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散射强降雨最大能见度度仪应在第一次使用什么后现场校准一次

导读:CJY-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使用和维护,本文给出了该型仪器的安装、校准及日常维护方法,关键词:CJY-1G能见度仪安装校准维护,下面主要介绍这种能见度仪的安装、校准与日常维护,在标定周期内使用校准板进行现场校准,第一次使用1个半月后现场校准一次,三、日常维护,定期清洁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仪器的使用环境,启动维护或维修程序,3.7定期检查、维护的情况应记入值班日志中,2CJY-1G型能见度仪使用说
CJY-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使用和维护
(1.驻马店市气象局,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随着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人工估测的能见度气象要素改为自动化仪器观测,洛阳凯迈(环测)公司生产的CJY-1G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气能见度监测设备,2013年在各气象台站大量装备, 本文给出了该型仪器的安装、校准及日常维护方法,以期给用户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CJY-1G能见度仪 安装 校准 维护
能见度(Visibility),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在气象学中,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能见度和当时的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当出现降雨(雪)、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差。测量大气能见度一般可用目测的方法,但是,能见度的估计受许多主观的和物理的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服务的需要,我国大部分气象台站都安装了能见度仪,基本实现了能见度的自动化观测。
CJY-1G能见度仪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在成一定角度和一定距离的两处。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器直接发射和后向散射的光,而只能接收大气的前向散射光。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可以得出散射系数,从而估算出消光系数。
根据柯西米德定律计算气象光学视程(MOR)
MOR??ln(ε)
式中:MOR气象光学视程,ε为对比阈值,σ为消光系数。
当 ε=0.05 时,有
即得出气象光学视程。
下面主要介绍这种能见度仪的安装、校准与日常维护。
一、CJY-1G能见度仪安装:
1.1能见度自动观测站址选择
?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应安装在对
周围天气状况最具代表性的地
? 应不受干扰光学测量的遮挡物
和反射表面的影响,
? 要远离大型建筑物,
? 远离产生热量及妨碍降雨的设
施避免闪烁光源、树阴、污染
1.2仪器安装位置
CJY-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安装在
观测场内时,应在观测场西北角,与风杆
东西成行,与百叶箱南北成列。位置如图
若为三个百叶箱的观测场,能见度仪距西侧围栏7.5米。能见度仪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在南北方向。
1.3仪器的安装
水泥基座长60 cm×宽60 cm×深40cm,大风区可适当加大、加深),接收器和发射器的支架成南北向,接收器在南侧,发射器在北侧,采样区中心高度2.8m(±0.1m)。避免光学系统朝向强光源,和朝向诸如雪或沙之类的反射表面,高纬度地区要加遮光罩。
1.4其他事项
为了防雷、防鼠、防水和安装、维修方便,电缆应放入电缆沟内的金属线槽中。 具备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防雷安全要求和设计应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
采集软件由厂家在设备出厂前安装在采集器中。业务软件安装方法按照软件技术操作手册进行,并按操作手册要求进行初始化和参数设置。
二、仪器校准
仪器在安装、维修后均应校准。
2.1仪器现场校准
在标定周期内使用校准板进行现场校准,现场校准应选择能见度很好(超过10km)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由于大气状况不同而导致的校准误差。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校准。
2.2校准板的安装
将校准板连接到横臂的卡箍上,拧紧导轨连接杆上的旋钮;调整校准板的位置,保持校准板中心与采样区中心位置基本重合,拧紧卡箍螺钉。
2.3校准方法
仪器现场校准时,设备至少稳定工作10分钟,输出稳定的观测值,若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说明仪器工作正常,若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外,需修改能见度仪校准参数,将仪器输出值校准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参数修改完毕,至少稳定工作10分钟,确认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方可结束校准工作。
现场校准不能关闭电源,在现场校准期间,业务传输的分钟数据均按缺测处理。 现场校准工作情况均需记录到气簿―1备注栏中,注明现场校准起止时间。
2.4现场校准周期
第一次使用1个半月后现场校准一次;之后每6个月现场校准一次;每次维修仪器之后都应做现场校准。
三、日常维护
3.1透镜和遮光罩的清洁
定期清洁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仪器的使用环境,通常每2个月清洁1次。根据设备附近环境的情况,延长或缩短擦拭镜头的时间间隔(遇沙尘、降雪等影响能见度天气现象时,应及时清洁)。
? 用酒精浸湿脱脂棉,擦拭透镜,注意不要划伤透镜表面;
? 检查遮光罩和透镜表面,确保没有水滴凝结或冰雪覆盖;
? 擦除遮光罩内外表面上的灰尘。
3.2背景亮度传感器的清洁
通常每2个月清洁1次。具体同5.1。
? 用稀释清洁液浸湿的脱脂棉,轻轻擦拭清洁背景亮度传感器镜头;
? 擦除背景亮度传感器遮光罩内外的灰尘及其它污物。
守班期间,每个正点前10分钟应查看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发现数据错误或异常应及时处理,启动维护或维修程序。
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能见度仪,发现能见度仪(尤其是采样区)有蜘蛛网、鸟窝、灰尘、树枝、树叶等影响数据采集的杂物,应及时清理。
3.5 每月检查供电设施,保证供电安全。每三个月要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一次。
每年春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复测接地电阻。
定期检查、维护的情况应记入值班日志中。对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有影响的还要摘入备注栏。检查时应尽量避免用手电筒等光源照射能见度观测设备。
四、常见故障判别及简单故障排除
故障1:终端计算机接收不到设备数据
这种情况大多可能是设备没有启动,或通讯未连接好,或通讯设置错误,或通讯设备故障导致的。 排故步骤如下:
检查设备(和通讯适配器)的电源是否连接,开关是否打开; 无通讯适配器的,检查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有通讯适配器的,检查设备与通讯适配器,通讯适配器与计算机的连接情况,通讯适配器面板上的指示灯是否点亮;
检查计算机上软件的通讯设置参数(端口、波特率等)是否正确; 切断电源,检查电控箱内的F1(2A)保险丝是否损坏;若损坏,则更换相应配件,最后接通电源。经过以上步骤,若故障仍无法排除,请与厂家联系。
故障2:设备观测的能见度值明显高于实际
这种情况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但大多数是由于发射器或接收器的光路被阻挡导致,需检查光路上是否有污物并清洁,清洁后等待10分钟,数据应恢复正常。 排故步骤如下:
检查发射器或接收器的遮光罩内是否被堵塞;若堵塞,则清除堵塞物。
检查发射器或接收器的透镜是否被严重污染;若污染,则用清水冲洗污物,用脱脂棉清洁透镜。
若气温持续低于0℃时,检查发射器或接收器的透镜表面是否有较多积雪等凝结物;有则说明窗口加热器出现故障,先切断电源,检查电控箱内F2(10A)保险丝是否损坏,若损坏则替换相应配件,最后接通电源。
经过以上步骤,若故障仍无法排除,请与厂家联系。
故障3:设备观测的能见度值明显低于实际值
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于设备的探测采样空间内有飞虫等干扰物存在,这些物体的反射光进入接收器,产生了类似于低能见度的强散射光效果。此时的能见度时间曲线会出现明显的跳动。 排故步骤如下:
检查设备采样空间及其附近是否有飞虫等干扰物的存在,清除后等待10分钟,数据应恢复正常。
经过以上步骤,若故障仍无法排除,请与厂家联系。
1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 中国气象局 2009
CJY-1G型能见度仪使用说明书
洛阳凯迈(环测)公司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计划方案、外语学习、行业论文、旅游景点、考试资料、党团工作、文档下载、教学研究、资格考试以及CJY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使用与维护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CJY_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使用和维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CJY_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使用和维护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3.2.2校准方法;仪器现场校准时,设备至少稳定工作10分钟,输出稳;现场校准不能关闭电源,在现场校准期间,业务传输的;第一次使用1个半月后现场校准一次;之后每6个月现;第4章日常工作;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投入运行后,应做好日常巡视、维护;1.守班期间,每个正点前10分钟应查看能见度自动;2.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能见度仪,发现能见度仪;3.无线传输的能见度仪器
3.2.2校准方法
仪器现场校准时,设备至少稳定工作10分钟,输出稳定的观测值,若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说明仪器工作正常,若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外,需修改能见度仪校准参数,将仪器输出值校准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参数修改完毕,至少稳定工作10分钟,确认输出值在标准信号值±10%以内,方可结束校准工作。
现场校准不能关闭电源,在现场校准期间,业务传输的分钟数据均按缺测处理。 现场校准工作情况均需记录到气簿―1备注栏中,注明现场校准起止时间。 3.2.3现场校准周期
第一次使用1个半月后现场校准一次;之后每6个月现场校准一次;每次维修仪器之后都应做现场校准。
第4章 日常工作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投入运行后,应做好日常巡视、维护等工作。现场维护操作中,观测员切忌长时间直视发射端镜头,避免损伤眼睛1。
1. 守班期间,每个正点前10分钟应查看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发现数据错误或异常应及时处理,启动维护或维修程序。
2. 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巡视能见度仪,发现能见度仪(尤其是采样区)有蜘蛛网、鸟窝、灰尘、树枝、树叶等影响数据采集的杂物,应及时清理(可在基座、支架管内放置硫磺,预防蜘蛛)。及时清除太阳能板上的灰尘、积雪等。切忌长时间直视发射端镜头。
3. 无线传输的能见度仪器,每月定期检查无线通讯卡上的费用,提前充值。 4. 每月检查供电设施,保证供电安全。每三个月要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一次。 5. 每年春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复测接地电阻。 6. 每两个月对无人值守的能见度站进行现场检查维护。
7. 一般每两个月定期清洁传感器透镜,可根据设备附近环境的情况,延长或缩短擦拭镜头的时间间隔(遇沙尘、降雪等影响能见度天气现象时,应及时清洁)。切忌长时间直视发射端镜头。
定期检查、维护的情况应记入值班日志中。对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有影响的还要摘入备注栏。检查时应尽量避免用手电筒等光源照射能见度观测设备。
(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在运行中,发射端镜头沿镜筒方向连续发射激光光束,长时间连续直射眼睛会损伤眼睛健康。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直视发射端镜头。)
5.1 分钟数据文件(V文件)
无论是单独设置的能见度观测站,还是包含能见度的多要素观测站,都必须有本分钟数据文件。
在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文件中增加分钟能见度数据文件(VIIiiiMM.YYY)。其中:V为能见度标识符;IIiii为区站号;MM为月份,高位不足补“0”;YYY为年份的后三位。
分钟能见度数据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分钟能见度数据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月分钟能见度数据文件,则生成该文件,要素位置一律存相应长度的“-”字符(即减号)。
分钟能见度数据文件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参数段,第二段为1分钟平均数据段,第三段为十分钟平均数据段。
第一段为参数行,长度306字节,内容如下表:
表5.1 参数名称与长度
日20时00分结束,每条记录306字节,记录的第1~4个字节为日时,第5个字节开始为能见度分钟数据,每个数据5个字节,高位不足补空格,即5~9位为第1分钟的记录,10~14为第2分钟的记录……,如此类推,300~304为第60分钟的记录,回车换行结束。
第三段为十分钟平均能见度数据段,每日24条记录,前日20时01分开始,当日20时00分结束,每条记录306字节,记录的第1~4个字节为日时,第5个字节开始为能见度十分钟数据,每个数据5个字节,高位不足补空格,即5~9位为第1分钟的记录,10~14为第2分钟的记录……,如此类推,300~304为第60分钟的记录,回车换行结束。
记录缺测时,用相应位长的“/”填充。
5.2 正点数据文件(Z文件)和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ZZ.TXT)
包含能见度的多要素观测站,应有正点数据文件和实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按照现有规定执行。
5.3 月数据文件(A文件)
包含能见度的多要素观测站,在月数据文件中增加方式位B。
当方式位X=B时,每天录入24次定时能见度10分钟平均值,共24组,分为2个记录,每个记录为12组,每组5位数。
5.4 实时报文数据文件(长Z文件)
按照现有规定执行。
使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进行观测的台站,在进行记录处理与气象报告的编制时可按照相关业务规定,使用自动观测的能见度值代替人工目测的能见度值。
6.1 能见度的取值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提供的能见度数据有:1分钟能见度值(也称为瞬时值)和10分钟平均值(10分钟滑动平均值)。
观测、记录和各类数据文件中的能见度(含最小能见度)均取自动观测的10分钟平均值,以米为单位;气象报告中的能见度用10分钟平均值,按照去尾法算出以0.1千米为单位的数值,再按照现有编报规定编报;定时报(天气报、加密报、航空报)中能见度取观测时段内的最小10分钟平均值;非定时报(危险报、解除报、重要报)中能见度取现象发生时的10分钟平均值。
数据传输协议要求
当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作为自动站的一个传感器挂接时,其数据传输协议和格式应满足《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相关要求。
当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作为一个独立设备运行时,其采集器与数据终端之间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数据传输。
(1)通信采用标准RS-232串口,通信波特率9600bps,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无校验。
(2)实时上传数据,每一条记录50 Byte(含回车换行符),ASCII字符明文传输,每个参数值间用一个空格间隔
表1 实时上传的数据格式表
注:日期为“年年年年月月日日”,时间为“时时分分秒秒”,质量控制码依照《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编制,各参数高位不足补“0”。“报警码”、“保留字符”、“回车换行”三者间没有空格。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14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等内容。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 (试行)规定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每( B 年应校准一次。 A.1 B.2 C.3 ) 10.电线积冰观测台站配备了220KV 电力传输用的 ( A...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测量性能要求中的测量范围为___。 A:0~30km B:0~50km...《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 》规定,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传输时限按中国 ...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 》中规定,能见度仪应安装 在观测场( )。 A.东北角 A.2000 米 B.西北角 B.1000 米 C.东南角 C.500 米 D.西南角...  增加测压的灵敏度 正确答案: 3. 测量能见度的仪器主要有()。 . 透射能见度仪 . 反射能见度仪 . 辐射能见度仪 . 散射能见度仪 正确答案: 4. 碎积云...  CJY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使用与维护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参考文献 1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 中国气象局 2009 2 CJY-1G 型...  124 米 D、0.68 千米 42、一个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发送器、接收器与处理...建立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的观测业务流程和规范。(D) A、7 B、8 C、9...  14、 工作标准:日常用于标准或核查测量仪器的标准器。 15、 传递标准:标准器...37、 测量散射系数的能见度仪:后向散射能见度仪、前向散射能见度仪 (发射...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规范(试行)中规定,能见度仪传感器安装采 样区中心高度距地( A:1.5m )。 C: 2.8m D: 3 m )对输出端和地之间 B: 2.0m 8.判断...  8. 国家基本气象站探测环境要求: 禁止在观测场周边 500 米范围内设置垃圾 米...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其硬件可分成传感器 采集器 外 围设备三...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使用和维护-
文献检索 期刊检索
您的位置: >
> 文献下载
作者:张雪峰 王玉萍 来源期刊:《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年 第10期 格式:PDF 页数:1页
摘要:本文介绍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动观测技术,阐述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现场校准与维护、记录处理等内容。有利于推进能见度要素观测的自动化进程,提升能见度观测的准确度,满足气象业务、公共服务、专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注册时填写的 E-mail 地址 密 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射能见度仪可以分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