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级副厅级干部医疗待遇遇是个什么待遇

副市长级医疗待遇是个神马待遇?
记得去年看到一条讣告是:“原四川省重庆市第二卫生学校(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老红军,享受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离休干部吴天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日逝世,享年96岁。”当时未在意,到昨日看报又看到这样一条讣告。
当然,我们对老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我一直认为离休干部他们出生入死,抛头颅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问题是享受副市长/省(部)长级医疗待遇有点费解,难道在职的干部还有不同的医疗待遇吗?
当然有,在我们这个有N个级T个层等级森严的国度里,享受什么待遇就是一种身份,是一种权力的微章。买官者花巨款买官冲的这待遇而去的也是一个原因。
医疗待遇:正省级干部住院可住套间
一般地理解也就是:1;住高干病房。2;享专家诊疗。3;用进口药品。4;报销范围空前。5;公费疗养。各地略有不同。西部一农业大省老干部局负责人说,省部级干部看病,基本上都是绿色通道。
一类保健。现职副市级干部;现职正局级干部;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市直单位副职的离休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县处级(含享受县处待遇)离休干部;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且行政15级(含相似级)的离休干部享受一类保健待遇。
二类保健。现职副局级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在县级单位担任过正职的离休干部;具有正高职称的离休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且行政16级(含相似级)的离休干部;抗日战争后期参加革命工作未享受一类保健待遇的离休干部享受二类保健待遇。
正省级与副省级干部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如正省级干部住院可以住套间,副省级只能单间,司局级干部住双人间,级别更低的干部只能住普通病房了。但到基层规则就改了,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市、县地区医院也有“干部病房”,如果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退休后在本地医院看病,虽然他们级别不高,但仍旧可以住到单间。
医疗费用报销额度也不一样。目前离休干部基本能实现实报实销。退休干部差别不小,以北京的部级干部为例,正部级医疗证是绿色的,副部级封皮是蓝色的。正部级所有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副部级干部个别进口药的报销则有限制。二者报销程序也不一样,正部级的费用直接由卫生部门与医院结算,副部级的费用则要到原单位报销。副部级每年体检一次,正部级每个季度体检一次。
不过在2012年,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适当提高副部级人员医疗保障水平的通知》后,副部级医疗待遇人员的药品费用基本能全额报销了。
青岛市保健对象(一类、二类)医疗待遇与公务员医疗待遇的异同
个人自负的社会统筹金起付标准
在职职工补助50%,退休人员补助60%
在基本医疗社会统筹金支付范围内个人按比例负担的医疗费
在职职工补助70%,退休人员补助80%
对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属大额医疗救助范围内个人按10%比例负担的医疗费
全额补助,上不封顶
全额补助,上不封顶
全额补助,上不封顶
使用乙类药品和特殊检查、治疗项目个人在统筹前按比例负担的医疗费
一个医疗年度内,患门诊大病医疗费超出限额标准以上的统筹应支付费用
普通床位费23元
各类医疗待遇个人花费一览表(根据《特殊人员医疗保障政策指南》整理),青岛市在全国范围内不是最高的。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住房、配车和福利等方面享受远超普通干部和群众的优厚待遇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邓小平1980年代就曾经说:“我们的高级干部现在并不是工资太高,而是其他方面的待遇太宽了。这样就要脱离群众,脱离干部,甚至腐蚀自己的子女和家庭,把风气带坏了,官僚主义也无法克服。”
2000万名官员占据80%医改经费资源
中科院一份调查报告称,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等,这项开支一年就是500多亿元;再加上在职干部的疗养,每年用于政府官员的公费医疗费高达2,2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在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目前全国财政卫生开支的80%,是为850万以高级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一年开支数百亿元局级以上高干及家属子女佔用80%医疗经费,——很显然,用“政府投入绝大部分是用在干部身上”来形容旧的医疗体制,一点也不夸张。在这样的体制下,老百姓等于是被政府“抛弃”了,面向百姓服务的医疗机构失去公益性,进而看病贵、看病难,无疑都是必然的。现在搞医改,无论采取何种模式,无论增加多少政府投入,如果不能保证“把钱用到百姓身上”,而是延续“医疗费用80%用于党政干部”,一切肯定都是图劳的。
那些所谓的”高干”们,有病没病每过一段时间都得去住一阵医院,即使没病没灾,也要做个全身检查,去休养生息的疗养一下,一住就是一个疗程。许多大医院都有专门供局级以上住院的单间高干病房。关注微信“环太咨询-大海
中新网郑州日电(记者齐永):郑州人民医院豪华病房堪比高档酒店专供领导官员疗养享用。据了解,郑州人民医院原是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属三级甲等公益性质医院。2008年,郑州人民医院智能化综合新内科病房大楼正式启用,该大楼住院部分为普通病房和豪华病房两类,2—20楼为普通病房,供普通病人使用,21楼至22楼则为特需豪华病房。
知情人称,特需豪华病房长期专供领导疗养休闲,同时还有秘书房(陪护),其中顶层的VIP病房装饰的像大酒店一样豪华,在这些病人没住的情况下,即便是长期资源闲置,普通百姓有钱也住不上。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22层特需病房区,该病房区设计有不同类别的病房,刚进去仿佛置身于五星级高档酒店,一护士告诉记者,这里的特需病房区也就是高干病房,分3种规格,高、中、低三个档次,分别是VIP单人间、套间、VIP豪华套房,共20多套(间),每天收费标准为80元至200元不等,豪华套房配备有冰箱、微波炉、液晶电视、真皮沙发、宽带、饮水机、豪华床,24小时供应热水洗澡。
据介绍,3种房间一体式服务,客人住到这里有护士全程陪同,不需要陪护人员,豪华套房由100多平米,有会客室、办公室、卧室、陪护室、厨房。特需病房区的连护士长告诉记者,想住到这里需要提前预约,并且必须有院长签字批,目前特需病房区已经住满。“我们这里豪华套房住的都是大领导,都是长期住,就是预约也只能住单间。”
知情人透漏,这里的陪护室也就是秘书室,领导秘书可以随同陪护,入住这里的领导基本上都是休闲疗养,领导忙时这里的房间一直空着。一护士说,如果领导想疗养提前预约一下,等有房间了通知,并给记者留下了联系方式。
豪华病房究竟让谁来入住,这里的护士均表示保密。他们称,无论谁入住必须院长批,但一般普通领导别想住。
医疗特权,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早有诸多专家及公民强烈呼吁,取消公费医疗制度,把公务员也纳入社会医疗保障系统;更大力度地普及全民医保,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
一边是少数特权者的“奢侈就医”,一边是多数老百姓的“缺医少药”,“一人患病全家致贫,重病拖垮整个家庭”。交不上住院押金,必会无情的拒之院外,或断药驱赶出院。不改变这样医疗资源分配极端悬殊的现状,中国百姓看病难与贵的痼疾,就难以根本消除。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副部级干部待遇”有哪些?-搜狐新闻中心
“副部级干部待遇”有哪些?
  日04:13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页面功能&&【】【】【】【字体:&&】【】&【】
  “享受副部级干部待遇”这个词组,这些年来我的目光已多次遭遇,倒也没有觉得特别刺眼。
  比如,报上某些老干部的讣告,在介绍历任职务时特意用括号注明“享受副部级干部待遇”,我就想,老人家参加红军或八路军时不识几个字,出生入死战功赫赫,职务却难上去,享受此待遇合情合理。又如,某省为表重视人才承诺给两院院士“副省级医疗待遇”,我就想,优质医疗资源有限是客观现实,向极少数科研精英适当倾斜,也算一桩激励人才的德政吧。
  但我现在看到这个词组却强烈地反感。说两个最近的例子。一是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林孔兴及其妻子王萍涉嫌受贿案10月底在湖北开审,各媒体在介绍林孔兴作案时的职务时注明“正厅级,享受副部级待遇”。
  众所周知,如今给官员现任职务、历任职务加半级“括号待遇”并不限于高中层,在村以上即乡镇科局级的官员中也很多,已成为一种突破职数限制“提拔”所有级别领导干部的通用模式。这种高半级待遇是一种特权或“福利”。这样的做法当然会增加公共财政开支,它经过了纳税人批准,或有什么别的合法授权吗?
  另一个例子是,江苏省纪委有关人士近日谈到已被“双规”的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正厅级待遇)时,推论道:“姜案性质应该是受贿而不是贪污,到了他这个级别,没有必要贪污。”听听这句大实话:“到了他这个级别,没有必要贪污”!在我这个平头百姓看来,“到了他这个级别”,岂止“没有必要贪污”,连受贿也“没有必要”,只可惜贪官的欲壑深如太平洋。
  这种不成文的干部待遇制度,是接近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干部能上能下”(包括职务与待遇挂钩)的目标,还是接近于中国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度,或者上世纪50年代对资本家私人产权的“赎买”政策,不用多说。
  “副部级待遇”有哪些?作为平民和平民子弟,当然只有猜想。总的来说,应当没有王朝时代的“封妻荫子”条款。就政治待遇而言,王朝时代的官员是论级别享有上奏折权力的(监察御史之类言官除外),当今则是阅读相应密级的内部文件,这对许多官员已不重要。就其他待遇而言,有副部级干部离职后可以保留秘书等服务人员之类,但退位后的官员,最重要的是医疗待遇,可以住多大病房,可以召什么人看病,医药报销额度有无限制等等。我耳闻目见以及能猜测到的就这么多。
  对此,我只想说两点:
  一、这种加括号“享受××级待遇”的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不谋求个人和小集团的特殊利益。对“打江山”的老干部给予特殊待遇,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但这种做法应当止于离休干部,就像“中顾委”设置不得引为先例。如果194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官员仍然搞特殊待遇且终身制,肯定
  是不公不义,绝不符合世界政治文明的潮流。
  二、这种“享受××级待遇”的做法,不仅有凝固化而且有扩大化的趋势,令人严重不安。
  据南方都市报鄢烈山、苏振华、沈睿
页面功能&&【】【】【】【字体:&&】【】&【】
-- 给编辑写信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紧急提醒: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你的右边。请小心一个刚流出来的精神病,他的特征是:拿着手机东张西望。
精品专题推荐:副市长级医疗待遇是个神马待遇?
我的图书馆
副市长级医疗待遇是个神马待遇?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蓝字即可!来源:网络记得去年看到一条讣告是:“原四川省重庆市第二卫生学校(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老红军,享受省(部)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离休干部吴天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日逝世,享年96岁。”当时未在意,到昨日看报又看到这样一条讣告。当然,我们对老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我一直认为离休干部他们出生入死,抛头颅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问题是享受副市长/省(部)长级医疗待遇有点费解,难道在职的干部还有不同的医疗待遇吗?当然有,在我们这个有N个级T个层等级森严的国度里,享受什么待遇就是一种身份,是一种权力的微章。买官者花巨款买官冲的这待遇而去的也是一个原因。医疗待遇:正省级干部住院可住套间一般地理解也就是:1;住高干病房。2;享专家诊疗。3;用进口药品。4;报销范围空前。5;公费疗养。各地略有不同。西部一农业大省老干部局负责人说,省部级干部看病,基本上都是绿色通道。一类保健。现职副市级干部;现职正局级干部;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市直单位副职的离休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县处级(含享受县处待遇)离休干部;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且行政15级(含相似级)的离休干部享受一类保健待遇。二类保健。现职副局级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在县级单位担任过正职的离休干部;具有正高职称的离休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且行政16级(含相似级)的离休干部;抗日战争后期参加革命工作未享受一类保健待遇的离休干部享受二类保健待遇。正省级与副省级干部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如正省级干部住院可以住套间,副省级只能单间,司局级干部住双人间,级别更低的干部只能住普通病房了。但到基层规则就改了,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市、县地区医院也有“干部病房”,如果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退休后在本地医院看病,虽然他们级别不高,但仍旧可以住到单间。医疗费用报销额度也不一样。目前离休干部基本能实现实报实销。退休干部差别不小,以北京的部级干部为例,正部级医疗证是绿色的,副部级封皮是蓝色的。正部级所有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副部级干部个别进口药的报销则有限制。二者报销程序也不一样,正部级的费用直接由卫生部门与医院结算,副部级的费用则要到原单位报销。副部级每年体检一次,正部级每个季度体检一次。不过在2012年,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适当提高副部级人员医疗保障水平的通知》后,副部级医疗待遇人员的药品费用基本能全额报销了。青岛市保健对象(一类、二类)医疗待遇与公务员医疗待遇的异同序号项目一类二类公务员1个人自负的社会统筹金起付标准90%80%在职职工补助50%,退休人员补助60%2在基本医疗社会统筹金支付范围内个人按比例负担的医疗费100%90%在职职工补助70%,退休人员补助80%3对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属大额医疗救助范围内个人按10%比例负担的医疗费全额补助,上不封顶全额补助,上不封顶全额补助,上不封顶4使用乙类药品和特殊检查、治疗项目个人在统筹前按比例负担的医疗费90%80%50%5一个医疗年度内,患门诊大病医疗费超出限额标准以上的统筹应支付费用95%90%85%6床位标准80元40元普通床位费23元各类医疗待遇个人花费一览表(根据《特殊人员医疗保障政策指南》整理),青岛市在全国范围内不是最高的。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在住房、配车和福利等方面享受远超普通干部和群众的优厚待遇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邓小平1980年代就曾经说:“我们的高级干部现在并不是工资太高,而是其他方面的待遇太宽了。这样就要脱离群众,脱离干部,甚至腐蚀自己的子女和家庭,把风气带坏了,官僚主义也无法克服。”2000万名官员占据80%医改经费资源中科院一份调查报告称,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等,这项开支一年就是500多亿元;再加上在职干部的疗养,每年用于政府官员的公费医疗费高达2,2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在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目前全国财政卫生开支的80%,是为850万以高级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一年开支数百亿元局级以上高干及家属子女佔用80%医疗经费,——很显然,用“政府投入绝大部分是用在干部身上”来形容旧的医疗体制,一点也不夸张。在这样的体制下,老百姓等于是被政府“抛弃”了,面向百姓服务的医疗机构失去公益性,进而看病贵、看病难,无疑都是必然的。现在搞医改,无论采取何种模式,无论增加多少政府投入,如果不能保证“把钱用到百姓身上”,而是延续“医疗费用80%用于党政干部”,一切肯定都是图劳的。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十二军原政治部副主任寿文魁同志逝世(享受副市长级医疗待遇)
中国共产党党员,享受副市长级医疗待遇的正局级离休干部、原上海市住宅建设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寿文魁同志因病救治无效,于日7时30分在上海市华东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9岁。
&寿文魁,男,又名黄希贤、周祖祥,1914年生,浙江诸暨人。1928年同文小学毕业,1930年诸暨农民暴动中,积极为党组织传送情报。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底任诸暨上南抗敌义勇大队大队附,1938年8月任中共诸暨县委委员兼中共诸南区委书记。1939年3月调县委工作。9月任中共诸暨中心县委委员、组织部长。1941年2月任中共嵊县副特派员。1942年任中共鄞奉县特派员、县委书记。1943年5月任中共嵊西特派员。1944年6月任中共嵊西县工委书记。抗战胜利后,先后任新四军第一纵队三旅团特派员、组织股长、师保卫科长。1947年9月任团政委。在解放战争中,参加泰安战斗、宿北战役、鲁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建国后,1953年公安十六师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秋任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2年春任第十二军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转业后任华东局农委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两次受冲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任上海市住宅建设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等职。正局级离休干部、1983年11月离休。享受副市长级医疗待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部级医疗待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