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教授:中国连可动手有趣的化学实验验都没有

防晕机护目镜来啦!价格:500英镑_网易新闻
防晕机护目镜来啦!价格:500英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晕机?试试英国伦敦技术人员发明的一款护目镜。医学界普遍认为,晕机是由于眼睛和影响平衡的内耳告诉大脑的信息相互矛盾造成的,当乘客就坐,看着前方座椅,眼睛向大脑发送“平稳安定”的信号,而内耳却感受到飞机在移动。伦敦Flow IFE公司技术人员称,他们发明的防晕机护目镜解决了这一问题。护目镜其实是一套虚拟现实设备,戴上后开始播放飞机飞行过程中对应的地面图像,使得乘客所有感官感觉一致。不过,这款护目镜价格不便宜,要500英镑(约合4800元人民币)。【新华社微特稿】(黄敏)
(原标题:防晕机护目镜来啦!价格:500英镑)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font face="楷体_GB日第二届城市科学节在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1个国家、200多个机构作为展商参与了此次活动。据了解,本届科学节活动历时17天,是一次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科学活动,将继续定位于构建“青少年参与科学实践与职业体验的平台、公众参与科学探究与传播的平台、彰显城市独特科技魅力的平台”,着力为青少年提供全新科学体验,活动将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实验、科学动手做、科技电影、科普讲座、科技竞赛、互动科学展览、科学表演秀等多种形式。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戴维在第二届城市科学节上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采访。
中国网7月21日讯(记者 段留芳)戴维是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的教授,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7年,但是真正在中国定居是从1996年到北京化工大学做老师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他受邀来到中国网采访区的时候,只见他穿着一身儿洁白的大褂,褂子上的口袋里装着跟科学实验有关的各种工具,稍显庞大的身躯让他在移动起来时有些费劲,异国的模样加上奇怪的着装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但是最引人注意的当是手里的那个瓶子,他为什么要拿个瓶子过来?是想说明什么?于是我们今天的采访自然而然地就从这瓶子说起。
戴维手中瓶子中的黄色液体在晃动后先后变成红色和绿色,最后又变成了黄色(摄影/中国网 曾瑞鑫)
中国网:您为什么要拿这个瓶子?
戴维:我想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很多人看到这个瓶子就会认为这里面有半瓶的黄色液体,但是我们做科学的不能这么说。这里面其实不仅有半瓶黄色的液体,也有半瓶空气是不是?我们就会思考颜色变化是否跟空气有关系,现在空气和液体不混合,所以颜色不变。我摇瓶子的时候,液体和空气混合所以会引起化学反应,颜色发生变化,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中国网:有。
戴维:但是我们做科学家不能说有可能,我们要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怎么能设计一个小实验,确认是否是这样。有小孩子就把瓶子倒满了,把瓶子倒满了全是液体,是吧,没有气体,没有空气。如果刚才这个颜色变化跟空气有关系,那么现在没有了空气,颜色就不变。当然验证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们想要表达的是,科普教育要利用这种有意思的实验来吸引孩子,吸引了以后,你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我们不能看到颜色变化以后只是说很神奇就没有下文了,而是让他们能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中国化学教学缺乏实验课程 这不利于培养优秀化学人才
中国网:您在中国已经有一二十年的时间,您认为英国与中国在化学课程的教学上有哪些差异?
戴维:在国外,包括在我们英国,学生做实验还是比较多的,也会有相对应的很多考试,以前在英国高考是包括实验考试。虽然现在都是笔试,但是笔试里面的很多问题也是要利用实验数据来回答问题的。所以如果英国学生没有做过很多的实验,他拿不了高分,这恐怕跟中国的高考不一样。在中国如果学生没怎么做过实验,他们还可以拿到高分上北大清华,所以相对来说中国学生做的实验比国外的要少。在英国做实验是以小学生为主的,也有初中,但是也有不少的高中学生,但是我在刚才展区与小朋友一起做实验的时候,我的有些研究生就跟我说,我已经上过三年的化学课,但是没怎么做过实验,我可以来跟小朋友们一起做吗?我说当然可以。这个在英国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中国我们最开始做实验课是去的打工子弟学校,因为很多打工子弟学校的条件没有公立的学校好,公立学校有科学课,打工子弟学校没有老师、没有经验,所以我们周末的时候,去打工子弟学校,让孩子们穿白大褂,自己做一些化学实验,我们从这个开始,我们建立了三个团队。
一个团队是化工大学研究生,第二个团队是北大本科生,第三个团队是一个国际学校。第三个团队,他们乐意去,很高兴跟小朋友一起做,现在是他们跟我说,我们小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但是我们化工大学的研究生,包括北大的本科生,他们跟小朋友们是第一次做,他们说,哇,我们小的时候不做这个,我上初中、高中没有做过这么有意思的实验。最后就发现,虽然他们现在还坚持在化工大学读研究生,在北大读本科生,但是不是因为通过做了很多实验开始要学习化学,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让更多的中国孩子也来做化学实验,吸引更多的中国孩子在大学要学习化学并成为化学家。
化学老师要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 化学实验要从小做起
中国网:那您觉得化学实验要怎么样在校园开展?
戴维:化学实验从小孩子们开始做是最重要的,因为小学生有好奇心,我经常跟北京市教委去交流。初三学生的好奇心就没了,要考虑中考,考虑谈恋爱,没有这个好奇心,孩子出生的时候,本身有好奇心,所以我们作为老师,不是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有,而是要避免他们失去他们的好奇心。所以要让他们更早要认识到科学,认识到有意思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更重视科学,让他们对科学更感兴趣。而且有一些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很喜欢化学,很喜欢科学,但是我有点担心,如果他花了不少时间要学习科学,是否影响他正常学习。因为家长肯定要重视孩子的数学等等,我说也许是会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因为孩子们跟我说,我很喜欢你们化学,我长大了我也想做化学家。我跟他们说太好了,但是化学是离不开数学,离不开英文的,如果你的英文不好,你做不了化学家,你的数学不好,你也做不了化学家,所以你现在的目标是努力的学习英语,努力的学习数学,才会变成化学家。文章来源: 中国网2,526被浏览150,547分享邀请回答youtube.com/watch?v=PC3o2KgQstA视觉效果是狰狞的蛇身从火焰中慢慢爬出来,虽然没有什么光影效果,但那种诡异绝对是令人毛骨悚然的。2. 大象牙膏将30%的双氧水与洗洁精混合,然后加入碘化钾作为催化剂来加速双氧水分解。图片来自视觉效果是,大量白色泡沫瞬间涌出。这个实验胜在材料容易找,名字比较萌。图中的颜色来自洗洁精。3. 黑色巨蛇混合蔗糖和浓硫酸也可以造成一条黑蛇巨蛇从杯子里爬出来的效果,不过比起法老王之蛇,就差了很多。原理是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图片来自4. 瞬间冰冻把纯净水放入冰箱冷冻3个小时(零下10度)。如果谁足够纯净的话就不会结冰。拿出来以后,轻轻打开瓶盖,把水倒在冰块上,水就会瞬间冰冻,你会看到一个不断上涨的冰柱。虽然水的冰点是零摄氏度,但是需要在一些附着物上才能结冰。纯净水可以在冰点一下保持液态。如果你把水瓶在桌子上敲一下,整瓶水也会瞬间结冰。图片来自这个不是化学反应。瞬间冰冻的另一个方法是用醋酸钠实现的热冰。图片来自醋酸钠制作简单。取4杯醋,4勺苏打粉。把醋放入平底锅,开小火,缓慢加入苏打粉,并搅拌,煮到半杯或看到表面有薄膜。倒入瓶中,加盖,放入冰箱。冷至略低于室温就可以用了。用完以后,可以加热融化,然后重复使用。5. 触碰爆炸三碘化氮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化合物,轻微的扰动就会让它在爆炸中分解成碘和氮气。这是一种一蝇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物质。为了表现效果,通常用气球或羽毛轻轻接触,一声巨响中,绚丽的紫色烟雾腾空而起。图片来自6. 牛奶石化学实验大多数都是危险的,不是燃烧爆炸就是剧毒。不过下面这个十分安全,而且在厨房里就能做。图片来自1. 在牛奶中加醋2. 搅拌至蛋白质析出3. 过滤掉水分4. 用纸巾尽量把水挤干5. 放入模具,做成你想要的样子。视频里做了一个很没有创意的方块,你可以捏一个小猪什么的。6. 放置两天,它就已经变成石头了。用手是掰不断的。7. 牛奶彩虹继续浪费牛奶。 这个实验十分安全,适合用来哄小孩。图片来自1. 把牛奶倒入盘中2. 在不同位置点一些食用色素3. 用棉签沾一点洗涤剂4. 把棉签点在食用色素上,你就会看到颜色迅速向四周扩散,形成各种彩色图案。这个也不是化学反应。8. 瞬间变色《大风车》时段结束。现在来看点18+的内容吧。这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化学反应。图片来自0. 取两个杯子。分别装3/4杯水。1. 在第一杯中放入一个淀粉球,搅拌至完全溶化。2. 倒入1/2勺亚硫酸钠或柠檬酸,搅拌至完全溶化。柠檬酸比较安全。3. 在第二杯中放入1/4勺碘酸钠,搅拌至完全溶化。4. 混合两杯溶液,然后缓慢倒入一个空杯子中。5. 在倾倒过程中(约10秒后),两边的溶液瞬间同时变成深紫色。这里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所以造成了这样的延时效果。化学专业的知友不妨来分析一下。9. 橡皮筋和西瓜大家小心,我又要偏题了。这个肯定不是化学反应,不知道算不算生物反应。听说大量的橡皮筋可以勒爆西瓜,他们想验证一下。图片来自10. 一些高清的化学反应图片说明都在图片中,我就不另外解释了。图片来自
11. 火山点燃重铬酸铵,可以看到火山效果。这里的反应 是重铬酸铵分解,不是氧化反应。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最后剩下的氧化铬比原来的重铬酸铵体积大得多。图片来自12. 掌心的火球硝化纤维燃烧非常迅速,可以放在手上燃烧。由于燃烧很快结束,不会烧到手。图片来自为避免同学们在家里玩火,制作方法这里就不写了。13. 钠在水中燃烧钠在水中燃烧的实验估计大多数同学都做过了,但是你们估计都没有看到这个奇特的现象。在水面放一张毛巾,然后让钠在毛巾上燃烧。最后会出现一个透明的水滴状物体,数秒钟后,水滴爆炸消失。化学专业的同学不妨来分析一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视频的作者没有找到答案。图片来自14. 黑色巨蛇 - 改进版这个版本比较粗一点,你们应该不会把它这个叫那个什么了吧?1. 在杯子中放入一勺白糖2. 加入一勺苏打粉,搅拌混合均匀3. 把沙放在一个盆里,在表面撒打火机煤油4. 把白糖和苏打粉混合物放在表面5. 把盆带到户外,撒上更多的煤油,点火 - 失败了 :(6. 继续加煤油,再加上4勺白糖和一勺苏打粉混合物,点火图片来自最后成功了,效果还是比较惊人的。15. 最后一个是评论中提到的黄金雨下面图片来自1. 取碘化钾(KI)1克,置于一个烧瓶中2. 取硝酸铅(PB(NO3)2)1克,置于另一个烧瓶3. 在第二个烧瓶中倒入250毫升热水,摇晃至完全溶化。如果水不够热,实验可能会失败。4. 把碘化钾溶液 缓慢倒入硝酸铅,鲜艳的黄色
悬浮物出现。然后缓慢溶解。5. 继续加入,反应中产生的碘化铅在室温下溶解度很低,不能溶解的碘化铅析出黄色明亮的晶体。6. 碘化铅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度会提高10倍。所以我们对它先加热:7. 现在让溶液慢慢冷却。碘化铅晶体在溶液中析出,缓缓下落,这就是“黄金雨”这个名字的由来。最后过滤出来的碘化铅晶体是这个样子的,非常像金箔。这个搬运youtube的回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4.1K2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醋酸钠_醋酸钠厂家_醋酸钠价格_保险粉_连二亚硫酸钠_厂家_批发_价格_常州绘馨美化工有限公司
常州绘馨美化工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先生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华尔迈物流园内
新闻中心 NEW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中国物理化学不接地气 学生们只做洋实验
1658 次点击
11:33:21 发布在
化工教授:中国连可动手的化学实验都没有科技日报&&&&在近日“全国科技周”启动式现场,一间透明塑料布围出的“开放式厨房”吸引了大家驻足。原来厨房外的中国学生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等着跟英国爷爷戴维?伊万斯做化学实验。&&&&据悉,戴维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教授,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普大奖“卡林加”奖。他和几位研究生志愿者指挥孩子们穿上白大褂,戴上蓝色弹力薄手套、护目镜,把醋、小苏打和葡萄干搅合在一起。发现葡萄干在液体里翻滚,一个孩子兴奋地叫起来,伊万斯弯下腰,陪着笑道:“有意思哈!”&&&&对于中国的教育和科普工作的现状,戴维说,“孩子动手是最重要的。虽然中国科普有时也会展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但适合动手的化学实验几乎没有。”&&&&相较之下,在戴维的祖国英国,动手做实验是每个人的习惯。比如说他自己就是十一二岁开始,买了化学材料在家里做实验的。“英国有两百多年的传统,法拉第当年就在圣诞节前公开做实验表演。实验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去形成”。&&&&此外,戴维还感叹,老师们都不太热衷科学传播,主要是因为“太忙,压力太大,需要评‘杰青’。”戴维的另一个优势,是他“不看重面子”。有中国同行问他,万一实验演砸了怎么办?戴维说,那样也好,可以跟下面的学生探讨为什么会失败。&&&&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08:02 &&
发现葡萄干在液体里翻滚,一个孩子兴奋地叫起来,伊万斯弯下腰,陪着笑道:“有意思哈!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南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中国物理化学不接地气 学生们只做洋实验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化工大学李想教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