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ct的临床应用用范围有哪些

PETCT_百度百科
PET全称为(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新里程碑。
CT全称为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它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体层检查。
PET/CT:将PET和CT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用同一个检查床合用一个图像工作站,PET/CT同时具有PET,CT及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等功能。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大家所熟悉的X线断层显像技术。可以清楚的获得病变的解剖结构信息,但是仅靠结构特点诊断疾病有局限性,有些病变的性质比如肿瘤的良恶性、手术后肿瘤有无复发CT均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准确地反映疾病的生理代谢状态。是将PET和CT整合在一台仪器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被称作PET-CT系统(integrated PET-CT system), 病人在检查时经过快速的全身扫描,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从而对疾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PET利用正电子发射体的核素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物或代谢底物如糖、脂肪酸、氨基酸、受体的配体及水等,引入体内后,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的体内化学影像。它以其能显示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而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也称之为“活体生化显像”。可以说,PET的出现使得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使无创伤性的、动态的、定量评价活体组织或器官在生理状态下及疾病过程中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理、生化改变,获得分子水平的信息成为可能,这是目前其他任何方法所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发达国家,PET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威胁人类生命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有效手段。
PETCT显像剂
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 氟化脱氧糖),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
PETCT肿瘤应用
PETCT肿瘤鉴别
肿瘤组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特别是糖酵解速率增高。因此,代谢显像是早期诊断的最灵敏的方法之一。如发现肺部单发结节,PET显示代谢明显活跃,则提示为恶性病变。若无代谢增高表现,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手术的选择就要慎重。
PETCT确定分级
PET能一次进行全身断层显像,这也是其它显像设备所无法实现的。除了发现原发部位病变,还可以发现全身各部位软组织器官及骨骼有无转移病变,对肿瘤的分期非常有帮助,并提供准确的穿刺或组织活检的部位,协助临床医生制订最佳的治疗方案。
PETCT效果评估
对肿瘤各种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并进行预后判断,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PET可以对治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进行早期诊断,并与治疗后、坏死进行鉴别,同时根据治疗后病灶分布情况进行再分期,CT及MRI等结构信息为主的影像手段很难做到这一点。
PETCT病灶寻找
通过快速的全身PET/CT扫描,为不明原因的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病灶。
PETCT靶区定位
帮助放疗科医生勾画生物靶区。例如在肺癌合并肺不张等情况下,放疗师很难判断肿瘤的实际边界,PET将有助于确定代谢活跃的病灶范围,为放射治疗(尤其是精准放疗)提供更合理、准确的定位,降低治疗的副作用。
心肌存活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普遍认为,PET心肌代谢显像的方法,是目前判断心肌细胞活性最准确的方法,称为“金标准”。PET显像可以帮助确定和鉴别坏死心肌与可逆性缺血心肌,对、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明显提高搭桥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可对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预测。
脑代谢显像能准确了解正常情况下和疾病状态下的神经细胞活动及代谢变化,以及不同生理和思维活动状态大脑皮质的代谢情况。通过PET直观地了解到人大脑代谢活动情况及各种生理性或病理性代谢变化,并以图像的方式反映出来。
PETCT具体应用
1. 癫痫定位: 对脑癫痫病灶准确定位,为外科手术或伽玛刀切除癫痫病灶提供依据;
2. 脑肿瘤定性和复发判断: 脑肿瘤的良恶性定性、恶性胶质瘤边界的确定、肿瘤治疗后放射性坏死与复发的鉴别、肿瘤活检部位的选择等。
3. 痴呆早期诊断:早老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分期并与其他类型痴呆如血管性痴呆进行鉴别。
4. 脑受体研究:帕金森病的脑受体分析,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5. :PET可以敏感地捕捉到脑缺血发作引起的脑代谢变化,因此可以对(TIA)和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和定位,并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6. 药物研究:进行神经精神药物的药理学评价和指导用药,观察强迫症等患者脑糖代谢的变化情况,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提供术前的依据和术后疗效随访等。
7.高级:早期肿瘤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但大部分肿瘤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了,故肿瘤的常规筛查不可忽视,PET/CT简便,安全,全面,准确,是人群健康体检的最佳手段。
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可以宏观的显示全身各脏器功能,代谢等病理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
CT可以精确定位病灶及显示病灶细微结构变化; PET/CT融合图像可以全面发现病灶,精确定位及判断病灶良恶性,故能早期,快速,准确,全面发现病灶。
PET犹如大海中的航标,CT犹如航行图,从而能准确,迅速找到目标。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PET-CT简介及临床应用.ppt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医学课件 1
PET-CT临床应用
----健康生活新保障武汉市六医院呼吸内科
医学课件 2
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癌症、心血管疾
病、脑血管疾病。
“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医学课件 3
现代人的福祉? PET/CT问世
为什么PET/CT带来健康福音?能够发现0.5cm病灶。真正的早早期发现、诊断疾病基于分子细胞学的诊断技术完全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一次检查,全身基本无遗漏检查范围广:癌症,心血管,
脑血管,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等实现早期预防
医学课件 4
一.什么是PET-CT?? PET-C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T)又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 线计算机体层
成像PET+CT包含PET(功能显像)与CT(形态显像)的
最优化组合 。
医学课件 5PET-CT是一种把标记有反映生命基本活动
的生物分子,即放射性标记物注入人体后,在
体外进行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观察的仪器,
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诊断
信息,因此,称之为分子显像或生物化学
医学课件 6
PET的应用使核医学迈入分子核医
学的新纪元。PET-CT是核医学及影像学的结合1896年Becquerel发现铀的放射性1913年,海韦希就应用放射性元素作为化
学及物理学的示踪剂。 1934年用氘水测全身含水量,第一次在人
体应用稳定性核素;1935年将氡气注射到外周血管,然后从体
外探测放射性到达远端某一器官或组织的
时间,以观察其血流速度。
医学课件 71895年伦琴发现X线,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
检查,进行疾病诊断50年代到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扫描
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成像和γ闪烁
成像 70年代和80年代又出现了X-rayCT或CT、
MRI和ECT、SPECT等新的成像技术。
医学课件 8
二、PET-CT的发展史PET技术的发展包括了PET扫描仪、回旋加
速器及显像剂近一个世纪的缓慢发展过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散文吧网站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PET/CT在临床中的应用相关话题 【关键词】PET/CT 临床应用
PET/CT是将PET和CT进行结合,利用CT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解剖位置而弥补PET的不足,使其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就PET/CT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肿瘤系统中的临床应用分别进行阐述。
1 PET/CT在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1.1阿尔海默茨病(AD) PET/CT检查在A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较有价值。Engler等发现应用与&-淀粉样蛋白(&-AP)相结合的化合物PIB标记后可进行脑&-AP显像,有助于AD的早期诊断、认知功能损害评价、疗效评价和危险人群的筛查,且有助于预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是否发展成AD。
1.2帕金森病(PD) PD病理改变是以黑质纹状体通路为主的,对于早期症状不典型者诊断较困难。而18F-多巴胺PET可对PD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可客观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在鉴别原发和继发PD中有很大作用。此外,多巴胺受体显像在PD早期诊断、继发性PD的鉴别诊断、左旋多巴替代治疗对象的筛选和疗效的评定中均有指导作用[2-4]。
1.3癫痫 PET显像表现主要为发作间期18F-FDG代谢减低,发作期代谢增高。对于颞叶内外的癫痫定位准确率均超过90%。
1.4药物成瘾 在药物成瘾领域,脑显像主要通过相关神经递质的受体、转运体等作为显像剂,因此利用PET/CT可以较清晰地显示此区域,有望为研究药物成瘾治疗提供新的阶层。
1.5精神疾病 PET可提示精神疾病在脑血流、代谢、神经递质等方面的异常。神经受体显像发现多种精神疾病表现为5-羟色胺、多巴胺、&-氨基丁酸等受体系统功能异常。
2 PET/CT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2.1冠心病 PET/CT通过结合PET心肌灌注显像和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行形态和功能的综合评价,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无法显示功能特征方面的不足。在早期冠心病危险人群中,PET/CT通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评价结合心肌血流储备测量能增加识别早期冠心病危险人群,通过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而降低心血管病危险。
2.2心力衰竭 PET的18F-FDG显像结合心肌灌注显像既能获得心功能信息,还能鉴别功能障碍心肌的存活性。利用CT冠状动脉造影可准确判断有无冠心病,利用PET心肌灌注可确定心功能障碍心肌是否为可逆性损害,为此PET/CT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诊断、预后评估,且能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
3 PET/CT在肿瘤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3.1早期诊断 肿瘤早期时CT检查容易漏诊且难以区别良恶性,但肿瘤由于其代谢水平明显不同于正常细胞,对18F-FDG的摄取远远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则结合PET的高18F-FDG聚集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早期尚无明显症状的肿瘤小病灶的检出。
3.2寻找原发灶和转移 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肿瘤转移灶,而原发灶和全身情况并不清楚;或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明显提高,常规检查却未发现病灶;或虽然检查发现原发灶,但是需要明确有无转移灶。选择PET检查,则可在肿瘤功能、代谢变化,寻找转移性肿瘤原发灶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1]。
3.3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FDG标准摄取值(SUV)在恶性肿瘤中明显增高。有研究表明将SUV值&2.5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的相对客观指标,对结果判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一般认为恶性程度越高,其SUV值就越高[2]。
3.4临床分期 肿瘤临床分期在指导临床治疗策略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8F-FDG检查既能检出原发灶又能检出转移灶,且能了解全身脏器累积情况,一般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18F-FDG摄取率也增高,故可利用此特点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故可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3.5监测肿瘤复发、转移及疗效评估 PET/CT可通过监测肿瘤细胞代谢活动的早期改变提示肿瘤复发,同时监测是否有远处转移。且可对肿瘤标志物升高而常规解剖影像学正常的病例进行监测。同时PET/CT对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估有很大优势。
3.6指导活检和介入治疗。
3.7指导放疗计划 CT结合了PET后能明确显示肿瘤活性区,更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放疗计划。
总之,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PET和CT同机结合,相互补充了各自的不足,在多种疾病系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仍存在不足之处,尽管如此我们仍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ET/CT在临床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参 考 文 献
[1]潘中允.PE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2]屈婉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及其在肿瘤学中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章最新文章临床应用_江西省人民医院
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9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咨询电话:0
传真:3  赣ICP备号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e宝石能谱ct临床应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