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描写课堂气氛的句子的诗句

描写教学楼的句子
描写教学楼的句子
编辑:jiazhi
  1、教学楼前面的那一棵桃树上开了不少鲜艳的桃花。她们像一个个害羞的玉女,粉红色的胭脂脸,金黄色的花蕊,散发了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引来了不少辛勤的蜜蜂和戏耍的蝴蝶。那些含苞欲放的桃花蕾用身子紧紧地掩住脸,不敢露出脸来,把一股股清香洒满了校园,令人流连忘返。
  2、宁静的校园里传来了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把鸟儿都吸引过来了,它们停在窗台上,静静地听着我们朗读。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着,有的打蓝球有的讲有的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尽情地享受着校园里这美丽的春天。
  3、校园的春景是多么迷人美丽啊!暖风习习花香缕缕,醉人的春意使我陶醉,暖风佛面,轻轻地卷着校园的美丽。那时,大地将万物复苏,校园的花竟相开放,争先恐后,树木也长出了新芽,草儿也织出了绿色大绒毯,校园生机勃勃一片,我们的校园被五颜六色的花装扮得更加美丽迷人。
  4、听,教室里传出了朗朗书声,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朗读着,那声音整齐而嘹亮,抑扬顿挫。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小草听见了,长得更绿了;花儿听见了,开得更艳了;树儿听见了,长得更茂盛了。这朗朗书声飞出了校园,传到正在播种的农民伯伯耳里,他们着这熟悉的声音,望着被树木环抱的学校,若有所思的笑了。
  5、傍晚,太阳下上的时候,金黄色的晚热情的为整个校园镀上了一层金色。忽然,几个耀眼的小红点儿映入我的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绿色从中几多含苞待放的小红花,十分饱满,露出可爱的笑容;形容,近旁有一从迎春花,一朵朵金花争相怒放,开满枝头,在落目的余晖中,我深深呼吸着着春天的气息的亲信空气,陶醉在春色之中。
  6、轻轻扒开花丛,在杜鹃的周围有许多含苞待放的花朵儿,好像马上就要爆开似的。这么多的杜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片杜鹃看着一大幅活的,那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树上的鸟叫虫鸣,池塘里鱼儿在唱歌跳舞,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操场上同学们的嬉戏声,教室里老师们上课的声音,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声音。这是一首优美的协奏曲啊!
  8、看,那花圃上的花朵已经含苞待放,有的只是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还刚长出花苞来。我漫步在雨后的校园里,凉爽的风迎面扑来。校园的塑胶跑道经过春雨的涮洗,显得一尘不染,干净极了!我们这些学生一进校门,便能感受到浓浓的春的气息。
  9、春天的校园,树美景美人更美;春天的校园,当代中学生尽显风采;春天的校园,孕育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10、春天里我们的校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当你走进那雄伟的大门,迎来的就是一片春意。一棵棵小树缓缓地长出了嫩叶,微风吹过,树叶不断地跳动,就好像在悄悄谈论着春天的美景。小草也充满了力量,争先恐后从地底下破土而出,决定和大家一起在校园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春天。
  11、好一幅&绿&的春景画呀!草穿山了绿色的新衣,欢迎着春天的到来;花丛中的花儿在绿叶的衬托下向着太阳开放了;教学楼前的一棵柳树好象在跳舞,摇摆着它那纤细的舞姿。当春风吹过时,它那绿幽幽的头发也摆动起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它温地笑了。
  12、春姑娘来了。她送走冬天的冷气,带着温暖的风雨阳光,步入我们的校园。她用那双灵巧的手把校园装饰得犹如天堂一般, 绘出天的辽阔,地的广博,也将春天的色彩洒落在我们的校园里。抬头仰望,天空蔚蓝蔚蓝的,似乎在尽情铺展宣泄,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13、看,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活力;到处都是一片勃勃的生机;到处都是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春意。那略带寒意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万物,使无数的小生灵睁开了蒙的睡眼。
  14、绿荫环绕的操场上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什么事情如此热闹?原来正在举行师生友谊篮球联赛。严寒的冬天,我们虽然敝在室内,足不出户,然而&身在曹营心在汉&,按不住的是对运动场的那份牵挂。在春天的校园里我们终于可以尽情发泄!
  15、瞧,地上的小草睁开发眼睛,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外光彩夺目的春天。它像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纺织能手,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依靠着集体的力量,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花坛里的鲜花争芳斗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开放着,簇拥在一起。一片红色的,一片黄色的,一片紫色的,一片玫瑰色的&&朵朵鲜花沐浴着春天和的阳光,竞相开放。枝头上的小鸟放开喉咙,快乐地唱出婉转动听的歌曲。小树也从冬眠中醒来,穿上美丽的绿衣裳,抽枝长叶,像一个卫士挺立在那里,守卫着我们的校园。
  16、傍晚,太阳公公要西去落山,金色的彩来为它送行,给校园镀上了一层华丽的金黄。教学楼前的桃树早已冒出一簇簇翠绿的嫩叶,还挂着几丝粉红色的花蕾,那花儿并不像那害羞的小姑娘,朵朵花儿争相怒放。几只春燕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江南大地送去春姑娘的信。两排高大的树非常勤奋,你看,它又认真的开始工作了,在落日的余辉中,显得更加威武。我深深地呼吸着,带着春天气息的新鲜空气,陶醉在春色当中。
  17、站在操场上放眼望去,校园里的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原来,是春姑娘来了。她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也告诉我们,万物复苏的春天到来了,所有的花儿和小草都唱起了春天的赞歌。
  18、小草返青,柳枝抽绿,桃花绽红,操场上有追逐的孩子的笑声,树枝上有鸟儿快乐的鸣叫声,到处洋溢着一派春的气息。我们祝福春天,我们迎接春天。啊!美丽的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迷人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无穷的欢乐,催促我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19、望着满树的樱花,忽然忆起一个樱花的传闻:本校的樱花具有力,樱花的盛衰象征着中考和高考的好坏。若是今年樱花开得比去年盛,高考上重本的人数将会增加;若是今年樱花开得比去年久,中考升本校高中人数将会更多。这离奇的传闻引来一些初三学长前去许下心愿。樱花树下纯真的祝愿,为校园增添了几分神奇。
  20、往里走,便看见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的四周镶着墨绿冬青做的花边,紧接着,冬青簇拥着团团菊花,流光溢彩,心态各异;金黄的像蛟龙的爪;乳白的像大海的浪花;紫黑的像贵妇人;粉红的像害羞的姑娘&&令人赏心悦目。冬青菊花包围着一棵大榕树,榕树长得十分茂盛,远远看去,犹如一把大伞一样。树上有许多鸟儿在尽情的歌唱,真不愧是鸟的天堂啊!再往前走,东边就是我校最美的地方,逸园。
  2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我要在这美好的早晨里发奋学习。我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春色中,仿佛变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中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正快乐地健康地成长,把祖国的春天装点得更加美丽可爱。
  22、树枝上的小鸟们在欢乐兴奋地高歌,那歌声令人陶醉,令人心动,好像正在赞美着焕然一新的校园,为校园的变化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四周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长出了新枝绿叶。和的春风正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面庞。啊!大地万物都苏醒了,它们都在争着更换翠绿的新装,为大地描绘出更美丽的色彩的使自己变得更加威风美丽!
yjbys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3.的优美句子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描写教学楼的句子相关推荐
[描写教学楼的句子]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16237" data-title="描写教学楼的句子" data-image="">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大学课堂关于诗歌《傍晚》的讨论
《傍晚》讨论课录音整理稿
教师:肖学周
学生:湖南文理学院中文13102班
时间:日第2节
整理者:袁可
肖老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讨论这首诗歌(《傍晚》),刚刚同学们也看了一下,没有看书的同学呢,尽可能地多发言。对于这首诗歌,我们来讨论一下它的特点。那么我们现在讨论这首诗歌,要尽可能地运用以前学过的办法,比方说,新批评的一些办法,里面有没有隐喻、张力之类的,有没有这些东西的存在。然后,有没有结构主义里面所讲的二元对立,有没有这个东西。其实二元对立就是我们所说的张力。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同时,我们要特别结合一下刚才所讲的空间批评。空间批评我刚才给大家讲了几个意思,这几个意思看大家能不能从这里面找到,比方说我们做这个题目的时候、进行批评的时候,如果从空间这个层面进行批评的话,我们首先要找到这个作品它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这个空间它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自然属性这里面有没有,那么如果有的话它体现在什么地方,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分析,所以我建议大家适当地结合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从我们刚才所读的那些东西里面,空间的批评这个方面进入这个作品来进行这个讨论。如果你有其它思路也可以,当然尽可能地围绕这个思路来展开。那么先让大家发言,然后我再来梳理、总结一下。谁先来谈一谈你的看法?大家自由发言。
袁可:我就讲讲自己的一点想法。我觉得在这首诗歌里有两个空间。一个空间就是林子,夜色的渗透。在他(即作者)想象当中这个空间(林子)就是一张宣纸,然后夜色可以看成墨汁。有一个空间的转移。我觉得整首诗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我”在夜色中喊父亲。“我”跟父亲的联系就在于这个喊的动作,就是说通过声音产生的联系。然后我注意到“我”对夜色的影响:“我”一点点推开推远夜色,但是在最后他父亲的答应声使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可以看出他父亲对夜色的影响比他要强大得多。所以我觉得他跟父亲应该属于一种从属的关系,他父亲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我又引申出一个结论:他父亲是他人生中驱散黑暗的力量。暂时就是这些。
肖老师:可以提炼出一些要点。我觉得这个作品写得不太深,你们都能看懂,但我们要看同学们能不能分析得出色一点,对立点找得比较准确一点,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诗歌里描述的事情很寻常,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自己的爸爸在外边,你去喊他吃饭,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那么我觉得袁可的归纳里面有两个空间这个说法,大家体会一下,一个是林子,现实的,一个是宣纸,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我觉得说得还是挺好的。然后就是说,这个作品写的是声音,是写声音的一个作品,它写的不是别的,是听觉方面的一个作品。当然我们还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接着发挥。谁来接着说?
颜明珠:首先就像袁可刚刚说的,有一个明亮和宣纸,墨汁和夜色之间的一个对应。同时明和暗之间又有一个张力的关系。我觉得黑暗是一个很大的、无边无际的一个空间,他父亲在里面是一个很小的点。所以我觉得这算是大和小之间的一个关系。刚刚讲到了声音,“我”喊的时候夜色就被推开推远,喊声一停夜色又聚集围拢过来,“我”对夜色的影响不是“我”驱散了它,而像是声音和黑暗之间的一场拉锯战,你喊一声,它就远一点,你停下来,它又近了。联系实际的话,我确实有这种经验,傍晚的时候,去叫家里人吃饭,他如果一直不回答你,你就会一直喊,当他应答的时候,你确定他在那里,就安心了。
宋娇:第一个我觉得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空间,很纯粹,没有很复杂的东西、文化背景之类的,比较浅、很简单:就是夜幕降临的一个林子,跟整体的结构(只有一节)也有关系。然后就是这个空间它是动态的,但是这个动不是行动上的动,是只有两个点在动:一个点就是“我”,“我”的声音在蔓延、推开又聚拢,这种动又是无形的,它让我想到一个能量波,不停地散开,通过一个动的点不停传播,他父亲的答应声就是一种光和影子,然后再塑造了这样一个空间。我觉得作者这样写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
肖老师:谈得很好。
刘梅英:这首诗歌写的是傍晚,但它实际写的是夜色。夜色是一个分析意象。以夜色作为一个静的背景,写的是动与静、黑暗与明亮、点与面的对比。然后整首诗有一些对照:渗透、蔓延、推开、推远、聚集围拢、久久回响、荡漾开来、推开推远一点点,营造了一种安静、缓慢的氛围。“我每喊一声,夜色就被推开推远一点点/喊声一停,夜色又聚集围拢了过来”,用喊声来衬托夜色的静。下面的“在林子里久久回响”也是一样的。“父亲的答应声/使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它表现了一种点与面,一种穿透,黑暗就像一张网,声音在里面穿透。说到空间,“傍晚,吃饭了”,这就暗示了一个空间,“我出去喊仍在林子里散步的老父亲”,这也暗示了另外一个空间,形成了一种对立、对比,显示了“我”和父亲的关系。“黑暗如墨汁在宣纸上蔓延”这体现了一个文化属性。说到墨汁就让人想到水墨画。点与面提现了一种开阔的境界,从家里出发去林子里,夜色被一点一点推开是一种散开,聚拢又集中在一点,这是点与面的关系。人在林子中、人在夜色中,也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包含了一种空间的扩大。
肖老师:这个同学谈得很深。我刚才说了,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喊父亲的事情,很寻常、很普通,但这个作品确实把一个寻常的场景艺术化了,艺术化的程度还蛮高的。我觉得能把一个普通的生活体裁写成这个样子,这个作品还是很成功的。刚才这个同学从很多层面谈了,我们刚才也学了空间的几个属性,她都谈到了。还有一个张力性的体现,都分析到了,我觉得是分析得挺好的。尤其是对张力的分析,分析得很好。她的这个分析,声音与安静之间的关联,我觉得是契合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精神的。我们中国古典诗歌写声音和安静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写到高妙的地方也无非如此,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把声音和安静之间的关联,写出来了。然后是氛围,氛围很重要,就像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林子这个空间,是在暮色渐临的这样一个时刻,不是早晨的林子,也不是中午的林子,它是越来越暗的一个林子,这个越来越暗的林子跟诗人呼喊的声音,形成了一个,刚刚有个同学说,拉锯战。也就是说,他描述了声音跟夜色,一个是视觉方面的,一个是听觉方面的。这里面的呼应和关联,他写得很巧妙,他把视觉的东西,听觉的东西,发生了这样的一个关联。他始终在把这两个东西交织在一起来写。我认为这是很巧妙的地方。大家还有其它想法可以接着说。
苗亦珊:傍晚吃饭,就像在中国,如果是晚上吃饭,一家子坐在一起,爸爸妈妈孩子都在。这里作者出去喊他爸爸吃饭,让我想到我小的时候在外面玩,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我爸爸出去喊我。就是这样两个空间的呼唤。就是说这个作者可能在想他小的时候,在这个空间里面,他的爸爸去喊他,转到现在他爸爸老了,他现在去喊他的爸爸吃饭。就是这两个空间的转换。晚上象征着暮年,再加上黑夜,时间上的……他爸爸老了,作者可能有点害怕,一声一声喊出去都没有人回应,他的心里也会有一种担心,最后“明亮了一下”,他听到了声音,心可能就会放下了:哦,我知道我的爸爸在这个林子里,可以把他叫回来回到家里去吃饭。
肖老师:太精彩了。这个同学谈到了很多深层次的东西。第一点就是她分析到了,从儿子叫父亲想到以前的父亲叫儿子这样一个转换。我觉得这个体会是很深的。他写到了一个实际的、以前的一个场景。更妙的是她从傍晚想到了作者父亲的晚年,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析,为什么呢,因为,的确,这个作者写这篇作品的时候,他的父亲年纪真的很大了,我觉得这个分析是很准确的,这是一个成年的儿子在呼喊晚年的、老年的父亲,这样的一个场景。所以她把父亲的年龄,分析出来了,我觉得这个是很深刻的分析。这是一个老年、晚年的父亲,他不是一个年轻的父亲。比方说联系到以前父亲喊“我”跟现在这个场景不一样了,跳出来了。那么至于黑暗跟明亮之间的关联,也是一种忧虑和放心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体现出来了。那么在黑暗中是忧虑的:父亲是不是因为年龄大了、摔倒了或者出什么事了。那么他答应了一声说明他好好的,没什么事儿,放下心了。明亮跟放心是有关系的,黑暗跟他的忧虑是有关系的,或者说是对应的,可以这样讲。所以我觉得刚才这个同学的分析,看到了这个作品更加深刻的一面,两方面,谈得比较好。我觉得我们需要体会,这种经历我们可能都有,我们体会得越深刻,想得越多,我们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就越深。它呼应了,或者说激发了我们相关的经验。还有要说的吗?
肖老师:我觉得大家对这个作品的分析蛮精彩的,可能我们一开始想不到这么多要说,都认为这篇作品很简单,有这样一种感觉,但是刚刚我们的同学谈得很精彩,很多同学都抓住了要点,或者说得到了发挥。我想,这里面我还要提醒大家这样一个问题,比方说这个作品它的题目有没有要分析的地方,你认为这个题目是一个最好的题目吗?或者说他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他这个题目是不是很随意?谈一谈对题目的看法吧,大家对题目有什么看法?你比方说,在脑海中想一下,能不能想一个别的题目,取代现有的这个题目,有吗?大家想一想。
刘婷:这个题目是关于时间的,如果要我想,突出主题,为什么不取“父亲”呢?
刘梅英:这个题目是这首诗歌的一个影子,因为是傍晚时分,要吃饭了,父亲在散步,“我”去叫他,这是一个背景的介绍。如果“傍晚”用“黄昏”或者其它的词代替,没有“傍晚”那样给人一种温馨感。
肖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比方说,“喊父亲吃饭”行不行?(全班大笑)现在我跟大家这样讲,这个作品写的就是喊父亲吃饭。我的意思不是说把“傍晚”用“黄昏”这个的词代替,我们的思路要开阔一点,你可以换这样一个时间词,有没有更好的词,你可以这样想。“喊父亲吃饭”这个题目很俗套,艺术性不强,很直接,没有让人品味的地方。我现在跟大家说,这个题目“傍晚”有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你会发现这个题目跟作品的第一个词是一样的,这是我们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方法,很多中国古代诗歌都是头一个字或者头一个词作为题目,这样的一个传统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从《诗经》那个时代就有了。《诗经》里面的很多诗,可能没有题目,就把前面的几个字作题目。这个作品也是一样的,把前面的两个字作题目。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从第一个层面来说,它它跟中国古典诗歌命题的传统是一致的。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这个题目的第二个特点是,傍晚这样一个时刻,这样一个时间,它构成了整个作品的氛围和背景,它凸显了昏暗、凸显了黑暗以及加深的一个过程,那么这就与作者声音的呼喊形成了一个对抗、对峙,或者说刚才有同学分析的,那种拉锯。这个作品其实一直在写喊声在黑暗当中的一个效果,喊声在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黑暗是在加强的,喊声在得到回应的时候,黑暗是“明亮了一下”,但这个明亮是从感觉来说的,“似乎明亮了一下”,它不是真实地明亮了一下。这就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就告诉了我们,父亲答应了,“我”就放心了,“我”的事情完成了,是这个意思。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个傍晚是一个背景,跟父亲完全呼应起来了,就是说跟喊父亲这样的一个声音和当时的感受都产生了内在的关联,所以它已经介入到这个作品的主题当中去了。它既是氛围,又是背景,以及跟喊声形成呼应性的一个因素。这是第二个作用。
第三个是什么呢。我觉得它的第三个作用就是刚才那个同学分析的,它是一个隐喻,“傍晚”就是作者父亲晚年的一个隐喻,这样的分析是可以成立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晚年的父亲。当然这个分析是刚才那个同学提供的,我是很认可、很赞同的。
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傍晚”这个词具有很随意的一面,也有很立体的一面,它的随意性体现在这个写作本身就很随意、很朴素,题目也是这样的,貌似用前两个字作了题目很简单、很随意,其实它有很讲究的地方。它很讲究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刚才的第二点,我刚才分析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它怎么样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氛围深入到这个作品当中成为这个作品的一部分。然后呢就是说它怎么样构成了父亲晚年的隐喻,这两方面来讲,又有很艺术性的这样一个方面。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的题目还是起得很好的。换一个题目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貌似很朴素,其实还是很艺术的,这是我的看法。除此以外,对这个作品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没有?没有的话我就总结一下。
我认为这个作品的空间的确是一个林子,我们知道林子是一个静态的空间,而且是一个自然的空间,这个自然的空间告诉我们这个作品可能发生在农村,不是发生在城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城市里他爸爸可能在公园里散步,他不可能在林子里散步。这个林子的空间告诉我们他是写乡下的、写农村的,不是写城市体裁的一个作品。这个作者的确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可能是他近期回家的时候写的一个作品,我们要从林子分析到它的乡村属性、自然属性。这是我要说的关于林子这个空间的第一点。林子,有一个虚拟的空间与它对应:家。喊他父亲回家吃饭,不是去饭店,这个家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也是刚才同学所说的,是一个很温馨的存在。我觉得这里有一个空间的对比,不要从林子的空间把它孤立起来了,林子这个空间跟家这个空间是有关联的。如果你仅仅看到林子的空间,没有想到家庭这个空间,那么你对空间的认识还是很片面的,或者说很局部的。你要想到有一个等待他们回去的空间,家这个空间不仅是作者出来的地方,也是他们要回去的地方。所以它是一个潜在的存在。我们只有把这两个空间都分析出来,才能理解这个作品完整的空间性。
第二点是,林子这个空间是一个静态的空间,黄昏当中逐步黑暗的一个空间,它构成了这个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林子放在黄昏当中,安静感是很强的,这是很静的一个空间。那么这个很静的空间构成了我喊父亲的一个基本背景。所以这个静态的林子空间和我喊父亲的声音,越喊越高的声音,从一开始喊没有人应,到越来越增大声音去喊,它就形成了林子的安静与声音之间的对比。喊一声没有应答,第二声也没有应答,肯定是很着急的,越来越着急,喊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时刻,林子的安静和作者喊的声音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呼应、对比或者说张力。我刚才说到一个艺术性,视觉和听觉上的一个交织、融合,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抗、对峙,这些词都是可以描述它的。
这个作品写得最出色的地方在哪里呢,它把林子这样一个安静的空间和声音这样一个运动的这样一个状态形成了反复推进的一个过程,就是说它在静与动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关联,刚才那位同学也分析了。渗透和蔓延的方向感,推远和聚集的方向感,回响跟荡漾的方向感,大家体会这三对方向感,有一个是压迫性的,有一个是渗透性的,渗透性的是从外到内,是这样一个东西,从远到近,有这样一个方向。渗透是从远到近,从外到内的,那么蔓延是从内到外的,从近到远的,那么下面的推开推远就是往外去的,聚集围拢是往内来的,往内是什么?内就是作者。这个回响,是从远方回到自己身边的,回到喊叫父亲声音的,回到人这里来的,就是回响。那么荡漾,是向外去的。你会发现它一直是一内一外、一内一外、一内一外,他一直是这样写的,方向不断地交织变化,这种交织变化的声音写出了喊父亲的整个过程,他把它这样动态化了,那么这种方向的交错,被他写得非常的精彩,我认为这是作品写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他一直在这样写,反复这样写,用了三组词语这样写。
如果不过分的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刚刚讲到作者喊父亲,父亲没有答应的那种心情,我们要体会一下,父亲是不是出事了,有一种忧虑在里面,这种黑暗跟作者的心情是相呼应的。那么后面的明亮就不一样了,“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就是让我的心放下来了。明亮,他用了“似乎”,这是内心的一种感受,不是说夜色真的明亮了一下。夜色的明亮跟黑暗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张力感。父亲答应的声音跟“我”喊叫的声音形成了一种呼应之后,这种效果使夜色明亮了一下。整个作品最好的部分就在这里,中间部分,很有质感,让我们能够体会到时间的流动和变化,作者喊父亲的声音不是一下,而是呼喊的过程,走一段喊一下,我们就像亲眼看到了作者喊父亲的那个场景一样,有这样的效果。
作者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在呼喊父亲时又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黑暗与墨汁,一个是喊父亲的声音像波纹。这两个比喻也是很精彩的,刚刚有同学说到声波。一个是不断加强的黑暗感,我们都知道墨汁是很黑的,这个比喻、意象,夜色像墨汁在蔓延、加深。喊父亲的声音像波纹,表现传得很远,这里还加了一个“在风中”。这个就像人丢了一块石头在水中,这个“在风中”体现了波纹荡漾的作用。这两个比喻又增强了它的艺术效果。关于这个作品还有一些分析,刚刚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的部分就不再说了。
刘梅英:“我”喊父亲时他没回应,就继续一声一声地喊,体现的是年轻生命的优越、不怕失去,他父亲没有回应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年老了听不到,还有一个是他饱经岁月的磨练,心境已经相当平静,是一种生命的成熟。成熟的生命和年轻的生命心境是不同的,就是说他可能听到了,但没有立刻回答。
肖老师:我觉得这个补充挺好。一个是父亲可能年老了听不到,这真的是设身处地的一个分析,一个是晚年内心的平静。这又增进了我们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我觉得大家都分析得很好,今天就到这里。
傍晚,吃饭了
我出去喊仍在林子里散步的老父亲
夜色正一点一点地渗透
黑暗如墨汁在宣纸上蔓延
我每喊一声,夜色就被推开推远一点点
喊声一停,夜色又聚集围拢了过来
我喊父亲的声音
在林子里久久回响
又在风中如波纹般荡漾开来
父亲的答应声
使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老师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