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元件能测试七言诗的格律律

合肥168中学皖智教育联谊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卷 日常阶段测试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合肥168中学皖智教育联谊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卷 日常阶段测试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合肥1&68中学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联合研制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格律就是form。格律就是节奏。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决不能有没有节奏的诗。本来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
从表面上看来,格律可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这两类其实又当分开来讲,因为他们是息息相关的。譬如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但是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
关于格式、音尺、平仄、音乐脚等问题,本刊上已经有饶孟侃先生《论新诗的音节》的两篇文章讨论得很精细了。不过他所讨论的是从听觉方面着眼的。至于视觉方面的两个问题,他却没有提到。当然在视觉方面的问题比较占次要的位置。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文学里,尤其不当忽略视觉一层,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缺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所以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写的办法,的确是很有关系的一件事。姑无论开端的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来,诗的实力上又添了一支生力军,诗的声势更加扩大了。所以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
诚然,律诗也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但是同新诗里的建筑美的可能性比起来,可差得多了。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律,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这是律诗与新诗不同的第一点。做律诗无论你的题材是什么,意境是什么,你非得把它挤进这一种规定的格式里去不可,仿佛不拘是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非得穿一种样式的衣服不可。但是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例如《采莲曲》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昭君出塞》,试问这种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在那印板式的律诗里找得出来吗?在那乱杂无章,参差不齐,信手拈来的自由诗里找得出来吗?
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二点。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境来随时构造。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三点。有了这三个不同之点。我们应该知道新诗的这种格式是复古还是创新,是进化还是退化。
(选自《诗探索》2011年第2期毛翰《闻一多&诗的格律&献疑》,有删改)
1.关于“诗的格律”,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所谓诗的格律就是诗的节奏,它是属于诗歌形式方面的,诗歌不能脱离格律或节奏。
B.一般来说,诗歌的格律包括两个方面:(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
C.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格式、音尺、平仄和韵脚则属于听觉方而。
D.因为视觉方面的格律在诗歌中占次要的位置,所以相对而言它并不重要,可有可无。
2.对“律诗与新诗不同”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律,而新诗的格式则讲究相体裁衣,而且层出不穷。
B.律诗的格律与内容并没有关联,而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的。
C.律诗比较刻板,杂乱无章,信手拈来,新诗充满着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
D.律诗的格式是别人已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因人而为,随时随意境构造。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学因文字的关系肯定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而欧洲文学则不行。
B.诗的实力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新诗的特点就是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
C.律诗也是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但是同新诗比较起来,其艺术水平却相差甚远。
D.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大多是需要通过眼睛来传达的。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新安山水,天下之竒观也。休宁当其中,一州清淑之气于是焉。其民雅驯,其俗简易,官于此土者,无争辨文书之繁,而有登晀嬉游之乐。其解而去也,往往得书最,籍称能官,故凡宦游于东南者,皆以吾徽为乐土,而尤有取于休宁也。
壬辰以来,则兵革之事作矣。自井邑以至于山谷间,荡然无复民居,而生理殆将泯焉。为民上者,虽有山川之胜,岂能乐之哉?
越七年,今钱侯来长是邑,慨然以民物为己任,扶伤救絶,修废举坠,汲汲焉,遑遑焉,不敢少暇。
又明年,政孚俗还,境内向治,谓侯可以适意于山水之乐矣。侯曾不以是而废民事也,于颓基败址间,得石假山,以十数列而置诸庭中。凿石为池,注泉灌木,外为扶栏,以障之,复取所藏云山图,悬诸堂上。公退,则鸣琴读书其中。凭阑,则石峰累乎吾前;升堂,则云山出没乎吾后。若不知松萝之为近,黄山之为远也。已而散若惊尘,去若飘风,是山也。得如铜驰石马,凄凉于荆棘中者,不已幸乎。况谓其登君子之堂,一厕迹于琴书几案间。朝吟而暮咏之,视夫前日宾客壶觞之盛者,相去远矣。
嗟夫!一物之微,而盛衰兴废相率于无穷,则夫休宁之民丧亡困苦之极,安知天不以仁侯惠吾民,而复兴其治于今日乎?出涂炭而登衽席者,将不止于一物之得其所而已,是则吾民之望,而亦侯之所乐闻者,于是乎书。
(选自《四库全书新安文献志卷十六》,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于此土者&&&&&&&&&&&&官:做官
B.虽有山川之胜&&&&&&&&&&胜:胜利
C.境内向治&&&&&&&&&&&&&&治:安定
D.政孚俗还&&&&&&&&&&&&&&孚:使……信服,引申为政令畅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一州清淑之气于是焉&&&&&&是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则兵革之事作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则石峰累乎吾前&&&&&&&&&&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况谓其登君子之道&&&&&&&&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宁汇集了其他县邑最美好的气象,民众文雅不俗,风俗简单容易,在这做官,没有争辩文书的烦恼,有登高眺远嬉戏游玩的快乐。
B.休宁县曾因战乱兴起,百姓不再居住在城镇和山村问,生计差不多全都失去了。
C.钱侯在颓废,破败的屋基里.发现了一座石假山,就按照十数排列放置在自己庭院里,凿开石头作为水池,注入泉水灌溉花草树木。
D.微小的事物兴废盛衰无穷无尽,休宁百姓民众丧亡困苦到了极点,但却知道上天不因仁侯给我们百姓恩惠而在今日复兴它的太平。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解而去也,往往得书曩,籍称能官,故凡宦游于东南者,皆以吾徽为乐土,而尤有取于休宁也。(5分)
(2)慨然以民物为己任,扶伤救絶,修废举坠,汲汲焉,遑遑焉,不敢少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末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远,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8.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B.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可伤,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情怀。
C.“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D.“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9.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旬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任选其一)(6分)
甲:&&&&&&&&,&&&&&&&&&&&&。&&&&&&&&,&&&&&&&&&&&&。&&&&&&&&&&,&&&&&&&&&&&&&。久在樊茏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①&&&&&&&&&&&&&&&&&,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④&&&&&&&&&&&&&&&&&&&&&&&,迷花倚石忽已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吴丝蜀桐张高秋,&&&&&&&&&&&&&&&&&&&&&&&。&&&&(李贺《李凭箜篌引》)
⑥&&&&&&&&&&&&&&&&&&&&,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
相关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言诗的格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