06:30发表的
有这么恐怖吗?难道签字上面还要写人流过?
都这时候了,你应该早早和你老公说,我和我老公不想让婆婆知道,他早都催我俩要孩子,我俩不要
回复 &笨笨你好吗&
22:16:08发表的
但生孩子的时候老公肯定在,肯定也的要他签字,这真是太痛苦了,好纠结,我到底该不该跟老公说
不要说,我以前也流产过,没有哪个男人会不介意,我生孩子时就说这是头胎,医生又看不出来,
那医生没看出来吗?不说的话对宝宝没任何影响吧
回复 &妈咪冰雨蝶&
23:38:42发表的
不要说,我以前也流产过,没有哪个男人会不介意,我生孩子时就说这是头胎,医生又看不出来,
不说的话,医院医生能不能看得出来?对宝宝有没有影响
回复 &妈咪冰雨蝶&
23:38:42发表的
不要说,我以前也流产过,没有哪个男人会不介意,我生孩子时就说这是头胎,医生又看不出来,
不用也可以,影响不大
纸是包不住火的。晚知道不如坐那聊天聊起来呢。如果晚知道可能你们会有误会,但是早告诉他。估计你老公不会在乎的。
别听他们瞎说了,过来人告诉你,千万不要给任何人说,烂在肚子里!第一,对现在的宝宝没有任何影响。第二,别指望你老公会接受,对于男人来说这会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正常的男人可以接受二手房,但不可能接受那房子里死过人!
其实不告诉也行
我一年前做的人流除了我老公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之前产检什么的都说没有做过其他手术
5月20剖腹产孩子很健康
只是手术过程中自己有点小紧张
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觉得都已经是六年前了,应该是看不出来吧!不知道楼主身体素质咋样,如果身体平时没什么大碍,估计没啥事不说也可以!
宝妈检查之前做过输卵管检查吗?
回复 &我是520羊宝宝&
17:59:09发表的
其实不告诉也行
我一年前做的人流除了我老公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之前产检什么的都说没有做过其他手术
5月20剖腹产孩子很健康
只是手术过程中自己有点小紧张
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
曾经做过人流,产检和生孩子时能不能不告诉医...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61195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无声的海绵)
([已注销])
(黑出新高度)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