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男生,在读大学生,出生农村,他一回到老家农村老家就感觉很有压力,总觉得村里的人在议论自己,真心觉得

大学生是否应回老家? 有人直言已不适应农村_国内新闻_大众网
新闻>国内新闻' />
  回还是不回,对每个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道必选题。
  最近,中国青年报“青年之声”报道了大学毕业生宫祥瑾回农村老家发展的故事。他28岁,关掉城里的公司,回乡从事种植业。乡亲们起初觉得他“糟践了”。他本人既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困难。“毕业后你愿意回农村发展吗?”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微信公众号“青云志”发起的这一话题,收到大量留言。
  回还是不回?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一些大学生。
  回村就意味着“失败”
  “妈,要不我努力努力,考个村官吧?还能回来陪陪你。”
  今年回家过年,家在鲁中沂蒙山区的董亮想跟妈妈套套近乎,没想到母亲非但不领情,反而板着脸训斥:“我们这么辛苦供你上大学,不是为了让你回到村里继续种地的。”
  做村官当然不等于种地,可在董亮父母的观念里,如果儿子将来没在城里混出个名堂,反而跑回农村工作,这让经常跟外人炫耀家里出了个大学生的他们,老脸往哪儿搁?
  寒假期间,陆续发生在村里的几件事,让董亮更加理解了父母的心情。
  为了帮女儿带孩子,50岁的村民张大爷和老伴去年在广州待了半年。回村后,张大爷脸上白净了不少,身上穿的衣服也比过去高档了。“他闺女还给他买了机票,从广州飞回来的。”不到一周,张大爷“飞”回来的消息便传遍了全村,村民的语气充满了惊奇和羡慕。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解西伟
南沙岛礁吹填造陆的过程,模仿珊瑚礁自然生长、成熟的过程进行。在南沙岛礁建设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想方设法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进行环境保护,并提出构建岛礁闭合型生态系统的新理念。
06-03 10-06新华社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三会”上,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核心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国家目标。如何为青年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宽松有保障的适宜环境,激发他们的活力,实际上已经成为科技创新成败的关键。
06-03 14-06人民网-观点频道
6月1日凌晨,甘肃敦煌市一位身材匀称的“80后”母亲产下一名13.4斤重的“巨型”男婴。根据医院检测诊断,目前母子身体都很健康,预计一周以内即可出院。
06-03 08-06中国新闻网
来自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消息:6月1日凌晨,九龙坡白市驿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贝迪颐园附近有两个女子打架。经了解,原是两女子相约一起泡温泉,期间竟发现男友是同一人。
06-03 07-06华龙网
据日本新闻网6月3日报道,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研发出一种早期发现胰腺癌的检测方法,只要对血液进行检测,就可以断定有无胰腺癌。东京大学医院消化器内科教授岸川孝弘说,胰腺癌的组织细胞发现有特殊物质RNA,经过对血液进行特殊处理后,可以发现RNA的配列。
06-03 14-06中国网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 俄罗斯东部军区司令苏罗维金称,在2020年前在萨哈林、南千岛群岛和北极建设军事设施将是国家的优先任务。不管怎样,俄罗斯舰队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岛上堡垒,上面拥有大量防御工事,地下通道,军营,仓库,甚至为小型船只地建造的地下掩体。
06-03 14-06中国网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警惕名校农村学子锐减
周继坚据报道,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10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仅占28.26%。如此低的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忧虑。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减少是整体趋势。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50%左右,而今年只有七分之一;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从过去的30%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10%到15%。在教育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均衡,既是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吁,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相比于城市,农村学生的数量占多数,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角度讲,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大于城市。然而,现实中不仅农村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很低,而且似乎逐年呈下降趋势。近年来,高校扩招让上大学变得容易。然而,对广大农村学子来说,能够吸吮到这一“雨露”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人把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归结为城市化进程,有的归因于农村孩子的基础教育底子整体不如城市。然而,这些原因只是在解释表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以去年全国高考为例,农村孩子占考生总数的62%,可见农村孩子仍然是应考的多数。就学生个人基础素质来说,城市孩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但农村孩子也有更多的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决不能说会弹琴的城市孩子的素质就一定高过放过牛的农村孩子。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暴露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推介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首先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来看,农村孩子主要靠课堂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可以享有丰富的各类课外辅导和培训资源;其次,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举措也主要面向少数优质示范高中,农村孩子事实上很难进入这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是一个警示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天平的倾斜度。在城市和重点中学较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势下,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先输掉了一大截。再加上以成绩衡量政绩的功利思维,又加剧了地方对学校投入和学生选拔的人为扭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高考,招生考试越来越像程序化的“掐尖机器”。结果,农村孩子不断被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边缘化,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要看到,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隐忧,那就是阶层固化。(选自日《光明日报》)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要大于城市学生。B.城市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农村孩子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C.在目前的形势下,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以及成为一个警示的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天平的倾斜度。D.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这成为社会新隐忧。小题2:开头第一段所引用的数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小题3:文中“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警惕名校农村学子锐减
周继坚据报道,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10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仅占28.26%。如此低的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忧虑。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减少是整体趋势。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50%左右,而今年只有七分之一;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从过去的30%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10%到15%。在教育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均衡,既是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吁,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相比于城市,农村学生的数量占多数,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角度讲,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大于城市。然而,现实中不仅农村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很低,而且似乎逐年呈下降趋势。近年来,高校扩招让上大学变得容易。然而,对广大农村学子来说,能够吸吮到这一“雨露”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人把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归结为城市化进程,有的归因于农村孩子的基础教育底子整体不如城市。然而,这些原因只是在解释表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以去年全国高考为例,农村孩子占考生总数的62%,可见农村孩子仍然是应考的多数。就学生个人基础素质来说,城市孩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但农村孩子也有更多的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决不能说会弹琴的城市孩子的素质就一定高过放过牛的农村孩子。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暴露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推介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首先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来看,农村孩子主要靠课堂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可以享有丰富的各类课外辅导和培训资源;其次,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举措也主要面向少数优质示范高中,农村孩子事实上很难进入这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是一个警示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天平的倾斜度。在城市和重点中学较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势下,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先输掉了一大截。再加上以成绩衡量政绩的功利思维,又加剧了地方对学校投入和学生选拔的人为扭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高考,招生考试越来越像程序化的“掐尖机器”。结果,农村孩子不断被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边缘化,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要看到,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隐忧,那就是阶层固化。(选自日《光明日报》)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要大于城市学生。B.城市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农村孩子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C.在目前的形势下,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以及成为一个警示的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天平的倾斜度。D.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这成为社会新隐忧。小题2:开头第一段所引用的数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小题3:文中“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警惕名校农村学子锐减
周继坚据报道,在中国农业大学今年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10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仅占28.26%。如此低的比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忧虑。近年来,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减少是整体趋势。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50%左右,而今年只有七分之一;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从过去的30%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10%到15%。在教育发展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均衡,既是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呼吁,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多年来矢志不渝的目标。从现实的国情看,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相比于城市,农村学生的数量占多数,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角度讲,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大于城市。然而,现实中不仅农村学生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很低,而且似乎逐年呈下降趋势。近年来,高校扩招让上大学变得容易。然而,对广大农村学子来说,能够吸吮到这一“雨露”的人却越来越少。有人把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归结为城市化进程,有的归因于农村孩子的基础教育底子整体不如城市。然而,这些原因只是在解释表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以去年全国高考为例,农村孩子占考生总数的62%,可见农村孩子仍然是应考的多数。就学生个人基础素质来说,城市孩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但农村孩子也有更多的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决不能说会弹琴的城市孩子的素质就一定高过放过牛的农村孩子。大学里农村学子的减少,根本上暴露的还是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且已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除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外,近年来推出的校长推介制、高校自主招生、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农村孩子显然都不占优势。首先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来看,农村孩子主要靠课堂上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可以享有丰富的各类课外辅导和培训资源;其次,自主招生和校长推荐制等举措也主要面向少数优质示范高中,农村孩子事实上很难进入这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是一个警示信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天平的倾斜度。在城市和重点中学较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势下,农村学子在高考竞争中先输掉了一大截。再加上以成绩衡量政绩的功利思维,又加剧了地方对学校投入和学生选拔的人为扭曲。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高考,招生考试越来越像程序化的“掐尖机器”。结果,农村孩子不断被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边缘化,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要看到,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隐忧,那就是阶层固化。(选自日《光明日报》)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很大,在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重应该要大于城市学生。B.城市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特长,农村孩子只有参加劳动实践的经验,二者存在着素质上的差距。C.在目前的形势下,重点大学中农村学子的减少以及成为一个警示的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天平的倾斜度。D.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丧失,导致农村孩子上升空间日益狭窄,这成为社会新隐忧。小题2:开头第一段所引用的数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小题3:文中“饱受诟病的教育均衡问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科目:最佳答案小题1:B小题2:反映农村学生在当今高校招生中的具体情况,暴露了教育失衡问题,为全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小题3:①教育资源城乡有别;②近年来推出的教育改革举措更不利于农村学子。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90后农村大学生的回乡调查:煤挖完了,这里的人怎么办(组图)
(原标题:90后农村大学生的回乡调查:煤挖完了,这里的人怎么办(组图))
  题记2015年11月,借堂哥结婚一事,我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回了趟湖南老家农村。除了参加婚事,其余时间我并未闲着,我骑着父亲的摩托车绕着家乡四处拍照。就在我行驶到村庄的最北边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哭泣声和呵斥声,一个小女孩因为阿拉伯数字写得差,她奶奶把她骂哭了,威胁着要送她到在珠三角工地上打工的父母那去。听到这句话,小女孩立马停止了哭声。这让我不由感慨,曾经认为读书无用不如在家挖煤的家乡人因为这点小事大动肝火。
  近些年来,不少出身农村的文化人写的回乡调查笔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我已大学毕业一年多,从事媒体工作,尽管能力有限,但作为一个农村人,对这个因煤炭发展起来的小镇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当我再次回到家乡,看到它的一景一物,感慨万千。
  因阿拉伯数字写得不好而被奶奶骂哭的女孩  我叫欧阳志强,我的家乡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麻田镇,那里曾以盛产煤炭而闻名。曾经繁荣富裕,如今凋零贫穷。
  少数有能耐的人挣到钱都住在城里了,而事业却还留在农村,等到煤炭资源被榨干榨净,他们便在城里转型做其他投资。绝大多数剩下的农村人则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成为万千农民工中的一员。
  看到这样的现状后,我在思考:“过去我们总是向家乡索取煤炭资源,等资源枯竭后,却不顾一切地远走他乡,留下一个被掏空的家乡,为何没有人去想为家乡发展做点事情?”当我把这话告诉一个在外地打工的朋友时,他反驳我,“难道回到麻田耕田种菜?会饿死的!”
  我被驳得无言以对。现实确实如此,有什么理由放弃在外打工,回到家乡后靠什么生存?
  时代真的变了,我的家乡人啊,该何去何从?“梅麻浆”人的共性
  除了麻田镇,在宜章县,还有两个类似的地方——梅田镇和浆水乡,这三个地方的人在县城被统称为“梅麻浆”人。
  由于产业和语言的相近,“梅麻浆”人通常很团结。从经济条件上来说,其他乡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如梅麻浆,因此,在县城里的人看来,梅麻浆除了能代表一块盛产煤炭的区域,还代表着某种能量的存在,如:煤老板,暴发户等。
  当我还在梅田读初中时,犹记得英语老师在课堂谈及的一段故事,她老公是外地人,谈及来到梅麻浆地区的第一感受就是:哪里都是黑乎乎的,到处都是“黑珍珠”,挖下来的鼻屎都是黑的,可以当做煤炭卖钱。
  尽管三地都产煤,但富人只是极少数,他们在当地知名度都非常高,人们在茶前饭后很喜欢谈他们的故事,无外乎两点:一是猜测他们多有钱,有哪些产业,讲述他们的发家故事,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二是炫耀同他们的交情,讲述与他们一起时的故事,给自己脸上贴光。
  据我了解,梅麻浆三地的富人基本上是50后、60后,受限于那个年代, 他们大多小学未毕业。而70后、80后、90后(1990年-1992年出生)则大多读了个初中或者中专、技校。女孩子不少都选择去珠三角打工,到了20岁左右回来后便被安排去相亲;男孩则去煤矿里干活,吃不下苦的人就会想办法成为乡村混混,只有很少数的人会选择读高中甚至大学。
  普遍来说,“梅麻浆”人的学历是偏低的,这与当地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有煤炭资源,大部分家庭都不认可“知识改变命运”,而对于那些混得不错的“混混”,有的家庭会以此为傲。
  不过,也有重视教育的家乡人,他们大多是不从事煤炭生意的,或很早就从中退出来的,往往会这样激励孩子——以后你读不出书来,就只有回家挖煤!
  例如我的堂伯父一家。堂伯父在当地算是“高学历”了,高中毕业当过民办教师,毛笔字写得非常好,早年做煤矿生意亏钱回来后,便安下心回到当地电视台从事装线工作,而堂伯母则在赶集日做起卖猪仔的生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家庭条件不如那些挖煤矿的好,他们一家都非常重视教育。如今,他家的五个孩子都读出了书,从事的职业都是律师、公务员、医生等。几个孩子很有孝心,在县城里为父母购置了住房。村里人一谈及这件事,便对他家竖起大拇指。
  从前,大部分“梅麻浆”人都是从事煤炭生产工作,也有些人专门做小卖部、饭店、木匠,或者开煤矿所需品的生意,如:贩卖铁轨、木头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人以农业生产为生,以前大多数家庭还会养猪,后来富起来了就不养了,年前都是去猪场买只猪回来宰杀,但多少会种点菜供自家人吃。麻田镇以前的火车站,很早以前就撤了  曾经富裕的“梅麻浆”
  宜章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知名的“煤炭之乡”,位于湖南的南端,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挨着,由于坪石镇有火车站,通常“梅麻浆”人直接把原煤运往坪石镇,再由火车把煤矿运到珠三角地区。从某种程度上,坪石镇的繁荣有“梅麻浆”人的功劳,包括火车站站点的设置。
  在这里普及一下梅麻浆地区开采煤矿的历史:宜章县80%的煤炭资源都集中在梅麻浆地区。早在唐代便有开采的记载,清代尤盛,“梅田”之名,就由“煤炭坑”演化而来。建国后,1951年5月,湖南省郴州专署财委会在宜章县第二区开办地方国营梅田煤矿。1962年初,为解决广东省严重缺煤的困难,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提议,将梅田矿区划给广东省开发,成立广东梅田矿务局。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最兴盛时期,全局职工及家属超过5万人,因煤而盛的梅麻浆地区到处车流不息、人流如织,一派繁荣。
  据长辈说,广东曾经想把梅麻浆三地划归乐昌市,但湖南没同意。
  曾经运煤的铁路轨道,如今很少再有火车通过。
  在梅麻浆地区,除了通过挖煤来获得财富,还有一帮人做运输,这是一个产业链。通常他们把煤炭运到坪石或者宜章,相对而言,他们更喜欢运到坪石,因为坪石老板给的价格高。在2003年运一车煤能挣到上千元,如果煤源广,基本上可以做到1-2天1趟,甚至1天2趟,一月下来的收入相当可观。
  当时,县城的房价只有几百元一平方米。县城房地产开发商也很偏爱来自梅麻浆地区的人,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三地的人不差钱,又偏爱县城的商品房,通常一个小区里住的全都是“梅麻浆”人。这些能够住在县城里的人都会购置一台越野车,少有买轿车的,因为他们的事业还在农村矿区,而从县城通往矿区的道路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破破烂烂的。
  “梅麻浆”人对吃要求不高,有辣椒和肉就行。不过,他们对服饰却很重视。曾经,县城、梅田镇的服装店生意非常好,店铺也是越开越多。从事煤矿工作的人,一旦有了钱,不少人都会高调地炫富,买金项链、金手链、金手表或一辆豪华汽车等。“穷的富不得,富了就了不得”是家乡人常用来警示那些通过煤炭富起来却挥霍无度的人,有钱就到处显摆,难免会重新返贫。
  那时候,一到过春节,都在比谁家买的烟花多、谁家开财门用的鞭炮大,除夕夜从天黑开始,烟花连续放到晚上11点,那样的“盛景”自从煤窑关停后,再也没看到过。运煤与家用的拖拉机  产煤重“症”
  村子里,通常有些地方会是村民的聚集地,午饭后大家都聚在这里闲聊,你说张家长,我说李家短,各谈见闻。最常谈的是:哪个村谁家的房子又陷进地里去了、谁家的人在煤矿里瓦斯爆炸遇难了或者受伤了、煤老板赔了多少钱等。其实,在煤矿上班是个风险很大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错,但无异于拿生命去挣钱。犹记得,年纪轻轻的邻居因煤矿事故离世后,留下了襁褓之中的孩子,他们一家惊天动地的哀悼声传遍全村。
  从上初中开始,我对家乡的未来就有深深的担忧。当时,广东梅田矿务局已全面退出,但梅麻浆三地的煤炭生意还算可以,“父辈挖完了煤矿后,我们这一代人还有煤矿可挖吗?”这样的担忧传遍了梅麻浆地区,人人深知煤炭越挖越少,后代前途堪忧,但面对利益的巨大诱惑,谁又会去管下一代呢?
  我查询了相关文件得知:梅麻浆地区从1950年探明煤炭储量12800万吨开采至今,最肥厚的煤层都基本采完。目前,剩下的都是些零星煤层、瓦斯突出的煤炭了,预计可开采时间不足10年。广东梅田矿务局于2000年12月停产关闭,日宣布破产,其资产、管理划归湖南宜章。
  随着矿务局的全面撤离,梅麻浆地区由大繁荣转入衰退。全县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关闭整合了大量小煤矿,煤矿企业从2006年的86家整合到2014年的17家,其中,梅麻浆地区剩11家。
  小煤窑遍地生花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一批人开始南下打工,而梅麻浆三地也成了老幼妇孺聚集之地,年轻人不再选择留在家乡,觉得那是没有出息的地方。
  现在的梅麻浆地区只有零星几家煤矿还在苟延残喘,以前的“黑珍珠”成了家乡人难以言说的痛。稀稀落落的行人,四处倒闭的店铺,随处可见的是前往惠州市、深圳市等地的直达大巴宣传单。如今,“梅麻浆”不再是几大产煤重镇,而是患有产煤重“症”之地。冷冷清清的麻田镇街道  当煤炭行业开始出现危机时,那些路子广的煤老板早早选好了出路,比如某村的富人在县城搞房地产开发,专门向“梅麻浆”人出售;同时,还开了一间大型酒店。据我了解,煤老板中转型做房地产商的最多。当然,也有一些富人则把希望全部寄托给了下一代,送其到海外留学,不做其他投资。
  然而,在梅麻浆地区,大多数人生活条件还是很一般,甚至有的很贫困。当煤炭行业式微后,那些靠煤炭生存但没挣到钱的人慌了手脚,坐吃山空后,不得不前往外地打工,成为农民工。男的通常是去珠三角的建筑工地,因为那里工资高,据说每天能有200-350元;而女的则在饭店里当服务员;年轻点的人由于文化水平低,大多选择去工厂里当流水线工人或保安;而以前开过煤炭车的司机则选择继续做老本行,到外地帮人开货车,收入不菲但很辛苦。不少爷爷辈的50后、60后也拖着年迈的身子出来打工,他们想趁着身体还行时挣点钱。
  其实,在外打工也有风险,尤其是在工地上干活的,经常会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由于缺乏经验,往往束手无策。我的儿伴欧阳统军,1991年出生,一个勤劳又有孝心的人,家庭条件差,父母有重疾。小时候统军从高楼摔下来,脑袋被撞开,医生特别强调他今后要少去高地。后来统军到广州在高地做焊工,因为这个危险的工作报酬高。去年在白云区一座大桥施工中,他不幸摔落身亡。他的父母得到了一笔赔偿款,但丧子之痛至今难以抚平。
  通常去外地打工都是抱团出去帮人干活,然后,再拉一些家乡人来。比如在广州某连锁饭店里,干活的大多是梅麻浆三地的妇女,她们都是一个带一个出来的;还有惠州某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也类似,每到过年就会有专门的大巴接送梅麻浆三地的人。
  而留在家乡的也有一些年轻人,他们大多都是做手艺活,很少一部分还在煤矿里干活,比如我们村里的某个80后男青年,他从事的工作就是帮人家建房砌砖,日子过得还可以。不过,大多数剩下来的是老幼病残和妇女。梅麻浆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但由于主要劳动力出去了,很少家庭会从事该项工作,现在,我们村的土地大多都以低价承包给了一个80后煤二代。
  就在我坐车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父亲的朋友,聊起“梅麻浆”的未来,他叹息道:梅麻浆’以后将会是最穷的地方!”
  曾几何时,梅麻浆三地为广东省和宜章县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输出的煤炭超过1亿吨。如今,梅麻浆三地的辉煌和繁荣已不在,直接的影响就是宜章县的经济发展,在繁盛期,宜章80%以上的财力来自煤炭行业,曾经的湖南省经济强县在梅麻浆三地经济衰退后,也沦落成省级贫困县。麻田镇还在运营的煤矿的工作人员  转向何方?
  现在的梅麻浆地区到底怎么了?我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一片片被挖空了的山地,杂草丛生。它的荒芜自有家乡人的看法:搞农业辛苦又不挣钱,来钱慢,挣惯了搞煤矿的快钱,不太愿意搞农业。
  一个个难团圆的家庭,各奔天涯去谋生,亲戚朋友彼此分离,只有在特殊的节日才能聚首一两次,各叙天涯忧与乐。那些剩在农村的人,天真无邪的孩子、渴望颐享天年的老人、留在后方照料老人和孩子的妇女,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能够和父亲、儿子、丈夫常见,那样的家才像个样。然而,这样的愿望却不得不在生存的压力下低头。“没了煤矿,在家乡我能靠什么生存?怎么让我的孩子、父母、妻子过上好的日子?我也不想离开家乡,没办法!”一个在深圳工厂打工的家乡人曾向我这样抱怨。他抽着烟凝重地望着向北的方向,沉默…..
  时代真的变了。梅麻浆人,我的家乡人!该何去何从?荒草丛生的耕地  就此事,我查阅了一些文件,并在家乡走访了解了一下。
  文件显示:2014年,宜章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的战略部署,转型方向是发展农业项目。目前,梅田镇建成2000亩甜竹笋基地、1600亩美国脐橙基地,年出栏牲猪6000头的养猪场和1000亩茶场,农产品大部分外销,已形成生猪养殖、肉牛养殖、果蔬种植三大特色产业。
  2013年,全镇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种养基地9个、种粮大户4个,完成造林4950亩,创办了兴农、金银花、稻稻香、金桂果蔬等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浆水乡发展了万亩油茶,乡镇企业有煤矿、石材、竹木加工厂,利用大户带动,涉及苗木花卉、荒山造林、土木工程建设等行业。水稻田和远处的煤矿  同时,据我了解,在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转型中,不少煤老板及其儿子看到了机遇,开始转型做起了农业,如麻田镇、梅田镇的煤老板养猪、麻田的煤二代租了几百亩地养牛、浆水乡的开了个油茶基地等。
  在走访中,一位梅田镇官员告诉我,梅麻浆地区要转型还是存在着许多困惑,不过,要实现从“地下”走向“地上”、从“黑色”变成“绿色”,已经有了一些思路。现在镇政府正与原梅田矿务局子弟谈反哺工作,其中,与深圳一家做新能源的企业谈了有三次,打算在梅田建立一个煤化工企业,专门用来提取甲醇等新能源物质;还打算建一个大型的农产品展览馆,在里面设果园,可以搞亲子游;建一个轻工业园和创业园,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并设法吸引珠三角的部分产业进行转移。
  在他的看法中,我可以体会到,梅麻浆地区转型还是很重视原有的煤矿资源优势,同时,把农业看作未来转型的一大重点。
  欧阳志强写于日(来源:欧阳志强)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78136条
评论188812条
评论154085条
评论137260条
评论122174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回到老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