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综合评价发现的评价:怎样确定第二,第三和第四口井

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质量考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我的图书馆
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质量考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质量考评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史学发达,史书数量与种类繁多,史书流传范围广泛,这些同社会各界民众广泛参与和支持史学活动密不可分。其间,在广大民众中拥有极高知名度和可信度的社会名流,他们在时人选择史书、阅读史书、刊印以及传录史书等史学活动中,常常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不仅他们所撰史著广受读者喜爱和追捧,而且由他们所推举的史著也往往受到时人广泛关注,由此便形成了史书流传时的名人效应。其中,名家对史书流传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
对于流传已久的历代名著,如《史记》《汉书》等,名家不仅将其视作治史经典,而且还作为个人修身的精神法宝。其中,在对历代名著喜好方面,如钱若水“有清识,风流儒雅,好学,善谈论,尤爱《西汉书》,常日读一卷”。可见钱氏已将阅读《汉书》等著作视作每日必修科目。又如黄庭坚声称:“每相聚辄读数页《前汉书》,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则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由此可知,黄氏已将《汉书》视作净化心灵的神丹妙药了。这些经典受名家重视后,&一方面会被收藏保存,另一方面会为更多人追捧。
其次对于时人所撰史著,尤其是叙事颇具特色的史著,编修体裁体例具有创新的史著,名家往往以极大热情予以赞扬推荐。如对于刘恕及其《十国纪年》,司马光在《十国纪年序》中饱含深情地言道:“道原好著书,志欲笼络宇宙而无所遗,不幸早夭,其成者,《十国纪年》四十二卷……光不为人撰铭文已累年,所拒且数十家……故序平生所知道原之美,附于其书,以传来世。”他又在该书末言:“世称路氏《九国志》在五代史之中最佳,此书又过之。在此司马氏表明了该书在同类史著中的突出地位。得到名家推荐的史著会受到更多人关注。
虽然印刷业在宋代发展迅猛,但一些史著能否得以顺利刊刻流传,却成了时人颇为关注的问题。此间,若有名家推举称赞,一些史著,尤其是流传较为稀少的史著,它们的命运便会有所转变。如对于孙甫《唐史论断》的流传命运,清人朱彝尊指出:“庐陵欧阳氏、涑水司马氏、眉山苏氏、南丰曾氏交叹美之。绍兴中,曾镂板南剑州。端平间,复镌于东阳郡。今则流传寡矣。”可见该书在北宋时,就历经司马光等名家盛赞,南宋时才被地方刊刻印行。
总而言之,从以上诸种情况来看,名家不仅有自己喜好甚至偏爱的史著,而且还常常以极高热情推举赞扬相关史著,加速或者扩大这些史著的流传范围。同时,在推举称赞方式上,他们不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而且多从阅读者的角度论述问题。具体而言,名家们有时采用直接评论,有时则以序或者跋等形式,甚至有些名人以个人亲身感受来说明阅读心得,由此彰显相关史著的优点,以期达到对相关史著流传、刊刻的助推作用。不过,名家因不时会受到社会政治环境、修史体制、学术文化水平以及自身地位与偏好等诸多因素影响,从而使得他们在著史、传史时难免出错而被有意职责,他们的特殊身份会被利用,他们的自身偏好会影响他人,凡此等等,均在当时产生了不小反响。
&(摘编自燕永成《试论史书在宋代流传时的名人效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名流在广大民众中拥有极高知名度和可信度,史书流传时容易形成名人效应,名家推荐的史著会受到更多人关注。
B.名家不仅将流传已久的历代名著视作治史经典,而且还作为个人修身的精神法宝。如钱若水尤爱《西汉书》,常日读一卷。
C.名家往往以极大热情赞扬和推荐时人所撰的像《十国纪年》那样的史著,因为它们叙事颇具特色、编修体裁体例具有创新性。
D.虽然印刷业在宋代发展迅猛,但是一些史著,尤其是流传较为稀少的史著,若没有名家推举称赞,它们就无法刊印流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社会名流效应不仅对广大读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诱导力,而且还会促成读史治史的良好氛围,甚至引领史学风气。
B.黄庭坚说“每相聚辄读数页《前汉书》,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是认为《汉书》能净化心灵,提升自身修养。
C.多年不为别人撰写铭文的司马光,认为刘恕的《十国纪年》比路氏《九国志》还要好,这决定了该书在同类史著中的突出地位。
D.孙甫《唐史论断》原本流传较少,北宋时历经欧阳氏、司马氏、苏氏、曾氏等名家盛,赞它的命运有所转变,到南宋时被地方刊刻印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年寧的一项是G分)()
A.史书数量与种类繁多,社会名流喜好并编撰史著,时人在选择.史书、阅读史书、刊印以及传录史书等史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这些是宋代史学发达的表现。
B.宋代社会坌流不仅重视流传己久的经典史著,而且还以极高热情推举赞扬当时人所撰的有特色有创新的史著,这些行为加速或者扩大相关史著的流传范围。
C.名家在推举称赞方式灵活多样,有时采用直接评论,有时以序或跋等形式,甚至以个人亲身感受来说明阅读心得,这也说明他们多从专业角度论述问题。
D.名家因诸多因素影响,在著史、传史时难免出错而被有意指责,他们的特殊身份会被利用,他们的自身偏好会影响他人,这些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反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科学家傅鹰
傅鹰,祖籍福建省闽侯县,日出生于北京。他是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在高等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创建了我国胶体化学第一个教研室,并培养了第一批研究生。
傅鹰童年时代受到在外务部供职的父亲傅仰贤的熏陶,深感国家频遭外国列强欺侮,是国家贫弱和清廷腐败所致,遂萌发了强国富民的愿望。1919年他入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和《新青年》杂志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他从此发奋苦读,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1922年公费赴美国留学,6年以后,在密执安大学研究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
1928年,傅鹰的博士论文在美国宣读以后,得到好评,美国一家化学公司立即派人以优厚的待遇聘请他去工作,他和同在美国留学的女犮张锦商量之后谢绝了,决心回到祖国去。他们认为:“我们花了国家许多钱到外国留学,现在若是留下来为美国做事,对不起中国人。”1929年,他应沈阳东北大学之邀,先离美返国。当乘坐的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时,傅鹰填词一首,赠给仍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的张锦,其中有一句是“……待归来整理旧山河,同努力!”
傅鹰继在东北大学任教后,又相继到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任教。时值日本侵略军发动吞并我东三省的侵略战争,他又辗转到了重庆大学。1935年,学成归国不久的张锦与傅鹰结为伉俪,也来到重庆大学任教。在山城,他们夫妇相濡以沫,过着俭朴的生活。在悉心执教、刻苦研究之外,还以父母之心精心养育张锦的侄儿张存浩。1939年起,&傅鹰夫妇又先后到设在福建长汀的厦门大学任教,1941年,傅鹰担任了该校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
傅鹰回国10多年,深深体会到了国家的贫弱和遭受外强侵略的痛苦,目睹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民不聊生的惨状。他只能把一腔热血,倾注到试管和烧杯之中,把青春贡献给化学教育事业,并寄希望于未来。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很器重傅鹰的学识和为人,在病中推荐他接任校长职务。同一时刻,国民党CC派头目陈立夫来到厦门大学,要亲自劝说他加入国民党。而傅鹰却倔强地表示:“我宁可不当院长、校长、也绝不加入国民党!”并借口外出招生,对陈立夫避而不见。傅鹰敢于跟国民党顶牛的新闻,在文化教育界一时传为佳话。但是他因此再也无法在厦门大学立足,只好于1944年又返回重庆。然而当时他所在的重庆大学和重庆动力油脂厂两单位都无法开展研究工作。1944年底,傅鹰夫妇把9岁的儿子傅本立寄养于天津亲戚家中,把16岁的张存浩留在重庆的朋友处,毅然二次赴美国。傅鹰继续到密执安大学进行研究工作,张锦则应著名生物化学家杜芬友之邀请到康奈尔大学任教。
然而,傅鹰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苦难中的祖国和人民。去美国之前,他曾对留在重庆的张存浩说:“国民党腐败到家了,看来中国的真正希望在延安。”至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侵入长江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和周恩来总理向英国提出强烈抗议的消息传到美国,傅鹰立即和在纽约州的张锦通了电话,双双决定尽快回到祖国去。傅鹰的导师巴特尔教授多方挽留他,并愿意让他继任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但为祖国尽力的夙愿使他战胜了一切其他考虑,并且感动了巴特尔,得到了他的支持。可是由于美国当局的排华政策,使傅鹰夫妇失去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周旋和斗争,他们终于在1950年8月下旬获准离美,在旧金山登上了“威尔逊号”客轮,朝着新生的共和国进发。10月初到达深圳,受到人民政府代表的热情迎接。傅鹰这位“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再次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傅鹰到达北京后,立即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他满腔热忱,服从分配,先后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当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时,又愉快地走上新的石油教育岗位。张锦也先后到北京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等校执教。1954年,再度调回北京大学。此后,他们夫妇二人就一直辛勤耕耘在燕园之中。他呕心沥血,历时25载,直到生命的尽头。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是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傅鹰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为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创建了我国胶体化学第一个教研室和培养了第一批研究生。
B.傅鹰童年时代受到父亲的熏陶,深感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于是萌发了强国富民的愿望。从此发奋苦读,立志科学救国,于1922年公费赴美国留学。
C.傅鹰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生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D.傅鹰去美国之前曾对张存浩说:“国民党腐败到家了,看来中国的真正希望在延安。”这句话,只是表明傅鹰对国民党腐败的深恶痛绝和对国民党的极度失望。
5.文本涉及有关美国一家化学公司、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巴特尔教授的事,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傅鹰所天词中“……待归来整理旧山河,同努力”一句,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此一时,彼一时
下班的时间快到了,“轰”一声响,洞口被堵住了。
塌方发生得很突然,就那么几分钟,阿胡子班长、大马、阿三头、阿温他们四个被堵在了采煤工作面。世界仿佛与他们隔绝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上帝仅仅给了他们那可怜的几十个平方米的空间。吃的,没有;喝的,没有;空气,也越来越稀薄。&
大马像绝望中的云豹,用铁铲发疯般挖着塌落下来的石块与煤屑。
“停下!快躺下,都给我躺下!谁再乱动乱嚷,我揍扁他的脑壳!”阿胡子班长一声断喝,大家乖乖地躺在了煤屑堆上。
四人中,阿胡子班长年龄最大,井下工龄最长,自然经验也最足。此时此境,不听他的听谁的。阿胡子班长要大家尽量少消耗体力,等待救援。四条汉子横七竖八躺着,谁也不出声。矿灯已被阿胡子下令关了,里面一片漆黑。除了彼此能听到别人的呼吸声、叹息声与辗转反侧声外,一切的声响都隔绝了。这简直是个让人发疯的空间。只听阿三头带着哭腔说:“没戏唱了。八是发,四是死。咱四个,等死吧。
空气,越来越稀薄。死神似乎在逼近,至少感觉上是这样。阿胡子意识到如果这样下去,即使不饿死渴死,也会先精神崩溃,憋出毛病来。他故作满不在乎地说道:“咱几个愁个屁急个屁,上面那些当官的才真急真愁哩。放心,只当在此面壁修炼几日,早晚会救我们出去的。来,说说心里话,假如大难不死,活着出去后最想干的事儿是什么?”&&&
这话题把沉闷压抑的空气撕开了个口子。大马来了劲。他说:“矿灯房的阿菊,太有女人味,胖乎乎的,叫什么来着,性感,对,性感。凭什么办公室的‘眼镜’搂着她跳舞。我要向‘眼镜’挑战,&追不到阿菊我他妈的不姓马!”大马好似忘了是堵在井下,情绪高高的,想入非非,享受着精神上的胜利。
阿三头为了结婚风光排场,从牙缝里抠了又抠,省了又省,馋得他一想起吃就口水直流,他咂咂嘴说:“早知小命玩完,存什么屁钱。我要是留着这吃饭的嘴巴出去,非把银行的钱全提出来不可。吃遍大饭店大宾馆,粤菜、川菜、湘菜、苏菜,统统尝个鲜,吃个遍。再美美地吃它几顿西餐,什么肯德基、汉堡包、热狗冷狗的,外国佬吃的洋菜洋点也品品味,咱也当回美食家。钱,钱算什么?结婚搞虚排场有什么意思,哪有吃实惠……”
空气,越来越稀薄。阿胡子听着听着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早知这样,吵什么吵。想想真傻,兄弟间为几间破房子闹到打官司,真犯不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争到了又怎么样呢。”阿胡子满嘴是很后悔的口气。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想到冷锅里爆出个热栗子。一向温吞水般的阿温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忍忍忍,忍到阎王殿啦。结婚以来忍到现在,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要是这回死里逃生,上井第一件事:离婚!反正死都死过一回了,还顾那面子干啥。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我也是男子汉大丈夫嘛。阿温是出名的“气管炎”(妻管严),在矿工中像他这样怕老婆的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空气,越来越稀薄。这样七扯八扯,谁也没想到身处险境的他们会说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心里话来,竟忘了时间的消逝,直到声音渐渐低下去低下去。
当阿胡子班长他们四人先后醒来时,发现已躺在了矿医院病床上。不久,四人康复出院。一切又都恢复了老样子——大马还是原来的大马;阿三头依旧早先那个样;阿温呢仍是先前那副“气管炎”相,没有人再提起井下的那些话,仿佛彼此都忘了一般。
空气清新,阳光灿烂。阿胡子班长悄悄地没声儿地去法院撤了诉。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不仅交代了故事起因、时间、地点和人物,还渲染了紧张的氛围,突出了阿胡子班长、大马等四人在险境种种恶劣的生存状态,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必要铺垫。
B.阿胡子班长年龄大,工龄长,经验足,大家都听他的。在危难中,他镇定自若,虽知获救可能性不大,但仍带领大家保存体力,关闭矿灯,终于等来了成功救援。
C.小说中写到“这简直是个让人发疯的空间”,这是塌方后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四人谈心里话的背景,巧妙地将人的将死的感受跟思想的变化连接起来,深化了主题。
D.在阿胡子班长等四人“说心里话”场景中,小说采用了大量对话和环境描写。大马想追阿菊、阿三头想美食家、阿温想离婚,但他们获救后,又都恢复了原样。
E.综合全文看,小说叙述的故事十分简短,情节也不曲折,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阿胡子班长、大马、阿三头、阿温等四人都虽是平凡普通的矿工,但性格圆滑复杂。
8.小说中反复写道“空气,越来越稀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4分)
9.“阿胡子班长悄悄地没声儿地去法院撤了诉”这句话,既是理解阿胡子班长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含全文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偿从其父至京师,时天下宁晏,论者咸以国祚方永,玄龄乃避左右告父曰:“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诸后籓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①,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或时以事被谴,则累日朝堂,稽颡请罪,悚惧踧?,若无所容。玄龄尝因微谴归第,黄门侍郎褚遂良上疏曰:“自非罪状无赦,搢绅同尤,不可以一犯一愆,轻示遐弃。陛下必矜玄龄齿发,薄其所为,古者有讽谕大臣遣其致仕,自可在后,式遵前事,退之以礼,不失善声。今数十年勋旧,以一事而斥逐,在外云云,以为非是。”
玄龄曾上书曰:“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足以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天下冤痛也。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玄龄尝诫诸子以骄奢沉溺,必不可以地望凌人,故集古今圣贤家诫,书于屏风,令各取一具,谓曰:“若能留意,足以保身成名。”又云:“袁家累叶忠节,是吾所尚,汝宜师之。”高宗嗣位,诏配享太宗庙庭。  
(节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注】①收敛:任用安排。
10.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B.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C.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D.今兵士/之徒无一/罪戾无故驱之/于行阵之间/委之于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骨以摧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黑色。黑中带黄色。《李斯列传》中“面目黧黑”中“黧”即时此意。
搢绅,插笏于绅。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一般都称之为缙绅,有时也可作为官宦或搢者的代称。
齿发,文中指牙齿和头发。《旧唐书·白居易传》中“既壮而服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的“齿发”就是此意。
秘器,指棺材。《汉书·孔光传》中“上素服临吊者再,至赐东园秘器,钱帛”的“秘器”就是此意,“东园”是专造丧葬器物的机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玄龄富有远见。他认为隋朝统治者没有功业德行,混淆了嫡庶子的亲疏尊卑关系,纵欲享乐,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
房玄龄忠于职守。他主持编纂本朝历史,负责统管朝廷各部门政务之后,从不懈怠,尽心竭力,不愿出现一点失误。
房玄龄教子有方。他训诫儿子不要用地位名望欺压别人,辑录古今圣贤告诫家人的话,书写在屏风上,分给他们。
房玄龄颇有名望。他犯错误,诸遂良建议皇上从轻发落,用客气的方法让他离去,事后也不追究,不使他美名受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译文:&&&&&&&&&&&&&&&&&&&&&&&&&&&&&&&&&&&&&&&&&&&
(2)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④传闻:一作“波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第—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15.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不见曦月。”(2)荀子在《劝学》中“&&&&&&&&,&&&&&&&”两句以雕刻为喻,正面强调学习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成就。
(3)庄子《逍遥游》中写宋容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前,我国已涌现出大批写作极为成熟的小小说作家,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题材领域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③由梅尔·吉布森执导《血战钢锯岭》在中国公映5天就取得了4.65亿的票房佳绩,依照目前走势,其票房超过10亿指日可待。
③张艺谋认为现在的舞台奢华风雨京剧所蕴含的美学是有本质冲突的,他想制作出一部特立独行的能从传统中提炼出美学定律的京剧。
④保健品真能其作用吗?你如果去看保健品的功能介绍,就会发现从壮阳到美容,从治疗绝症到延年益寿等等,保健品几乎无所不为。
⑤众所周知,高考作文的卷面是至关重要的,但书法的练写从来都是—个孜孜不倦的过程,老想十天半月就实现转变,那时不切实际的。
⑥山东省莱芜10月发生的暴力杀医事件令人甏震恐,暴徒自然是罪不容诛,而社会和一些责任的媒体是否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
A.①③④&&&&&B.①②⑥&&&&&C.③⑤⑥&&&&&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翻缉有句是(3分)(&&)
A.因在微博中使用“葛优躺”图片,演员葛优以侵犯肖像权为起诉“艺龙旅行网”,要求赔偿40余万元,海淀区法院已正式受理起案。
B.《2016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显示,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预期收入5792元,“尊重员工”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C.近日,团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研究通过青年创业工作的总体安排,积及引导广大青年提高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投身创业实践。
D.12月7日,山东省曹县三名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案一审,公开宣判,程某某被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前影视创作出现一大怪象:①&一部影视剧创作出来,制作人关注的&②&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③&靠绯闻炒作等戏外话题来吸引观众。第出品方而言,④&炒作可能会带来“差评”,&⑤&在“热点一天一换”的网络时代,⑥&宁愿用“差评”换来关注度。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有些人一直认为,&&①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素的护国并不那么美好。更坏的消息是、②比如最普通的素食——大豆,其中含有大豆低聚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70%。纯素食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豆或者奶制品提供营养,这些食物只要吃很少就能获得足够的热量,但只吃一点食物并不会使人产生饱食感,&&&③
&,人自然就容易发胖。
&&&&21.下面文段在表达上有多处词语使用不够简明、准确,请找出来并删除。(5分)
&&&&①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②冲民据市交管局最新发布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都是酒驾造成的。④不少耳闻目睹的亲身事实告诉我们,⑤只有禁止杜绝酒驾,⑥才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⑦我国酒驾造成的事故屡屡见诸于报端,⑧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啤后驾车者的违法成本太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太小。
&&&&(1)将(序号)&&&&&句中的&&&&&&删除。
&&&&(2)将(序号)__&&&句中的&&&&&&删除。
&&&&(3)将(序号)&&&&句中的&&&&&&删除。
&&&&(4)将(序号)&&&&句中的&&&&&&删除。
&&&&(5)将(序号)&&&&句中的&&&&&&删除。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在加蓬共和国森休里的黃尾鸟是一种十分美丽的鸟,按理说应该很受欢迎、但实际情况是它们经常遭到森林中其他鸟类的驱逐,原因是黃尾鸟十分懒惰,不整理自己的巢穴,最终弄得自身臭味熏天,使其他鸟类敬而远之,遇到脾气暴躁的鸟儿,还会受到攻击。后来,黃尾鸟为了融入到鸟群中,就采集甜味花花瓣粘在自己身上;不过,甜味花的香味没有持久性,它依然会受到排挤。于是黄尾鸟就不断地釆集甜味花、不断地把这些花瓣粘在自己身上......如此恶性循钚,让黄尾鸟有了另外一种称号:甜味花的破坏者。
&&&&对受到排挤的黄尾鸟,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1.考点说明: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级。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说法过于绝对。名家推荐有助于史著刊印流传,但不能说没有名家推荐史著就无法刊印流传。
2.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主次原因颠倒。该书在同类史著中的突出地位,应该由书本身价值决定。
3.考点说明: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曲解原文内容。根据原文,说的是他们多从阅读者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考点说明: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A“发展化学基础理念”概括不准确,原文说“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念”。B“从此”意为从这个时候起。根据文章,“从这个时候起”不是指从“傅鹰┅┅萌生了强国富民的愿望”的时候起,而是指从“1919
年五四运动和《新青年》杂志对他有很大的影响”的时候起。D 说“只是表明┅┅极度失望”过于绝对,失之偏颇。更主要的是表明傅鹰把“中国的真正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5.考点说明:考查分析文本表现手法、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
参考答案:主要起侧面烘托(衬托)的作用。(1 分)
①通过写美国一家化学公司以优厚的待遇聘请傅鹰去工作,烘托出傅鹰的学术水平与声誉之
高;②写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在病中推荐傅鹰接任他的职务,烘托出傅鹰的学识和为人颇受器重;③写导师巴特尔教授多方挽留傅鹰,烘托出傅鹰的人才难得和爱国情深。
详细解析:4 分。答出侧面烘托(衬托)1 分,烘托人物的形象特点每点1
分,意思对即可。
6.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答案:①表达了傅鹰盼望仍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女友张锦完成学业后尽快回国,共同为祖国尽力的迫切心情;②表达了傅鹰对国家贫弱和遭受外强侵略、国民党腐败和民不聊生状况的深切忧虑;③表达了傅鹰科学救国、建设祖国美好家园、强国富民的强烈愿望。
详细解析:5 分。答出一点给1 分,两点给3 分,三点给5 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7.考点说明: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A、C
详细解析:4 分,选对一个给2 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B
项,“虽知获救可能性不大”的表述于文无据;D
项,“小说采用了大量对话和环境描写”分析有误,没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应该是“小说采用了大量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E
项,“性格圆滑复杂”表述有误,从文章内容来看,四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矿工,性格并不复杂,更谈不上圆滑。
8.考点说明: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参考答案:①以“空气,越来越稀薄”为行文线索(把文中的故事串联起来),使文章结构严谨。②“空气,越来越稀薄“突出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增加了现场真实感和紧张气氛,同时也为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设置了背景。
详细解析:4 分。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
9.考点说明:考查结合重要语句探究作品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参考答案:(1)阿胡子班长形象上:他在困境中反思自己,觉得与兄弟打官司犯不着,出井后去法院撤了诉。这是他正确认识人生的正能量行为,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本性善良、言行一致、敢说敢做的工人。
(2)主旨上:对比前后看出,大马、阿三头、阿温他们身处险境与出井后的表现大不一样,
而阿胡子班长言行一致,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与人言行和精神境界有别(思想和行为相悖)
的道理,而且画龙点睛地表现了主题:只有像阿胡子班长一样的人充满正能量,善于反思自
己、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才能真正领悟人生价值。
详细解析:6 分。形象上和主旨上每点各3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B 级。
参考答案:A
1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齿发:年龄、年纪。
12.考点说明: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 级。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从轻发落,使用客气的方法让他离去,事后也不要追究”错,说法颠倒。
13.考点说明: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C 级。
(1)参考答案:取用人才不求全责备,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按照才干安排职务,出身低微也无妨碍。(5
详细解析:译出大意给2 分;求备、格物、卑贱,各1 分。共5
分。注意“收叙”见注释。
(2)参考答案:自古就把他们当作鱼鳖一样容留下来,对他们应当宽松。如果一定要灭绝他们,恐怕逼得无路可走就会拼命。(5
详细解析:译出大意给2 分;畜、阔略、穷,各1 分,共5分。
注意:1.强调直译,字字落实。
2.“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大意”符合通顺即可,“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参考译文: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县人。曾经跟随父亲到京城,当时天下大平,舆论都认为国运会很久长,房玄龄却私下里对父亲说:“隋帝本来没有功业德行,只是欺编迷惑百性,不替后代做长远打算,混淆了嫡庶子的亲疏尊卑关系,致使互相倾轧争夺,太子王侯,比赛着纵欲享乐,最后必然自相残杀,不能保全帝位国家。
眼下虽然太平,它的灭亡可以翘首足来等到。”主持编撰本朝历史。负责统管朝廷各部门政务以后,他忠于职守从不懈怠,尽心竭力,不愿出现一点失误。听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就像是自己有那优点长处一样高兴。
他熟悉百官的情况,多讲优点来鼓励他们,研究制订法律条例,立意是宽容公正。取用人才不求全责备,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按照才干安排职务,出身低微也无妨碍。公众舆论赞扬他是贤相。他有时出了差错被皇上批评,就一连几天在理事的朝堂里叩头请罪,惶恐不安,好像无地自容。房玄龄因犯小过失回家闲居,黄门侍郎褚遂良呈递奏疏说:如果他不是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非同缙绅大夫一样治罪不可,那么就不应当由于一次冒犯、一种过失,就轻易地予以抛弃。陛下一定要怜悯他上了年纪,把他的过失看马虎一点儿,古代有过国君委婉劝说大臣辞官回家的事,您自然可以在事后仿效前人的样子,使用客气的方法让他离去,不使他损失美名。如果让几十年的老功臣,由于一次过失就被驱逐,外边的人会议论纷纷,我认为不大妥当。
房玄龄曾经上书说:“高丽是边境上的落后民族,不必以仁义对待,不能以常礼要求。自古就把他们当作鱼鳖一样容留下来,对他们应当宽松。如果一定要灭绝他们,恐怕逼得无路可走就会拼命。何况那些普通士卒,没有一个犯罪的人,无缘无故把他们赶到战场上,放在刀尖下,使他们肝脑涂地,成为孤魂野鬼,让他们的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着战车掩面哭泣,抱着枯骨极度伤心。足以使得阴阳颠倒,精气感伤,实在是天下百性的委屈痛苦。不久房玄龄逝世,终年七十。太宗停止臣子朝见以悼念三天时间,下诏令追认房玄龄为太尉、并州都督,谥号叫文昭,赐予棺木,把他安葬在太宗为自己预先营造的昭陵墓地。房玄龄曾经就骄横奢侈积习不改的问题训诫过儿子们,一定不能用地位名望欺压别人,因此辑录古今圣贤告诫家人的话,书写在屏风上,分给他们一人一套,说:“如果能把这些放在心上,就可以保全自己、树立名声”又说:“袁家忠诚有气节,这是我所尊崇的,你们应该学习”高宗继承帝位,诏令在大宗的庙堂里设置房玄龄的灵位享受祭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14.考点说明: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级。
参考答案:B、E
详细解析:5 分,答出B 项3 分,答出E 项2 分。B
项分析有误,以“樵苏”之乐亦不可复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E
项对其一的说法有些偏颇,其一最后一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15.考点说明: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D 级。
参考答案: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
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的感情。
详细解析:6 分,每点2
分,其中第②点答出手法1分,答出本质1分。意思答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考点说明:考查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参考答案:(1)自非亭午夜分(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详细解析:5
分,一空1分。该空有一个错别字就不给分。注意生僻字、形近音近字。第(3)小题第一句中有没有“且”均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级。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①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②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通常指好的事物或情况。③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多指人,不用来形容“京剧”。④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这里可用“无所不能”。⑤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应改为“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⑥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18.考点说明: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E 级。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A项偷换主语。第一小句在“因”后加“艺龙旅游网;C
项搭配不当。“提高”与“创新精神”不搭配。D
项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在“破坏”前加“犯”
19.考点说明:考查句子衔接,即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E 级。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第①处前有冒号,若再用“就是”“即”则犯了语法错误,空着最恰当;第②③处语段本意是否定一方,肯定一方,照应开头的“怪现象”,所以选用“不是……而是……”这一对关联词;最后一句属转折复句,第④⑤处分句之间用“尽管……但是……”十分恰当;“他们宁愿用“差评”换来关注度”是推测出来的,所以第⑥处选用“或许(或可能、也许)”合适,但不能用“大概”,因为“大概”一般放在主语“他们”后面。
20.考点说明: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级。
参考答案:①素食是一种健康的饮食②很多素食中的糖分含量都很高③所以不知不觉摄入就超量了
详细解析:6分。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超过要求扣1
分。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把握语段的意思和空格前后的意思。语段主要表述的内容是有关素食的问题,一些人认为素食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但科学研究发现不是这样,一方面,素食的含糖量较高;另一方面,素食产生的饱食感不强,会让人多吃等。第一个空格,从后文的转折关系分析,空格的内容应该是素食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第二个空格,从大豆低聚糖的甜度是蔗糖的70%分析,空格的内容是说素食的糖分含量高;第三个空格,从前文吃一点素食并不会使人产生饱食感和后文的人会发胖分析,空格的内容应该是人会吃很多的素食。
21.考点说明: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和辨析修改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
参考答案:(1)将②句中的“根据”或“显示”删除(2)将③句中“超过”或“以上”删除(3)将④句中的“亲身”删除(4)将⑤句中的“禁止“或“杜绝”删除(5)将⑦句中的“于”删除
详细解析:6 分;改对一处给1 分,有其它说法正确但不符合答题格式整体扣1
四、写作(60 分)
22.考点说明:考查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
审题分析:黄尾鸟遭受其他鸟类厌弃的原因是这种鸟浑身发出臭味,而发出这种臭味是因为黄尾鸟懒,不整理自己的巢穴,巢穴的臭味粘在它的身上。遭受厌弃的黄尾鸟想改变自己,于是就把甜味花的花瓣粘在自己身上,但因为甜味花散发香味的时间比较短,所以黄尾鸟就要不断地摘下甜味花的花瓣粘在自己身上,导致恶性循环。黄尾鸟是愚蠢的,没有找到正确或根本的方法解决问题,改变黄尾鸟生活处境的根本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整理自己的巢穴就可以了。
立意参考:一类52 分以上:
①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从根本做起,治标不如治本,学会标本兼治
②改变自己不如改变环境,改变外在羽毛不如改变居住巢穴,外表掩盖不了实质
③做事要找对解决的办法,错误做法只能导致恶性循环
二类43~51 分:
①做人要勤快(做人不要懒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②如何营造外部环境
③建设和破坏(学会建设,不要破坏)。
④学会宽容(引导比厌弃重要,学会和谐相处)
⑤环境影响人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营三和石油装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