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有哪几位石龙老中医林俊杰治疗咳嗽的

江苏名老中医治久咳经验
江苏名老中医治久咳经验
江苏名老中医治久咳经验
万铭,江苏省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临证40余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咳嗽虽属常见,但久咳不止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江苏省名老中医万铭对久咳诊治经验丰富,介绍如下。
一、治前重视“三问一观”。
一问胸痛之有无:咳嗽病人伴胸痛不适,鼻燥咽干,舌干红、苔薄少津者,多为燥热伤肺或久病肺阴耗伤,肺络失养。治宜清肺润燥,养阴通络,药用沙参、麦冬、橘络、郁金。如果咳而胸肋引痛,或胀满不适,每遇忿事即发,则辨为肝火犯肺,灼伤肺金,治以平肝降逆为主,旋覆花、桑白皮、生自芍、海蛤壳为常用之品。二问便秘之有无:咳嗽病人伴便秘者,因大便秘结,腑中浊气上迫于肺,使肺气不能清肃下行,此时若便秘不解,则邪无出路而咳嗽难愈。万老认为,此种便秘以痰热烁津,肠燥不润为多见,每用瓜蒌仁、冬瓜仁、杏仁、火麻仁以润肠通便,腑通脏清而咳嗽缓平。三问咽痒之有无:有些咳嗽病人,自觉咽喉部痒燥涩痛,随之咳嗽不止,一直咳至咽喉痒止方罢,反复发作。万老认为,这种咽痒咳嗽病机关键在于阴液不足,风燥之邪搏结于咽喉,治疗当润燥与疏散风邪并施,常以沙参麦冬汤加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马兜铃为用。四观面浮之有无:万老在治疗咳嗽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是否伴有面目浮肿。认为伴有面浮者是因为肺失宣肃,肺主皮毛失职引起,此时车前草(子)为必用之品。因为肺为水之上源,应用车前草(子)利水以通调水道后,有助于肺肃降功能的改善。
二、治咳莫忘调畅气血。
1.调理气机:万老认为,咳嗽虽有五脏六腑之分,内伤外感之别,而最终皆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职,故治疗中应时时注意调理肺脏气机,使壅滞不宣之肺气得宣,令上逆之肺气得以肃降。临床上,万老擅于将具宣发、肃降作用的药物配合使用,以顺其机制,如麻黄配杏仁,麻黄宣肺散邪,杏仁肃肺止咳;枳壳配桔梗,桔梗行气排痰,枳壳理气降逆;类似的还有白前配前胡,紫菀配款冬花等等。而在组方当中,万老更重视以清肃为要,故炙枇杷叶、桑白皮、旋覆花每为常用。
2.活血化瘀: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合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肺失宣肃,则气机不利,推动血行不畅,导致瘀血阻滞。同时在咳嗽过程中,痰作为一个主要病理因素,阻于肺络也促使瘀血形成。故万老在治疗咳嗽过程中,常于方中加地龙、当归、郁金、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不仅有助于痰邪排出,更使气机调和,百脉流畅,而收到从本治咳之功。
三、验案举例
刘某,女,52岁,2008年4月22日初诊。患者于2月前感冒后,咳嗽迁延不愈,就诊前曾自服橘红痰咳液、克咳、阿莫仙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症:阵发性呛咳,干咳少痰,咳甚汗出,夜间加剧,胸部隐痛不适,咽喉干痒涩痛,大便于结难解,夜寐欠安,舌暗红、苔薄黄有裂纹,脉细小弦。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血常规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证属肺阴耗伤,清肃失职,治拟养阴清肺。润燥止咳。处方:天冬、麦冬、沙参、前胡、牛蒡子、杏仁、炙紫菀、款冬花、瓜蒌仁、当归、地龙各l0克,桔梗6克。每日l剂,水煎服。5剂后患者咳嗽次数减少,胸痛、咽痛好转,夜能安寐。上方加百部10克,橘络5克,续服5剂,患者诸症悉除。
按:该患者时值更年期,阴阳失衡,气阴双亏,感受外邪后,易入里化热伤肺,耗伤津液,使肺失清润,肺气上逆而致咳。恙延两月,病邪由气入血,邪结郁遏不解,肺脏气津两伤。治疗宜润肺散邪兼顾,理气和血同施。方中天麦冬、沙参养阴补肺润燥;前胡味苦辛,辛能宣肺散风,苦能下气祛痰;牛蒡子能“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喉,理痰嗽”(《本草纲目》),尤擅宣畅肺经之气,气畅则邪易透达,与前胡共用疏散风邪;杏仁和桔梗为肺经之气分药,杏仁下气止咳,桔梗宣肺利咽,一降一宣,疏利气机;紫菀、款冬花同为辛散苦降之品,温润不燥,既入肺经气分,又入血分,能疏利肺经气血,为润肺降逆,止咳化痰的要药;瓜蒌仁既可利气宽胸,又与杏仁、当归共奏润肠通便之功;当归、地龙活血通络,使气血流畅,助邪排出。诸药合用,既补又散,既宣又降,于养阴中降气,于散邪中利气,使肺之宣发与肃降功能恢复正常而咳嗽得愈。
发表评论:
馆藏&24246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老中医治咳嗽、咽痒----止嗽散,_季老中医_新浪博客
老中医治咳嗽、咽痒----止嗽散,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1kg(各二斤); 甘草
(炒)375g(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500g(一斤)。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使用注意]本方性虽平和,但总属辛温之剂,故阴虚肺燥以致咳嗽或咯血者不宜使用。如肺热咳喘,须加贝母,知母,瓜蒌,黄芩之类,不宜单独使用。表邪重者,亦非本方所宜。
  [方义]方中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桔梗、陈皮宣肺理气;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配,共奏止嗽化痰,宣肺解表之功。
  【速记歌诀】陈耿百草苑借钱(陈皮桔梗百部甘草紫苑荆芥白前)
  本方是程钟龄
氏所创订的一张经验方,对于多种咳嗽都有良效。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所以-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但阴虚肺燥之虚损咳嗽,则非其所宜,这在临症时须加辨别。
  近人聂云台氏用本方诸药各30克,研末(均生用,不炒),另加生萝卜子60克(研)枇杷叶(去毛,包)30克煎汤,滤去渣取汁,再加生萝卜汁60克,共和调药粉为丸(酌加炼蜜更好),每丸如弹子大,约重8克,每服1粒,小儿减半,早晚各一次,开水化服。这对各种咳嗽奏效更好,诚如聂氏所说:“从此用无不效,风寒痰热皆宜。”编者曾多次制用,收效颇为满意,病者亦称道不置。这是在程氏制方的基础上有了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方歌]止嗽散为心悟方,白前百部桔甘襄,陈皮紫菀配荆芥,统治诸般咳嗽良。
止嗽散应用两则
中国中医药报  日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清代程钟龄积30年治咳经验之总结。书中述可治诸般咳嗽,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每服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程氏在论述此方时写道:“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笔者在临床上多采用汤剂加减运用,经验证,疗效较为满意,深感古人制方之妙,现举两例以证明之。
例一:周某,男,18岁,3月20日初诊。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服用抗生素,止咳药效果欠佳。现症见咽痒干咳少痰,咽喉疼痛,无汗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风寒袭肺,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桔梗
18克,紫菀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百部12克,陈皮9克,杏仁9克,板蓝根15克,牛蒡子15克,升麻15克,红花3克,连翘15克,炙麻黄3克,玄参9克,生甘草9克,生姜15克,葱白3段。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连服3剂后微汗出,无咽痛,咳止。
例二:张某,女,31岁,4月20日初诊。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伴咽痛、发热,西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一周后,咽痛发热消失,仍咳嗽,服抗生素,止咳药效果不佳。现症见喉痒即咳,夜间常咳醒,晨起有少量黏痰,伴乏力汗多,大便偏干难下,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细而数。证属风邪留恋,气阴两亏,肺失宣肃。治宜益气养阴,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沙参15克,麦冬
15克,姜半夏15克,紫菀12克,百部12克,款冬花12克,桔梗15克,荆芥12克,防风15克,苏叶9克,杏仁12克,太子参15克,五味子15克,葛根12克,生甘草9克。每日一剂,每日2~3次,连服两剂后咳嗽偶作,继服两剂后上症痊愈。
例一患者外感风寒表邪偏重,且有化热之象,方用止嗽散合三拗汤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重在解表祛风,佐以清热利咽药物,获以良效;例二患者素体偏虚,病久耗气伤阴,更使风邪留恋难去,肺失宣肃,咳嗽较重,方用止嗽散合麦门冬汤治疗,疏风散邪同时取麦门冬汤润养肺胃之阴而“止逆下气”,加五味子敛阴止汗止咳而无恋邪之弊,竟获速效。
笔者亲身应用体会,止嗽散制方具有立法严谨、选药精当的特点,临床辨证应用,灵活加减,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所导致的咳嗽治疗作用显著。(王亿鹏)
活用止嗽散&&
止嗽散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一书中的名方,由桔
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组成。时至冬日,对因感
冒引起的咳嗽,如能辨证灵活应用此方,则疗效颇佳。
  风寒咳嗽因风寒袭肺,肺气失宣引起咳嗽频频,声重不扬,咳吐
稀薄痰液,色清多沫,并伴有恶寒发热,全身疼痛,无汗,流清鼻涕,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浮紧者,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止嗽散原
方加防风、苏叶、羌活各10克,生姜3片,水煎服。
  风热咳嗽因风热犯肺,肺气宣降失调而引发剧烈咳嗽,痰稠色黄,
咳吐不爽,伴有发热头痛,恶风汗出,鼻塞浊涕,口干咽痛,舌质红
苔黄,脉浮数者,宜疏散风热,清肺止咳。用止嗽散加桑叶、菊花、
薄荷、川贝母、连翘、芦根各10克,水煎服。
  风燥咳嗽因风燥伤肺,肺失宣肃而致咳嗽声嘶,干咳无痰或少痰,
难以咯出,或痰中带血,鼻咽干燥,咳引胸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者,宜清燥润肺,宣肺止咳,用止嗽散加桑叶、麦冬、知母、玉竹、
枇杷叶、川贝母、栝楼皮、黄芩各10克,沙参、茅草根各15克,水煎
  痰热咳嗽因痰热犯肺,肺失肃降而致咳嗽频作,痰黄黏稠,呛咳
气逆,咳剧呕吐,或伴有发热不适,口干咽痛,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数者,宜解表宣肺,化痰止咳。用止嗽散加桑白皮、地骨皮、麦冬、
前胡、黄芩、川贝母、竹茹各10克,鱼腥草15克,水煎服。
  在临床应用止嗽散时,需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强弱、病情
轻重,辨清寒热虚实,灵活运用,掌握好药味加减和剂量,方能起到
祛病的效果。
&[止嗽散在临床上的运用&“止嗽散”是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一书中治疗咳嗽证的一个方剂,其药物组成:桔梗、荆芥、紫菀、蒸百部、白前各两斤,甘草十二两,陈皮一斤,上七味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或临卧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而本人在临床上多采用汤剂,经验证,疗效较为满意。其剂量为:紫菀12g,荆芥8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水煎分三次内服。
在临床上运用时,当病员初诊主诉为咳嗽,首先问其发病时间,因时间的长短,对病情的演变关系很大,继问其继往证是否有咳嗽病史,围绕其主诉重点询问其自觉证状。同时对天气之阴晴,气候的寒温与咳嗽的关系也很大,以便运用时加减化裁。“止嗽散”是治疗由外感风寒而引起咳嗽所适应的一个方剂。现举五型介绍如下:
一、风寒咳嗽
主证:咳嗽痰多色自而清稀,兼有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头痛无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咳嗽是肺经清稀受邪气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症状。由于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咳嗽痰白而。肺开窍于鼻,窍不通,故鼻塞流涕。肺主皮毛,主一身之表,外感风寒,腠理被束,卫外之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或头痛无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邪在表证。证属风寒犯肺,邪束肌表,肺气不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味,紫菀12g,荆芥8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防风9g,苏叶9g,姜半夏9g,云苓9g,生姜三片,水煎服。
此证由于有风寒表证故加防风,苏叶配荆芥以发表。加生姜,姜半夏,云苓以温肺化痰。
案例:李&&,女,27岁,农民,于日就诊。患者因阴雨外出,雨温衣服,回家后下午出现:咳嗽吐清稀痰色白,恶寒微发热,鼻塞流清涕,身微痛,有微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证属风寒犯肺。肺气失宣所致,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嗽。用上方水煎服一剂。
10月5日又诊:诸证好转,现服前方二剂而全愈。
二、久咳未愈
主证:咳嗽不已,咯痰不爽,痰白而粘,喉中发痒,无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证。舌质淡红,苔白略厚,脉弦滑。
证候分析:外感已除,留有咳嗽余恙,痰白而粘,咯而不爽,是肺系余邪未解,将有化热之机,脉已不浮,但兼有滑象,是属痰壅肺系所致。
治法:宣肺肃降,化痰止嗽。
方药:止嗽散加味:百部12 g,紫菀12 g,荆芥4.5 g,白前12 g,陈皮6g,桔硬12 g,甘草6 g,杏仁12
g,川贝母6 g吞服,水煎服。
此证由于表证已除,故将荆芥减量,但有肺系余邪故加杏仁,肃降肺气,加川贝以润肺,使其咯痰易出,防其化热燥肺。
案例:陈&&,女,61岁,居民,日就诊。患者自述:因咳嗽痰多不爽,色白,恶寒发热头身痛。已用桑菊饮合西药治疗,证状有所好转。今日再诊,现证:咳嗽不已,咯痰不爽,痰白而粘,不易咯出,喉中发痒,已无恶寒发热,头身痛等证。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弦略数。证属外感已解,咳嗽未愈。治宜:宣肺化痰,肃降止嗽,用上方水煎服三剂全愈。
三、湿热咳嗽
主证:咳嗽痰量较多,色黄白相兼,并粘连不清,苔黄而腻,口干不欲饮。脉滑而说、略数。
证候分析:素有湿热内蕴又感外邪,易转为肺经湿热,故痰色黄粘腻不清,苔黄而腻,口干不欲饮水,脉滑而略数。证属湿热蕴肺之证。
治法;利湿清热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减:紫菀12g,荆芥4.5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前胡12g,白叩6,苡仁15g,菖蒲12g,杏仁12g,滑石12g。此证由于痰湿咳嗽,故减量荆芥,加菖蒲、白叩化湿浊。前胡清湿热而止咳。滑石,苡仁清热利湿。杏仁肃降肺气。
案例:扈&&,男,47岁,农民,日就诊。患者咳嗽痰多粘连不清,其色或黄或白,胸膈痞闷,口干不欲饮水。苔黄腻,脉滑略数。证属湿热蕴肺,肺失宣降。治宜:利湿清热止咳。用上方水煎服二剂。
6月15日又诊,诸证好转,出现苔白腻,脉濡滑。此时热去湿减。治宜:燥湿化痰,处方:二陈汤加苍术,厚朴水煎服三剂全愈。
四、肺火咳嗽
主证:咳嗽气促,咯痰不爽,痰黄而稠,胸胁闷痛。口干欲饮,舌质稍红,苔黄燥,脉弦滑而数。
证候分析:咳久不愈,肺失肃降,肺气久郁而化火,故痰黄而稠。气机不利故胸胁闷痛。口干欲饮,苔黄燥,脉弦滑而数属肺经郁火之证。
治法:清肺火而止嗽。
方药;止嗽散加减:紫菀12g,百部12g,白前12g,陈皮6 g,桔硬12
g,甘草6g,桑皮12g,地骨皮12g,黄芩12g,炙枇杷叶去毛12 g,杏仁12 g,全瓜蒌12 g,炒枳壳9 g。
此证由于肺已化热,故去荆芥,加桑皮,黄芩,地骨皮以泻肺火,杏仁炙枇杷叶,肃肺清热止嗽。全瓜蒌润肺,炒枳壳以开胸利膈。
案例:王&&,男,48岁。信用社干部,日就诊,患者形体消瘦,自述咳嗽已5月余。现证:咳嗽上气,喉中有痰,咯而不爽,痰黄而稠,胸胁闷痛。咽喉时时作痒,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滑数。证属肺火咳嗽。治宜清肺火而止嗽。用上方水煎服三剂。
8月10日再诊,以上诸证减轻,继而干咳少痰,咽喉干燥。治宜原方去陈皮,白前加沙参12g,麦冬12g,又进三剂而愈。
五、燥热咳嗽
主证: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带血丝。咽干而痛,或声音嘶哑,舌质红,苔干燥,脉沉细数。
证候分析:咳嗽日久化燥伤津,肺失润泽,故干咳少痰。灼伤肺络故痰中带血丝。咽喉失津润,故咽于而痛,声音嘶哑。舌质红,苔干燥,脉细数,属燥伤阴之证。
治法:止嗽散加减:紫菀12g,百部12g,白前12g,桔硬12
g,甘草6g,川贝母9g吞服,沙参12g,知母12g,玄参12g,胖大海12g ,蝉蜕9g。
此证由于肺已化燥伤津,故去荆芥,陈皮,白前,加川贝润肺止咳,沙参,麦冬玄参知母兹阴生津,胖大海、蝉蜕润咽喉开声音。
案例:朱&&,女,59岁,居民,日就诊,患者数日来,咳嗽痰少,有时干咳无痰而带血丝,鼻燥咽干而痛。咳甚胸痛,声嘶哑,身微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略数。证属肺燥咳嗽。治宜:清肺润燥止嗽。用上方水煎服四剂而愈。
&止嗽散的几个加减法
止嗽散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由荆芥、百部、紫箢、陈皮、甘草、桔梗、白前组成,是用于外感咳嗽的通用方。程钟龄说“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逐贼之势”。临床上使用法非常多,近日看书时将手边一些常用加减运用稍加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医学心悟》中加减:风寒初起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暑气伤肺,口渴烦心尿赤,加黄连、黄芩、花粉;湿气生痰,痰延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燥气伤肺,干咳无痰者加栝楼、贝母、知母、柏子仁。
龚士澄止嗽散加减法:风寒咳嗽,鼻塞声重者加苏叶、杏仁;寒束皮毛,喜暖畏冷咳嗽且喘加杏仁、苏子,以麻黄易荆芥;喉间有痰作哮再加射干;
风热咳嗽,咽喉红肿,身热有热不退去百部、紫箢、荆芥加牛蒡子、大贝、蝉衣、金银花、连翘;咳嗽而胸胁作痛加栝楼壳、橘络;热甚加黄芩;寒热往来加青蒿或柴胡;发热夜重晨轻加白薇或地骨皮;
秋感凉燥而咳嗽,状如感冒风寒,但有津气干燥,如唇干溢干,干咳连声等,去荆芥、桔梗、白前,加松子仁、冬花、杏仁,冰糖为引;温燥咳嗽,去百部、荆芥、陈皮,加北沙参、麦冬、川贝、桑叶,枇杷叶为引;
《绍奇谈医》治疗外感咳嗽时,伤风咳嗽常嫌祛风解表之力不足,加薄荷、杏仁;凉燥用杏苏散和止嗽散,或仅取止嗽散中紫箢、百部与杏苏散合方;
吴震西加减止嗽散:百部15紫箢10橘红10甘草4桔梗10白前10去荆芥加旋复花10法夏10白茯苓10僵蚕10苏子10临床加减:发热加银翘或黄芩、知母清热解毒;痰多加大贝、冬瓜仁或二陈;喘急加地龙、苏子;咽痒加僵蚕、蝉衣;瘀重加当归、丹参;咯血加花垒石、白芨;咳而吐加旋复、枇杷叶;阴伤加沙参麦冬;体虚易感加玉屏风散。
俞慎初加减止嗽散:荆芥10百部10陈皮6甘草3去桔梗白前紫箢加杏仁10冬花6大贝10。因为白前多用于肺气壅塞痰多气逆之内伤咳喘而去之,加杏仁止咳降气大贝清热化痰,冬花比紫箢更长于止咳而易之。临床加减:风热合用桑菊饮或银翘散;风寒加苏叶防风;痰烛合二陈汤;痰多气逆合用三子养亲汤;肺热加桑白皮枇杷叶黄芩。
&1.止嗽散的临床应用
&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原方组成如下:炒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各二斤,陈皮(去白)一斤、炒甘草十二两。用法: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睡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功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现代常用药物剂量为:紫菀15g,百部12g,白前12g,桔梗15g,荆芥10g,陈皮15g,甘草6g。作汤剂,水煎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辨证论治,运用加、减、裁、采、穿、合、化等七种方法对止嗽散灵活使用,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对于外感风寒咳嗽伴发热恶寒,咳声重浊,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者,加用防风、杏仁、羌活等疏风解表散邪止咳。对于外感风热咳嗽伴身热咽痛,咳声音哑、咳嗽频剧,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去陈皮、紫菀,加用桑叶、薄荷、菊花等轻清止咳。对于咳而兼喘者加用麻黄、杏仁、地龙等宣肺止咳平喘。对于风燥伤肺干咳,连声做呛,无痰或痰少难吐,舌质红,苔干燥,脉浮数者,可去荆芥和陈皮,与桑杏汤合用。对于痰湿雍肺咳嗽伴有咯痰,痰液为白色粘稠,舌苔白腻,脉濡滑的可加用半夏,茯苓化痰止咳,加用生姜,大枣和胃去湿;还可与三子养亲汤合用。对于肺胃阴虚久咳无痰或痰少难咳者,可去陈皮,加用瓜蒌、贝母、杏仁、沙参、麦冬、百合滋阴润燥止咳。对于肺热咳嗽伴有咯痰色黄,咯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的患者,可加用黄苓、前胡、桑白皮、知母、石苇等清热化痰止咳。对于气逆作咳咳时面红,咳引胸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者,可去荆芥、陈皮,加用黛蛤散配丝瓜络、丹皮、郁金等疏肝理气活络。
  以上在实际病例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溶在一起,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辨证施治,合理灵活地应用,掌握好药物的剂量和加减,才能达到去病的疗效,共同为发扬中国的传统医学做出努力。肺属金,如钟,非叩不鸣。叩钟之器,不外两端,一为外感,一为内伤,而其中又以外感首居其位。外感与内伤关系密切,常相互影响致病情复杂或加重,止嗽散以其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在临床上通过灵活加减,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所导致的咳嗽治疗作用显著而得到诸多医家广泛的应用。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五。
  [组成]半夏45克(汤洗七次) 枯白矾120克
  [用法]上二味,共研为末,生姜
打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主治]咳嗽痰多。
  [按]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止嗽丸"。
  前人云: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后世合称咳嗽。刘河间
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实际上,二者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咳嗽的发生,总由肺气失宣所致,治疗当以宣肺为主。本方为散服用,有解表邪、宣肺气、止咳嗽、化痰涎之效,故称「止嗽散」。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19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中医治疗咳嗽经典大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治疗咳嗽经典大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个中医治咳嗽秘方,专治各种咳!
20个中医治咳嗽秘方,专治各种咳!
  咳嗽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我们很多人都不当回事,但是你要知道咳嗽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哦,比如肺炎等,尤其是小孩咳嗽更加需要家长们注意。
1.巧治风寒咳嗽——萝卜葱白汤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巧治伤风咳嗽——红糖姜枣汤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我们在锅里面加三碗水,然后在里面加入红糖,新鲜的生姜,红枣,等到煎至过半的时候,喝下去,出一些汗就能够治愈了。
  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巧治伤风咳嗽——芫荽汤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我们把大米洗干净之后然后和水一起煮成汤。取出三汤匙的大米汤和芫荽,饴糖搅拌后再蒸10分钟,趁热一次性喝下去,注意避风寒。
  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巧治风寒咳嗽——白萝卜蜂蜜蒸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巧治阴虚咳喘——贝母甲鱼蒸
  材料: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适用于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6.巧治肺痈咳嗽——鲜梨贝母蒸
  材料: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适用于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7.巧治肺虚久咳——冰糖燕窝粥
  材料: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适用于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8.巧治肺阴咳嗽——燕窝梨炖熟
  材料: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做法: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食用。
  适用于养阴润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气短乏力。
9.巧治多痰咳嗽——萝卜胡椒
  材料: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
  做法: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
  适用于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10.巧治肺热咳嗽——豆浆
  材料:黄豆
  做法: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冰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
  适用于健脾宽中,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11.巧治咳嗽痰喘——豆腐糖煮
  材料: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
  做法: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
  适用于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12.巧治风寒咳嗽——玉米须橘皮煎
  材料: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做法:将玉米须,橘皮共加水煎,日服2次。
  适用于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13.巧治咳嗽——萝卜猪肺汤
  材料:萝卜1个,猪肺1个,杏仁15克
  做法:萝卜,猪肺,杏仁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
  适用于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14.巧治久咳不愈——糖水冲鸡蛋
  材料:白糖50克,鸡蛋1个,鲜姜适量
  做法:先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热冲蛋,搅和,再倒入已绞取的姜汁,调匀。每日早晚各服1次。
  适用于补虚损,治久咳不愈。
15.巧治夜嗽——芝麻冰糖水
  材料: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做法: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适用于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疗效。
16.巧治久嗽——香油炒羊肝
  材料:羊肝60克,香油30克,盐少许
  做法:将羊肝切片,锅内放入香油至八成热,下羊肝及盐翻炒即成。
  适用于润肺止咳,治久咳不止。
17.巧治久嗽咽干——梨蜂蜜蒸
  材料:梨1个,蜂蜜50克
  做法:先把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适用于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
18.巧治干咳盗汗——燕窝银耳
  材料:燕窝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燕窝先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适用于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治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
19.巧治肺虚久咳——蜜枣扒山药
  材料: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做法:
  1、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颗两半去核待用。
  2、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盘。
  3、炒锅上火,滤入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欠,起锅浇在山药上即成。
  适用于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强身。
20.巧治咽痒咳嗽——猪肉杏仁汤
  材料:瘦猪肉50克,杏仁10克,北沙参15克
  做法:将瘦猪肉,杏仁切好,并与北沙参共煎煮汤饮,日服2次。
  适用于清肺,化痰,生津,治咳嗽少痰,口渴咽干,咽痒等。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咳嗽老中医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