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环境整治工作污染怎么治

2017年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主流智库权威解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5)李佐军&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内容不仅丰富,而且浓墨重彩,切实反映了广大老百姓对蓝天、碧水、绿地等好环境的新期待。  尽管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压力一直很大,但是经过过去一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如下两个方面的显著成效: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指标数值表现出不少亮点,部分指标数值超出预期,比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6%,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全年煤炭去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等。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比如深化了资源税改革,完善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制定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开展了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耕地轮作休耕改革等试点;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了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推进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严肃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等。  虽然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是我国仍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比如一些地区严重雾霾频发,水污染、土壤污染、其他新型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环境污染方面的群体事件不时爆发;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制和政策尚不完善,已制定的各种制度落地不够,资源管理体制和环境管理体制等体制还不顺,对环境污染的问责不够严格,使得广大老百姓对各种环境污染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  针对上述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力度,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好环境的迫切愿望,《政府工作报告》对2017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设定了非常明确、可考核、可问责的具体目标,比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等。为了完善上述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就如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出了详细的任务和具体的措施。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强调要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等。针对水污染防治,强调要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强调要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针对生态保护和建设,强调要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  为了保障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务的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对2017年如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了具体部署,比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等。总之,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有密切的关系,故《政府工作报告》将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有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等进行了部署,比如2017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在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的同时,要降低用能成本;要加快提升包括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等在内的支撑能力。  要想使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务和生态文明制度落到实处,离不开统计、监测、评价、考核、奖惩、问责等制度的设计,特别是问责制度的设计,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比如对偷排、造假的,必须严厉打击;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  要想使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产生预期的成效,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城乡居民在内的全社会力量,故《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许多支撑和配套条件进行了安排,比如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支持资源枯竭、生态严重退化等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等。  总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亮点很多,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成绩总结很有说服力;二是问题揭示很到位;三是保护治理决心很大;四是保护治理目标很明确;五是保护治理措施很具体;六是保护治理不力问责很严厉。我们坚信,若能将上述计划任务落到实处,2017年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一定会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效。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李佐军 编辑:曹阳&&&&&&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经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经济新闻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10)
中国经济时报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政编码:102209 电话:(010)(总机) (010)0(编辑部) (010)(广告部) (010)(发行部) 传真:(010) 电邮:.cn
Copyright 2011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环保部:2017年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财经App:直播上线 博主一对一指导
上攻态势已定 此类股迎疯狂炒作期
证券时报网()02月06日讯 据中国环境报6日消息,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2月3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2017年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陈吉宁强调,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用硬措施、硬办法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往年更为不利,温度略高于常年,偏南风多于常年,不利于空气扩散,易造成污染物积聚,形成重污染天气。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减排力度,努力改善空气质量。陈吉宁强调,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特别是2017年工作方案的落实。要清醒认识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建立更为有效的工作机制;要深入基层一线,加大对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督查力度,特别是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要加大黄标车、老旧车、重型载货车等高排放车辆的淘汰、治理力度,加强网格化监管,坚决打击“小散乱污”企业;要及时将工作进展及对违法排污企业处罚情况向社会公开,回应公众关切。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环境整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