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滴眼液的作用和链霉菌的作用?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氯霉素眼药水的其它作用
摘 要:氯霉素眼药水,是治疗沙眼和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的常用药物。近年来人们发现它还有其它作用。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6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对伤寒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是A.链霉素B.庆大霉素C.氯霉素D.红霉素E.四环素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口服吸收快、完全B.抗菌作用较四环素强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D.作用持续时间较四环素长E.可用于肾功能不良患者2A.细菌易产生耐药性B.仅对革兰阴性菌有效C.尿中浓度高D.血药浓度高E.口服吸收少,主要经肠道排泄3A.可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肺炎B.口服无抗菌作用C.可与青霉素合用治疗肠球菌性心内膜炎D.口服治疗肠道感染E.与青霉素G合用治疗病因未明的革兰阴性杆菌混合感染,可提高疗效4A.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似B.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作用较弱C.肾功能损害时作用延长D.单用时细菌易产生耐药性E.常与庆大霉素合用5A.毒性不多见B.耐药菌株较少见C.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D.对多数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有效E.对绿脓杆菌也有效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青霉和链霉菌在浓香型大曲酒发酵中作用的研究--《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青霉和链霉菌在浓香型大曲酒发酵中作用的研究
【摘要】:浓香型白酒是白酒中极受欢迎的香型,通过微生物技术来控制生香物质的含量及比例,可以提高浓香型白酒优酒率。因此,对几种乃至几十种微生物在白酒发酵过程中作用规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青霉和链霉菌产酶研究为基础,并以筛选到的青霉Q4和链霉菌F1为出发菌株,初步探索了青霉和链霉菌在浓香型大曲酒发酵中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本研究以从浓香型白酒厂分离筛选到的5株青霉分别命名为Q1,Q2,Q3,Q4,Q5及2株链霉菌F1和F2为研究对象进行产酶的初步研究。通过平板初筛和产酶复筛出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青霉Q4和链霉菌F1。试验结果如下,α-淀粉酶酶活力:Q4为1160.52 u/g干曲,F1为1050.15 u/g干曲;糖化酶酶活力:Q4为2265.44 u/g干曲,F1为2361.15 u/g干曲;内切纤维素酶活力:Q4为301.83 u/g干曲,F1为34.95 u/g干曲;滤纸酶活:Q4为48.26u/g干曲, F1为48.26u/g干曲;蛋白酶酶活力:Q4为818.85 u/g干曲,F1为878.51 u/g干曲。
2.本研究利用牛津杯抑菌试验方法研究了Q4和F1对四种实验菌株(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黑根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青霉Q4对实验菌根霉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链霉菌F1对实验菌的生长都没有抑制作用。
3.本研究将Q4和F1的发酵液同己酸菌液复配,研究其对己酸菌产己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霉和链霉菌的发酵液对己酸菌产己酸都有促进作用;在链霉菌初步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链霉菌发酵发酵液加量对己酸菌产酸的促进作用影响最大,pH值次之,发酵温度的影响作用最小;正交试验得到链霉菌发酵液和己酸菌液最佳的复配组合方案为:链霉菌发酵温度为27℃,发酵初始pH值为7.0,发酵液复配加量为1.5%,发酵液对己酸菌产己酸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己酸产量是对照的1.59倍。
4.本研究将Q4和F1的发酵液同乳酸菌种子液复配,研究不同条件下其对乳酸菌产乳酸的影响,研究表明:青霉和链霉菌对乳酸菌产乳酸都有促进作用,而且青霉对乳酸菌产乳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本研究将Q4和F1麸曲强化添加到大曲中模拟固体白酒发酵进行酿酒试验,结果表明:青霉不仅使出酒率和总酯含量降低,而且酸度增大;链霉菌相对有利于酒精度和出酒率的提高,而且使己酸乙酯的含量有所增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TS262.31【目录】:
Abstract5-10
第1章 引言10-18
1.1 浓香型大曲酒10
1.2 白酒微生物10-14
1.2.1 白酒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的研究应用11-12
1.2.2 白酒微生物在其他领域中的研究应用12-14
1.3 青霉的研究现状及应用14-15
1.4 链霉菌的研究现状及应用15-16
1.5 本课题选题目的与意义16-17
1.6 研究技术路线17-18
第2章 青霉和链霉菌的产酶研究及抑菌试验18-34
2.1 材料与方法18-26
2.1.1 材料18
2.1.2 仪器设备18-19
2.1.3 主要药品19-20
2.1.4 试剂20-21
2.1.5 培养基21
2.1.6 初筛21-22
2.1.7 复筛22
2.1.8 标准曲线的制作22-23
2.1.9 酶活力测定23-25
2.1.10 抑菌试验25-26
2.2 结果与分析26-32
2.2.1 最佳测定波长的确定26-27
2.2.2 标准曲线27-28
2.2.3 初筛结果28-30
2.2.4 复筛结果30-31
2.2.5 抑菌试验结果31-32
2.3 讨论32-34
第3章 青霉和链霉菌对己酸菌产酸的影响研究34-45
3.1 材料与方法34-37
3.1.1 材料34
3.1.2 仪器设备34-35
3.1.3 主要药品35
3.1.4 培养基35-36
3.1.5 青霉和链霉菌同己酸菌复配试验36
3.1.6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液和己酸菌液复配组合36-37
3.1.7 己酸含量的测定37
3.2 结果与分析37-43
3.2.1 不同发酵培养液对己酸菌产己酸的影响37-39
3.2.2 不同发酵初始pH 值发酵液对己酸菌产己酸的影响39-40
3.2.3 不同发酵温度发酵液对己酸菌产己酸的影响40-41
3.2.4 发酵液不同加量对己酸菌产己酸的影响41-42
3.2.5 正交试验结果42-43
3.3 讨论43-45
第4章 青霉和链霉菌对乳酸菌产乳酸的影响研究45-54
4.1 材料与方法45-48
4.1.1 材料45
4.1.2 仪器设备45
4.1.3 主要药品45-46
4.1.4 培养基46
4.1.5 试剂46
4.1.6 青霉和链霉菌同乳酸菌复配试验46-47
4.1.7 乳酸含量的测定47-48
4.2 结果与分析48-53
4.2.1 不同发酵培养液对乳酸菌产乳酸的影响48-49
4.2.2 不同发酵初始pH 值发酵液对乳酸菌产乳酸的影响49-50
4.2.3 不同发酵温度发酵液对乳酸菌产乳酸的影响50-52
4.2.4 发酵液不同加量对乳酸菌产乳酸的影响52-53
4.3 讨论53-54
第5章 青霉和链霉菌同大曲复配产酒研究54-66
5.1 材料与方法54-57
5.1.1 材料54
5.1.2 仪器设备54-55
5.1.3 主要药品55
5.1.4 培养基55
5.1.5 麸曲的培养55
5.1.6 酿酒试验55-56
5.1.7 分析与测定56-57
5.2 结果与分析57-65
5.2.1 青霉酿酒试验结果57-62
5.2.2 链霉菌麸曲不同加量酿酒试验结果62-65
5.3 讨论65-66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6-69
6.1 结论66-67
6.2 研究成果及创新67-68
6.3 展望68-69
参考文献69-73
附录(发表论文)7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华;王和玉;刘琳琳;王莉;杨代永;吕云怀;;[J];中国酿造;2012年10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安书;;[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王仪明;张宗舟;蔺海明;雷艳芳;谢天柱;巩晓芳;;[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黄玉玲;[J];广西化工;1994年02期
李家群;黄珊;张云开;覃拥灵;陈桂光;梁智群;;[J];广西轻工业;2009年04期
胡丹;刘霞;雷颉;;[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3期
姜涌明;史永昶;隋德新;;[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钟敏,赖崇德,涂国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魏亚琴;李永泉;李红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张付旺,田以清,翟公先,段筱欣,刘汉友;[J];酿酒科技;1995年04期
任玉茂,戴森,樊林,魏敏,尚林虎,谢卫,庄名扬,侯明贞;[J];酿酒科技;199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红线;[D];山东大学;2007年
丁成为;[D];天津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司美茹;苏涛;李桂芝;;[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江意义;宗斯;李洋;包曾阳;王岩岩;;[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郑雅楠;杨宇;吕国忠;谷祖敏;;[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王高学;顾忠旗;原居林;王霞;黄海洪;袁明;;[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卢月霞;陈凯;李海江;;[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白洪志;杨谦;王希国;李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李琼芳;刘明学;徐志鹏;康晋梅;苟清碧;;[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朱建良;邱晔平;陈晓晔;杨晓瑞;;[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余丽;晏爱芬;;[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王焕;郭晓军;张伟;朱宝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东奇;曾涛;曾会才;;[A];2011年海南省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赵毅;陈诚;;[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潘蓉英;洪鹏翔;洪亚阔;;[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杨伟超;南黎;李慧;徐慧;吕曼祺;杨柯;;[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姜淑贞;王庆云;;[A];2007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何鸿洪;王涛;焦成;林纬;黎起秦;;[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兰英;宗兆锋;刘正坪;;[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秦涵淳;王敏;黄俊生;;[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连宾;王有辉;殷王恩;陈锐;;[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张兴;王仪明;张瑾;范占炼;;[A];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冰;[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张相洋;[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刘慧敏;[D];山东大学;2009年
郭忠鹏;[D];江南大学;2011年
张强;[D];吉林大学;2011年
肖晶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蔡友华;[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钟凯;[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王靖;[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常显波;[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阚清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冯志成;[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季爱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桂春燕;[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徐娟娟;[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王扬;[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李伟星;[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李俊霞;[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李亚军;[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沈海月;[D];江南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怡方;[J];酿酒科技;2003年05期
吴生文;陈飞;张志刚;;[J];酿酒科技;2011年09期
连宾;[J];酿酒科技;1995年05期
连宾;[J];中国酿造;1997年01期
吴生文;张志刚;李旭晖;;[J];中国酿造;2011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费尚芬;鹿宁;刘坤;刘毅;;[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谷嵩;刘昱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戴四发,金光明,王立克,黎观红,胡忠泽,闻爱友,蔡治华,程育昕;[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李济宸,李松;[J];北京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吕九琢,徐亚贤;[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李政一;[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陈春景;[J];保鲜与加工;2002年03期
郭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谢占玲,吴润;[J];草业科学;2004年04期
黄翠丽;王玲;;[J];山东畜牧兽医;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燕妮;[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国排;;[J];中国酿造;2007年07期
李大和;;[J];酿酒;1986年05期
李晓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刘基银;;[J];酿酒科技;2006年08期
彭兵;;[J];酿酒;2008年06期
文成兵;李光辉;邱声强;饶家权;杜礼泉;;[J];酿酒科技;2009年04期
岳昶;陈峻;;[J];河北化工;1985年02期
张华柏;;[J];中国酒;1998年04期
谢国排;;[J];酿酒科技;2006年03期
胡名志;;[J];酿酒科技;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覃重军;沈美娟;焦瑞身;Stanley N.C;[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魏学军;杨文香;张汀;刘大群;;[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徐刚明;王娟;王琳淇;杨克迁;谭华荣;;[A];2010年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邸垫平;李亚宁;孟庆芳;张汀;刘大群;;[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武临专;王以光;;[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卢彩鸽;刘伟成;裘季燕;王慧敏;刘霆;刘德文;田兆丰;;[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冀红柳;刘大群;孟庆芳;李亚宁;;[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杨海花;谭华荣;;[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何中秋;李英辉;张晶;何淼;黄秀双;;[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刘金艳;李亚宁;张汀;刘大群;;[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张晓宇;[N];华夏酒报;2010年
王迪;[N];医药经济报;2006年
钱铮;[N];医药经济报;2006年
霍中南;[N];中国化工报;2006年
记者 张培铁 通讯员 吴社全;[N];湖北日报;2006年
王勋;[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5年
王研;[N];中国化工报;2006年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赵伟全;[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王慧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王朝健;[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白林泉;[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武临专;[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闵勇;[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武兵元;[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李永泉;[D];浙江大学;2003年
龚勇;[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鸿;[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何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郭天宇;[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武志朴;[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李永亮;[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李欧;[D];浙江大学;2005年
赵志泉;[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庄晓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华秀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谭仲夏;[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关注今日:1 | 主题:154502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交流】链霉菌专题(欢迎大家来讨论)&[精华]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11年零35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链霉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丝状放线菌,可产生多种类型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链霉菌被人们称为天然药物的合成工厂,科学家已完成两株链霉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链霉菌和其它原核生物相比,还具有复杂的形态分化特征,可作为细胞分化发育研究的一种模式生物。本版已有的关于链霉菌的帖子如下: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bigboygong edited on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链霉菌发育与分化的分子调控聂丽平 谭华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 联系人, Email: tanhr@sun.) 发育分化是现代生物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 链霉菌具有复杂的形态分化周期, 从孢子萌发、气生菌丝产生到孢子形成, 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 为形态分化突变株的鉴定、分化基因的互补克隆和时空表达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链霉菌的这一特点, 是枯草芽孢杆菌、黄色粘细菌等原核生物无可比拟的. 此外, 链霉菌具有复杂的生理分化过程, 其产生抗生素的能力尤为引人注目, 在目前已知的约12 000种抗生素中, 一半以上是由链霉菌产生的, 其中包括许多在人类医药及农业上具有重要用途的抗生素. 对这些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将有助于优化链霉菌生产菌株及新型药物研究. 链霉菌与构巢曲霉等真核生物相比, 遗传物质结构简单, 便于分化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但是, 作为原核生物, 链霉菌基因组具有许多非同寻常的特性, 染色体一般为线状, 基因组较大, 基因数目较多[1]. 链霉菌中数目众多的基因, 不仅是其独特的分化周期的分子基础, 而且暗示其分化过程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是错综复杂的.在国际上, 英国John Innes研究所的Hopwood等人[2]率先开展了链霉菌分化的遗传学研究. 链霉菌分化包括形态分化和生理分化, 其中, 与链霉菌形态分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两类, 即: 光秃型基因(bld)和白基因(whi). 光秃型基因与链霉菌气生菌丝形成直接相关. 到目前为止, 已知的光秃型基因至少有12个. 其中, bldA是最早被克隆的一个光秃基因[3], 它是控制气生菌丝形成的细胞外信号传递系统中的一个成员, 这个信号传递系统至少涉及7个不同光秃基因(bld261, bldK, bldA/bldH, bldG, bldE和bldD)的有序表达和一个小分子细胞外蛋白质(SapB)的合成[4]. 在天蓝色链霉菌中bldA编码一个可以有效地翻译稀有亮氨酸密码子UUA的tRNA. 已知在营养期中表达的基因中均不含TTA密码子, 只有少数在对数初期表达的基因(如actⅡ- ORF4, redZ和strR等)中含有此密码子. bldA在翻译水平上控制着含有稀有密码子TTA的基因的时空表达. 正在进行的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计划揭示[1], 含有TTA密码子的基因数目超过100个, 因此可能构成了一个由bldA控制的庞大的基因调控元, 毫无疑问, 它在链霉菌分化的多水平级联调控系统中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白基因是一大类与链霉菌孢子形成有关的分化基因. 在已知的白基因中[5], 已有多个被克隆(其中包括whiG, whiH, whiB, whiD, whiE和whiI等). 基因功能研究表明, 它们的编码产物为调控蛋白和sigma因子. whiG是决定孢子形成的关键基因, 控制着发育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开关. 此外, whiB可能控制着一个不依赖于whiG的发育决定点[6]. 白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十分复杂, 包括白基因的自身调控(whiH, whiI)和白基因之间的相互调控(whiH, whiI). 值得注意的是, 在链霉菌孢子形成过程中, 有类似于枯草芽孢杆菌内孢子形成过程中存在的sigma因子级联调控系统. 最近, 链霉菌中抗sigma因子的发现[7], 提示抗sigma因子与sigma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亦是分化调控的一种方式.链霉菌分化调控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形态分化方面, 同时也表现在生理分化方面. 在链霉菌中, 大多数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是成簇排列的, 它们的表达受途径特异的转录激活子的控制, 而这些转录激活子又是多效性调节基因(如bldA)或多效作用因子(A-因子, cAMP和ppGpp等)的作用靶位点. 灰色链霉菌的A-因子是研究最深入的多效作用因子之一. 它与灰色链霉菌气生菌丝的形成及链霉素的生物合成直接相关. A-因子的合成受复杂的信号传递系统控制, 其中包括AfsK-AfsR组成的蛋白激酶-调控蛋白双元调控系统[8]. 最新的研究结果揭示, 在真核生物碳代谢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cAMP和ppGpp, 在链霉菌中可能作为碳代谢和分化调控的双重开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10]. 另外, sigE在次级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揭示, RNA聚合酶的多样性及启动子的***排列方式, 可能是链霉菌不同发育时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分子基础[1]. 综上所述, 在链霉菌的分化过程中多种调控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 对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特别是对聚酮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11], 已为获得新的抗生素或生物活性物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实验室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链霉菌分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分离了大量的圈卷产色链霉菌形态分化突变株和抗生素生物合成阻断突变株, 并建立了遗传转化系统. 自1991年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到了天蓝色链霉菌中两个发育控制的启动子PTH4和PTH270后[12], 近年来, 对两个启动子所控制的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3]. 另外, 在圈卷产色链霉菌分化的分子遗传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 已完成了圈卷产色链霉菌基因组物理图谱和cosmid基因文库的构建. 与尼可霉素生物合成有关的完整基因簇已被克隆, 全序列分析可望在近期内完成. 其中sanA, sanB和sanF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表明, 这些基因是尼可霉素生物合成所必需的[14]. 此外, 本实验室还克隆到了一系列形态分化相关基因(saw1, sawB, sawC, sawD, scrX和samf1等)[15,16], 它们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已被证实.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链霉菌分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旨在阐明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 弄清抗生素生物合成与形态分化的相互关系, 这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 同时可为定向改良抗生素生产菌和创造新的抗生素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链霉菌次级代谢研究展望随着两株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和阿维链霉菌(S.avermitilis)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科学家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了24个编码色素等次级代谢产物的基因簇,在阿维链霉菌中也发现了30个这样的基因簇。这个数字远远多于在这两种链霉菌中已发现的次级代谢的数量,只是利用现有的培养条件和筛选方法还不能得到如此多的天然产物,而链霉菌次级代谢调控机制的阐明将为发现更多天然产物提供理论依据。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可以对链霉菌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建立生理学和数学模型,定量分析调控基因在时间和空间的表达,链霉菌次级代谢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对链霉菌基因组以及次级代谢调控网络的研究必将促进更多新型天然产物的发现。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2002年 科学家绘制出链霉菌的基因图谱
链霉菌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巨大贡献,因为它们能产生有用的抗生素。英国科学家最近测定了一种链霉菌的基因组,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合成更有效的抗生素。
英国科学家在5月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测定了一种链霉菌的基因组全序列。这种链霉菌拥有8百多万个碱基对,共计7825个基因,这是迄今为止拥有最多基因的细菌。这种链霉菌是一种蓝色的微生物,通常生活在地下的土壤中。
链霉菌家族对人类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制造各种抗生素。链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等都是由它们制造的。当然,链霉菌制造抗生素不是有意为人类做贡献,而是在出芽生殖的过程中产生,作为杀死其他微生物、进行生存斗争的武器。
链霉菌在土壤中可以忍受极端的环境。科学家从测出的基因组序列中发现,链霉菌拥有大量基因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其中大约12%的基因是负责打开或者关闭其他基因。
抗生素的滥用给细菌施加了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导致了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科学家认为,测定链霉菌的基因组可以帮助制造更有效的抗生素,在某种程度上克服细菌的抗药性。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漂亮的链霉菌照片!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bigboygong edited on
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A3(2)的全基因组序列* 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 Wellcome Trust Genome Campus, Hinxton, Cambridge CB10 1SA, UK+ John Innes Centre, Norwich Research Park, Colney, Norwich NR4 7UH, UK?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Warwick, Coventry CV4 7AL, UK§ Institute of Genetics,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Shih-Pai, Taipei 112, Taiwan...........................................................................................Streptomyces coelicolor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oup of soil-dwelling, filamentous bacteria responsible for producing most natural antibiotics used in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Here we report the 8,667,507 base pair linear chromosome of this organism, containing the largest number of genes so far discovered in a bacterium. The 7,825 predicted genes include more than 20 clusters coding for known or predicted secondary metabolites. The genome contains an unprecedented proportion of regulatory genes, predominantly thos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responses to external stimuli and stresses, and many duplicated gene sets that may represent ‘tissue-specific’ isoform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phases of colonial development, a unique situation for a bacterium.An ancient synteny was revealed between the central ‘core’ of the chromosome and the whole chromosome of pathogen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The genome sequence will greatly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microbial life in the soil as well as aiding the generation of new drug candidates by genetic engineering.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bigboygong edited on
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的全基因组序列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is a soil bacterium that carries out not only a complex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but also the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ne of which, avermectin, is commercially important in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The major interest in this genus Streptomyces is the diversity of its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s an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 A major factor in its prominence as a producer of the variety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s its possession of several metabolic pathways for biosynthesis. Here we report sequence analysis of S. avermitilis, covering 99% of its genome. At least 8.7 million base pairs exist in t this is the largest bacterial genome sequence, and it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intrinsic diversity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Streptomyces. Twenty-five kind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 gene clusters were found in the genome of S. avermitilis. Four of them are concerned with the biosyntheses of melanin pigments, in which two clusters encode tyrosinase and its cofactor, another two encode an ochronotic pigment derived from homogentiginic acid, and another polyketide-derived melanin. The gene clusters for carotenoid and siderophore biosyntheses are composed of seven and five genes, respectively. There are eight kinds of gene clusters for type-I polyketide compound biosyntheses, and two clusters ar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es of type-II polyketide-derived compounds. Furthermore, a polyketide synthase that resembles phloroglucinol synthase was detected. Eight clusters ar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es of peptide compounds that are synthesized by 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s. These secondary metabolite clusters are widely located in the genome but half of them are near both ends of the genome. The total length of these clusters occupies about 6.4% of the genome.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bigboygong edited on
我是链霉菌研究的新手.目前主要做一些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我现在请教几个我在试验过程中的小问题,请多多指教:1.在放细菌分离之初我想用16S rRNA基因的序列作为分类鉴定的一个快速手段,当我测完几株放线菌的16S rRNA基因后用BLAST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时,结果显我所测的序列分别与数株已报道的链霉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对此我想知道,我所分离的链霉菌是一个新种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两株链霉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100%是否能说明二者是同一个种呢?2.我在研究我所分的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链霉菌过程中分离到该链霉菌不产生分生孢子的一个突变体,但其抗菌能力没有明显改变.不知道有没有对其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孢子在链霉菌的次生代谢过程中占什么地位?3.我想从放线菌分离一些免疫调节类物质,不知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主要是简便操作的筛选模型?谢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1.链霉菌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一般作为定属的依据,同源性大于90%的两个菌株即可看作为同属。而种的确定,要根据链霉菌形态生理等特征,这个工作必须根据专门的放线菌分类手册来完成。因此:即使序列同源性为100%也不能作为同一个种的依据。2.不产生分生孢子但抗生素产生能力未变化的突变体我认为具有研究价值。深入研究可能发现分生孢子产生的某调控因子,但这首先需要对菌株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若能发现一个新的和链霉菌分化相关的调控因子,就是一篇PNAS。3.关于免疫调节类药物的筛选(这方面我了解不多)采用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试验来筛选免疫调节药物T细胞和B细胞是两类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前者主要中介细胞免疫功能,后者主要负责抗体生成。使其增殖能力加强的药物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如肿瘤、感染及衰老等。抑制其过度增殖的药物可用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同时也能降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如PHA、ConA、LPS等的刺激下,其形态和代谢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转化为母细胞并分化增殖。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同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在培养液中加入3H-TdR使其掺入到新合成的DNA中,可以定量检测细胞内DNA的合成强度。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首先谢谢bigboyong站友!还有一个小问题请教,对于不产生分生孢子链霉菌的保存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另,在国内有对链霉菌进行到种鉴定的商业公司或研究机构吗?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1.对于不产孢子的链霉菌的保充,我用甘油管(20%的甘油)冻存在-70度,也许冻干管保充的更长久些。(即使用的是常规的保存方法)2.中科院微生物所可以进行进行到种鉴定,收费。可以先打电话咨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再请教一个问题,我有一株链霉菌在发离之初对多种G-,G+及芽胞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验室的不断传代过程中,我发现其抑菌功能已经完全消失.这应该是典型的菌种退化吧.我的问题是如果菌种发生退化后有没有什么方法将其恢复?另外,一般菌种的退化是渐变的还是从有到无的直接变化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抗生素产生菌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经过长期传代后,产抗能力往往会下降或消失,这是一个人们常常遇到的问题。理论上一株优秀的抗生素产生菌发生退化后是可以将其恢复的,把菌株接在一个能很好产生气生菌丝(或孢子)的培养基上,挑菌丝转接几遍也许就可以恢复产抗啦。防止菌株退化问题是工业微生物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迄今还没有一个普遍适合各种菌株的避免方法。一般应尽量避免在液体中长期传代;多注意菌株的复壮和保藏问题。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链霉菌除具有复杂的形态分化特征外,还可以产生多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两个过程密切相关。因此,链霉菌存在着原核生物中罕见的庞大而复杂的调控网络。链霉菌在遗传水平有三个层次的调控,分别是:途径特异性调控、多效调控和全局调控。阐明这些调控网络将为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并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奠定理论基础,还将有助于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天然产物。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放线菌、链霉菌和支原体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即然链霉菌是放线菌的一种,那我在这就简单说一下放线菌。一、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特征最典型的类群,其形态如下图所示。二、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没有有性繁殖,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成熟的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散落在适宜环境里发芽形成新的菌丝体;另一种方式是菌丝体的无限伸长和分枝,在液体振荡培养(或工业发酵)中,放线菌每一个脱落的菌丝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长成新的菌丝体,也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 三、放线菌的菌落   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与细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菌丝相互交错缠绕形成质地致密的小菌落,干燥、不透明、难以挑取,当大量孢子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就形成表面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由于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颜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放线菌的菌丝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A:诺尔斯氏链霉菌;B:皮疽诺卡氏菌;C:酒红指孢囊菌;D:游动放线菌;E:小单胞菌; F:皱双孢马杜拉放线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产抗菌素的放线菌的菌落特征A:卡特利链霉菌;B:弗氏链霉菌;C: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D:卡那霉素链霉菌;E:除虫链霉菌;F:生磺酸链霉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部分链霉菌的拉丁文名称与中文名称:Streptomyces glaucus(Lehmann et Schütze emend Krassilnikov) Waksman
青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lobisporus(Krassilnikov) Waksman
球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globisporus(Krassilnikov) Waksman
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lus(Waksman) Waksman et Henrici
浅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Krainsky) Waksman et Henrici
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oflavus (Waksman et Curtis) Waksman et Henrici
白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Waksman et Woodruff) Waksman et Henrici
抗生链霉菌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Duggar
金霉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 biverticillatus Preobrazhenskaya
双重轮丝链霉菌
Streptomyces chromogenes(Lachner-Sandoval emend Krassilnikov) Yan et al.
产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cinereogriseus (krainsky ss Krassilnikov) Yan et al.
烬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Müller) Waksman et Henrici
天蓝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culicidicus Yan et al.
灭蚊链霉菌
Streptomyces erythreus (Waksman et Curtis) Waksman et Henrici
红霉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 glaucus(Lehmann et Schütze emend Krassilnikov) Waksman
青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Jensen) Waksman et Henrici
吸水链霉菌
Streptomyces lavendulae (Waksman et Curtis) Waksman et Henrici
淡紫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 longisporoflavus Krass
黄色长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luteocolor
藤黄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Krainsky) Waksman et Henrici
细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 nigrificans (Wollenweber emend. Yan et Zhang) Yan et al.
黑化链霉菌
Streptomyces rimosus Sobin et al.
龟裂链霉菌
Streptomyces roseus
玫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splendens (Yan et Deng) Yan et al.
华美链霉菌
Streptomyces thermophila
嗜热链霉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kongxinzhuan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A:诺尔斯氏链霉菌;B:皮疽诺卡氏菌;C:酒红指孢囊菌;D:游动放线菌;E:小单胞菌; F:皱双孢马杜拉放线菌 请问有没有典型的天蓝色链霉菌菌落的图片?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链霉亲合素 (streptavidin,SA)  SA是链霉菌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产物。1L培养液中约含SA 10-60mg,主要通过α亚氨基生物素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提纯。SA的分子量为65KDa,内4条序列相同的肽链组成。如同亲合素一样,一个SA分子也能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二者亲和常数亦为1015/mol。SA的每条肽链含159个氨基酸残基,其中赖氨酸、精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含量比亲合素少,反之酸性氨基酸含量较多,因此SA是一种稍偏酸性的蛋白质,其pH为6.0,并且不带任何糖基。  近年来SA的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己获得成功。Sano等(1990)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细菌后.在加入适量外源生物素维持细菌生长的条件下,诱导5h,SA基因的表达蛋白占整个菌体蛋白的35%以上,用6mol/L盐酸胍透析(pH l.5)。可以获得近似均质的纯化SA,产量为3.9-6.5mg/100ml培养液,且活性良好。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中级站友
我不是搞微生物的,对于微生物学前沿了解的也不多,但看到这个话题之后,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参与进来:
链霉菌在分类地位上属放线细菌纲,放线菌目,
链霉菌科。它是一类胞壁类型为I型、革兰氏阳性
好气,G+C含量为69mol%~78mol%的放线菌。链霉菌具有广泛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多样性,是重要的资源微生物。自20世纪40年代至今发现的12000余种微生物来源的新生理活性物质中,55%以上是由链霉菌产生的。
在对一个链霉菌进行基因改造时,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所研究菌株的基因转移系统,这是实现对其基因功能分析、生物合成基因簇定位、基因改造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然而,有许多链霉菌,尤其是有实用价值的链霉菌在进行DNA转化时,均遇到很大困难。为克服这一困难,科研人员进行许多研究。通过分离内源性质粒、筛选噬菌体并通过 改造其结构而构建了许多有用的克隆载体。在方法学上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建立了几种基因转移方法如转化、转导和接合转移等。
应当说,PEG-介导的质粒转化原生质体为链霉菌和相关放线菌的基因克隆提供了基础,这些程序提供了一种方法去克隆和分析包括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在内的许多链霉菌基因,因此迄今为止仍是进行链霉菌和其它放线菌基因转移的主要方法。质粒载体和噬菌体载体系统的发展,为人们克隆或改造感兴趣的基因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手段。就方法学而言,接合转移和转导较为快捷和方便,原生质体转化因涉及到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相对耗时
且工作环节多;但就应用范围而言,原生质体转化应用范围更广,可被用于鸟枪克隆和阻断变株随机互补实验,这在快速筛选目的基因方面有其它两种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接合转移和转导在单基因操作方面更加方便。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现在也时在做链霉菌方面的工作,其中一方面是进行诱变,以提高抗生素的产量,但是在筛选的过程中,我觉着很盲目,只是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平板培养,然后再挑菌,在进行抑菌试验,工作量大,而且周期特别长,做得很郁闷,不知道各位同仁有没有好一点的办法,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好多用选择培养基,有些使用该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加入到培养基中,好像就可以对未被诱变的菌株产生抑制作用,我的这一株菌的抗菌物质还为纯化,我能不能就直接用发酵液上清加入到筛选的平板中?这样做能行吗|?是不是很蠢的想法?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看来链霉菌方面的研究是不太热门啊,我以前作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说说体会。是否能够直接将抗生素加入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建议要具体分析。因为,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而链霉菌的生长条件和产次级代谢产物的条件往往不一致,你的目的是筛选高产菌株,而不仅仅是抗性菌株,感觉很难直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高产菌株。直接加发酵液的方法有可能因为培养基中残余物的变化带来较大误差,克服方法建议:1)带空白发酵液对照;2)梯度稀释发酵液;3)离心后浓缩发酵液;4)根据具体抗菌物质的性质,采取有机溶剂粗提。纸上谈兵啊,欢迎就具体问题进一步切磋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大家知不知道天蓝色链霉菌体内的PH值,以及体内的My2+,Na+,K+的浓度分别是多少。知道的一定告诉小弟。而且有没有人是搞链霉菌遗传的,链霉菌的调控蛋白一般可以储存在何种缓冲液中?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来参与交流!谈谈链霉菌育种的研究进展。当前链霉菌育种主要有基因突变与育种、基因工程与定向育种。1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子提高碱基的突变频率,从各种突变中筛选有利突变的诱变育种是传统的育种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日益发展,诱变育种在链霉菌育种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自发和诱发突变结合发酵筛选历来是最常用,也最直接有效的菌种选育手段。诱变育种结合培养条件的优化已使青霉素发素单位从最初的每毫升几百单位跃升到如今的8~9万单位。2 遗传重组与育种杂交,转化、转导和原生质体融合等遗传重组手段也已广泛地运用于工业菌种的选育。在链霉菌选育中,原生质体融合显得更为突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杂交频率较高,频率达0.001~0.1;受接合型或致育性的限制较小;重组体种类较多等。应用这一方法获得的第一个新抗生素是吲哚佐霉素。种间或种内的菌株杂交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育种手段。通过杂交获得了一些新的抗生素如血苋霉素、新霉素等。3 基因表达调控与代谢调节育种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多种多样的抗生素,低分子量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一系列活性物质,这促使人们对其基因表达调控和代谢调节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生素生物合成的代谢调控的各个方面。4 基因工程与定向育种基因工程或者重组DNA技术的宿主载体系统首先是在大肠杆菌上获得应用的,并成功地表达了大量外源信息。随着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中的宿主载体系统也日益广泛。自从1980年首次报道链霉菌基因克隆以来,对于链霉菌的基因操作和它的应用研究正逐年增强。目前已有许多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抗生基因,酶基因和外源基因在链霉菌克隆系统中成功地表达。诱变育种,遗传重组育种,基因表达调控与代谢调节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反映了链霉菌育种随生物学发展而发展的历史阶段。前三种传统的育种方式虽然有弊端,但也具有菌种遗传稳定性高、简便、易行、安全等优点,仍然是链霉菌育种不可缺少的育种手段。同时基因工程育种是链霉菌育种的发展方向。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薪火 看来链霉菌方面的研究是不太热门啊,我以前作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说说体会。是否能够直接将抗生素加入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建议要具体分析。因为,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而链霉菌的生长条件和产次级代谢产物的条件往往不一致,你的目的是筛选高产菌株,而不仅仅是抗性菌株,感觉很难直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高产菌株。直接加发酵液的方法有可能因为培养基中残余物的变化带来较大误差,克服方法建议:1)带空白发酵液对照;2)梯度稀释发酵液;3)离心后浓缩发酵液;4)根据具体抗菌物质的性质,采取有机溶剂粗提。纸上谈兵啊,欢迎就具体问题进一步切磋链霉菌方面的研究不该不是各热门呀。微生物制药方面的工作都会或多或少的和链霉菌打点交道。抗生素药物的一多半是放线菌产生的,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中有95%以上的是链霉菌。只要是做微生物次级代谢的人,就是不操作链霉菌,也肯定会看许多链霉菌的资料。可以说,只要做微生物次级代谢,就不能不了解链霉菌。但工业应用中许多东西都是机密,也许这是大家讨论少的缘故。^_^,大家还是可以把不保密的那部分拿来讨论讨论呀。关于通过筛选链霉菌抗性来达到提高链霉菌产生抗生素的问题,有许多这方面的报道,答案是肯定的。机理似乎还不是太清楚。是由于MLS抗生素的交叉耐药,还是次级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来是一家。。。。微生物次级代谢的问题仍然是个谜一样的东西。微生物微生物要发生次级代谢呢?不得而知。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楼主开这个便于交流的好贴!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研究链霉菌的人有谁不做抗生素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天蓝色链霉菌代谢的基因组范围分析链霉菌是一种土壤丝状细菌,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产生多种抗生素,这些抗生素约占已知的微生物产生抗生素的一半以上。而抗生素种类繁多说明链霉菌的代谢具有复杂性,这篇文章首次对链霉菌的代表菌株天蓝色链霉菌进行基因组范围的代谢分析。
这些代谢分析是基于天蓝色链霉菌已经注释了的基因,以及生理和生化方面的信息。这些代谢分析结果包括819个生化反应以及152个转运反应,500个代谢物。这些反应涉及到711个开放读码框,占整个基因组的13%。在与另一种重要的已全测序的链霉菌阿维链霉菌的比较分析中,发现这些代谢相关基因是高度保守的,说明在天蓝色链霉菌中建立的代谢网络可以应用到其他的链霉菌中。
根据建立的代谢模型,作者可以推测出缺失任何一个反应对链霉菌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作者建立了链霉菌的“核心”(core)反应。[iframe]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dopt=Abstract&list_uids=&query_hl=1[/iframe]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中文学名:阿拉木图链霉菌
拉丁学名:S.almaataensis (Novogradsky, 1950)Krass., 1970
形态特征:孢子丝5-8圈螺旋形,圈径8-10微米。孢子卵圆形、球形,表面光滑或粗糙。基丝蓝色,色素透入培养基。在硝酸盐合成培养基上蓝色最强。气丝微白色带蓝色调或蓝白色。
性状特征:克氏合成1号琼脂、淀粉铵盐琼脂:气丝好,蓝色或微白色带蓝色调。基丝和培养基暗蓝色。石蜡克氏合成1号琼脂(无糖):气丝微白色。基丝好,蓝色。可溶色素蓝色。肉汤蛋白胨琼脂:无气丝。菌落小,染色弱或无色。 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甘油、甘露醇;不利用乳糖、棉子糖、肌醇、醋酸钠。牛奶不凝固,弱胨化。纤维素上不生长。形成色素最好的氮源是硝酸钾、甘氨酸、天冬素、蛋白胨而非硫酸铵和酪氨酸。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青蓝、石蕊杀菌素、绿色、紫色、链霉素
讨 论:研究菌株:16,17和19号,分离自阿拉木图附近土壤。中温好气菌,见于苏联土壤。 按语:此菌原名天蓝色链霉菌,归蓝色或青色类群。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链霉菌发育与分化的分子调控聂丽平 谭华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 联系人, Email: tanhr@sun.) 发育分化是现代生物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 链霉菌具有复杂的形态分化周期, 从孢子萌发、气生菌丝产生到孢子形成, 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 为形态分化突变株的鉴定、分化基因的互补克隆和时空表达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链霉菌的这一特点, 是枯草芽孢杆菌、黄色粘细菌等原核生物无可比拟的. 此外, 链霉菌具有复杂的生理分化过程, 其产生抗生素的能力尤为引人注目, 在目前已知的约12 000种抗生素中, 一半以上是由链霉菌产生的, 其中包括许多在人类医药及农业上具有重要用途的抗生素. 对这些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将有助于优化链霉菌生产菌株及新型药物研究. 链霉菌与构巢曲霉等真核生物相比, 遗传物质结构简单, 便于分化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但是, 作为原核生物, 链霉菌基因组具有许多非同寻常的特性, 染色体一般为线状, 基因组较大, 基因数目较多[1]. 链霉菌中数目众多的基因, 不仅是其独特的分化周期的分子基础, 而且暗示其分化过程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是错综复杂的.在国际上, 英国John Innes研究所的Hopwood等人[2]率先开展了链霉菌分化的遗传学研究. 链霉菌分化包括形态分化和生理分化, 其中, 与链霉菌形态分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两类, 即: 光秃型基因(bld)和白基因(whi). 光秃型基因与链霉菌气生菌丝形成直接相关. 到目前为止, 已知的光秃型基因至少有12个. 其中, bldA是最早被克隆的一个光秃基因[3], 它是控制气生菌丝形成的细胞外信号传递系统中的一个成员, 这个信号传递系统至少涉及7个不同光秃基因(bld261, bldK, bldA/bldH, bldG, bldE和bldD)的有序表达和一个小分子细胞外蛋白质(SapB)的合成[4]. 在天蓝色链霉菌中bldA编码一个可以有效地翻译稀有亮氨酸密码子UUA的tRNA. 已知在营养期中表达的基因中均不含TTA密码子, 只有少数在对数初期表达的基因(如actⅡ- ORF4, redZ和strR等)中含有此密码子. bldA在翻译水平上控制着含有稀有密码子TTA的基因的时空表达. 正在进行的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计划揭示[1], 含有TTA密码子的基因数目超过100个, 因此可能构成了一个由bldA控制的庞大的基因调控元, 毫无疑问, 它在链霉菌分化的多水平级联调控系统中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白基因是一大类与链霉菌孢子形成有关的分化基因. 在已知的白基因中[5], 已有多个被克隆(其中包括whiG, whiH, whiB, whiD, whiE和whiI等). 基因功能研究表明, 它们的编码产物为调控蛋白和sigma因子. whiG是决定孢子形成的关键基因, 控制着发育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开关. 此外, whiB可能控制着一个不依赖于whiG的发育决定点[6]. 白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十分复杂, 包括白基因的自身调控(whiH, whiI)和白基因之间的相互调控(whiH, whiI). 值得注意的是, 在链霉菌孢子形成过程中, 有类似于枯草芽孢杆菌内孢子形成过程中存在的sigma因子级联调控系统. 最近, 链霉菌中抗sigma因子的发现[7], 提示抗sigma因子与sigma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亦是分化调控的一种方式.链霉菌分化调控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形态分化方面, 同时也表现在生理分化方面. 在链霉菌中, 大多数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是成簇排列的, 它们的表达受途径特异的转录激活子的控制, 而这些转录激活子又是多效性调节基因(如bldA)或多效作用因子(A-因子, cAMP和ppGpp等)的作用靶位点. 灰色链霉菌的A-因子是研究最深入的多效作用因子之一. 它与灰色链霉菌气生菌丝的形成及链霉素的生物合成直接相关. A-因子的合成受复杂的信号传递系统控制, 其中包括AfsK-AfsR组成的蛋白激酶-调控蛋白双元调控系统[8]. 最新的研究结果揭示, 在真核生物碳代谢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cAMP和ppGpp, 在链霉菌中可能作为碳代谢和分化调控的双重开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10]. 另外, sigE在次级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揭示, RNA聚合酶的多样性及启动子的***排列方式, 可能是链霉菌不同发育时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分子基础[1]. 综上所述, 在链霉菌的分化过程中多种调控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 对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特别是对聚酮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11], 已为获得新的抗生素或生物活性物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实验室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链霉菌分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分离了大量的圈卷产色链霉菌形态分化突变株和抗生素生物合成阻断突变株, 并建立了遗传转化系统. 自1991年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到了天蓝色链霉菌中两个发育控制的启动子PTH4和PTH270后[12], 近年来, 对两个启动子所控制的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3]. 另外, 在圈卷产色链霉菌分化的分子遗传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 已完成了圈卷产色链霉菌基因组物理图谱和cosmid基因文库的构建. 与尼可霉素生物合成有关的完整基因簇已被克隆, 全序列分析可望在近期内完成. 其中sanA, sanB和sanF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表明, 这些基因是尼可霉素生物合成所必需的[14]. 此外, 本实验室还克隆到了一系列形态分化相关基因(saw1, sawB, sawC, sawD, scrX和samf1等)[15,16], 它们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已被证实.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链霉菌分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旨在阐明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 弄清抗生素生物合成与形态分化的相互关系, 这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人类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 同时可为定向改良抗生素生产菌和创造新的抗生素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有学者发现,在天蓝色链霉菌A3(2)的染色体上找到支配A因子(是链霉素合成和细胞分化必需的自身调节因子)产生的基因afsB(是放线红素的调控基因),并组装在PIJ41质粒上,在变青链霉菌中进行克隆,此时该菌能大量产生原来并不产生的放线紫红素及十一烷灵菌红素。这可能是afsB激发了变青链霉菌中合成上述两种抗生素的沉默基因之故。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巴龙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rimosus fosma paromomyconus产生的;新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fradiae产生的;卡那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产生的;氯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venezuela产生的;金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产生的;土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rimosus产生的;红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erythreus产生的;利福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产生的;自力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caespitosus产生的;博莱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uerticillus产生的;多氧霉素是由Streptomyces cacaoivar.asoensis产生的.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邓子新 周秀芬..自从Waston-Crick阐明了作为生命中枢的DNA大分子的结构以来,生物学的发展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和飞跃。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的带动下,新学科,新领域不断诞生,新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于到了廿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开始预言:廿一世纪将成为生物学世纪。
对DNA大分子的研究,是生物学科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因为DNA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由五种元素(C,H,O,N,P)所构成的四种核苷酸序列编码着自然界千变万化的遗传现象,贮存着生物界无穷无尽的遗传信息资源。在与DNA研究有关的重大成果中,DNA甲基化限制修饰系统作为对DNA结构的第一个补充,十分引人注目。它作为生物体保护自身遗传稳定性的机制, 在基因表达、DNA误配修复,限制和修饰酶的重要应用等方面的作用无疑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贡献,从而导致的新成果至今仍不断涌现,专论和专著已不计其数。DNA修饰作为分子生物学科的一个专门领域,世界上为此倾注毕身精力的科学家数以万计。除甲基化修饰以外,至今在构成生命物质基础的DNA上尚未发现其它形式的重要修饰。最近,在变铅青链霉菌等微生物基因组中, 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DNA修饰系统的存在,并证明有元素硫 (S) 的掺入(Zhou et al., Molecular Microbiology, 57(5):, 2005)。这是一种位点特异性的修饰,硫修饰后的DNA在电泳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其现象被命名为Dnd (DNA degradation)。其基因被定位在一段8kb的DNA序列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出5个成簇排列的基因,被命名为dndABCDE, 后4个基因组成一个操纵子,与 dndA转录方向相反。dnd基因簇既可以在变铅青链霉菌dnd缺失突变株中表达也可以在不同属的其它放线菌如南昌链霉菌,小小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中异源表达。中断dnd基因使得Dnd表型丧失,回补被中断的基因又可以恢复其表型。根据5个开放阅读框可能的编码功能可推导出硫元素或含硫化合物掺入到DNA大分子上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提出了生化模型。参与DNA硫修饰的DndA蛋白和tRNA硫修饰的IscS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后者具有半胱氨酸脱硫酶的活性,这暗示了DndA可能是一个脱硫酶;DndC与硫酸腺苷转移酶的同源区域形成了一个具有腺苷化功能的结构域,同时还发现一个与腺苷化特异性相关的P-loop,这一点与tRNA硫修饰中另一基因 (ThiI) 的功能十分吻合, 可能具有活化被修饰的鸟苷的功能。硫修饰不大可能是简单的由羰基变为硫代羰基即完成修饰,而更有可能与另一化合物羧合成一个复杂的含硫碱基,羧合过程可能是由DndE来完成,因为它与A. variabilis中嘌呤合成途径中必需的磷酸核糖氨基咪唑羧合酶 (NCAIR) 同源。这一羧合步骤是需要ATP酶来提供能量的,而DndD这个与DndE偶合的类似SMC的 ATP酶,则可能偶联在一起来起这个作用。DndB蛋白则可能编码了决定修饰位点特异性的功能,它的产物与参与DNA修复功能的ATP酶和一组转录因子具有同源性。发现这种Dnd表型在其有不同起源和不同生活环境的一些动、植物病原菌, 抗生素产生菌等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其中主要的微生物包括P. fluorescens, P. aeruginosa, E. coli, K. pneumoniae, E. cloacae, S. marcescens, Acinetobacter spp. Salmonella spp., C. difficile, C. botulinum, M. smegmatis, S. acrimycini 2236 and V. parahaemolyticus等菌株。另外,在Sargasso海采集的海洋样本的环境DNA(eDNA)中也发现了众多与dnd同源的基因,暗示硫修饰可能在海洋微生物中普遍存在。在已测序的几种代表性细菌和环境DNA中,dnd基因簇的结构和排列非常类似,这一点也暗示了此修饰系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放射性同位素(35)S体内喂养试验证明:在几种代表性的细菌中,DNA 降解的表型和DNA的硫修饰是关联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变铅青链霉菌中, dnd基因簇在其近缘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中不存在,而且其G+C百分含量(65.65%)明显低于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的G+C百分含量(72.12%),但与假单孢菌和分枝杆菌的G+C百分含量较接近,己证明dnd基因簇位于一个平行转移的基因岛上,而天蓝色链霉菌正好缺乏这一基因岛。这都说明了dnd基因簇可能并非起源于链霉菌,它可能在不同的生物中平行转移。所以我们提议: 对dnd基因簇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虽最早在链霉菌中发现, 但不应只局限于链霉菌,而应在广泛的生物系统中广泛地研究诸如细菌的致病性、生长速率、抗逆反应、细胞寿命与凋亡以及代谢调控等方面的可能影响,来拓展我们对这一全新现象生物学意义的认知水平。此外,在真核或高等生物中探索此修饰系统存在与否或对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也可能是这个新领域中新的学科生长点。在DNA上发现元素硫的存在可能构成对DNA结构又一新的补充,正打开一个了新的学科领域,为从遗传、生理、生化、结构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协作攻关并从根本上揭示DNA硫修饰的本质提供了新思路。 DNA硫修饰后新结构的最终阐明将丰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 也可能推动相关生物学领域(如了解DNA损伤,包括癌症治疗因子的作用机理等)的研究。如同甲基化的修饰(以前已知的唯一DNA修饰)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一样,DNA上硫修饰的发现也可预期产生分子生物学领域新的“信息”流。目前,已拥有变铅青链霉菌硫修饰基因(簇)及一系列突变株, 奠定了进行体外基因表达,研究酶学功能等的条件, 也为最终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修饰的化学本质和生物学意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公认,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对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硫化”DNA的发现,再次强化了这一结论,对新时期微生物学的发展应该有新的启示,也应产生新的动力。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xuhongbin edited on
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对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硫化”DNA的发现,再次强化了这一结论,对新时期微生物学的发展应该有新的启示,也应产生新的动力。邓子新实验室的顶级结果之一,发表在Molecular Microbiology上。有兴趣的战友可以去看一下。Molecular Microbiology, 57(5):, 2005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霉素滴眼液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