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毛细血管瘤只需要用免疫球蛋白吗

新生儿错过最佳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怎么办?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新生儿错过最佳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怎么办?
来自:海南省 儋州 浏览 704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3185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妈妈有乙肝的话,最好是在出生的24小时内注射疫球蛋白,但错过了最佳时间的话,尽早打总比不打要好. 乙肝疫苗刚打进去,不会这么快影响验血结果的.但孩子是否真有乙肝感染,倒不一定,因为孩子身体里的抗体是受妈妈的抗体影响的,建议在孩子六个月时再复查.
TA帮助了1003人
热门关键词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乙肝免疫球蛋白就像战士,专门杀死乙肝病毒,孩子刚出生时体内是没有的,一出生就肌注进去,使孩子马上就有了杀死乙肝病毒的能力,使其免于被乙肝病毒感染,这是被动免疫。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机体自身不断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1个月左右就可以产生,但是量比较少,随着时间推移,保护性抗体浓度越来越高,最终达到10-100mIU/ml以上,形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这种保护力一旦形成,至少可以持续10-15年,甚至终生,这叫主动免疫。对乙肝孕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进行联合免疫可以阻断95%以上的母婴垂直传播,自从近30年来普及这种方法以后,中国的乙肝发生率已经大幅下降。
  虽然就这么2种药物,好像哪里都能买得到,而且,随便一个医护人员都可以完成打针操作,但是,其具体应用却是很有讲究的,用得好和不好,阻断效果有明显差别,想来这也无需过多解释,大家都会明白。那么,做为在这项工作上领先全国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具体是如何做的呢?
  只要产妇HBV&DNA、HBsAg、HBeAg中任何一项阳性,孩子出生后经冲洗羊水、母亲血液及阴道分泌物后,抽取静脉血,检查HBsAg、HBV&DNA,以决定2周后是否再打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不是检查脐血中的HBsAg、HBV&DNA,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立即在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同时在另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疫苗1支。因为孩子刚出生对乙肝病毒没有任何抵抗力,给予外源性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拖得越久,孩子暴露于乙肝病毒侵犯肝脏的机会越大,故指南要求出生12小时内打针――其实越早越好:我们医院为此专门改造了产房、婴儿室、洗澡间,优化了操作流程,规定打针时间绝不允许超过产后2小时。待出生1个月和6个月时再分别肌注1支乙肝疫苗,完成常规主动免疫。等到出生7&个月时如果HBsAb大于100mIU/ml,则机体已经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主动免疫成功;如果小于10mIU/ml,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不足,需要再次加强注射乙肝疫苗,一般需要再次按照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并且相应随访;如果HBsAb浓度介于10-100mIU/ml之间,安全起见,建议加强注射1支乙肝疫苗为妥。
  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是25天,所以如果新生儿静脉血HBsAg、HBV&DNA有任何一项阳性,则需要在出生后2周给孩子加强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过2周再次复查,如果HBsAg仍然阳性,并且HBV&DNA&有明显下降,则再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以加强被动免疫,到出生3个月时复查,如果HBV&DNA及HBsAg转阴了,则母婴阻断成功。如果这时HBV&DNA和脐血浓度相比没有明显下降或者继续升高,预示孩子很可能被感染,再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意义也不大,母婴阻断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需要到出生7个月时复查,如果HBcAb明显下降,HBsAb上升明显(最好100mIU/ml以上)并且HBV&DNA转阴,则母婴阻断成功。如果这时HBV&DNA在10的4次方以上,基本可以宣布母婴阻断失败。如果这时的HBV&DNA小于10的3次方,可以等到出生18个月复查,有少数孩子也会转阴,如果同时HBsAg也转阴,则确定母婴阻断成功;否则,明确宣布母婴阻断失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各种肝炎孕...新生儿有必要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吗
本文导读:新生儿出生后不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只需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
  问:亲友有,初生儿要打免疫球蛋白吗?
  杨女士的孩子2个多月大,出生时她没给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孩子的奶奶是&大三阳&(HBV-DNA阴性),平时奶奶想多抱抱孙子,每次杨女士都很尴尬。一方面害怕婆婆把乙肝传染给孩子,另一方面又怕拒绝后婆婆受打击。于是,杨女士咨询,为了给宝宝上个&双保险&,是否还需要给宝宝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对此,广州长安中医肝病科主任医师王东峰指出,上,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未感染乙肝病毒,那么新生儿出生后不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只需按计划乙肝。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目前乙肝疫苗的接种多数按0、1、6方案实施,即第1针注射1个月及6个月后注射第2、3针。注射第1针后,疫苗进入人体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初次应答,这期间约30%~50%的人会出现表面抗体;注射第2针后,机体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发生再次应答,这时表面抗体产生快、产量高、亲和力也强,可使80%~90%的人出现表面抗体;注射第3针后,进入加强阶段,此时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处于最佳状态,这时约90%~95%的人可出现表面抗体。
  所以,杨女士的孩子没有必要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应完善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使及时出现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病毒感染。
  另外,王东峰表示,一般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乙肝,但为保险起见,对于家族中有乙肝患者,在幼儿还未接种成功体内未产生表面抗体前,应避免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如接吻或者咀嚼后给孩子喂食,以防止感染。
(责任编辑:小炼)
育儿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毛细血管瘤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