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的步骤,秒表测量时间,具体步骤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教学用具]投影仪.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教学用具]投影仪.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一.新课引入 师:要求同学们闭目凝神.当同学们听到老师说出“运动 一词时.呈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情景? 师:这些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初步定义:所有运动物体的位置都在随时间而变化.进而提出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 播放诗配画.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物理学描述物体的运动所用的距离.时间 学生列举脑海中呈现的情景:飞奔的火车.骏马,飞流直下的瀑布,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 学生列举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纠错 再次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长度测量及单位 师:请同学们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 师: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 师: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多少吗? 投影:P102“方法 :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 投影:“信息快递 :SI制中长度单位及常用单位了解: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毫米和纳米(nm)看课本102页“信息快递 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目测后交流目测结果 学生汇报目测结果是否正确的办法:用一张纸条.一拃或课本的宽度或三角板的一边长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的长短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注意到大家的选取的标准五花八门.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张课桌也不能方便的知道长比宽长多少.使他们体会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引出单位和测量. 学生阅读P103图5-4.并比较微观粒子到宇宙尺度数量级的差别 由于学生使用的课桌.目测经验各异.目测的结果会呈现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想法 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练习: i用估测法对下列数值做出判断: (1) 中学生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m. (2) 你的手指食指的宽度大约是 cm. ii一名男排运动员的身高大约是2013 =2.013 . iii万里长城大约是6.7×103 教师讲评 深化对长度单位一-米的认识 三.刻度尺的认识和使用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在使用前需先观察什么?如何正确使用? 师:猜一猜.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与温度计是否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在观察刻度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师:引导学生阅读P104“方法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明辨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由学生归纳同为测量类仪器的温度计和刻度尺的异同点 师:用你准备的刻度尺测出课本的宽度.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师:思考讨论: 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 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这样有什么好处? 4.如图.厚木尺在测量时的放法与书本图示不同.为什么? 老师点拨.纠错 学生:温度计在使用前需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点-- 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汇报观察结果.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 讨论.交流 学生比较.归纳: 相同点:1.使用前.须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不同点: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同学们汇报测得结果.分析.讨论每人读出数据不完全相同的原因 学生讨论.作答 采用对比的方法把温度计的使用技能迁移到刻度尺的使用上.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发散思维 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 板书设计 学生归纳.小结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 常用单位:km.dm.cm.mm.&m.nm 2. 长度单位的换算: 3. 长度的测量 (1) 工具:刻度尺 (2)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五.作业 课本P107 www 1.3.4.5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什么是测量?SI制中长度单位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师:这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测量的问题.想一想,如何测出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同学交流,决定自己的测量方案,把测量值填入P.104表格中. 学生作答 学生亲身实践. 1.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走进课堂,一下子就攫取了学生的心.2.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必须运用间接测量--“累积法 的思想才能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二.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师: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每次的读数都一样吗?与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引导后,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不能保证每次读出的数据都完全相同,据此提出误差概念:物体真实长度只有一个,由于测量中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 师: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学生讨论.交流. 师:误差能绝对避免吗? 投影: P.104“信息快递 --“误差 学生交流讨论,领悟到误差的存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减小误差的举措:1.纸的张数要尽可能多一些;2.在测量时尽可能将纸压紧;3.活动中应多测几次,然后求平均值,以减少测量误差. 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时间的单位是什么?测量工具是什么? 师: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机械秒表,学会使用秒表: 1. 如何给机械秒表上发条? 2. 认识秒表的功能键,并动手试一试. 3. 秒表如何读数? 师:利用自身脉搏的跳动,制作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 . 师:既然能制作随身携带的生物钟,那么能否制作自身携带的“人体尺 ? 师:利用你的 “人体尺 能否估测出教室的长和宽?试一试,并交流估测结果.然后请两位同学用皮卷尺精确测量,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自己估测水平,并找出差距大的原因. 学生回答:秒.分.时.年等;秒表.电子表.钟- 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仔细观察秒表,获取大小表盘上的数字.刻度所表达的信息,摸索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学生交流制作方法.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评价自己的估测水平. 仅凭自身能测出真实物体的长度,体现学以致用,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课推向高潮. 四.小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 学生归纳,总结. 五.作业 1.课本P.107.www.2 2.将自己的计算机的时钟与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同步(参见课文P.107第一自然段内容)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伽利略  伽利略(Galieo Galilei,)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他为推翻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动手动脑、孜孜不倦  伽利略日生于比萨一个乐师和数学家之家,从小爱好机械、数学和音乐、诗画,喜欢做水磨、风车、船舶模型。17岁时虽遵父命入比萨大学学医,但却不顾教授们反对,独自钻研图书馆中的古籍和进行实验。1582年冬,托斯卡纳公爵的年轻数学教师O.里奇允许伽利略旁听,使他进人一个新世界。里奇擅长的应用力学与应用数学及生动的讲课,引导他学习水力学、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及实验,伽利略在此期间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古代数学与哲学书籍,阿基米德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他深受感染,他深情地说:“阿基米德是我的老师。”  (2)善于观察,勤于实验  伽利略对周围世界的多种多样运动特别感兴趣,但他发现“运动的问题这么古老,有意义的研究竟如此可怜。”他的学生维维安尼在《伽利略传》中记叙了1583年19岁的枷利略在比萨大教堂的情景:  “以特有的好奇心和敏锐性,注视悬挂在教堂最顶端的大吊灯的运动──它的摆动时间在沿大弧、中弧和小弧摆动时是否相同……当大吊灯有规律地摆动时,……他利用自己脉搏的跳动,和自己擅长并熟练运用的音乐节拍……测算,他清楚地得出结论:时间完全一样。他对此仍不满足,回家以后……用两根同样长的线绳各系上一个铅球作自由摆动……他把两个摆拉到偏离竖直线不同的角度,例如30°和10°,然后同时放手。在同伴的协助下,他看到无论沿长弧和短弧摆动,两个摆在同一时间间隔内的摆动次数准确相等。他又另外做了两个相似的摆,只是摆长不同。他发现,短摆摆动300次时,长摆摆动40次(均在大角度情况下),在其他摆动角度(如小角度)下它们各自的摆动次数在同一时间间隔内与大角度时完全相同,并且多次重复仍然如此……他由此得出结论,看来无论对于重物体的快速摆动还是轻物体的慢摆动,空气的阻力几乎不起作用,摆长一定的单摆周期是相同的,与摆幅大小无关。他还看到,摆球的绝对重量或相对比重的大小都引不起周期的明显改变……只要不专门挑选最轻的材料作摆球,否则它会因空气阻力太大而很快静止下来。”  伽利略对偶然机遇下的发现,不但做了多次实测,还考虑到振幅、周期、绳长、阻力、重量、材料等因素,他还利用绳长的调节和标度作成了第一件实用仪器──脉搏计。  1585年因家贫退学,回到佛罗伦萨,担任了家庭教师并努力自学。他从学习阿基米德《论浮体》及杠杆定律和称金冠的故事中得到启示。自己用简单的演示证明了一定质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只与比重有关。他利用纯金、银的重量与体积列表后刻在秤上,用待测合金制品去称量时就能快速读出金银的成色。这种“浮力天平”用于金银交易十分方便。1586年他写了第一篇论文《小天平》记述这一小制作。1589年他又结合数学计算和实验写了关于几种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这些成就使他于1589年被聘为比萨大学教授,1592年起移居到威尼斯任帕多瓦大学教授,开始了他一生的黄金时代。在帕多瓦大学,他为了帮助医生测定病人的热度做成了第一个温度计,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液体温度计,利用带色的水或酒精作为测温物质,这实际上是温度计与气压计的雏形,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通过含液玻璃管把温度作为一种客观物理量来测量。  伽利略认为:“神奇的艺术蕴藏在琐细和幼稚的事物中,致力于伟大的发明要从最微贱的开始”。“我深深懂得,只要一次实验或确证,就足以推翻所有可能的理由”。伽利略不愧是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3)破除迷信闯出新路  伽利略认真读过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等著作,认为其中许多是错误的。他反对屈从于亚里土多德的权威,嘲笑那些“坚持亚里士多德的一词一句”的书呆子。他认为那些只会背诵别人词句的人不能叫哲学家,而只能叫“记忆学家”或“背诵博士”。他认为:“世界乃是一本打开的活书,”“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这本书是用各种几何图形和数学文字写成的。”  他从小好问,好与师友争辩。他主张“不要靠老师的威望而是靠争辩”来满足自己理智的要求。他反对一些不合理的传统。例如他在比萨大学任教时就坚决反对教授必须穿长袍的旧规,并在学生中传播反对穿长袍的讽刺诗。他深信哥白尼学说的正确,他一针见血地笑那些认为天体不变的人,“那些大捧特捧不灭不变等等的人,只是由于他们渴望永远活下去和害怕死亡。”  伽利略依靠工匠们的实践经验与数学理论的结合,依靠他自己敏锐的观察和大量的实验成果,通过雄辩和事实,粉碎了教会支持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对科学的禁锢,在运动理论方面奠立了科学力学的基石(如速度、加速度的引入,相对性原理、惯性定律、落体定律、摆的等时性、运动叠加原理等),而且闯出了一条实验、逻辑思维与数学理论相结合的新路(参见“伽利略的运动理论与科学方法”)。  (4)热爱科学,传播真理  伽利略在帕多瓦自己的家中开办了一个仪器作坊,成批生产多种科学仪器与工具,并利用它们亲自进行实验。1609年7月,他听说荷兰有人发明了供人玩赏的望远镜后,8月,就根据传闻及折射现象,找到铅管和平凸及平凹透镜,制成第一台3倍望远镜,20天后改进为9倍,并在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最高塔楼顶层展出数日,轰动一时。11月,他又制成20倍望远镜并用来观察天象,看到“月明如镜”的月球上竟是凸凹不平,山峦迭起。他还系统观察木星的四颗卫星。1610年他将望远镜放大倍数提高到33,同年3月发表《星空信使》一书,总结了他的观察成果并用来有力地驳斥地心说。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可属偶然,但他不断改进设计,成批制造,逐步提高放大倍数,这不是一般学者、工匠或教师所能及的。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测得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与金星的盈亏变化,看到银河中有无数恒星,有力地宣传了日心说。  (5)时代局限历史遗案  1615年伽利略受到敌对势力的控告,他虽几经努力,力图挽回局面,但1616年教皇还是下了禁令,禁止他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传授或宣传日心说。以后伽利略表面上在禁令下生活,实际上写出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来为哥白尼辩护。该书于1632年出版,当年秋伽利略就遭到严刑下的审讯。日伽利略被迫在悔过书上签字,随后被终身软禁。在软禁期间他又写了《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一书,该书于1638年在荷兰莱顿出版。  伽利略日病逝,终年78岁。  科学的蓬勃发展早已证实了伽利略的伟大和教会的谬误,1979年梵蒂岗教皇保罗二世宣布对这一历史判决平反,只是平反来得过迟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知识点梳理
问题一:实验原理解读:单摆在偏角很小(小于10°)时,其摆动可看成,其固有周期T=2,由该式可得g=,据此,我们只要通过实验方法测出摆长l和周期T,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当地的g.问题二:实验操作过程解读:(1)让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在细线一端打一个稍大些的结,制成一单摆.(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出桌面之外,然后把单摆上端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3)用和游标卡尺测摆长(摆长l=摆线长l′+小球半径r).(4)把此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并使这个角度不大于10°,然后放开摆球让它自由摆动,待摆球摆动稳定后,当摆球过最低位置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测出单摆完成50次(或30次)全振动的时间,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周期T.(5)改变摆长,反复测量几次,求出重力加速度,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平均值.问题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解读:数据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即计算平均值法和图象法.(1)所谓平均值法,就是将测得的几组l、T值代入关系式g=,求出几个g值,然后求平均值.(2)图象法即以摆长l作为横轴,以T2为纵轴,通过描点作出T2-l图象,求出斜率k,则g=.如某同学通过测量,将得到的数据描点作出T2-l图象如图9.8-1所示.则该地重力加速度g=.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有五个同学做实验,各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若每位同学用刻度尺测...”,相似的试题还有: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时,将摆线平放,如图 (A)所示,刻度尺读数是()cm ,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卡尺游标位置如图(B)所示,可知摆球直径是()__cm,如图所示测出的摆长()(偏大,偏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所示读数为()s。单摆的周期是()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D所示,与L的关系式=_()_,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_()__,再由k可求出g=_()__。 (4) 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A.未挂小球就测量绳长,然后与小球半径相加作为摆长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帮他把数据填在答题卡的空格线上.(1)用刻度尺测出悬点到小球底端的长度如图1所示,该数值为______cm;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如图2所示,小球的直径d=______cm;单摆的摆长l=______m(2)用秒表测出完成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3所示,该单摆摆动的周期T=______s(3)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4)为了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的值,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A.测量摆线长度时,水平拉直后测量.B.摆球应选用质量较小的实心木球.C.测周期时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D.单摆开始摆动时,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尽可能大一些.
(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通过测量单摆摆长L,利用秒表记录该单摆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并求出周期T,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①如果该同学用秒表记录的时间如图1示,则秒表的示数为()s;②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开始计时时,秒表按下稍晚C.实验中将51次全振动误记为50次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③如果某同学在实验时,用的摆球质量分布不均匀,无法确定其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不计摆球半径),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根据上述数据,可求得g值为()A.& B.& C.& D.(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已知滴入水中的油酸溶液中所含的纯油酸的体积为4.0×l0-6mL,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描出油膜轮廓,再将玻璃板放在边长为l.0cm的方格纸上,所看到的图形如图2示油膜的面积约为()cm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c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需要用限流式接法B.“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由于待测金属丝的电阻较小,电流表一定用内接法C.“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为了使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宜选用旧的干电池做待测电源D.“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的校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需要用分压式接法.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教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一.新课引入;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下面看:;1、观察两只铅笔;2、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学生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
时】1课时 【教
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 【教
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 1、观察两只铅笔。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长短比较 2、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大清早凉,中午热。这是冷热比较 3、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二.新课讲授 1.测量的意义: 出示红、蓝两根棍,呈“T”形,让学生凭感觉说出哪根长?学生回答后,互换两铅笔的位置??学生惊讶的发现了,原先觉得较长的这时却“变得“较短。最后,取下排对比,发现它们长度相同。 放ppt错觉的三张图. 上述这些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感觉器官的判断并非总可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 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 2.测量单位: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胖子和瘦子的故事,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长度的单位: 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 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 其它常用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长度各单位换算关系:(下图为记忆关系图)
学生熟悉2、3分钟。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 如:1千米=1000m
或1km=1000米 练习:ppt上 3、长度测量工具: 要对长度进行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出示各种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 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个工作: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测量范围是多少?单位是什么? 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学分别说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呢? 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单位
(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3)会读,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共同组成
读数训练:2长PPt。总结出最后的记录结果是有准确值+估读值+单位共同组成。
5、做一做,自己测物理课本的厚度,提问:为什么大家测的结果不一样?错了,还是有偏差,引出误差。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说明: (1)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避免的且应该避免. (2) 误差总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不可消除的,只能尽量的减小 如何减小误差: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取 2、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3、校准测量工具
4、改进测量方法
6、练习,题目在ppt上 7、小结回顾 8、思考????特殊长度测量方式,累计法、相互配合法、代替法 9、练习,题目在ppt上 10、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小时(h)、分(min)、秒(s)、毫秒(ms)、微妙(us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1ms=1000us
,后两个不长用
(3)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钟表
(4)停表的使用。 11、小结,知识结构网 12、小资料,人体的尺度 1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需要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3.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长度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看,(2)会放,(3)会读,(4)会记,
6、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误差不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消除的,只能尽量的减小。
7、时间的测量
(1)单位:时间的单位:小时(h)、分钟(min)、秒(s)、毫秒(ms)、微秒(μs)。
(2)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3)测量工具:停表(秒表),钟表等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钟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秒表或停钟。 【课
时】1课时 【教
具】刻度尺、钟表 【教
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长度有哪些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介绍长度测量的其他常见工具。 二.新课引入 让学生用教师特制钢卷尺(去掉0~20cm刻度)去测量课桌的的长度,并记下所测长度??(学生很难发现尺存在的问题),接着让某学生试着测量另一学生的身高?? 由此引入,正确使用刻度尺前应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此外,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 三.新课讲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先引导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12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 总结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自带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长度l/cm 宽度b/cm 1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 3、学生活动2: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让学生选择教师所带的适当的刻度尺进行测量验证估测 4.学生活动3: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3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要像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那样认真实验,4
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结 通过本节实验课,大家动手进行了一些测量,对我们物理实验有了体会,测量时一定要按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在实验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要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认真观察。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测量前,应认真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时,要做到“五个对”――选对、放对、看对、读对、记对 2.测量活动一: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活动二:练习估测物体的长度 测量活动三:练习用钟表测量时间5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行业资料、中学教育、39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等内容。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_初二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精品教学设计 学校: 教学课题 姓名 第一章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课 题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第 1 课时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正确使用刻度尺; 2、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通过日常经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陈凌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设计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物理备课大师 wl.eywedu.net【全免费】 教学设计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  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物理备课组课 题教学目标重难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 1 主备人:王春艳第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点点 1、会...  1.1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 体验通过...  ~8 第 2 周 9月 7 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考点:长度的单位及换算,物体长度的测量和时间的单位及停表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试电子秒表的步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