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万用表测量电流三极管用万用表怎样测三极管是什么

分享给朋友: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flash地址: 复 制html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复 制分享视频到站外获取收益&&手机扫码分享视频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 罗雪莹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 罗雪莹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
Copyright(C)2016 优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导读:怎样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基极和类型,一只标志不清的晶体管三极管,可以用万用表判断它的极性,判断时一般只宜用Rx1K档.步骤如下:,测判三极管的口诀,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找出三极
怎样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基极和类型
一只标志不清的晶体管三极管,可以用万用表判断它的极性,确定它是硅管还是锗管,并同时区分它的管
脚。对于一般小功率管,判断时一般只宜用Rx1K档.步骤如下:
1. 正测与反测 将红黑表笔测晶体管的任意两脚电阻,再红黑表笔互换仍测这两脚电阻,两次测量电阻读
数不同,我们把电阻读数较小的那次测量叫正测,我们把电阻读数较大的那次测量叫反测。
2. 确定基极 将晶体管三只管脚编上号1.2.3. 万用表作三种测量,即1-2, 2-3,3-1,每种又分正测和反测。这六次测量中, 有三次属正测, 且电阻读数个不相同。找出正测电阻最大的那只管脚,例如1-2,另一支管脚3便是基极。这是由于不论管或管,都为两个二极管反向连接而成(如附图)。发射极,集电极与基极间的正测电阻即一般二极管正向电阻,很小。当两表笔接集电极和发射极时,其阻值远大于一般
二极管正向电阻。
3. 判别极性 黑表笔接已确定的基极,红表笔接另一任意极,若为正测,则为NPN管,若为反测,则为PNP管。这是因为黑表笔接万用表内电池正端,如为正测,黑表笔接的是P端,晶体管属NPN型。如为反
测,黑表笔接的是N端,晶体管属PNP型。
4. 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对集电极和发射极作正测。在正测时,对NPN管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对PNP管,黑表笔接的是发射极。这是因为不论正测或反测,都有一个PN结处于反向,电池电压大部分降落在反向的PN结上。发射结正偏,集电路反偏时流过的电流较大,呈现的电阻较小。所以对NPN管,当集,射间电阻较小时,集电极接的是电池正极,即接的是黑表笔。对PNP管,当集,射间的电阻较小时,发射极接
的是黑表笔。
5. 判别是硅管还是锗管 对发射极基极做正测, 若指针偏转了1/2--3/5,是硅管。若指针偏转了4/5以上,是锗管。这是因为电阻挡对基——射极作正测时, 加在基射间的电压是Ube=(1-n/N)E, E=1.5v是电池电压,N是有线性刻度的某一直流电压的总分格数,n是表针在该刻度线上偏转的分格数。通常硅管U=0.6~0.7v, 锗管Ube=0.2~0.3v。因此在测试时, 对硅管, n/N约为1/2-3/5;对锗管, n/N约为4/5以上。 另外,对于一般小功率的判别,万用表不宜采用Rx10或Rx1挡。以500型万用表测硅管来说明,该表内阻在Rx10挡是100欧,对硅管b.e极作正测是,电流达Ibe=(1.5v-0.7v)/100欧=8mA,? 测锗管时电流还要大,用Rx1挡电流更大,有可能损坏晶体管。至于Rx1k挡,该挡电池电压较高,常见的有1v,12v,15v,22.5v等几种,反测时有可能造成PN结击穿,故此挡也应慎用。
测判三极管的口诀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下面让我们逐句进
行解释吧。
一、 三颠倒,找基极
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
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图1是它们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图2绘出了万用电表欧姆挡的等
效电路。由图可见,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
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
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参看图1、图2不难理解它的道理)。
二、 PN结,定管型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图
1)。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
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三、 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
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
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参看图1、图3可知)。
四、 测不出,动嘴巴
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
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三极管的脚位判断,三极管的脚位有两种封装排列形式,如右图:
三极管是一种结型电阻器件,它的三个引脚都有明显的电阻数据,测试时(以数字万用表为例,红笔+,
黒笔-)我们将测试档位切换至 二极管档 (蜂鸣档)标志符号如右图:
正常的NPN结构三极管的基极(B)对集电极(C)、发射极(E)的正向电阻是430Ω-680Ω(根据型号的不同,放大倍数的差异,这个值有所不同)反向电阻无穷大;正常的PNP 结构的三极管的基极(B)
对集电极(C)、发射极(E)的反向电阻是430Ω-680Ω,正向电阻无穷大。集电极C对发射极E在不加偏流的情况下,电阻为无穷大。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约等于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通常情况下,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要比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小5-100Ω左右(大功率管比较明显),如果超出这个值,这个元件的性能已经变坏,请不要再使用。如果误使用于电路中可能会导致整个或部分电路的工作点
变坏,这个元件也可能不久就会损坏,大功率电路和高频电路对这种劣质元件反应比较明显。
尽管封装结构不同,但与同参数的其它型号的管子功能和性能是一样的,不同的封装结构只是应用于
电路设计中特定的使用场合的需要。
要注意有些厂家生产一些不规范元件,例如C945正常的脚位是BCE,但有的厂家出的此元件脚位排列却是EBC,这会造成那些粗心的工作人员将新元件在未检测的情况下装入电路,导致电路不能工作,严
重时烧毁相关联的元器件,比如电视机上用的开关电源。
在我们常用的万用表中,测试三极管的脚位排列图:
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将黑表笔接在假设基极上,再将红表笔依次接到其余两个电极上,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大(约几K到几十K),或者都小(几百至几K),对换表笔重复上述测量,若测得两个阻值相反(都很
小或都很大),则可确定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否则另假设一极为“基极”,重复上述测试,以确定基极.
当基极确定后,将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笔接其它两极若测得电阻值都很少,则该三极管为NPN,反之为P
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NPN为例:
把黑表笔接至假充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E,并用手捏住B和C极,读出表头所示C,E电
阻值,然后将红,黑表笔反接重测.若第一次电阻比第二次小,说明原假设成立.
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
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
PN型两种类型。
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和管脚识别
常用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
底视图位置放置,使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 b 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
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
三极管管子类型及性能检测
判断基极及管子类型
测试时将数字万用表放在电阻挡,用红表笔与任意管脚相接,黑表笔分别与另外两个管脚相接,测量其阻值。如果阻值均趋于无穷大,则应把红表笔所接的管脚调换一个,再用以上方法测试。如果测量有阻值,则红笔所接就是基极,而且确定三极管为NPN型。反之,若用黑表笔固定接触某一管脚而用红表笔分
别与两个管脚相接,则当测得两者都有阻值时,为PNP型管子。黑表笔所接是基极。
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
以NPN型管为例,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把红表笔接到假设的集电极上,黑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上,并且用手握住基极和集电极(基极和集电极不能直接接触),通过人体,相当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入偏置电阻。读出万用表所示的电阻值,然后将红、黑表笔反接重测。若第一次电阻比第二次电阻小(第二
次阻值接近于无穷大),说明原假设成立,即红表笔所接的是集电极,黑表笔接的是发射极。
还可以用数字万用表测三极管放大倍数挡进行测量。将数字万用表置于测三极管放大倍数挡,被测三极管插入测量孔内,如果有放大倍数,则可清晰的判断出三极管为何种类型。如果没有放大倍数,则说明
被测三极管插入的位置不对,三极管的极性判断有误。
三极管性能简单测试
以NPN型为例,将基极开路,测量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阻。数字万用表红表笔接发射极,黑表笔接集电极,若阻值较高趋于无穷大,则说明穿透电流较小,管子能正常工作;若发射极和集电极间有阻值,则穿透电流大,受温度影响大,工作不稳定。在技术指标要求高的电路中,不能使用这种管子。若测得阻
值近似为0,则表明管子已被击穿。
在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接入100千欧的电阻器,接入前后,测两次发射极和基电极之间的电阻。万用表
红表笔接发射极,黑表笔接集电极,电阻值相差越大,则说明直流放大系数越高。
使用多用电表检测三极管
三极管基极的判别:根据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我们知道三极管的基极是三极管中两个PN结的公共极,因此,在判别三极管的基极时,只要找出两个PN结的公共极,即为三极管的基极。具体方法是将多用电表调至电阻挡的R×1k挡,先用红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只脚上,用黑表笔去碰三极管的另两只脚,如果两次全通,则红表笔所放的脚就是三极管的基极。如果一次没找到,则红表笔换到三极管的另一个脚,再测两次;如还没找到,则红表笔再换一下,再测两次。如果还没找到,则改用黑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个脚上,
用红表笔去测两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没成功再换。这样最多没量12次,总可以找到基极。
三极管类型的判别: 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别时只要知道基极是P型材料还N型材料即可。当用多用电表R×1k挡时,黑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黑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如果红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
管即为PNP型。
欢迎转载:
推荐:    常见的几种三极管的检测_电路图_万用表_中国百科网
常见的几种三极管的检测_电路图
&#160;&#160;&#160;&#160;一、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
  1、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
  (1)?测量极间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接法进行测试。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
  (2)?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倍数&和集电结的反向电流ICBO的乘积。ICBO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很快,ICBO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的增大。而ICEO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中应尽量选用ICEO小的管子。
  通过用万用表电阻直接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方法,可间接估计ICEO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
  万用表电阻的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K挡,对于PNP管,黑表管接e极,红表笔接c极,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e-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越小;反之,所测阻值越小,说明被测管的ICEO越大。一般说来,中、小功率硅管、锗材料低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千欧、几十千欧及十几千欧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测试时万用表指针来回晃动,则表明ICEO很大,管子的性能不稳定。
  (3)?测量放大能力(&)。目前有些型号的万用表具有测量三极管hFE的刻度线及其测试插座,可以很方便地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先将万用表功能开关拨至?挡,量程开关拨到ADJ位置,把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旋钮,使万用表指针指示为零,然后将量程开关拨到hFE位置,并使两短接的表笔分开,把被测三极管插入测试插座,即可从hFE刻度线上读出管子的放大倍数。
  另外:有此型号的中、小功率三极管,生产厂家直接在其管壳顶部标示出不同色点来表明管子的放大倍数&值,其颜色和&值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但要注意,各厂家所用色标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2、检测判别电极
  (1)?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三极管为PNP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2)?判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PNP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3、判别高频管与低频管
  高频管的截止频率大于3MHz,而低频管的截止频率则小于3MHz,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不能互换的。
  4、在路电压检测判断法
  在实际应用中、小功率三极管多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由于元件的安装密度大,拆卸比较麻烦,所以在检测时常常通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被测三极管各引脚的电压值,来推断其工作是否正常,进而判断其好坏。
  二、大功率晶体三极管的检测
  利用万用表检测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极性、管型及性能的各种方法,对检测大功率三极管来说基本上适用。但是,由于大功率三极管的工作电流比较大,因而其PN结的面积也较大。PN结较大,其反向饱和电流也必然增大。所以,若像测量中、小功率三极管极间电阻那样,使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必然测得的电阻值很小,好像极间短路一样,所以通常使用R&10或R&1挡检测大功率三极管。
  三、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
  用万用表对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包括识别电极、区分PNP和NPN类型、估测放大能力等项内容。因为达林顿管的E-B极之间包含多个发射结,所以应该使用万用表能提供较高电压的R&10K挡进行测量。
  四、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检测
  检测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达林顿管基本相同。但由于大功率达林顿管内部设置了V3、R1、R2等保护和泄放漏电流元件,所以在检测量应将这些元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加以区分,以免造成误判。具体可按下述几个步骤进行:
  1、用万用表R&10K挡测量B、C之间PN结电阻值,应明显测出具有单向导电性能。正、反向电阻值应有较大差异。
  2、在大功率达林顿管B-E之间有两个PN结,并且接有电阻R1和R2。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测时,当正向测量时,测到的阻值是B-E结正向电阻与R1、R2阻值并联的结果;当反向测量时,发射结截止,测出的则是(R1+R2)电阻之和,大约为几百欧,且阻值固定,不随电阻挡位的变换而改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功率达林顿管在R1、R2、上还并有二极管,此时所测得的则不是(R1+R2)之和,而是(R1+R2)与两只二极管正向电阻之和的并联电阻值。
  五、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挡,通过单独测量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即可判断其是否正常。具体测试原理,方法及步骤如下:
  1、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B,此时相当于测量大功率管B-E结的等效二极管与保护电阻R并联后的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较小,而保护电阻R的阻值一般也仅有20~50?,所以,二者并联后的阻值也较小;反之,将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E,则测得的是大功率管B-E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值与保护电阻R的并联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反向电阻值较大,所以,此时测得的阻值即是保护电阻R的值,此值仍然较小。
  2、将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B,此时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B-C结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测得的阻值也较小;将红、黑表笔对调,即将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C,则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B-C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通常为无穷大。
  3、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C,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大,约300~&;将红、黑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
  4、黑表笔接E,则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小,约几欧至几十欧
收录时间:日 21:50:18 来源:--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邹中华 任作俊(湖北省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湖北 宜昌 444200)
摘 要: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元器件的检测是该课程最基本的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本节课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动手操作为主线,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培养中职学生技能。文中所述&击穿法&、&放大法&,是在教学与维修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技巧。
关键词:万用表 检测& 三极管& 技巧& 方法
&&&&&&& 电子技术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元器件的检测是该课程最基本的技能,其中如何判断三极管的管脚及质量好坏既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个难点,很多初学者无从下手,许多种教材上都没有系统介绍测量和判断方法。
&&&&&&& 下面笔者谈谈在多年维修实践和教学中总结出的方法与技巧,供大家参考。
&&&&&&& 一、管脚排列
&&&&&&& 1.金封大功率管、金封中小功率管,塑封大、中功率管,其管脚排列是固定的。对金封大功率管(如3DD15D),管壳为集电极C,其基极B、发射极E与管壳两固定孔不等距。把管脚对着自己,短距向上,左为B右为E,见图1;对金封中小功率管(如3DG6、3DG12),管脚指向自己,标记朝左,靠近标记的脚是E,依次为B、C,见图2;对大、中功率塑封管(如C5),管脚向下,有标记一面对着自己,依次是B、C、E,见图3。
&&&&&&& 2.对小功率塑封管,其管脚排列有三种情况:把管脚向下,有标记一面对着自己,一般管脚按E、B、C排列(如90系列);进口管管脚一般按E、C、B排列(如C1815,A1015);还有少数管管脚按B、C、E排列,见图4。
&&&&&&& 电子产品中的三极管绝大多数为小功率塑封硅管,如何判断小功率管的管脚是重点和难点。虽说三极管三极可以通过固定的管脚排列来区分,但用万用表去判断管脚、管型和管子质量的好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 二、基极B与管型(NPN、PNP)判断
&&&&&&& 当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测电阻时,黑表笔接万用表内部电池正极,红表笔接万用表内部电池负极,且在R&1&&R&1K档电池电压为1.5V,在R&10K档电池电压为(1.5+9)V=10.5V。下面简述用MF47型指针万用表测量塑封小功率硅管三极管的方法和技巧
&&&&&&& 要判断基极与管型,首先要明确三极管两个PN结相当于反向串联,见图5。方法是:把万用表打在R&10档,定住其中一个脚,先把黑表笔接在该脚不动,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脚测量两次,再把红表笔接该脚不动,再测两次,如此重复三个回合。其中两次电阻均小时,定住不动的脚为B,且黑表笔定住不动时该管为NPN型,红表笔定住不动时该管为PNP型(参见图5)。注意:一定要让一支表笔定住一个管脚不动。
&&&&&&& 三、判别C、E
&&&&&&& 知道了三极管基极B和管型,接下来就可以区分三极管集电极C和发射极E了。
&&&&&&& 方法一:击穿法。
&&&&&&& 此法是根据发射结掺杂重、反向击穿电压较低的特点,利用R&10K电池电压较高来使发射结击穿的方法。用R&10K档测两个结的反向电阻,能击穿的就是发射结,从而找出E。但有的三极管发射结耐压较高,这种方法行不通,就只有采用第二种方法。
&&&&&&& 方法二:放大法。
&&&&&&& 即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区分C、E。下面以NPN型管为例,说说方法和技巧。图6是最简单的放大电路,测量时用R&1K档,直接用黑表笔接C,红表笔接E(勿需Rc),Rb用润湿的手指或者舌尖代替,为三极管提供微小的Ib,见图7。具体操作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捏住管身,先假定其中一个脚是C并接黑表笔,红表笔接假定的E,用润湿的食指点触B和&假定的C&,观察指针摆幅;再把另一脚当假定的C,重做一次。比较两次测量,其中一次摆幅明显较大,则大的这一次是正确的,这样就把C、E区分开来。如果操作时嫌手指不灵活,可用舌尖舔触B和&假定的C&。在测量过程中,同一型号的管子,摆幅越大则放大倍数越高。若是PNP型管,把红、黑表笔交换就行了(注:一定要点触或舔触B和&假定的C&)。
&&&&&&& 四、质量判断
&&&&&&& 用R&10档测两个结的正向电阻,表针应指在10&15左右;用R&1K档测发射结反向电阻,应为&;用R&10K则集电结反向电阻,应为&。只要与以上相符且放大倍数又不是很低,管子就是正常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用表测量电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