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网上购买携程抢火车票靠谱吗,提示是套餐,价格便宜了一半,我想请问这个套餐是什么?包含了哪些?感觉和骗局一样

微信号 :TMT_VC
23:53:32  风云 
摘要:在第三方网站比如携程网订机票,能买到特价票,但别因图优惠而忘了评估风险,央视曝光携程网机票套餐购买时价格优惠,但退票费高达90%。
趋势网(|)讯:在第三方网站比如携程网订机票,能买到特价票,但别因图优惠而忘了评估风险,央视曝光携程网机票套餐购买时价格优惠,但退票费高达90%。央视财经频道“第1时间”栏目的一期节目(《退票费高达90% 网上订购机票套餐需谨慎》)曝光了携程网机票旅行套餐不按航空公司规定,收取高额退票费。记者在携程网上看到,同一航班的机票价格会因套餐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票价最为优惠的旅行套餐,同时限制也最多。比如这趟春运期间由南京飞往长春的航班,旅行套餐的机票价格为702元,比正常机票价格便宜了近300元。但如果购票后,旅客有退票或者改签的需求,网站规定消费者必须承担657元的退票费,退票费就占到了票价的93%。按一般航空公司的规定,除了特价机票,一般机票退票费为票价的10%-20%,对于旅行套餐的退票费为何高达90%,携程网给出的解释是,旅行套餐并非机票,不支持航空公司的规定。所以春运回家买不到火车票转而抢购飞机票套餐的朋友要多留个心眼,下单前多了解提示信息、条款信息,更要确定自己明确的回家行程,以免浪费钱。春运火车票抢购神器+攻略:《》对此,网友有认为能理解的,也有认为坑爹的:这算什么陷阱,低价票你就要想着要承担这样的风险,不然你去买全价票啊。这么便宜的价格你退了,别人要承担多少损失啊。没有携程去哪儿,你们再也买不到特价机票,而且人家公司就赚的这个钱,先前也提示你了,选不选择在消费者,考虑好了再买也不会有这种问题,我觉得公平合理不算霸王条款搞机票的公司都指着退票和保险挣钱呢,行业内幕。美国芝加哥回来的机票也给携程黑了,北京的朋友和我一样的机票他改签比我少1000多元。今天看到才明白怎么回事。
情趣新闻 15
微博:@趋势网
微信:TMT_VC
小程序来了,用户使用初体验
支付宝影响力指南:如何增加影响分数值 查别人年账单方法
怎么查支付宝2016个人年度账单?你的影响分有几分?
北京扫黄涉黄名单让大佬无奈报平安 蓝黛保利丽海名媛神秘幕后
保利俱乐部蓝黛俱乐部幕后老板是谁?起底北京涉黄俱乐部
起底涉黄保利俱乐部老板李学峰 二代圈背景跨界互金小贷
<a href="mailto:Info@&subject=新闻投递:&body=无限趋势·趋势网欢迎您随时投递新闻,并将为您第一时间审核发布,敬请通读:1.文章图片每张宽度<500像素、大小新闻投递
&&电话:010-
引领互联网产业 Serving Internet Industry:始于2008 专业高端 服务业界 启蒙趋势 无限趋势移动互联网产业门户:互联网·新媒体·手机通信·移动应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互动娱乐·创业投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盈都大厦  趋势网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93携程等网站推出加钱抢票,算不算违规_火车票加价套餐合法吗-河南头条网
携程等网站推出加钱抢票,算不算违规
携程等网站推出加钱抢票,算不算违规
春节前的第三个周末即将来临,许多人在享受周末的同时更期待年假的来临,但是对于还没买到火车票回家的小伙伴来说可就没有那么欢乐了。由于今年的春运客流量依旧很大,火车票预售期又缩短了一半,不少热门线路车票仍然很紧张。有人将一年一度的春运形容为“最难抢票季”,而随着春运车票的开售,互联网上的“加价抢票”大潮已在键盘和指尖展开。以前到了这时候,黄牛就会活跃起来。近两年,随着互联网购票的普及,黄牛越来越少,一些互联网的有偿抢票服务却开始兴起。有专家表示,目前的法律对此尚无直接的禁止性规定,是否合法合规还很难界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在广州的董小姐一直买不到回老家的火车票,于是她尝试通过携程网抢票软件买票。页面显示,购买极速抢票和专人闪电抢票服务,成功率将会提高三到四成,但需要要分别加付款35元和66元。根据相关交通部门的预测,2017年春运需求仍将保持小幅增长,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2%。相关信息显示,近日来一些热点城市和热门线路的火车票都趋于紧俏态势,有些甚至是“秒光”。“抢票套餐”越贵成功率越高?与往年各种免费的刷票神器不同,在12306官方订票通道之外,包括携程、途牛、智行等众多知名平台今年都推出了具有不同价位选项的抢票服务。据初步统计,目前市面上有近60家第三方平台公布了抢票软件。记者在手机上随机下载了五款不同的购票APP,进入购票环节后发现,这些抢票功能基本都会带上不同的加价套餐,价钱越贵抢票速度越快,如果使用免费抢票,则会提示成功率较低。业内人士介绍抢票平台工作原理业内人士介绍,抢票平台的工作原理,一是模拟个人购票流程,减少订票各流程的时间,不间断地刷票,同时进行路径优化,寻找最合理的购票方案;二是提供“流量加油包”以“提高”网速。不过,在采访中,抢票软件的客服人员都表示,收费只是增加成功几率,并不能保证抢到票。“抢票”软件快在何处?大家在12306官网上辛苦刷票很难成功,可是通过抢票软件的抢票服务却能抢到车票,其原因何在?抢票软件和工具到底快在哪里又强在何处?有关专业大数据分析专家向媒体披露了抢票软件的部分工作原理。“在12306买票需要一步步去操作,但是通过抢票软件,你提前选好优先的车次、出发日期、出发点和目的地,再一键勾选承诺发票,那边从刷票到下订单,直接完成,免去中间多步骤的操作。其实就是机器代替人工,实现全自动化的流程优化。”另有相关软件人士也表示,所谓“抢”主要一点还在于下单的速度。这其中既包括用户的点击速度,机器速度,也包括网络速度,以及软件的提交速度,而今年多款客户端标榜的“云抢票”、“引擎升级,速度提升”,简单说也就是用更快机器和更优化的软件算法,来代替人工的点击来查询和下单,这显然要比“原始”的手工下单来得快。财经观察是服务多元化还是打了擦边球?对于抢票加价,用户是否能接受买单?这一形式又是否合理合法?消费者晓琴告诉记者,虽然多花了20元“抢票费”,但是能早早把春节的车票搞定,自己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心里踏实,过节前手里工作还特别多,提前买到票除掉了一大心事”,在她看来,20元的抢票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细想下来如果购票是谁出价多谁先抢到的机制,还是让人心里有些不舒服,另外也担心今后抢票费会不会有水涨船高的趋势。那么,这类有偿抢票服务究竟算不算互联网“黄牛”,是否合法合规呢?铁路部门表示,抢票软件看似方便,但会扰乱正常的购票秩序,尤其是短时间内的巨大点击量,容易冲击12306网站的运行。法律专家认为,火车票不是自由经营的商品,非铁路运输企业者代售火车票,需经铁路部门批准,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可收取每张不超过5元的“铁路客票销售服务费”。而互联网有偿抢票服务显然没有办理这些手续。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只要具备高价、变相加价倒卖火车票的行为,符合票面价值5000元以上或非法获利2000元以上要求,就构成“倒卖车票情节严重”,将被处以刑事处罚。赵占领认为,目前的法律对此并没有直接的禁止性规定,还很难界定为违法违规,是在打“擦边球”。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于“黄牛”的囤票行为,第三方平台借助技术优势来竞争抢票,是预约代购式的,更偏向于有偿服务。针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现象,期待相关部门及早做出明确解释,厘清问题。
1.本网站所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我们
北京本地宝频道提供2016年全国重点镇最全名单公布 你的家乡入选...
魔弦传说BD1080p超清版迅雷下载,魔弦传说1080p中英字幕百度云网...
Copyright (C) 2017 河南头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同程网,艺龙网都还不错哦。
答: 在家到宝宝的妈妈有时间可以去美希老师的博客多看看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
大家还关注APP推有偿抢票引质疑 携程今删除相关页面信息,携程抢票是什么意思,携程旅行网抢票靠谱吗,携程抢票成功率,携程抢票付款怎么退,携程云抢票,携程网云抢票是真的吗,携程网云抢票成功几率大吗
APP推有偿抢票引质疑 携程今删除相关页面信息
时间: 14:02:06 来源:法制晚报
原标题:APP推有偿抢票引质疑 携程今删除相关页面信息,携程抢票是什么意思,携程旅行网抢票靠谱吗,携程抢票成功率,携程抢票付款怎么退,携程云抢票,携程网云抢票是真的吗,携程网云抢票成功几率大吗
此前,同一时间购买同一车次车票,选择的套餐价格越高,页面显示抢票成功率越大
此前携程订票页面显示抢票成功率,但今天这项信息已被删除,页面也不再显示“抢票可以&插队&”提示
  今年携程推出“云抢票”服务,被质疑有偿刷票收“插队费”。《法制晚报》记者昨天体验发现,在携程云抢票页面中的确有20-30元的套餐可选,页面提示“购买了套餐,抢票时可以&插队&”,且选择的价格越高,页面中显示抢票成功率也越高。网友质疑其用成功率诱导消费者,收费也不合理。
  今天上午,携程已经将“抢票时可以&插队&”字样以及抢票成功率信息从页面中删除,但套餐选择仍保留。对此携程回应,页面中的成功率仅为预估,初衷为调控,但数据监测结果显示是否购买套餐、购买何种套餐,最终抢票成功率差别不大。
  发现有偿抢票花几十元可“插队”
  临近春运,各大抢票软件又开始大展身手,今年这个队伍中不仅有百度、猎豹、搜狗和360这些“熟人儿”,还加入了携程和去哪儿网等。
  网友们发现,部分抢票软件推出无需手机保持在线,由服务器帮旅客持续刷票到发车的“云抢票”功能。但和去年免费抢票不同,今年的部分抢票软件推出了有偿服务,每张票需缴纳售价在20-50元不等的“插队费”。
  此举立即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有偿插队抢票不仅是不公平竞争,这种收费行为也无任何部门监管,有黄牛的嫌疑。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毕竟抢票平台有运营成本,只要能回家,收费不过分,还是可以接受的。
  体验推荐套餐实时显示成功率
  记者发现,推出“云服务”抢票的主要为去哪儿旅行APP以及携程旅行APP。
  在去哪儿旅行APP中,若票已经售完需要刷票,可选择云抢票,其提示为“零流量无限次刷票”,而且在下方还需填写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用于抢票成功后第一时间通知,成功抢到票再付钱。
  携程APP抢票流程大体与去哪儿APP一样。昨天记者体验发现,如要选择的车次提示无票后,顾客可选择云抢票“尊享无限次抢票”服务。
  点击进入填写订单时,页面中间显示着“云抢票成功率”字样,后边还有百分比数字标注,下方提示“购买套餐,抢票时可以&插队&”。
  页面最底端有个“套餐类型”选项。点开后上方提示“当前排队人数过多,建议您选择套餐,享受优先出票”。下面为六个选项。
  其中有五款价格不等的套餐,分别为20元和30元的交通意外险,20元的酒店券、礼品卡,以及50元的酒店券与交通意外险组合。套餐后面标有“极速出票”字样。其中20元交通意外险最高保额为80万,30元交通意外险最高保额为120万。
  最下面的一格选项为“不购买套餐”,但并未标注“极速出票”,而是在下方提示“出票较慢,有时排队”。
  加价越高显示抢票成功率越大
  记者近日尝试用携程APP购买2月4日G651次高铁列车北京西站至西安北站的车票。携程系统显示为无票需要抢票。
  首先,记者选择不购买任何套餐,但成功率仅为29.6%,同时百分比后还出现一个“提升成功率”的提醒,点击后,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20或是30元的套餐。
  记者随后又尝试选择了20元交通意外险、30元交通意外险、50元至尊套餐,发现三种套餐的成功率分别变为:53.82%、57.7%以及61.6%。多次尝试后记者发现,页面显示的云抢票成功率百分比均随着套餐价格的增加而升高。
  追访引质疑后删除相关页面信息
  今天上午法晚记者发现,携程APP的抢票页面,已将“购买餐套,抢票时可以&插队&”字样提示删除。
  在订票页面中,仍保留套餐类型的选择,但已不显示“云抢票成功率”,如选择不购买任何套餐,页面中也不再出现“提升成功率”的提醒。
  今天上午法晚记者从12306客服中心了解到,铁路总公司推出的交通意外险,无论里程长短,每人仅收取3元,最高赔付33万,不强制购买。
  对于抢票软件的这种做法,12306客服人员表示,“对在其他平台上购票交易所引起的纠纷不予受理。”
  回应初衷为调控数据监控发现成功率差别不大
  针对质疑,携程火车票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做出了回应。
  《法制晚报》:为何要在推出云服务的同时,推销不同套餐?
  携程:云抢票刚上线初期,抢票能力不足,我们只能通过购买套餐来调控进入抢票的量,确保抢票成功率。如果不调控,大量用户进来,基本都抢不到。这些套餐在用户取消订单时,会予以退款。
  《法制晚报》:铁路总公司推出的交通意外险,每人仅收取3元,而你们的标价远超这个数目,这是为何?
  携程:这份意外险的保额是随着购买套餐的额度增加而增加的,例如20元的套餐最高保额是80万,30元的套餐是120元。预订界面有详细的产品说明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选择不购买套餐产品。
  《法制晚报》:携程对于抢票成功率的预估是基于什么?购买套餐费后,软件页面显示的抢票成功率比不够买套餐时要高,事实上成功率真的会提高吗?
  携程:主要是基于乘客数量、全程有无票、抢票天数来计算。此前我们火车票事业部方面进行了调控,但是经过监控诸多数据后发现,是否购买套餐、不管购买多少钱的套餐,最终真实的抢票成功率并没有太大差别。真实抢票成功率受车次、坐席、乘客数量等因素影响,是不一定的。考虑到12306在春节期间系统问题也很多,我们做的也是一个预估。但无论用户是否购买套餐,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帮用户去抢票。
  《法制晚报》:那为何又要在页面上标注成功率?而且套餐价格越高成功率也越大?这样的标注是不是在诱导顾客去选择购买套餐?
  携程:其实这些成功率只是预估值,根据很多影响购票的因素预估的,主要是告知用户该车次是否好抢,让用户抢票时心里有底。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通过购买套餐,来调控进入抢票系统的量。
  《法制晚报》:今天为什么又将“抢票时可以&插队&”字样以及抢票成功率信息从页面中删除?
  携程:现在我们的抢票能力已经提升,限量的策略也已经去掉了,所以更新了客户端。
  文/记者张群琛
本文相关推荐
15-09-1615-09-1815-11-0315-11-0515-11-0615-11-14蹊跷:网购单程机票&竟变携程“旅行套餐”联程--上海频道--人民网
蹊跷:网购单程机票&竟变携程“旅行套餐”联程
&&&&来源:&&&&&
网购机票“大变身”?一张机票生出两段航程
6月13日,陈女士(化名)计划从携程旅行网(以下简称“携程”)上预订两张15日晚由上海至北京的单程机票,在查询时发现, 当天19:00起飞的东方航空MU5123航班有折扣,随即下单订购。
陈女士确认购买后,携程页面显示购票成功。订单信息显示:机票原价1130元,折后价721元,另加机场建设费50元,燃油税120元,保险20元,两张机票总价1822元。
15日登机前,陈女士在东航网站上办理值机,发现有一张票无法办理,系统提示该票属于Q舱票,需柜面办理。在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柜面负责办理值机的东方航空人员告诉她,因为该机票为中转机票,所以只能在柜面办理。
只预订了上海至北京的单程机票,中转一说何来?陈女士随即致电东航服务热线,服务人员说,陈女士所购为中转机票,分两段航程,6月15日上海至北京,票价400元;7月15日北京至淮安,票价290元,另加两段航程的机场建设费和燃油税费,总价为1030元。
为了印证东航服务热线说法,陈女士在东航手机客户端上输入电子客票号验证所预定的机票信息,东航所显示的信息令她大吃一惊,原本预定的票价为721元、6月15日上海至北京的机票,已经变身为6月15日上海至北京、7月15日北京至淮安的联程机票,其中,机票价格1030元,税费340元。
责任究竟在谁?是票台失误还是有意为之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机票大变身?陈女士致电携程客服寻求答案。客服一开始表示并不知情,并劝慰说,反正出具的行程单不会有变化,仍然是两张票价为721元的上海至北京的机票,不影响报销,也没有带来任何经济损失。
这更令陈女士疑惑。倘若当时能够在网上办理值机手续,就不可能追问机票信息,也无法得知自己所预定机票的信息情况。陈女士出差结束后,拿到携程寄来的上海至北京行程单,按部就班报销,该事将无人知晓。但是,携程为何能够出具和客票信息不同的行程单?多出的一段行程的机票费用给了谁?
陈女士要求携程给予明确答复,携程客服表示要和公司高层沟通后再给予回复。
在随后的几天中,携程上海分公司有关人员几次电话与陈女士沟通,态度非常客气,但是解释却不甚了了。携程表示,这只是票台的偶然失误造成的,这么多年也仅出现一次这样的情况。陈女士要求携程提供办票公司联系方式,携程以保护合作伙伴商业信息为由,拒绝提供。携程方面同时表示,对陈女士机票中的差价予以退还,并给予1000元的补偿。
接到陈女士的电话后,记者致电携程客服了解情况,携程公关部石先生给出的解释是,陈女士可能购买了“旅行套餐”产品,并对“旅行套餐”产品作了如下解释:“旅行套餐”产品是组合了机票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是携程为了满足客户一次性预订需求而选择的将部分度假产品放到机票中进行销售。“旅行套餐”产品不同于普通单独购买的机票产品,而是类似旅游度假产品,客人选择“旅行套餐”需遵循套餐产品整体的退订和更改规则,相关退订和更改规则以产品实际显示为准。
如果陈女士购买了“旅行套餐”产品,出现了中转联程机票,她只消费了第一段,那么多出来的第二段北京飞淮安的机票如何处理的呢?对此,石先生给出的回复是:作废。
但据陈女士介绍,她并没有购买任何旅行套餐产品,当时的网页预定页面上没有显示任何关于“旅行团”、“旅行套餐”之类的字样,而且她同时预定了两张同样航程的机票,最后的结果一张是单程,而另外一张却变成了中转联程机票。同一时间预定同样行程的机票,为何会出现不同结果,这又该作何解释?
发票与实际价格不符?解释又是因为旅行产品
除了单程机票“大变身”之外,携程所寄的机票发票也颇多令人费解之处。携程订票网页显示,订票人可以选择回寄机票行程单,亦可以选择电子发票。为出差报销方便,陈女士选择了机票行程单,但是,携程寄回的机票行程单却与订票价格不符,相差了一百多元,这一百多元以电子发票的方式出具, 发票上没有任何标注,那么这一百多元的差价从何而来?究竟是支付什么服务?实在令人费解。
针对这个问题,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客人总共花了600元,电子行程单是500元,另外100元是电子发票,这跟携程推出的旅行团的产品是相符的,另外的100元是给到的优惠票券,客人付了多少钱,我们一定会给多少钱的发票。价格的不符,是因为除了机票之外,还有其他的有价票券,我们还提供了其他产品。”对于这一解释,陈女士表示无法认同,她曾多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自己却从没选择过旅行产品。
诸多蹊跷暗藏 消费者雾里看花不知情
其实在陈女士投诉之前,记者也听到过周边不少人的抱怨,说网上订飞机票,经常会无缘无故捆绑出另一段行程,但因价格相对便宜,多数选择不了了之,也有致电客服寻求答案的,要么被告知是票台失误,要么被告知是选择了旅行团的机票。
既然不是个案,何不给乘客更多的知情权?对此,携程公关部石先生表示,可能是为了页面的统一性,没有把每种机票的属性都标上,“我会将这一问题记录反映,希望机票组、IT组能够增加更多的提示,让客户了解到各种产品的属性。”
机票后面暗藏诸多蹊跷,原因难道仅仅都是石先生所说“为了页面的统一性”吗?对此,记者致电东方航空公司,东航客服表示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一般不会影响旅客正常登机,通常是代理商提供了较低折扣,所以代售机构才会优先推荐此类产品。至于旅客对此不知情的问题,东航客服表示,“如果把产品全部标明的话,对旅客来说可能更恐怖,试想为什么要出两份的钱来买一份的行程呢,而且另一段行程还要弃掉。而且一旦标注,那乘客很可能另作选择,那么对于机票代售机构来说,就是跑单了。”
而另一方面,“旅行套餐”产品不同于普通单独购买的机票产品,而是类似旅游度假产品,选择“旅行套餐”需遵循套餐产品整体的退订和更改规则。那么对于乘客来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旅行套餐”机票,一旦遇到退订、更改以及纠纷的时候,就会遇到解决上的困难。
(责编:唐小丽、韩庆)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携程网火车票预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