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相机胶卷和照片流区别上设置的和ISO值和胶卷不一样,会怎样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有一种状态叫回归,不知道大家是否曾体会过,如同那些书法大家的字,写到最后没有了华丽的笔锋,新奇的结构,看上去似乎有些笨拙,却又包容万千。体会胶片摄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回归,回归到摄影最本真的地方,感受那些最简单的感动!
比前言后一点点
这些天,摄影界可算是异常的热闹,泰国的大水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相反各个厂商推出的新品却如云后春笋般出来~1DX、D4、5D Mark III、D800、NEX-7、X-Pro1、OM-D...... 等等等等,数都数不过来了,如果把时间范围再稍微扩大一点的话,估计这前一百字都得献给众品牌型号了。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放在以前的话,我肯定是乐此不疲地去深入了解,详细对比各种参数,评价各款好坏,哪怕我并未真正拿到手上。可是现在的我,却对此并不热衷了,我愿意多用一些时间去观赏别人照得
好的照片,多用一些时间去看看自己以往照过的照片,多用一些时间去思考自己的那些照片拍得满意是因为什么,拍得不好又是因为什么。当你开始用心去体会这一切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在了解摄影学习摄影了吧~ 这些都是我开始胶片的旅途后收获的宝贵财富,我的这篇文章也希望能带着更多的朋友进入这个美丽而又纯粹的世界!
正文 Part1.我的摄影心路
其实接触过胶片的人应该不少,就像和大家一样,我第一次接触到胶片是从傻瓜相机开始的,高级点的可以变焦,除了构图什么都不需要考虑~记得我小时候唯一的一条摄影理念就是,注意不要把被摄人的脚给砍了,然后尽量多的装东西进画面里~第一次把玩单反胶片相机是初中。当时年级举行摄影比赛,那时候数码相机才刚刚出来,
比较高级的是300万像素,但是家里没有,我也不想用傻瓜相机~翻出家里的一台老古董,海鸥DF-1。那时候,根本还不了解什么是单反,还幼稚的以为只有这种老古董才是这种笨拙的造型。海鸥DF-1是一台纯手动机械的单反相机,连测光功能都没有,询问了老爸大概该怎么操作的后,上完胶卷便满心欢喜地去拍照了~在学校里拍了一卷,凭借的全是老爸教我的口诀,但是现在已经忘了... 总之就是那种关于光圈与快门组合的口诀。相片洗出来,现在想来很是诧异,为什么当时什么都还不懂的我却每张都可以曝光准确.... 不过这并不是我当时惊讶的,当时看到那些照片,和同学拿傻瓜拿数码拍出来的比较,我被那华丽丽的景深,柔美的焦外给震撼了。也许在其他人眼里是很普通的照片,可是我确实是体会到了这个老古董的威力!也是那个时候,才隐隐约约对单反亦或对胶片有了些新的体会。
▲ 家里的老古董 海鸥DF-1
后来的数码相机大行其道,很快就再没有见到有人使用胶片取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部部数码卡片,数码单反。一次又一次的像素提升,价格与性能也基本上按照摩尔定律在向前发展~可是手拿手拿数码卡片的自己也自知绝不可能照出那些杂志上美丽的风景。当数码单反开始里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也阅读了很多关于其的文章,算是系统地了解过到底什么叫做单反吧~
真正玩到数码单反,都已经是上大学的时候了,以前其实对摄影都是远观而不敢亵玩的态度。毕竟以前自己年龄也小,很多想法也很幼稚。我拿到的第一台数码单反是D90,这台相机也给了我很多的感动,教会了我许多关于摄影最基础的东西。和大多数人一样,拿到一台新相机,便激动万分,使劲的拍啊拍,会幻想自己也能拍出个惊
天泣鬼的大作。这是很正常的,拍得多绝对是摄影技术进阶的重要途径,从那几百上千张的照片(也可以叫烂片)中,我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光圈,什么是感光度,什么是白平衡,甚至什么是对焦点。后来把玩过的数码单反也不少,大多是更加高端的,如尼康家的D700、D3X,佳能家的1Ds Mark II,5D Mark II等等。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牛逼的相机对焦点是那么的多,当亲眼看见1Ds或D3X的取景框你就明白了,密密麻麻全是点... 而且高端的镜头与机身带来的对焦速度是中低端绝无仅有的,并且相
对于D90档次机型的无压力高ISO出片的纯净度,也是让人垂涎欲滴的。
还好我没有就这样一路走到底,其实在开始玩数码单反的时候就知道了还是有很多玩胶片的人,那时候我定义他们为高端玩家,都是牛逼的大神级人物(那时候还没有文艺青年这个词出现,原谅我当时没有用词准确)。并且自己也觉着吧,胶片相比数码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反而是弊端多多。随着时代发展,胶片总有一天再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所以对胶片的态度也还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直到在数字尾巴上看到和以及和 等等这类帖子时,深深中了胶片机那种厚实的做工,机械的严谨,胶片的质感的毒。决定要入手一台胶片机来玩玩~去年8月份的时候,拿到一台FM2(拿到手便开了贴),有了下文的主角——Nikon FM2!
正文 Part2.Nikon FM2
▲ Nikon FM2
FM2型照相机是目前NIKON 35mm系列中唯一的一架销售期最长的全机械照相机。它是尼康公司于1977年推出的FM型的改良型,于1982年推出,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该照相机也是目前在市场上还在供应的尼康全机械相机(2001年已停止生产,由新型号FM3A所取代)中的一架。它做工精良,可靠性高,故障率极低,耐温性、抗冲击性十分强等优点,使这架照相机成为一般专业摄影和高级业余摄影者都想拥有的一部经典照相机。
欢迎来到文章的Part2,这一部分主要是借Nikon FM2来给大家简单讲讲胶片相机的结构,和操作方法~你可以在此领略到FM2这台经典相机的风范,同时也可以看到一张照片从装片到回卷是如何完成的~
如果你也想玩胶片,那么你需要先入手一台胶片相机,旁轴也好单反也罢,淘一台或者借一台都可以。只有一个最低标准,那就是需要测光准确(纯机械的可以不考虑这点)、取景清晰和对焦无误。
Nikon FM2 外观欣赏
欣赏外观的同时我会给大家一一讲解相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 Nikon FM2 正面
◥这张图里可以看到的是厂商和型号的LOGO,都是刻在其铜铝合金的机身上的。对,铜铝合金!整个相机体积并不大,但是份量十足,非常的坚固耐用。用它就了,拿到那种不是金属机身的数码单反,真的感觉很不一样,说难听点觉得那是玩具,这才是相机。 挨着镜头左边有一个上面刻着竖向白条的拨杆,是机械式的自拍拨杆。将其拨到水平位置,便上了发条,待它自动回到原位就会触发快门,时间大概10秒左右,声音很好听! 镜头的右上方那个圆圆的东西是同步闪光接口,外接闪光用的。
▲ Nikon FM2 左侧
◥这张可以清晰的看到镜头左侧那个镜头拆卸按钮,按下那个按钮旋转镜头便将镜头取下了。这个较数码单反没有什么区别。左肩上的是回卷曲杆,后文详细介绍。
▲ Nikon FM2 右侧
◥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在自拍拨杆的上方紧挨着镜头右边还有个黑色按钮,它是景深预览柄,机械手感十足。右肩上面的三个圆柱体状的东西从画面的左边开始依次是:快门扳手(也叫胶卷前卷柄或者过片扳手)、快门按钮和快门速度/ISO速度盘。
▲Nikon FM2 背面
◥背面能看到刻在上面的机身编号,圆形的目镜(貌似Nikon家自古以来高端机的目镜都是圆形的)。机背上那个东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的干活,其实它叫资料记录窗(也称备忘插纸框),主要用途就是提醒摄影者当前的胶片种类,感光度等信息,就是将胶卷盒侧面折下插入即可。是不是一下子就文艺了起来?
▲ Nikon FM2 顶部
◥这下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回卷拨杆,闪光灯热靴,速度转盘,快门按钮和过片扳手以及胶卷格数窗口了吧~
▲ Nikon FM2 底部
◥这个角度看上去相机确实有点沧桑了,镜头更是.....&&心疼啊!&&左边第一个圆形状的是电动卷片器耦合杆,它是用来接电动卷片器的。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还会有电动卷片器呢?不是为了偷懒,使用了电动卷片器,可以连续更快的过片,FM2配合的电动卷片器最快是每秒3.2格。其实这些机械时代的产物有很多很帅气的配件,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多多去百度~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哈~ 卷片器耦合杆右下方那个小按钮是胶卷回卷按钮,中间那个自然就是上三脚架的插座啦,然后是电池舱盖,里面上了两节纽扣电池用于测光。舱盖的设计是方便用一枚硬币插到凹槽里拧开,很人性。 最右边那个就是电动卷片器的接点。
Nikon FM2 细节展示
▲ Nikon FM2 ADR窗
◥那么这个镜头上方,Logo下方的小窗口是干什么用的呢?有没有同学知道?我先留个悬念吧,后文给大家揭秘!
▲ Nikon FM2 右肩
◥快门速度14档,1~1/4000s外加B门(FM2是最先拥有1/4000s的机型),闪光灯同步档在从FM2的第二个版本后都为1/250s,ISO 设定档为12~6400(你老了,现在的数码ISO可以跳到好几万了..)。直接转动速度转盘则是调节快门速度,将其提起来转动则是调整ISO值,每次上完胶卷一定要记得检查机身设定值是否和胶卷对应,否则测光就会不正确。 在胶卷格数表下面,过片扳手上有个小杆,它是多重曝光杆,拉下它卷片,会给快门上条,但不过片,这样就可以多重曝光了!
▲ Nikon FM2 左肩
◥左肩就只有一个回卷曲杆,底下那个小箭头就是相机背锁杆,拉动它才可将回卷曲杆上提,从而打开舱门,平时没事可千万别去拉,舱门一打开,里面的胶卷就洗白白!
▲ Nikon FM2 舱内(一)
◥还好里面没有装胶卷,打开看个究竟。 装置在右边舱门上那一块黑色的东西是胶卷压片,作用是压平待曝光的胶片。
▲ Nikon FM2 舱内(二)
◥左边是胶卷室,胶卷平时就是躺在那里的,中间的就是快门帘幕,也是FM2最传奇的地方!
尼康FM2相机生产至今,共有5种版本。最初的闪光灯同步档1/200s(FM2机身后的编号只有数字没有字母,其压片板为平滑式)也是世界上第一次采用,到了第二版时改为1/250s(也是钛合金蜂巢状快门,但蚀刻图案与第一版略有不同,蚀刻面积稍大从此以后的型号统称FM2N机身编号改为N XXXXXXX压片仍为平滑式)。它的快门设计很独特,第一版的快门设计是采用钛合金蜂巢结构,有重量轻、强度高特点(第1版和第2版的区别只是闪光同步分为1/200和1/250,快门的材料都是用钛合金蜂巢结构)。而随着快门材料与技术上的突破,快门叶片改为轻质铝合金(第三版,性能、功能均同第二版。不过其压片板改为麻点式,更利于胶片进与退),使其运行时更加轻,阻力更小,强度更高,运行速度更快,故障率也大为降低。另外快门帘的传动机构均采用含油钢珠的轴承,使其在运行中阻力更小、更平滑(过片的时候让你体会到真正的丝般感受)、机械磨损低、耐冲击。特别是在低温下也能保持正常的工作,因此在严寒地带十分适用(在中国北方如果你没有一台FM2那你一定不是搞摄影的),对摄影记者来说很受欢迎。另外该照相机的金属快门的帘幕制动器也经过改良,双帘的运行速度很协调,不容易受发生碰撞而产生故障。快门的帘幕纵走时间为千分之3.3s,虽速度惊人,但其运行及停止的阻力却很小,在1~1/4000s的拍摄中不会产生影像的松散现象,这也是该照相机快门设计的精密之处。
看完这段,再看图片,你们应该知道我这台FM2是哪个版本了的吧,天天背着个具有收藏价值的机器往外跑,压力好大!(我好无**,喔哈哈哈哈!)
还有俩没介绍,右下角两个金属触点是资料记录背的接点,大家可以百度下什么叫做资料记录背,也是个帅气的配件!! 最右边的就是胶卷齿轮和胶卷卷动滚筒啦!!
好了,希望大家还木有中毒太深,因为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阅读下一部分~
拍摄前需要做的工作
▲ 第一,买两卷胶卷
▲ 你也可以跟我学,买一堆胶卷
▲ 富士很毒很红的片基
◥好了,不闹了...&&首先是取出胶卷,当然尽量在相对比较暗的环境进行操作。未进行操作时,不要拉胶卷,同时也别没事就把没用过的胶卷拿出来玩... 因为胶卷很容易被划伤,划伤后,照出来的片子上面就会有印记。当然你很想要那种效果,也请在照片冲洗好后尽情虐待,因为现在拉出来多少就曝光多少,就少用多少。
▲ 标准姿势(一)
◥请按照我的标准姿势将胶卷放入胶卷室里,注意噢,标准姿势噢亲!!!
◥ 这一步和下一步都是很关键的,看好了!! 首先你找到这张图片上卷动滚筒上放着幽怨黄光的一条缝了吗?我们的胶卷就需要插进这个缝了,可是光插进去是不行的,我们得把它卡住,那就需要两只手了。因为我只有两只手,所以这个造型没有给大家照出来,请大家靠想象的,我尽量描述清楚一点。 那个卷筒会随着过片扳手的转动而转动,从而达到过片的效果,那么我们先用手转动的到一个适合的角度,就是把那个卡胶卷的缝超微超上图的上方朝向。然后左手捏住胶卷,右手轻轻扳动过片扳手,但注意不要扳到尽头,扳一点点即可,但是手要停留在那个角度不动。这是滚筒便朝胶卷的方向转动了一些,那条小缝也转到正对你的方向(如图),然后左手将捏住的胶卷插入小缝里(插一小节即可,不用太长的)。插入后,右手将卷片扳手松开,它自动会有弹力弹会原状态。这样胶卷就卡入了滚筒里。而且这是最节省胶卷的方法。
▲ 这样就是卡好了
▲ 然后将胶卷齿轮卡进胶片的小格子
▲ 两边都卡住了
▲ 嘿嘿 标准姿势(二)
◥ 别笑,这一步也非常关键,也需要双手,所以我们再来配合一次,带着你们的想象。 左手就是如同方式,按住胶卷,食指把住卷片曲杆(这是我的习惯方式而已... 大家也不必跟着我学,只要达到一样的效果皆可),右手大拇指呢就按在右边滚筒的下方的那个齿轮上(注意是滚筒的齿轮,不是卡胶卷的齿轮),然后将回卷曲杆按照回卷的方向转动,拉紧胶卷。 拉紧后,就可以关上舱门啦~!!
◥ 关上舱门后并不能马上就开始照相,我们得过两张片子再开始照,因为胶卷的前面一节已经曝光了,所以得跳过他们,于是乎就连镜头盖也不用取下,随便过两张片就行,过完后,差不多胶片格数表也会指向1了,现在就可以开始拍你想记录的东西了~!
取景框里的另一片天地
胶片机的取景框和数码相机的几乎完全不一样,那么FM2的取景框里又是怎么样的一片世界呢?遇到这么有耐心的我,你们也可以饱饱眼福啦~ 首先说明的是,大家不能因为我照出来的取景框里的景象来定义真实看到的取景框景象,因为我这样对着这么小一个小洞拍摄本身难度很大,其次是成像的光亮非常少,所以照片上看上去效果并不是很好,但实际上FM2的取景框非常大而且明亮,甚至超过了D3X的大小,看习惯了这个取景框,再看D90的,反倒是有些惨不忍睹。
和大多数的胶片单反一样,FM2也是裂像+微棱+磨砂屏对焦的方式手动对焦的,但是由于没有屈光度可以调节(带屈光度的目镜需要另配),所以近视的同学可能就不那么方便了。来吧,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的,就是这个样子!左边的60代表的是快门速度,转动快门转盘就可以在这里看到当前的快门速度。顶上的2.8就是所用的光圈值。还记得前文留下的悬念吗,那个ADR窗,对的,就是通过光学的折射,直接将镜头上的光圈数值传到这里来的,大家手里有N家镜头的,都可以瞧瞧,自己的光圈转盘是不是都是在同一个位置呢~(说到这里,我想说Nikon新出的大多数镜头都没有了光圈环,全部由机身自动调用光圈,所以说无法用来的手动拍摄的!!! 伤心了...)。最右边的圈圈和加号就是测光表啦,圈代表的是测光准确,加号就是过曝了,目前的状态时过曝在1/3到1档,如果只有一个加号或者减号,那么就是过曝或者欠曝超出1档了。
◥这就是没有合焦的状态,看出区别了吗?? 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对焦!
▲合焦,最大光圈
◥中间的小圈就是裂像对焦,当合焦的时候,图像的线条是连贯的,如果没有对上,则线条是错开的,你可以看到后面那个胶卷盒子的字母明显就是错开的,而前面的UXi是对上了焦,所以线条连贯。 第二个辅助对焦的这是那一环,称作微棱环,未合焦时看上去是很多小棱块,合焦是变清晰。同时,整块对焦屏都是磨砂屏,为合焦是均模糊,清晰即已对焦准确。大家可以参考最上面两张图再看看效果。
▲合焦 按下景深预览柄
◥合焦后,按下景深预览柄,便可以查看当前选定光圈的实际景深了,如图所示,目前我调节的光圈是F8,后面的胶卷盒照出来也应该是清晰的。但是因为光圈变小了,光量也减小不少,所以取景框会变暗,同时微棱圈就成了这副模样... 这也是为什么光圈小快门时长就需要更长的原因。
然后使劲照啊照啊照啊,总有照完了一卷,我们就得把胶卷取出来了。
▲ 胶卷回卷按钮
◥ 直接卷回卷曲杆是卷不动的,我们需要先按一下底部的胶卷回卷按钮(没照完一卷都不要去按这个按钮!),按完之后滚筒就解锁了,然后按回卷曲杆上箭头的方向卷动,卷到感觉到失去阻力为止,因为现在的店扫,人家都是有引片器的,所以我建议还是把胶卷全部卷到盒子里比较保险。好了,卷完后,就打开回卷曲杆旁的机背锁杆,往上啦回卷曲杆。碰的一声,背盖就打开了,胶卷乖乖的躺在胶卷室,把它拿出来就可以去冲洗啦!!
正文 Part3.关于胶片摄影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于胶片摄影是中毒了还是解毒了呢?看上去特别麻烦是吧? 其实这些都不算很重要,在熟练之后全过程也不用一分钟,我也是觉得这些可能大家更喜欢看而已。现在就我自身来谈谈对胶片摄影的感悟吧,这一部分配的全是胶片出品的图片供大家欣赏。
慢拍的优雅
引用阿默大大的这句话,就是我对胶片摄影的感悟。因为胶片机大多数是手动机械的,因此每一次的快门光圈并且对焦都需要亲手去调节,手连心,所以你真的可以用心去感觉到。回到前言里说到的回归,我在这里提个建议:如果你想尝试胶片摄影,那么你需要先学习一些关于摄影的基础知识,并且实践。换句话讲,我不建议没有把玩过数码单反超过3个月的同学尝试胶片摄影。并不是说它很难,而是因为当你没有找到一个看事物的角度时,很难发现它本身的美。至少你应该要简单的懂得什么是光圈快门景深焦段,至少你要尝试着自己去拍摄构图再放在电脑里不停的删删删。等对摄影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后,再来尝试胶片摄影我认为是最佳的。当然,你若一开始就是从胶片一步一步走向数码的,我也不必多说,胶片的好我想你都记得!
胶片曝光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它能够感受光影和色彩。若我告诉你数码的感光元件只能接收灰度,你会不会觉得特别没有意思呢?对的,数码相机的感光原理确实是只有灰度的信息,RAW格式本身就是不带色彩的,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最后得出颜色。所以在数码的世界里,这些都是可调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坚持使用RAW格式来照相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不必理会相机里白平衡这个功能。其他的一些我也不想深入的太多,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我想你通过自己的寻找能找到更多有趣的理论知识。
说点实质性的东西吧,宽容度。我指的是摄影里的一个专业词汇宽容度.. 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胶片的宽容度比数码大很多,这一点算是实质性的一点优势吧。所谓宽容度,我简单理解为在光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可以记录的暗部或者亮部的细节数。上面这张图其实很能够说明这一点,若是D90来照的话,最靠近画面右上方的大棚的条文细节也许就不怎么看得见了(曝光正确的前提下)。 如果你还是没有理解宽容度的话,那么我再举个例子,HDR应该听说过吧,它其实就是用来提升最后成片的宽容度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优秀的HDR的风景片,是不是一个比一个气势恢弘?
再说说胶卷,胶卷按照材质类型分为黑白负片,黑白正片,彩色负片,彩色正片。其中正片也称为反转片亦或叫幻灯片。按照尺寸(画幅)来分有:110、135、120、4X5、8X10(此顺序是按照由小到大排的)等等。黑白正片我也是写这篇文章时才知道是有的,不过应该非常稀少,几乎见不到。最常见的应该是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和彩色正片,尺寸就是135和120了。宽容度来说的话,负片大于正片,黑白大于彩色。同时黑白和彩色,正片和负片的冲洗工艺也是不同的,他们的显影原理并不一样。色彩来讲反转的色彩比负片更艳丽。所谓的135画幅,就是我们在数码单反里常讲的全画幅。当数码单反的感光元件尺寸面积约为一格135底片时我们就会称之为全副机。反转片冲洗出来后的底片颜色跟真实的颜色是一致的,并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底片颜色。所以它的底片也非常漂亮!
所以说当你决定要尝试使用胶片摄影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用上了一台全副机,甚至比全副更大的画幅。当然绝大部分胶片单反和旁轴都是使用135画幅,120画幅的很多都是年代更为久远的双反,或者造型奇特的单反。我没有把玩过,但是据说玩了120就会觉得135简直弱爆了...
胶片摄影不必担心噪点,它的成像原理与电无关。但是有一点需要知道的是,在同一卷胶卷的拍摄过程中ISO是无法变更的,虽然说是有迫冲的办法,但是提升一倍的感光度对于习惯了使用数码摄影的你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这也是在你尝试胶卷摄影时的一个弊端。但是胶卷的色彩也是千变万化的,之前总会看到大家讨论尼康和佳能的色彩怎么怎么样,在胶片的世界里,选择变得非常简单,每一种胶卷都有自己的色彩反差等风格,你可以当作是它们自己的个性,你喜欢怎样的色彩,或者你拍摄的题材更需要哪种成像风格,你就把哪种胶卷放进相机的暗舱就好。前提是你之前已经尝试过这个胶卷,或者看过它的样张。一般来说柯达(提到这两个字,我有点难受)的卷偏黄,富士的偏绿,欧美的卷都有些偏红,但都是在正常范围里的。我自己更喜欢柯达照出来的绿,富士照出来的黄。
胶片摄影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这一点也是我近期才体会到的,取景构图时最好将范围适当的扩大一点点,因为在之后的冲洗扫描或者彩扩过程中,都可能会将你的图片边缘的一部分裁掉。比如你照人,但底边留的很少,扫过来的片子一看,他都快要站出相片了就不好了,多给自己留一点余地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还有一点建议就是我并不建议大家去买很早期的胶片相机,其一是年代太过久远,性能不一定可靠,其二是维修起来可能会不方便,其三是太久远的纯手动不带测光。第三点是最最重要的。虽说胶片机并没有数码单反那种各种模式的测光系统,并且相对来讲测光系统也很简陋。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因为从我开始胶片摄影之后我才真正的了解到什么叫做光影,体会到光影的学问有多么复杂! 如果机身没有测光表的话,把握正确的曝光会变得很难,如果好不容易尝试胶片,照完几卷下来,发现大部分的相片都是过曝或者欠曝的话,你肯定会觉得太过于坑爹。
胶片摄影让我很深刻的感受到了摄影最为本真的东西,每一张照片都是用心去拍摄,仔细地对焦,选择合理的光圈,定夺出合适的快门。因为每一张照片相对于数码来讲都是那么得之不易,从照完到看到成片,我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因为我没有在本地找到好的冲扫照片的店,所以选择淘宝上的店铺,每次将胶卷快递过去,他们冲扫完后就会回传扫描件到我的邮箱。
也许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越难得到的我们才会越珍惜。其实前期拍的好几卷都很废,但当时能看到拍出的东西除了感叹自己的摄影水平很差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感动。贵在坚持,这半年来,我坚持了下来,并且很明显的感觉到了自己在摄影这块的成长。对摄影的理解也更过去不同了,我自己评价自己,会不脸红的说有质的飞跃,毕竟有些东西只有你自己能体会到。我想只要你爱好摄影,只有你愿意坚持,胶片会给你一个丰厚的奖励的。
关于冲扫,一家比较靠谱的冲扫店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只要冲扫的人员负责,并且这家店比较良心,药水能按时换,冲扫出来的质量应该不会差,不过冲扫的价格也各不相同,找一家自己觉得心仪的冲扫店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光是出来的片子对了,有时候更多的是觉得人对了。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不对? 也有人说不愿意玩胶片是因为最后出来的效果并不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我的意见是那就找一个你乐意接受的团队一同来控制出来的效果吧。其实影响也没有那么夸张啦,更多的还是摄影者本身,如果你很很很讲究,那就研究下自己怎么冲扫吧,这个我暂时还没有精力去搞,也提供不了太多的意见和建议
说到后期,我先大概说下扫描吧。底片扫描一般都是店扫,就是让冲洗店给你扫描。因为他们有专业的底片扫描仪器。扫描仪也是有成像风格的,好一点的冲扫店都有好几台扫描仪,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扫描的精度是有大有小的,不过非常精细的扫描耗时会很长,所以价格也就比较高。一般的扫描精度在2400dpi左右,我扫出来的分辨率是,算下来差不多是650万像素,当然效果肯定比650万像素的好很多。精扫的话,可以达到4000dpi,约2100万像素。所以你不用担心照出来的尺寸问题,如果说数码单反能放一扇双开门那么大的相片的话,那么135就可以放出3层楼高的一堵墙来,更别说120或者页片式的底片了。
那么扫描回来的相片究竟要不要后期呢?最开始的阶段,我都是后期的,更多的原因是弥补我摄影技术上的不足。但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后期破坏了胶片摄影最本真的东西。现在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其实后期代表的是摄影人的一直个性,它能够更突出的表现出摄影人想要表现的主题,所以后期这个东西我觉得大家其实高兴就好,但是保留原片绝对是一个必要的好习惯!
说了这么多,会不会觉得我挺烦的? 其实这个话题有太多太多可以说的了,说不出来的东西也永远比能说出来的多。我仅仅也只接触到胶片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刚刚才入了一个门。只是我觉得它带给我的感动太多,我想分享给每一个热爱摄影的人,让你们也来看看这个世界。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正在慢慢消失的世界,时间的力量太过强大,强大到我想象不出在一个没有胶片的世界里,人们对摄影的感悟又是怎样?但是,我在这里,我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等你来。
如果你也热爱摄影,如果你也想回归那最本真的纯粹,如果你也有一颗包容感恩的心,那么这个世界里一定有你的位置!
注册或登录数字尾巴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认真细致啊,顶一个
好文&&要收藏 !
啸掌 发表于
哇!好文!喜欢
哈~谢谢~~~
heoliong 发表于
樓主的文章寫得真的是很耐心也很用心!
读书的时候时间多~现在不行啦~
哇!好文!喜欢
樓主的文章寫得真的是很耐心也很用心!
Drog8a 发表于
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拍得这么好真不容易
其实拍得很差啦~坚持是最重要的~
yzyjs 发表于
楼主可以推荐一家冲扫店吗
好久没来啦~我一般是在画英雄摄影那里冲扫~微博可以搜到~
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拍得这么好真不容易
楼主可以推荐一家冲扫店吗
RollingThunder 发表于
确实中毒了…我现在也是D90用户,看来我也得淘个FM2玩玩…
请问,D头用在这台机上没有问题吧? ...
得确保你的镜头有手动光圈环,卡口都是可以用的~~
确实中毒了…我现在也是D90用户,看来我也得淘个FM2玩玩…
请问,D头用在这台机上没有问题吧?
略知E2 发表于
楼主重庆的?
重庆的路过
对的,楼主是重庆崽儿~
楼主重庆的?
重庆的路过
黄嘉蓝 发表于
烧钱机械呀
烧钱机械呀
Taurus黎Leo 发表于
好文&&不得不赞一个! 楼主真用心!
thx~哈哈哈~
好文&&不得不赞一个! 楼主真用心!
Sugar 发表于
测光表对于想尝试胶片摄影,刚接触的童鞋来说会不会太麻烦。。
这可能要看拍什么啦,如果是风光的话应该还好
最爱阿司匹林 发表于
顶哦!五一回家就拿回胶卷来
玩起来~~!!
顶哦!五一回家就拿回胶卷来
topjane 发表于
初中玩过胶片的飘过,还自己进过暗房洗了一堆照片,现在准备学习单反,上手容易不? ...
玩过胶片单反,数码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初中玩过胶片的飘过,还自己进过暗房洗了一堆照片,现在准备学习单反,上手容易不?
黑BH鹰 发表于
真是被毒了,LZ太厚道了吧,直接把我刚刚打消的念头又拉回来了
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真是被毒了,LZ太厚道了吧,直接把我刚刚打消的念头又拉回来了
<font color="#4小姐的男人 发表于
问下,景深预览是不是背景是黑的就是模糊的,然后背景是明亮的就是清晰的。 ...
不是噢,按下景深预览拨杆后,看着是清晰的就是清晰的,看着是模糊的就是模糊的,变黑变暗是因为光圈收缩进光量减少了~
问下,景深预览是不是背景是黑的就是模糊的,然后背景是明亮的就是清晰的。
必须要回复啊,我是胶片党,虽然数字相机很方便,但是我更喜欢胶片那份期待的感动,就算很久以后,我也会留 ...
嗯,不一样的感觉和体验~
必须要回复啊,我是胶片党,虽然数字相机很方便,但是我更喜欢胶片那份期待的感动,就算很久以后,我也会留着几台胶片机……
laozhan000 发表于
LZ写得非常有心..感谢分享.!
只要愿意去找,还是有的~
LZ写得非常有心..感谢分享.!
想冲都找不到地方冲..唉..
我也是FM2n钛镰 银色
握爪握爪~
alicyfish 发表于
事在人为,机会总是会有的~~
雷电 发表于
读起来挺有感觉的,现在胶片机越来越少,能洗胶片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
既然还有,就抓住机会,赶紧好好感受吧~~
读起来挺有感觉的,现在胶片机越来越少,能洗胶片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
好棒的文&&我一直都想玩胶片就是还没机会啊 T T
性感的在在 发表于
从来没有机会玩胶片呢,lz牛x啊,膜拜啦。。
楼主刚入门,切勿膜拜。。
从来没有机会玩胶片呢,lz牛x啊,膜拜啦。。
<font color="#7996696 发表于
谢谢你哦!你的文章写得很好。
称赞什么的最让我开心啦~
Sugar 发表于
全新基本不可能,海鸥的单反做工很一般就是了,比不上日本德国的精细,有的年代久一点反光镜震动就会比较 ...
谢谢你哦!你的文章写得很好。
<font color="#7996696 发表于
不知道海鸥胶片机怎么样,小时候照相的时候师傅吹得很凶,现在TB有800多的还全新,不知道可否收入啊? ...
全新基本不可能,海鸥的单反做工很一般就是了,比不上日本德国的精细,有的年代久一点反光镜震动就会比较大。还有选择胶片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中提到的,最好还是要有测光功能的~
不知道海鸥胶片机怎么样,小时候照相的时候师傅吹得很凶,现在TB有800多的还全新,不知道可否收入啊?
我叫肥仔迅 发表于
···被毒了、。、、、、、、、、、、、
倒地身亡,口吐白沫没
···被毒了、。、、、、、、、、、、、
noisy518 发表于
看到了东区音乐公园。
圈外 发表于
想起十多年前我的傻瓜式汤姆照相机,那底片可以扫成数码照片吗?
请仔细阅读帖子。。
穷人 发表于
我也是才开始用胶卷的& &机器是朋友送的&&感觉还不错&&准备过短时间入手MX,我比较喜欢全手动的感觉,或许 ...
嗯嗯,确实是这样的体会~
艾戴维 发表于
周围也有玩胶片的人,看他玩的也挺有意思的,只是自己一直懒得搞,,看来胶卷的世界还是值得一探索的啊 ...
确实值得探索,昨天不是让你发言呢么,咋没来呢??
Sunsunfi 发表于
玩胶片的都是有钱人啊 广州现在没有多少地方嗮相了吧
广州搞胶片的地方和人都很多~
作者其他文章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DGtleStyle
每日推送精选文章
更多福利活动等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os9照片导入相机胶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