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锤子的最后一场锤子发布会2017视频,那么是谁“杀死”了罗永浩

摘要:在朋友圈,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看到的吗?
作为最伟大的社交产品之一,微信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微信从社交工具变成了连接一切的工具,变成了张小龙口里“你觉得微信是什么”。言外之意是微信恰似大雄的百宝箱,你认为微信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正是因为微信连接一切,所以微信从一个单纯的社交工具,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从单纯的私人空间,变成了泛空间。微信朋友圈覆盖了一二线城市的主流互联网用户,伴随着主流用户离开QQ、贴吧、微博等渠道,占领朋友圈,特别是占领员工和Boss的朋友圈,成为很多品牌营销的最强诉求:
诸如新世相、咪蒙等公众号试图在朋友圈制造刷屏级的活动;
诸如携程等企业试图借用微信10s短视频进行春节拜年朋友圈视频营销;
诸如优酷等媒体则借助自媒体及员工朋友圈进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霸占西单地铁站的宣传;
诸如纸尿裤凯儿得乐借助个人微商试图在朋友圈掘金;
诸如链家等房产中介借助朋友圈传递房产资讯;
诸如奔驰等品牌则通过朋友圈广告占领用户心智,而普通白领则通过个性化生活方式展示自己的态度和对工作和老板的热爱……
而这些,也给众多自媒体带来了盈利模式。
然而,占领朋友圈是否就意味着营销的成功?
一、微信是平行世界,你看到的只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哪里有社交,哪里就有“伪装”,当一个社交平台与家人,同事,领导,朋友,陌生人,合作伙伴纷纷产生关联,自然会产生信息的交叉影响,这就变成一个伪装出来的平行世界。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写到:
“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一方面你所看到的只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另一方面你所展示的只是你最好的,或者你希望特定对象看到的部分,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人设。
所以你能看到木讷的人在社交上最活跃,偏激的人会显得平和,从不读书的人也能不时晒一下《青春版红楼梦》,不认识科比的人在科比退役当天发文科比一路走好......甚至有人通过朋友圈分组设置多个不同的“自我”,面对不一样的人群扮演不同的自我,微信就是这样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在用微信塑造自认为“完美”的自我,构成了对外的“公共人格”,通过公共人格的塑造被朋友圈的朋友知晓,从而积累下人际资本。
相较于其他社交媒介个人内容的公开性,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多数沟通发生在“熟人”和“半熟人”之间,用户在其中建立的“形象”将更直接地影响现实生活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公众自我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出于职场形象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人们不得不更小心而有策略地使用主流社交媒体,所以每个人都在“扮演”更好的自己。所以,你看到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社会状态。
就像《黑镜》第三季《虚伪的分数》里的Lacie,当社会被社交媒体评分系统所掌控,每个人都约束自己表现最好的一面,为了获得社交媒体更高的评分,不得不随时约束自己的表现,Lacie为了获得更高评分也不得不应允参加出轨其前男友的刻薄朋友娜奥米的婚礼,而当一系列蝴蝶效应发生,Lacie社交媒体低于1分锒铛入狱被驱逐出社交媒体后,她才认识到在真实世界肆意做自己的美好。
不少人在看了之后,就果断给了《黑镜》1星差评,或许给差评不是因为难看,而是因为在《黑镜》里看到了不愿正视的自己。
回到营销上,每个人争先恐后的在刷屏的营销内容可能是“证明”视野多么广阔。
比如赵雷,转发的人可能连《成都》或者《画》都没听过;薛之谦代言腾讯动漫的创意H5或许只是部分营销人集体“意淫”的产物,好久没有让“我的朋友圈”眼前一亮的内容了;转发“逃离北上广”的用户或许看到标题就洋洋洒洒开始撰写转发语录;看到阿里营销上线的文章标题立刻就分享到营销群,因为这是阿里数年营销后形成的“营销正确”,虽然分享后才会看第一眼或者都不看。
朋友圈广告效果同样值得细说,朋友圈获得点赞较多的广告大都是逼格满满的品牌,比如Nike、宝马,是因为朋友圈广告的展示机制是定向,被展示的用户均是目标用户,此时“公共人格”开始发挥作用:你看我是宝马的目标用户。
当刷屏级的营销内容产生,当行业都在朋友圈评论怒赞该项目,不妨想一想,真的触达到真实用户了吗?当然,这并不是说,刷屏级营销没有价值,能让一个内容被普通用户转评本身已经触及到了人性,无论是“公共人格”还是“真实自我”这本身就是一次特别成功的营销,但用户是否已经接收并接受营销传达的信息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二、信息茧房带来的圈层固化,你认为的传播只在特定的圈层
人是群居动物,从原始社会到现代协作都是如此,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和人之间会因为相似的经济、生活、品味的人形成了一个小圈层,圈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行为和习惯,互联网的兴起加剧了圈层的固化和认知学习体系的固化,形成了“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是指人的潜意识会习惯性地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微信作为最重要覆盖主流用户最为庞大的社交平台,用户占据了用户大量的时间,已经成为用户最主要的网络空间之一。
据张小龙公布的数据,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达到90分钟;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
随着微信越来越多占据用户时间,随着“熟人”和“半熟人”的社交关系进一步发展,圈层会越来越固化,志不同道不合的关系会被排除出好友关系或朋友圈关系,最终会变成朋友圈都是与自己品味一致的好友,这时圈层自然就形成了。
比如引起广泛争议的咪蒙在文章发出后总能引起激烈的争论,我经常看见朋友在朋友圈表示,转发咪蒙就删除好友的评论,更多类似咪蒙的争议性内容成为删除或屏蔽好友的试金石,圈层就越来越局促了。
而朋友本身就是自己成长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艾瑞的数据显示,80%的用户选择从朋友圈里寺找阅读内容,这意味着朋友的分享决定了大多数用户的阅读和获得知识的覆盖面,当圈层越来也固化,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外面的世界,就像坐在井里的那只青蛙,全然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当茧房越来越局促,个人的知识体系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就被局限住了,很难获得圈层外部的信息,你接触到的信息都来自于社交媒体,朋友,同事等圈子的直接反馈,圈子会把你的思维禁锢在圈子里,很难去感同身受其他圈层的认知,当该话题在圈子内传播时自然而然会形成世界都在传播的假象,人就被圈子蒙蔽了。就像晋惠帝时期老百姓饿死时,大为不解的追问:“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很多人把它当笑话看,可偏偏自己无时不在经历这样的圈层偏见。
所以,被称为音乐诗人的歌手李健曾表示:“我需要的是智慧和知识,但这些不能从朋友圈中获得。”他的逻辑当然不是说朋友圈不好,而是圈层和信息茧房很容易限制他的认知和新知识的学习。
也正是因为茧房和圈层的作用,营销、市场人的圈子总能看到新营销方式,新世相的活动能刷爆营销人和青年人的朋友圈;赵雷刷爆了文青和一线用户的朋友圈,养生知识和伪装传销刷爆了爸妈的朋友圈,武昌火车站刷爆了公知们的朋友圈。
但圈层外发生了什么?圈层外流行的是什么?恐怕不得而知,90后人群中越来越主流的二次元用户把二次元空间和现实三次元空间的间隔叫次元壁,这样的“次元壁”出现在所有圈层之间,难以打破。
这也是为什么直播喊麦之王MC天佑从来未曾在一线用户的朋友圈出现过(在GQ 报道前),当快手网罗3亿用户成为短视频行业龙头从来不曾被主流媒体和主流用户讨论(在残酷底层物语被传播前),这也是为什么圈9、夏语遥、冰音琉从来不会出现在你的朋友圈。
所以,当被同事转发的营销信息刷屏时不妨跳出工作圈去看待,当被行业从业者刷屏时不妨跳出行业去看,当被行业刷屏时不妨跨行业去看,局限在圈层中从来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广告的目标是为了吸引特定的圈子的用户,但衡量营销成功与否并不是你的朋友圈或者你朋友的朋友圈,跳出圈层才能有更准确的判断。
三、媒体话语权决定于主流价值观,你看到的只是话语权的表达
专栏作家张国庆在《媒体话语权》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媒体像现在这样重要,“媒体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
事实的确如此,我们所看到的无一不是具有媒体话语权的个人、媒体个人意志和观点的传达。尽管每个人都拥有表达的权利,但因为社会层级和平台的差异性,话语权的量级千差万别,在公众号等自媒体兴起前,媒体话语权都掌握在电视台、门户等媒体上,自媒体兴起后话语权同样仅仅集中在某些十万级粉丝的手中,而远离互联网、远离一线城市、远离主流价值观的用户通常不会获得主流舆论的关注。所以无论是快手小胖,还是斗鱼三骚都很难被主流媒体认可,二次元和AB站同样很难被主流人群认同。
在互联网时代,他们仿佛被主流媒体和精英阶层从舆论上抹去了,而偶尔被主流媒体提及也是类似于残酷底层物语的描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媒体话语权的平台进行的观点表达就代表或者引领着主流舆论,非主流用户被刻意“取消”了话语权。
沉默的螺旋更加加剧了媒体话语权的集中,沉默的螺旋是说: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
放在营销上同样如此,你所接收到的信息不过是具有话语权的媒体或者自媒体传递给你的,比如逻辑思维对papi酱的2200万首单广告拍卖从“互联网广告标王”的角度被主流媒体记录,新世相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丢书大作战都自上而下被定义为成功营销的典范,微信的每次版本更新都被认为是人性洞察的典范,papi酱代言积家被认为是看得尴尬癌都要犯了......
当某些掌握媒体话语权的KOL(无论是PR手段还是自发KOL)认为某个营销值得被标榜传颂时,自然会多出来一大群拥趸纷纷点赞。而这些拥趸又可以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这也是为什么营销事件爆发初期会越来越依赖于PR和KOL的添砖加瓦,也在后期需要依赖于专业的奖项提升自己的含金量,因为这是媒体的话语权传达的结果。
现在营销形成了两种迥然的传播逻辑,一种是通过意见领袖向下辐射,先打动意见领袖进而传递给普通用户,另一种则通过普通用户的参与影响到意见领袖放大效果。
但实际上真正受众的想法很自下而上的影响具有媒体话语权的KOL们中间有太多的鸿沟,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配合意见领袖来进行前期活动炒作。
我们能看到众多刷屏级的微信营销,比如晒YSL星辰及反转、雾霾、网易云音乐歌单、罗玉凤、迪玛希、薛之谦代言腾讯动漫、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淘宝二楼、papi酱代言积家、淘宝故宫营销、卫龙辣条、支付宝白领日记.....这背后无一不是人性的洞察,都引起了主流媒体和白领人群的关注,当然也有很多成功的营销并没能刷爆朋友圈,或者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
在朋友圈的花花世界,营销人恐怕需要思考的是在平行世界中,用来传播“公众人格”的一个媒介平台,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看到的吗?你看到的就是是全部吗?
笔者微信公众号:凤毛麟角(fengmaolj),谢谢周超臣对本文的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罗永浩最后说:请朋友们不要担心,我还可以活蹦乱跳地走下去
日,请铭记这一天,这可能是锤子时代的罗永浩或罗永浩时代的锤子的最后一场发布会。今晚19:30,在锤子被收购的各种猜忌声中,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罗永浩老师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举办了一场被期待了又期待的发布会。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论手机发布会,除了罗永浩,其他厂商的都是垃圾。除了锤子手机,罗永浩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罗永浩通过精心编排的语言将尽情挑逗你原本无处发泄的快感。有人说,期待发布会本身超过手机。这是罗永浩的悲哀,也是锤子的悲哀。这场发布会,罗永浩与往年不同,他不由自主的一次次的叹气声让你感觉到一丝悲凉,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无助感,这也是他难得哽咽的一次。去年以来,已经哽咽了好几位企业家了,哽咽得最凶最出名的是贾跃亭,一度被封为“贾哽咽”,接下来学着哽咽的是雷军,现在,罗永浩接过了哽咽的接力棒。但我们不应该嘲笑老罗,换做是我,我也得哽咽,做机太特么难了!以下按时间倒序直播这场手机界的相声演出:23:05终于结束了!费时三个半小时!在最后,罗永浩谈到了工匠精神,“2014年5月以来为什么全中国都在讲工匠精神,甚至连总理也讲?”他说他不想把这个结果归功于自己,所以从PPT上拿掉了。接下来他谈到了创新和抄袭,他似乎原谅了当初他鄙视的那些抄袭行为,说任何创新都是从抄袭到创新的过程:他还说:“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把你们那些老外偶像公司干死的!”掌声雷动。22:57推出高德地图的罗永浩导航版本。22:52关于锤子为何自己亏损还坚持捐门票,罗永浩的解释是:“来的这么多支持者为什么要花钱?从我的角度讲我为什么要收钱,它是目的性的,是一个商业活动。愿意花钱买门票的,理论上是最支持我们的人,我们收了门票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我把钱退回去,下次来买的是什么人?来的是住在梅赛德斯附近的来听相声的,‘听说这孙子在北京跟郭德纲齐名,来听听。’我们留着,有人骂我们,我们只能捐出来。”22:45价格:22:40把One Step开源!并给出了M1名字的来历,纪念阿姆斯特朗登月。“锤子科技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22:38罗永浩说,这次来的人非常多,有200多万的门票,他再次全部捐给了两家开源厂商。22:35说一个细节,在刚才的演示中,朱萧木操作iPhone作为对比,他无意中说了一句:“这手机没有我们锤子手机好用”时,罗永浩顿时打断他并能明显感觉出他严肃、不是装出来的严肃,他严肃地说:“朱萧木,朱萧木,注意分寸,注意格调。没有被恶意羞辱,而是被现实羞辱的时候,我们要不带感情的念出来,不要带着感情。”不知道朱萧木回去会不会写检讨,老罗这个人干得出来这种事儿。22:27抱歉,这个更新距离上一次更新经历了22分钟。因为罗永浩一直在演示锤子手机增加了顶部栏和侧栏后,如何把iPhone上需要九步、十几步才能实现的步骤如何在锤子上急需要2步实现的多个演示,包括如何把计算器的计算结果,如何把一张图片发到朋友圈,如何把十几张图一次性发给钉钉或者QQ联系人……你只需要两步就可以实现。看得太入神了,所以我要说抱歉,我一直都在,没有瞌睡,没有上厕所。罗永浩说:“能两步走完的人生道路,不要走九步、十几步。”22:05罗永浩:“请允许我沉浸在喜悦中读一下上面的文字。”他用按住屏幕“大爆炸”的方式炸开了一段文字进行断句,但真正的高潮在于,罗永浩点开一张锤子便签的图片,上面全是文字,他按了一下,把图片炸成了文字,并且还是断句。场下再次沸腾了!#你萌太容易沸腾了21:57一炸就完成了。罗永浩演示了别人给他发了一段英文,如果你对某个单词或者某几个单词,甚至其中某一句话、几句话,你看不懂情况,你就可以在搜索引擎里查看这个单词的解释,这一段话的原文出处等。他说,“关键得炸!”这让我莫名想到了最近炸到停产的三星Note 7,罗永浩损人不利己的作风没变。21:35罗永浩讲语音输入法,当然,按照惯例,他先铺垫了很多,为的就是引出科大讯飞的语音输入。他说:“一个输入法准确率能达到97%的时候是多么壮观的事情。摄影师尽可能克制一下,我的丑态就不要拍了。现在开始了。”罗永浩:“我很紧张,因为你把自己的产品演示咋了没关系,但你把合作伙伴的产品演示搞砸了……”(后面爆笑)“好的产品经理就是这样子的。大家看一下,我跟大家随便聊几句,别吓着准确率。”然后他发了一段语音,右侧的手机屏幕上立即打出来一行字。为了显示科大讯飞语音转录成文字的牛逼之处,罗永浩碎碎念跟神经病一样念了差不多1分钟的语音,然后右侧的手机在他停下来的瞬间就转录成文字了。现场经久的欢呼声响起。其实这个科大讯飞语音输入法早就在别的场合演示过,其实在今年9月9日的虎嗅深圳F&M节上演示过。但,这次科大讯飞在锤子发布会上被罗永浩这么一宣传,比任何投放效果都显著,因为观看这场发布会的人动辄是百万量级的,由这么一个喜欢认真、喜欢诚实的企业家说出来,这种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怕现场搞砸,朱萧木事先用科大讯飞输入法录了一段道歉信:21:26现场除了状况,导播出了点儿问题,PPT上播了一段罗永浩测试手机的视频,让罗永浩很尴尬,然后他说作为一位有经验的演讲者应该讲个笑话,他说,不知道为何,他脑子里蹦出3个荤段子,这样的场合不能讲。然后,他走下台重新上来,衔接起了朱萧木结束的那部分。21:19锤子手机成为首款能打开苹果iWork的Android 手机。朱萧木说,我为什么说的这么快,因为这场发布会真正精彩的地方在后面。由我们的另一位产品经理上来讲,后面的部分我已经不配讲了。但是,他找不到他那位同事了,中间断了三分钟。然后,这个产品经理罗永浩上来了,他说,我就是这个产品经理,让我平复一下情绪。21:10朱萧木谈设置指纹支付:“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人,你可以设置成食指;如果你是一个愤青,你可以设置成中指;如果你是一个妩媚的人,你可以设置成小指。”21:03第三部分开始了,老罗下去了,朱萧木先是展示了去年发布会的一张照片,并说:“如果你去年有幸看了我的演讲的话。”锤子员工的调性完全就是罗永浩的调性,就是要跟你不一样的既视感。他引用了李小龙1971年说的一句话:“Be&water&my friends!”我同事评价朱萧木:“啊竟然说了be water,好感+10。”20:52罗永浩:“不要着急,疯狂鼓掌着什么着急,不要着急,讨厌,不要着急。”然后说,有人说,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我们是充电5分钟,通话3小时31分钟。并且,充电后,能看到电量进度,他说这是真实的充电快感。20:48屏幕方面,5.7吋采用了夏普的,5.15吋采用的是JDI的,罗永浩说,这是硕果仅存的两个日本面板厂商,画质效果好到让你看尿。20:41终于第一次用上了骁龙821,老罗说,这是满血版骁龙821,不是残血版。这是暗讽小米手机在低配置上采用降频的芯片。然后,罗永浩开始了安兔兔跑分,这以前是小米的强项。并表示,自己没有作弊,反而提高了标准,让锤黑们没办法黑。20:34进入第二个环节,罗永浩说,通常这个环节他们都没有优势,配置上总是跟不上。他说,中关村的一个人跟他说,“你们交互体验做得好,工艺设计做得好,理想主义秀得好,每年呢,搞个破发布会搞得跟春晚一样,但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行呢?”“你特么就是个骗子,你太狡猾了,你好厉害。”他用上面的方式自黑锤子手机的配置低。这应该跟曾经有一位锤粉把罗永浩送上了被告席有关。20:30第一遍播完后,场下让再来一遍,罗永浩说:“我就知道(会是这样)。但请大家注意,最后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安静,尤其最后大提琴唔的拉起来的那一下,我跟制作方调了30多个小时。”推出了咖啡金色。20:26“想想就高兴……我们又拍了一个视频分享我们的喜悦,在这里非常感谢东莞新科电子……”谈金色手机,“既然金色手机这么受欢迎,我们能不能做出点儿不一样?”“所有不先看视频就讲都是特么扯淡的。”第二次出现了“TM”,从这个意义上讲,罗永浩还是那个奔放的罗永浩。20:24罗永浩哽咽着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看着它的宣传片总是内心很难过,我怀疑是我内分泌出问题了。20:20“我很希望你像我一样拿到这款手机。”罗永浩说。他说到镜面不锈钢机身时说,他说市面有镜面玻璃机身,但很少有把不锈钢做成镜面的。20:16罗永浩说,他在这里要给一家知名的国外友商示范一下中文的正确用法,嘲笑苹果“开了又开”,然后说,我点名嘲笑友商了吗?场下喊:没有!20:12罗永浩解释home键设计时说:如果我们不能做得更好,我们宁愿长得像苹果。它还给充电插孔做了一个微弱的光亮,传说锤子的态度,方便在黑暗中能看到。20:05老罗说:先来看一下我们今年的旗舰产品,所有不先放出产品的行为都TM扯淡,大家多看一会儿。他嘴里还不停地叹气,场下都是欢呼。20:03我想跟锤黑们真诚的说一句:你们黑我们,有时候是有用的,有时候是没用的。然后他很不克制的显摆了一堆锤子产品获得的国际大奖,然后说,我们只是得了金奖,很遗憾的是没有获得白金奖。19:58罗永浩说:“我克制一下,我们是科技公司,要冷静,不能太煽情了。”“我想跟锤黑们真诚的说一句:你们黑我们,有时候是有用的,有时候是没用的。”19:52罗永浩出来了!场下的欢呼声经久不息!罗永浩嘴里一个劲儿的说:“每一次,每一次,每一次……”他说,大家都知道,距离去年12月29日发布会后,大家都想见我,都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我,(下面一个妹子大声的喊:“过年好”!场下大笑。)虽然销量没有明显的提升,但看得人越来越多。19:50罗永浩出场的拖沓简直了,说好的19:30呢?已经盯着弹幕看了20分钟了,还没有丝毫开始的迹象。#宝宝不开心#19:35现场有媒体说,现场非常非常的嗨,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嗨的发布会现场了。19:25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他们说这可能是锤子的最后一场发布会,那么是谁“杀死”了罗永浩?
昨晚(10月18日)锤子科技M1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在会上锤子科技发布了不同于T系列和坚果系列的M系列,推出了M1和M1 L两款机型,从配置上看锤子M1与刚发布的小米5S、乐视Pro3配置不相上下,从安兔兔流露出的爆粉数据看,锤子M1跑分也超过这两款手机。硬件配置上看,Smartisan M1/M1 L采用了高通骁龙821四核处理器,集成了Adreno 530图像处理器,老罗也自嘲这是首次采用了最新的旗舰配置,同时指纹识别、快充等功能均已实现。内存上RAM有4GB和6GB两个版本,ROM则有32GB和64GB可选,价格上分别为起。在这场被媒体戏称为可能是罗永浩时代锤子科技的最后一场发布会上,罗永浩用133分钟的“单口相声”介绍了M1,可以明显从他的介绍中感受到锤子科技的两点变化:1、锤子产品对标主流手机产品,明显减少了“情怀价”和花式设计;2、发布M1正式切入大众市场,对标主流人群。从产品的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胖子已经不是四年前初入手机行业的那个信誓旦旦的家伙,有人在问,M1的发布代表这罗永浩“情怀”的死亡,要不然怎么会不议价出售呢?在众人看来,罗永浩情怀的死亡在2016年无疑坐实,锤子科技同样风雨飘摇:先是罗永浩个人被粉丝状告虚假宣传,因为锤子预装的软件无法删除,所以引发了“44 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深情的目光望过去,四处都是自己 34 岁时候的影子“的狂潮。然后,罗永浩质押股份,卖身阿里,将名下205.38176万股的股权抵押给阿里巴巴,他的持股由56.3%降为28.46%,引发了“锤子科技出现了缺钱的情况,现金流紧张“的讨论。之后,包含钱晨在内的高管离职。作为锤子二号人物的CTO钱晨离职后,知乎爆料是因为罗永浩“兽性大发“而导致的尿裤子事件,一时间老板如何与员工打交道甚嚣尘上,罗永浩外行指导内行也广受诟病。9月,投资公司披露锤子亏损严重,成都毕鲁科技财报显示锤子2016年上半年亏损1.9亿元,2015年净资产跌至20万元,尽管锤子估值目前估值仍超30亿元。“你以为你看了个笑话,其实看了个锤子”的言论甚嚣尘上。所以和刷爆互联网,而在昨晚,锤子科技在优秀配置和外观设计的基础上取消了“情怀”价,推出更符合大众预期的M1无疑是坐实了这一推测,这家不甘“平庸”的公司风雨飘摇的厉害。毛哥也不禁要问,你认为到底是谁杀死了罗永浩?是粉丝,是员工,还是罗永浩本人?一、产品经理罗永浩的“自杀”作为锤子科技的创始人和CEO,罗永浩无疑是锤子科技产品的奠基人和第一产品经理,锤子科技的老罗烙印成为锤子科技有别于其他产品的标识,可以说T1、T2和坚果都是老罗主导下的产物。此前,罗永浩曾在采访时曾不无骄傲的表示:“你把我扔到苹果去,我也是最顶尖的产品经理”,因为他对于iOS 1.0到6.0过程中升级的那些功能,有百分之六七十都预见到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价格战红海的中国手机市场上,锤子T1和T2在硬件配置落后越半年的情况下,老罗仍然固执的认为smartisan操作系统以及精致外观和内在设计,足以带来超过500~1000元的高产品溢价。然而现实带给老罗的却是冰火两重天,在7月接受《财新》杂志专访时老罗披露了销售数据;T1上市到2015年8月时的销量是255626台,坚果不到100万台(18日发布会披露已超过100万台)。几款产品的整体销量都没有达到预期。而在老罗开始做手机之前,有媒体甚至预言老罗的手机不会卖过3万台。从M1的发布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产品经理的老罗的“自杀”,M1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价格选择上,都与T系列有较大的不同,而这样的不同,无疑是以罗永浩自我否定和取舍所实现的。一个试图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暂时谨慎的“收起”了自己的“不切实际”的雄心。外观上,锤子科技采用了更圆润圆形按钮的设计以保证大的屏显比,同时采用相对可控并且美观的外观设计保证产品生产的良品率和设计感,而不只是执着于“炫技”(用“炫技”是因为锤子科技成立之初为了刻意实现产品经理罗永浩认为的设计感而导致T1良品率极低,这也导致了T1的失败),而采取了取舍,在保持设计感的基础上同时保有了良品率,产品经理老罗从“做一个改变世界的NB产品”转而追求“做一个改变现状的产品”。性价比上,M1背离了T1的设计高溢价初衷,在硬件配置达到或超过主流旗舰的基础上较T2保持了同样的价格体系,而这同样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体现:对于老用户来讲,产品性价比的提升无疑会让老用户更加认可锤子的发展和新产品的潜力;对于新用户来讲,这无疑降低了尝试锤子和Smartisan操作系统的门槛;对于锤黑们来说,这无疑又增添了看衰的口实和事实。然而,对于啪啪打脸这件事,产品经理罗永浩早已想明白,“不怕打脸,只怕对不住企业,对不住同事,对不住投资人。”从M1产品上,我们不难看出,M1定位是一个更接近于主流产品的手机,这样的配置和价格无疑更能吸引大众消费者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小米同时邀请刘昊然、刘诗诗、吴秀波同时代言红米手机的诉求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下沉的方式更接近普罗大众,进而为旗舰品牌(对锤子而言是T系列,对小米而言是note系列)服务,借助品牌知名度杀回高端市场。所以,M1对于老罗来说,无疑是产品经理“自杀”后的产物。在锤子内部这款产品也被认为是一款补课和补齐短板的产品,无论是补齐有基线的取舍,还是供应链的配合。&二、CEO罗永浩的分裂人格的厮杀罗永浩有多个身份:一个知名英语老师;一个此前手机行业零经验的门外汉;一个中年愤青;一个有理想主义者;一个做了一些实事的人;一个四面交友但又四面树敌的人;一个堪比郭德纲的相声演员;一个只会放嘴炮满嘴跑火车的大忽悠;一个披着理想主义者外衣的投机分子……罗永浩的身份有很多,在创立锤子科技身份后,罗永浩的身份有:一个创业公司CEO;一个营销总监;一个软件产品经理;一个硬件产品经理;一个设计总监;一个供应链管理者;一个企业“花瓶”;一个理想主义的导师。这些对外对内,历史和现在的不同身份导致不同的“罗永浩”在这个身体里不停厮杀,同时又分散着他的精力,这导致在T序列遇到问题时罗永浩完全是一个救火员的角色。无论是在牛博网,还是老罗英语,原有业务都比手机业务更简单,需要统筹的相关方更少,团队也更小,也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所以产品主要靠营销驱动。但手机行业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供应链,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软件设计,差别不可谓不大,老罗多重身份需要协调和管理的事项就更多了,但锤子创立的前三年老罗每个身份都要兼顾,并不知道取舍,所以外行领导内行才受到诟病,才出现了诸如冰箱放肉和钱晨数次洗脑罗永浩的新闻。到了2016年,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发展不畅+钱晨离职),也可以说锤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调整,或者说罗永浩的“顿悟”,在引入荣耀产品线负责人吴德周和新浪微博副总经理苗颖后,罗永浩“杀死”了自己的其他身份,专注于软件设计和营销,将供应链、硬件设计、商务合作和部分管理职能交给团队,所以在M1发布会上锤子科技有一页是专门介绍到“我们有还有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也想和你们聊聊”,这一产品经理的定位无疑是老罗对自我价值的进一步聚焦。此前老罗在内部罕见性的做起了创业CEO的本职工作——打鸡血(员工大会发言),而聚焦优势身份背后无疑是老罗的自我取舍,正如2015年4月罗永浩在微信公众号回答网友@张虎头 “为什么要做手机”时回答道 :“我懂UI设计和ID设计,在人机交互和营销方面是天才,凑巧又会运作企业(超低概率优势)。”在引入新管理层后老罗无疑回归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在电影《致命ID》中,11重人格的男主角在惊险中杀死了自己厌恶的其他人格,而在现实中罗永浩丢弃了自己的其他身份,这个过程恰如雷军被程序员格式化电脑遗失优秀代码后放弃程序员身份,专注于管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内因导致,一个是外因诱发。谁杀死了罗永浩?对,是罗永浩的自己!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老鹰寿命可达70岁。鹰活到40岁时,便雄风不再:昔日锋利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抓食物;喙变得又长又弯,凡乎碰到胸膛,不再象过去那样灵活。这时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要么消极无奈地慢慢等死,要么经历一个长达50天的十分痛苦而漫长的更新过程。它先要不顾疼痛用喙甩力击打岩石,任鲜血染红自己的脖子;然后,它再用新生的坚利的喙把已经陷入鹰爪的那些老化的脚指甲一根根扯出来;接着,又用新生的脚指甲把那些沉重的羽毛一根根拔掉。新羽毛和指甲长出来需要经历三个月,之后老鹰才可以“脱胎换骨”。取舍之后是新生,你说是谁杀死了罗永浩?&三、黑(红)粉丝杀死了罗永浩&老罗堪称跳跃的职业经历和有理想的价值观为其积累了大量粉丝,从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到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至今微博保持着1390万的粉丝。但这一切从锤子科技开始都变得不一样了。“你如果是一个商人,纯粹是为了钱,大大方方赚钱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总是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把自己塑造很高尚很纯洁就太虚伪了,我很讨厌虚伪。”“一个好的反对派未必是一个好的执政党。我对罗的好感都是因为他反对派做得确实很好,现在他做执政党了,突然我们发现原来是一路货色,自然会很失望。”“他只许自己吹的时候认真,吹完不许你较真。”诚然,罗永浩的黑粉背后有一批失望的罗粉,黑粉带给锤子的并不一定都是无厘头负面的影响,同样也是让锤子科技认识到存在问题的一环,无论是粉或者黑,不管是看热闹的还是笑话的,只要有人讨论锤子或者罗永浩,对锤子手机而言都意味着注意力,这样互相冲击的正反两面同样会带来更大的回响,最可怕的不是一次次的伤害,而是一次次的无视,哀莫大于心死。黑粉在一刀一刀劈向罗永浩的过程中,也让老罗和锤子科技不断的成长,在一次一次的攻击中免疫,作为企业CEO的罗永浩却不会被杀死。尼采说: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对于罗粉或者锤粉来说,无论是客观有辨别的粉丝还是狂热的罗粉,本质上都在对罗永浩进行“捧杀”,你负责认真,我们帮你赢的粉丝初衷在T1约25万的销量和T2并不出众的销量面前看起来像是一场闹剧,从这个意义上看粉丝过度的口头狂热膨胀了罗永浩的野望,最终捧杀了老罗。然而与其说粉丝捧杀了老罗不如说老罗对行业的不了解让他很难受,仅凭借一腔热忱杀入手机行业,这四年可以说是老罗不断碰壁和不断成长的过程。正如有粉丝介绍到“大家都是理性的人,没有人会为了支持谁,就去花一两千块买一个不靠谱或是不需要的东西。”老罗的影响力让大部分粉丝愿意了解锤子科技的产品,但要用户真正购买产品更重要的是产品本身,粉丝只可以接受一定底线的容忍。锤子M1的发布无疑为粉丝提供了转化的基础,从硬件配置上M1与小米5S等旗舰型产品相当,并没有出现T系列落后半年的情况,价格上也具有竞争力,所以网易新闻使用了“情怀充值满格”,techweb用了“这配置没得黑”的标题。而罗永浩粉丝的价值目前仍然是被低估的状态,口碑到销售本身就是一个倒三角的转化过程,口碑带来的粉丝数越大后续转化为销售用户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个人注意力本身就是最为稀缺的资源,谁能聚拢用户注意力,谁就能脱颖而出。在新浪微博#锤子科技2016上海新品发布会#的话题达到了2.3亿阅读,18万次讨论。所以,在粉丝的体系中,有的人吆喝,有的人买单,无论哪一种都是对锤子科技的支持,现在没有买单的粉丝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价值在凸显的路上,粉丝杀死了罗永浩?Too naive。&M1有未来吗?锤子科技有未来吗?随着智能手机换机潮的过去,2016年智能手机行业面临着大洗牌和位次的重新排列,小米拱手让出头把交椅,Digitimes调研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为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而从外观上看,无论是小米5S,还是OPPO,或者HTC、乐视,外观越来越趋同。锤子M1有未来吗,锤子M1的优势在哪里?1、性价比锤子M1尽管不是锤子科技的旗舰T系列,但在硬件配置上无疑已经与其他品牌旗舰不相让下,价格同样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搭配Smartisan操作系统的便利,M1的性价比得以凸显,从某种意义上说,M1在吸引新用户和罗永浩粉丝尝试锤子产品无疑是向前迈了一大步。2、外观趋同下的和而不同手机产品尽管外观越来越趋同于行业老大苹果,如果不仔细看logo和外观,一般人只能默默的猜猜,但在这样外观趋同的背景下,外观的不同必然会成为新一轮的热点,如何在趋同的外观设计中赋予不同的设计和内涵无疑是未来的趋势之一,锤子的M系列和T系列无疑是较好的注脚。3、独特的产品特质现在很多消费者仍然在使用iPhone,但并不代表它有多好,只不过是缺乏强有力的替代产品。在人格个性化越来越强的时代,在性价比大背景下,手机行业同样会凸显一批有产品特质的品牌,这样的品牌不会成为行业NO.1,但仍然会获得大量的拥趸,成为粉丝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罗永浩个人赋予并坚持的理想主义和设计感无疑是锤子最为独特之处,这也造就了T系列外观的鹤立鸡群,M系列在外观上同样不遑多让。对于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来说,它们的品牌特质已经比较明显,并且将这样的品牌特质与企业融为一体,比如比如华为P9的拍照、时尚,华为MATE系列的商务,OPPO的快充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M系列和T系列的产品特质强化是未来的关键。&&老罗在此前的发布会曾提到“资本市场不会给我们第三次机会,这个世界也不会给你第三次机会。”然而锤子T1、T2、坚果已挺过三代,M1作为第四次机会无疑是老罗通过“自杀”的方式和新产品的优势获得了资本的再度认可。从产品本身上看,M系列或许是“吹过很多牛逼,却做不好一部手机”的最有利的回击。可以预见到的是无论是粉与黑的争论,还是消费者是否买单,抑或是罗永浩的自我取舍,都不会杀死罗永浩,正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永浩的理想主义和与乔布斯殊途同归,罗永浩以理想主义坚持着商业,而《成为乔布斯》中乔布斯说;“我不想成为商人,因为我所有认识的商人中,没有一个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锤子M1究竟会怎样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见证,但恐怕未来一年内,锤子科技还将会继续推陈出新,而罗永浩时代的最后一次发布会恐怕还不会到来。&微信公众号:凤毛麟角(fengmaolj)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67524.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公众号: fengmaolj}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锤子发布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