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牛奶蛋白过敏怎么办

当前位置:&&&>>
孩子吃鸡蛋的6大误区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怎么吃鸡蛋
11:36:45出处:&&作者:紫萱&&
导读:鸡蛋营养价值极高,但是一岁以内的宝宝吃鸡蛋还是有一些禁忌的,在给宝宝吃鸡蛋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下面这些误区,另外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吃鸡蛋的时候更加要注意,最后家长需谨记鸡壳上长斑的鸡蛋最好不要吃。
  小小鸡蛋营养丰富,但是对于一岁以内的肠胃功能还未发育完善的小宝宝来说,吃鸡蛋就有许多禁忌。妈妈要注意,在给宝宝吃鸡蛋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孩子吃鸡蛋的6个误区
  1、一次性吃太多鸡蛋
  很多家长以为,鸡蛋营养丰富,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
  因为婴幼儿消化能力差,如果让他们大量吃鸡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于鸡蛋蛋白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在肠道中与生物素结合后,能阻止吸收,造成婴儿维生素缺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正确做法: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吃蛋黄,开始时也只能将1/4个蛋黄研碎食用,以后逐渐加至半个,最后才到1个。
  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个鸡蛋就足够了。
  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肠负担不了,会导致消化吸引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2、将蛋黄作为第一次辅食
  营养学专家王兴国认为,过去蛋黄多作为首选的辅食推荐,但蛋黄中铁很难吸收,吸收率仅3%,远低于瘦肉和动物肝脏(铁吸收率20%)。
  而且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不应包括蛋黄,蛋黄应在7-9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
  正确做法:第一次正规的辅食应该是婴儿米粉。婴儿米粉强化了铁、锌、维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过敏,是宝宝首选的辅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尝试添加。
  提醒:初次添加蛋黄时,要观察宝宝吃过后皮肤有无出现皮疹、荨麻疹、呕吐等过敏现象,因为婴幼儿免疫力较弱,对新品种食物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3、一岁内给宝宝吃鸡蛋清
  需要注意的是,一岁内前不宜吃蛋清,这是因为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肠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鸡蛋清中的蛋白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过肠壁进入宝宝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正确做法:对于肠胃弱、易过敏的宝宝,建议一岁内不要在宝宝辅食中添加鸡蛋清。
孩子吃鸡蛋的6大误区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怎么吃鸡蛋孩子吃鸡蛋的6大误区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怎么吃鸡蛋(2)孩子吃鸡蛋的6大误区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怎么吃鸡蛋(3)
母婴论坛热帖
与0-1岁饮食相关的文章
母婴图库精选
0-1岁饮食最新推荐
0-1岁饮食话题排行榜
最新母婴问答
&┊&┊&┊&┊&┊&┊
Copyright&2014 母婴网 All Rights Reserved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这些你都知道吗?_养生贴士_育儿_太平洋亲子网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这些你都知道吗?
15:38:12出处:作者:佚名
  牛奶蛋白过敏,是儿童常见的食物过敏问题,也是婴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在生活中,不少妈妈都会遭遇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所以这就需要爸爸妈妈能提早对此症有所熟悉,就可以免除在宝宝出现症状时的莫名恐惧。那么牛奶蛋白过敏是怎么回事呢?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有哪些呢?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下面小编帮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牛奶蛋白过敏?  人类的肠道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当的肠道防卫系统发育不完全,配方奶当中的异种食物蛋白质就容易成为过敏原,这些过敏原会经由不成熟的肠道吸收进入宝宝的体内,因此引发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有哪些呢?  牛奶蛋白过敏症反应所显示的症状因人而异, 其症状可以发生在喝下牛奶后立刻产生过敏反应或经过数小时,甚至数天后才开始显示。一位过敏儿出现一种或以上的过敏症状,父母应立刻咨询医生:  第一类:初期反应 - 在喝下牛奶45分钟后显现,症状如:腹绞痛、腹泻、呕吐、皮疹、湿疹、偶尔喘息或打喷嚏。  第二类:中期反应 - 在喝下牛奶45分钟至20个小时后显现。 症状如:呕吐及腹泻  第三类:后期反应 - 在喝下牛奶24小时后显现。症状如:腹泻、呕吐、喘息或咳嗽。  如何预防婴儿牛奶过敏?  一般来说,相比含完整牛奶蛋白的普通婴儿配方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较低,所以母乳喂养是比较便捷的预防婴儿牛奶过敏方式。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如何喂养?  1:避开含牛奶成分的食物:宝宝牛奶过敏,要采取饮食排除疗法,也就是在随后的3-6个月严格避免吃含牛奶成分的食物。不光是不能喝普通配方奶,奶油蛋糕、面包、沙拉酱、牛初乳、奶糖这些含奶的食物都不能吃,直到&排除-激发试验&的结果转阴为止。  2:母乳喂养的宝宝:哺乳的妈妈也不能喝牛奶。母乳喂养的宝宝虽然过敏的可能性很小,但也有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如果宝宝的过敏症状得到缓解,妈妈要继续保持不食用乳制品,为避免缺钙必要时可补充钙剂。  3: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如果说已经过敏,可根据医生叮嘱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粉代替普通配方奶粉。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通过特殊工艺将牛奶中引起过敏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切成小碎片,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和利用,而不会诱发异常免疫反应。例如圣元优博乳蛋白深度水解婴儿配方粉,就是将牛奶蛋白通过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牛奶蛋白过敏的几率。  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组成,完全不含变应原,对于牛奶蛋白合并多种食物过敏、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者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  深度水解配方粉或氨基酸配方粉一般要吃3-6个月。因为牛奶蛋白过敏常在6-12个月后消失,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此期间再次让宝宝尝试用普通牛奶配方奶粉喂养。如果宝宝在密切监护的激发试验期间出现反应,则建议继续进行饮食排除疗法;如果未观察到反应,孩子就可以转为适度水解配方奶喂养。  相信宝妈们对牛白蛋白过敏也有一定的了解了,这样在面对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时就会有一定的措施。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严重者会影响宝宝的呼吸畅通,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家长不容忽视。
扫一扫关注亲子网微信
您身边的孕育好帮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第05版:新闻专刊
&&&&标题目录
00:00 | 00:00
留心婴儿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期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婴儿期以牛奶为主食,但部分孩子在接触牛奶后,未成熟的免疫系统会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当成有害物质,引发身体作出激烈过敏反应。研究发现,2%~7%的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而部分的孩子在3~5岁后的过敏情况会逐渐消失。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青筠介绍说,牛奶蛋白过敏为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无特异性,常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如皮肤、胃肠道及呼吸系统等,甚至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高危儿包括:本身具有特应性,或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或具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者(如湿疹、哮喘、变应性鼻炎、其他食物过敏史)。
牛奶蛋白过敏症状多样,通常无特异性,最早累及消化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度和重度。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症状为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1.胃肠道:反复返流、呕吐、腹泻、便秘(伴或不伴肛周皮疹)、便血;2.皮肤:湿疹样表现、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3.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4.一般情况,持续肠痉挛。
据悉,具有一种或多种下列症状为重度牛奶过敏:1.胃肠道:由于拒食、腹泻、呕吐或返流造成生长障碍,大量的便血造成血红蛋白下降、蛋白丢失性肠病、内镜或组织学证实的肠病或溃疡性结肠炎;2.皮肤:严重渗出性湿疹样表现伴有生长障碍、低蛋白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3.呼吸系统: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阻塞;4.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进展迅速,累及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甚至过敏性休克。
牛奶蛋白过敏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回避牛奶蛋白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同时应在皮肤科、消化科、耳鼻喉科及呼吸科等各科室协助下进行对症治疗。
在饮食管理上,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最佳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时给予低过敏源性配方替代治疗,以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及营养。
人乳喂养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继续人乳喂养,母亲需回避牛奶及其制品至少2周;部分过敏性结肠炎婴儿母亲需持续回避4周。若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后婴儿症状明显改善,母亲可逐渐加入牛奶,如症状未再出现,则可恢复正常饮食;如症状再现,则母亲在哺乳期间均应进行饮食回避,并在断离人乳后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因牛奶为钙的主要来源,母亲回避饮食期间应注意补充钙剂。此外,严重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母亲饮食回避无效时,可考虑直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
配方奶喂养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小于等于2岁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并以低过敏源性配方替代;2岁患儿由于食物来源丰富,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故可进行无奶饮食。
在回避牛奶蛋白同时,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及消化科医生应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阻胺药等。对于牛奶蛋白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因可危及生命,迅速处理十分重要。肾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首要药物。治疗关键是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保持有效血液循环,其他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阻胺药物及β受体拮抗剂等。监测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建议家长在购买食品前应先阅读食品标识,避免无意摄入。牛奶蛋白回避通常需持续3~6个月,在决定是否恢复常规饮食前应进行再评估。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C)2006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Idoican 京ICP证050487号
方正集团旗下网站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的症状_营养_亲子中心_新浪网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的症状
  牛奶蛋白过敏症的症状
  一般上,婴孩喝完牛奶之后出现类似的症状,父母们就得注意孩子是否得了过敏症!临床的牛奶蛋白过敏的影响主要在于皮肤、肠胃和呼吸气管。病婴的皮肤或身体会出现红疹、风疹或湿疹;至于气管上,婴孩多痰、打喷嚏、咳嗽或气喘的现象较为普遍。病婴肠胃道方面常有腹部绞痛、呕吐及腹泻,他们常在喂奶后哭闹不安,腹泻虽常见,但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
  从间歇性轻度腹泻至严重患者可致肠粘膜萎缩,造成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婴儿可能会拒绝吃奶, 甚至哭闹,严重的话会引起休克。
  牛奶蛋白过敏症反应所显示的症状因人而异, 其症状可以发生在喝下牛奶后立刻产生过敏反应或经过数小时,甚至数天后才开始显示。一位过敏儿可以出现一种或以上的过敏症状,父母应立刻咨询医生:
  第一类:初期反应 - 在喝下牛奶45分钟后显现,症状如:腹绞痛、腹泻、呕吐、皮疹、湿疹、偶尔喘息或打喷嚏。
  第二类:中期反应 - 在喝下牛奶45分钟至20个小时后显现。 症状如:呕吐及腹泻
  第三类:后期反应 - 在喝下牛奶24小时后显现。症状如:腹泻、呕吐、喘息或咳嗽。
  如何诊断:
  小儿发生腹泻时,要判断是由于牛奶或食物过敏、还是感染引起的腹泻,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简单方法进行初步判断。根据小儿腹泻前的喂养史选择试验食物,在没有给小儿服用抗过敏药的前提下,将所选择的食物从少量起喂小儿,每隔30至60分钟加倍所喂食物,观察小儿的反应,尤其是起初2小时的反应,因为起初的2小时是过敏反应的高发时间,这样就能找出可能的过敏食物。另外,必须观察幼儿的皮肤是否出现红疹、湿疹或风疹之类的情况以及家人是否有敏感病例。
  陈医生建议父母们改用豆粉代替牛奶喂过敏儿,因为它含有足够的热能、维他命和矿物质能满足孩童正常成长和发育需求。一般错误见解认为黄豆粉配方的蛋白质中的营养是不足够的,因为许多人认为,植物蛋白质的品质比动物蛋白质较低。事实上,黄豆蛋白中的黄豆蛋白精华品质优良且有高质蛋白,含有九种必须氨基酸,以满足成长中孩童身体的需求。它也容易被人体吸收和消化,黄豆蛋白质已被确认是唯一能媲美牛奶、肉类和鸡蛋蛋白的植物蛋白,可满足孩童的生理所需。
  特别强调的是,母乳是最不会引起过敏的食物,也是过敏体质的宝宝最适合的食物。母乳的好处非常多,例如:对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可以抵御病菌的侵犯、建立亲子间的关系,有益宝宝心智上的发育等等。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很丰富的A型免疫球蛋白与许多因子,如有杀菌作用的蛋白可以使新生小宝宝免于疾病侵犯。医学研究报告中指出,母乳确实可以降低腹泻、呼吸道感染、中耳炎与哮喘的发病。
  因此,母乳喂养是宝宝健康的不二法门,并且建议至少给予宝宝四到六个月的母乳对宝宝过敏症状的发生有预防的作用。有过敏体质的妇女,必须重视饮食,以减少胎儿过敏体质的发生几率。宝宝出生后,妈妈的饮食应更严谨: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花生、小麦、贝壳类等。
  如何预防牛奶蛋白过敏症:
  绿色健康、无烟、无污染的生活环境。
  哺乳婴孩4至6个月。
  喂母乳母亲不能吃花生、鸡蛋、海鲜类等易引起敏感症的食物。
同时发往微博&
更多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奶蛋白过敏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