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120相机试用的胶片相机推荐

数码已如此强大 为何玩胶片的人还那么多?|胶片|数码相机|摄影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数码新闻 &&正文
数码已如此强大 为何玩胶片的人还那么多?
  在相机自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00年的历史,而在近20年时间里,数码相机极速发展,逐渐取代了胶片相机,如今,数码摄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到手机大到专业相机,都采用数码传感器,然而在这个数码摄影时代里面,总有一部分摄影人,坚持使用胶片来拍照,究竟什么原因让他们坚持到现在呢?
  胶片相机有啥是数码相机没有的?
  1、胶片的宽容度
  要说到胶片相机上面有什么是能让数码相机最羡慕的,首先就要说的是宽容度,虽说现在单反相机RAW格式都拥有很好的宽容度,然而和胶片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夸张手法),在数码相机上面,在高反差的拍摄时,过曝在高光部分细节都溢出很重,以至于出现“死白与死黑”的情况,而在胶片上面,则并不会出现这样子的情况,高光与阴影都保留着相当充足的细节,并没有溢出,理论上,彩色胶片能够达到18档的宽容度,与现在数码相机上的最大14档相比,差距就在这里了,甚至有些黑白胶卷,对高反差拍摄下,能够获得更大的细节。
  2、独特的胶片颗粒质感
  在细节方面,对胶卷有研究的朋友可能比较有感触,胶片放大以后,虽然与数码相机一样,会出现一点点的颗粒,但与数码相机不规则的噪点不一样,胶片的颗粒非常具有质感,不会觉得有所突兀。
  3、大画幅摄影
  说到大画幅,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明星,周润发,他就是坚持玩胶片的演员和摄影师,而在他的设备库当中,就包括了大画幅相机,至今柯达仍然为“发哥”保留大画幅胶卷的生产线。时至今日,在数码相机上面,量产型的单片图像传感器,最大的尺寸大小仍不即以前的胶片相机,目前最大尺寸的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也仅仅是飞思中画幅的53.7x40.3mm,相当于胶片相机里面的645稍微小一些,而在更大尺寸的传感器上,像中画幅的6×6、6×7、6×9、6×12、6×17等等,不同画幅的中画幅上,并未达到,而目前仍然不具备大画幅,像4×5、8×10那种数码相机。
  虽说并不是更大的图像传感器画质就一定更好,但是如果是中画幅的胶片与入门级的APS-C数码相机相比,差距就出来了。
  4、纯机械的操作体验
  胶片相机多多少少都具有一定复古的气息,而在古来的机械时代,相机都是通过齿轮滚轴带动而进行拍照的,精密的机械仪器,纯手动的操作方式,没一个动作都会反馈给你相应的声音,清脆可靠,在数码相机上面,即使是复古的外观,也很难百分百模拟出胶片相机的机械感出来。
  5、能装13
  玩胶片相机,除了常见的135胶卷的胶片相机以外,在120相机上,许多各种各样的胶片相机的使用,都相当复杂,说到装13,一台操作巧妙的手动胶卷相机,被我们玩得很666了以后,在那些没有接触过得朋友面前,估计他们连快门都不知道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就能上手展示了一番,那个感觉颇有成就感。
  玩胶片都是什么样的人?
  1、文艺范
  说到胶片相机的用户,在文艺圈当中广为活跃,长盛不衰的势头,逐渐成为文艺爱好者的标配,在外形上,胶片相机的复古造型,与文艺范的形象气质很好搭配,服装上棉麻、手链、佛珠等等元素搭配,并不会显得突兀,而早拍照体验上,胶片相机讲究的是慢拍摄,慢工出细活。
  对!穷!树熊以前刚开始玩胶片相机时,目的就一个,胶片相机的相机机身很便宜,几百块就能够买到一台功能正常卖相不错的相机,相比起动则数千元的无反相机或入门单反相机,胶片相机的价格确实便宜了许多,我们只需要在曝光数据上设置正确,照片连PS都不需要,就自带了电影色调、胶片色调,同时,对于当时刚入摄影圈的树熊,正好也能快速的掌握什么是光圈、快门、ISO、裂像对焦、黄斑对焦等等参数。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当年旗舰级别的中画幅广告胶卷相机,留到现在,仍然具有非常强悍的实力,不仅可以拍摄胶片,甚至可以替换上现在的数字后背,拍摄数码照片,拍摄广告摄影作品,要知道,现在的中画幅广告用的专业相机,哈苏、玛米亚、飞思、甚至是最新推出的富士无反中画幅相机,一套镜头机身下来,售价也要十多万,相比之下,老相机在机身上能够剩下一大部分钱,前提需要手动操作。
  说到最后,玩胶片相机,不能不知道的缺点
  1、不能马上回放
  在胶卷摄影当中,由于胶卷需要冲洗、扫描、放大等等步骤才能输出一张照片,讲究的是慢摄影,不能够像数码相机工作使用那样子大量的拍摄,马上回放,不行再拍一张,因此对于工作使用是非常不适合的,除了那些卖点是胶卷拍摄的商业摄影师。
  2、曝光时间增长会遇上“倒易律失效”
  由于胶卷是药水反应,在长时间曝光的时候,胶卷的药水效果会有所下降,意思就是同样的曝光,F2.8 1/250与F22 1/2两组照片上,后者更加欠曝偏暗,同时胶卷会有一定的有效期,过期后,胶卷的感光能力也会下降。
  总结:
  虽然胶卷相机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在市场中仍然有一大股用户在这,但建立在胶卷厂商富士、柯达等等并未对胶卷完全停产的基础上,等到胶卷完全退出市场以后,或者胶卷正式成为过去了,就像宝丽来撕拉片一样,小编刚开始玩的时候,一盒相纸仅仅60元,富士从去年开始停产,现在正在消耗着最后一批的库存,等到库存耗尽时,也预示着这种风格摄影,不能再玩。
骁龙835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且揭开了它的面纱。
活动仅限1月6日,另外并不是返现是送两千元的耳机。
魅族公司和高通公司就专利问题达成和解,明天开始实行。
这一政策针对在原有截止日期仍未进行手机召回的用户。
参考价格4699元
麒麟960处理器
徕卡双摄第二代
EMUI 5.0系统
参考价格2999元
三星处理器
外观识别度不高
参考价格2699元
1600万摄像头
3400毫安时电池
采用一加3的设计
参考价格3999元拒绝访问 | www.1398.org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1398.org)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ea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文章图片人物器材论坛高校
120和135照相机名称由来
日期: 13:34   来源:网络   作者:戛戛酱   责编:马佳佳   阅读:15999
字号:加大 缩小
上一篇:下一篇:
  各种类型的照相机中,以120和135两种最为常见,广大摄影爱好者对它们的特点也比较熟悉。但这两种照相机为什么这样称呼,很多人却不甚了解。为此,小编根据—些资料分析整理,在这里做个简要介绍。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对角长度,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一般135胶片的片基厚度为0.135毫米;120胶片为0.120毫米,根据胶卷的尺寸命名。  135 泛指35mm的胶片,尺寸是36mm乘24mm;120的底片较大,有6*4.5 、6*6 、6*7、 6*9 、6*12厘米等尺寸。 135底片小,相机也小,便携性好,用做家庭、新闻、纪实摄影等。120底片大影像质量细腻,适合风景、人像等对画质要求高的拍摄。  一般说来,120照相机和135照相机是因使用120胶卷和135胶卷而得名。“120”、“135”是两种规格胶卷的商品编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编号的产生与使用是与照相机的发展紧密相联的,120照相机使用120胶卷。120胶卷又称布朗尼(Brownie)式胶卷,或B2—8型胶卷。1888年,美国柯达(Kodak)公司开始生产卷式胶片,并制出世界上第一架使用胶卷的照相机,当时照相机使用的胶卷很长,可拍照直径为65毫米的底片100张。顾客购买照相机,胶卷巳经事先装好,拍照后需要连同照相机一起送回柯达公司冲洗。新型感光材料的诞生,促进了摄影器材的发展,随后要求各种规格胶片的照相机相继研制出来。 1900年,布朗尼(Frank A.Brownell)为柯这公司设计了一种小巧的箱式照相机,称布朗尼1号(Brownell No.1)。这种照相机使用编号为117的胶卷,胶卷附有护纸,能在白天进行装卸,一次可拍摄57x 57毫米的画面6张,操作相当简便。1901年,布朗尼又设计了布朗尼2号照相机, 其画面尺寸为57×83毫米,胶卷编为120号。这种类型的照相机,当时很受欢迎。布朗尼照相机几经改进,一直生产到1935年。柯达布朗尼1型柯达布朗尼2型   新型照相机的出现,要求有新规格的胶片提供,柯达公司从号胶片开始,短短二十年间就有30个编号的胶片产品。但有些规格的胶片并不实用,很快在市场上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被人们遗忘了。德国是照相机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1928年,德国福朗柯o海德柯(Fronke Heidecke)公司研制了一种使用布朗尼式胶卷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性能相当完善,其摄影镜头最大口径为1:4.5,焦距75毫米,速度有1—1/300秒。这就是著名的罗莱弗莱克斯(Rolleiflex)照相机。照相机制成后开始使用过时的117胶卷, 一个胶卷只能拍照6×6厘米的画面6张。直到第二年,照相机所要求的拍照12张6×6厘米画面的胶卷才制作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120胶卷的开始。120胶卷还可拍照6×9厘米的画面8 张, 因此这种规格的胶卷在德国也以型号B2-8制造和出售。  135照相机使用135胶卷。135胶卷也称35毫米胶卷,或莱卡(Leica)型胶卷。早在19世纪末,电影业已在欧美兴起,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电影胶片中,以35亳米的规格最为流行。1913年,德国入巴纳克(Barnack)制成了使用这种电影胶片的小型照相机——莱卡雏型,开辟了照相机发展的新时代。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莱卡I型照相机到1925年才正式生产。I型照相机装备了著名的埃尔玛镜头,其口径为1:3.5, 焦距50毫米,快门采用帘幕式,其速度从1/20—1/500秒。 莱卡照相机诞生的初期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当时的胶片粒子较粗,画面尺寸又较小,放大效果不是很好,另外,胶卷的安装也很不方便。那时使用的胶卷都是盒装的电影胶片,每一盒至少5米以上.使用时需要自己先在暗室里剪裁,然后转入照相机配带的专用暗盒。拍照后亦需在暗室中将胶片取出包好,再送去冲洗。尽管如此,莱卡照相机因其小巧、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仍然显示出了小型照相机的强大生命力。1932年,蔡司o伊康(Zeiss lkon)公司生产了康太克斯(Contax)I型照相机,使小型照相机出现了竞相发展的局面。1951年,美国柯达公司在德国开始制造瑞丁纳 (Retina)照相机,并配套生产长度为1.6米的胶卷,胶卷编为135号。这种胶卷虽用通常的电影胶片,但其内部带有芯轴,外层包有一段护纸,可在白天装入莱卡式专用暗盒,使用要比以前方便。但拍照后仍需在暗室中打开暗盒取出胶卷,操作仍较麻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多年。1936年之后,随着黑白胶片质量提高,特别是彩色135胶卷在市场上出现,原来那种装片方式显然很不适应。因此约从1938年起,通用暗盒的135胶卷便应运而生了。这种胶卷采用35毫米的电影胶片(宽度为35毫米),因此又通称35毫米胶卷,又因这种胶卷从莱卡照相机开始应用,故又称作莱卡型胶卷。  由于罗莱弗莱克斯和莱卡照相机的影响,使用120和135胶卷的照相机很快流行起来。以后凡是使用120胶卷的照相机统称120照相机,使用135胶卷的照相机统称135照相机。“120”,“135”原为美国柯达胶卷的编号,胶卷为各国使用,当后来制订国际标准采用了这两个编号,两个编号便正式为各国所公认了。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常的叫法,并在群众中得到普及。但有的国家,还有自己的叫法,至今保留着传统的习惯。
[] [] [] [] [] [] [] [] [] []
共计:1条,总页数:1页,当前第1页
最新大赛信息&主题:成功DIY使用120胶卷的16:9&612双画幅相机(完整版)
&[ 主题管理员: 聿名 ]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终于做好了。
16:9这个画面比例是由传统模拟电视向数字高清电视转变的过程中被推广出来的,目前在数码领域也已经非常普及,LED电视机/显示屏基本上是16:9,DC/DSLR中也开始流行配备16:9的画幅。由于长期的工作关系,本人接触16:9这个概念既早且频繁,所以当再次想到DIY宽幅相机时,16:9就个画幅立刻就排到了第1位,特别是在使用120胶卷的前提下,612/617这样的传统宽幅也已是司空见惯,再搞似乎也没有什么新意的了。
原计划应该是在去年这个时间就做好,无奈一方面加工厂业务实在繁忙,进度一再拖延;另一方面本人也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在外,所以在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好在终于完成。今天先发一张最终成品照吧,上的SA47/5.6镜头。
同时制作了65mm镜头的猪嘴,看看上65头的模样。
还是红窗计数。自动停片的工程对于个人DIY来说实在是浩大,并且可靠性也是个问题。
612的计数很简单,用右上角的小圆窗即可。
16:9采用多点定位,前面的数字1-7是拍摄张数,小圆圈内则是过片时背纸需要对准的数字。背纸上用的645计数数字,两张片长约96mm,加上多过的15mm,总长约111mm,这是背纸长度,胶片实际过片长度要略短些约107mm,设计的拍摄画面宽度为102mm,余下5mm为两片间隔。
柯达、富士、乐凯的背纸上计数数字间隔基本一致,而上海GP3的数字间隔要略短一些,所以用GP3时两片间隔也会略窄一些。
内部的样子。工业化的风格较重,是因为最初出于结构上的几种新颖思路,为便于实施就想搞成这种风格,同时也可以降低加工成本。只是后来实在无暇顾及,有一些想法只能暂时放弃了。
简单地更换两个小零件即可转换画幅。
最初本来只想单纯造作16:9画幅,搭配SA47/5.6(非XL版)镜头。曾用此头拍过612画幅,证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覆盖,所以多数时候是用来拍6×9,而现在这个16:9画幅正好可以用尽镜头像圈。后来有朋友建议可以兼顾612,想想手上正好也有65头,并且在相机外形尺寸上也没有任何增大,所以最终实施了兼顾方案。
后盖,非常简单,但却是本机在结构上的创新。
后盖有一个重要功能——压片。几乎所有的传统结构上的机器都是依靠弹簧片提供推力,从而将压片板紧贴在片轨上。而这次本人改推力为拉力,首先在结构上将后盖与胶片压板一体化设计,然后采用强力钕铁硼磁铁用吸附方式将后盖与机身结合!具有以下优点:
1、压板的平整度非常高。7mm的整体结构与1-2mm的板材,哪一个更容易做得平整,相信无须多言主。
2、后盖的整体厚度相较于传统结构薄了许多,红窗与胶片背纸间距大大减少,便于过片观察。
3、结构非常简单,省却了很多细小零件的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能采用这种设计,主要得益于高精度CNC加工的普及。
配47头的猪嘴很简单,就是一块平板,包括调焦环的尺寸在内,一开始都是按SA47/5.6来设计的。具有等效17mm的超广视角。
配65头的猪嘴,带有法兰距调节设计,调节量达10mm,除适用于各品牌的65镜头外,Super Angulon 53、Apo-Grandagon 55以及Super Angulon 58XL也都适用。
配65头,拍16:9时视角等效为24mm,属于比较平和的超广角。另外理论上正好与LX5的24m、16:9画幅匹配,或许可以用LX5来作电子取景器。。。。。。
本帖最后由 聿名 于
15:02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3794&&回帖:231 &&
泡网分: 83.525
帖子: 25977
注册: 2007年04月
支持这个ID怎么弄的?
泡网分: 16.328
注册: 2006年11月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0年03月
请教WORKS;你用皮腔是如何调焦的。
泡网分: 4.885
注册: 2010年04月
就是不知道这机子出片如何?可用什么镜头?
泡网分: 16.199
注册: 2006年08月
聿名 发表于
欢迎加入16:9。。。。。。
折叠机挺好,携带方便。你过片计数怎么解决?一卷拍几张?谢谢!就是惭愧平时拍胶片少了!计数是拿胶旧胶卷试验,在卷片钮边上加了计数标记,能拍7张,但长时间不用就忘记了。现在后边开了孔,用6X12的计数,不会叠片,也更容易记了,只是只能拍摄6张了。
泡网分: 49.132
帖子: 20749
注册: 2008年11月
DIY万岁-----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FJG826 发表于
LZ你好 我想自己动手弄个针孔,但不知道过片机构如何做比较好 能否交流下 谢谢欢迎交流。可以加图片上我的QQ。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vworks 发表于
折叠起来的样子
欢迎加入16:9。。。。。。
折叠机挺好,携带方便。你过片计数怎么解决?一卷拍几张?
泡网分: 10.942
帖子: 1928
注册: 2009年05月
LZ你好 我想自己动手弄个针孔,但不知道过片机构如何做比较好 能否交流下 谢谢
泡网分: 0.696
注册: 2012年01月
泡网分: 16.199
注册: 2006年08月
柯达:取景,徕卡:测光,不知道哪的对焦,机身:老抗台萨,皮腔:申豪定制,计数:自己钻红窗,其他自己改装,对焦:自制标尺(距离标数参照对焦仪),镜头:施奈德90/6.8 林选饼干头。
泡网分: 16.199
注册: 2006年08月
只是取景对焦不联动,测光全手动,与莱卡共用
泡网分: 16.199
注册: 2006年08月
折叠起来体积还是很给力的!老机器牛啊!
泡网分: 16.199
注册: 2006年08月
折叠起来的样子
泡网分: 16.199
注册: 2006年08月
我改的简陋,楼主见笑啦!本来想改6X12,结果两头有遮挡,片框调整后成了16:9
泡网分: 16.199
注册: 2006年08月
上张图看看哈
不好意思,很少来中画幅了,刚才拍了梁大的接环,整理自己帖子才发现这个问题。我改装的较简陋,便携,不能和楼主的比见笑。发图请楼主多提建议!
泡网分: 23.414
帖子: 1528
注册: 2006年05月
聿名 发表于
再来一张612、16:9和6×9的对比
感觉还是16:9的比例看着养眼!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上周末就近拍的试机片,数码翻拍的,大概看看了,胶片本身看着肯定是很舒服的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上周末就近拍的试机片,数码翻拍的,大概看看了,胶片本身看着肯定是很舒服的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上周末就近拍的试机片,数码翻拍的,大概看看了,胶片本身看着肯定是很舒服的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上周末就近拍的试机片,数码翻拍的,大概看看了,胶片本身看着肯定是很舒服的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谢谢编辑和版主,很高兴能为无忌做点小贡献。
中画幅相机版主
泡网分: 73.115
精华: 2帖子: 13234
注册: 2003年10月
泡网分: 0.497
注册: 2011年07月
泡网分: 26.504
精华: 1帖子: 4729
注册: 2008年11月
聿名,您好:
您的帖子《成功DIY使用120胶卷的16:9&612双画幅相机(完整版)》相关内容已由无忌编辑黑眼圈整理成文,发表在色影无忌网站“资讯频道”-“玩转器材”版块,链接:/product/-99571.html
如对所发文章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编辑部邮箱:
感谢您对无忌的支持!
泡网分: 42.962
精华: 3帖子: 2328
注册: 2000年04月
磁性和密封性这些都不必担心,即便普通磁铁退磁那都是要在相当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比如几十年前的永磁喇叭现在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而钕铁硼磁铁的性能则是更好。
这次确实拖得够久,呵呵。已经试拍了一些黑白负片,手上没低扫,翻拍的效果不好就没上了。明天周末准备去拍拍反转。
谢谢支持。
中画幅相机版主
泡网分: 73.115
精华: 2帖子: 13234
注册: 2003年10月
《论持久战》、、、有志者事竟成!
恭喜、、、等候大片ing~~
泡网分: 197.521
帖子: 40125
注册: 2004年04月
泡网分: 26.313
帖子: 1184
注册: 2004年06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26.313
帖子: 1184
注册: 2004年06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片单反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