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相机推荐是否真能带来情怀

当前位置: &
徕卡新相机:回归胶卷相机体验的数码相机
09:34:59 &爱范儿 & &
&&&&在没有数码的时代,人们手中的胶卷相机的使用成本很高——每按下一次快门,就意味着消耗一张胶卷,你无法回看、挑选、删除。
&&&&胶卷的有限性,让每张照片都格外值得珍惜。在《时间对谁都是把杀猪刀,数码照片也泛黄》中,我们曾提到:&&&&数码照片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而用实现胶卷相机的体验,会不会既有趣又有情怀?在今年的Photokina大展上推出了一款纪念机型&Leica M Edition 60旁轴相机,让数码相机尽可能的像胶卷相机。&&&&Leica M Edition 60全球限量发售600部,售价15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这么土豪的相机,竟然没有显示屏,背后仅有一个ISO调节杆。这就意味着,每次拍照,你都只能看着取景框,精心构图、调节快门。&&&&除此之外,相机没有任何外部接口,“反数码化”在这款相机身上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但是,本质上来说,M Edition 60仍然是数码相机,依然需要用数码产品的眼光来看待它。抛开高昂的售价、复古的情怀不谈,将数码相机的屏幕移除,是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呢?&&&&Fast Company&对这个问题做了一番辩论,正反方大致有如下的观点。&&&&反对者认为,摄影师在拍摄时,会思考要怎样拍、拍什么,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反馈渠道。显示屏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赞同者认为,要想得到反馈,没有什么比打印出的成片更为有效。对追求极致的摄影师来说,与其在不断的查看、删除中分神,不如回去之后,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和处理。&&&&反对者说,在数码相机时代,不少摄影师需要屏幕,因为可以查看设定,来得到最准确的照片。后期花大量时间处理,并不是高效的方法,在拍摄时就设定并获得即时反馈才是高效的。&&&&赞成者认为,对M Edition 60来说,用户更在乎“摄影师一样的体验”。在电影工业里,导演拍摄一个镜头,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校正画面,来得到最完美的结果。拍摄完成后,导演才会查看镜头的效果。&&&&这种体验正是“摄影师”的体验,对于徕卡的用户来说,他们愿意花费高价获得这种体验。有了显示屏,人们反复的查看拍出来的照片,反而冲淡了这种感觉。&&&&对于显示屏的争议,似乎越辩越复杂。有没有屏幕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使用方法,喜爱不喜爱的确见仁见智。所以,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来说,厂商用多样的设计满足不同的口味更为重要。&&&&
(责任编辑:CT008)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片相机怎么洗照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